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赵远这些年跟在元召身边,耳染目睹学习之下,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莽撞的青年。元召对他们这些人也以诚相待,是以都进步很快。他这次奉元召的命令,在大军出之前,就已经率领着一些精干部众提前进入了真番国内,以刺探摸清真番朝堂上的各种关系之间的矛盾,便于见机行事。/p>
对于赵远领导下的这支秘密力量,除去元召外,具体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便是主父偃、卫青他们,也只是隐约的知道小侯爷手中有这么一股力量的存在,但详细情况是怎样,他们从来不去打探。/p>
主要骨干成员是由前流云帮高手组成的被元召命名为“玄机”的这股力量,可以说是除了黑鹰军以外,耗费了元召大量心血而培养起来的私人武装。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想要在一个君主至上的时代安全的活下去,只依靠忠心耿耿和朝堂上的显赫身份,是远远不够的。/p>
看过几千年沧桑巨变的眼睛,对于皇帝和臣子之间的那些微妙关系,理解的比谁都透彻。有些事要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没有大批可效死力的追随者是不行的。这与忠奸无关,只关乎理想的实现。/p>
“玄机”是元召给自己磨炼的一把刀,这把刀的主人只能有一个。他会利用一切机会,给它淬火成型,也许永远没有真正用到它的那一天,但如果一旦启用,必定就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玄机”出鞘,石破天惊!/p>
征伐真番,就是一个磨炼的好机会。所以,元召给赵远的任务就是,潜伏在王险城,以征东大将军特使的身份行事,随时保持联络,按照军情进展听候指示。/p>
早在两天之前,元召就已经通过了他们之间特殊的联系方式,了解到了王险城中当前的形式,所以他才暂时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既然赵远说也许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解决王险城,那么何不一试呢/p>
在元召心中,每一个黑鹰军战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个汉军士卒的生命也是宝贵的。虽然战争的伤亡是避免不了,但在有别的办法可想的时候,他总是要去试一试的。虽然这样也许不如纵情的战斗来的痛快,但还是那句话,战争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降服。/p>
两个时辰之后,在距离王险城仅仅五十里外扎营的黑鹰军中,元召就接到了赵远传递过来的最新消息。看完以后,他愉快的笑了起来。果然是一个好消息,看来自己从登6开始就制定的,以最犀利的雷霆手段震慑敌人的计划,还是很成
第三百三十一章 情意重 仇恨深
这些汉军楼船的船舱,与从前的那些船有很大的不同。剑湖船坞的建造者们,根据元召所画出来的图纸,又进行了一番合理的改造,里面显得更宽阔,也更加实用。
淮南王自从见到这种楼船以后,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们。还在淮南的时候,就经常坐在船上随军演练。这次横渡东海,乘风破浪,尤其是在见识到楼船装配上武器之后的威力后,他更是感觉,自己拥有这样的一支楼船水军,是多么让人感到豪迈的事。
舒适的船舱中,地板上铺着厚厚的绣毯,四周装饰豪华,这是淮南王自己的座船,当然要显得与众不同一些,才与他的身份相符。
一张宽阔的几案,两人对坐,有淡淡的酒香充满了这片空间。四周有几人相陪,正在听自家王爷和征东大将军谈论。
自永川口分别这几日之后,再度见到眼前的少年,众人目光中所包含的内容,已经与从前又大大的不同。就连淮南王心中也是涌起无限的感慨。
用文武双全、智计无双来形容这位小侯爷,现在已经没有人觉得过分,因为这是一种最公平的评价。以前大家听闻的都只是他的敢作敢为,虽然也是佩服,但终究只是个人武勇罢了。
然而这次不同,马踏敌国千里山河,连战皆胜,攻克数十座关城,真番国十余万人马无有敢掠其锋芒者。现在逼近王险城下,聚集备战的敌军竟然畏之如虎,没有一个将军赶来主动挑战的,都做消极防御之守势。这样的威风,在他们的所知所闻中,可与比肩者寥寥无几。
淮南王的感慨又与别人有些不同,他心中羡慕皇帝刘彻可真是有福气啊!竟然能够得到这样的人相助。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早些遇到他呢这真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
不过,当他眼角的余光,看到自己女儿在不远处角落里,不时偷偷往这边瞧过来的目光时,心中又有些暗自欣喜。没想到,这小子与姝儿会有缘分,那就好办了,以后要得到他的助力,想必他绝对不会推辞的。
船舱中的气氛,很轻松。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顺利的平定真番国,任谁都有了必胜的信心。现在就看最后这一战怎么打了。不过,听元召刚才语气中的意思,他好像已经制定出了什么攻克王险城的办法似得。让大家的心中有些好奇的很。
“小侯爷,楼船的作用,恐怕对攻打王险城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啊!大同江南岸离的城墙太远了,投石机的威力达不到。床弩好像还能起些作用,如果船上汉军登岸,真番大营的军队来江边作战的时候,倒是可以让他们尝些苦头。”
元十三挠了挠头,有些很不情愿的样子。他知道元召一定不会让他领着从长乐塬带出来的那些水上兄弟上岸作战的。真番国的水上军队早已经被消灭的一干二净,已经用不着他们再动手了。这岂不是说,接下来,他们就只能在楼船上看热闹了嘛!
果然,不出他所料,元召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楼船水军的作战任务到此为止。你们只要好好的看守好这些座船,不要让真番人有机可乘来趁机放火就行了。攻打王险城,是用不到你们上岸的。”
元十三耷拉下头来,低声咕哝了几句,终究不敢反驳元召的意见。这是小侯爷的一片好心,自然不能不知好歹。
儿就要离开,并没
第三百三十二章 树欲静 风不止
第332章树欲静风不止收藏本站手机看纵横纵横小说首页首页>历史军事>架空历史>汉血丹心正文第三百三十二章汉血丹心作者:流年书柬更新时间::32字数:3080自从阴差阳错来到这个时代,元召并不想与任何人作对。他想要的是平静的生活,与几个合得来的朋友谈天说地,共同分享一下小发明什么的,在大汉朝即将来到的盛世中,快快乐乐的生活。想法都是美好的,现实却非其所愿。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一条这样的道路,充满铁血与杀伐,权谋与争斗。其实连他自己都有好几次曾经怀疑过,这一切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不过,既然开始了,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也后悔不得。现在他的身边......作品订阅:汉血丹心章节名: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二章树欲静风不止字数:3080字价格:15.0纵横币订阅本章该书不再显示扣费提示,此后新发章节自动购买订阅后续全部章节价格:30.0纵横币下载客户端免费看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客户端目录背景字体宽度夜间章节评论发表章评当前章节:第三百三十二章树欲静风不止正在努力加载中...小说推荐小说排行榜|言情小说|玄幻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都市小说|同人小说|科幻小说|
第三百三十三章 毕其功 于一役
一刀逼退劫杀者,打马回到黑鹰军驻地的元召,并没有把刚才的事放在心上。他现在需要重视的是,刚从王险城中传递回来的一条最新消息。
计划中的行动时机已经定下,就选在明天晚上的宫中宴会上。到时候四大家族和卫离人王子早就联络好的人,会在宫中突然发难,劫持卫王。同时,会打开王险城南大门,到时候举火为号,希望汉军能够及时接应。
元召卷起来那张写满字的布条,满意的笑了,一切都按照他的想法在进行着。如果行动顺利的话,后天早晨,汉军的大旗就将在王险城城头上飘扬了。
虽然其中的变数,不可不防。但元召在心中早已预定了胜利。事到如今,他将要考虑的不再是怎样去与守城军队作战,而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服民心,迅速的把局势稳定下来,以便于为下一步把这三千里地山河划归到大汉疆域内,提前打好基础。
征讨胜利以后,把真番之地归于大汉,这是早在元召离开长安之前,就与皇帝陛下定下的国策。这块域外之地,与其等到后来带给中原无数麻烦,还不如现在就把它掌握在手中,按照自己的方法,好好的改造掌控起来。元召很有把握,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彻彻底底的改造成汉人,让他们从此以后成为大汉帝国的助力,而不再是累赘。
元召终于对全体汉军下达了备战的命令,这当中既包括黑鹰军,也包括荀羽率领的四千汉军步卒。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自然尽皆振奋。这么顺利的就要攻陷敌国王城了,连同离开长安时候开始算起,现在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将士们自然没有元召想的多,在他们的心里,只要能打胜仗就行了,朝堂上的那些事,不是他们需要去考虑的。这次征伐真番,只要再拿下王险城,那可就是灭国之功,封赏什么的自然是少不了的。最主要的是一种荣誉感,这么难得的大胜利,日后说起来,曾经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有赵远率领着“玄机”精锐人员在王险城内运筹,元召非常放心。即便是有什么别的变数,他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够克服的。曾经经过自己亲手培养的这支精英队伍,如果连这一点儿都做不好,那他自己只能承认自己输。
不过,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元召笑眯眯的看着夜色中王险城的方向,很期待那里即将进行的精彩大剧。
王险城内外的气氛还是很紧张的。一些乱七八糟的谣言在城里到处流传,那些普通的民众在这样的氛围中,也都已经明白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汉军就要打来了!那支战无不胜的黑鹰军据说已经离城不到五十里了。未来的命运究竟会怎样,这些王城中的居民,心里都没有底。不过那些传言,还是很让人安心的。汉朝军队从来不会乱杀无辜的民众,他们的敌人,是作威作福顽固不化的卫王和他手下的贵族大臣们。
不光是普通民众,一些城中上层人士的心里也有很多慌恐,卫王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打败即将到来的汉军呢谁的心里也没有底。
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卫王在景阳宫中召集了一次盛大的宴会,为将到来的大战打气。被召集而来的人包括一些军中将军、朝廷大臣、还有一些王室贵族等。为了应对危机,卫王打算做出一定的牺牲,该封赏的封赏,该鼓励的鼓励,总而言之,为了消灭来侵犯的汉军,钱财官爵他已经都不在乎,只要能继续维护他的统治就行。
该来的人都来了,就连据说已经卧病的国相崔明贞也抱病前来,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虽然脸色有些不太好,但也勉强支撑着。
卫王扫视了一遍坐好的人群,心中多少有些安稳下来。他今天之所以要这样做,却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听从了身边幕僚们的建议,说是应该借这次机会,给臣民们一个鼓舞。他想了想,也有道理,所以才答应了下来。
被他倚为臂膀的将军金太中已经死了,座中的四五位将军统领着城外的全部兵马,而城中一万守军由玄朴将军率领,守卫南半城。两万御营兵马则交给了三王子卫无忌,戍守北半城,严防汉军楼船军队突袭。
酒宴之上,卫王进行了大批的封赏,来参加的这些重要人物,几乎人人都得到了赏赐,各种称颂之声不绝于耳,所有人都在大表忠心,一时间,倒是十分热闹。
日色渐晚,天已薄暮,掌上灯来的时候,卫王已经带了五六分酒意,说起当前的局势,却一句话也不提兵败之事,只是大肆吹嘘匈奴单于的允诺,派去的使者已经传信回来,马上就会有几万匈奴铁骑兵发辽东来解真番之困。区区汉军不用怕他们,只要能把王险城牢牢地守住,用不了几天,这些汉军就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许多不明真相的臣子贵族自然是大为兴奋,随声附和着卫王的腔调,谴责着汉军的可恶。当然也有许多人已经通过某些渠道知道那五千匈奴骑兵灭亡的消息,此时再听到卫王对匈奴人的依靠,心中就有些大不以为然。
崔明贞今晚滴酒未
第三百三十四章 千万人 吾往矣
《大汉帝国史?元公世家》:“……是月,王险城破,王卫右渠被擒,真番平定。此役,元公亲帅水陆汉军不足万人,历时月余,大小十余战,屠灭真番匈奴联军四万众,威慑全境。捷报传书长安,天子大悦,为之贺。遂准元公一切所奏,赐封真番归降有功者五人为国侯,嘉奖优厚。汉军将士封赏如故。以真番土地划为四郡,派出官吏治理,如汉朝体制……。”
史书的简短文字中,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无数的刀光剑影,铁血与权谋,更是铭刻了许多功勋卓著,勇敢与荣耀。
那夜,景阳宫中横生波澜,以崔、李、韩、玄四家为首的一批贵族们联合王子卫离人发动了政变,歌舞升平地陡变刀剑如梦场,王朝梦碎,禁宫流血。
与此同时发动的,是戍守王险城南门的玄姓主将遵照命令,打开了城门,燃起的冲天火光中,千骑劲发,早已等待多时的汉军如滚滚洪流涌入了这座敌国的王城。
在早已经探查遍了城内形势的“玄机”成员引领下,他们分头行动,荀羽率领人马开始分别占领四门,黑鹰军则不管其他,遵照早先元召离开时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景阳宫驰援,捉住卫王和他的重臣们,才是此战的关键。
公孙戎奴、张次公、韩嫣这三个人并肩作战了这一路,早就配合的非常默契。进入景阳宫以后,遇到抵抗者,便立即用九臂连环弩射杀,绝不耽搁半点功夫,一心想要擒王的大功。
只是当他们在一片乱战中马踏宫门,来到大殿的时候,卫王早已成了俘虏。一群行动敏捷的人向他们交接了这个贵重的“礼物”后,便迅速的消失了。公孙戎奴等人并不多问,心中却都明白,这一定就是元召提前在王险城中的布局了。
汉军进城以后,并没有遇到太激烈的抵抗,小规模的战斗,当然是难免的,不过这些忠于王室的队伍怎么能是黑鹰军骑士们的对手呢,一轮弩箭射过去,死伤惨重,马上就作鸟兽散了。
卫王和他的臣子们、王室成员都做了阶下囚,唯一逃脱的只有三王子卫无忌,他在一帮平日里豢养的死士拼死保护下,终究还是逃了出去。只是当他回到御营兵马驻扎地,想要召集起人马奋力一战时,却吃惊地发现,原先的两万多兵马,也已经四分五裂,各自为战。
崔、韩、李、玄这四大家族联合起来的力量很强大,再加上早已对汉军的畏惧,使得大多数人很快就背叛了刻薄寡恩的卫王,只有到了这个时候,真番王才悲哀地发现,肯为自己尽忠的人寥寥无几。
城中的三万守军很快就被解决了,除了几千忠心于王室的人追随着三王子狼狈逃窜之外,剩下的全部缴械投降。而城外大同江南岸大营的三万多真番军队也没有费多大功夫,除去投降的之外,那些想逃跑的,则无一例外的被江上的汉军消灭了。
昨晚突然遭到袭击的楼船上的将士们都被激怒了。事后元十三差点懊悔的拔刀自裁。小侯爷临走之前特意叮嘱要防备敌人的突然偷袭,可还是防守的不够严密,让对手摸上船来,要不是哨塔上的巡卫即时发现,发出了警报,还不知道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呢!
大汉太子就在楼船上的秘密,虽然只有寥寥几个人知道,但一旦出事,那就是天大的事件,没有人可以担起这个责任。当时的形势是十分危险的,以元十三的眼光看来,对方来的绝对都是高手,即便将士们拼死抵抗,却几乎挡不住他们的锋芒,后来还是用九臂连环弩射死了对方几十人,才把他们逼退。
可是他们终究还是把淮南郡主掳走了。这是一个无法原谅的过失,元十三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脸再见到元召。同样恼怒欲狂的还有淮南王刘安,他听自己的心腹护卫韦陀说,在交手的时候已经认出那些人中有九州隐门中人,这一点,他确认无疑。
淮南王在从前的时候,为了某些需要,也曾经和隐门打过交道,算是有些渊源,却没想到今天他们竟然不顾从前的情分,把自己的爱女捉走了,这让他不禁杀心大起。就在这焦急的等待中,他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无论元召去救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此事过后,一定会把自己知道的关于九州隐门的一切,都详细的告诉元召,让他去把他们全部铲除!
正是在这样的气氛中,王险城内外的战斗开始了。看到远处熊熊燃烧的火光和千军万马呐喊的厮杀声,楼船上的人哪里还能忍耐得住?
所以,真番大营中那些不肯投降而想逃跑的人,算是自己倒霉,遇到这些憋了一肚子火的汉军将士,哪里还有他们的好果子吃。无一例外,下场只有一个字,死!
&nbs
第三百三十五章 千机杀 明月夜
世上之人,无论生前多么显赫荣耀,也无论名声多么盛大,死去之后,大约也就只剩了墓碑前的孤独和寂寞。
躺在黄土之下棺木中的人已经无法诉说,身在坟墓前执着守护的人,也已经无人诉说。棺木中黄土白骨之人是曾经的玄刀神金永吉,而墓前结一方草庐中的守墓人,就是他的大弟子朴友南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