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大市里转了半圈,熊荆想的就是军队肉食问题。只是他对齐国的渔业还不甚了解,不知借齐人的钱造渔船,再雇佣齐人去海上捕鱼,这样应该如何操作?还有技术外泄的问题,因为造船厂不可能设在楚国,现在楚国各个造船厂都在造卒翼战舟,工人如果太多自然影响粮食生产。




第十六章 临淄
    人口不足是一个死循环,占天下丁口之半的秦国又不开放市场,熊荆只能在齐赵两个大国身上想办法,尤其是齐国。去临淄的路上,他设想了几个方案准备说服齐王,可没想到见到齐王后,齐王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楚王未闻有化人至楚都献不死药?摒退左右后,田建攥着熊荆的小手,低语了一句,

    不死药?齐王急切的表情把熊荆吓了一大跳,他满头雾水的看着齐王,不明所以。

    唉。田建看见熊荆这幅表情,大概猜到了为何如此。楚王出海游而忘归,欲寻仙山然化人已至楚都矣。据闻不死药乃琅玕之实,千年一开花,千年一结果,化人携三枚琅玕之实至楚都,太后赐其钜铁二十万斤而得之

    齐王田建一边说一边搓着手,这些都是他遣去楚国的侯谍付了重金才得来的消息。早知如此,他就不放那胡商过境,二十万金钜铁才多少钱,不死药又是多少钱。他老了,在位三十年享尽君王的尊荣,可君王日子要是能继续那该多好。

    不死药?赐了二十万斤钜铁?熊荆终于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胡耽娑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不死药,然后自己换了二十万斤钜铁。钜铁不贵,二十万斤五吨而已,成本不到一金,只是这不死药

    楚王熊荆显然在走神,田建连忙摇了摇他的手臂,道:若楚王愿分寡人一枚琅玕之实,寡人愿赠楚王十万金,世世与楚国交善。

    熊荆闻声瞪看着田建,看到他白色鹿皮弁下的白发,顿时心中了然。齐王此言差矣。若那不死药食之真可不死,念及楚齐交好,分一枚于齐王也无不可,然若那不死药服之即死,当如何?又或此药服后不能不死,又当如何?

    田建被熊荆浇了一头冷水,他眼睛转了一圈又道:如此说来,楚王愿分寡人一枚?

    这熊荆倒真被他问住了,他怔了一下才反问道:齐王可合纵否?

    合纵?田建瞪大了眼睛,然后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服不死药是为了万世为君,不惹秦国是为了保存社稷,服了不死药然后合纵会是什么个结果?

    或或可。田建愣了良久方喃喃说了一句,意思并不明确。

    请问齐王,是可还是不可?熊荆紧逼了一步。

    若不死药服之可不死,寡人愿与楚赵两国合纵。田建终于鼓起了勇气,为了长生不死。

    不佞以为那不死药必为假。熊荆笑过又遗憾的道。

    那琅玕之实宴上之人皆亲眼所见,岂能有假?田建看着熊荆露出诧异的目光,他不安的问道:楚王不愿分寡人不死药否?

    即为君王,一诺自然千金。熊荆觉得他可能是没救了。齐王既然已经答应合纵,不佞岂能不分不死药与齐王?待不佞回都,便使人专门给齐王送来。

    不必不必。田建连连摆手,既然楚王答应分寡人一枚,寡人将亲往郢都。

    齐王要去郢都?熊荆忽然很想笑,他见田建目光愈发热切,只好道:既然如此,郢都便要蓬荜生辉了。

    善!大善!田建将熊荆的手放开又攥住,放开又攥住,脸上的喜色溢于言表。楚王来临淄前,寡人已欲赴楚,此时车驾皆已备妥,明日行之可否?魏王韩王也遣人在郢都求药,万请楚王速速告之郢都,不可给予彼等。

    啊!趁热打铁的齐王就怕不死药被魏韩使者给抢了,恨不得现在就拉着熊荆疾赴郢都。然而熊荆今日才至临淄,他不得不缓到明日,但事情总要先告诉郢都的。

    齐王,不佞熊荆的思路全被齐王大乱了,他舍去那些枝节,直接道:不佞观齐国渔民甚多,不如楚齐两国合伙出海捕鱼?楚国有海舟齐国有渔民

    有何不可。回到王座的田建含笑挥袖,能长生不死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楚国造舟工厂已满,只能在齐国造出海之舟。熊荆再道。

    可。田建又挥袖,不过这次是对堂下等候的臣子和伶人乐人挥袖,臣子回席后,明堂里又奏起了单调的钟乐。楚王为何要出海捕鱼?齐楚两国东临大海,一年捕鱼几十万石,尚不足否?且捕鱼如获粟,鱼多时食之不尽,食之不尽便会

    齐王有所不知。熊荆让寺人给田建送去一个马口铁罐头。

    这是何物,钜铁否?马口铁罐头不是后世常见的椭圆形,而是圆形,每罐装肉两百五十克,包括佐料汤水一共三百五十克,恰好是一伍五名步卒一天的肉食。田健将银白色的罐头翻来翻去,根本不知道这是何物,最后才在上面看到一个字:马。

    此为罐头,肉可存二十年而不腐。熊荆道。前年冬天秦军退兵时斩杀马匹,这便是那些马匹做的马肉罐头。长姜,帮齐王和诸卿打开一罐。

    马口铁罐头做了出来,但想像后世那样一拉就开是不可能。长姜拿出一个特制的开罐器,将罐头打开后,熊荆先吃了一块,而后才让寺人把罐头送到齐王面前。肉罐头那是真的肉罐头,不是后世不知何物的午餐肉。炖的是老了点,可味道调的好,不比现炖的差。

    前年的马肉?田建也吃了一块,他好奇的不是马肉,而是整个罐头铁盒。此钜铁所造?

    此非钜铁,不过是熟铁。熊荆答道。出海捕鱼,食之不尽可做成罐头存放。战时再发于士卒,以作食粮。

    啊?终于轮到齐王吃惊了。楚军士卒竟然食肉?

    此便是军中士卒之肉食。熊荆指着马肉罐头道:一伍之人每日食肉一斤。

    士卒皆庶民也,楚王岂能让彼等食肉?马肉罐头让齐王尝,齐相后胜田假等人也在尝。味道没得说,大家就是对庶民食肉有些意见。这可不是宴席,这是十几几十万军队。

    庶民为何不能食肉?熊荆笑看诸人,尤其是胖嘟嘟头戴大簸箕的齐相后胜。不过,齐国士卒不食肉,刚好可将罐头卖给我楚国,如此齐国得金,楚卒食肉,两得利也。

    大王,既然楚军士卒可食肉,齐军亦当食肉。大将军田洛揖向齐王,他最见不得的就是蛮夷楚国好过齐国。再说士卒吃肉有力气,打仗勇猛。

    大王,肉贵也。岂能让庶民食肉?后胜意见和田洛全然相反,他担心的是开支。

    楚齐两国合伙出海捕鱼,再以熟铁罐头储藏,鱼二十年不坏,可比之粟。齐军日后自然也能食肉。熊荆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敢问楚王,此铁罐值钱几何?众人点头之际,一个末座的齐国大夫问道。

    罐值钱几何?熊荆倒没在意一个罐头值多少钱,听他问起才想了想铁价人工镀锡,估计道:或需两钱。不佞尚不知晓。

    两钱虽少,然此罐太小,军中所需当以百万计,耗钱多矣。大夫连连摇头道,大王,楚国之铁入我齐国,其价极廉,以致我齐国之铁无处可售,冶者无食。臣请大王增生楚国铁税,十倍其朴,以救冶者。

    无礼!田建怒喝了一声。齐楚乃盟好之邦,岂容你如此挑唆,还不向楚王请罪?

    官山海是齐国利税之源,楚国铁源源不断的输入,齐国官营铁业被挤压的几乎要倒闭。民间铁业更惨,前年就倒闭了。魏国情况也是如此,尤其是大梁北城租借给楚国后,奸民们不断从鸿沟走私楚国铁器楚国商品,弄得魏国铁商孔襄不得不带着工匠迁往江东开办铁厂。

    魏国走私,韩国也走私,甚至连长江北岸大河两岸的秦国城邑也开始走私楚国铁器。但秦国的走私有别于魏韩,因为连坐制度,秦国的走私更有团伙性质。要么整个邑都不买楚国铁器,要么就是整个邑全买,并且往往是官吏牵头组织,他们得大头,黔首得便宜。

    每每想起因低价生铁造成的走私,熊荆就会笑起。他太喜欢官吏了,这些人只要拿住他的把柄,坐实他违法的事实,你就能把他捏在手里。如果能更进一步帮他扫清往上爬的障碍,助其升迁,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死心塌地。

    齐王差矣。熊荆的话让众人以为自己听错。大夫之言乃谋国之言,何罪之有?然,为何楚国铁其价低廉,齐国铁却无处可售?

    熊荆看向众人,顿了一顿才道:技不如人也。

    技不如人堂内齐人心里不服,可想到低价的楚国铁器,除了技不如人还有什么解释。

    即是如此,何不入我楚国冶铁?熊荆再道。魏国铁商孔襄带着工匠已至楚国江东,不佞令造府工匠教其炼铁,并对售予魏国之铁免税。魏国如此,齐国为何不能如此?齐国若迁工匠于楚国冶铁,不佞不但令造府工匠教授冶铁之术,亦对售予齐国之铁免税。



第十七章 豪麻
    敢问楚王,若齐楚再战,我齐国岂非无铁可用?齐国是经济战的老手,熊荆一说齐国工匠入楚国冶铁,齐相后胜就出声反对。大王,铁乃国之本业,岂能入他国炼之?

    国相谬矣。熊荆再道,得楚国炼铁之术,齐国亦可在齐国新建冶铁炉,再备上半年的铁,平时不可炼。若楚齐再战,即可开炉以新法冶铁,怎会无铁可用?如此,齐得低价铁器,得新式冶铁之法,铁官冶者衣食不缺,何乐而不为?

    说齐国于楚国冶铁不妥,那楚国与齐国捕鱼是否也是不妥?他日罐头工场设于齐国,捕鱼舟楫停于齐国,所得渔获存于齐国,一旦再战,楚国便没有损失?

    熊荆似乎又把齐人的心扳回来了,互相投资就像是互换质子,谁都有把柄在对方手上。

    再则,天下战乱皆由秦国而起,是秦国要扫灭六国一统天下。若秦国罢兵,全天下就罢兵,秦国征伐,全天下就战事不歇,杀人盈城。天下诸国想的不过是延国祚存社稷,故而合纵抗秦,而非彼此攻伐。除非某国愿做秦国之傀儡,这自要相伐。

    即便天下无秦国,无秦国伐诸国,楚国已行敖制,伐齐,鲁人或想伐齐,然江东南海的越人为何要伐齐?鸿沟以西的楚人为何要伐齐?伐齐彼等可得寸土?彼若无寸土可得,因何伐之?

    楚国大事,决于诸敖,诸敖不允,以一县一氏之力伐齐,岂能得胜?即便侥幸胜之,齐人义不帝秦蹈海而死,伐之又有何益?若是无益,伐之若何?

    楚王此言大善。齐王忍不住举爵叫好,后胜见此不得不把‘楚乃蛮夷’这几个字吞了下去。齐楚之盟,当万世也。寡人为齐楚万世贺。

    齐楚之盟,自当万世不易。熊荆也举爵道。不佞亦为齐楚万世贺。

    两国大王举爵庆贺,宴会的气氛终于欢快起来。后胜的脸色不太好看,只是眼前楚王一张嘴堪比说客,大王又一心与楚国交好,他只好老老实实的闭嘴。终究,他只能算是齐王的僕臣,不能算是齐国的国相。

    宴会的次日,心急火燎的齐王便与熊荆匆匆出了临淄,他脑子里想的全是不死药。而在郢都王宫,看到儿子飞讯的赵妃心里不免生气。不死药只有三枚,给了齐王,那璊儿怎么办?

    太后?王尹由见赵妃沉下脸就想为熊荆说话:大王此举必有深意,齐国乃大国。与秦国战有三年,若非齐国准售粟米,我楚国

    唉!听闻王尹由之言,赵妃叹了口气。

    战争那几年,她其实很怕楚国也像昔年赵国那般,发生长平那样的大败,前方一次又一次获得胜利后,听闻越来越高的粟价,她又开始担心庶民民卖妻鬻子。哪怕是个女人,赵妃也知道长期战争下粮秣的重要性。如果当时齐国不卖粮秣给楚国,楚国可能就撑不下去了。好在齐王没有像长平之战那样不借粮。

    从这一点从以后的楚齐两国的邦交,齐国都应该悉心交善,荆儿答应分一枚不死药给齐王也情有可原。

    去问问圣使,可否再给求一枚不死药。赵妃还是放心不下女儿。她举得自己额外赏赐了十万斤钜铁给胡耽娑支,再要一枚不死药也情有可原。

    太后,王尹由心里想起了另外一个人。臣听闻秦国华阳祖太后

    华阳祖太后?赵妃也想起了这个人,已经有人来帮她求过不死药了,但求分一枚药的人太多,加之那人又是秦人,赵妃很快就把芈棘忘记了。

    臣听闻秦人不伐我,乃因为华阳祖太后之故。王尹由道。既是求药,请太后多求一枚。

    然。你去吧。赵妃和熊荆的不死药已经在王宫的冷府里放着,钜铁她已经问过工尹刀了,说是二十万斤不过值数金,这不死药着实便宜。只是她从来没想过如此便宜的不死药很可能是假货,直到熊荆回到郢都。

    荆儿拜见母后。数日后的若英宫,赵妃终于看到了儿子。她本来一直在埋怨熊荆出游后乐而忘返,但一见到人,心里什么怒火都不在意了。

    荆儿黑了。出海晒了十几天,熊荆肤色变得更黑。

    还还好吧。熊荆赶忙去看镜子。

    母后,说是化人献不死药,这熊荆问起了正事。

    然也。赵妃愉快的笑起。胡人欲得钜铁,故而献不死药。

    此药熊荆为难的挠挠头皮。是真是假?

    琅玕之实也,母后亲见,岂能有假。赵妃毫不怀疑的道。荆儿既然返都,当与母后一起服药不死。

    啊——熊荆看着赵妃。他不好说他不相信,只好道:母后,那琅玕之实今在何处。

    在冰府,赵妃还未说完熊荆就蹦了出去,他蹦到冰府只见红衣环卫层层护住了冰府,为首的卒长见是大王亲来,连忙揖礼。熊荆喊了一声免礼就要进到冰府,可冰府门上竟然上了钜铁锁链,这锁链还被铆钉铆死了。

    这是他气呼呼的指着铆钉,想生气又忍下了,这绝对不是环卫的主意。

    禀告大王,此乃王尹所为。卒长苦笑道。不死药入宫,王宫像防贼一样日夜提防,看守的人全是王尹亲自挑选的。

    这个阉人!他以为王宫里人人是贼么?熊荆喝骂了一句。快去喊他过来。

    大王大王熊荆一出若英宫王尹由就去找人开铁链了,只是熊荆腿脚伶俐,比他走快了一步。大王,臣知矣。臣闻之臣闻之,王尹由气喘吁吁,欲服不死之药,还须圣使淬炼之,不可不可独食琅玕之实。

    你看不佞像快要死的人?熊荆不屑。他年纪这么小,需要长什么生?

    速斩之速斩之。王尹由连忙让寺人斩断铁链。奈何铁链太粗,又是钜铁所制,斩了半天也不过在链子上开了一个小缺口,王尹由只能派人去钜铁府找欧丑,这链子是他造的。

    大王大王又一个人奔了过来,是太卜观曳。不死药不能食,万不能食!

    太卜何须如此慌张。跑到熊荆面前,观曳已经跪下了。

    大王,臣臣翻遍翻遍典籍骨片,观曳仍在喘息,他从怀里掏出一片甲片。知知那不死之药乃西戎乃西戎一物所制,此物名叫名叫豪麻,非琅玕之实,非琅玕之实。

    寺人已经不再斩铁链,换了环卫在斩。观曳递给熊荆的甲片上刻的全是金文,熊荆只认识几个字,其余多不认识。

    豪麻是何物?熊荆追问道。

    豪麻便是不死之药,戎人挤其汁而饮,以求不死。观曳喘息了一会,总算能有力气说话。

    饮其汁便可不死?熊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豪麻是何种东西。

    戎人以为可。观曳又拿出一块甲片。豪麻之汁多饮可不死,久服可通神明见仙人。
1...217218219220221...5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