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淡水鲈鱼
愤怒的谩骂声再度响起,萧菽把粟米向前推,结果却被劈头盖脸的一顿砸,顿时抱头离开,而萧先生在打完她之后,神情顿时陷入一种茫然,又有些无措,再看到程与司马二人,便是怒不可遏:“你们从哪里来的!敢进我家!”
&nb
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失天威,其德犹在
礼法时代,虽然有五官负责治理万民,但是私下里因为理念,或者是羞辱之类进行决斗与打架,这种事情是屡见不鲜的。
辱人者死,这是大多数生活在礼法时代中上贵族,乃至于很多稍有学识者的共同认知,即使是司寇司徒也不会擅自插手,而这里关乎于道德的一面就被放大了。
所谓后来的严苛法律,在法家没有治理天下的时候自然是只能偏居一隅,何况法家还必须要和儒墨做着艰苦斗争,想要改变天下人的一些认知,不是光靠着嘴皮子喊就可以成功的。
所以像是萧先生这种人,对于墨家来说是可以杀死的,对于法家来说是可以摒弃的,即使是对于儒家来说,这种人也没有必要再强求孝道了。
司马夝叹了口气,看着被打的满面是血,躺在地上哀嚎的萧先生,不由得摇了摇头,再对边上的萧菽道:“如此父亲,不必续养,你且与我来,我替你作保,请司徒为你去了此方门户,另立新氏。”
这在礼法时代是很惊人的事情了,所以如果没有拥有大声望,或者司徒,司寇的做保,任何人叛门出去,另立门户都是会被天下人唾弃的。
不孝就是一柄锋利的倚天剑,父母之命,不可违也,即使再恶也没有办法,这种情况一直到后来汉朝都没有解决,甚至变得有些畸形,即这个人守孝,那他就是大好人,必然可以做大官。
举孝廉的意思与名额就是这么来的,孝道甚至还在廉洁之前。
至于大义灭亲,有的时候可能吃力不讨好,如同三国前期袁绍手下的朱灵将军,公孙瓒把他全家吊在城头上威胁他,朱灵为了袁绍的命令,强行攻城,一家老小尽数死在乱军之中。
结果最后,袁绍还怀疑他对自己有意见,从而导致不断降他的职,最后让他投奔了曹老板的怀抱。
此时司马夝说完,知道这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又唯恐她心底不相信,便得再道:
“我氏家主便是当朝司马,这个保证你应该接下,绝不会有错漏,也不必担心天下人如何说你。”
他说着,又指了指外面,只看到周围不知何时,居然有不少吃瓜群众聚集,他们缩头缩脑,但听到这番话,都是齐齐点头,尤其那酒铺老板,更是抖脸道:“不错,小菽啊,既然司马氏的大人这么说了,你还担心什么呢!”
萧菽抿嘴,有些不知所措,最后也只得躬身:“烦请先生做主吧。”
司马夝:“善,既如此,事不宜迟,现在便走吧。”
程知远从后面走回来,丢给她那枚学宫令牌,后面房子里萧先生气若游丝,但口齿即使不清了。还要开骂,大致意思就是汝之任侠,今日之辱,来日必报之类云云。
司马夝看了屋子里一眼,心道还要下一昧猛药,便上前对他义正言辞道:“今日之事,就此了结,若你日后四传谣言,颠倒黑白,或是上门要挟之类,若被五官所知,你必入刑徒序列。”
萧先生神情顿时一变,在满脸血水之下映照的尤其苍白。
…………
相府中,察觉到事情已经圆满解决的蔺先生微微笑了笑,随后对左右二人知会,让他们驱赶周围侍从退去,而他面前正在饮茶的司徒大人却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司徒,在五官之中属于上三位,又称三公,舜帝曾经就是尧帝的司徒,地位尊贵。
“虞司徒,此番将有一少女被人送来寻你,那送人者乃司马氏司马夝,稷下学宫子,原因是……”
&nbs
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鹰渔
四日的时间很短,但同样也足够引起很多变化,比如现在来拜访姚先生的这位老人,他虽然没有讲自己的身份,但是程知远从他身旁的那位护卫便可知道这位老人的不凡。
谁能让一位修行足有十重楼的人物当做贴身近卫
程知远看破了那个近卫的真实水准,但并没有大咧咧的说出来,老人倒是在来时多看了程知远两眼,似乎在为这个小院子里还有别人而感到疑惑。
老人和姚先生去了屋子,那个近卫也跟着进去了,姚先生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程知远自然是不敢进去的,于是正准备出门买吃食,却没想到姚先生止步,对他道:“你也进来。”
程知远有些愣,但很快便跟了进去,老人的眼睛瞄着地,身边的近卫目不斜视,直至程知远站到姚先生侧边时,这两个老头才互相端了个胡凳,毫无形象的坐在染缸边上。
有些蒸腾的云雾升起,被外面清凉的雨烟驱散,寒热交汇,风开始形成潮漩,弄得小水珠到处都是,爬满了房梁柱。
“我没想到你居然收了一个关门弟子。”
“不算弟子,只是托付剑术的人。”
“托付剑术....真是有意思的说法。”
两位老人的见面也没有再说什么客套话,在表达了最初对于程知远的惊讶后,这位来访的长辈开始和姚先生谈论国事,而让程知远听了一会之后,便有些惊叹的猜出了他的身份。
平原君赵胜。
历史上他活到长平之战的十一年之后,所以按照千年的时间呈倍数的放大岁月线,赵胜虽然不是圣人,但也至少还有百年以上寿命可活。
不过程知远突然发现,即使是这样,赵胜的年纪也和自己之前猜测的相比,还是大了很多,这样原本计算可能在千年左右发生的长平之战,莫非要被大大的提前
不不不,是自己的计算失误了。
程知远心中叹了一声,有些东西终究是不能细究,时间线虽然还在遵循着另外一片历史的走向,但其中的很多人都已经不一样了,所以有些大事件未必会发生,也未必会遵循自己记忆中的走向。
譬如赵胜在上一道赵王去世后似乎没有担任相国,反而是应该病危的蔺相如依旧生龙活虎的辅佐着当今赵王。
譬如郑国的灭亡是在千年之前,当然所谓的郑国势力并没有消亡,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符合历史走向的,而越国与吴国的战争却被压制到了郑国灭亡之后,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还是因为天礼将崩的缘故吗
莫名其妙想到了这个方面,程知远心中思量计较,而平原君与姚先生的交谈也已经进入到关键部分。
白发满头,但面色仍旧很精神,模样依旧有几分风姿的平原君认真道:“明日便是祭祀大典,按照以往惯例,天地、八神、三皇、黄河、洛水、三涂山......”
“蔺相如请我上朝谏言,劝说赵丹驱逐那个匈奴小辈,我认为他有些操之过急,但是匈奴人留在邯郸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情,如今雁门烽火依旧,长城上刀兵气浪铺天盖地,可匈奴要来谈我就要和他谈,凭什么”
赵胜的声音很平淡,但里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道:“虽然说有些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一做到底,但是这同样也需要看时机,如果现在时机是正确的,我不会向赵丹谏言,说让他驱逐这个小辈,而是直接和他讲,你应该把他当场砍死于大殿之上。”
姚先生神情玩味:“赵丹么,有治国之才,但又力不从心。其人品较良佳,可为明君却尚不足,比不得武灵王,惠文王,但却也并非昏聩之主。”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倾世之勇者
针对于姚先生的问题,赵胜自然也有过考虑,勇武是一方面,智略更是一方面,随后他给予姚先生的答复是,不论期间出现什么变故,这个小儿终归是要回北方的长生之地,所以,天堑之前必须有沟壑阻拦,其中意思,是不会让这个小辈活着走过雁门关。
针对于赵胜这个答复,姚先生其实也认为是正常的,匈奴与赵国历代为敌,鏖战不休,如今这个匈奴小辈既有谋略又有勇武,这样的人日后只要不死必为大祸患,乃是匈奴的中兴之主,而且万一把鬼方、犬戎等都带动起来,南世中原的日子将会十分难过。
长生之地贫瘠,又因为天象不调,所以屡屡入侵南世,如果让这个小辈活着回到了匈奴,日后匈奴统一长生之地,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怪物,那时候便是天大的祸患了。
而且,前两日,赵胜根据蔺相如接见他时所问答的一些话,足以表明这个孩子的心机与城府,即在赵胜收到蔺相如传讯的时候,他心中已经下了决断,这个小子必死无疑。
当朝赵王乃是赵丹,正如姚先生评价的一般,有治国之才,但又力不从心。其人品较良佳,可为明君却尚不足,比不得武灵王,惠文王,但却也并非昏聩之主,这样的人,英明起来比谁都英明,但蒙昧起来也比谁都蒙昧,状态反复,高低谷相差太大,不堪为大辅,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而他的儿子赵偃,在赵胜看来,简直是一无是处,居然听信宠姬之言,废长立幼,赶走赵嘉而立赵迁为王长孙,李牧曾经以此女出身不正告诫过赵偃,然而赵偃居然因为这件事情而对李牧生出嫌隙。
开什么玩笑,兵家的新圣,向你告诫那是看得起你,你想与他有嫌隙,对他不满,若是杀了他,这兵家对你还会相助吗
天下之军马,莫不出于兵家圣门,若失兵家之心,则天下大势去矣,诸侯,天子,麾下都有兵门之人,连带着虎门,狮门也同样为左膀右臂。
正如虞司徒所言,诸圣相助诸侯不是看重那人间王权富贵,而是为了自己的学说可以传扬天下,收揽信仰香火,故而周室衰微,诸圣才弃周室而去,导致八神难以维系,只能困锁八方之野。
况且赵嘉品行素来端正,未有错处,何以废其而立赵迁
赵胜对赵偃的次子赵迁十分不喜,甚至说出过若其为己出,必手刃其头的狠话来,这个事情当然被赵丹听说过,但是不敢做出什么表态,只能当做没听到,一来是赵胜是他长辈,二来是因为赵丹对于这件事情也极其不满,所以未免没有借助赵胜之语敲打赵偃的意思。
也正是因为赵丹同样对此事觉得大有问题,所以赵迁才会到处搜集古书,以做出一副勤勉好学的模样,想要让赵丹对自己的看法改观,就是程知远口中的刷好感度了。
至于赵嘉,如今足在府中,几乎很少外出,并没有要和赵迁重争王长孙之位的意思,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赵迁反而对他越发忌惮。
俗话说的好,对于一个你惧怕的人,他不论在做什么,哪怕什么都不做,你也会胆战心惊。
赵迁知道自己的地位来之不正,而赵嘉又素有贤名,且还是他的兄长,故而他极其害怕赵嘉夺去自己的地位,平素里自然不遗余力对其进行打压。
言归正传,从此就可以看出,赵国的下一代,乃至下两代,与匈奴都是不可以比拟的,这个匈奴孩子还很年轻,他甚至可以执政五百年以上,如果是这样,长生之地将会聚拢起盖世的兵马,如飞蝗一般席卷天下!
孩子才是未来的根本,赵国如今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这个百年还能高枕无忧,甚至可以与匈奴大军一较长短,然而下个百年,再下个百年,乃至于五百年后呢!
如今天下的局面,不可能再维系五百年,五百年内就会分出高低胜负,诸侯雄壮而天子衰微,洛阳虽然依旧有老圣坐镇,八神之威,然而也早已是迟暮之时,根本不可能再支持王室五百年国运了。
不至五百年,正是此五百年,天下将会易主。
赵丹老来得子,百年前生赵偃,故对其颇有放纵,赵偃如今百岁,对于修行之人来说不过壮年开始,此时龙精虎猛,再生子嗣,这才导致如今局面,其子赵嘉本是异类,乃中兴
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
邯郸的街道上,高楼大阁都是士族子弟才能去的地方,并且尽量靠拢王宫的区域,平头百姓往往不会向那边去凑热闹,一来是消费不起,二来是交谈也交谈不到一块去,而今日这里聚集了一堆士族,不是在一起探讨周易或者诗礼,也不是探讨儒墨法三圣门谁的思想理念更高,而是因为之前那个进入邯郸王宫的匈奴人。
有人在街道上见过他,说是曾经在一个小姑娘的手里买马,当然后来有人去找那个小姑娘,发现她已经被大司马保护了起来,并且送到了大司徒处,虽然这之间的问题和匈奴人并没有关系,但这世上从来不缺乏好事者,只不过谣言还没有传播开的时候,便被一些知情者制止了。
这个问题就此揭过,并不是一些人想的间谍之类,也没有另一些人想的长生小伙爱上南世姑娘的凄美爱情桥段,这个事情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买卖,而且严格说起来,其实是双方马匹的争执,匈奴人也给了钱,并不是强行索取。
不少人对于那个匈奴小辈并不服气,且对于对方能够大摇大摆从邯郸大门口进来感到十分愤怒,其中一些年轻的士族子弟,气血比较旺盛者,甚至已经准备好在第二日祭典上联名上谏,请求驱逐这个家伙。
当然,他们所希望的情况很快就发生了。
楼下嘈杂的声音渐渐安静了下来,稍微有点身份的人们以及一些门客、部分性格乖戾的任侠、攒了点小钱的手工业者,在此时都住了口,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到门槛处,那个被很多人谈论了好些日子的匈奴小儿,就这么毫无预兆的出现在这里。
他的肩膀上还披着狼皮,依旧是一副化外之人的打扮,略有苍白的脸孔给人一种阴笃的感觉,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店家上前,便要了一碟上等粟米,一碗酒,一盘肉。
有米有酒有肉,吃的还挺好,别说此时代没有,先不论这里是有修行的春秋战国,粮食早已不是太大的问题,连萧菽等寒门百姓都能时常吃起下等粟米,抛开无业游民,凡是有点钱财的,搞些好的吃食不是太大问题,这一点和正常历史自然大不相同。
后而在论,这里是士族聚集的地方,并非黔首们可以来的,故而这里的东西,上等的货自然是有的,礼记中写,所谓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由此就可以看出此时的食物种类早已十分丰富,吃不得和吃不起,那是两个概念,不能说没有,只能说....有是有,可惜你吃不起。
秦昭公时就有了大蒸饼,相当于后来的大白馒头,然而这玩意却不是黔首可以吃到的,所以如果穿越,穿到个王公侯子的身上,那过得还是很舒服的,可如果穿越到屁民百姓,在可知范围内,那还是二十一世纪最好.....
古时候六畜兴旺,但是猪肉之所以不被人喜欢是因为猪肉不阉,故而有腥味,而牛是上户口的,要吃牛肉都是跌死,甭管是人为跌死还是自然跌死......
春秋战国时代最平价,最好吃,也最随处可见的是什么,不是牛羊猪,而是狗肉。
古时候所谓的屠户,先秦以前的,那不是杀猪的,而是杀狗的。
牛羊肉,包括鱼肉,鳖肉,都是大贵人们喜欢吃的东西,当然鱼肉百姓也可以吃,毕竟这东西不难获取,而熊肉熊掌也只有上层阶级可以吃,在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分别呈现了两桌异常丰盛的菜单,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这即使放在后世都是很丰盛与昂贵的菜肴了!
所以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你有足够地位,哪怕是蛟虎之肉,龙肝凤胆,只要这玩意有,想吃都能吃。
当然三牲并不全都是牛羊豕,譬如道家,或者说神仙家吃的就是麞鹿麂,然而吐槽一下这三货长得都差不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