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中军帐内,豪格负手站在地图前,盯着华阴方向,他现在最想听的消息就是华阴的明军动了。

    “陛下!长安来的急报!”豪格正出神时,韩朝宣忽然拿着一份揍报进来。

    “长安”豪格转过身来,他见韩朝宣脸色不好,不禁有些疑惑的接过揍报展开一看,眼睛顿时凸了出来。

    韩朝宣在一边道:“陛下,如果揍报属实,那王彦应该知道蜀王已经进入关中。”

    豪格愤怒得脸上一阵扭曲,猛然将揍报撕碎,狠狠的摔在地上,“岂有此理,朕数月心血,居然毁于一旦。杀,该杀,子午镇关隘的李成金该杀!”

    大金国调动无数物资,组织这次大规模的战役,豪格可以说是搭上了全部的心血和家当,他已经是孤注一掷,只许胜不许败。

    眼下大战以到关键时候,王彦正与他比耐心,比谁沉得住气,本来他已经占了优势,但这时候底牌却被王彦看了个精光,豪格怎么能不气。

    “事已至此,杀一个千总,改变不了局势,伏击显然不成了!”韩朝宣忙道:“而且汉中明军既然反应过来,何腾蛟、郝摇旗多半会向北进军,我朝大军的处境将十分危险。”

    韩朝宣忽然鞠躬行礼,沉声道:“陛下,时间不多了,臣以为如果要战,便要果决,迅速寻王彦主力一战。如果不战,那就得迅速撤离,承认失败!”

    豪格两腮鼓动,其实他也知道消息迟早要走漏,他想杀人只是想要泄愤而已。

    豪格面目狰狞着不说话,沉默了半响,才重重呼出一口气,镇定心情冷静下来。

    他在地图前来回疾走几步,忽然停下来,狠声说道:“朕有大军二十万,没道理认输!这一战还是要打,不过不能朕扑上去让王贼以逸待劳。”

    虽然伏击的计划可能已经暴露,明军或许已经分析出他兵力的分布,但豪格还是希望能同明军在他选定的战场决战。他在华山还有白广恩一部人马,或许明军还没有察觉。

    说道这儿,豪格咬牙道:“传令大军,火炮猛轰临潼,再令屯军连夜赶挖地道炸城。朕不信王彦会看着朕吃了他忠勇和横冲两镇精兵!”

    韩朝宣眉头一皱,就这么放弃关中,他也不甘心,不过现在决战,金国的胜算已然大大降低了。

    “陛下,那汉中陕北方面”韩朝宣不禁提醒道。

    豪格皱了下眉头,“命令各关隘死守,朕会逼迫明军近期决战!让将士们~”这么说豪格自己都不放心,他说了一半,看向韩朝宣,叹道,“还是有劳韩秦,待两万屯军去陕南坐镇吧!”

    韩朝宣沉默了一会儿,行礼道:“臣愿意领命,不过臣不感保证能挡明军多久,臣只能保证,明军从汉中突入关中之日,就是臣自裁之时!”

    ……

    豪格命令下达之后,金军以是明着开打。

    围困临潼的金军开始不惜伤亡的猛攻城池,大炮、地道、正面强攻,能时的手段通通往城上招呼。

    不过豪格并没有动用精兵攻城,而是催促近十万屯军日夜猛攻,消耗城中的火药和兵力。

    在金军猛攻临潼时,原本在渭南一线阻击明军斥候,防止明军斥候窥视临潼附近的金军骑兵全部都被撤回,放开了让王彦一次看个够。

    明军斥候很快就进至临潼附近,只听见杀声震天,炮声隆隆。

    当然豪格不可能让明军斥候真的接近临潼,看见他用屯军攻城,并没有进全力,那样王彦又不急了。

    很快斥候的奏报




第1370章渭河南岸
    金军猛攻几日,明军斥候将消息传到华阴之后,金军斥候探知,从华阴至临潼的官道上,明军兵马塞途,无数人马和车辆遮道而行,明军主力终于开始向西运动。

    王彦留下两万人,在华阴县附近保护后路,继续搜寻金军埋伏的人马,然后尽起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西出发,以堂堂之师,去击溃豪格的捶死针扎。

    灭金之战,从去岁年底开始,至今以到五月初,已经耗费大半年多的时间。

    战事快点结束,民夫还能赶回去参与夏收,要是再打下去,怕是金年的两季粮食都要耽搁。

    特别是关中,数百万人口,一年的收成都受到影响,明朝打下来,估计也有大麻烦,毕竟摧毁容易,建设难。一场大决战,已是双方的意愿。

    临潼城外,金军挖掘的壕沟,将城池围成铁桶,目的就是将城中的明军骑兵隔绝,让他们不能参与金国与明军的大对决。

    在临潼以东二十里外的旷野上,金军在此也构建了大量的壕沟、矮墙和土堡。

    如果说临潼外的工事是为了困住城内明军,临潼东面金军构建的工事,就是为了阻止明军主力靠近临潼,解救城内的明军骑兵。

    在金军看来,只要临潼的明军骑兵被困住,那金军和明军就还算是势均力敌,要是明军突破防线,杀到临潼城下,将城内五万骑兵放出来,那万马奔腾,金军立时完蛋。

    因为这一点,所以金军在正面摆放了七万精兵,十多万屯军,并构建大量的工事。

    这时在旷野上,数万金军步卒站在齐腰的土沟内,挥汗如雨的将一锹锹的黄土掀起。长达数里的战线上,金国的黄龙吞日旗迎风翻飞,军官们不停的吆喝着,督促士卒将壕沟加宽加深,给他们壮胆打气。

    除了深沟和矮墙、以及每隔一段距离便垒起的土堡之外,金军士卒还在阵线前布置了大量的障碍物,他们将一根根削尖的木桩,斜着插入泥土中,用来阻碍明军盾车的前进。

    整条阵线,长达数里,北临渭水南岸,南到骊山脚下,沟壑纵横,堡垒林立。

    如果在前面在布置一些铁丝网,那眼前的景象,便像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西线的某处战场。

    “陛下,这样的工事,比王贼中原大战时,所掘的沟壕,还要更进一步。王贼若来,必叫他撞个头破血流。”孟乔芳跟随在豪格的后面,看见犹如一个大工地一样的阵线,不惊一声赞叹。

    孟乔芳是参加过中原大战的,对于明军的工事印象十分深刻,他本来对于伏击的计划败露后,还要进行决战有些心存疑虑,但此时金军构筑的工事,无疑却给了他一点信心。

    吴三桂跟在身后,也微微点头,这种挖壕作战,当年辽东时便时常看见,但是这样极致的,吴三桂却是第一次见。

    伏击计划败露后,金军的部署需要从新规划,豪格派快马,将两人火速召了回来。

    这时豪格领着众人登上一座土堡,观看整个正面防线,他指着忙碌的金军士卒道:“时间有些仓促,不过基本的轮廓还是被构筑出来。诸卿且看前面,壕沟分为三条,每条沟都有拒马和斜刺的木桩,有的地面上还撒了一些铁蒺藜。王贼用过的东西,朕都给他用上,朕到要看看他自己弄出来的东西,他自己能不能破!”

    说着豪格又指了下壕沟后面的矮墙,“这个矮墙,朕也准备建三道。第一道是在前御敌,每隔一里筑一土堡,就算墙破之后,土台上的士卒还能以此支撑,继续防守。第二道土墙,主要是让士卒躲避炮击,随时准备支援第一道墙。第三道墙后面就是炮阵和预留的人马。”

    豪格冷笑了一声,“这么布置,说实话,朕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破,朕到要看看王贼怎么攻打。”

    如果工事真的建起来,他们看了之后,确实也是一阵乱麻,不晓得该如何下手。

    吴三桂仔细打量了下,沉声道:“臣观看了正面的防御,对于陛下能否守住正面,已经不在怀疑。”说着,他看



第1371章新丰镇
    共治九年,公元1658年5月2日,王彦率马步人马22万,进至临潼以东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明金双方相距十余里,哨骑在野外不断的接战,明军所剩不多的骑兵,几乎全部出动与金军骑兵在旷野上厮杀,逼退金军骑兵对明军步军的骚扰,让大军可以扎下营寨。

    在哨骑的厮杀中,失去了两镇骑兵的明军,在数量上明显处于弱势,不过金军并没有一举压上立刻攻击明军。

    这时明军虽然靠近了临潼,但是并没有进入金军的预设战场,如果此时就攻击,那金军就得前推十余里,豪格的工事便白修了,吴三桂和孟乔芳也要重新布置。

    不过金军没有发动攻势,但骑兵对于明军的袭扰,挫一挫明军的锐气,却必不可少。

    在五月间温暖的阳光下,明军用辎重车辆,在旷野上围城一个个大圈,然后从车上取下各种木桩,木板、帐篷、铁锹构筑营垒。

    明军骑兵在旷野上奔驰,驱逐靠近的金军骑兵,双方厮杀不断,不时便有骑兵被射中,坠落到杂草丛生的麦田。

    金军骑兵几百一群,同明军在数十里范围内颤抖厮杀,明军斥候虽然尽力抵挡,想要逼退金军骑兵,但是那么广阔的战场,要绝对封死金骑的道路,那也不太可能。

    金军骑兵时常穿插接近明军营寨,放一轮铳后,有明军骑兵杀出来,他们才折返离开。

    这种骚扰直到明军竖立起寨墙,架好火炮后,才慢慢停止下来。

    明军营寨依然是老的扎法,壕沟、拒马、铁蒺藜、再加上结实的寨墙,二十多万大军列成了九个营垒。

    当明军寨墙上的火炮,开始向与明军缠斗的金骑轰击,金军游骑才放弃与明军骑兵在旷野中的追逐,纷纷打马离去,留下数百具尸体散落在营外的杂草从中。

    不得不说,金军的袭扰给了扎营的明军很大的压力,确实给了明军一个下马威。

    王彦本欲扎营后,亲自出营去查看战场的地形,可看金军骑兵嚣张,再加上众将劝说,他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明军营寨,中军大帐内,王彦与众将驻立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注视着渭河南岸的几个村寨。

    这次决战是金军选定的战场,一定程度上是金军防守明军进攻,从先手的角度来说,金军已经落子,对明军不太有利,豪格已占了有利的地形。

    在帐内的将领,有许多都未到过陕西,对于关中的地形并不熟悉。不过王彦有个能力,就是还算能用人,这次打关中,他便带了许多顺系将领。

    李过是陕西人,对于关中的地形比较了解,这时由他拿着木条指着沙盘上的一座镇子道:“监国,这里是新丰镇,他的两边分别是零口镇、杜府沟。”

    王彦问道:“这三个镇子拿下来没有”

    明军进入战场后,肯定没有时间构筑工事,所以夺取渭河南岸的村落,以村子的屋宅为依托,建立一条抵挡北面金军的防线,便十分必要。

    渭河平原是关中的精华之地,可以说是金国的江南,这几个镇子虽然没有城墙,但是有屋宅和院墙,每个都能藏几千人马。

    镇子里放了千把明军,孟乔芳便不太可能无视这些镇子南压,把后背留给镇子里的明军,他要南攻,就必须要夺取这些镇子,而明军就能以此为依托,把金军的北路军挡住。

    听王彦问起,张名振站了出来,低声道:“臣奉监国之命,派轻兵先行,已经拿下了三个镇子,不过孟乔芳也恰巧于今日渡河,他要是发现我军夺取了南岸的村镇后,肯定会派兵来抢夺。”

    王彦听了微微皱眉,孟乔芳已经渡河,那明军北线的压力便增大了。

    金军分为三个集团,每个集团的兵力都差不多,他们的意图是南北两个集团,像两支铁拳一样夹击明军。

    面对金军南北两个重兵集团同时的攻击,如果明军分兵迎击,两边都难以形成优势,所以明军的计划是挡一只,然后全力迎击另一支,在局部形成优势。

    明军以少量的兵力,挡住孟乔芳,然后重兵迎击南面的吴三桂,这是事先制定的计划,不过孟乔芳六万精兵也不是善茬,不是说挡就能挡的,要是挡的不好,让



第1372章 争夺南岸
    新丰镇外出现金军时,左右的零口镇、杜府沟外,也有金军士卒抵达。

    阮美听见动静,蹭蹭的顺着梯子,爬上一间房子的屋顶,见镇子外来了大概一个营,有三千多金军。

    他用千里镜观察渭河南岸,见金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渭河,先头有万余人,没帮着扎营,便分成三支,向南进发,来夺取明军占据的村镇。

    见金军在镇子外集结,镇子内正围着火堆煮汤的明军士卒,便纷纷拿着火铳,涌到垒起的土墙边上,十门青铜小炮,也被士卒从镇子里推了出来。

    红色的身影纷纷趴在黄色的土墙上,检查器械,严阵以待。

    三千金军在距离镇子两里处停下,那里是明军青铜炮有效射程之外,金军步军在那里整理队形,显然准备发起一次进攻。

    原野上几个金军旗队的骑兵,在镇子周围往来奔驰,围着镇子转了几圈,窥视明军的防御,然后又散开查看周围的地形,确定村镇几里范围内是否还有明军影藏,掩护镇外的金军整队。

    阮美注意到金军的动作,这时进攻的前兆,看来金军也意识到了南岸几座村镇的重要性,金军营盘尚未扎稳,便匆匆前来争夺。

    这也是明军骑兵处于劣势,否则金军不会这么孟浪,阮美不禁神情有些严肃的将千里镜收回。

    渭河北岸的金军有六万余人,原本分别隐蔽于北岸的高陵县、交口镇、雨金镇、栋阳镇,准备在明军主力杀奔临潼时,忽然渡河包抄明军的侧翼。

    现在金军的计划已然暴露,突然性不存在,那北翼的金军便只能明刀明枪的来战。

    孟乔芳被招到临潼,听了豪格的吩咐后,便连夜返回北岸,传令隐藏在各处的金军拔营,立时准备渡河。

    此时六万金军在渭河上搭建了三座浮桥,大军大举渡河,目前渡过渭河的人,已有延长、泾源两个军,共计六个营的人马,有两万多人。

    镇子外的金军正在整队,远处一杆金边王旗大纛,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正往新丰镇而来。大旗下,一队刚刚过河的金军列队而行,前面是寒光闪闪的长枪手,中间是肩扛着自生火铳的铳兵,后面则是健马拖拽的四门铁炮。

    镇子外的金军看见大纛旗,正吆喝士卒整理队形,检查器械的金将忽然翻身上了亲卫牵来的战马,然后疾驰着迎接上去。

    那将领正是赵良栋,他在马上给孟乔芳行了一礼,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便陪同着孟乔芳一起疾驰到镇子外。

    孟乔芳原为明朝副将,后罢职归乡,崇祯三年,天聪四年,清军肆掠关内,陷永平城,孟乔芳在此降清,仍为副将。

    这一年他随清军返回辽东,累封至汉军梅勒额真,隶属汉军镶红旗。

    清军入关后,他改封刑部左侍郎,不久便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出任陕西三边总督。

    在他总督期间,先后镇压了甘肃丁国栋起义,也击败了孙守法和贺珍攻击长安的陕南义军,被进封兵部尚书、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太子太保。

    豪格在北京争位失败后,同多尔衮达成妥协,从京师把他的家眷带到长安,然后将他从汉中招回软禁,不久他便投靠豪格,从内阁首辅做到了大金国的永平郡王。
1...344345346347348...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