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自从封王之后,豪格和内阁都有意减少他的权力,他处理事务的机会逐渐减少,日子变得清闲,身形便有些走样,虚胖起来。
不过虽然身体不再结实矫健,但他毕竟金国的擎天石柱之一,能力并没有因为富贵的生活而消磨不见。
这时他与赵良栋等人,骑马驻立在新丰镇外,远远的看着镇子内飘扬的一杆明军大旗,还有严阵以待的明军,目光闪动不停。
渭河南岸的村落对于孟乔芳十分重要,他过河后便立刻带人过来查看,可以说十分重视,也是势在必得。
赵良栋骑马驻立在他旁边,用马鞭指着远处的镇子道:“王爷,卑职已经探查清楚,新丰镇内有两千多明军,由明国振武左军副都督阮美亲自统领。”
“阮美”孟乔芳思索了会儿,想起了这么个人物,于是道:“阮氏一门,阮进、阮骏、阮翼都是鲁派将领,大多随着朱以海去了南洋,没想到他到留下,还做到了一军副将,王贼到也能够容人。”
“不过今日之后,阮氏一门在汉地就算完了。”说着孟乔芳指着镇子道:“本王多给你一千人
马,四门铁炮,赵军门务必尽快夺下新丰镇,扫清本王南攻的障碍。”
赵良栋看了一眼镇子内飘着的明军大旗,他的兵马之前损失惨重,不禁有些底气不足,不过孟乔芳给了支援,那他便只能扭头过来,抱拳领命,“王爷放心,末将一定拿下新丰镇。”
孟乔芳微微颔首,又勉励了赵良栋几句,随即一挥手,一夹马腹,便领着亲卫向东而去,他还要去查看零口镇方向,去给那里的金军打气。
孟乔芳一走,赵良栋便骑马返回本阵,这时金军已经整队完成,四门铁炮也架在炮坑里。
&
第1373章 拉开序幕
天黑时分,孟乔芳的六万精锐,已然全部渡过渭水,在南岸扎下营寨。
靠近南岸的村镇落入明军手中,最近的离金军大营只有五里远,几乎就在眼皮底下,就在卧榻之侧。
这不仅严重限制了金军在南岸的活动范围,也让金军没有安全感。为了便于施展,这三个村镇金军必须拿到手中。
三个主要村镇的争夺,一只持续到半夜时分,因为金军骑兵的优势,明军白天不敢大举增援,使得孟乔芳在白天的战斗中,占据了兵力上的优势。
这种优势随着金军北翼集团六万大军,全部渡过渭水,而变得更加明显。
战斗持续到半夜时,新丰镇西面的杜府沟落入金军之手,三个司的明军几乎全军覆灭,新丰镇东面的零口镇,已被金军冲入镇中,明军龟缩在一座镇内大户的坞堡里坚守,交火还在继续。
坞堡是古代富人和大族喜欢建造的私人堡垒,在战乱时期特别流行,即可以防土匪,也可以防流寇,起到保护族人和财产的作用。
三座村镇的争夺,随着金军加大兵力,而向对明军不利的方向发展,到后半夜明军的援兵趁着夜色,分别赶到三座村镇附近,情况才有所改变。
三支明军,其中前往杜府沟的援军,见村落已经失陷,并未返回大营,而是东进到新丰镇,使得阮美得了两支援军,兵力增至四千人。
另一部进入零口镇后,金军见明军得到支援,随即停止进攻,转为守住已经占据的半个镇子,消化果实,与明军在镇子内南北对持。
至此两军对于镇子的第一次争夺,便暂时告一段落。
除了三个大镇子外,附近的近十个小村落,以及几个可以作为防线支撑的三四个高地,则全部落入了金军手中,为孟乔芳的施展,获取了很大的空间。
这些小村落和高地,不像大镇子一样,它们容不下多少兵力。
明军虽然占了,但是每个也就派出一个局左右的人马守卫,金军以骑兵和步军兵力上的优势,在天黑之前,便将这些地点的明军小队驱赶出了村落。
这样一来,从整体来看,明军在第一轮的争夺中,已经稍微处于了下风,不过中间最为主要的新丰镇,尚在明军手中,有这个支点在,明军北守南攻的策略还不算完全失败。
是夜,为了在天亮后大战中取得优势,金军派出大批斥候,对明军营寨进行袭扰,想要疲乏明军。
金军想着夜里明军的火炮难以精确打击,骑兵完全可以驰骋接近营寨,然后发铳袭扰,结果骑兵连连触雷,明军营外不时,便一声爆炸,腾起一团白烟,以及被掀飞的战马和金军尸体,令金军斥候胆寒,感到恐惧,于是早早回营。
明初1434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便记载了一种“炸炮”,其文是,“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从记载可以看出“炸炮”就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
这种东西戚继光就用过,还加以改进,明军近些年一直处于进攻的态势,这种防御性的“炸炮”很少使用,现在到有机会一显身手。
金军见袭扰不成,便只能各自回营,养精蓄锐,以备大战。
次日,卯时三刻,天还未亮,明军便开始埋锅造饭,大批羊群被伙头军宰杀,营中炊烟袅袅,白色蒸汽混杂着米饭香味和肉香在营中弥漫。
以前明朝的肉食并不充足,不过随着朝廷经略草原和辽东,同归义的蒙古牧民形成了一个互补,所以肉食得到了一定的丰富,特别是征伐东蒙古缴获牛羊马匹无数,朝廷将那些牛羊借给归义蒙古放牧,他们每年为兵部提供十万头牛羊,便大大的改善了军队的伙食。
这次行军,王彦为了减少从南洋调米的压力,便赶着不少牛羊随行。
辰时,天方亮,几乎就在伙头军将饭菜做好之时,明军大营吹响了绵延不绝的号角,整座沉睡的大营顿时就活了过来,无数士卒穿好衣甲,从帐篷内钻出,营中密密麻麻的人影攒动。
将士们各自领了饭菜,在营中吃喝,不多时,先吃过的明军斥候,首先奔驰出营。
明军各营骑兵,加上从临潼逃出的秦锋、谭泰的人马,大概只剩八千余骑。
这时各营的骑兵,几乎同时从营中
第1374章阵前相会
五月是个好时节,不似二三月间有些微凉,也不如六七月时那般炎热,将士们即不用穿臃肿的棉袄,觉得行动不便,也不会因为穿着棉甲,而感到多难受,多汗流浃背。
这样的气候,正是大战一场的好时节。
此时在金军阵线外,明军步军忙着检查阵型,炮队正忙碌的架设火炮,军官们正给排成排的士卒检查器械。
各旗队的小旗官,注视着站在一条直线上的十二名属下,从他们身前一一走过。
军官从左开始,先摸了摸士卒的鸟铳,检查了士卒斜垮在身上的弹药带子,查看火药瓶、装弹丸的铁盒是否遗漏,再把士卒腰间的战刀拔出半截又送回刀鞘,最后拍了下士卒的右臂,士卒便立时身子一挺,提着火铳向前面的大队汇集而去。
阵线内的金军士卒,也异常忙碌,各矮墙后的金军都忙着装填火药,躲在坑里的抛石机手,则正将砲石和用木箱装好的震天雷,放在抛石机身后。
这点还是从明军用臼炮轰击潼关得来的灵感,金军给抛石机也挖了个坑,使得抛石机和操作的士卒都不用露出地面,减少被炮击中的可能性。
在士卒忙碌时,豪格与唐通等金将登上望车,注意几里外的红色地毯,看着明军的调动。
豪格从千里镜中看见了王彦,然后扫视了排成线像豆腐块一样的明军,回头道:“能看出有多少人马么”
唐通、索尼等人站在望车上,向东眺去,旷野上遍布着明军的方阵,旌旗如云,长枪如林,衣甲似火,数之不尽。
今天天气晴朗,视野极好,望车也很高,肉眼能看出好几里地,但是几人穷尽目力,却也无法看到整个战场。
“入目一片,秘密麻麻的不可计数,一时间难以估算。”索尼眯着眼回道。
唐通用了个笨办法,数了数明军的方阵有多少,然后根据明军的编制,拱手道:“臣估计得有十万人以上。”
“十万”豪格冷笑一声,“十万人就想突破朕防守的正面,他也不怕崩了牙王贼真是猖狂!”
唐通抿了抿嘴,“王贼行事稳健,肯定留足兵力,防御两翼,正面摆十万人,应该以是极限了。”
豪格看着明阵,鄙夷道:“说好听点,是稳健,是中庸,难听点就是没有特点,哪一面都不突出。”
说着,豪格停顿了一下,然后挥手道:“传朕旨意,让后面的屯军,把动静弄大一点,给王贼一点压力。”
一名棋牌问雨,忙抱拳领命,然后匆匆下了望车,跨上战马,疾驰着往临潼而去。
战场广阔,光靠战鼓和旌旗指挥不到几十里外的军队,必须靠快马传信。
豪格给临潼方面下令,是希望临潼方面的炮声和喊啥声,能够王彦制造压力,让他急于解临潼之围,保住他的骑兵,从而不惜伤亡的对他的阵线发动猛烈的冲击。
等传令的一走,豪格又看了一阵,忽然转身对众人道:“索尼,你留下押阵,唐卿可随朕出阵,前去观看明阵。”
……
明军阵中,一座高大的望楼,同样竖起,王彦于陈子龙等人远眺金军阵线,只见壕沟纵横,拒马遍布,矮墙和堡垒相连,不禁有些暗暗咋舌。
“金贼什么时候偷的师,居然还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王彦看了会儿,不禁赞叹一声,承认金军的工事修的确实很有章法。
陈子龙看了看,也不禁点了点头,不过面对金军森严的壁垒,他脸上却没有沉重之色,反而笑道:“看来豪格在此花了不少心血,只是怕要白费心机了。”
“看了这防御,孤确实无从下手。看来选择正面佯攻从南面突破,迂回攻击金贼后路,是个正确的决定。”王彦笑了笑,“只是可怜豪格辛苦多日,功夫却全都白费了。”
不得不说,金军修建的防御工事,确实很好,甚至超过了明军,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王彦更加坚定了避开正面攻击南线的策略。因为在他看了金军正面的防御之后,他自己也认为短时间内,不付出巨大的伤亡,将无法攻破。
既然正面王彦自认为很难攻破,那攻击正面肯定不行,所以就只能坚定的执行,重兵从南面的山林迂回击破吴三桂,杀入金军后面的策略了。
这一点,怕是豪格没能想到的,王彦与陈子龙等人相识哄笑,一旁的陈邦彦笑过后,却提醒道:“监国,虽然我们不准备正面突破,但是戏却应该做足一些,不能让豪格失望啊。”
王彦点点头,捋了捋胡子,“这确实是个问题,孤不想将士们受伤,但是又不能让豪格看出孤王在做戏。”
“监国,有人出来了!”陈子龙忽然指着远处金军阵线处说道。
王彦等人闻语,向前看去,便见一队金军骑兵
第1375章 演技的对决
豪格并不想见王彦,他希望这个人最好消失,别说见他,就是听见他的名字和消息,豪格都会感到一阵心烦。
大金立国十一载,豪格的王霸之业蒸蒸日上,但如今十余载的经营毁于一旦,关中各地爆发饥荒,流寇蜂起,他就算击败明军,今后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这么好的一个大金国,就这么毁了,他现在也算是体会到了崇祯的心情,豪格心里可以说恨极了王彦。
他要与王彦会面,确实是想把他喊出来,大骂一顿,出一口恶气,但是就只这一点的话,那他又显然太欠考虑了。
现在的位置虽然比较远,炮弹多半打不准,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王彦不理他,直接打一轮,就算打不到,被吓一次也划不来。
豪格虽然没王彦那么怕死,但冒着这个风险,显然还是有所图谋的。
豪格是想着羞辱王彦,将他激怒。这样一来,临潼方面的炮声和喊杀,再加上王彦恼羞成怒,他很可能抽调更多的军队来进攻正面的防线,而明军在正面投入的兵力越多,南北两翼吴三桂和孟乔芳的机会就会越大。
这才是豪格的意图,不过就刚才几句而言,也确实是他心中之言。他将这些话说完,心中不禁一阵畅快,再看王彦的脸却已经憋成了紫色。
豪格见此还不满意,又挑衅道:“朕就是想骂骂你这个欺世盗名的贼子,不想你居然跟孙子一样,乖乖跑来让朕骂,实在可笑。看你这模样,难道还想反驳不成。朕说的话,都是豪杰之言,看你怎么说”
豪格方说完,王彦便老羞成怒道:“一派胡言,夷狄之见。人与禽兽几何人有仁有义有善,此为人也,禽兽不知,是为禽兽也。尔只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却不考虑实际情况,秦朝暴虐,于楚人无恩,陈胜反秦,乃出民水火,乃义举也。”说着王彦对天拱了拱手,“我太祖高皇帝虽出身贫寒,然而逐蒙元入漠北,同样是救民于水火,乃为天下战。至于你爱新觉罗氏,不知恩义,反叛故主,恩将仇报,便是禽兽。这天下,人能坐,禽兽却真的坐不得!”
王彦并不再敢做不敢当的问题上纠缠,豪格说叫他出来,就是想骂他一顿,显然有假。
这到不是说豪格不想骂他,估计想生吃他的心思都有,但为了骂他一顿,就冒险在千军万马前相会,显然不值得。
这主帅会面吧唧吧唧,是春秋时贵族间的玩法,早就不流行了。
早前日本武士间也先摆摆道子,报报家门,但是后来遇上不讲规矩的蒙元,日本武士家门还没报完,就被元军一顿暴打,规矩便也跟着败坏了。
现在的东亚地区,基本已经不再有这种文化,战场上都是怎么阴,怎么来,如果有把握轰死豪格,王彦铁定毫不犹豫。
既然这种文化和规矩,已经不存在了,那这个会面显然不只是为了骂他,而王彦稍微一想,便多少明白了豪格的意图。
豪格墨水不多,也就是当皇帝这几年,为了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看了不少书。
他自让为方才的话得可以,但不想王彦居然反驳了,他心中着实恼火,平心而论,他已经摒弃旧俗,师法孝文,王彦却揪住他的出身不放,这人实在是有些无聊。
不过从汉人的道德角度来说,太祖努尔哈赤,就为了一个女人没嫁给他,就为了些鸡毛蒜皮的私事儿起兵,杀辽民数百万,确实是个禽兽。
豪格心中恼怒,不过他还算清醒,记得他的目的是激怒王彦,也知道这事没得辩,于是也学着王彦,对于这个话题不置可否。他冷笑一声,寻着王彦话里的漏洞说道:“依你之言,那这
1391.第1376章 正面佯攻
豪格奔回阵线内,真是神清气爽,许久不曾这么畅快过。
王彦那贼子,怕是从没被人这么骂过,他高高在,以为人人都会捧他的臭脚,听惯了阿谀奉承之语,今天被他一顿臭骂,看他最后那恼羞成怒的样儿,显然已经被激怒了。
豪格心一阵暗爽,糟心了大半年,方才内心的怨气宣泄了一半,现在等王贼挥兵进攻,撞个头破血流,来消散他另一半的怨气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