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贰零肆柒
欧丑顿首,淖狡憋着一肚子话回宫路上才问:殿下,当真每名士卒一柄钜铁宝剑?
最好还要一套钜铁甲胄。熊荆补充。
钜铁甲胄?!刚才熊荆说建一个钢铁世界淖狡也错愕,现在他的表情却是瞪眼,殿下,钜铁奇贵,何以为甲?这犀甲这犀甲他用力戳着身上穿的犀皮甲,已然够用了。
犀甲可御刀剑?熊荆反问。楚国的甲全是皮甲,在甲胄基本自备的时代,绝大多数县卒士兵身上没有防护。这犀甲又值金几何?
敢问殿下,钜铁甲胄又价值几何?淖狡也反问,数斤的钜铁宝剑配发给每一名兵卒他都觉得不可能,更何况是费料费时的钜铁甲胄。
不佞不知。熊荆也没太多谱。炼钜铁有两法,转炉炼之,每斤价不过二十;若是墨炉
二十金?淖狡张着大嘴,伸出两根粗粗的手指。
二十钱。熊荆纠正,然后淖狡就彻底傻眼了。
若是墨炉,生铁要练成熟铁,熟铁还要练成钜铁,耗费甚多,恐需五十钱每斤。这是以木炭生铁原料,若是能解决一些问题,用焦炭所出之生铁炼钜铁
炼钢有两条路,一条是直接使用这个时代的木炭生铁入炉冶炼,当下生铁价格大致为十二钱每楚斤。转炉是由生铁直接练成钢,不需加热,只要吹空气,所以便宜,即便超过二十钱也不会超过太多,肯定低于铜价(每斤三十钱);
坩埚就不一样了,坩埚法生铁要先练成熟铁熟铁再练成钢,燃料不说,生铁本身的损耗就很惊人——熊荆依稀记得孙中山曾见过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问起炼钢之事,卡耐基当时说十吨生铁只能炼五至六吨钢,可见损耗之大,那还是二十世纪初。坩埚钢五十钱肯定是超过的,或许要六七十钱左右。
然而这只是其中一条路,焦炭炼铁是另外一条。
以楚国当下的炼铁技术,炼一吨生铁需要消耗两吨铁矿石八吨木炭零点一五吨石灰;而用焦炭炼铁,采用热鼓风消耗的焦炭不会超过一点五吨(即耗煤三吨。未鼓风耗煤十八吨,冷鼓风耗煤九吨,鼓风120度耗煤五至六吨)。
遗憾的是煤矿还未开采,现在所用的焦煤只是山洪爆发时冲出山体的很少一些,暂时不能用焦炭炼铁,所以熊荆不知焦炭铁的实际成本。但英国近代木炭生铁和焦炭生铁的成本平衡点是焦炭生铁煤耗降至九至十吨,而当时每吨生铁消耗木炭不过一吨。对比八吨木炭,焦炭炼铁等于是三百公斤木炭炼一吨铁。
造府生铁成本中,木炭超过一半,可能要占到三分之二;若是能三百公斤木炭炼一吨生铁,铁价当在五钱以下,而这种价格生铁炼出来的转炉钢,应该不会高于十钱,而坩埚钢的价格当在三十钱以内。
殿下,我要见大王,我要见大王啊!熊荆心里已经算出了更便宜的钢价,淖狡这个大司马则震惊于钜铁二十钱的惊天价,喊着要见楚王。
第五十五章 《非十四子》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酷夏的午后甚是炎热,即便等到下春(悬车之前的一个时辰),中庭里也还是热极。好在宫殿是十字形的,东西南北可以通透,为了凉爽些,东宫的寺竖宫女们将四面堂门都打开,又于太子太子傅的几案周放置了冰块,如此才让人感觉舒服些。
太子傅等于是上大夫(大夫即卿),注重礼容的荀况不惧酷暑,玄衣玄裳的朗诵文章《非十二子。所谓非十二子,便是它嚣魏牟陈仲史鱼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这其中,有名家有墨家有法家有儒家,这些人皆被荀况批判。熊荆初听还不觉得什么,听到最后心里想的越是复杂。
荀子老迈,可精神并不萎靡。不但不萎靡,进攻**还很强。若不如此,为何会一开始不教《礼而先教《非十二子?他对各家各说专门著文批判,对鶡冠子之学对宋玉之流也多为排斥,这就让熊荆有些好奇,他会如何批判鶡冠子的道家。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
刚想着荀况会如何批判鶡冠子的道家,荀况就开始历数道家之罪。诎就是屈,信即是伸,此话的意思是说道家只会‘屈’而不见‘伸’,太过委曲求全了。而委曲求全的结果就是贵人不贵,因为屈伸是区分贵贱等级的标志,贵人只屈不伸张就会贵贱不分。
荀况授课先是由自己通读一次,下节课由学生背咏,然后讲解。《非十二子加上批判老庄之后就是《非十四子,《非十四子篇章不短,荀况担心弟子理解不了,故分四课讲完。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八说者立息,十四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势者,舜禹是也。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
文章快结尾的时候,荀况读愈发高昂,熊荆也挺腰端庄,以免被他训斥,谁想这时候从西室出来一个持节谒者,他的揖礼让荀况不得不停顿下来。你是何人?
小臣乃谒者烨,奉大王之命请大子殿下至正寝。谒者知道荀况的身份,因而再揖,召节也被他双手捧出,示之荀况,那节是两节。君王以铜节召人是周礼,一节为召,二节为重,三节为急。谒者出示两节铜节,是说大王相召是有要事。
不急。荀况还是刚才被打断朗诵时的不悦神情,大王即命我为大子傅,自由我教导大子。诸事,以学为重。你去正寝复命,就言大子殿下课后即到。
荀况说完就不再看谒者,又开始朗诵: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四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
东宫里,荀况倾情朗诵,正寝楚王案下,黄歇昭黍淖狡工尹刀集尹等人跪坐而议。
众人说的正是钜铁之事。楚国不但是用铜大国也是产铜大国,楚国的铜除了不卖给秦国和齐国,韩魏燕赵甚至是戎狄蛮夷,也是会卖的。正因为有铜矿之利,大府才能年入数万金,现在好了,钜铁只卖二十钱,铜却要卖三十钱,这怎得一个乱子。
禀大王,大子傅言以学为重,大子课后即至。谒者回报,召节捧过头顶。
呵呵众人诧异间,黄歇笑了,荀子为师以严著名,于稷下时教课便不喜旁扰。
这可是国务!淖狡气急。他头一甩,胡子横飞,再去召大子。
罢了。熊元说话了,他的声音还是中气不足,病也只是稳定,并未痊愈——这是夏天,夏天热,身体血管膨胀,病情自会缓一缓。此事待荆儿课后在议吧。
唯。谒者闻言将召节还给了寺人,然后退了下去。
谒者退后,正寝一片安静,唯有漏壶水一点点滴下。或许是太寂静了,熊元转问集尹道:开挖两月有余,历山煤矿若何?
禀大王:已辩准矿脉,只是只是历山煤矿已由集尹负责,用的不再全是农工,铜绿山专业铜矿工调来了不少。
只是如何?熊元追问。经过刚才的商议,他已经明白煤的重要性。
只是矿井已逾十丈,然所挖之煤仍不可用。集尹道,殿下说,此皆为煤渣,并非煤。
煤渣?连同熊元在内,大家都有些失望。十丈,按楚尺就是二十三点一米,挖了这么深还不见煤,莫不是此地无矿。
大王,铜绿山矿井不少也逾十丈,最深者近三十丈。工尹刀进言道:历山距郢都不远,距淮水更近。殿下言,煤铁之物,首重交通,交通不畅,成本大增。历山既有煤渣,当有煤土,只是需挖的更深。
工尹刀说话的时候,黄歇斜看着他,等他说完才收回目光。他现在有一种担心:造府也好玉府也好,说不定哪天会全归于大府。
大子殿下如何说?昭黍问道。
大子殿下去过历山,殿下说此地是淮南,必有煤矿。集尹答道。他并不太清楚熊荆嘴里淮南的含义,淮南就是清末淮南煤矿所在,他之前不知在哪,现在看来定在这历山附近。
祭献可有遵礼?昭黍再问。他是保守的贵族,担心开矿的时候没有祭祀山神水神。
祭献全然遵礼,各神无一缺漏。工尹刀答道。
大王,铜山最深者近三十丈,历山十余丈深未见可用之煤,并不为过。昭黍道,钜铁之重,重于衡山,若成,楚国将卒可有钜铁之兵百炼之甲,秦师必俱我。
善。今日燕朝之议全因淖狡汇报而起,想到楚国的军队可以用上钜铁,熊元一阵喜悦。
大王,钜铁真若二十钱一斤,也不过是钜铁。为兵为甲,仍要工匠铸锻编缮,所费之大,国力恐不济;再则,三军若全用钜铁,铜兵若何?铜矿又若何?三则,弃铜而用钜铁,若铜阴化为币,币多货必贵,楚国之市乱矣。此三不利请大王深思,行其利而除其弊。
黄歇治国老成,钜铁虽有种种好处,却也有诸多坏处,所以他请楚王慎重。
令尹之说谬矣。昭黍不屑。我楚国之铜售予各国,钜铁所换下之铜兵,亦可售予各国。铜矿为矿,铁矿煤矿亦为矿,钜铁若成,铜矿之徒当迁于历山,改铜而为煤铁,如此产铜大减,铜价只贵不廉。钜铁兵甲非一年便行三军,铜兵亦非一年售予列国,此售之钱,可为换兵之费,即使不够,也相差无几。
昭黍言辞凿凿,自以为是,黄歇并不想和他对辩,他再次告道:大王,楚国之内,秦侯猖獗,恐我等今日之议,旬月后当为秦王所知。那时,敌若有备,万事皆难。
秦侯猖獗?令尹诸事皆推于秦侯,为何独我不见秦侯?昭黍气急而笑,欲指又停。
大王,大子殿下于堂外求见。寝外寺人入内禀告。
快,召。朝议争吵是常事,熊元已听的倦了,儿子一来,他精神顿时好上许多。
孩儿拜见父王,拜见老师,见过各位大夫。正寝里的人不少,熊荆只得一个个行礼。
荆儿,来此。熊元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笑容满面。
殿下,敢问钜铁何时可成?熊荆坐于大王一侧就不再是学生了,黄歇需以臣子之礼相问。
召自己来燕朝自然是为了钜铁,熊荆当时就猜到了,可从来的路上开始,他就在想刚才荀况教的课:‘一天下,财万物八说者立息,十四子者迁化’。看来李斯作为他的弟子,焚书坑儒不是没来由的,也只有焚书坑儒,才能达到‘八说立息,十四子迁化’的目的。
荆儿令尹相问,儿子心不在焉,熊元叫了他一句。
是,父王。熊荆回过神来,钜铁有两种,一为墨炉所炼,一为转炉所炼,墨炉者欧丑今日便试之,明日即可知结果;转炉则要下月方试。
可成否?黄歇追问。
成与不成,全在经验。墨炉较易,转炉较难,然假以时日,两者皆可成。熊荆答道。
敢问殿下,钜铁若成,兵甲全由钜铁所制,铜矿铜兵若何?钜铁是熊荆弄出来的,所以黄歇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铜兵尽数更换,铜矿量需而产。熊荆答道。
钜铁铸兵之钱何来?黄歇再道。
铸兵之钱何来?熊荆没想他担心这个,笑道:令尹放心,此钱将出于大府。
第五十六章 断耳
正如黄歇之前所说,钜铁不是兵甲,即便钜铁价格低廉,铸成兵甲耗费人工,也不会便宜到那里去。假如钜铁兵甲一卒一金,那三十万军队就需要三十万金,这可是楚国十数年财政所得,王太子能造出钜铁,难道也能变出黄金?
黄歇的担心熊荆自然明白,他将从造府带回来的纸取了出来,道:父王请看,造纸已成,工艺稳定之后可大造之,所需蜃灰也不必购于齐国,我国可自造。对了,造府今后也可晒盐,不需再去齐国购盐。
熊荆手上的纸就是上午脰羹出示的那张,现在已经干了。因为是以破麻树皮为原料,又没有漂泊,纸的颜色不仅黄还带着些褐点。虽然如此,这薄如婵娟的东西还是引起朝臣们的惊叹。纸的概念熊荆以前提起过,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实物。
父王,还有此物。熊荆又献上一件小东西,这更让人动容,因为这是珠。
奇哉!熊元举起玻璃珠细看,顿觉这与普通的陆离珠不同。普通的楚国制陆离珠只是外面一层是玻璃,里面还是沙子,究其原因,是因为木炭火温不购,不能将沙子烧化,而这颗用焦炭炼制的陆离珠竟然是完全透明,其晶玉剔透,让人爱不释手。
熊元看毕,又递给左下首的黄歇,黄歇看罢又递给后面的工尹刀,一个传一个,每个人都啧啧称奇,像工尹刀昭黍还撩起腰带上挂着的陆离珠与之对比,对比过后惊容更甚。
大府能制此珠,铸兵之费无忧矣。昭黍最后将玻璃珠还给了楚王。
这只是看见大家全都爱不释手,本想说这是废品的熊荆不得不斟酌着换词,这只是珠,孩儿想做的是陆离镜。我大楚家家有铜镜,人人以之为宝,婚嫁归葬必有此物。珠不过是君子贵人富家所饰,镜乃万民所需,两者之利,不可相提并论。
陆离镜?歧义产生了,淖狡想到了望远镜。
非望远镜,乃家中妇女所用之境。熊荆纠正道。水晶有限,若能以此种陆离作望远镜。不光费用低廉,性能也将增强。还有瓷器,熊荆再道:焦炭之火甚烈,可烧化之前不能烧化之物,陶尹已在试炼瓷器,若成,天下有钱之家将不再用陶器。
纸张玻璃瓷器,这三者若真可大行天下,楚军换装费用绝对不是问题,再兴楚国也不是问题。想到此,熊元笑了。黄歇却叹了口气,他郑重道:大王,空有黄金银钱于国无益。国,农为本也,珠镜之物为末。售珠镜确可得巨金,然若因制珠镜而耽误农时,列国又不售粮于我,我楚国不能得其益反受其害,请大王三思。
父王,孩儿想法有别。熊荆委婉驳斥:珠镜售予列国,可换回黄金也可换回粮秣。不售粮于我者,我不售其珠镜。
殿下误矣,商贾贪金银之便而不喜粮秣之重,珠镜售于列国,收回的定是金银而非粮秣,即便有粮秣,亦是金银多而粮秣少,数年后列国若行管仲鲁缟之术,忽然禁我珠镜,不售我粮秣,若之奈何?黄歇再道。
不然。天下非七国,珠镜瓷器纸张丝绸钜铁之物亦可售于印度埃及地中海之国。熊荆还是驳斥,所获之利可从其国购粮运回
真能如此?最支持熊荆的昭黍动容了。天下非七国大家早就听熊荆说过,可印度在哪埃及在哪,谁也没去过。与不知道在哪的国家进行贸易,然后运粮而回,几如痴人说梦。
假以时日,自能如此。此必在十年之内。熊荆很笃定。海上运粮起源其实很早,他见过的记载是中世纪时北欧人大规模的运粮于地中海的意大利;意大利半岛陆路交通不通畅时,也用帆船调运粮食;还有土耳,也曾进行过粮食海运,不过这是在地中海。
敢问殿下,万里运粮,耗费几何?黄歇依旧不妥协。
耗费?熊荆想了想中世纪意大利海运粮食的例子,依稀记得一法内格粮食的收购价为10个里亚尔,从陆路到海边的运费为3个里亚尔,出口税要付5个里亚尔,拉古萨大帆船的运费只需35个里亚尔(这是到西班牙),加上保险费,到港后法内格粮食大约为22个里亚尔。拉古萨大帆船不过七百多吨,木帆船造至一千吨以上并非很难实现,船大运费更低。
万里运粮,粮食到我楚国价不过原地三倍。熊荆估算出一个三倍的价格,见黄歇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又道:切莫忘记瓷器珠镜丝绸等物利在十倍百倍。三倍粮价,亦是有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