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自小便看着她长大的奶妈阿姆,见皇后又在流泪,禁不住叹了口气。暗自埋怨老天爷不公平,本来是一对多么好的佳偶,硬生生的弄到了今天的地步。如果老天早点赐给皇后一个皇子,一切都会与现在不同了吧!
“娇娇啊,来,快把这碗莲子粥喝了吧,阿姆已经熬了快一个时辰了,整天吃那么少东西,身体可怎么受得了啊!”
虽然跟着入宫这么多年 ,但这般亲昵的称呼,却一直保留着。她把小姐的一切看的比自己的命都重要。
阿娇摇了摇头,转脸看向自己的奶妈,盈盈含泪,目光有些呆滞。
“阿姆,他……他最近又有了新的美人了吗还是……还是一直去建章宫啊”
阿姆见她执意不喝,只得把那碗费了不少心思熬好的莲子粥放到一边,用一方丝帕,替她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痕。
“那倒没有。听说皇帝最近迷恋神仙术,宫中请到了一位姓李的仙师,据说懂得长生之法,又会炼制仙丹什么的。皇帝下朝以后,便一直在甘泉宫露台那边,与这些人修仙问道呢。”
阿娇听到刘彻没有去别的女人宫中,心中的怨尤好似稍减了几分。听到阿姆说起这些,不免多问了几句。
“阿姆,你说这世上真的会有神仙吗那些宫中的仙师真的有传说中的本领吗”
“我的皇后啊,这些虚无缥缈的事,岂是阿姆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所能知道的呢!不过,心诚则灵,民间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可多着呢,倒是不可不信啊!”
见阿娇忧伤的神色有所缓和,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奶妈连忙继续说下去。
“这次请来的这位李仙师,据说还是有些神通的。相传他已经有几百岁年纪了,外表却还只是三四十岁的样子,说不定是真的懂些长生之术呢!听宫中的侍卫们说,这个人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海上遇到过仙人,当时那仙人给了他一颗比南瓜还要大的鲜枣儿,他吃了以后,从此面容相貌就只保持在那个时候的样子了。都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阿姆只是为了哄她开心,随便拿些有趣的事来说给她听的。阿娇听在耳中,却不由得心中一动。
“阿姆,不知道能不能想办法接近这位仙师呢”
奶妈愣了愣,有些奇怪。
“娇娇,怎么了莫非也对那些仙术感兴趣起来?”
 
第一百六十章 马踏江山 牧野鹰扬
当这一年的夏天即将过去的时候,有许多事情在暗中酝酿。如同岭南的梅子雨,霏霏不绝,侵染丛林万木,在其中培育出繁荣浩盛,也滋生了野心和。
天下这盘大棋,二十年的平静终于即将被打破,开始有人在斟酌思量,策划着如何执子先行!
这一年的乱局是从大汉帝国的东南边境最先开始的,然后是西南诸夷所在,然后是北疆边关,然后是长安未央宫……!三面烽火,未央屠龙!
当然,现在的长安依然繁华如梦,动乱还没有开始,那些遥远的消息也还并没有传来。
年轻的天子是个精力异常旺盛的人,区区朝中政务还束缚不住他那颗躁动的心。华服玉人、美食乐器、求仙问道、走马逐猎……当初做小王爷时的纨绔习性,还并没有从他身上剥离,反而在某些方面更是变本加利起来。
未央宫虽然占地广阔,巍峨雄伟,极尽帝王尊严,但他还是嫌太小了。温柔也有些厌烦了,需要些新的刺激,现在他想要的是奔驰在更大的天地里。
于是,在某一个心血来潮的日子里,皇帝陛下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要以一个帝国子民的身份去宫外走一趟,以不同的视角看一看他的万里江山。
当他把自己的打算悄悄说给最信任的卫夫人知道的时候,这位宠冠后宫的女子惊的一把抓住了他的袍袖,连声说不可。
鱼龙白服,微行出宫,这其中万一出了一点儿差错,那可就是天大的祸事了!
但骄傲独断的刘彻决定了的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因此,在叮嘱她不可泄露一点儿消息之后,脱去绣衣,换上便装,就召集了早就挑选好的五十余骑侍卫出发了。
这些侍卫当然都是精于骑射,武艺非凡之辈,当中更夹杂着“西凤卫”的顶尖高手,随行的亲近之臣只有韩嫣随行。而所有的朝臣和宫中人都被蒙在鼓里,知道底细的人就只有卫夫人和负责宿卫的李敢将军而已。
马蹄飞快,踏碎清霜,一行人夜出长安,纵马沿着大道奔驰,如同冲出了牢笼一般,皇帝的心情那是倍爽啊!一口气跑出近百里,到天亮的时候,已经到了终南山脚下。
这次是出来散心的,上林苑就不去了,那里面早就没有了新鲜感,再说,那地面还是太小了,没意思,他已经打算下一步要大大的扩建一番。
终南山附近山林丘陵多的是,当中的猎物种类更是繁多,不像上林苑中,为了安全起见,那些大型的凶猛野兽早就被侍卫们杀光了。连狼都不多见,只不过就是些鹿、兔子、狐狸什么的,所以刘彻每次去上林苑打猎,都是有些感觉不过瘾的。
现在好了,空中有翱翔的苍鹰,野林中,不但有凶猛的野猪、熊,连老虎豹子都经常出没,这真是正对了他的癖好。
刘彻从小习武,渴慕英雄气概,练的一身强健的体魄。后来做太子时,与李敢为伴,向神箭李广将军请教,精心的学习了李家的箭法,虽然身为万乘之尊,那也是有着骑射一流的身手。
他自然心里明白,自己既然当了皇帝,这一辈子亲自上阵杀敌是不用想了,所以,一身本事,也只能在走马逐猎上找找存在感了。当然对于他本心来说,这也是无可奈何,聊胜于无的事。
刘彻为了侍卫们称呼方便,这次出宫,自己还给自己特意封了个头衔儿~平阳侯,这是从他姐姐平阳公主那儿顺手牵来的。
这样出来为了玩儿,就是为了洒脱高兴!所以挑选随从们时他还是花了点小心思的,那个喜欢处处劝谏的东方朔就不要跟来了!这五十来人,都是一些率性跋扈骄傲的勋贵子弟,再加上会曲意奉承的内宠韩嫣,兴致高涨时,打马追逐野兽,牧野鹰扬,不免就践踏了农田庄稼,惹得农们戟指喝骂,却似是不知从何而来的一群纨绔恶徒。
此处却正是在蓝田地界,早有人报到蓝田县令杜周处,杜周闻听大怒,今年为了保住这点庄稼容易吗!春天为了抗旱,全县都出动了,费了那么大得劲,挖成了龙首渠,灌溉田亩,才得以度过危机。今天竟然有狂徒敢肆意践踏,那还得了!
管他是侯爷还是王爷呢,先给我拿下再说!
杜周带齐了衙中全部人等,火急火燎就赶过来了,等到把民口中的那帮恶徒拦住,杜周仔细看时,心中忽然有些惊疑不定。
看上去虽然衣装普通,但这帮人的行为举止,却不像是横行里的无良帮众。杜周是个谨慎的人,虽然没有听说过有平阳侯这么个人,却也没有一上来就动粗,而是有理有据的严肃指出他们所犯律令条文,要带他们回蓝田县衙中听候发落。
然而,片刻后,杜周就不再敢坚持自己的决定了。因为他看到一个眉目清秀的年轻男子,俯首在众人簇拥中那人面前,听他低声吩咐了几句什么,然后年轻男子走到自己面前,伏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摊开掌心时,一方小小金印便呈现在他眼底。
杜周头上冒着冷汗,心中已是惊骇万分。他自然不敢声张一句,连用眼角去看一下马上那个身影的勇气都没有了。暗道侥幸,幸亏刚才没有命令手下上前拿人,否则就是欺君无礼,罪不容诛了。
一行人就此从容离去,那位对外自称是平阳侯的人,走到杜周身边时,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头。
“做的不错,还算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嗯,继续好好干!呵呵!”
身后早有随行
第一百六十一章 鱼与熊掌 亦可兼得
身为天下至尊的皇帝陛下微服出行,这样的事,对于看过后世无数类似戏码的元召来说,一点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尤其是像刘彻这样精力过于充沛的主儿,他要是不到处乱蹦跶,那反而不正常了!
在他看来,皇帝这个差事,就不是人干的活。整天看不完的奏章,听不完的臣子们唠叨 ,还要防备着这个谋反,那个篡位的。高高在上,称孤道寡,与人间感情隔离,一点自由的乐趣也没有。回到后宫还要应付一群女人争风吃醋,宫斗心机……。
即便是拼了老命忘我的去好好干,也总有些史官会抓住小辫子,记载下来,讽刺谩骂,载之史册,以史笔无情自居。而那些撂挑子耍横、追求自我享受、不好好干的皇帝,呵呵,就更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了!
所以,当看到得意洋洋的大汉皇帝陛下,以突然出现的姿态站在自家封地里的时候,元召一点都没有感到惊讶。
这样多好!政务之余,心情烦闷了,就领着人来次郊游,放松一下。总比整天窝在未央宫里好啊,在那儿,这位精力旺盛的皇帝,估计除了与妃嫔们造人,就只剩了寻仙问道、炼制仙丹了!
最近这段时间,专程来长乐塬拜访这位小侯爷的贵人们多了去了,所以他们这一行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都是匝巾箭袖的劲装打扮,马上挂满了猎物,看上去只不过就是一群走马逐猎的长安子弟。
长乐塬,刘彻以前去皇家上林苑的时候,也曾经从此地经过,但并没有给他留下过什么印象,不过就是一片地势较高的荒原而已。
但今日他在元召的陪同下,站在高处放眼四顾时,心中却大为吃惊。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已是天翻地覆,今非昔比。
但见北边向阳之处,一排排规划有秩的木质房屋,与所有别处的不同,却都是奇怪的人字尖顶形状,上面以南山红茅草和泥铺就。刘彻好奇的问过元召后,才知道这种构造的房屋住在里面可以冬暖夏凉,大有益处。
而高原的西面和西南部分,是一片一片划分开的区域。错落有致,却都是些略微低矮而宽阔的木板大通房,居元召说,那是生产区。
南面则在此前不久刚刚开凿了一个巨大的湖泊,把长乐塬南端汹涌东流的渭河水引了进来,并且先暂时建了一个简陋的码头。
有这么好的天然条件不加以利用,对元召来说,那简直就是浪费。其实他是有许多构想的,在他的计划中,这条河将来会有很大的用处。但以现在的条件,那些想法当然还无法实现,只能先当做一条运输水道来用了。
蜀中卓家的冶炼场所就建在水边,卓逊老爷子对元召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为了自己小儿子卓羽的未来,当然也为了让卓家在自己手上发展成为真正的百年大族,他不惜抽调了二十余名手艺精湛的冶炼师,来长乐塬听候小侯爷指派。这几乎是把卓家一半的技术骨干交给了自己,这份情谊,元召记在了心里。
在东北方向的那片地势较高的地方,就是那八百骁骑营精锐的地盘了。现在当然不再住在帐篷里,他们有了自己的营房,开辟出了一个宽阔的校场,修建了高高的瞭望塔台,有执勤哨卫在上面守护,可以俯瞰长乐塬的远近异常,以备警戒。
刘彻四处观望良久,不由得心中感叹,眼前这小子真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只不过短暂时日,就把他当初给自己展示的那副蓝图,建出了大体的轮廓,心中不由得对这里将来会出现的奇迹越发期待起来。
“朕饿了,早就听琚儿说过你做的一手好菜,今日就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去做来,给朕尝尝,看看究竟如何。”
皇帝懒洋洋的躺在议事厅那张宽大木质长椅上,感觉很舒服。从半夜出城,一直溜达到现在,他的兴奋劲儿也过去了大半,这时有些迷糊上来,不一会儿,就朦朦胧胧睡过去了。
啊还要在这儿吃饭啊元召刚要再问问这位皇帝陛下想吃点什么口味的,却见他闭上眼睛不再搭理,只得跟随侍的那位宠臣韩嫣悄悄商议一番,然后留下韩嫣与司马相如在此侯驾,他才退了出来去准备食材。
皇帝在未央宫之外坐卧如此随便,大概除了在他亲姐姐平阳公主家里之外,就只有在这儿了。韩嫣与司马相如对视一眼,心中想法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识,天子对小侯爷的信任,真是无人可及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皇帝宠信日久的心腹,一个是新进被欣赏的翰林侍读,可以说都算是天子近臣了。但眼前情景,却让他们明白一件事,与长乐侯元召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比起来,自己还是远远不如的。
皇帝可以休息,跟来的那五十名宫中护卫却是懈怠不得,名叫连生的头领是个精明强悍的中年汉子,当下分派人手守住议事厅的四周,然后还不放心,又把警戒的明哨暗哨放出很远去,自己则按剑持弓守在门口,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闻讯赶来的卫青更是紧张,他自然是知道这一行人身份,不敢大意,连忙调动了骁骑营全部出动,把进出长乐塬的各个关口都封锁了起来。
元召见他们如此,却是暗自好笑。他现在身负异能,方圆几百米内,鸟飞蝶舞,风吹草动,潜意识中都能立即有所察觉。如果说这世上还能有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来刺王杀驾,那是绝无可能成功的事。
当下不去管他们,自去准备食材。回身时,看到老书生一脸迷惑欲言又止的模样,觉得不必瞒他,遂做了个调皮的表情,竖起大拇指朝天上指了指。主父偃脸上变色,心中大惊。
他远远的看到那据称是平阳侯之人的模样,早就觉得此人气宇非凡,龙姿凤表,非寻常人可比,再看到他对待
第一百六十二章 酒中豪气 掌上云烟
无论是在前生还是今世,元召都是一个超级喜欢吃鱼的人。据他所知,这个时代,闻名遐迩的美食之鱼,有江淮的鳜鱼,有黄河鲤鱼,有东齐海鱼,有大江鲈鱼……等等。
好吃的鱼还是不少的,但流传的做法却是比较简单,只不过就是或蒸或煮而已。元召曾经在宫中吃过几次赐宴,即便是未央宫中的御厨,也没见做出什么别的花样来。
但今天元召为刘彻准备的菜品有些不同,他花了一点小小的心思。
烤的八分熟的新鲜鹿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是用元召自己配置的酱料腌制过的,刘彻也曾经令御厨们做过几次,却总是感觉吃不出这种味道。
熊掌就更不必说了,只看色泽就知道咬到嘴里是什么滋味了。小碟子里搭配了几样凉拌的青绿野菜,炎热天气里,看上去非常赏心悦目,口舌生津。
而最令刘彻眼睛放光的是放在几案当中的那两道鱼,却与自己从前吃过的都不同。
那个长方形的食盘中盛放着的是一条全须全尾的大鲤鱼。通体焦黄,金鳞赤尾,肥嫩鲜美,香气蒸腾,令人垂涎。
而另一边的平碟中,却是条被周身清除干净,只余片成薄薄鱼片的鱼儿,另有小碟儿预备了酱汁待用。
见到眼前色香味俱全的如此美味,皇帝陛下很不雅观的咽了一口馋涎,舔了舔嘴唇,一把推开在跟前急着要用银针试菜的内宠韩嫣,别的先不去管,先夹了一筷子鱼肉放嘴里,只觉舌尖嫩滑,鲜香味美,酸甜爽口,回味之际,不由得心中大悦。
“这是什么做法小子,你从何处学来的,这样做鱼……嗯嗯,此前却从未吃过。来,陪着一起吃,详细说说。”
刘彻很满意,一边示意元召坐下来,一边手却不停,半片鱼眨眼就入了肚。
元召谢了恩,这才在对面坐下来。虽然心中不耐这些繁琐,却是礼不可废。天子赐座,同案而食,这是多大的荣耀啊!朝臣中有此待遇者也寥寥无几,要不在脸上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还想不想混了!
“陛下,这道菜的名字就叫做‘糖醋鲤鱼&039;,这种做法自然是小子自己琢磨出来的了。鱼嘛,就是渭河中的普通鲤鱼,只不过小子添加了些特殊的食材而已。呵呵!”
“果然不错!都用的是何种食材,待会儿详细的写下来,那个……韩嫣!走的时候别忘了带回去啊。哈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