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恩仇引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梅远尘
“咚
”大石终于又向前翻滚了一圈,石块间露出一条五、六尺宽的缝隙。
马迁右脸上一喜,翻身上马,喝道:“莫要理会其他,上马直往坪上原!”语音未落,便驱马赶在了最前。一千骑浩浩荡荡朝屏山方向奔去。
“呼,居正,颐王、颌王、贽王未回来,我这心里总是难以安定。”永华帝这几日都是心神不宁,燥乱难抑,这时抚着勤政殿前的石栏,心绪亦是又烦又急。
倪居正甚少见他这般,行上前两步,轻声安慰道:“皇上,你且宽心着些。神哨营的脚程那是天下第一,日行七百里不在话
第一六〇章 伏军在此已久候
驻北军营原本是为制衡沙陀国而建制,然,三月沙陀大军一路由天门城、兖州攻到了宿州,驻北军营竟只兵未出匹马未行!蹊跷的是,月半过去了,赵乾明却迟迟未收到朝廷的诏令,越是这样,他越是心慌,“皇上既不来降我的职,又不来减我的薪俸,那自然是想来取我的命了!”
他是手握五万大军的四方将军,哪里肯坐以待毙偏偏这时,沙陀国、厥国先后派人来游说,皆开出了极其优渥的条件。一害相侵,两利相诱,也就不难做出抉择了。唯一让他犯难的是,两边皆要他示诚,以自绝他日归华之路。
“妈的,都不是省油的灯!我赵乾明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若不是你们把我逼得急了,我何曾想过要害你性命现下我已无了退路,些须怪不得老子了!”赵乾明恶狠狠地想着。他已应承了阿济格,六月初七前引军至天门城,在那里围杀夏牧朝,而后归兵沙陀。大华要杀他,他又不想死。不想死,便只得投敌以求庇护。
“呵呵,我赵乾明却成了大华百年来的第一个叛将!”他站在帐营外,望着迎风飘扬的“驻北将军”大旗,愤怒地自嘲着。他恨夏牧朝、恨夏牧炎、恨端木玉、恨阿济格,但更恨自己。
... ...
六月初六之期终于到了,然而主持大会的不是赟王,而是端王;所在也不是司空府,而是端王府。
江湖上,原是有武林盟主的,然,自五十七年前流浊寺了尘禅师圆寂后,便再没有武林盟了。这些年,江湖上再没出现一个能在德望、声势、武功、智谋上令各大门派掌门信服的人。
易麒麟、徐啸衣、张遂光、云晓濛等十六位门派主事人分座就坐,老端王正坐主位,轻笑着谓众人道:“各位江湖上的朋友,请先喝茶!”
众人自是依言取杯饮茶,一时间厅堂上不时传来清脆的瓷器撞击之音。
茶已饮完,众人久坐却始终未见老端王发话。
“端王殿下,数月前厥国歹人来都城为恶,杀了我大华不少大臣,我等虽远在江湖之远,却也忧庙堂之忧。今奉召来此,盼能分担朝廷艰难之万一。”易麒麟离座起身,躬身询道。
端王左手托着茶杯,右手拿着杯盖,忽然哈哈大笑道:“易掌门有如此报国之心,本王甚感欣慰!然,尔们在此间,便是为朝廷分忧了!”
“哦”众人听了,皆不由得一脸讶异。
“把你们召集过来,不过是出障眼法而已。真正去刺杀厥国皇亲贵戚的人,早已到了鄞阳城!”端王一脸冷厉道。
“原来,召集江湖高手入都城,不过是皇帝做的一个幌子!”张遂光脑中一震,止不住想道。
... ...
鄞阳城是厥国最为富庶之地,虽比不得大华都城,却也算得上鳞次栉比。
一个白发青衣道人坐在靠门口的案桌上,放下了手中的黑色长剑,朝一旁的跑堂伙计笑道:“小二,给我一碗肉汤面!”
“好嘞!道爷稍候片刻!”小二点了点头,乐呵呵得朝后堂行去。
青玄看着店外熙来攘往的人群,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能恣意的活着,真好!”
小二从后堂行出来,远远便喊着:“哎,道爷,你的肉汤面来咯!”几个碎步便来到青玄的桌案旁,把老大一碗热乎汤面放下,搓着手掌笑道:“你的肉汤面,道爷,请慢用!”
“你可满意现下的生活”青玄问。
“喝,哪能不满世道平静、年景丰饶、营生尚可,还能有甚么不满”小二答道,始终一脸笑意。
“你可知你的祖辈原是在大华的还想回去么”青玄又问。
小二摇了摇头,咽了口口水,叹道:“呔,都多少年了回去做甚么厥国不是好好的么,为甚么要回去何况,那是人家大华的地儿了,怎又会让我们回去。嗨,在哪不一样日子过得踏实才好!”
第一六一章 既无蔽障人为墙
“蹬...蹬...蹬...蹬...”
“吁”唐粟急忙勒住了马缰,握住马缰的手轻轻打着颤,脸色惨白冷汗如雨下,双眼瞪圆瞳孔瞬时放大:他的眼前多出了四排数十个鹿角木,每个鹿角木上都钉满长刺,一队将兵列队拦在路中——他们都披坚执锐,杀气腾腾。
见了这一幕,唐粟记事起第二次哭了。初次流泪还是二十七年前,父母被悍匪砍杀在村口,那日,他成了孤儿。
二十七年前,他尚是个懵懂孩童,父母之死非他所致,心里有的只是疼与惧。而今,他的眼泪蕴藏更多的乃是愧与恨,“我...我适才怎没发现这些伏兵我竟引着王爷进了敌人的陷阱!我...真该死啊!百死莫赎...”
唐粟扭过头,惨声谓夏牧阳道:“王爷,深恩难报。唐粟来世再去给你物色一垄田地!”
夏牧阳见他脸上两行清泪,料知他将做傻事,待要开口劝阻已是来不及,眼看着他一刀狠狠拍在马臀上,驱骑向前猛冲了出去。
“啊啊”他声嘶力竭吼着。
“咻!咻!咻!咻!...”对面箭羽乱下。
“嘭!”响起一个沉闷的重物落地之声。
唐粟以为,“或许我憋着一口气,可以冲到鹿角木前;拼着这条命不要,或许可以推开几个鹿角木。”可惜,在距路障不过一丈时,他和座骑身前皆插满了箭羽,颓然倒了下去。
“王爷...对不起!”唐粟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喃喃说道。他侧躺在地上,全身都是血,四肢还不停搐动着;脸上泪水和血水混在一块,眼中尽是遗憾与不甘。
孔于何从队尾驱马靠上来,看了一眼躺在前面的唐粟,眼中闪过一缕哀伤,急忙收摄心神,拱手向夏牧阳报道:“王爷,后面也被堵住了,贼人逾千。”他的心中并无惧意,有的只是忧虑和迷茫。“他们是谁难不成竟要置王爷于死地”
前有阻截,后有追兵,左是陡壁,右是深渊...
在孔于何来报之前,夏牧阳已猜到,“既然是陷阱,又怎可能留出一个豁口”
“王爷,兄弟们拼了命也定要为你冲出一条生路来!”孔于何紧紧握着刀柄,咬牙说道。他自然知晓,此处乃是绝境中的绝境,只有用命去搏,或许尚存一线生机——那是贽王的生机。
夏牧阳听他说完却并未答话,双目死死盯着前方。果然,对方阵营中缓缓行出一骑,骑上是个长须中年男子,他放开手中缰绳,朝夏牧阳拱手笑道:“哈哈,贽王殿下,在下穆丹青在此等候多时了!”穆丹青的话语中透着一股豪迈之气,丝毫没有占居上风的得意。
“穆丹青”夏牧阳眼神冷冽,轻声念道。这个名字他听过无数遍,乃是他多年的假想之敌,今是初次见着真人,不想竟是在大华的国境深处。他能引着这么许多人潜伏到此处来,若无内应是决计办不到的。
“王爷!”孔于何唤道。见夏牧阳缓缓点了点头,乃执手领命退到护卫队前。
“结人马阵!”他背对着众卫,蓦地大喝道。
二十人应声跳下马来,各自撕下一节布条,蒙住一旁的马()眼。另有二十人驱马,将夏牧阳团团围住。此处无蔽障,他们便用身体给夏牧阳做了蔽障。
“昂”山谷间传来连绵不绝的痛苦马鸣,二十匹彪壮军马猛然向前冲去,冲向了鹿角木。原来,这些马匹皆是臀上突然被扎了一刀,受痛才向前狂奔的。马群后面是二十名百里挑一的白衣军精兵,他们欲借着马群的掩护冲到鹿角木前,把桩障推开一个缺口。
“咻!咻!咻!咻!”前方羽箭如飞蝗一般飞来,扎在马身。马虽中箭,却并不及时倒下,仍向前冲出十数丈。
“咻!咻!咻!咻!”向前冲击的二十名白衣军武士一边矮着身形,一边趁
第一六二章 房中饮酒听天命
摘星阁罗列天下百兵,有四器不评,以为邪。此四邪兵为:幽冥鬼手、勾魂索、龙骨钺、五位十方刀。
九殿自命地狱之使,做着收钱杀人的营生,为江湖人所惧、所恶。若说江湖上的邪派,九殿自当居首。
邪派使邪兵,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九殿杀人,求快、求稳,惯用的兵器便是幽冥鬼手、勾魂索、龙骨钺。
坪上原原是一方世外桃源,这里的人自给自足,不与人争,过着恬淡而娴适的生活,如此,已百年。
然,月半之前夏牧仁引众亲卫来到此间,众人虽自律自守,数百人往来频繁终究还是打破了此处的宁静。
宁静虽没了,安详却还是有的,原上人的日常并未因此而大变,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年坪上的谷物长得格外好,山田中稻株金黄,穗条又饱又长压弯了植株的腰。坪上虽有山田,却受灌溉之限,植稻不过八百亩,合每户四、五亩而已。两户劳力两三日,最多三天也就收割完了。是以,原上人向来都要等着稻粒熟透才夏收的,今便是割头茬儿的日子,老壮劳力皆下了田。
“王爷在里面么”肖君子急匆匆行进夏牧仁落脚的院落,一脸焦虑谓门口守卫道。他是颐王府的护卫百夫,知夏牧仁要来屏州,他顾不上分娩在即的妻子,强行跟了过来。在他看来,夏牧仁的安危比自己的命重要,甚至,比世上所有人的命都重要,包括他的妻、他的儿。
“肖大人,在的,王爷今日不曾出门。”守卫报道。
肖君子听了,急往院内行去。
... ...
“君子,出甚么事了,这么急”见肖君子步履匆忙行来,平不凡皱眉问道。这几日,他们兄弟二人一直隐在这院落中,贴身护卫夏牧仁。
“平大先生,人来了!很多,怕...”他话说到一半便被平不凡打断,“先莫要说了,去里面禀报王爷,快!”
他们早已知道敌人这几日会来,也做好了充足的打算,这时听他们真来了,仍是止不住有些慌了。敌人是赟王府、是盐帮,是江湖人谈之色变的九殿,再夯实的防备也未必能周全。
肖君子进去后,平不凡从背后取出了乾坤圈,旋起了两道银光,眼神冷冽地扫视着四周。
... ...
“咚!咚!咚!”三声叩门后,肖君子在门外报道:“王爷,属下有事报!”
夏牧仁正伏案写着奏折,听他叫门,乃放下了狼毫,推开了墨砚。屏州水患遗祸无穷,他手上的钱、人、物皆远不足灾后重建之需,朝廷的后援又迟迟未到,便是他有化朽之能亦觉捉襟见肘了。
“君子,进来罢!”案桌收拾完,夏牧仁乃对外唤道。伺立一旁的阿瞳闻言行到门口,将门揖开。
“瞳大师!”门开了,肖君子颔首向阿瞳招呼道。
阿瞳并未答话,只轻轻点了点头。他向来冷傲,对肖君子点头示意已是一种极难得的善意。他自然知晓,肖君子对夏牧仁之忠毫不在自己之下,可以随时为他赴死。仅凭这一点,肖君子便当得上他的善意。
“君子,怎这么着急”夏牧仁站起身,拂袖扫了扫案桌,笑着说道。
“王爷,他们来了!”肖君子稳住气息,躬身报道,“人很多!”
“多少”夏牧仁尚不及问,阿瞳却先开口了。
“约莫...八百人!”肖君子咬牙回道。八百...原以为敌人最多出动四五百的,没想到却来了八百。且似乎,身手皆不弱。
阿瞳双睑一闪,脸色铁青,双手握得“噗嗤噗嗤”响,良久他乃冷冷言道:“那就杀光这八百人!”
夏牧仁听肖君子报出了“八百”这两字后,额眉也不由得一皱,来敌之多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遣散原上的居民,派人执我金令去山下叫弋祖辉引兵来援,知会苦禅寺众位高僧。去罢!”夏牧仁叹了口气,沉声令道。
肖君子得了明令,急忙退了下去。
第一六三章 坛中酒尽敌亦近
“牧仁!牧阳!”夜深本静,却被一声凄厉的呼号刺破。永华帝自恶梦醒来,衣衫尽湿。
值夜的太监听是皇上惊了梦,急忙围了上来,挂起罗帐,掌起香烛。“皇上,奴才该死!”几个太监跪在地上,一脸惶恐道。
烛光轻曳,依稀照出了永华帝眼中深深地余悸。他双手撑着身体,重重喘着气,额发汗水悬凝如晨露。
“去叫居正,快!”他突然缓过神,冲着跪拜在身前的几个太监大声吼道。
打头的老太监伺奉永华帝已逾期二十年,甚少见他这般暴躁,这会儿竟被吓了一跳,慌慌张张领命退了下去。
...
...
“皇上除了唤两位殿下的名字外,还说了甚么”倪居正快步行着,一边问一旁的老太监道。
老太监是值夜的大太监,哪里敢马虎打盹他一直守在永华帝寝宫,便只听皇上唤了这四个字,乃答道:“倪总管,皇上便只唤了颐王和贽王两位殿下的名字,便惊醒了,别的甚么也没说。”
倪居正脸挂忧容,再行出一段,眼看就要到了永华帝寝居,回头问道:“现下约是几时”
“倪总管,约莫丑时二刻了,先前已报过丑时。”老太监跟过来禀着灯笼报道。漏壶房是每半个时辰报时一次的,入宫年久的太监,心中皆有自成的计时之法,这老太监既说是丑时二刻,那左近相差也不会超过一盏茶。
“皇上,老臣来了!”倪居正快步向永华帝行去,一边执手报道。
这时太监们早已给永华帝换好了干净的袍服,他正坐在茶案上皱眉沉思着。梦醒多时,他眼角余悸犹未散去,额脸又沁出了满满的汗珠。这时听了倪居正的声音,急忙抬起头来,“居正,来,过来陪我说会儿话!”再对一旁伺候的几个太监挥了挥手,言道,“你们先下去罢!在殿外候着!”
“是!”一干老少太监默默应声而退。
“皇上,要不要叫湛为道长过来”倪居正站在永华帝身旁,这时离得近了,已能看出他脸色惨白,眼神焦虑,不由担忧更甚了。
接连几日,永华帝皆是难以成眠,夜夜辗转千百次,不觉天明,身体渐感不支。昨日酉时已召了湛为,服下了他的“宁心丸”,果然早早便有了睡意。然,深睡后渐陷噩梦之中,难以自拔,以致惊梦而醒。这时回味所梦之事,永华帝犹觉脊骨发凉、头皮发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