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作为风帆时代的爱好者,熊荆并不热衷工业革命,也无意以一己之力去推动工业革命。蒸汽朋克确有力量,可他觉得丑陋,乌漆八黑的蒸汽战舰哪有风帆战列舰安静漂亮?

    只是他也无意阻止工业革命的发生,或者说,虽然他个人不想把世界推入蒸汽时代,但第一台可实用的蒸汽机将诞生在楚国郢都。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原本由陆路调配的全球资源转向海路,乘着信风的帆船通过更便捷更低价的方式将整个世界联系起来。

    在此背景下,路上丝绸之路必然荒废,人口大量往海岸迁徙。没有了东西方贸易产生的巨额收入,贵霜帝国萨珊帝国嚈哒帝国突厥帝国阿拉伯帝国萨曼帝国塞尔柱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这些庞大的帝国即便产生也无法维持。

    世界将与两千多年后一样,以海路为中心,形成一系列的国家。楚国的商船队以及齐国赵国燕国的商船队将获取巨额贸易利润,各国将在竞争中迈入蒸汽时代,进而殖民整个世界。中学毕业的那些理工科学生将全面替代造府工匠,支撑起这个由华夏统治的世界。

    师校的数学自然教材花费了熊荆大量的精力,他幻想着一个维持现状的天下,因为自己而跨入大航海时代,进而对整个世界产生的巨变,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秦王赵政必然要扫灭六国,扫灭六国之后,秦国必然会像鹖冠子说的那样禁民出海,即便远洋,也是朝廷控制下不以贸易利润,只扬君威只求仙药的远洋,结果只能是焚烧船图。

    真要推动大航海时代,就要抗击秦国,调动航线可及之处的一切资源抗击秦国,所以军校是一切的根本。军校明年春天开校,教材还在编撰,熊荆虽然不精通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战术,可他最少也看过一些后世的军队条例,知道一些军校的段子。

    将战术动作拆解,使其标准化他还是懂得的;德国人指导日本人建陆军时,那些招生的要求也还是记得的;采取纯队战术的楚军,合同化下编制配合,他也是有谱的;各兵种的建设,对后勤的重视,新技术对战术带来的影响,这些他心里全然有底。

    他就好象一个厨师,按照自己的心意搭配着郢都送来的按他的要求写就的军事操典,最后划分出楚**官学校的科目编出楚**官学校的教材。巫校的建制教材已是如此,巫的那部分熊荆不懂,这个不管,医的这部分就是以他为中心了。

    虽然他知道的很是有限,但总也比现在的普遍使用的火炙熨疗针刺熏疗先进。这些都是由外及里的治疗,确切的说应该是理疗。

    柳树汁只是内科,熊荆对内科除了知道脏腑外,也就到底为止了。不过他知道细菌知道营养,还知道隔离防疫,这些已让医尹昃离等人大吃一惊了,尤其是细菌。外科他知道的多是战场医学,比如骨折开膛破肚输血;最后就是产科,女子十四岁及笈,这么小的年龄怀孕很容易滑产,生产时也容易难产,最后就是婴儿生下来也不强壮,容易早夭。

    楚国的现状是产下一百个婴儿,最多只有七十个(普遍是六十多个)能活到一岁,最多最多只有五十个活过十四岁。人口贫乏又要想繁衍人口,最重要的不是什么破腹产助产钳,而是勒令女子未满十八岁不得嫁人。虽然营养无法改变,但增强母亲体质,自然而然就减少了滑产难产婴儿早夭的概率。除此,熊荆能想到的就是普及婴儿恒温箱。

    婴儿死亡率如此之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体质虚弱,体温过低以致缺氧酸中毒低血糖,后世的解决之道是进恒温箱,使其温度保持在三十五度以上。做到这点一点并不难,现在造府已经做出了水银温度计,有了水银温度计自然也有干湿湿度计。

    巫校的医学全靠熊荆编撰,航校的教材更是如此。船艺航海常识绳缆操帆防撞海上求生,这些都只能靠他一点点写就。并且,导航绘图的职责熊荆还不打算交给船长或者船员,他准备将这个任务交给巫觋,他们的忠诚度比船员要高。

    此刻,深夜,正寝明堂的灯火下,熊荆正在编撰适用于巫觋的航海教材,其中最要的内容就是天文海洋洋流信风以及四分仪的使用。

    航海天文此时并不复杂,只要知道将四分仪对着太阳或者北极星即可,但以后——现在使用的是等维度航海,只要把简陋的石器时代就能做出来的四分仪白天对准太阳夜晚对准北极星就行,它有几度的误差,没有六分仪那么精确,可已经够用了。四分仪发明于十七世纪,六分仪要到十八世纪中期才装备英国皇家海军

    ——司空唐渺已经在用陆离镜观察月亮,绘制星图。这是确定经度的另一种办法是钟表之外的,简陋却可以实用的办法。历史上钟表法月距法是齐头并进的,当航海钟出来的时候,月距法也基本可以实用了,只是钟表不需要计算,更加简单,所以世人选择了钟表。

    熊荆不记得棘轮机构是什么样子,也不懂如何制造钟表,他觉得花十八点六年的时间记录月相绘制星图,可能要比制造航海钟更快捷一些。到那个时候,海船上的导航员不但要认识星图,还要精通计算,如此才能准确确定船的位置。

    ‘必需切记海洋不是陆地,并非船头指向南面,船就驶向南面。乃是洋流驶向何处,船就驶向何处。指南针对于定位毫无作用,真正有用的是纬度和经度’

    熊荆正在纸上疾笔书写导航教材,正僕长姜忽然闯了进来,他有些紧张,大王,秦军似要攻城。




第七十章 围城3
    陈郢北面的秦营营帐内全是火光,西面的魏军大营也是一片光明,战旗颤动人影摇晃,其中还有挽马的嘶鸣,甚至是军率的怒喝。城墙上楚军将校县卒们的瞌睡早就一干二净,传令兵无头苍蝇般的四处奔走,县卒驻矛而立,呼吸渐粗的同时摸向胸口百兵莫向符,随及又想起那些救死扶伤巫觋。

    长姜告知熊荆秦军欲攻城的时候,廉颇已经站在北城墙上了,见他来,士卒当即大定。与陈不可有别,陈不可常在城内司马府击鼓聚将下达军令,廉颇则喜欢在城墙上聚将议事,他极力让更多的士卒能看见自己,哪怕城下的敌军会因此看到自己。

    于城上环视秦营之后,廉颇从瓮城前楼退往后方的城楼,他一落坐就是假寐,当陈卜急急奔来时,听到脚步声的他睁开眼睛,清澈的目光盯着陈卜,带着诧异。

    禀上将军,秦军大营异动却未攻城,末将以为有诈。陈卜来之前已经四处转了一圈。

    从秦军营内火光突起到现在已有半个多时辰,如果攻城,那早就攻来了。

    这确实有些怪异,廉颇点头之余令其左右:令砲兵速发火弹,以探敌情。

    令砲兵速发火弹,以探敌情。军幕内就有砲兵士官,命令以灯光的形式传至城下。城下受命后燃起火光,红通通的火弹抛过城墙落向城池二百步外。火光乍起之后,城外空地白茫茫一片,唯有几条甬道昏暗的侧影。

    再发!越来越觉得不对的廉颇沉喝。西城东城南城,亦发火弹探敌。

    ‘砰’接连不断的火弹抛落在城外,但依旧不见敌踪,之后其余各城纷纷用信号灯回信,‘城下不见敌踪’。

    地听有异否?廉颇又问地听,这是探听敌军挖掘地道的东西,虽说陈郢附近几尺之下就是地下水,但他还是不但怠慢,每日都要问地听如何。

    禀上将军,地听无异。身边的军率急急的去,又急急的回。

    的确有异。一切都显得正常,廉颇眉头皱的更紧。

    守军火弹四起时,东城两里外的湖泽之畔全是黑压压的秦军,他们身负泥土填于转关车不能通行的路段。湖泽水退之后非常松软,填土之后又盖上木板,一条长五里,宽四丈的大道缓缓伸向连通鸿沟的狭窄湖口。

    道旁的戎车上,李信按剑而立,看着陈郢抛出的火弹呵呵笑起,旁边的副将安契闻声道:廉颇那役夫必在城头惊慌不已,哪想到将军一夜就切断陈城水路。

    将军英明,知岁末东湖干涸,一旦水路切断,击杀荆王便是稳操胜券了。又是一名拍马屁的都尉。末将只愿将军早日封侯。

    末将只愿将军早日封侯。戎车下站着一干将领,例外的是还有一个庶民。

    庶民陪着笑,可惜黑夜里李信看不到他,他也想出声祝愿李信早日封侯,但恐惧让他说不出话。众将的庆贺下,李信哈哈笑过转头看向了庶民:陈牧,本将如若封侯,该如何谢你?

    将军将军陈牧闻言有些惶恐。小人乃卑贱之人,怎敢受将军之谢。

    那日决斗后陈牧差点被陈且宰了,后又听闻陈敖未死,最后传说县公要拿使钱买简之人,他可是出了大把钱购买选简的,闻言后这个咸鱼贩子不得不携家逃亡,他不敢逃去郢都,只想逃去魏国,结果路上被秦卒拿住,为了保命,他于是献了一策。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李信不再看他,而是看向火弹四出的陈郢。你不是要我放了你吗。天色一明,我便放了你。我会使人用小舟将你送回陈城,如何啊?

    啊。陈牧吓得一跤跌倒,他没想到李信所谓的放了他是把他放回陈郢。将军不可啊,小人既已献策,陈人必视我为死敌,小人小人

    列国都说我秦人无信无义,与戎狄同俗。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本将看你才是禽兽,你可知水路一绝,全城人皆要饿死?李信很年轻,不但年轻,而且得志。未经磨砺他犹带着少年的直率和正直,他喜欢陈牧之策,却又恶心他的为人。

    将军饶命啊。将军饶命陈牧吓得已经失声,他趴着车轮前不断抽搐。旁边的短兵架起他将他拖走,而李信则仰头看向繁星似锦的天空。

    报!三个时辰后,禀报将军,墨者已在架设转关。

    大善!路终于铺到湖口了,湖口宽不过一百多步,七八十个转关便能铺过去,水深的地方则用舟桥。一旦桥铺到四五丈宽,桥上站满秦军,楚军舟师再厉害也没办法打开通路。

    速架转关速架转关。顺着新铺的道路,一辆又一辆转关车‘扑通扑通’推入水中。转关打开之后便浮在水面上,水中的士卒速将这些转关牢牢衔接,一条水上桥梁逐渐成形。

    抹泥抹泥速速抹泥!既然是木桥,自然最忌火烧,所以桥面上要抹上淤泥。随着命令,一捧又一捧淤泥从湖底捞上来,抹在了桥面上。

    一边架桥,一边抹泥,一个时辰不到,湖口就被截断了,一列一列的甲士速速通过转关桥,在湖的对岸列阵戒备。架桥的士卒在墨者的督促下并未停歇,更多的转关推入水里,桥面本只有一丈,待到天亮时分,桥面已经宽达四丈,上面站了一万多名士卒。而湖口两侧,秦军更是数不胜数,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头。

    大王大王,秦军围城矣!长姜这个老寺人昨夜紧张,早上就是恐慌了。

    恩。昨夜将四分仪写完之后熊荆便休息了,他还未睡醒。秦军不是早就围城了吗?

    大王,秦军长姜词不达意,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大王,昨夜秦军截断了水路。

    啊!熊荆闻言还是迷糊,但一会就从床上跳起,何言?秦军截断了水路?!

    然也!然也!长姜连连点头。奸人陈牧献策于秦军,说秋冬之时湖口水浅,秦军遂于湖口架设桥梁,一夜之间一夜之间

    陈郢东面是湖,湖口连接着鸿沟,那是宽度几近两里的地方,但这是夏季,熊荆来的时候就是夏季,此时已值秋冬,一里多宽的湖口现在剩下半里不到。

    上将军何在?熊荆想明白之后连忙问道。

    上将军正在明堂求见大王。长姜又端上粱汁,好让熊荆洗脸。可这时候那还有空洗脸,熊荆套起衣服就往外走。长姜赶忙捧着带勾短剑追上,麻利的给熊荆佩好。

    臣见过大王。白首的廉颇,满是困顿的陈卜,还有养虺庄去疾,以及舟师的红牼欧拓砲兵的公输忌等人。县公陈兼也来了,这几个月来他是足不出户。

    免礼。熊荆的紧张只是一时,面对群臣他若无其事。众卿一大早就来见我,何事?

    臣,陈卜最急,可论武上将军廉颇在此,论文县公陈兼在此,他开了个口就不敢再言了。

    禀告大王,昨夜秦军已断我水路。廉颇揖告道。

    断我水路?熊荆笑道,那群旱鸭子也能断我水路,不佞不信。

    敬告大王,确是如此。陈兼的酒糟鼻这几个月颜色暗淡不少,说话中气也不足。秋冬之时湖口宽仅百步,水深处不足五十步,秦军

    红牼,你怎么看?熊荆听了一半就将陈兼打断,问向了舟师将领红牼。

    禀大王,只要我大翼战舟不断撞击,秦人转关必破。红牼早就想出击了,但廉颇不准。

    上将军以为如何?熊荆又问向廉颇。他相信廉颇有廉颇的考虑。

    我军舟师秦军早知,臣以为转关桥之前,秦军已布锁链。廉颇道。红将军率舟出击可,然臣担心秦军缴获大翼战舟。战舟之重,甚于投石之器,故臣已命公输将军移投石机于舟舫。

    大王,此策甚缓。为今之计,当速速以大翼战舟冲撞之。陈卜揖告道。秦人在湖口还有数百架转关,每过一个时辰,那桥就宽阔数尺。

    城内尚有多少粟米?陈卜焦急,熊荆却半点也不急。去年城阳之时秦军就是用了铜索阻断淮水,今年再用铜锁阻断湖口并不意外。

    敬告大王,一个粟客挤上前来,今城内存粟二十七万五千余石。

    可食几个月?熊荆再问。

    敬告大王,城内士卒人等共计四万三千八百一十二人,每人有粟六石二斗七升半。若是参食(2石/月),可食三月又四日;若是四食(15石/月),可食四月又五日;若是五食(12石/月),可食五月又六日;若是六食(1石/月),可食六月又八日。粟客来之前就计算了粮秣消耗,此时是对答如流。

    六月又八日?熊荆彻底放心了,那时候已是四月。

    然也。可粟客下一句让熊荆肉疼,敬告大王,城中尚有两千三百多匹马



第七十一章 围城4
    太阳出来的时候,南城水门忽然驶出了悬挂战旗的大翼战舟。舟师主将红牼立在首舟的甲板上,举着陆离镜看向三里外的湖口。已经分不清没有什么湖口了,哪儿只有密密麻麻数以万记的秦军。晨风吹过,军阵后方的旗帜猎猎飘扬,衬托着刚刚升离地平线的红色朝阳。

    迎着阳光并不利于观察,好在湖口是舟师每日进入之地,在熊荆的严令下,舟师早就对那里进行过水文勘测。标定深水区的浮桶已经不见,可任何一名合格的舟长舟吏都知道航道在何处。只是诸人知道哪里是航道,却不知道秦人的桥有多宽;还有铜索,水下到底有多少根铜索没人知道,水面上也看不出来。

    传令!放下陆离镜的红牼喝道,冒突速速清除水下铜索。

    将军有令,冒突速速清除水下铜索。指挥舟与普通大翼之舟不同,多了几个信号旗手。旗手将命令发出后,四艘冒突吆喝一声,箭一般的驶向湖口。

    新式大翼战舟吃水一点一米,冒突是十吨不到的小船,吃水不到零点六米。秦军的铜索要想发挥作用,只能布置在水下一米以上。湖水清澈,一米的深度只要靠近便能发现,冒突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铜索,然后用铁钩将其破坏。

    宽广的湖面上,插着楚军军旗的四艘冒突飞驰而来,秦军的战鼓当即敲响,蹶张弩阵列已然上弦欲射。只是,冒突上有撸盾,弩箭未必能伤到人。

    冒突越来越近,近到进入蹶张弩射程之内。指挥弩阵的军率忍不住了,大喝了一声‘射!’。乌黑的箭雨飞向四艘冒突。箭雨太过密集而目标太小,箭矢落下时频频撞在一起跌入湖中。可这只是少数,更多的箭雨射在撸盾上射在船舷上射在飘扬的军旗上。

    划划!冒突被箭雨打得咚咚作响,一些箭矢甚至落到船舱里,欋手们当即色变,舟长毫不在乎的把箭矢踩断,继续命令他们划桨。

    射!蹶张弩手何止万人,为了阻止楚军的舟师,辛梧不但调集了秦军的强弩,还调集了魏军的强弩。守城的连弩也搬来了不少——既然城墙上射出的连弩可以拉倒城外的临车,那么凭借这种连弩也能俘获楚军的大翼战舟。可惜现在来的是冒突,连弩不能发箭。

1...141142143144145...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