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江鼎镇赶到成都府,正好遇到蜀愍王出殡,于是他以南充罪官的名义随了礼,并且指明将这些礼物和信件送给罗姑娘。信件上有罗景云的签字,收信的太监不敢耽搁,这事便到了朱平槿这里。

    朱平槿换了常服,在谨德殿的正殿接见了江鼎镇。面对伏在地上的江鼎镇,朱平槿半天没说话。

    “江先生既称罪官,本世子可否与闻”朱平槿终于开了口。

    “罪官从福建参议调任川东道,只因厉行防饷督察,得罪了王应熊之弟王应熙等一干士绅大族。故而落官回籍南充县。”

    “罪名是什么”

    “贪污亏节。”江鼎镇的心扑扑直跳。

    “夔州府的江府可是你家”江府之阔绰,夔州城无人不知。

    &nb




第二百六十一章 奸人觐见(二)
    朱平槿回自己办公室吃了点零食,继续回到正殿参加议事。江鼎镇已经吃完了,正在与匆匆赶来的舒国平等人见礼。

    “江先生,将上午所奏之事再与诸位先生讲讲。”朱平槿吩咐道。他自己趁机静一静,好好把有些事情想清楚。

    江鼎镇讲了土暴子沿华蓥山脉南下骚扰顺庆府之事,正要往下谈,一位身板笔直的年轻人从对面椅子上站了起来,问道:“华蓥山分东西两翼,西翼为顺庆府,东翼则为重庆府。为何土暴子不袭扰重庆,只是劫掠顺庆”

    这是参谋洪其信。

    “藩王不养士。可这位蜀世子何止养士而已!”江鼎镇心中腹诽。面前一排王府文案,个个书生模样,只是这些书生中除个别人外,个个身姿挺拔,行抱拳之礼,分明就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军人。

    尽管心里翻腾,江鼎镇依旧镇定回答:“重庆府本有重庆卫戍守,从去年起,更有秦总兵良玉驻军万余。如今秦总兵虽率军返回石砫,仍遗白杆兵数百于重庆。重庆知府王行俭恶贼掠民,亲率将士剿杀贼寇,故而土暴子不敢抄掠重庆。杜知府有心剿贼,可顺庆既无可战之兵,更无敢战之兵!”

    江鼎镇趁机讲述了顺庆府的乏兵之苦。

    明初,太祖朱元璋在天下险要之处尽设卫所,遍于郡县。或一府数卫,或数府一卫。保宁府和顺庆府便是后者,两府总共只有一卫两所。一卫是指利州卫。洪武年置利州卫于保宁府广元县。两所是指保宁守御千户所和广安守御千户所。保宁守御千户所驻军保宁,而广安守御千户所驻军广安州。

    自从万历年播州之乱始,四川卫所就不断抽军补营。到了崇祯年,抽军补营更成了家常便饭。顺庆府地处保宁之后,是省里大员们眼中的安全地带,所以更是抽军的重点地区。

    “如今顺庆一府,只有军兵两三百尚为精壮,余者皆为老弱,不堪一战。”江鼎镇总结道。

    “江先生,听说顺庆士绅出银子,养了不少家丁护院。”贺桓追问道,“难道这些家丁也是不堪一战”

    不说还好些。说起这些家丁护院,江鼎镇便不住叹气。

    江鼎镇解释道,崇祯初年,仪陇山区便有土贼零星出没,几年后陕贼攻蜀,川陕土贼合流。为了应付日益猖獗的匪患,于是顺庆士绅像保宁士绅一样,捐钱募人,组织了许多家丁队、护院队。刚开始的效果的确不错,可天长日久,士绅们的腰包便承受不起了。更可恨的,是土暴子逐渐了解了士绅们的底细,哪家士绅助饷多、募兵多,就专门针对哪家下手。几番较量下来,士绅们都被打怕了。他们都怕自己太积极,反而成为土暴子重点攻击的目标。

    “江先生,顺庆府何等重要。怎么省里不管主军不够,客军也是可用的。”舒国平也问道。

    “省里”江鼎镇抽动着苦笑一下,“顺庆一府十州县,一州一县未失。省里哪会出兵客军无非秦楚,秦军出关,用于中原;楚军大部,回防荆楚;若说张奏凯、贾登联、莫崇文三部,与其说是官军,不如说是土匪。请他们,不如请土暴子!”

    这下大家全明白了。

    能遮便遮,能掩便掩,报喜不报忧,这就是官场的规矩。只要县城不失,那就是一县未失。省里不要说调兵,就算是递给朱平槿的呈文,他们都不愿一提。贾登联、莫崇文两部的战斗力虽然比张奏凯要强,但要说起军纪败坏,三支军队乃是一丘之貉(he)。

    “再者,如今川内丝多粮少,粮价高而丝价低。往年顺庆府尚可以丝折银,清结赋税,如今……”江鼎镇摇头叹息道。

    顺庆府和保宁府是四川生丝的主产区。尤其是顺庆府,从植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顺庆府的地方经济。如今江南丝多粮少,廉价的优质生丝涌入四川,极大冲击了四川本地的生丝产业。再加上这几年民生凋敝,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有余钱来买绫罗绸缎最近罗景云和陈有福联名上奏新政坝情事,其中便提到顺庆桑农,因为丝价大跌而下河拉纤的事情。

    生丝不是没用,相反用处极大。

    衣食住行,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轻薄的绸子可以穿,更可以包裹火药。

    火器局在实验报告中提到,如果虎蹲炮用细薄绸包裹火药。因为丝绸燃烧充分,不留或少留残渣,火炮可以不用蘸水清膛,直接装填第二发。用棉布和棉纸就绝对不行。不蘸水清膛直接装填,对提高火炮的战场发射速度极为重要。因此这次北上先遣支队的配发虎蹲炮弹药,全部都是绸包火药。

    丝绸还可以作为士兵的内衣。因为生丝的强度高,模量(注一)大。多层丝绸经过合理编织,甚至可以作为现代军队的防弹衣,抵御子弹的冲击。蒙元骑兵曾用丝绸作为内衣,当箭矢射穿铠甲后,可以直接扯衣服,将箭头拔出。朱平槿也曾有如此打算。只是军队衣服用量很大,目前的棉布供应充分,于是暂时放弃了这个计划。

    除了军用,生丝还可以用作茶马贸易。只是藏区寒冷,轻薄的绸子销量不大,厚实华丽的缎子却大受藏区上层欢迎。成都府出产的锦缎举国盛名,朱平槿在飞仙关送给高安泰藏族相好的礼物,便是一匹价格极为昂贵的锦缎。除了藏区有需求,印度、尼泊尔和阿富汗等地对丝绸也有较强的需求。曹三保在榷场接触了一些藏区商人。他们告诉曹三保,许多茶叶和绸缎,翻过了大雪山,到达了所谓的德里帝国(印度)。

    ……

    下午的会议并未结束。江鼎镇暂留王府奉茶。

    晚间,朱平槿再次召见江鼎镇。但这次召见不在谨德殿正殿,而是在谨德殿东阁朱平槿的办公室。

    朱平槿开门见山:“江先生,有劳久候。杜知府请江先生觐见本世子,不知意欲何为”

    江鼎镇官场多年,他是明白人。他一跪到底道:“杜知府愿援雅州王国臣例!”

    朱平槿微微一笑。下午的分析会中,程翔凤就做出了这种判断。

    “那兵、粮、赋税、王庄之事如何”

    “一应听世子吩咐。杜知府道,他年过六旬,官是没几年好当了。只要世子保他平安致仕,将来再给他一个小庄栖身,他愿把印绶献上!”

    官员退休之前,那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看来大明朝亦是如此。

    “杜知府难道不愿富贵还乡”

    “杜知府是河南许州人。”

    明白了,原来这位杜知府的家乡在解放区,这老家是回不去了。

    “准杜知府所请。只是杜知府还得在顺庆辛苦几年!”

    “多谢世子恩准!”江鼎镇再行大礼。

    “可江先生本为朝廷大臣,如今为一知府鞍前马后,不知江先生……”朱平槿微笑着。他从上午见着这个



第二百六十二章 谨德烛光
    得到朝廷管蜀王府事的正式诏书,与廖大亨的勾结成奸,顺庆知府的主动投靠,是朱平槿自穿越以来,取得的最大政治成果。这些政治成果,必然会通过军事和经济两条线传递出去,从而为朱平槿赢得更多的好处。

    上次成功化解四面楚歌的危机之后,朱平槿曾与老婆欣喜若狂,狂吃了一顿火锅,拉了三天肚子。可如今更大的成功摆在面前,朱平槿却面带忧色,闷闷不乐。除家庭原因之外,主要原因是朱平槿突然发现,以廖大亨、江鼎镇为代表的蜀地官绅,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大明朝廷和当今天子的信心。他们开始在政治上急速转向,重新寻找能够代表他们利益、能够保全他们利益的代言人。

    这一幕在历史中真实发生了,在蜀地,也在大明各地。

    当大明朝最后一支精锐机动部队——孙传庭率领出关(潼关)的秦军被李自成击败之后,大明士绅事实上已经默认了改朝换代。当李自成称帝西安,建元永昌之后,大明官绅们争先恐后,采取各种手段款曲李自成。

    在朱平槿的记忆中,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正旦登基,不久便(注一)在西安誓师,进军北京。在潼关附近渡过黄河后,李自成率主力北上,大将刘芳亮率偏师沿黄河北岸东进,形成战略上的大包围(钳形)攻势。李自成的主力从晋南的平阳打到晋北的大同、阳和,再从宣化入居庸关,到三月十九日最后占领北京,用时仅约七十天!这一路上,关隘重重,有内外长城两条防线,太原、大同、宁武、阳和、居庸关,都是垒高壕深的著名边防要塞,设防之严密,军械之精良,在整个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连大明朝廷也认为这一路高枕无忧,转而将最后拼凑的兵力交付督师李建泰,让他南下迎击刘芳亮的偏师。

    可让崇祯帝大跌眼镜的是,山西大同宣化一路的守军,除了宁武总兵周遇吉誓死不降之外,大明朝的宗蕃、勋贵、文官、武将、宦官、士绅乃至普通的士兵、百姓,或“密写迎贼”,或“夺马迎贼”,或“郊迎十里”,或“胸前顺民”,或“见贼即降”,根本没想过认真抵抗。代天督师的李建泰刚一出京,则密议投降;而留守京师的大学士陈演,面对一道又一道催调辽军入援京师的圣谕,千方百计拖延。直到京师沦陷,辽军吴三桂部才刚刚入关(山海关)!

    “胜者为王败者寇”,那是中国的传统。一旦官绅地主集团认为大明皇帝无法代表他们的利益,一旦官绅地主集团找到了他们心目中的“明主”,那么即便是鞑子来当皇帝,他们一样会义无反顾!卑躬屈膝!

    大明朝的气数已尽,改朝换代无可避免。在大明各省各阶层人士中,恐怕已经形成了一致的共识。而朱平槿现在最为恐惧便是这种共识。因为这种共识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望风而降!就意味着兵败如山倒!就意味着个人的任何努力,都将被历史的车轮轻易碾碎!

    那这种可怕的共识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朱平槿不敢断言。但是,当大明边军精锐覆灭于宁锦,当中原重镇开封没顶于黄水,每一场军事上的灾难,都在政治上为大明王朝敲响一次丧钟!

    有鉴于此,朱平槿决定,把许多工作的进度表提前一年。他原定于崇祯上吊之后,他才结束在蜀地的蛰伏状态,然后名正言顺地举兵誓师,竖起大明的旗帜,与李闯张屠和满清鞑子争夺天下,为那些不甘于做亡国奴的人提供另一个选择。既保住自己和老婆的小命,也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和人民!

    可如此有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如果闯献或鞑子很快征服全国,届时很可能出现以四川一省的人力物力来对抗天下的不利局面。就算朱平槿顺利拿下了汉中、湖广作为争夺的主战场,四川的人力物力能否支撑长期的战争,也有很大的疑问。因为那时的汉中、湖广,必然满目疮痍、十室九空,仅仅只能作为四川的缓冲地带,其本身的战略依托作用完全丧失,甚至还可能成为朱平槿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

    天上没有一丝星光,四周万籁俱寂。谨德殿东阁的烛光还跳动着,朱平槿毫无倦意,仍伏在案桌上奋笔疾书。

    军队建设必须再次加速。从野战军到地方军,必须尽快扩大规模,形成组织严密、人员充实,训练有素、装备完善的结构体系。好在蜀考的进行和左护卫的整顿,以及大批初级军官的基地化轮训,初步解决了军队建设中的干部问题。像陈有福、刘三根、魏辰、谭思贵等一批出身卑微,信仰坚定的军官,正在逐渐成长起来,成为军队建设中的中坚力量。

    政治建设也要加快。而政治建设离不开朝廷的认可、宗室的支持、士绅的清议、土司的服从和百姓的口碑。所有的这些政治建设,宣传口的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复兴报更是其中一项极重要的阵地和武器。通过这次蜀考,大量的蜀地中下层读书人,渐渐发现为蜀王府效命并不是政治上的自杀,反而是政治和经济上的双丰收。他们的积极参与,他们的风评转向,将有利地支援复兴报的宣传工作。而廖大亨等蜀地高官的公开配合,更使蜀王府和朱平槿逐渐代表了大明在蜀地的正统,代表了一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开明**政治理想(注二)在蜀地的生根发芽。下一步,朱平槿要继续巩固川西基本盘,同时把手伸到整个四川,伸到夔门之外,伸到南京和湖广,而且他已经开始了行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政治上一样好用。

    经济建设,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国家民族的命运。除了在粮食生产上加码,还要在工业、交通、外贸诸多领域再度发力。而工业,包括现代工业的雏形——手工业,将作为朱平槿领先于大明诸省、领先于流贼、鞑子,甚至于领先时代的绝密武器,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运攸关、性命攸关的军事工业上,必须高强度、不间断地投入,哪怕是用赤字财政的代价,也要保证军队战斗力提升的最大需求。

    朱平槿用简陋的鹅毛笔一项项写下自己的计划。有些要与老婆协调,有些要与手下大臣商量,有些要提前进行准备,还有些要进行人事调整。总之,事无巨细,朱平槿都不愿遗漏了,让这项工作成为木桶上的短板。烛光依旧跳动,笔尖沙沙作响,时间不声不响已经到了三更半夜。

    这时,一个披头散发的白袍女鬼不声不响出现在朱平槿的面前,吓得他心脏病差点发作。

    “半夜不睡,给谁写情书呢!”女鬼开口道。

    哎!朱平槿的心脏缓过劲来,原来是老婆。他抚抚胸口,大口呼吸。

    “吓着了不是我故意,是李四贤见你不肯睡,专门来求我的!”

    “人吓人,吓死人!”朱平槿恨了一眼他老婆,“吓死了我你就是寡妇,一辈子没人敢娶你!”。

    “什么寡妇我们不是没结婚吗”

    “我们已经订婚了,而且登记备案!”

    “那你今天为什么不准我参加大典……”

    在这些问题上与女人扯皮讲道理,那是永远扯不清的。朱平槿得心应手地及时转移话题,跟老婆谈起了正事。

    “你不是一直想搞乡镇企业吗我想把洪其惠调到成都来,担任经济部门领导,做你的副手。”

    老婆打了个哈欠:“行,随你!谁守雅安”

    “曹三泰、魏辰和傅元修为常委,曹管经贸,魏管军队,傅管王庄和作坊,曹三泰暂时抓总。”

    老婆揉揉眼睛:“我还以为你要让傅元修当南坡碗呢!也好,曹三泰肯定比傅元修听话,读书人肚子里总有蛔虫!那刘道贞如何安排他是洪其惠和傅元修的老师,不能比他们位置低的。云哥儿见田先生位



第二百六十四章 血战长平(一)
    在朱平槿登上承运殿,接受百官朝拜的第二天,复兴报发出特刊,专题报道了这次盛大的王府仪式,并以象征性的价格——一个铜板,向成都府以及四川所有的府、州、县甚至土司发行了近十万份。

    许多路过成都的客商,他们在被询问商号和目的地之后,都会被官府强行要求带上几十几百份专刊,到目的地后转交给当地官府或者土司。通过这种形式,蜀地百姓第一次见识了一个清晰无比的形象:

    那是一位威严的、仁厚的、具有高贵血统并掌握着蜀地最高权力的少年。这个少年,在兵荒马乱的动乱年月,也许就是他们生命安全和太平生活的象征与保证。

    ……

    陈有福和罗景云合兵一处,建制完整,实力大增,立即筹划依托新政坝,给可能出来抢粮的土暴子以迎头痛击,打出蜀王府和护商队在川北的威风。但是,新政坝周围有那么多的地方,土暴子最有可能出现在哪儿呢这时,新政坝的典吏李坷突然来访,为护商队的首次出击确立了方向。
1...8990919293...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