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驾!驾!项超再一次的策马,他已经没有了骑矛,只有沾染秦军血迹的骑兵刀。

    大王!大王!原本拦在木桥上的妫景急奔而来。彼此有径!

    他的声音好似天籁,熊荆迅速的看向他。何处?何处有径?

    彼处!奔来的妫景在熊荆面前急急转身,他的手指向淮水道,彼处有径!

    走!没有半分犹豫,熊荆立刻策马。他的坐骑不服已经站立了很久,它只见同伴奔驰,自己却只能等待。现在主人一策马,它欢快的鸣叫一声,奔向淮水西岸。熊荆身后的甲士没有忘记吹出一个撤退呼哨,以命令项超停止冲击秦军军阵,跟随前进。

    不好!秦军右翼已经开始包抄,荆人铁骑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小,小到已经难以发起一次冲锋。可谁也没想到那面旂旗一转,居然奔东北方向去了。淮水西岸是一片树林,树林里李信早安排了甲士和弩手,可荆王奔逃的方向不是树林,而是淮水。

    驾!驾!还在小跑的项超打马右转,紧跟着那面旂旗绕林东驰。站在戎车上李信的角度,他只看到这几百名荆人铁骑全部冲下河岸,冲进了淮水,而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在淮水东岸被桥上大火所阻的秦军步卒却能清楚的看到,冲下河岸的荆人铁骑正沿着对岸河畔浅水处往北疾行。他们大声的呼喊,同时隔水疾追,可人的速度哪里比得上马,沿着淮水转了几转,荆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唯有疾驰至河岸的李信看到他们所指的方向,才知道荆人循着淮水逃了。

    速传令辛胜将军,荆人正沿淮水奔逃!李信恨恨地自己捶了自己一拳。他万万没想到荆人当中有人认识圉奋,若不是认识他,怎会提早警觉率先发难?若不是渡桥之后便发难,又怎会有时间给战马披上重甲,又怎会冲下河岸循淮水而去。

    救火,速速救火!李信又指着木桥上的大火疾喊。

    驾!驾!淮水西畔,战马行走在凹凸不平的水浅处,熊荆担心的泥泞没有发生,河床全由岩石和卵石构成,若不是战马全部钉了马掌,估计会有一小半战马被卵石硌裂马蹄。

    ‘哗’熊荆此念刚过,便有重骑摔倒在淮水里。妫景见此命令道:换马!立刻换马!

    四百名骑兵,五百七十匹战马,为得就是让重骑兵能一人双马,减轻马匹的负重。只是时间紧急,重骑兵根本来不及换马。

    立刻换马!熊荆也命令道,不怕耽误,秦寇赶不上我等!

    哗哗的流水声中,众人依然能听见岸上秦军的鼓声和士卒的叫喊,但熊荆毫不惊慌的命令和对秦人的蔑视让他们心里一松,他们一个个下马,跨上轻骑们牵来的马匹。

    大王,我等将行向何处?趁着换马的间隙,骑上一匹无甲战马的项超跑到熊荆前面,这时候妫景也过来了,两人都看着他。此时众人已在不知水和淮水的交汇处。往北再折向东面就是城阳方向,直线大概是六七十里;若是顺着这条不知命的溪水北上,谁也不知会走到何处。

    熊荆尚未答话,河岸树林里突然射出一蓬弩箭,两人来不及挡箭,唯见大王身子一震,脸色瞬间惨白。

    往北!熊荆忍痛喊了一句,弩箭并没有射穿他的铠甲,但箭矢敲在只有锁子甲保护的小腿骨上,疼的他面容扭曲嘶嘶直叫。不佞无事,往北!

    轻骑兵已经在与河岸树林里的秦军弩手对射,弓的射速远胜于弩,唯一遗憾的是秋冬之际木弓重滞,射出去的箭矢威力不足。

    大王有命,往北疾行!大王有命,往北疾行。妫景和项超用楚语向众人传达熊荆的命令,已经横渡不知水的骑士立即打马上岸,消失在不知水和五里水之间宽约四公里的密林深处。




第四十九章 效忠
    将军这是何故?荆王又在何处?!担心荆人铁骑冲破步卒阵列,秦军骑兵布置在阵后。眼看步卒把荆王逼围在淮水这一角,最后荆王居然不见了!辛胜带着三千名骑士费了不少功夫才穿过步卒阵列,语气中又是疑惑又是愤恨,他还等着给仲父报仇呢。

    荆王已循淮水而走!木桥上的大火已经扑灭,李信指着木桥下淮水北去的方向道。

    循淮水而走?!三万卫卒五千骑兵,居然还是让荆王走了,辛胜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信。

    荆王抢先发难,对岸秦卒又未能抢占此桥李信解释了一句就不想解释了,无论如何这都是他的罪责。他再度指向淮水:淮水于此北去二十里后折往东,往东四五十里后便是谢邑之北;淮水往东前,有五里水北下汇入,五里水乃出于马谷,荆人虽从马谷撤兵

    禀将军,陈水亦有可能。一个谋士揖告。木桥四里过去就是熊荆命令骑兵往北消失的地方。此处淮水蜿蜒成一个‘s’型,驿站和木桥(今桐柏县淮河镇)在‘s’型的左下,他所说的陈水就是熊荆嘴里的不知水,此水汇入‘s’型的左上。

    便是此三水,你率骑兵速速追截。因为山林的阻隔,李信看到的只是一片森林,淮水又深,步卒根本没办法涉水追击。

    何必此水彼水,荆人能去,末将也能去!辛胜并不想拦截,他只想追击。

    荆王骑士战马皆钜甲,若于半道设伏李信瞪着他看,感觉他想报仇想疯了。

    死又何惧!辛胜还是不管,好在匆匆揖别前,他不情愿的喊了一句:末将只带本部骑士前往,余者听候将军差遣。

    秦军骑兵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两百骑一将。辛胜本部不过五将,仅一千骑。这一千骑兵踏着楚军骑兵刚刚走过的路冲下西岸,沿着淮水追去。剩余两千骑兵则从烧焦了的木桥上急急驰过,顺着淮水右岸追寻。

    义渠鸩何在?三千骑兵全都出去了,李信这时候想起了义渠人。

    大君,宝甲!此前楚军重骑兵冲阵的地方,披发括领的义渠人争抢着战利品。一名骑手捧着刚刚从楚军身上剥下的锁子甲,献给马车上正在灌酒的义渠鸩。

    宝甲?义渠鸩撇了一眼,他只知道环片甲是宝甲,这种软绵绵铁甲看不出宝贝在哪里。

    大君。骑手知道首领的疑惑,他将锁子甲一扔,抽出抢来的骑兵刀对准甲衣疾砍几刀,再把甲衣拎起,抚着被砍之处道:宝甲宝甲。

    赏!义渠鸩这下看出了锁子甲的不凡,他将酒壶一扔,肥手在马车里一阵摸索,最后摸出块大金饼扔在骑手身前。

    谢大君赏赐!宝甲不是普通人能用的,只能献给首领,骑手拾起金饼乐滋滋的去了。

    大君,宝鞍宝鞍!有学有样,另一名骑手捧着一副高桥马鞍奔跑着上来献礼,鞍侧的马镫钩上还挂着一副荡荡悠悠的马镫。

    楚军骑士的马镫绳缝在裤管之内,膝盖处蹬绳穿出,靠绳端的马镫环挂在马鞍两侧。因为裤管很长遮盖住了皮靴,所以骑在马上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幅马镫。唯有在坠马的时候,为了使骑手不至于吊在马镫上,遮盖马镫的裤管做的极为单薄,一扯即破。

    轻骑兵进攻时,战马中弩后不是狂跳就是直立,骑手坠马时马镫露了出来。虽然军中严禁暴露马镫,每名骑士也只配发一副马镫,镫在人在,镫亡人亡,可这一次战斗有不少骑士当场阵亡。而秦军军阵一直在推进,同袍们没有任何机会抢回阵亡者的马镫。

    暴露马镫早有心理预期,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件旷世利器竟然被献鞍的义渠骑手视为累赘,他把马镫取了下来揣入怀里——荆国的铁全是好铁,两个马镫不重,但打造一把短一点的径路还是能够打成的。

    宝鞍?义渠鸩哈哈大笑,他见过荆人骑士的高桥马鞍,这东西是给不会骑马的人用的,义渠男儿马背上都能睡觉,要什么马鞍,拿块羊皮垫垫屁股就行了。

    赏!义渠鸩的肥手又在马车里摸索,这次摸索的时间更长,正当献鞍的骑手以为会是一块更大的金饼时,一块石头出现在义渠鸩手上,然后扔到他跟前。

    谢谢大君赏赐。骑手当时就萎了,他苦着脸抱起石头,匆匆而去。

    大君义渠鸩在马车里小心的欣赏从来没有见过的锁子甲时,身侧一个侍卫忽然指向了前方,为了争抢本就不多的战利品,两个部落已经打起来了。

    密林里走了一段,熊荆不得不命令全军就地休息。这是极为必要的,他必须明白此时自己还有多少人多少马多少给养。另外就是要明白自己走了多远,此刻处于什么位置,最后则是处理伤员。那两个傧者其实是昃离的副手,一个叫突,一个叫弱。

    各卒报数。几经斟酌,楚军骑兵最后定下的编制是五骑一长,六长一卒(30骑),六队一旅(180骑),六旅一师(1080骑)。此番入秦一共是九卒轻骑,四卒重骑,还有十骑不参与战斗,只保护熊荆的安全。各卒报数之后,妫景面色很不好看。

    伤亡如何?熊荆知道原因,有战斗就有伤亡。

    伤五十六人。死,妫景忍了一下才道,死一十七人。

    死者不朽。熊荆心中长叹,如此说道。

    大王妫景想说什么却又欲言又止,这时候不远处传来伤者压抑的闷哼,一个微弱的声音呼喊道:大王,大王,大王

    不佞在此,不佞在此。熊荆趋步过去。一名重甲骑士依着松树,颈上插着一支弩箭,其深可贯颈,医者根本就不敢拔。看到熊荆来,他满是血凝的手前伸着,想起身却起不来。

    工尹可杀!熊荆见状先是一声怒骂,颈间中箭是锁子甲的设计缺陷:没有连帽。工尹可杀,他自己更可恨,上次他视察钜铁府他就在那看公主看美人,竟没有发现这个重大缺陷。

    骂完工尹和自己的熊荆单膝跪在伤者面前,看着他道:熊荆在此,熊荆在此

    我父我父我父甲士痛苦地呻吟着,因为颈间中箭,他似乎只能发出两个字节的声音,一句话怎么也说不全。

    大王,熊荆之后,同卒的一个甲士小声揖告:此寿陵君之子寿偃。

    楚军骑士不再是以往的骑士,皆是公族卿族子弟,只有他们能有钱养马练习骑术。一说此人说寿陵君之子,熊荆脑门便轰的一记,顿时说不出话。这时候寿偃已经说不出话,喉咙一阵咕噜,血从他口中溢了出来。

    大王。医者突见此不得不摇头,寿偃就要死了。

    你父虽误,却是社稷之臣,是社稷之臣!熊荆眼眶有些湿润。自己亲手杀了他的父亲,他冲阵中箭后憋着一口气拖到现在,想的自然是求自己赦免寿氏全族。

    其实知道寿陵君的算计之后,熊荆心里已经不怨恨他。晏子不死君难,舍去一个国君而保全楚国社稷,这是社稷之臣的做法。他们不忠于君,只忠于社稷。同样的道理,李广为何难封,因为他是汉朝人;普京为何重用蒙古人,因为他们敢杀俄罗斯人。

    不佞赦其罪,不佞赦其罪!熊荆大喊道,可惜寿偃这时已经听不见了。

    大王请节哀。右史在熊荆身后,他最能体会熊荆的心情。

    大王请节哀。跟随着右史,骑士皆揖向熊荆。

    不佞若死,楚国必亡!熊荆忽然间转身看向所有人。不佞从未以为楚国为不佞私有,楚国为王族公族以及一切楚国勇信之士所共有。寿陵君非阳文君,寿陵君以为诓不佞入秦,秦王便会罢休,此大谬!秦王赵政要的是灭六国而一天下,要的是天下仅存一国,自立为皇帝。不佞若存,必阻其愿!

    熊荆的话很短,毫无煽情之语,只是对着这些公族子弟简白相告。他说完之后良久,最先反应过来的妫景深揖道:臣妫景甘愿效忠大王!誓阻暴秦,保存楚国,

    臣项超屈夕甘愿效忠大王!誓阻暴秦,保存楚国。项超这些将领紧接着接口。

    臣成夔权豳景胜上官豹昭鲶甘愿效忠大王!誓阻暴秦,保存楚国。一个声音接一个声音,包括那些伤者,这三百八十二名骑士每一个人都不是因为君臣之礼,而是真正的心甘情愿。他们甘愿为熊荆而战,甘愿为熊荆而死,只为了保存楚国。

    大王,信已经写好,是否左史上来了。他手里捧着一只鸽子,鸽子的羽毛已经涂红,褐色的脚干上拴着一个精巧的竹筒,里面装了一份通报境况的密信。如果顺利,鸽子明天就能飞到郢都王宫苑囿。



第五十章 击鼓
    信鸽是飞讯之外的通讯利器,摈除那些并不怎么靠谱的传说,中国有确史可查使用信鸽应该是唐代,用于军事那是在宋代。熊荆想起信鸽也是因为航海,古代阿拉伯人的海船上备有信鸽,他们多是沿岸航向,并不横穿大洋,所以信鸽有用。

    信鸽和家鸽应该有所不同,家鸽和野鸽更有差异,仓促间熊荆没时间尝试王宫苑囿里养的鸽子是否知道归巢,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每天放一只鸽子,希望郢都能收到自己的消息。

    左史手里的鸽子最后捧在熊荆手里,熊荆对鸽子念叨了几句大司命庇佑后,才将鸽子放飞。众人看着鸽子飞上树梢飞出密林,从此有了大王通鸟语的传说。

    大王离都与秦人会盟,郢都只见女子的市井庭院终于多了几分希望。胜利的消息一次接着一次,但郢都的粟价一月贵过一月,对丈夫的思念也是一日胜过一日。丈夫何时能返家战争何时能结束,在大王离都与秦人会盟之前,谁心里也没底。直到前几日盛传楚秦罢兵两国会盟的消息,女人们的心里才重重松了一口气。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冬天的袄絮全都翻了出来,或缝补或晾晒,以待返家的丈夫。市井如此,好像没事人的赵妃也拿出儿子的狐裘和缁衣缝补。

    母后。芈璊拦住了正在补衣的赵妃,王弟已逾五尺,这缁衣明年再穿便小了。

    哦。赵妃闻言愣住了,人愣住手却未停下,针刺在她手指头上,冒了血。

    母后。芈璊抢过赵妃的手指吸到嘴里,道:往后王弟的衣裳,璊儿来补。

    你啊。赵妃芈璊笑了,要及笈的人了,他日出嫁

    母后!芈璊刚才还有嫡公主大方的仪态,一说出嫁便满面羞红的倒入赵妃怀里。璊儿不嫁人,璊儿要在宫中日日侍奉母后和王弟。

    傻话。赵妃顺势抚着女儿的头发,哪有不嫁人的女子,你是楚国的嫡公主,总要嫁给别国的君王。赵国大王才即位,年岁和荆儿相仿,不可嫁;齐国大王年岁太大,太子已有正妻,不可嫁;燕国大王也太大,唯有燕国太子

    不嫁,不嫁,我不嫁芈璊开始在母亲怀里撒娇,她心里想嫁一个王弟这样的君王,奈何惜天下君王除了王弟,在秦人面前皆是怯弱之辈。

    禀太后,王尹来了,他先是趋步,最后跑了过来,神色有些慌忙。

    何事?赵妃看了看他。可是李妃

    李妃依旧被软禁着,好在每日都能见到儿子。几经折腾,以前天真懵懂的熊悍也日渐懂事,现在每日三次给赵妃这个母后问安。

    禀太后,王尹苦着脸:是令尹,令尹府今日忽然就忽然就

    忽然如何?赵妃眉头皱起,如今的令尹府几等于正寝燕朝,楚国一切令命皆出自令尹府。

    令尹府今日忽然多了诸多甲士,大司马府亦是如此。臣王尹由管理王宫二十多年,宫中任何地方的风吹草动都有惊觉,前朝令尹府大司马府突然生变,他当然能察觉到一些东西。再联想到前几日的楚秦会盟,于是越想心里就越是不安。

    荆儿。赵妃即刻感到一阵眩晕,好在她没有倒下,而是强忍着不适,牢牢站直。你速去召令尹入寝,还有还有淖卿,也召淖卿入寝。

    唯。由使劲的点头,他就是想要赵妃提早知道这件事,上次那些大臣们入寝宫抢走李妃和悍王子时,他还吃了那些人一脚。

    楚秦会盟乃大事,事关楚国社稷,怎可因些许小事便以为秦人使诈?军帐笼罩的令尹府内,召集而来的各县各邑尹公的亲信们叽叽喳喳,这些人依旧抱着与秦言和的心思。然而这次会盟大王是压着点去的,入境第二日就该完成会盟,最迟第三日就要返楚,现在已是第四日,依然不闻大王的消息。
1...182183184185186...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