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的大明新帝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摇摇-欲坠

    若是自己帮助太孙掌控好了海军,太孙的手里就又多了一把利刃,更无对手了。

    突然之间,刘江就明白了过来。干出成绩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把海军变成太孙的海军,这才是他的最大价值所在。

    不得不说,李亮的这一番作态,让刘江误会了朱瞻基的意思。

    作为朱瞻基来说,他从没有把任何人当做对手,唯一能当他对手的,只有固化阶级。

    找刘江来,他其实还是想要让刘江做出一些成绩的。

    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否则再好的制度,最后也可能因为执行力变成坏制度。

    就好比宋代的王安石,他的初衷绝对是好的,但是就因为缺少执行力,好的政策最后都变成了害民之法。

    得到了内侍的通传,朱瞻基并未亲自迎接刘江,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直到刘江进门,他才从案几后面站起身来。不等刘江行礼,就笑道:“孤日盼夜盼,终于等到了刘都督入京。来人,赐坐。孤闻刘都督嗜酒,今日也陪刘都督痛饮三杯。”

    被朱瞻基打乱了节奏,刘江有些手足无措地呆立了一瞬,然后才反应过来,匆忙抱拳行礼,然后被一个小太监在案几前面摆上了一把椅子。

    这不是如今大明的宫例,而有点像后世的在办公室款待客人。跟太孙面对而坐,更让刘江有些拘谨了。

    朱瞻基率先开口笑道:“刘都督自履任辽东,不以辽东苦寒为罪,兴修水利,圈地造田,加强海防,实乃将帅之楷模。孤闻知都督熟读兵法,擅长水战,并治军严谨,故特召都督回京,襄助孤组建海军,还望都督能不吝于教。”

    刘江慌的又立刻站起,抱拳说道:“江一介武夫,蒙殿下厚爱,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孤不要你死,只要你用心做事就足矣。来,先来看看这个天下地图……”

    第一次见地球仪,任何人的震撼都是一样的。虽然经过数百年的潜移默化,世人对天圆地方已经有了一些怀疑,但是想要让大部分人接受自己只是住在一个大球上,还是很艰难的。

    &




第一百章 生日
    二月初九,这一天是朱瞻基的生日。

    去年的十七周岁生日,朱瞻基在北征的途中,只有内侍给他下了一碗长寿面。

    今年张氏本欲大办一场,但是又恰逢朱高炽旧疾复发,让张氏也没有了操办的心思。

    朱瞻基不知道原本的历史中,朱高炽是不是如此多病,但是现在,朱高炽就是一个病篓子。

    他三天两头的生病,虽然死不了,但是也给追随他的文臣们,在前途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太孙,虽然父亲卧床,生日不再大办,但是一些至交亲戚,还是要到宫中祝贺。

    朱瞻基的兴庆宫虽然更大,但是现在里面的机密文件太多,防守严密。

    所以跟张氏合计了一番,生日宴会还是放在了文华殿举行,也是在外臣面前显示一番父慈子孝的机会。

    朱高炽对朱瞻基这个儿子的情感非常复杂,首先朱瞻基从小跟祖父亲近,性格也跟祖父相似,尚武轻文,这让朱棣很是喜欢,朱高炽却感到跟这个儿子隔了一层。

    但是,他又不能不承认,这个儿子比他期待的还要出色。虽然在对待文人的态度上,父子俩有一些差异,但是没有根本性的矛盾。

    而且这个儿子很得军中将士和勋贵的喜爱,因此也争取过来了大批将士偏向,等于是削弱了汉王朱高煦的力量。

    如今他的太子位置稳定,不得不说有这个儿子的功劳。自地球仪一出,朱棣就开始了对这个孙子的大力扶持,朱瞻基又到军中历练了一番,如今的威势更胜于他。

    所有这一切,既让朱高炽欣喜,又不免感到失落。因为在这个儿子的映衬下,他这个太子父亲未免有些太平凡了。

    朱瞻基这日一早就过来了文华殿,亲自伺候了朱高炽服药,然后又请张氏在病床边坐下,恭恭敬敬地向他们磕了三个头。

    看着面前年仅十八岁(实岁十七岁),却比常人要高出一头的儿子,张氏的心里满是满足。

    丈夫身体不好,又性好女色,对她这些年也就仅剩维持夫妻之间的面子了。

    丈夫指望不上,但是儿子却能指望的上,自然也让她把心思大半转移到了儿子面前。

    参拜之后,张氏留了父子两个说些贴己话,自己开始忙着张罗中午的酒宴了。

    皇上一早就派人来说了,今日也要来参加酒宴,可不能出了什么纰漏。

    朱瞻基跟朱高炽也细致诉说了一番海军的组建情况,朱高炽虽然对军事无爱,却也知道军队的重要性。耐心听朱瞻基说了各处的安排,还叮嘱他不要轻视了军中的德化。

    所谓德化,也就是后世的政治思想工作,朱瞻基当然知道其重要性。

    他也耐心地跟朱高炽说明了海军将会在军队中组建一个维稳系统,上到司令部,下到每艘战舰上,最少都会有一名德化教员,不仅负责替不会识字的士兵写信,还负责德化工作。

    对此,朱高炽也是相当满意。他理想中的国家,就是一个人人都会识字,都懂礼义廉耻的圣贤之国。

    到了巳中,也就是十点,內监通报彭城伯夫人已到。

    朱高炽对这个向来自来熟,又落落大方的丈母娘一直有些头疼。她把宫中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向来喜欢说三道四。

    不过,她不是一个糊涂人,他只是用这种态度给自己的女儿撑腰,并不是挑衅皇家的威严,所以往往只会借着一些小事来彰显存在。

    就连朱棣对这个老大姐也很喜欢,在皇家这样一个事事都隐藏在心里,算计在背后的家族,这样一个直肠子的亲戚,能带来新鲜的感触。

    朱高炽不想听彭城伯夫人啰嗦,就佯装不胜体力,吩咐说道:“孤身体不适,要休息一会儿,就不见彭城伯夫人了。待午宴开席,再唤孤起来。基儿你去替我招待伯夫人,不可怠慢了她。”

    朱瞻基笑道:“伯夫人乃我外祖母,是至亲亲人,瞻基怎会怠慢。父王且安心休息,待皇祖父来时,我再让人来叫你。”

    来到前殿偏殿,彭城伯夫人对朱高炽推脱不见并不失望,反而拉着朱瞻基的手,带点自我表功地询问他跟孙娴相处的如何。

    孙娴害羞,躲在张氏的背后,连头都不敢露出来。朱瞻基陪着她说了一会话,听到通报定国公夫妇携亲眷到,张氏才带着女眷们去到了后殿。

    大殿这边留下了彭城伯张昶,惠安伯张升,还有他们各自的孩子。

    他们一家都是老实人,朱瞻基对着几个本分的表兄弟也颇为照顾,跟他们打了招呼,才又到大殿门口迎接定国公一家。

    定国公徐景昌比朱瞻基大了十五岁,今年三十出头,长的一表人才。因为其父亲的关系,朱棣对他们一家的照拂是最多的。

    不过这个人就是一个完全的纨绔子弟,大明时代的米虫。对朱瞻基这个一切从利益出发的家伙来说,这个人没有什么用,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他几次巴结朱瞻基不上,也知道了朱瞻基对他过的去,完全是因为徐皇后的一点情分而已。

    为此他也颇为苦恼,特别是现在朱瞻基已经掌控水师,控制了大明近五分之一的军队,威势更盛,他也就越发想要巴结朱瞻基了。



第一零一章 蓝烟
    午时二刻,也就是后世的十一点半,朱棣带着朱椿,还有蜀王妃以及一帮子孙来到了文华殿。

    虽然朱瞻基是主角,但是这个时候也是卧病在床的朱高炽强撑着起来迎驾。

    只要人没死,礼不可废。

    今日文华殿的客人虽然不多,但是也有数十个家族,数百人来给朱瞻基祝寿。

    朱瞻基这个最被重视的皇孙,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只要是有点关系,谁不想凑上来

    不过,即使想要凑上来,也要有那个资格,今日才能进了文华殿的门。

    朱瞻基已经得到了消息,今日随朱椿入宫的,除了随他来京的几个子孙,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

    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此人姓蓝,与蜀王妃同是一个姓,还是她的侄孙女,一个称得上是绝色美人的青春少女。

    蜀王朱椿,是朱家第二代中有名的喜好读书和做学问的人,朝廷内外都知他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

    这一点,朱高炽倒是跟他一脉相承。

    不过,当一个闲散王爷可以有立场,当一个太子过早地选择立场,那就太傻了。

    所以朱椿在王爷里面风评不错,但是朱高炽只在文人里面才有一些人气。

    朱椿的王妃也不是普通人,蓝姓与沐姓本来都有可能成为朱家王朝被封异姓王的大家族。但是这一切,在蓝玉被以谋反罪治死之后,一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名将,一个庞大的家族,从此烟消云散。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被认为是汉族最高的军功,同时也是汉族军人的最高荣誉。

    从古至今,也只有四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其第一位就是人人熟知的霍去病,第二位是东汉名将窦宪,第三位也是东汉时期的名将班固。

    此后的一千多年,再无汉人能策马草原,驱逐鞑虏。

    直到朱元璋时期,蓝玉才又成为了第四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汉将,在捕鱼儿海,也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大破北元。

    此战捕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

    朱元璋因此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等他班师回朝,晋升为凉国公。

    蓝玉相貌英俊,常遇春妻弟,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

    但是战功显赫的蓝玉是个粗人,没有文化,性情暴躁,刚愎自用,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宠信,愈加骄横恣意,做出种种目无法纪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蓝玉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因为他屡次立下战功,所以朱元璋就特别大方的奖赏他,但是他却没有感谢朱元璋,反而认为这些是他应得的,是他打天下应得的。

    甚至有的时候,他认为皇帝给他的太少了。

    在这样一个封建时代,皇帝就是天,如果有人敢反驳他,甚至质疑他,那么这个人离死也不远了。

    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

    蓝玉为他的骄纵付出了血的代价,并且因他株连处死的高官,有公爵一名,侯爵十三名,伯爵二名,连坐处死的功臣及其家属达一万五千人。

    蓝玉案也是跟胡惟庸案并称的,洪武时期两大惨案。

    蓝玉该不该死从国家角度来说,他功大于过。但是从皇帝角度来说,他已经变成了威胁,所以必须要死。

    朱瞻基对他没有多少同情,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情商不够的家伙。

    只是对他连累死了一万多人,感到有些遗憾。

    据传当时蓝玉家族人员全部杀光,只有蜀王妃免于一死。但是从今天这位蓝烟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株连三族,还是有漏网之鱼。

    并且这个漏网之鱼今日还进了皇宫,说明朱棣其实也很清楚这件事的是非恩怨。虽然他不能明着揭露自己老爹的黑历史,但是私下里已经宽宥了蓝家。

    甚至为了表示宽容,还准备借此将蓝家的后人纳入宫中。

    当然,他不是为自己纳,而是为朱瞻基。

    虽然皇家没有太多人伦大防,娶了姑姑又娶侄女的事屡见不鲜。但是没有兄弟娶了奶奶,自己娶侄孙女的道理。

    如今太孙选妃沸沸扬扬,蜀王妃带蓝烟入宫,朱棣又带她们来文华殿,这个逻辑其实并不难猜。

    朱瞻基也打量了蓝烟一番,此女相貌娇美,身材挺拔,是朱瞻基喜欢的苗条类型。

    在朱瞻基打量她的时候,她也正在偷看朱瞻基,两个人的视线对上了以后,她不仅没有害羞,还傲娇地撇了撇嘴,这倒让朱瞻基来了一点兴趣。

    来到大明,他见识了太多百依百顺的女人,这个小辣椒一般的女孩子,倒是有一点后世女孩子的自信,自强。

    这件事反正他也不吃亏,谈不上有什么不满意的。经历了前两世的情感纠葛,如今他又是太孙,感情对他来说如浮云。

    朱高炽体弱,迎接了朱棣一行,就又被架回了自己的卧室休息,而朱瞻基跟朱椿一行见礼完毕,也就直接吩咐开席。

    开席分男女,男人们在前殿,女人们却在后殿由张氏款待。

    文华殿虽然



第一零二章 傻妞
    “殿下,蓝姑娘有请……”

    蓝姑娘……有些酒意的朱瞻基楞了一下才想起蓝姑娘是谁,心里也有一丝好奇,不知道她在这样的场合为什么会冒着风险来找自己。

    在这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子女或者晚辈对于自己的婚姻根本没有任何自主。

    蓝烟作为寄人篱下的孤女,咦……不对。蓝玉是洪武年间就被满门抄斩,那个时候连朱瞻基都还没有出生,更别说看起来比他还小一两岁的蓝烟了。

    寄人篱下或许是真,但是孤女就不一定了。她说不定是蓝玉哪个幸存后代的后裔,这二十多年下来,也许有了一大家人。

    朱瞻基对这个胆大的女孩有了一丝好奇,反正见面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也懒得去猜。想了想说道:“安排她到东苑去等我,我马上过来。”

    大人们都在看戏,年轻一代的一帮年轻人,此时正兴高采烈地玩着斗鸡游戏。

    这个斗鸡不是真的斗鸡,而是一种游戏,也叫斗拐,撞拐子。

    游戏规则是一脚独立,另一脚用手扳成三角状,膝盖朝外,用膝盖去攻击对方,若对方双脚落地,则赢得战斗。

    这种游戏分为单挑、单人守擂、四人双擂、三人撞、混战。一帮少年被朱瞻基分成了两队,现在正在激烈地混战。

    这种游戏可能也是少年时期最能体验男子气概的游戏,并且还要讲究战术。所以规则虽然简单,但是盛行不衰,一直到几百年后,这种游戏仍然很流行。
1...3738394041...2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