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王行俭从船头回来,瞧见廖大亨假寐,便感叹道:“廖公,世子心思机巧,真异于常人也!他那艘蜈蚣船,拖着我等这艘官船,竟能行走如飞!只是我等之船反让世子之船拖着,下官有些惶恐!”

    “惶恐什么!”廖大亨微微睁开了眼睛,“他一十几岁的少年,正是爱玩的年纪!他拖着老夫,在官军水师面前显摆一番,不知有多么得意!”

    “知世子者,唯廖公也!”王行俭赞叹道。

    “藩抚和谐,也是为官功




第三百三十五章 重庆官绅(三)
    合州城东门内的一个大宅院,人称董宅。 更新最快从董宅出去不远,上了东门城墙,便可看见嘉陵江、渠江、涪江三川汇流的壮阔景观。

    这处宅院为合州生员董克治所有。董克治乃合州巨富,也是合州团练兵首领,为人疏财仗义,在士绅和百姓中很有威望。上月初广安教匪叛乱之后,合州城外很快便出现了大群的难民。然而城里除了几个衙役,并无一兵一卒。上下人心浮动,士绅百姓多有避难重庆之举。

    董克治面对危局,主动找到知州,要集士绅百姓之力组织团练守城。仅数日之间,他便征募了仆从庄户流民纤夫数千为团练,就此稳定了合州的局面。

    赵 荣贵增援到合州,面对手持刀枪虎视眈眈的合州士绅们,也只好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抢掠。朱平槿来到合州,董克治便以地方贤达的身份在码头上迎候。合州知州为朱平槿备选了三个地方下榻,朱平槿一听廖大亨介绍,便开口点了董宅。

    董克治为朱平槿准备的燕居之所,是个精致的小花园。一股活水从院墙外引进来,弯曲的小溪缓缓淌过,滋润着两岸的梅林花树,为清冷的空气添加了几分馥郁的香气。花园里有一座三间宅子,用漏墙与梅林花树隔开。

    朱平槿换了身整齐的世子袍服,正在当面致谢园子主人。

    “董先生可有意为朝廷出力否以董先生之德才,当不失一州县也!”

    “学生自然愿为朝廷出力。只是学生见不得朝堂上那些尔虞我诈、龌龊下流的做派!”

    董克治正值壮年,身材高大,身板挺直,在朱平槿面前慷慨而谈,没有半点拘谨。

    “依学生所愿,倒是手持青锋宝剑,扫尽天下妖魔,为大明天下打出个朗朗乾坤!”

    原来是位弃笔从戎的班定远!朱平槿想起来时的奇遇,便问道:“桃花寨之乔文远,先生可识得”

    “同在州学,自然识得。他与学生交情甚笃,尊学生为兄。”

    朱平槿哈哈笑起来:“他尊本世子为师。本世子今晨路过桃花寨,刚收了他这个弟子。”

    “这是……为何”

    “本世子路过桃花寨,被他桃花寨兵拦路阻挡。本世子不动刀兵,便与他讨论学问。他输了赌约,只好拜本世子为师。”

    董克治转眼明白,也笑了起来:“文远与世子所比,定然是桃花庵主!他有一副唐伯虎的扇面,总好到处提问,趁机拿出来显摆一番!”

    “正是!”朱平槿回答。

    两人都大笑起来。

    笑了一番,朱平槿便收了笑容正色道:“然本世子收乔文远等四秀才为徒,却只因他们毁家纾难,活民万人,于国于民有大功也!本世子已经准他们所请,将桃花寨兵整编为护,戍守地方,保家保乡!一应军饷、军资之发放供应,与护在编军士一视同仁。”

    同为地方团练兵首领,董克治当然听得懂上首这位少年世子在说什么。他沉默片刻,便向朱平槿表态,合州团练愿依桃花寨团练之例,整编为护。只是合州团练中有许多人乃缙绅家的仆僮下人,整编必须要征求那些主人家的意见,不可强征。

    “那有劳先生了!”

    朱平槿一开口,便把动员士绅的工作交给了董克治。董克治无人可推,只好应承下来。可他转念一想,便对朱平槿道:

    “合州团练除这城里城外两千人,在城西南之河心场(今合川盐井镇)还有千五。河心场乃合州南大门,兵家要害之地,不可不守!”

    嘉陵江穿越华蓥山,山高谷深。河心场正好卡在河谷之中,附近还有座炮台山可予掩护。朱平槿前世与老婆去北温泉泡澡,曾经路过那里,有些了解。他知道,守住河心场,便截断了重庆府西来合州的道路。团练布兵于合州之南,与其说是防土暴子,还不如说是防重庆官军。

    董克治在巧妙地向他表达合州士绅对官军的不满。朱平槿也向董克治表明态度。

    “团练既然要整编,那便一起收了。有护在,合州固若金汤!”

    “大战在即,先生熟地理,知兵法,烦请先生襄助本世子左右……”

    “臣所愿也,不敢请也!”董克治离座鞠身。

    顺利收编了团练,朱平槿正要向董克治打听广安附近的山川地形,以便为数日之后的大战做些准备,却看见李明史从院外噌噌进来,站在门口禀报:“廖抚求见世子!”

    “廖抚求见,必有要事,学生告退!”

    朱平槿将董克治送到门口,便见廖大亨匆匆走进了园子。

    ……

    噹!一个茶碟飞速旋转着闯出门外,重重摔在小院中间铺贴的青石板上,顿时粉身碎骨。

    “这等丧心病狂之语,他们竟然能开口!”朱平槿怒不可遏,咆哮道:“本世子一心为国为民,也为了保住这些狗东西的身家性命,他们竟然还以此为要挟!真是死活不知!猪狗不如!”

    廖大亨第一次看见朱平槿怒发冲冠的样子,不由打了个寒颤。

    江口之战后,钱、李两师爷回报说,世子是个杀伐决断的性子,天生的将才。董卜骑兵放出去,砍得人头滚滚,观战的士绅吓得双腿发颤,而世子却连眼睛都不眨,还直嫌董卜骑兵杀人太慢,大叫着(要他们加快)“速度!速度!”

    看世子的激烈反应,无疑对王应熊一干重庆官绅起了杀心,这事弄不好要闹大。只是世子应该知道,现在并非闹大的时候。合州以北不远处的广安州,便是白莲教匪和近十万土暴子!而他们,才是当下主要的目标!

    廖大亨想着,连忙给随侍小太监张维打眼色,让他出面劝解一二。张维看见廖大亨的眼色,却向听见动静前来探查情况的李明史努努嘴。

    “世子!”

    李明史走到朱平槿身边一拱手,“不必为了那些狗东西动怒!只要世子下令,末将不管他们是谁,现在就去将他们狗头提来!”

    你这是抽薪止沸还是火上加油廖大亨急了。

    他狠狠瞪了李明史一眼,跪在了朱平槿身边。

    “世子息怒,这事还是下官无能……”

    突然间,朱平槿却笑了起来。他拉起廖大亨,亲自扶到座椅上,自己也坐在了一旁。

    “廖公,本世子心急如焚,失态了,还请廖公勿怪!李明史说的对:那些人头,本世子随时可取,何必图一时痛快而误了家国天下!”

    “世子之意……”

    “廖公大可答应他们!但有几条要改改!”

    朱平槿的意见是:

    第



第三百三十六章 岁末大战(一)
    崇祯十四年腊月十七日清晨,浓雾弥漫,三丈之外不见人。 更新最快

    午后,浓雾消散,阳光普照,为冬日的大地带来了些许暖意,也为即将开启的岁末大战带来了好兆头。

    两艘蜈蚣船在合州东门外码头接上朱平槿、廖大亨及他俩的幕僚,沿着嘉陵江溯流而上。

    朱平槿和廖大亨今日之目的地是渠江上游的涞滩镇(注一)。

    为了让船只快速到达涞滩镇,也为了节约桨手的体力,董克治在江岸边每隔十里便安排了一队纤夫拉船,每队都有百余人之多。于大江的水师船和邱家的军粮船前几日便是由这些纤夫一步步地拉了上去。

    人多船轻,船行甚速。

    随侍的董克治向朱平槿禀报,这些渠江上的纤夫便是合州团练兵的主力。他们守纪律、尊上官、能吃苦、行动协调一致,都是些上好的兵源。若不是世子愿意将他们纳入护,那么等土暴子打退之后,他就不得不将这些团练兵解散。他个人虽然富甲一方,但毕竟不是官府,没有能力永远养着这些兵。就算他愿意苦撑下去,其他士绅也不一定愿意。可是团练兵一解散,官军和土暴子再来骚扰怎么办

    董克治的话引起了朱平槿的深思,他在脑海中把最近的新情况和今年来的一些列现象串联了起来。

    宋振宗说,这次第三团不仅出动了第四营、第五营全部,还出动了张宝恒第六营的三个连。他与贺有义打的如意算盘是,既然第三团之第四、五两营从泸州到合州,要经过渝西的荣昌、大足和铜梁等县,那么正好以防贼之名顺路占领,扩大蜀王府的地盘。

    当第四营顺利占领荣昌县之后,快马传回消息,陶先圣已经先行占领了大足县。贺有义立即亲率第六营三个连改道顺江而下。一连占领永川;二、三连占领江津后,继续向壁山前进。然而昨天朱平槿接到贺有义报告,重要的城市江津和壁山都顺利占领了,六营一连却在永川城下吃了闭门羹。

    去年底献贼袭扰四川,永川知县戴晓云望风而遁。永川生员们自发组织了团练,坚决不放官军进城,一连如何解释都没用。贺有义请示是否攻城,看来他被永川书生们惹火了。

    自发组织团练对抗土暴子的官府士绅,除了贺有义遇到的永川生员们,还有朱平槿亲自见到的乔文远和董克治,今年以来还有陈有福、罗景云出征途中遇到的怀口士绅姚玉麟、南部吏员李俊英、李俊成、周文正、李坷,营山生员王光兴(注二);田骞遇到的荣县知县秦民汤;李四贤遇到的南充生员樊明善、武生陈怀西;江鼎镇遇到的西充致仕御史李完;冯如虎遇到的大竹武生王萍兄弟;贺仇寇遇到的安岳进士窦可进、王起峨等等。【 !…免费阅读】

    这些官绅无一不是在当地极有影响和势力的官吏、读书人和大地主、大商人。他们在面临叛乱、土暴子或者官军的直接军事威胁时,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束手束脚的顾虑,开始毫不犹豫地起兵捍卫自己和地方的利益。所以每当土贼或者流贼攻城时,城头上总有那些手无束鸡之力的书生们的身影。

    刘名升刚刚呈报的情况汇总中称,渠县城破时,渠县士绅俱与土暴子巷战,死伤殆尽。丁忧在籍的兵部右侍郎李含乙(注三)力竭被执,骂贼而死,死况极为壮烈。蓬州和营山遭遇土暴子围攻时,逃到这些地方避难的仪陇县的生员和书生们表现得最为积极,个个阖家上城,几乎不需要动员。

    渠县,又是一个仁寿!朱平槿想。仁寿城破之时,除了知县刘三策遇难,孝廉贾钟斗、生员刘士恺也一并殉国。在收敛遗体时,县民发现刘士恺身上有大小创口十余处,手上还握着一柄断剑。

    难道这些士绅们都要大祸临头之时,才会警醒过来,才会与自己同舟共济

    不,朱平槿否定了。一叶障目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士绅还是清醒的!复兴报的发行,让更多的四川士绅看到了目前的局势。他们不像王应熊、杨伸等人,在天下危殆之际,还愚蠢地死死抱着既得利益不松手。真实的历史中,当四川遭到土贼和流贼交相为祸之时,在辫子军进入四川之后,蜀地大多数士绅和百姓都尽了最大努力进行抵抗。

    为此,他们几乎付出了毁灭性的代价!

    那士绅们自发的抵抗为什么会失败是缺少兵器还是缺少人力,又或是缺少抗敌的决心都不是,朱平槿暗暗摇头。

    他用自己脑中的历史唯物史观分析,得出了唯一的结论:那就是缺乏坚强的领导,缺乏一个公认的领导核心!人人都认为自己兵力最强,粮食最多,官位最高,后台最硬,其结果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在武人军阀化、文臣权谋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他们最后被人数更少、力量更弱,但有统一指挥的辫子军一一击败。

    结局毫无疑问,是亡国亡族亡家亡身!

    面对天下大乱,四川的地主官绅阶级已经在逐步警醒、渐渐行动,我必须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净化他们!但他们还需要一个领导核心。而只有我,才有资格做这个领导核心!

    朱平槿自信地想,最多再加上一个老婆。

    朱平槿自信了一分钟,又有点心里打鼓了。地主动起来了,农民怎么办他们能不能与我站在一起,形成抗贼抗虏的统一战线没有农民的支持,士绅单打独斗,一样会失败。

    斗争的关键,还是两样:政策与策略。

    ……

    两条船在行驶约十里后,在嘉陵江和渠江的交汇口(渠江咀)转头向右,进入渠江水道。

    隆冬季节里,渠江水少,流速缓慢,水道也不宽阔。虽然利于船只逆流上溯,但不利于战船机动。

    董克治热情地向朱平槿介绍,这渠江丰水期与枯水期水量相差极大。丰水期江面可达二百五十丈,枯水期只有七八十丈。渠江的水运条件非常好,从渠江咀到三汇镇总共约六百里,虽比陆路长了二百里,但因河流含沙量不是很大,河道中的浅滩沙丘不多,即便在枯水期也能行驶三百石大船。

    三汇镇以北,渠江有两条重要的支流,一条是达州方向的州河;一条是巴州方向的巴河。

    经州河及其支流,三十



第三百三十七章 岁末大战(二)
    第二天,即腊月二十日上午,朱平槿率舒国平、董克治等人从顺梁寨脚下的渠江栈桥登上了两艘小船,经摆渡后换乘了一艘在渠江中流下锚的大船。 更新最快

    这便是水师游击于大江的座船。

    于大江的座船是艘五百石的单桅大船,主要靠风帆推进,无风时也可以摇橹前进,所以这条船的尾部和两舷伸出四根长长的撸杆,既当推进器,又当方向舵。船只十分破旧,帆面上到处烂洞,大约下水的时间不短了,维修资金也没有到位。船舱甲板上安放了几门小铁炮,士兵有火铳、火箭和其他兵器。因为大船笨重,这里又是战区,不能靠岸上的纤夫拉纤,所以座船前方安排了两条大舢板牵引。

    于大江是名约三十岁的精壮汉子,身材不太高,一双精明的眼睛十分有神。脸庞和手背晒得乌黑油亮,一看就知道常年在水上讨生活。他对朱平槿和幕僚倒还十分恭敬,只是一位少年天家贵人突然上了他的船,他不禁有些好奇,眼睛老是在朱平槿头上的翼善冠和身上灰布棉袍上打的补丁上瞟来瞟去。

    于大江的部署是小船打头阵。这些小船靠摇橹、撑蒿和划桨前进,没有什么严整的队形,只是在前方左右随意地散开。小船之后是两条并列前进的蜈蚣战船。蜈蚣战船之后,便是呈纵队行进的主力船队。每艘大船都有两艘小船牵引。大船之后,又是担任后卫的小船。

    船尾官舱前的平台上,朱平槿大马金刀坐在一把高椅中,用望远镜搜索周围的江面。

    今早没有雾,但也不像要出太阳的模样,一个四川最常见的标准阴天。望远镜里灰扑扑一片,看得并不真切。渠江两岸是绵延的低山浅丘,间或有一座山峰突出于天际线之外。江面只有百丈左右。江水退去后,两边江岸都露出了大片的黑褐色软泥河滩。船行过处,时不时可以在岸边见到几间茅草民居,但是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迹象。

    朱平槿把望远镜递给贺桓,让他继续搜索,然后问身后的于大江:“于将军,你水营兵力有多少”
1...114115116117118...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