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眼见着生员乔文远和周围的那些农民团练兵笑得合不拢嘴,朱平槿马上补充了一句:“只是生员叫了本将小先生,连束脩也没准备一份”

    “束脩”生员乔文远顿时傻了眼。他堂堂一位生员,岂能不知拜师有交学费的规矩。只是他现在穷得叮当响,粮食不够吃,连身上这件大氅也截去半截给人做裤子遮屁股,哪里还能筹足束脩银子

    “不要汝之银子。”朱平槿摇摇头,再次提醒他,“只是汝总得请本小先生喝盏拜师茶吧!”

    这个条件好说,去年的陈茶寨中还有一罐。用一盏陈茶换来一杆火铳,生员乔文远觉得自己赚嗨了。只是这里荒山野岭,哪里来的清茶一盏

    生员闷头想了想,又看了看朱平槿,最后终于一撇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学生请小先生寨中用茶!”

    ……

    寨子很近,从隘口出去,向右转过两个山包便是;寨子也不险,就在一个不甚陡峭的山头上。

    朱平槿登上了寨子,临高远眺,立即明白了书生和农民们为什么不愿暴露寨子的原因。

    寨子并不在山头的最高处,要比山头低上十几丈。因为山头对视线的阻挡,站在山脚下官道上很不容易发现寨子。但若是寨中军民,只要爬上山顶,登高望远,左边可以清楚看见大道,右边则可以看见一个大庄子。庄子沿着山丘修建,而在山丘之下,则是一大块平坦的耕地。团练兵占了这里,既方便监视大道上的动静,也好时时守护着自己的家园。若是土暴子和官军前来祸害,他们第一时间便能逃到这寨里来避难。

    “从军事地形的角度讲,这是一个极好的屯兵之处!”朱平槿表扬了书生的眼光。

    “学生的老大人选的,”乔文远说起他爹,并没有多少自豪,反而有了些悲伤,“可惜我爹染了瘟疫,走了!”

    哦说起瘟疫,朱平槿有些紧张:“何日之事”

    “今年春瘟之时!”

    朱平槿悄悄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想,这肥皂的销售旺季又快到了。

    下了山顶,转过山坡,踏上了山坳平地。

    “小先生请,那里便是主寨!”乔文远手指前面道。

    朱平槿抬头一看,原来所谓的主寨,只是一个小小的石墙破庙,背靠在一面山崖之下。

    寺庙周围的坡坎林间,密布着大小不一的窝棚。时不时有小孩从窝棚里钻进钻出、打打闹闹。见着吴公子领着几十名官军上山,寨子里的妇孺老幼们虽然惊恐,但并未逃散,反而远远地便向乔文远施礼。小孩子们见了李明史的盔甲鲜艳,觉得新奇,便围了上来触摸。乔文远不愿被朱平槿看轻了,挥手欲斥,那些小孩转瞬间便做着鬼脸带着笑声跑远了。

    看来,这乔文远在乡下农民中威望极高。

    “小先生请!”乔文远把朱平槿让进了寺庙。

    朱平槿抬头一看门楣:“桃花庵”

    ……

    桃花庵不是拢翠庵,庵里没有冰晶玉洁、美若天仙的妙玉姑娘,更无有事没事便来领悟禅机为爱情生活增添情趣的贾宝娃。上来唱诺迎客的只是个身高不足四尺的老尼姑。若是按贾宝娃的习惯说法,那这老尼姑一身上下,从头到脚,全是烂泥腐土做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清水气息。

    见朱平槿四处打量,乔文远便介绍道,此地已是合州地界,本名石庙寨。因寨中桃木成林,所以又叫桃花寨。外面那些难民,既有山下的农户,也有合州、定远和广安的难民。土暴子出巴山不到一月,逃难至此的人已经七八千,把这个本来非常宽敞的山寨挤得满满当当,积存的粮食也快吃完了。

    重庆府的官军赵 荣贵上月便到了合州。可




第三百三十三章 重庆官绅(一)
    合州城东是嘉陵江,城南是涪江,顺嘉陵江上溯十里不到,便是渠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 更新最快三江汇合,流域覆盖顺庆、保宁、重庆三府和绵州、潼川两州。朱平槿和廖大亨为确保川北而选定的战略防御支点,或是战略反攻的出发点,即为合州。

    朱平槿领着骑兵赶到合州城北嘉陵江码头,早有廖大亨率重庆府的一众大员过江在此迎候。廖大亨的身后,便是重庆知府王行俭。

    王行俭是崇祯十年进士出身。虽然出仕没几年,但他年纪并不小,看着总有四十出头。他出仕这几年,官位如同装上了火箭发动机,转眼间便升为四品知府,并得以执掌重庆府这一与成都府并列的大府。他主政重庆这大半年,重庆府总的安全形势要比顺庆、保宁两府要好,虽然屡遭土暴子侵袭,但总能及时打退,根本未受动摇。

    当然,王行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地形远离土暴子的老窝巴山以外,主要他有两个顺庆、保宁两府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兵和钱。

    在兵力方面,重庆府除了有重庆卫与之外,还有三支较为强大的营兵:

    四处机动作战的参将赵 荣贵部;新近调入巴县担任防卫,并借机修整补充的副将丁显爵部;驻扎涪州、忠州,守卫长江水道的水师参将曾英部。

    赵 荣贵部是援兵营,兵额约三千人。但情报显示,由于赵部最近未打大仗,且与楚军一样抓兵拉夫,其兵额已经大大超编,至少有五千人。

    丁显爵原是通江副将,其部原驻保宁府百丈关,与土暴子的几次血战中都充当主力,兵力折损大半,所余不足八百。廖大亨将其改任重庆副将,是允其所请,在重庆府修整恢复元气。

    曾英本是福建人,不知怎的从福建水师调来了四川水师。情报推测,这可能与前几年泸州人熊文灿从福建巡抚调任六省军务总理有关。曾英有两个得力手下,都是游击,一名于大江(注一)、一名李占春。三人交情甚厚,情同父子兄弟。

    目前,赵 荣贵部全军集结于合州附近。丁显爵部守着巴县城以及青木关、浮图关、铜锣关等重庆周边关隘。而曾英守备着涪州、忠州两地。部分兵力在于大江的率领下,进驻合州,控制了渠江与嘉陵江下游水道。

    在财力方面,重庆府是四川财政第一纳税大户。

    重庆府与夔州府,同属于川东。重庆府有二十州县(注二),共计三十五万石的粮额正税(注三),超出地处川西平原的成都府一倍多,等同于成都、顺庆、叙州三府粮额之和。即便排除朱平槿一家偷税漏税抗税和成都设了六卫(包括蜀府左护卫)等原因,重庆府的整体经济实力之强与普通百姓的赋税承担之重仍可见一斑。

    然而地方虽富,钱财却一般都集中在当地士绅手中。重庆官府能从重庆士绅兜里搜刮出银子来养兵,这与王行俭个人与重庆士绅间的良好关系密不可分。

    在重庆府,最有势力的士绅毫无疑问是原内阁辅臣王应熊一家。王行俭一到重庆府,首先即到王府拜见,通过周延儒的招牌,迅速与王应熊、王应熙兄弟搭上了关系。以王氏兄弟为首的重庆士绅与王行俭为首的地方官府深度勾结,既使重庆士绅的利益获得最大化,也使地方官府的施政能够获得较强的执行力。重庆府安全形势,正是这种两种力量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一旦朱平槿要打破这种利益结合的格局,那么除了面临重庆士绅和地方官府的共同反击之外,还要为重庆府安全形势承担责任!

    “强龙难压地头蛇”,这就是朱平槿初到重庆面临的难题。

    重庆士绅和官府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力量,都远非邛眉两州士绅所能比肩。朱平槿要在土暴子大兵压境的严峻局面下,取得稳定的后方供应基地,就离不开重庆士绅和官府的支持。而碍于自身的利益诉求,来自重庆重庆士绅和官府的支持必然是非常有限的,至少与朱平槿的期望值相差极大。朱平槿既要取得他们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最大支持,又不能任由他们卡住自己的脖子,甚至还要从他们身上挖出肉来,难度可想而知。

    好在朱平槿有一个同伙廖大亨。朱平槿要拿下重庆府,廖大亨要用重庆府来交换朱平槿的支持。两人密谋了许久,最后采纳了钱师爷在官船上的献策。

    钱维翰的计策其实很简单:釜底抽薪。

    钱维翰认为,王行俭代表的重庆官府与王应熊为代表的重庆士绅,之所以能够密切勾结,王行俭和王应熊同出于周延儒之门只是个次要的因素。真正的原因,是王行俭能够利用重庆府的银子来养兵、用兵,保住士绅们的利益。一旦这种以军事力量为基础的同盟被外来力量打破,王行俭无力保住重庆府的局面,那么士绅们必然因为自己的利益而踢走王行俭,重新与新的军事力量结盟。

    廖大亨身为四川巡抚,领兵用兵是他的职权,所以廖大亨正可利用当前剿灭土暴子的机会,将赵 荣贵、丁显爵两部调离重庆,开赴前线。重庆士绅们感到不安,这样他们就会重新考虑与王行俭的结盟,也有可能重新考虑对待朱平槿和廖大亨的态度。

    热切献计追求进步的钱维翰并不知道,釜底抽薪这一招他东翁在对付邛州士绅时使用过。

    廖大亨的师爷献计,自然有廖大亨的意思,至少朱平槿是这样理解的。有廖大亨的支持,赵、丁两部便可顺利调走。调离了赵、丁两部,重庆府城就是一座全靠卫所拱卫的空城。川军各部营兵和调出到外省作战的营兵,都从重庆卫等卫所中抽调军兵。尤其是最近驻扎重庆府整补的丁显爵部,更是把重庆卫抽调一空。

    仅剩重庆卫来保卫重庆府,估计王应熊等士绅晚上一定睡不着。这样,朱平槿便有机可乘,在重庆府率先布下重兵,抢得先机!

    只是无论朱平槿和廖大亨,对重庆文武的了解都非常有限。他们很难就此断定,王行俭和王应熊就会乖乖将手中控制的军队交出来;也很难就此断定,赵 荣贵和丁显爵等将领就会顺从地将军队开到前线,与土暴子拼个你死我活。

    ……

    廖大亨率重庆文武出城过江迎候蜀世子朱平槿



第三百三十四章 重庆官绅(二)
    嘉陵江码头上,停着大大小小十余条战船。这其中有两条战船十分特殊。

    因为它没有船帆,船舷边也没有多少手拿长竹蒿的船夫,反倒是两侧船舷密密麻麻伸出了长长的船桨,像一只在水上爬行的蜈蚣虫。朱平槿给它取的名字,就叫“蜈蚣战船”。

    蜈蚣战船是朱平槿在贺桂、王祖义的建议下于九月初重新设计的新式战船,比原来水军装备的划子船大了许多。船长七丈一尺,宽一丈二尺,平底、方头、方艄的中国传统内河船舶样式。

    船首甲板上有一门可以在圆形座圈上旋转的七斤铜炮。

    船身中后段分作上中下三层。

    下层是压载舱和储物舱,基本在水面以下。

    中层是桨手舱,高不足六尺,左右舷侧各有大桨九只,每只大桨由两人划动。桨杆尾端钻孔注铅配重,保持船桨支撑点两侧的平衡。支撑点是由两个铜轴承组成的万向节,在靠岸或接舷近战时可以快速解脱拉回,防止船桨折断。

    上层建筑是个低矮的开放式的火力平台。为了进一步降低重心,保持船身稳定,这个平台只有一圈蒙着生牛皮的木制女墙和四根楠竹支撑的竹席篷,大小可以容纳十五名火铳手兼炮手在上面打放。女墙四边底部都开有炮口,地板上有预制的炮座,可以让四门虎蹲小炮从炮口里开火。

    船尾是带防护的舵手舱。舵手舱控制着带多个菱形孔的半平衡舵。遇到浅滩沙洲,可以把舵提起来一截,防止搁浅。

    蜈蚣战船的速度略逊于轻巧细长的划子船,吃水更深。但比起官军惯常使用的民船来,速度快、动作灵活、火力强大。

    船首的七斤半铜炮是蜈蚣战船的主战装备。在交战中,七斤半铜炮可以凭人力控制四面旋转,射界接近二百七十度,发射实心铁弹、水军专用的八枚大霰弹和一两重的普通霰弹。

    实心铁弹能够在七十步内轻易击穿三百石粮船的船舷,双倍装药后甚至可以从另外一侧船舷打出去。

    大霰弹装一斤重的大炮子八枚,每颗炮子的大小如汤圆,所以士兵们又叫汤圆弹(注一。这种汤圆弹可以在三十步内击穿三百石粮船的一侧船舷。

    一两重的霰弹是水陆通用普通装备。装十斤可在百步内打穿皮甲,对人体造成重创。

    即便被迫接舷近战,蜈蚣战船也不吃亏。每艘船有桨手三十六,舵手兼竹篙手五,炮手、火铳手及军官二十五,共计六十六人,装备了虎蹲炮、火铳、火药包和各式冷兵器。

    四川的内河航运因为必须适应长江三峡的险滩和沱江、涪江等水浅沙多的河流,常见的大船也就三百石,载兵百人左右,装备火铳、火箭和冷兵器。五百石和一千石的船不多,主要用在长江岷江主航道上。设计时预估,一艘蜈蚣战船可以依靠其速度和火力,至少抵挡住两艘三百石大船的攻击。

    但是,蜈蚣战船的缺点同样十分明显:没有任何生活设施,连全体船员一起睡觉打盹都不可能。若拉屎更惨,必须抓住绳子将光屁股伸出船舷。一个不小心,就要下江洗澡。

    ……

    蜈蚣战船上层的平台上,寒冷的江风呼呼刮过朱平槿的脸庞。贺桂笔直地站在朱平槿身边,一如他以前在谨德殿当作战参谋一样。

    他指着两侧那些官军水师的船道,“世子,别看他们的船比我们高大,只要是开阔流缓的水面,我们一艘可以打他们五艘!”

    朱平槿很满意贺桂的信心。他微笑道:“你想利用速度优势,用大炮远距交战,让他们不能近身,干挨打不能还手!只是战场环境复杂,任何一种预想都只是简单化的东西,不能作为预测交战的结果。兵士既要练习远距炮战,也要演练近距接舷战。要预想到最坏的情况,如船体起火、搁浅、破损,或者被激流冲向下游等等。须知:事预之功则倍也!”

    贺桂答道:“末将明白!只是如世子所言,要在实战中才能练得精兵!”

    “不会落下你们!”朱平槿哈哈笑起来,“这次让你们千里行船赶来,就是让你们参战!一旦控制了渠江,就能把土暴子的阵势一劈两半!”

    贺桂兴奋地一拍木头的城堞,“多谢世子!我爹何时……”

    “估计你爹明日便到定远,贺桓跟着舒先生、孙先生他们一并过来。这次大战,是王府兵成军以来的一次大会战,谁都落不下!不过,我们一家可不能将仗打完了。”

    盯着那些官军的战船,朱平槿向贺桂努努嘴,“于大江的船和兵,都比我们多。”

    “末将懂了,要与官军搞统一战线!顺便试试他们的战力。有能战的,末将把他们挖过来!这些能战的水师,当官军太可惜了!”

    “你与你家少爷一样聪明!”朱平槿由衷赞道,“你悄悄告诉他们,拉来一百人当连长,拉过来四百人当营长!”

    “只是于大江不好拉,听说他对曾英十分忠诚!”

    “那就把功夫下在曾英身上,来个一锅端!记着,蒙古鞑子,以弓马得国;而我们大明太祖高皇帝,以舟师得国!两条蜈蚣小船怎么够!”

    “末将明白!”

    两人正说着,一声轻叹从后面传来。朱平槿转过身去,原来一名长相俊秀的少年公子。那少年公子的年龄比朱平槿还小些,双手搭在女墙上,正把头伸出船舷,痴迷地观看舷侧的桨排整齐地翻动、入水和前后。

    “如晦!”

    “世子!”少年公子面色中带着青春的羞涩。

    “表弟不必与本世子生分!”朱平槿走过去牵了他的手,“我们兄弟还像小时候一样!走,表哥带你下去看桨手划船!他们最辛苦!”

    ……

    官船上,廖大亨独坐在舱里闭目养神。王行俭站在船头,注视着前面那艘蜈蚣船。眼见世子将他重庆府的邱家表弟牵下了平台,他正欲回舱,却看到到蜈蚣船两侧的船桨突然变了节奏。两排船桨同时离开水面,向斜上方高高竖起,来了个蜈蚣亮翅。在玩什么花样他不明白。
1...113114115116117...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