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第二百七十六章 承运朝会(二)
战争期间,军事问题乃重中之重,是一切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蜀王府要掌控川北川中地区,军事力量的投送还是急先锋。朝会伊始,舒国平便率先代表总参和总监两家,提出了王府在川北、川中地区的军事战略设想和相应的军力部署。
参监两部认为,川北川中地区既是战区,那么战区的机构编制首先要适应作战的需要。“兵贵专而不贵分”,军政不能分家,因此他们提出设立川北川中军政委员会,作为蜀王府在川北两府一州最高决策机构,统一指挥在川北的军政机构,川北军政委员会又分为民政和军事两个组,各有侧重。
参监两部还认为,皇帝对夺回巴州下了严旨,因此四川官府必然会在近期做出军事部署,开始对土暴子展开围剿。护商队占据了仪陇县,距离巴州城仅一百五十里。如果护商队参与收复巴州的战役,仅仅依靠护商队第三营的千余兵力展开进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立即扩编,并派出增援部队。此外在秋粮收获后,蓬州、广安州各县在呈文中都提到了小股土暴子劫掠乡间,在顺庆、保宁两府建立护庄队也是当务之急。为此,他们提出了以下军队扩编方案:
立下赫赫战功的护商队第三营扩编为护商队第四团,下辖第三、八、九和十营(四、五、六、七营的番号已给了宋振宗和贺有义的第三团)。团长陈有福、副团长贺仇寇(兼)、监军罗景云、副监军李四贤(兼)。
三、八、九分别由林言的三营一连、许守财的一营四连和孙德仁的三营四连扩编。第十营由成都调去。原三营一连指挥的火器和炮兵部队作相应扩编,待装备充实后重新于团建制内调整。
护商队第四团是川北军政委员会的机动野战部队,担负主要作战方向的进攻任务。团部设在新政坝,现阶段主要作战方向是新政坝——仪陇县——巴州方向,兼顾营山县和蓬州方向。
设立顺保护庄总队,在顺庆府各州县和保宁府南部、阆中两县均设立护庄大队。总队长贺仇寇、副总队长贺永年,监军罗景云(兼)、第一副监军刘红婷(兼)、副监军李四贤。
总队前方指挥部设在渠县,由贺仇寇坐镇。刘三根的潼川州护庄总队独立营由潼川州东调至渠县以北之三汇镇,改称顺保护庄总队第一基干营,其蜀王府护庄队独立一营的内部番号不变,堵在土暴子借华蓥山脉南下劫掠的大门口。
总队后方指挥部设在新政坝,由贺永年坐镇,指挥南部县、阆中县和仪陇县三县护庄队,并接受护商队第四团统一指挥。在南部县和仪陇县作战的贺家庄丁和王省吾的护商队三营三连一起整编为顺保护庄总队第二基干营,内部番号为蜀王府护庄队独立二营,王省吾任营长。独立二营的任务,就是坚守金城寨、新政坝和碑院寺附近地区,为护商队第三团未来的巴州攻略,提供一个坚固的基地。
潼川南五县,西北有川北总兵甘良臣所部、东北有楚军贾登联部等官军掩护,短期内外部军事威胁不大。刘三根的独一营调走之后,只强化各县护庄大队,暂不设立基干营等机动野战部队。潼川州护庄总队长兼监军李崇文,副总队长王大牛,副监军田骞。
在参监两部的方案中,除川北部队的扩编和调动,由大本营成都增援川北前线的部队也相当多,可以说下了血本。
魏干、李用敬指挥的独立第一辎重营全部开赴前线,并指挥所有支前民夫,担负从沱江怀口镇到第一线作战地域的后勤辎重运输任务。
在松林山基地完成训练的训练骑兵排接收了秋市的战马,已经扩编为一个连。他们将抽出三个排,组成一个参战骑兵连,番号是护商队骑兵第一营第一连,营长监军由宋振嗣兼,正副骑兵连长是高知聪、高知明兄弟。
何承峻的炮兵连已经接收到了十二门人头炮,扩编为两个连的炮兵营,不久即将完成组训,开赴川北。
驻守成都北门的天全土司骑兵营也将调至川北参战;
除上述部队,还有一支新组建的队伍将被推上战争第一线。
在松林山整编中,人称“蜀藩长子”,蜀王府最大的王有企业——成都左护卫,已有六十余名军官和一百九十余名总旗、小旗及士兵通过集训分配到了各部队。
在完成“敛丁入队,寓兵于民;田土不动,减租分业”的左护卫改革目标后,左护卫及流民、庄户又有约一千五百人被选入了商庄两队。其中五百人被宋振宗和贺有义带去了泸州,补充到护商队第三团和泸州护庄总队;四百人补充到一团一营,与一营剩下的两个连混编,保持一营的满编状态;其余的约六百人与老部队一营二连混编,编成了护商队第十营。
护商队第十营的营长,是左护卫实际的署卫事、千户尹家麟,正监军和副营长暂缺,副监军为朱平槿的族弟、请封镇国将军朱平杸。
原一营二连改番号为第十营第一连。这支部队是由碧峰峡的老第二连连部及两个排为骨干组建的。有这个连在,即便第十营的其他部队在战场上撒了丫子,这支草标部队也不会崩溃;有朱平杸这位正经的蜀藩宗室为监军,左护卫那些喜欢搞名堂的王府亲兵们也不敢明目张胆。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承运朝会(三)
罗雨虹坐在承运殿正中宝台之上的大椅子上,浑身不自在,大殿里舒国平念了些什么,她一句都没有听进去。这把大椅子拥有超过支撑人体所需要的尺寸,人坐上去,身体四周觉得空落落的,除了屁股有支撑,几乎四面不靠。好在并列坐上了两个人,她右面有扶手,可以稍微搭搭手。更让罗雨虹不自然的,还是那种是高高在上的感觉。空旷宏大的宫殿里,除了老公,所有人都在她脚下,向她跪拜,向她禀报,而她,就仿佛庙子里供奉的菩萨一样,只需要展示自己的端庄美丽和雍容华贵。
罗雨虹偷看一眼身旁的朱平槿,看见他双手平放腿上,身体端坐,脸上挂着永恒的微笑。除了一双还在转动的眼珠,全身上下几乎凝固一般。罗雨虹悄悄摇摇脚尖,让发麻的双脚恢复知觉。她忽然佩服起朱平槿来,真不知道他这端坐的功夫,是在什么时候炼成的!
早知道是这样,今天就不该闹着前来!罗雨虹心里后悔万分。现在坐上来了,下去可不那么容易。原来听说当官是最容易的,连官都不会当那是世上最大的笨蛋。现在才知道,当官最累,累心也累肉!
……
总参和总监的方案,很明显受了我的情绪影响,也受了长平山巨大胜利的鼓舞。可既是抛砖引玉,引不出玉来,这砖便白抛了!
朱平槿在老婆哀怨的眼神中微笑着,动了动嘴皮,点名让郑安民发言。
清剿土暴子,那绝非一月一旬之事。如果世子点头认可了参监两总部的建议,蜀王府军队数量立即便要进行大规模的扩编,并且进入到临战之前的动员状态。蜀王府的钱粮、人员及各方面的资源能否及时跟进,提供坚实的支撑
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
在这样大的战略问题上,两总部的方案制定是否秉承了世子的旨意
朝会上的文官们听着、想着,有些不淡定了。
作为王府官之首的郑安民,也是第一次接触该方案。
他坐(注一)在左班的前列,眼睛红红的。他不是因为蜀愍王下葬而伤心过度,也不是因为罗姑娘大大咧咧坐在世子身旁有违礼制而义愤填膺,而是因为没有休息好。自从朱平槿让他牵头整顿左护卫之后,他身上的担子便越来越重。
身为正经的王府右相,王府里面的一摊子事本是他的职分;“民以食为天”,曹三保随驾王妃呆在青城山脚下不回来,这王庄一摊子事也要他接手。他把曹老公公请回来当顾问,才把秋收好歹应付过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天使驾到,蜀王的葬礼他不敢有丝毫差错,顺便还得把左相秦文荐安葬了;世子奉旨管府事,在端礼门挂出太祖高皇帝的真容像,这是蜀地数十年来最隆重的典礼,具有极为重大的政治意义。这是他建议的,也需要他亲自主持操办;此外,他还身兼火器局总管和护商队总监军,军队的事情他一样要过问,尤其是关键的干部人事问题。
所以当钦差黄锦终于上船之后,郑安民终于垮了。世子发现了他的疲态,立即让他立即回家休息,只说明天一早朝会,请郑大人准时参加。谁知今天一早,世子便在这样正式的场合,通过军事统御机构抛出个这样一个重量级方案!如这个方案实施,光护商队就有四团十营,加上两个等同于野战部队的护庄队独立营及一个辎重营一个炮兵营,护商队的总兵力将达到一万三千人左右。再算上护庄队和土司兵,兵力还要翻一番多。财计上的负担不说,政治上的姿态就太张扬!
作为朱平槿圈子里的核心人物,郑安民大致知道朱平槿思路的大致轮廓。那便是先默默积累力量,慢慢打碎蜀地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桎梏,整合起蜀地各方面资源,积累起更多的支持和人望,等待中原和关外的战局明了。如果朝廷惨败,崇祯皇帝已经无力回天,这才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公开地高调亮相。换言之,就是枫林先生(注二)献给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那著名的九字国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此,既不会过分激怒朝廷,在政治上更为安全。也更有可能利用全国和蜀地局势的恶化来争取四川官绅和百姓的支持。至于今年工作的主题,依然是消化、巩固和发展。如兵进川北,兵力只是营一级,目标不过试手、落脚,防止土暴子来抢粮,全面清剿要放到明年。
是世子被长平山的胜利冲混了头脑是世子与廖大亨又达成了什么有利的秘密协议还是世子接到了什么来自京师或战场的最新消息郑安民一无所知。
听到世子的点名,一肚子疑惑的郑安民踌躇片刻,还是出班奏事了。疑惑总有机会询问,但是现在不合适。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按照世子的思路,拾遗补缺,如何去完善他的方案。
“国初之时,天下纷扰未定。太祖高皇帝雄踞钟山,观览天下大地,故于山川要冲之处,分封诸子,屏藩中央、夹辅皇室。凡藩府,设三司以辅藩王。一曰长史司,设左右长史,掌文事,或曰外相;一曰承奉司,设承奉
第二百七十八章 承运朝会(四)
蜀王府外三大殿,分别是承运殿、圜殿和崇信殿,分别对应京师的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在蜀王府,崇信殿一般用来举行规格低一点的仪式,比如册封蜀王妃、蜀世子等等。在承运殿举行重大活动之时,崇信殿还是蜀王府主人的临时休息室和更衣室。
在崇信殿的东阁里,朱平槿半蹲地上,正在殷勤地为老婆揉腿搓筋。
“不让你来你偏来,吃苦了吧是不是觉得郑安民把手伸长了”朱平槿问道。
罗雨虹突然腿一蹬,把猝不及防的朱平槿一下带到了地上。
“是不是你让郑安民故意捣乱!”罗雨虹满腔怒气终于喷发出来。她的利爪直指朱平槿面门:“你说,你是相信你老婆,还是相信外人!”
“那还有说的太阳最红!老婆最亲!”
面对老婆的佛山无影脚,朱平槿颜色不变,若无其事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坐回了罗雨虹的身边。
“你误会郑安民了,他不是想管钱,他是想当宰相。不过他的个别观点我还是赞同的:还不到大打的时机,军队今年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建设。这事我受了情绪影响,太着急了。而总参、总监两部又受了我的影响……”
太阳升起来了。绚丽的日光从大殿的窗棂纹样中斜钻进来,拉出了千百根金柱,又在殿内的金砖上投射出斑斓的亮点。凝望着殿外的秋阳,朱平槿喃喃自语:“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我怕张献忠打过来,把我们俩半埋在土坑里扒皮抽筋。我有一种很深的恐惧,我必须时时刻刻绷紧神经,以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不起。”老婆伏在朱平槿肩上,眼睛红红的,“我的恐惧是你。怕你变心。”
朱平槿一把将盛装的美女搂进怀里,让她感受自己的心跳。
“在这个时代,我们俩是孤独的一对,永远都不会分开,这是上天注定,这是我俩宿命。除非我们失败了。”
……
崇信殿、圜殿和承运殿三座大殿的平台连在一起,从空中俯瞰,呈一个不规则的“工”字形。三座大殿以其巨大的规模和体量,深深嵌入了蜀王府长方形的红墙里,与其附属建筑一起,构成了蜀王府外朝的主体部分。
朱平槿和罗雨虹手牵着手,沿着平台上的栏杆慢慢向承运殿走去。秦裔领了太监宫女,远远地吊着。李四贤离任前给他的唯一忠告,便是这个距离。
“……既然要设国务院,就要相应设一个中央军委。但是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得有个相互联系的机制保障,免得他们为了各自的部门利益相互拆台。今天的文武是不是有点打擂台的样子我看有点像!”罗雨虹谈到了她对政体的认识,也谈到了她的担心,“我们的企业不能放到官僚手下。他们要把所有的钱揣进自己的腰包!”
“企业还是要有主管部门的,否则以后企业一多,他们都来找你汇报,请你给政策,让你拍板,这会把你累死。”朱平槿捏了捏老婆的手,尽量用缓和的语气劝解罗雨虹:“要不然我们把议过的股份制投资公司模式提前拿出来吧。四川人民都成了股东,就在利益上永远和我们捆在了一起。我已经为你准备了人,让他做郑安民的副手,管经济、管税收、管企业、管财政!你呢,直接管他,这样你就能抽出时间干点有创意的事,比如时装展、化妆品还有妇联。女人太累了,老得快!”
“洪其惠你不是准备让他当经济部门的领导吗”
“哪有什么纯粹的经济!我们的经济自然要为我们的政治和军事服务。经济部门如此重要,一个部级干部地位太低。再说洪其惠的资历和业绩都够了,再提半级,当副总理。他人到中年而不得志,经济利益依附于我们,政治上可靠而且精明;反对士绅过度剥削百姓,反对官僚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主张企业自主经营,有朴素的市场经济观点。这些都是他主管经济的优势。
当然有些观点他不一定全对。比如田土投献问题,他就想得过于天真。你放手让他做事,你在一旁观察他。他做偏了,你再出来纠正。这样你轻松了,事情也不会耽搁。
这次我找他来开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他把雅州的经验完善后推广到四川!税收包揽,按照田骞的话来说,那“是以名 器贻世子”。我们有了名 器,那么在各地建立相应的军事组织就会顺畅许多。有了军权,有了财权,官府除了一张皮,什么也剩不下,四川早晚全是我们的!”
让洪其惠当副手,罗雨虹没有意见。只是郑安民那里会不会有意见,她有点担心。
朱平槿笑笑摇头道:“不会。郑安民不是想伸手,而是想放手!长史司一调整,就跟左护卫没两样,都剩空壳。他亲自牵头左护卫的改革,这点还不明白他提出长史司的调整,既是在我对长史司动手以前争取主动,也是在担心我们产生误会。在大明朝,当宰相是风险最高的职业。郑安民熟读本朝典籍,人也很聪明,这一点他清楚。他是在用实践中遇到的大量问题来委婉劝谏我,让我不
第二百七十九章 承运朝会(五)
文武意见冲突,世子未等辩论便宣旨休会。武将堆里的舒国平和孙洪趁此机会,立即小声商量起军事方案如何完善。郑安民自个溜到偏殿用茶,一个属官从人也没带。
舒国平年初在雅州城楼上英姿勃勃的形象,一直留在洪其惠的记忆中。还有一人给他的印象更深,那就是已经调到泸州的贺有义。洪其惠满怀心事,先上前与殿内等人寒暄几句,随后便给三弟洪其信使了个眼色,一前一后走到殿外庑殿回廊下。
洪其惠叫出弟弟,主要目的当然是打听消息。军队提出的调整计划,不是个简单的部署调整,也不是个简单的数量增加,那是争夺天下的前奏。联想到世子招揽他时做出的“五年不失一州府”的承诺,洪其惠不由浮想联翩。
洪其信已非那个初出茅庐的浮躁小伙了。他身板笔挺,肌肉结实,目光有神,充满自信。洪其信与贺桓合称总参双壁。一个是世家大族的秀才,文笔好,总参的行文呈文多半出自其手;一个是世代将门子弟,从小积累战争经验,能对总参的计划提出实用性的操作建议。洪其信在蜀王府已经干出了感觉,比起他还在眉州投献科饱受煎熬的二哥洪其仁,那是舒畅太多。
“大哥,军事调整计划正是小弟执笔草拟的!”洪其信言语坦荡,毫无隐晦,“世子主旨,要我们大步向前,莫要像小脚老太,瞻前顾后、踟蹰(cicu)不前!天下大变在即,计划调整也需紧跟。故而小弟除了将川北军队数量大幅调高以外,还将情通、兵站、火器和水军四样加上。世子曾道,川北土暴子乃是蜀地心腹之患,务必于崇祯十六年中之前斩草除根!总参计算过,若要清剿土暴子,没有十个团四万人以上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完全清剿土暴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