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丧父之痛,使得她几乎崩溃,巨大的悲痛感让她封闭了她的心灵,断绝了她和整个世界的联系,整个人变得孤僻和不在言语,然而许直虽走,可却为她找了一个值得托付之人。
陷于闯营的日子里,王彦遵循许直之托,像亲人一样疼爱她,照顾她,那时她灰暗的天空里,又出现了一丝光明。
许嫣嫣看着王彦喂她喝水,喂她吃饭,为她同营中泼皮大打出手,与她和衣而眠,许嫣嫣灰暗的世界,一点点因为这无微不至的关怀,变得明亮,她也慢慢从丧父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不觉间,少女的心扉慢慢打开,慢慢对王彦生出了别样的情愫,那是相濡以沫的爱恋。
一切似乎都在慢慢好转,但是闯军营中毕竟不是久留之地,她以女儿之身陷于闯军营中,其中危险不言而喻,王彦也因此整日提心吊胆。
在赵应元大军尽出,寻找渡船之际,她与王彦寻得机会,逃出了闯军大营。
站在运河边,她以为从此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天公不作美,在看着父亲为她而死后,她又目送着另一个男子,为了她陷于九死一生的险地之中。
许嫣嫣藏在芦苇荡中,目视王彦将追兵引开,脑中不禁一片空白,唯一的是眼中泪珠,如断线般哗啦啦的流下来。
老天在夺走她的父亲后,又带走了她生命中的另一片光明,另她再次陷入无尽的黑暗。
她独自一人站在河边,手中捏着王彦给她的玉佩,举目四望,心中一片茫然,她想一跃而下,跳入波光粼粼的大运河中,结束自己的性命,与心爱之人同赴黄泉。
两个最疼爱她的男子,为了能上她好好活下去,甘愿付出生命,她的生命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她站在河边,从日落到日出,最后毅然决定按着王彦的安排,南下去寻王彦的父母,为王彦做些什么。
许嫣嫣孤身一人,沿着运河南下,一路的艰辛可想而知,她一路乞讨,咬牙坚持,最后还是倒在南京城外。
当她醒来时,已经身在媚香楼中。
这时正逢侯方域被阮大铖逼出南京,李香君不再见客,李贞丽急需寻找能够取代李香君的存在。
许嫣嫣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身上自有普通女子没有的雅秀之气,加之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便成为李贞丽培养的最佳人选。
许嫣嫣独身一人,身上又没有银钱,便留了下来。
不久后,随着清军入关,大批不愿意身事夷狄的官绅纷纷南下,青州之变的信息同他们的到来,开始在南京城内传开。
自古烟花之地,便是各路信息汇集之所,北来的士人痛斥朝廷不思进取,坐看山东义军失败,他们诉说着青州之战的惨烈,同时也将王彦誓死不降杀出重围的消息传达出来。
许嫣嫣得之不禁泪流满面!
王彦还活着的消息,让许嫣嫣重新振作起来,可如今天各一方,她也唯有苦苦思恋。
内堂里,王彦同许嫣嫣四目相对,看着泪流满面的她,他心里一阵愧疚,他不敢想象,一个小女子,是如何孤身一人,跋涉千里流落南京,身陷烟花之地。
这其中的苦,其中的委屈,怕无人能知,王彦心里疼得几乎要窒息过去。他再也不能忍受,再也不忍看见,许嫣嫣受到一丁点的伤害和委屈。
这时王彦心里不只是当初给许直的承诺,还有对许嫣嫣深深的爱。
他一步一步的走过去,将她拥入了怀中。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一次拥抱,似乎就是天长地久。
两人相见,虽然未发一言,却胜过千言万语,许嫣嫣心中的委屈,一路遭受的苦难,都随着王彦的这一抱,化成苦尽甘来的喜悦。
“王大哥!”
“嫣嫣!”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才在对方的轻声呼唤中分开。
外堂里,刘顺同钱一枫座在角落里一边等待,一边交谈。对于今天发生的事,两人都十分兴奋,可两人的感触却并非一样。
刘顺只是觉得今天见了世面,以及李娘子的歌声动人,至于什么诗词,他则全然没有感觉。
钱一枫毕竟是读书人,平时便向往着与人文斗,今日王彦的行为,满足了他所有的幻想,心中对王彦的崇拜,也就到了另一个高度。
两人谈论着今天之事,一个说曲好听,一个说词乃一绝,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了子时三刻。
一阵困
第30章伤时局,愤而无奈
《商州志》记:“乙酉年即弘光元年,潼关之战,自成不支,率众东窜。”
《邓州志》记:“弘光元年,春二月,清兵入潼关,自成败奔邓州,弥漫千里。”
李自成从陕西撤出后,又被阿济格在河南邓州追上,接战失利,大军在三月退至湖北襄阳一带。
这时李自成虽然一败再败,但手中却依然还有十三万之众,再加之大顺朝原先部署在襄阳、承天、德安、荆州四府的白旺部七万精锐,合计二十万众。
自从一片石之败后,大顺与清庭作战,一败再败,丢掉了北方半壁江山,可谓士气尽失,不敢再与清兵接战。
李自成深深明白,柿子要选软的捏,而龟缩于江南的弘光朝,便理所当然的成了他眼中的软柿子。
李自成虽有二十万众,却不敢直面清军兵锋,遂定下水陆并进,直取南京之策,要与武昌左良玉开战。
这时襄、荆四府已是大顺军唯一控制的地区,镇守该地的白旺向李自成柬言,四府经营一年有余,根基稳固,可以守之,但李自成不听,任欲抽调全部兵马,预备东下。
三月初,李自成率领二十万众,由襄阳向汉川、沔阳推进,直逼武昌左良玉,但随着大顺军主力东进,襄、荆四府却变得空虚。
李自成大兵东进,清兵尾随而至,湖北重镇襄阳、德安等地先后落于清军之手,荆州城亦陷于清兵重围,大顺守将郑四维见孤城不可守,遂杀大顺荆州防御使孟长庚,开城降清。
四府之地,轻易陷落于清庭之手,且未能起到阻滞清军追杀的速度,大顺军的后防也应此大开。
至此,李自成从崇祯十五年(1642)以来,建立的各级地方政权全部瓦解,大顺军又回到了原先流动作战的状态,其身份也从与大明争天下的大顺官军,再次沦为流贼。
自从甲申年以来,局势变化之快,令人吃惊。
先是李自成席卷北方,似有一统天下之势,接着就是吴三桂降清,满清八旗入关,而后刚刚建立的大顺朝又被打得一败涂地。
前一个月,李自成还与清兵在潼关杀得难解难分,后一个月陕西已经尽入清庭之手,而现在王彦又听闻大顺军正沿江东下,他心里顿时一阵紧张。
祸不单行,大明朝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江北之事还没解决,大顺又攻打过来,真是雪上加霜。
“宁南侯左公麾下拥兵八十万,号称百万。”陈子龙微微皱眉道:“李闯数战清军皆败,士气定然低落,左公麾下耗饷百万,应当能敌之。”
左良玉与大顺军交手多次,虽说败多胜少,但这次面对的毕竟是李闯败军,因此众人对他还有些信心。
“大樽兄所言在理。”左懋第见王彦满脸忧色,点点头安慰道:“士衡也不必太过忧心,可先言心中之事。”
王彦担心的并非李自成的大军,而是紧随顺军追杀而来的清军,不过他担心也没用,他麾下不过两千人马,根本不可能影响湖广的时局。
这时王彦只能将此事先放一边,先说江北之事,“满清豫亲王多铎兵进河南,招降李闯麾下平南伯刘忠,得兵数万,已经兵压徐、泗一线,然史阁部督师江北,却无应对之策,晚生心中焦急,应此想请左大人联络朝臣,上奏陛下,整顿江北防务,早下开战之心。”
听了王彦之言,左懋第不禁一阵无奈,“唉~士衡有所不知,自吾回朝以来,一日一本,皆言整兵抗清之策,却至今未得重视。”
弘光帝朱由崧乃是老福王朱常洵之子,当年国本之争,东林党以“立长不立贤”,维护太祖法令之名,与神宗皇帝争斗十余年,终于逼得神宗皇帝将心爱的老福王放到洛阳就藩,而立他不喜欢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东林党将老福王逼到洛阳,最后还被李自成所杀,与鹿肉同烹之,曰为福禄羹,与人分而食之。
洛阳被李闯攻破后,小福王朱由崧与嫡母邹氏趁乱逃出,流落于外,生活无着,到处乞怜。
先帝殉国后,按照血源轮序,理当立小福王朱由崧为帝,然而东林之人却担心朱由崧登基后,清算东林党人在神宗朝时,逼他父王朱常洵就藩洛阳之事。
东林党人担心福藩登基,有损他们的利益,尽然不顾他们在神宗朝坚持的“立长不立贤”,改为“立贤不立长”,欲用潞藩阻挡福王上位。
这时身为江南最高长官的史可法,本应当机立断,按照国序拥朱由崧为帝,但他却优柔寡断,在福、潞二藩之间犹豫不决。
在东林的影响下,史可法最后还是偏向于立潞,然而潞藩毕竟血统比之福藩差之太远,为了能与福藩相抗,他又将远在广西的桂王拉入皇位的争夺中,并写下“七不可立”,欲彻底将福藩踢出对皇位争夺。
福王被逼无奈,只得求助于军阀,致使江北四镇坐收定策之功,从此跋扈自雄,不听朝廷号令。
弘光登位,被东林党人视为自神宗朝以来,党争中最大的失败。
一部分东林党人因此走向极端,欲推到福藩另立新君才肯罢休,随后朝中先后爆发的大悲案,童妃案,伪太子案,都不乏东林党人的身影。
三大案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东林想以童妃案为突破口,彻
第31章生离别,王彦离京
许嫣嫣出自书香门第,从小多受其父影响,虽是女儿身,心中却如男儿般,怀着家国情怀,因而她对与王彦心中的苦闷就特别理解。
两人一番倾诉,不觉间日已西斜,王彦在她开导下,心中已经不在那么郁闷。
这时他已经想好,等左懋第联合朝臣上本后,不管结果成与不成,他都离开南京返回泗州,而后想法提升忠义营的战力。
这大半年来,许多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心中也有韬略,但就因为没有实力,无法影响到朝廷,而白白错失。
在青州时,他将希望寄托在赵应元身上,结果赵应元意志不坚,为清兵所杀,致使山东抗清局势崩溃;在泗州时,他将希望寄托在高杰所部身上,结果一道军令,便错失北伐之机;后来在徐州,他将希望寄托在史可法身上,结果他数次柬言,史可法都不听,错失收拾江北的重要时机,而这次他将希望寄托在左懋第身上,结果朝局败坏,左懋第根本无能为力。
经历了这么多事,王彦心中已经不在像之前那样,想着借助他人之力,他想要的是亲自掌握的势力和权利。
心中已有定策,王彦心情不由得好了起来。
这时,再看着一直陪着他的许嫣嫣,王彦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柔情,“嫣嫣,吾替你赎身可好”
王彦目视着许嫣嫣的美目,深情款款的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媚香楼虽然不同于一般的烟花之地,许嫣嫣也不用像一般的青楼女子那样陪酒卖笑,可青楼就是青楼,王彦不可能让她一直待在媚香楼中。
听闻王彦之言,许嫣嫣心里一阵感动,可又担心王彦是否有这个财力为她赎身。
李贞丽虽然仗义,但他毕竟不是媚香楼真正的主人,赎金方面不可能有什么优惠。
“嫣嫣一切都听王大哥的安排。”许嫣嫣动情的钻入王彦怀中,感受着王彦的体温和心跳,而后有些担心的道。“这大半年来,义母为了培养嫣嫣,可是花了不少银子,王大哥要为嫣嫣赎身,恐怕一时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哩。”
秦淮河畔,青楼花船无数,其中被人看中,赎为自由之身的也不再少数,但这些青楼女子赎身的价格却不一样,名气不同,天壤之别。
普通的不谈,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记载,年芳十九的董小宛,赎身银便是三千两,而同为八艳之一的陈圆圆,则被国丈田畹,以千金购之。
许嫣嫣的名气远远还没有达到八艳的程度,王彦估计赎身银,因该在两千两白银左右。
王彦现在身上虽然没有这么多银两,也没有其他银钱来源,但他心里却并不担心,他梦中见过一种新奇的纺纱工艺,换点白银,因该不难。
松江杭州之地,纺织发达,数百人的作坊也不少见,王彦已经决定明日南下,去寻找实力强劲的富商交易。
“银两的事,嫣嫣不用操心,吾自有办法。”王彦轻抚着她,柔声说道:“嫣嫣只需与义母商量需要多少银钱便可。”
“那嫣嫣就依王大哥,安心等着王大哥来赎嫣嫣。”许嫣嫣幸福的将头扎进王彦怀里。
王彦微微一笑,不禁抱得更紧一些了。
正当两人沉?在甜蜜中时,许嫣嫣的小婢,却突然进来,打破两人亲密的气氛。“小姐,大樽先生带着客人来寻王公子,让奴婢前来禀报。”
闻言许嫣嫣便有些娇羞的从王彦怀中挣脱出来,王彦听了心里不由得一阵好奇,但想着,这么晚了,陈子龙还来找他,定然是有什么要事。
当下王彦便同许嫣嫣起身,去外堂相见。
出了内堂,王彦便见陈子龙一脸焦急的坐着,刘顺与钱一枫则急得来回踱步。
“公子,可算找到你了!”见王彦同许嫣嫣出来,刘顺与钱一枫立马围了上来。
王彦见此不由得一愣,想不出什么事情会让二人如此急切,当下一脸疑惑的看着二人。“何事如此急着寻吾”
“是吾先找到客栈,不见士衡,才与他二人寻来此处。”陈子龙这时也从座椅上站起来,走过来道:“士衡速速离开南京,返回泗州吧!”
“这是为何啊”闻言王彦有些摸不清头脑。
“朱国弼那混蛋向朝廷举报,言公子擅离职守,私自前来南京,欲让刑部派人锁拿公子入狱。”一旁的刘顺早从陈子龙处,知道了消息,气愤的道。
“吾白天寻相熟大臣,串联上书之事,傍晚回府,左大人却早已等候多时。”陈子龙这时道出事情的经过,“原来左大人从都察院得到消息,朱国弼举报士衡私自来京,抓捕公文已经送到刑部,明日天亮就会有人前来抓捕士衡入狱。”
“左大人已经安排好了,公子我们连夜出城,回泗州吧。”钱一枫道。
这时王彦已经基本知道事情的经过,私自来京确实是大罪,但是朝廷新立,法度不全,本来不会有什么事,可如果有人故意要整他,那就完全不同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