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箭雨雨点一般落下,四艘冒突很快射成了刺猬,只是小舟继续前进。舟吏和甲士背着秦军扫视湖面,终于,他们发现了横在水面三尺之下的铜索。
勾起来!舟长一声令下,甲士的钩镰勾住铜索。
撤。撤。此时冒突距离桥上的秦军不过十几步,勾住铜索的冒突开始回划。
一艘如此,其余两艘也是如此,唯有一艘留守,在铜索上方来回游曳。看着回划的冒突身后留下若有如无的绳索,副将安契心觉不妙。他揖礼道:将军,荆人欲拔我铜索。
拔便拔了。李信也看到了冒突留在水下的绳索,毫无使用连弩的意思。军中可有神射手,可否射断那些绳索?
勾住铜索的绳索浮在水面上,并未拉直。直到冒突驶到两百步外,将绳索结在两艘大翼抛出的绳勾上,这几条绳索方绷出水面,拉得笔直。两艘大翼拉一条绳,建鼓声中,舟上欋手全力划桨。‘哗哗’铜索当即被扯出水面,被钩镰勾住的那一节拉成一个钝角,铁制的钩镰和铜索因为这着力发出嘎嘎的响声。
射!即便铜索被钩镰拉了出去,离桥也不过二十步,这么近的距离要射中并不难。只是箭矢都是锥形破甲箭,不是斩绳箭,且角度也不对,箭矢射去的方向是顺着绳索的方向,而非垂直切断,于是众人看到是绳索上顺插着许多箭矢,但铜索却越拉越远,最后‘啪’的一声,铜索两端打入湖底的木柱被拔了起来,一条铜索被楚军拉走。
铜索不是竹索,转关桥前不过布了八道铜索,一下就去了一半。李信神色不动时,钜子燕无佚就有些忍不住了,看着冒突小舟再来,他道:将军,若铜索尽去,荆人舟师就要撞桥了。
大工师勿忧,本将要的正是荆人舟师撞桥。李信嘴角笑起,他说完又道:大工师难道不想看一看荆人的大翼战舟?
大梁水战,少府苦心建造的楼船全给楚军舟师撞沉了。和荆弩一样,燕无佚这些人想象不出楚军大翼战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以秦军的大翼战舟撞击楼船,结果不是撞不动就是大翼战舟撞断舟首。听闻李信要俘获楚军大翼战舟,燕无佚当即闭口不言了。
‘咚咚咚咚——’拔除四根铜索后,大翼战舟上的建鼓又响了起来。这次箭矢终于射断两根绳索,这使得更多的冒突飞驰过来,在冒突的遮蔽下,最后两根铜索也被拔去。
准备连弩!看向远处的大翼战舟,李信对左右暗喝。
连弩准备!命令一层一层传下去,秦军阵列后的连弩纷纷上弦,只待大翼驶来。
撞击转关!红牼所在的大翼终于打出这道命令。四艘早已对准深水航道的大翼战舟建鼓轰鸣,以十节航速快速的向转关桥冲来,其余十六艘大翼则列成四队,等候在两百步之外。
‘咚咚咚咚——’建鼓声中间杂着大翼欋手们的呼喊。李信以为俘获大翼手到擒来时,飞速而来的战舟却给他当头一棒。两百步的距离大翼冲过来只需五秒,五秒钟本就短,加上操弩的军率士卒惊恐于大翼的速度,当他们想发箭时,四艘大翼已经冲到了面前。
‘轰轰——!’四声巨响,水花溅起数丈,转关桥上的秦军士卒被撞得飞来了起来,转关本身也摇晃不定,射出去是连弩几乎全部失的,只有少数一些命中目标。可这也无济于事,四艘大翼撞击之后便开始回划,正当转关上的秦军士卒拉起连弩上的绳索,想把后退的大翼留下时,另外四艘大翼战舟从前排的空隙中撞来。
轰轰——!第一次撞击直接撞毁了第一道转关,撞歪了第二道,第二次撞击则把第二道第三道转关撞断撞毁,站在桥上欲拉住大翼的秦军士卒根本就站立不稳,哪还能拦住连弩末端的绳索,他们只能看着第一批大翼快速而去。
紧接着第三排大翼凶狠的撞来。这时转关桥‘砰!’一声彻底被撞断。那四艘大翼余势未消,直接冲入了鸿沟水道。第四排四艘大翼不再以转关为目标,而是对着水中漂浮的秦军士卒撞来。舟上的甲士冒着箭雨用钩镰夷矛猛刺水中的秦卒,场面一时大乱,转关上剩余的秦军士卒纷纷躲至岸上。
射!蹶张弩十二石弩开始对准大翼战舟射击,舟上有些甲士中箭倒下,但甲士们对水中秦卒杀戮得更加猛烈。这时候第五排大翼急速撞来,这次撞击的不再是五十步的深水区,而是撞击深水区两侧的浅水区。
‘轰轰’数声,大翼虽然搁浅在淤泥里,但被撞的转关桥尽数断裂。这时候舟吏一声留下,舟首的甲士欋手顾不得杀戮水中的秦卒,齐齐跑到舟的后端,剩余的欋手们用出吃奶的力气划桨。随着舟首的翘起,本已搁浅的大翼战舟缓缓退入了深水区。
万岁!万岁!舟师万岁!!舟师开撞的时候,包括熊荆都立在东城门上,围观的县卒则更多。第一排大翼撞击时他们就想喊万岁,但秦军一发射连弩,万岁二字当即被他们吞了下去,直到连续不断的撞击彻底把秦人的转关桥撞断,他们才大喊起万岁来。
打得不错!熊荆微笑,对红牼的指挥很满意。力是能破巧的,秦人埋伏连弩不可谓不狡猾,可他们低估了大翼战舟的速度和力量,更对舟师凶猛的攻击性缺乏了解。
大王,秦人不可低估。廉颇就站在熊荆一侧,他心里也为这场精彩绝伦的撞击战喝彩,但秋冬时节的湖口实在是太窄,这次秦军猝不及防转关被转断,下次就不会这么简单了。
那就等着郢都快快送粮秣来吧。熊荆收敛了笑容。陈郢城外三十里的飞讯杆被秦军破坏了,他现在处于失联状态。因此每一艘参与撞击的大翼都收到一条命令,即:撞出东湖后直奔最近的飞讯站,速速告知郢都陈郢水路被秦军截断,并且要求郢都速送粮秣和军备至陈。
荆人舟师怎会如此凶狠?那转关之桥怎会几如土牛木马!几如土牛木马啊!秦军大多都不会水,看着湖里飘着的几千士卒被楚军残杀,李信恨不得跳下水。
身侧的燕无佚听闻他批评转关是土牛木马,脸上瞬间充血涨红,目光更毒视他几眼。转关是墨家的杰作,且天下独有,他岂容李信诋毁。
第七十二章 守礼
岁入十月,咸阳城南门外人山人海。荆国芈蒨公主嫁于大王为后,是以大王出城亲迎。为了节省马匹,嫁女车队大多是四轮马车,共计五百多辆。秉承着楚人一贯的华美,哪怕是役夫所乘之车也是华美至极,远胜朴实无华的秦国马车。
秦道不比楚道,宽大平坦,一日行百里并不碍事,只是作为陪嫁大臣的屈遂不让车队速行,沿路之中,他一直在等待秦军撤军的消息。可惜拖到十月车队抵达咸阳,也不曾听到秦军退兵的消息,反而听到秦魏大军截断陈郢水路,把大王围在城中。
母国越来越远,咸阳越来越近,忧心忡忡的屈遂急得嘴角起泡形容也是枯槁,只是今天至咸阳,秦王亲迎于都外,他才不得不洗漱一番,穿上朝服,随同芈蒨行向秦王。
与后世一样,男方要亲到女子家中迎娶,只是两国交战,秦王要做的事情概有秦使顿弱代劳。等入了秦境,一拨接一拨的王使沿途县郡的官员不断代秦王言于陪嫁大臣屈遂,为大王不曾亲迎而告罪。这些都是礼仪,春秋时君王便不必至他国亲迎,迎于都城之外便可。
玄衣纁裳的秦王赵政立于郊外,神采奕奕,嘴角挂着若有如无的笑容。旁侧陪他一起亲迎芈蒨的,除了华阳太后芈棘太后赵姬,还有秦国的公室秦廷的臣僚。这些人后面则是数不清的寺人宫女,寺人宫女之外甲士身后,那是纵观亲迎人头攒动的咸阳市人。
芈蒨并未下车,马车缓缓行至赵政身前停住,屈遂与赵政等人见礼后,车队便跟着赵政所乘的马车驶往咸阳南门。等进来咸阳南门到了王宫外屏,她才在侍女的搀扶中下了马车。
后世新娘的红盖头源于东汉,并非先秦古俗,遮羞的却扇则起于南朝。芈蒨脸上擦有淡淡的燕脂,但容颜并无丝毫遮挡。美颜本如玉,身上又是玄衣纁裳,黑色更显肤白娇柔。她一下马车,秦王赵政便紧紧地盯着她看,目光再也挪不开半分。华阳太后芈棘打量芈蒨后笑意更盛,唯有太后赵姬先是一呆,惊讶芈蒨之美,再见儿子已挪不开眼睛,不由连连皱眉。
礼!傧者一时间也看呆了,好在他深知自己的本分,早早挪开了目光。
王宫便是男方的家,以礼,赵政应当对芈蒨一礼,然后请她一起入宫。傧者喊了一声礼后,赵政毫无反应,他仍然盯着芈蒨细看,直让芈蒨羞得低下了头。
礼!傧者又喊了一声。这一次赵政才呆呆的向芈蒨揖礼,请她入宫。秦宫五门,威严不凡,等入了库门,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居然是从洛阳取回来的周室九鼎。王宫皆有主道,主道两侧站满了寺人宫女,九鼎并没有被遮挡而是故意空开。屈遂等一干楚臣被九鼎烫得目光一震,但他们目不斜视,一个个全看向走在最前面的芈蒨。
等到了后寝外的路门,赵政再对芈蒨一礼,请她入寝。
婚礼之婚乃黄昏之昏,时乃黄昏,正寝曲台宫小寝六英宫,整个王宫忽然间就变得灯火通明。朝臣历来都是从南阶升明堂,婚礼不同,芈蒨是从西阶升总章(宫室四堂,南曰明堂,东曰青阳,西曰总章北曰玄堂),随同她嫁入秦宫的媵妾宫女则速速在总章和大廷之间的室夹之内布置宴席,一刻钟后,赵政与芈蒨才从容入席,相对而坐。
同牢而食合卺(jin)而饮。牢是肥腻的牲肉,卺是苦涩的瓠瓜,同牢合卺意味着夫妻从此以后同甘共苦不离不弃。飨宴后便是安寝,芈蒨入室,赵政也入室,按礼帮她解去颌下的帽缨,缁帽一去,芈蒨的青丝便随意地垂落下来,遮住了白玉般的前额。
解缨的时候,两人已有肌肤相亲,芈蒨感觉到赵政的手一阵冰凉,这是礼节,她并未拒绝。可赵政的手并未停下,反而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嘴唇亲在青丝上亲在额头上。芈蒨吓得身子僵直,她身后的侍女大急,喊道:请大王自重!请大王自重
滚!从看到芈蒨第一眼起,赵政便想马上得到她,借着解缨的机会,他将芈蒨紧紧抱在怀里,不顾她反抗亲吻着她的脸颊和玉颈。
请大王自重!夜色已深,飨宴结束后其余人早已离去,整个正寝只剩下陪嫁的媵妾和侍女。见秦王如此无礼,不仅侍女,陪嫁的媵妾也拥了上来,妄图把芈蒨从赵政怀里拉开。
给寡人滚出去!一干人坏自己的好事,赵政大怒,踢倒几个见她们还上来,当即放开芈蒨,转身喊寺人把这些楚女全赶出去,忽然,身后‘呛’的一声,一道光芒映在寺人无比惊恐的脸上。
这是为何?赵政返身,看到芈蒨手中的匕首。这是钜刃,不是铜兵,烛火之下,雪亮的刃身反射出耀眼的光,可利刃对准的却是芈蒨自己。他嘴角笑起:你要刺杀寡人?
臣妾只想请大王守礼。勿辱臣妾。同牢合卺之后两人就是夫妻,所以芈蒨自称臣妾。她手中匕首离胸口很近,手颤抖不已,这是芈璊偷偷送给她的。
守礼?赵政懂芈蒨的意思,怎奈芈蒨生得太美太美,他控制不住体内的燥热,就想现在将芈蒨全部剥光,然后压在身下**。见此他眉头一跳,道:你若要寡人退兵
臣妾既已是大王之妻,便不再是楚国公主,而是秦国王后,退兵与否但凭大王心意,臣妾不言半句。芈蒨见赵政没有再冲过来,心中松了口气。离郢后她哭了许多,也想了许多,此时她坚持的只有礼仪,以守卫自己的尊严,再无半点求秦王退兵之意。
秦国王后?赵政重重呼了好几口气,似乎要把体内所有燥热全呼出体外。
然也。芈蒨点点头,再道:请大王自重,勿辱臣妾,不然,臣妾唯有一死。
看出芈蒨眼中的坚持,赵政有些悻悻,恢复神智的他依然向芈蒨一揖,道:寡人失礼了,请王后勿罪。此揖行罢,他袖子一拂,匆匆而去,几个挡路的寺人避之不及,全被他一脚踢开。芈蒨当他的身影消失不见,这才瘫倒在地,呜呜呜的哭泣。她一哭,陪嫁的媵妾侍女全然流泪,有几个媵妾更哭喊起‘大王母后’,众女一夜无眠。
大王,今日的早膳次日清晨,芈蒨去拜见太后祖太后时,赵政在用早膳。赵高早就知道了昨天晚上的事情,怕赵政生气,早膳都是他爱吃的东西。
善。不加冠便不可成婚,但赵政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嫔妃,昨晚离开西室后他没有回房,而是出正寝在六英宫过了一夜。他也是一夜未睡,脸色有些泛白,好在神色晴明,一如往常。
将桓齮召来,寡人有事要问他。虽然体内不再燥热,可赵政对楚人越想越恨,他就想知道辛梧什么时候能够击杀荆王。
召桓齮谒见。谒者匆匆而去,桓齮未至,屈遂便在寝外求见了。
屈卿何事?赵政明知故问,屈遂是陪嫁大臣,他来自然是为退兵一事。
臣请大王退兵,两国择日会盟弥兵,不再攻伐。对着赵政,屈遂一揖当地。
何时退兵寡人自有分寸。赵政目光一闪,想起一事。然则秦楚会盟必要联姻,荆王据闻将娶齐国公主为王后,此置我秦国公主于何地?
此乃一时之计也。既然已经出嫁芈蒨,那么废止楚齐联姻也无不可,屈遂没有半分犹豫,只道:若秦军退兵,寡君自当废止楚齐联姻,日后迎娶秦国公主。
否!赵政微喝,若要寡人退兵,你国当先废止与齐国的联姻,再把齐国公主送回齐国。
嗟乎!我知矣。屈遂仰首看了看天,不再言语。
你知如何?赵政瞪着他,虽然明白他要说什么,可他还是忍不住问。
我知大王无信。屈遂摇头,我还知大王无礼。屈遂再摇头。臣告退。
你!赵政怒时屈遂已退到堂外,又远远对他揖了一礼,最后下了阶。
荆王如何?陈城如何?辛梧信誓旦旦,言于寡人可以围住陈城,击杀荆王。可为何老是被荆人舟师撞破转关昨夜不得逞已是不快,早上又被楚国大臣当面指责无信无礼,赵政现在有些暴跳如雷,他见到桓齮就是一顿责怪。
桓齮没说话,待他说完才揖告道:敬告大王,陈城已被大军围死,击杀荆王当稳操胜券。
桓齮之言让赵政错愕,他已经收到三次转关被荆国舟师撞断的报告,没想到真的围住了。此言当真?
禀告大王,此辛梧将军亲报。桓齮拿出一张帛书,递于赵政。
大善!赵政匆匆扫过,又把帛书扔回给桓齮。他伸出三根指头:三个月!三个月后寡人要看到荆王的首级,三个月后寡人还要荆人另立新君。
第七十三章 不受命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上月芈蒨离宫时,楚宫烛火十数夜不息。待烛火灭尽,陈郢被围消息传来,朝臣当即一阵大惊,细问下得知并未围死,舟师的大翼又把水路给冲开了,复又大喜。
众臣大喜,以为天佑,可大司马府诸人令尹淖狡怎会不知湖口处会越来越窄,水会越来越浅,故而急急组织船队往陈郢输送粮秣军器。可惜船队还未出发,那边又说被秦军断了水路,好在第二天又说秦人的转关桥被舟师冲开。待第一批船队输送玩粮秣军器后,湖口才被秦军彻底围死,郢都和陈郢之间也断了联系。
禀太后,陈郢粮秣可支撑数月之久,甲士五万,大王当无恙也。若英宫里,面对满脸戚色的赵妃,淖狡如此说道。前几天粮秣军器甲士全已送入城中。
大王为何不回郢都?赵妃埋怨。她想的不是什么粮秣甲士,她想的是儿子马上回来。
大王言淖狡心里一阵泛苦。此时大王已经知道了芈蒨嫁入了秦国,他不在陈郢当然不知道大王作何表情,可大王一定是大怒不已。
大王言何?赵妃追问道,泪眼蒙蒙的看着淖狡。
禀太后,大王言蔳公主既已嫁入秦国,秦国自当退兵,他何须何须阳文君接了淖狡的口,只是话还没有说完,淖狡就瞪了他一眼,他只能住口。
大王这是泪水涌出了眼眶,赵妃抽噎着,大王是在责怪我这个母后吗?
太后一心为国,大王感佩不尽,怎会责怪太后?昭黍不得不安慰几句。
非也。大王这是在怪罪母后,这是在怪罪母后。赵妃抹泪,眼神很是坚定,她太了解这个儿子了。眼泪越抹却越多,最后嘤嘤的哭出声来。她如此一哭,诸臣一阵头疼,好在一会她便停止了哭声,站起来道:王尹,速备车驾,我要亲去陈郢
万万万万不可!群臣大惊,淖狡揖道:大王已不在郢都,太后岂能再离郢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