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许定派出探子后,心中稍安,便坐下来休息,许部士卒则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安营扎寨,可寨墙还没立好,派出的探子便已经回来。
“报!将军!后方五里,有大股骑兵杀来!”许军探子飞驰的奔向营地,在还没立起的寨门,翻身下马,然后飞奔到许定国身前,单膝跪地道。
“果然还是来了!”许定国脸色一沉,猛然站立起来,对身边亲卫道。“传令下去,大军列阵,准备迎战!”
平原之上,不易藏兵,只要对方主将谨慎,多派斥候,骑兵也很难偷袭,所以王彦他们对阵许军的优势在于,许军已是疲惫之师,而他们则拥有强大的机动能力、速度,以及兵精马壮和锐气正盛。
&nbs
第21章 破敌兵,斩杀许贼
王彦领着忠义营,猛然撞入许军阵中,战马越过简易的据马壮,瞬间就撞飞数名许军刀盾手,而他身后一千名骑兵也紧随其后,杀入阵中。
血肉飞溅,许军本就疲惫,又被乱了阵型,哪里还能经受得起骑兵的充击,一万余人的大阵,片刻间就被忠义营杀了个对穿!
“结阵!大军速度恢复阵型!”
在王彦杀穿大阵的瞬间,许军将校顿时大声疾呼,指挥着士卒恢复阵型,可他们还没来的急将被冲开的缺口补上,另两队高杰部骑兵,又先后杀进阵来。
步兵不结成大阵,根本不可能抵挡住骑兵的冲击,同样的鲜血淋漓,同样的残肢断臂,许军大阵再次被骑兵洞穿。
在另两队冲击大阵的同时,王彦的忠义营再外线又重新整好了队形,而后猛烈的再次向阵中冲来。
“不要慌乱,结阵!结阵!”
许定国看着混乱的大军,脸上已经急出豆大的冷汗,可王彦和另两个千户轮翻冲击,根本不给他再次结阵的机会。
敢于阻挡骑兵的士卒,不是被砍翻在地,就是被战马踩成肉泥,献血和尸体将许军带到了崩溃的边缘。
王彦纵马再次跃入阵中,一名刚刚还在竭力指挥许军恢复阵型的千户,瞬间就被他削去脑袋,鲜血喷射,使得周围的许军士卒一阵胆寒。
不知是哪一名士卒先丢掉了手中长枪,转身北逃,瞬间就引发了周围许军的连锁反应。
“哗啦”一阵嘈杂的声响后,面对再次冲来的骑兵,许军士兵再也承受不住,前面的士卒突然大哗,一哄而散,无数士兵转身就逃。
本就混乱的许军大阵,顿时便被溃兵冲得七零八落,许定国骑在马上,不停的砍杀溃兵,揭斯底里的嘶吼道。“众军不许慌乱!临阵脱逃者!立斩不赦!”
虽然许定国和他的亲卫竭力阻止士卒北逃,可有道是兵败如山倒,溃逃的许军士兵,从起初的几百人,瞬间就席卷整个大阵。
恐慌蔓延,大军顿时便同雪崩一般,许定国和亲卫不断的砍杀,也阻止不了许军的溃败。
看着败兵,漫山遍野的向北方逃去,许定国不由得一声长叹,近万大军毁于一旦,他不由得心灰意冷起来。
“许贼!”正在许定国,黯然神伤之间,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爆喝,将他惊醒过来。他寻声望去,却见百步开外,一名年轻将领在众多骑士的簇拥下,向他冲来。
一时间,许定国被吓得魂飞魄散,那里还敢停留,他一拉缰绳,调转马头便向北方逃去。
“休走了许定国!”
“取许贼人头者,赏十金,官升一级!”
斩杀许定国,王彦便是整个高杰部的恩人,他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因此他锁定了许定国,便紧随其后,纵马直追。
许定国听着身后呼喊,心里一阵苦涩,他好好的河南副将不当,去投哪门子的清庭啊!
世界上没有后悔之药,许定国只得带着一腔悔恨打马狂奔,他已经不在奢求今后能在清庭获得高位,只求能保住自身一条老命,便心满意足。
王彦领着忠义营,一路猛追许定国,很快就超过了溃败的许军步卒,可他却没有打算停下脚步。
溃卒自有随后赶来的李成栋大军收拾,而他只有斩杀许定国,才算大功一件,将来才能在高杰余部中拥有一定地位。
许定国一路狂奔,身边只剩下十几名亲卫,可却无法甩掉身后追击的忠义营骑兵,不过他心里并没有绝望,只要坚持到天黑,他就还有逃脱的机会。
然而人生之事,十之皆不如意。
许定国投清之前,可能没看过黄历,也没找大仙算过吉凶,这十之似乎商量好了一般,在今日接踵而来。
在许定国奔逃的必经之路上,之前绕道前行的一千骑兵,早已等候多时矣。
看着前方挡住去路的骑兵,许定国肝胆俱裂,惊恐之间,他一个不慎,尽从奔驰的战马上跌落下来。
他的亲卫见此,纷纷拉住缰绳,使得战马停了下来。
这一会儿功夫,王彦的骑兵已经追了上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许定国的亲卫道也忠心,一个个连忙翻身下马,扶起被摔得吐血的许定国,将他围在中间,抽出战刀将他保护起来。
“许贼!还不束手就擒!”王彦骑着战马,手中战刀指着许定国,厉声喝道。“是要吾,亲自动手么”
许定国从战马上摔下,不知断了几根肋骨,疼痛让他表情扭曲,同时也让他头脑变得清醒。事已至此,许定国知道挣扎已经没有任何用处,可让他束手就擒,显然也不可能。
高杰死于许定国之手,高杰部对他恨之入骨,若活着落入他们之手,必然生不如死。
听闻王彦的喝斥,许定国脸上漏出一阵惨笑,他环顾身边护卫,突然抽刀架自己的脖子上。“吾死!汝等可降之,莫要丢了性命。”
“将军!”
在一众亲卫的惊呼中,许定国横刀自刎。
从二品大员,一省副将,一念之差,落得此等下场,可悲乎
“将军啊~”许定国对高杰狠,对自己也更狠,他一刀割断咽喉,血如泉涌,亲卫见此顿时失声痛哭。
“许贼既然已经伏法,尔等可愿归降”看着许定国尸体倒下,王彦开口说道。
&n
第22章 史可法,调兵归徐
王彦同孙承武部两千余人在离开考兰县后,当日下午已经到了黄河边上。
接应的清军全然不知许定国溃败被杀之事,王彦领着手下打起许部旗号,扮作许军步军进入清营,夜里突然发乱,埋伏在营外的孙承武部骑兵,则乘势突袭,随大破清兵。
一战下来,斩杀清兵八百余人,俘虏四百余人,夺取船只二十余艘,可谓大胜。
清军主力与顺军大战将军一个多月,北直隶、山东、豫北一带的清军已经不多,最大的一只也只是驻扎在黄河边上,监视明军的豪格部,一万余人。
兵力空虚,加之清庭在北直隶、山西、山东的统治并不稳固,所以豪格格外谨慎,不敢轻举妄动。
这也是许定国将儿子送入清营为质后,请求他发兵支援,而他却以“未经奉旨,不敢擅往”为由,拒不发兵的原因。
因此可以看出,这正是明军跨河而击,收复河山的大好时机,所以当许定国被杀,接应的清兵全军覆没,船只被夺的消息传回对岸豪格营中时,他顿时便觉得压力倍增。
他害怕高杰部乘势过河,急忙奏报多尔衮,欲调兵前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王彦没有想到,他这次行动给清庭带来了多大压力,身处北京的多尔衮得知豪格的奏报后,心里不由得一沉。
此时清军已经在对大顺的作战中取得了巨大优势,陕北的高一功、李过弃守榆林,败走响水,李自成也带着大顺军主力放弃陕西,准备经蓝田、商洛撤入河南,清军在西线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清庭上下,也因为接连的大胜,显得振奋,但是高杰部兵压黄河的消息传来,却使得大喜中的清庭,犹如中天悬剑,就是多尔衮也陷入了两难之境。
如果不调兵支援豪格,万一高杰部四万人杀过河来,那清庭的大好局势,可能瞬间逆转,被赶回关外都有可能。
可是如果调兵,它处又无兵可派,只能抽调西线人马,但此时李自成败而不乱,还有十几万兵马,若抽调兵力使得李自成有了喘息之机,那今后再战,胜负将未可知也!
多尔衮于北京招集大臣商量对策之时,始作俑者之一的王彦却没有料到,他能给清庭带来这样的麻烦。
击败接应的清兵后,王彦便一边领着忠义营练习水站,一边等候李成栋等人的主力到来。
一晃时间便过去五天,来到正月一十九日,可等待的大军却依然未到,这不由让王彦十分疑惑,正欲派遣刘顺去寻李成栋之时,主力派遣的军使正好赶来营中传令。
王彦连忙让人告知孙承武,而后两人便一起听军使传达军令,却不是大军欲渡河攻击清军,而是史阁部急招大军返回徐州。
王彦听完不由一愣,险些气的昏死过去。
他操练忠义营水战,为的便是大军垮河击豪格,收复河山,可一纸令下,不仅他和兄弟们的准备付之东流,大明也将丧失一次绝佳的反击时机。
当年山东局势大好,济王同众多义军已经控制了山东,只等明军北上接收,可南望王师,王师就是不北上,令多少义士心灰意冷。
随后王彦献策为赵应元取下青州,山东局势再次好转,可南望王师,王师又不来,致使事变失败。
如今清庭兵力空虚,正是北伐的绝佳时机,可又要舍弃,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的毫不作为,着实令人寒心!
王彦强忍的怒火,询问使者大军为何东归徐州,军使也不说不清楚,只说李成栋等人接到命令后,便立马拔营而归。
军令传达,孙承武没有王彦那样热衷于同清军作战,因此他得令后,便回营召集人马,准备去追赶主力。
王彦见此,不由一声长叹,他一千人马,没有大军支持,清军不杀过河来,他就阿弥陀佛了,还过河打什么豪格。
事已至此,王彦知道忠义营留下,也不会有什么用,便只得无奈的选择遵从军令,率部东归。
可是他却舍不得刚得到二十艘大船,便同孙承武分别,带着船只和抢夺的清兵物资,顺黄河直下徐州。
高杰部东归,让对岸的豪格松了一口气,连忙派快马报于北京。多尔衮已经准备命令多铎部暂时放弃李自成,调转方向支援豪格,现在得到消息,立马就改回主意,令西路清军全力付李自成的大顺军。
正月中旬,高一功、李过部,在波罗再次被清兵击败,慌忙遁入甘肃、青海地区,而李自成的主力部队,从蓝田经商洛途中,被清兵追杀,中八战皆败,元气大伤。
自此清庭通过这些大战,彻底在北方站稳了脚跟,成为中华大地上,军事最为强大的存在。
二月一日,王彦顺着黄河而下,在历经十天时间后,终于赶到了徐州城外,同日李成栋等人也进入了徐州。
高杰的尸体随同大军入城,邢夫人与高杰之子高元照,为其操办丧礼,王彦献许定国人头,为高杰祭奠。
邢夫人对能为高杰报仇的王彦,感恩戴德,王彦也从一个新投之人,逐渐融入了高杰军中。随着高杰下葬,另一个问题就
第23章 谏可法,前功尽弃
邢夫人原是李自成的小妾,替闯军管理营中账目,十分精明能干,后来因为李自成常年征战在外,便同当时管着闯军后勤的高杰生了情愫,随他叛出闯营,投靠了大明。
邢夫人不仅美貌,而且十分智慧,一直都是高杰的贤内助,史可法能说服高杰领兵西进,其中就有她一份功劳。
高杰新丧,黄得功便领兵前来,欲吞并高杰留下的军队和地盘,邢夫人知道仅凭他们孤儿寡母,不可能保住高杰留下的基业,于是便请来史可法做主。
随着黄得功大军逼近徐州,原本相互争斗的高杰部众,也意识到真真的威胁来自于外部,便暂时放弃相互间的纠葛,选择一致对外。
邢夫人便乘机将众人召集起来,商量对策。
徐州城兴平伯府,邢夫人同高元照坐在首位,史可法次之,剩下的便是高杰的主要部众,李本深、李成栋、胡茂祯等人,王彦与一众高部千户则分立两侧。
“史阁部,黄得功不顾妾身夫君新丧,发兵过来,欺负妾身孤儿寡母,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邢夫人掩面抽泣,让人觉得真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史可法因为西征计划全盘落空,意志消沉,四十多岁的人,头上已经爬满了白丝,清瘦的脸上漏出一丝苦色。“兴平伯因吾而亡,吾自然会为你母子做主,黄靖南若来,吾必亲往说其南归!”
史可法虽然指挥不动四镇,可必竟是明义上的督师,是大明的江北镇臣,黄得功多少要给些面子。听闻他愿意去劝说,邢夫人心里放心不少。
其实四镇中高杰部本就实力最强,高杰虽死,但手下兵马却并没有损失,只要众人一心,也不怕那黄得功前来。
只是高元照年轻,威望不足,所以邢夫人才要借助史可法,但是就算这次黄得功退了,那今后又该怎么办呢
“妾身谢过阁部主持公道!”邢夫人站起来给史可法微微行了一礼,而后接着说道:“然妾身夫君早亡,今后兴平伯府该如何,徐州、泗州之地又该如何,阁部可有朝中旨意。”
史可法一直主张联虏破贼之策,对清庭示和,如今和平已然破灭,可他心中却没有应对之法。
“吾将请奏朝廷,立元照为兴平世子。”史可法心中无策,只得安抚道:“李本深可为提督,胡茂祯为中军阁标,李成栋则为徐州总兵。诸位可各归本职,共保徐州太平。”
李成栋等人原本是要争一争高杰留下的位子,但几位统兵之间,大都势均力敌,谁也压服不了谁。
现在听闻史可法的安排,也就只得默认,当下便没提出什么异议,当然他们也不会心存什么感激,因为这本就是如今他们掌握的东西,史可法不过敲定一下名份而已。
史可法之言,也就是一切照旧,并没有新的变化,只不过将高杰死后,留下的权利分了出去。
这使得原本就担心高元照年少,无法压服众多老将的邢夫人心里十分担忧,不由得皱起眉头。
王彦站在一旁听着众人对话,观察着众人的面色,同时也考虑着眼下时局。
他忽然发现,随着高杰身死,其实为史可法提供了一次改变江北四镇佣兵自重,不尊号令的局面的时机。
如果能帮助史可法得到高杰部的支持,让他掌握高杰部五万多精兵,便可以兵势号令其它三镇,那史可法江北督师之名,立马就会名副其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