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贺桐一时脑塞,既想不起眼前这人,也想不起他说的事了。他赶忙一个哈哈,想把事情糊弄过去:“你知道,小桐不过一个家生奴才,哪里当的了家……”
“桐哥儿可千万别这么说,什么家生奴才奴才也分三六九等!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除了天家人,我大明谁不是奴才!像桐哥儿您这样的奴才,要修三辈子的福、积九辈子的德才能当上!再说了,我小姐那样玲珑乖巧的人相中的姑爷,这世上能有几个!”
牵马士卒的一张快嘴不停地翻着,终于让贺桐想起了他的名字和他的事。
“黄二,你很会说话,这就是你的福德!”贺桐大咧咧一拍胸脯,“只要你家将爷小姐舍得,你就到我庄上来当差!”
 
第三百九十二章 投鼠忌器(六)
王朝阳部谋反,或称保宁兵变,事情的性质很简单:闹饷。
王朝阳部的番号是总镇外标营,直隶于总兵甘良臣。但是王朝阳不是甘良臣的嫡系,而是前总兵侯良柱的嫡系。
自崇祯年来,由于朝廷税收困难,加之四川的大量税收被解往京城,致使四川官军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
前年,即崇祯十三年,杨嗣昌调大军入川追缴张献忠,按照大明军饷解运的原则,主客两军的军饷均由四川官府支付或者垫支。但因为四川官府确实拿不出多少银子和粮食来,只好从湖广外运。杨嗣昌以督师之尊,被迫在广安城停驻三月以待饷,结果延误了追缴张献忠的最佳时机。一名解饷官因为迟到三日,被气急败坏的杨嗣昌以天子剑斩之,以儆效尤。
去年春夏,实力被大幅削弱的川军在巴州前线失利,巴州、南江一州一县俱失,部队一直溃逃到百丈关。去年初尾随追击张献忠重占通江的知县李存性和副将涂龙,从此信讯全无,廖大亨和四川官府均认为其必死无疑,因此报了个战没。
部队遭到惨重损失,士卒要招募,马匹、兵器、铠甲、服装诸项军资均要补充,这就要花大量的银子。可是四川官府哪里凑得出这样多的银子他们能将士卒的欠饷补发数月便是好的。
可是前线的领兵大将们却不敢这样。重夺巴州的任务是皇帝下的严旨,没有兵马军械的军队开上去便是送死。于是,当军饷逐渐运到部队之后,大将们想得第一件事不是发饷,而是加快招募补充。朱平槿借给廖大亨的钱粮,渐渐被用在了填补川军多年留下的窟窿上。即便这样,两三只军队依然没有得到补充,或者是补充很少。
最惨的是驻扎百丈关的侯天锡部。
侯天锡为了让侯家东山再起,利用自己的老子侯良柱在永宁卫的势力和威望,在当地拉出来七八百军队,军官和士兵几乎全部是侯氏的族人、家丁和军户。但既然是侯氏私军,当然不可能得到现任总兵甘良臣的大力支持,除了补发三个月的欠饷,他们几乎分文未得。好在侯家在永宁树大根深,又有百顷军田屯垦,这才勉力支撑起了士卒马匹的开销。
其次惨的便是驻扎松潘的副将朱化龙部。
朱化龙本是湘西辰溪人,投军后从小兵当起,参与平定奢安之乱。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海边生活后,调至四川任松潘副将,期间曾有长沙岛大胜海寇的战功。
在四川西北边境,大明设有两卫三所,以道员一名统领军政,以副将一名、左右参将两名领松潘卫、茂州卫、威州守御千户所、叠溪守御军民千户所(注一)和小河守御千户所及土司诸军。朱化龙驻节松潘城(今松潘县城)、左参将驻节茂州卫、右参将节驻小河所(注二)。
松潘的最高长官,本来应是文职官员松潘道黄谏卿。但倒霉的黄谏卿在赴任途中,刚走到了泸州,就被流贼张献忠破城杀死,于是朱化龙便成了大明在松潘地区主要的军事将领。朱化龙部需留驻当地,震慑生熟诸番,没有进攻巴州的任务;其士卒,大多是当地军卫的军户,有军田屯垦,所以在四川官军严重缺饷的大背景下,朱化龙部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粮饷补充极为有限。
最后便是这保宁兵变的主角王朝阳部。
王朝阳部在百顷坝兵败后,将有怨心,士有怒气,军心不稳。在这次巴州攻势中,总兵甘良臣本不想用他们。但因川抚廖大亨有令,这才将他们调往保宁,为大军镇守后路。关于王朝阳部将士们最关心的欠饷补发,甘良臣已经没有余粮了,只好呈文坐镇中路张奏凯军的兵备副使马乾,请他就近予以补充。而马乾坐镇渔溪前线,哪里顾得上身后的王朝阳,于是他又行文保宁知府张继孟,请他代为发放。
文
官通过控制军队的粮饷,来控制军队,这是大明崇祯年的惯常做法。由驻军亲民官为驻军补给,也是朝廷的规矩。然而兵备副使马乾没有想到,他的一纸行文,为保宁兵变伏下了祸根:
知府张继孟胆大包天,竟然将王朝阳部的军粮和饷钱全数扣发!
……
“时逢秋粮征收的大限,张继孟这贼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他竟然……”
“不对,万大哥!张继孟不是为了秋粮。你们上了他的当!”
贺永年听完万吉富讲完保宁兵变的原因,喝下去的几碗酒已经散发得一干二净。他起身扯开大门,让冬日的冷风呼呼吹了进来。“他不是为了秋粮,他是想逼反你们,然后嫁祸于世子和廖抚!”
“上当他如今的小命都在弟兄们的刀口下!他有什么好处”
“好处”贺永年冷笑道:“杀父杀兄之仇,那是不共戴天!听少爷传回来的消息,自从他爹死了,张继孟像条疯狗一样,时时都在向朝中奸臣写信,告世子和廖抚的黑状,污蔑他们谋反!若不是世子有兵有银,深受蜀地百官万民拥戴,朝中奸臣不敢将世子真的逼反,张继孟这贼子已经得逞了!
万大哥,你再仔细想想,若是这贼子留下遗表,找个心腹送往京师,说世子和廖抚撺掇王朝阳谋反,然后自己悬梁自尽,玩一出死谏的把戏,那样不仅将你们一营兄弟的活路断了,还会引起皇帝对世子和廖抚的疑心。到时朝廷派出钦差彻查……”
“钦差来了,我们便与张继孟对质!”万吉富重重搁下酒碗站了起来,“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会牵连世子和廖抚!”
“哪里还有对质哟!”贺永年摇着头把碗里的残酒一口灌进喉咙,“到时死无对证。张继孟自杀,而你们,已经被当作叛贼给剿了!”
“什么”
万吉富大惊失色。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世子以护国安民为己任,绝不会坐视兵祸殃及保宁百姓;廖抚更不会眼看保宁重镇有失。或许就在现在,平叛大军已经过了南部县,甚至已经开到了南津关!”
“那怎么办”
恍然大悟的万吉富失神落魄坐回板凳。良久,他终于对贺永年说了老实话:
“前晚就有八百弟兄悄悄离开了保宁府。他们要打下苍溪县,打开回昭化老家的路。王朝阳今天吃了晚饭就率剩下的兄弟们离开北上。王朝阳知道你们贺家素来忠义,又投了王府,怕你们知道了追上来,伤了老兄弟的脸面,所以让我守住南津关,稳住你一晚,明天早晨再弃关北走。我不是有意要欺瞒贺兄弟,实在是春儿这孩子让我没法安心。我想好了,明天一早,便让黄大黄二将春儿送到贺家庄……想不到贺兄弟今晚便至……”
第三百九十三章 黄雀在后(一)
大队长王省吾带着县大队主力急匆匆走了,六角碉楼的建设工地顿时冷清下来。工地周围到处散落着已经运来的砖块、石头、方木和水泥袋。
怎么办,这个堡垒还修不修大家的眼睛都望着娃娃一般瘦弱的副中队长史允孝。
史允孝没有犹豫,大叫着快修,如果土暴子乘虚偷袭怎么办
这句话立即点燃了士兵们的工作积极性。
这些士兵绝大部分是仪陇县当地人,最清楚土暴子的残暴德行。若是堡垒没建好,不能容纳这三十六号人,留在外面的士兵必死无疑。
可是这些士兵空有一身力气、一腔干劲,对于砌砖这门技术活实在是门外汉。在几位兼职泥瓦匠的指导下,这才勉强保证他们砌的墙勉强不倒。
两天过去了,六角碉楼歪歪扭扭地整整长高了一丈。现在碉楼三层和四层可以站人,而一、二两层可以储放物资了。
然而史允孝并不满意,因为一排人挤在三、四两层,地窄人多,兵器根本施展不开。那两杆接近一丈长的抬枪,更是连来回移动都困难。于是史允孝命令,在第四层胸墙的基础上再加高两尺,搭上方木,形成第五层的地板。考虑围墙不甚坚固,所以这一层按照短矛的长度来修,大约只有六尺高。
碉楼顶上的露天平台,周围钉上四尺高的木栏,木栏外挂两层草垫,当做简易的胸墙。这样一来,露天平台作为两支抬枪的发射平台,可使笨重的抬枪很方便地机动火力。
可以用来守城的砖块、石头一块不剩地捡进了碉楼。
看着伫立起来的六角碉,士兵们擦着汗水和灰尘,个个笑出了洁白的牙齿。只要储备足够的食物和水,这个碉楼就是坚固的堡垒。
……
史允孝的措施十分及时。元月二十五日晚饭时分,就在他准备妥当的当口,数千名仁和寨的土暴子已经悄悄从山间小路进至土门场东面不足十里之地。至于他附近,也有土暴子五百人在潜伏,等着天一黑,就要发动袭击。
巴山的土暴子大都是当地人,消息十分灵通。王省吾离开金城寨,前脚刚走,后脚消息就报到了周围土暴子那里。
七星寨的张光陪不仅知道仪陇县大队主力的离开,还知道仁和寨寨主闯山虎袁可仪已经带着几千人去袭击金城寨了。他有心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背后袭击袁可仪,捡一个便宜。但是他需要一个堂皇的理由,让手下这帮土暴子不会产生疑心。
七星寨在金城寨东面约五十里处,藏在三面环山的山坳里,外人若无内线带路,进不来也出不去。
山坳里背北向阳的半坡上,零零星星分散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房子。正中最大最好的一间,便是七星寨的聚义厅。聚义厅背后的坡顶下方,便是七星寨新任的当家人——第四代摇天动张光陪住的院子。
张光陪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几个月前蒋成仁从长平山狼狈逃回,是他亲自把自己的粮食和银子送了一部分到这里,帮助蒋成仁迅速恢复了元气,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仗义的名声。
此番广安大撤退,奉命殿后的蒋完领着大约六七百名残兵败将逃到了秀屏山,这才躲过了护**从前后及左翼的三面合击,侥幸保得性命。但秀屏山孤悬于广安城外,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坐
等下去,早晚还是一个死字。况且除了张光培本部五百人外,逃进来的土暴子完全丧失了建制,各个山头的人马都有。他们喘息未定、惊慌失措,想投降又怕大明朝清算他们的罪恶。这时,他们都将眼睛望向了多谋善断的白无常张光培。
张光培果然不负众望,领着这千余残兵败将从护**的铁壁合围中寻到空隙冲出去,并在半路上截击了护**的辎重粮队,抢到可以续命的百余石粮食,这让手下的土暴子钦佩不已。
回到七星寨,未及喘气,摇天动这股土暴子中的三朝元老蒋完,立即上表劝进,请张光陪继承衣钵,成为第四代摇天动。众匪一阵鼓噪,于是张光陪便在半推半就间,坐上了聚义厅的头把交椅。而蒋完则凭借其四朝元老的资历和在七星寨的势力,成为了摇匪的二当家。
天光大亮,张光陪走出自己的房子,几个女人得了新主子的训诫,不敢跨出院门,便在院门口跪着恭送。早早便等在聚义厅屋后的蒋完远远望见这幅情景,便哈哈笑着,爬上山坡上的之字形台阶,向张光陪迎过来。
趁着蒋完还有些距离,张光陪的亲兵队长张宋生小声问道:“副局,仁和寨出动的情报收到没”
张光陪捋捋他颌下新蓄的胡须,不露声色道:“昨晚收到的,南部县大队动了,仪陇县大队动了,连仁和寨也动了。大概保宁府出了大事!”
“那我们怎么办”
“办法多得很,只是分寸不好把握。那个老袁毕竟还是袁韬的结义兄弟!”
看见蒋完即将走近,张光陪便略微抬起头来,露出笑容,加大音量道:“仁和寨的娘们谁最浪……”
这个张光陪为人仗义,啥坏毛病没有,就是好色。不仅喜欢玩,还喜欢把那些女人弄得死去活来!蒋完心里笑了笑,大声接口道:“仁和寨的娘们不错,那袁山猪立寨这几年,抢的女人成百上千,好看的全留给自己了……不过,掌盘子,兄弟们更看重仁和寨的粮食和银子!若是最近搞不回这两样东西……袁山猪虽然没有打下营山,但听说他在蓬州、营山附近打下好几个大户土围子,抢的粮食和银子成堆堆!”
蒋完迎头便说这事,张光培只好正面迎击:“老蒋啊,不是我不眼红仁和寨的粮食和银子,也不是不知道寨子里三千人又要断粮了。”
张光陪说着露出了为难的神情,把双手一摊:“只是盗亦有道!他和我以
第三百九十四章 四品大员(一)
元月二十五日上午,劳累了两天朱平槿从睡梦中醒来,感觉到两胯间十分蛋痛。
连日不断的马上奔波,终于使他年轻的身体出了问题。
他不担心皮肉之疼,而是担心自己骑马颠簸伤了蛋。一旦自己绝后,那不仅是身体上和生活上的灾难,也是政治上的灾难。于是朱平槿出乎意料地命令嘉措率董卜骑兵营继续单独前进,自己留在南部县城等待廖抚。恐怕嘉措这位实诚人打死都想不到,世子留在南部县是为了养蛋。
转交了孔氏的信件,贺永年的爹贺辅被留在了朱平槿身边,美其名曰做侍卫。他对南部县城轻车熟路,这时便乔装打扮一番,悄悄带着张维、蒋鲁和几个警卫去了县城东街一家老号诊所。
那诊所里的老郎中花白胡须一大把,被一群土暴子模样的人蒙着眼强行扔进马车,拉到了一处僻静所在。正在惊魂未定之际,又被刀子逼着给一名带着王府军红口罩的小兵检查命根。
那老郎中深感侮辱,终于大怒。脖颈一横,既不肯看病,也不肯开药,摆出了副宁死不屈的架势。这下张维和蒋鲁一帮人傻眼了。朱平槿不得不扯下口罩,亮明身份。这下又把老郎中吓傻了,他既不敢看病,更不敢开药。
最后老郎中终于把老黄忠惹毛了。
贺辅从腰间拔出一把刀来,寒森森的刀刃搁在老郎中的颈项上,说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若是不能将世子医好,那就一点没用,只好大卸八块,扔进河沟。
朱平槿怕老郎中被吓住,影响了状态发挥,便温言相请。折腾了半天,他的要害处总算用糊着绛黑色药膏的一贴药贴裹好了。
等朱平槿被门板抬回县衙,前方的最新军报已经在等候。伴随军报前来,还有一名特殊的俘虏——保宁知府张继孟。
……
张继孟曾经也是个风流快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比如请看他写的回文诗:“梅香透幙(mu)寒,雪舞迎风散。杯酒酌羊羔,火炉添兽炭。”
诗里诗外,很有一番情调。
然而这几年,张继孟在蜀地生活得很不愉快。
张继孟原籍陕西扶风,但因为父亲张绍桐在川任职提学道,所以一家人在多年前便迁居成都府。他被崇祯皇帝从牢里放出,接任四品保宁知府,刚开始还有些衣锦还乡的感觉,可没曾想这是他人生灾难的开始。
上任不久,张继孟就遇上了流贼张献忠入川,地处川北要冲的保宁府所属巴州、剑州等州县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官贼大战的主战场。流贼来的时候走保宁府,去的时候还走保宁府。巴州知州卢尔惇逃掉了第一次,没逃掉第二次,与剑州知州等大批保宁官员一同成了献贼的刀下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