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十三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响木

    “那钱粮用度你等可曾算过”

    “倒不曾仔细算过。不过打仗的话,一营每年五万两银子是要的。其中军饷二万五,军械战马军服一万余,还有粮食五千石,草料、火药、铁子若干。若是用兵,军械战马军服人员都有损耗,所以至少再加五成。”

    “养十个团四十个营便是二百万。若是用兵,还要再加五成!”洪其惠心里震动了。

    一个雅州,每年的赋税才多少!

    昨晚阅读的四川经济资料里,目前蜀地每年赋税总额也就三百多万两银子!

    从奢安之乱起,四川已经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战乱,三四千万亩耕地,起码抛荒了一半以上,现在最多仅存一千五百万亩。这些耕地全部做到了“十税一”的“一刀切”,按一亩两石的产量和一两五钱的的粮价,不过价值四百五十万两银子。光是为了打川北土暴子所养之兵,就要花掉三分之二,难怪郑长史要赘言用兵!

    可世子的目标很明确。清除匪患,从长远上也是势在必行。这就有个长痛与短痛的问题了。如果单用三百万两银子,就一劳永逸地清除川北的匪患,那这银子花得还是值;就怕花掉了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三百万两,匪患却依然存在。为了剿匪,不得不养兵;为了养兵,不得不加税,不得不逼得更多的百姓变成土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一年不成,两年难结,最后变成经年不息的长期战争,那样可就大亏而特亏!

    头一天进入王府,就遇到了这等棘手之事。长史司王典簿专门为给自己准备一大堆经济资料,肯定便是世子的安排。洪其惠已经预感到,复会后世子必然点名自己发言,要求自己从经济角度建言献策,确保对土暴子的战争保障。

    洪其惠脸色变幻,苦思解决之法。他一点点将脑中资料的细节提取出来,把它们一项项放在现实的环境中考量,又一条条否决。金殿之上,君臣奏对,那是他一生的梦想,他可不想弄砸了。

    洪其惠在苦思奏对之策,他小弟洪其信却意气风发笑道:

    “大哥,世子这次调你来,小弟不知缘由。不过依小弟看,自从天使驾到之后,世子便一心琢磨着大力扩军。不要说十个团四十个营,就是一百个团四百个营,他都嫌少!贺先生调任泸州,舒先生、孙先生、贺桓和我在浣花楼为他践行。贺先生喝高了,突然于席间唱了一句,‘试看当今天下,谁堪英主敌手’!

    贺先生当初便要投到世子门下为奴,只是世子要他出仕,所以没收。此番贺先生和宋将军到泸州,跟着过去的各地移民有十万之多,加上原住民和土司,泸州捡兵入队者不会少于一万!高先生带着土司兵,过去了两个连。还有护庄队,成都府各县至少抽了一个基干排过去,仁寿抽了三个,彭山和双流抽了两个。他们与第四营合编,很快第三团就会齐编。小弟猜测,泸州极可能组成护商队




第二百八十章 承运朝会(六)
    朝会继续,世子点了政研室主任舒国明发言。

    “有几份情报,臣等做了分析,得出了数个概略之推论。”舒国明说着从袖中摸出一叠纸。在殿内众人的注视下,他慢慢将纸张的顺序做了整理,然后开始小声念起来。

    “舒先生,请大声些!后面各位大人听不见!”秦裔不得不提醒舒国明。

    喔!舒国明如梦方醒,连忙抖抖纸张,大声念起来:

    “……由此可见,薛国观之死可期,周延儒秉政可待。近期传来消息,已经初步印证了政研室判断。若宜兴(周延儒)秉政,以政研室推测,他必反薛相所为:蠲免积欠,减免两税,扩大科举,诏还老臣。可宜兴虽机警而性实贪鄙,喜结党而藐同僚;善奏对而无军机才,此必误国之相也!”

    殿上出现了一片嗡嗡身,且有越来越大之势。朱平槿不得不拍了一下扶手,制止了群臣的胡乱猜测:

    “想必各位大人和先生都想知道,这些消息是哪里来的,又为何做出如此推断。本世子这里便可明言相告,消息之源乃是机密;结论之推断过程,亦是机密;结论之验证过程,更是机密,不得擅自打听!有违者,罪之!贾审理,记下今日朝会之人。凡有泄密情事,当从今日朝会者中查起!此为常例,今后朝会,殿中之人,一律签到留名!”

    审理贾继昌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在蜀王府任审理一职已经二十几年。他唬着脸出列应了一声,又用眼睛扫视一圈,把每张人脸都记在心头。

    舒国明只是被短暂打搅。他见到世子重新示意,连忙抽出第二张纸抖平了开念:

    “前四川巡抚,现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领兵出潼关后,便一直跟着闯贼追赶。从河南追到湖广,又从湖广追到河南,可依然未能追上。九月初,傅宗龙在河南新蔡与保定总督杨文岳汇合,官军有了贺人龙、李国奇和虎大威三位总兵,还有两个督标营,实力大涨,兵力已达三万以上。傅宗龙一心想与闯贼决战,可闯贼营中骑兵甚多,运动速度很快,且河南百姓大都从贼,为闯贼提供消息,官军如今是睁眼瞎,到处乱摸。现在皇帝催得急,兵部更是三天一咨,傅宗龙和杨文岳已经急了眼,干脆沿着新蔡至开封大道一直往北打,逼着闯贼出来与他们决战。”

    此文内容比前一份翔实得多,且风格大不一样。想来政研室里藏龙卧虎,并非哪一个人在闭门造车。

    “官军若败,闯贼或转攻开封,或转攻南阳,还有可能横扫豫中、豫南、楚北诸州县,如此一来,则豫省除河南、归德数州府外,一省从贼,或不可免。诸位同僚,政研室的判断是:”舒国明抬头看了殿中诸人,大声念出结论:“傅、杨二督必败无疑!”

    舒国明又念了几份政研室关于关外、河南、山东、陕西、南直隶的研究结果,无论各方面情况,都是一片灰暗。

    如此下去,中原糜烂,关外沦丧,从贼百姓越来越多,局势将不可收拾!当舒国明将最后几个字读完,他才惊诧地发现,开始时的议论声没了。大殿静如空山,气氛凝若冰柱。群僚的脸色,沉重得能滴下水来。

    舒国明连忙收拾了研究成果,向宝座上的朱平槿和罗雨虹施了一礼,又向周围团转一揖,转身走出殿外。他并非今日朝会的参与者。不是他没资格,而是世子认为作为辅助决策的智囊团,政策研究室最好不要受朝局的影响,保持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观察者的地位。

    蜀王府今年来发展的势头很好,一些人便有点沾沾自喜,或不思进取,或心思旁移。政研室的报告给了他们当头棒喝,提醒众人:现在还不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时!

    朱平槿让政研室在这个时候出场,既是敲打郑安民,让他不要有过分的功名利禄之心;也是在考验洪其惠,看看他在这种压力下,能否保持一颗忠心。须知,他正是为了功名利禄才投靠的蜀王府。他与程翔凤一样,都是雅州士人集团的代表。他的取舍,很大程度上能观察到雅州书生们的动向,继而推测出蜀地书生们的动向。

    ……

    大殿内愁云惨淡,鸦雀无声,这不是朱平槿想要的效果。朱平槿轻松微笑起来,用笑容驱散笼罩在殿内的愁云。他点了刘名升的将,让他在大堆坏消息之后,给大家来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刘名升的好消息是关于闯献两巨贼的。

    李自成首攻开封不利后退往豫西。罗汝才与张献忠闹掰,转而与李自成联营,并“兄事之”。而张献忠克光州、随州之后,开始北上河南,围攻南阳。南阳不克,转破信阳和泌阳。

    朝廷急调张献忠的天敌左良玉部入豫追剿。这时,张献忠性格和用兵上的一大特点显露无遗,那就是“极为机灵”。他一面用偏师伪装主力,继续在河南示形,吸引左军加快北进;一面敌进我进,以主力隐蔽南下,向左军老巢郧西县扑去,并在七月间顺利攻



第二百八十一章 承运朝会(七)
    世子的开怀大笑,让殿内的众人都大笑起来,沮丧的阴霾一扫而空。

    即便李自成也进过四川,但张献忠依然是四川百姓心目中最大的敌人。张献忠信阳大败,必然使得民生凋敝的四川获得喘息的时间,必然使意图加速发展的朱平槿赢得平定全川的时间!

    “只要张献忠没死,他就会再回来!他在来了四川几次,尝到了甜头。当他裹挟到足够匪众,便是他重返四川之时!不过,最近两年内他是没有机会了。张献忠重回四川,那时我们将没有官军助阵,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是故,商、庄两队必须迅速扩编!”

    朱平槿嚯地站了起来,挥动着拳头,一锤定音:“只是这进攻土暴子的时机,郑长史说得对,今年清剿仍以官军为主,我们为辅。明年三月开春插秧之时,我们再动手!目标直指巴州!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在明年三月春播之时进攻,这个时机的确选得准,殿内所有人都在点头叫好。

    没有春播,哪有秋收。土暴子九成以上原是农民,他们同样要种田的。否则十几万土暴子都靠抢掠过活,早就饿死一半了。陈有福攻下杨秉胤的寨子,发现寨子周围全是水田,起码有上千亩,并用大仪山的泉水来灌溉。土暴子利用大巴山来打游击么,可他们跑得了人,跑不了田。没了田,就没了粮食。他们要么出来抢粮,与官军交战,要么饿死。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土暴子重返汉中就食。

    ……

    用兵时间和用兵规模是所有事情的龙头,世子一拍板,其他事情的进行便可据此拟定计划表。参监两部立即对先前的军事方案进行调整,建议将川北军事建设重点暂由护商队转为护庄队。也就是说,护商队扩军规模缩减了,但护庄队的扩军规模大幅加大。具体计划是:

    林言的三营一连扩编为护商队第三营,尹家麟第十营增援新政坝等计划不变。

    加快建设顺庆府十县、潼川南五县、保宁府阆中、南部两县以及成都府东四州县共计二十一护庄大队。这二十一个州县护庄大队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军事价值不同,所以有保有压,把有限的军事资源首先确保重点地区建设。

    阆中、南部、蓬州、营山、渠县五州县是个大网,兜底大巴山区,守着嘉陵江水道。大竹、邻水这两县,被华蓥山数道平行的山脉夹于其间,有如前后两道栅栏,拦在华蓥山南北贯通的山道之间。但因与渠县和广安州隔着一道山脉,两县在战场上处于孤立无援之境。仪陇县更是已经深入到大巴山区之中,是进攻巴州的前进基地。因此这八州县的护庄大队是建设重点,至少保证每个护庄大队有两到三个完整的连。

    王省吾的三营三连扩编为仪陇县护庄大队,继续戍守金城寨。

    许守财一营四连和部分贺家庄丁扩编为南部县护庄大队,继续守备新政坝周边地区。

    孙德仁的三营四连调到蓬州,扩编为蓬州护庄大队。

    刘三根的独一营扩编为渠县护庄大队。

    松林山的护商队第二营集训已久,董卜部的新兵即将入营,二营可以抽调九个排,组建营山、大竹、邻水三县护庄大队。

    留在阆中贺家庄的庄丁改编为阆中县护庄大队。

    潼川南五县与顺庆、成都八州县的护庄大队不是重点,次序自然靠后。潼川南五县护庄大队已经搭起基干连架子,正在招兵,争取年底成军,形成五个连的机动兵力。顺庆府的南充、西充、广安州、岳池和成都府的简州、资阳、资县、内江,应尽快抽调得力干部和老兵前往,争取在年底前搭起基干连架子。

    在川北、川中各县建立护庄大队,本来就是军事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资源就只有这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若要今年大打,野战部队护商队便是优先重点,护庄大队的建设押后;若是明年大打,那么优先建立护庄队更为紧迫。

    世子请来堂兄舒国明来讲全国的严峻形势,聪明的舒国平和孙洪立即做了透彻理解。老方案是扩建护商队五个营二十个连,新方案迅速演变成了护商队一个营,有三个基干连的八个护庄大队及十三个县基干连,比原来的方案多出了二十一个连共四千人。也就是说,扩大了整整一倍!

    这个新方案还有玄机。重庆府是川东重镇,下辖二十州县,重要性不亚于成都府;夔州府更是四川东大门,下辖十三个州县以及石砫宣慰司。大竹、邻水两县在华蓥山以东,因有山脉阻隔,这两县实际上距离夔州府的达州和重庆府更近。大竹、邻水两县在北,泸州的合江县在南,一北一南正好把重庆府夹在了中间!

    ……

    新方案完全符合朱平槿的战略意图。尤其是新方案盯住了重庆,让朱平槿拍案叫绝。

    重庆素称天险,又称铁壁金城。知府王行俭是江南宜兴人,崇祯十年进士,标准的东林党人,与即将上任的首辅周延儒是同乡,也是王应熊、王应熙兄弟的好友。此人是东林文臣中难得的文武之才,土暴子数次骚扰重庆府,都被他和重庆卫出身的参将赵 荣贵领兵打了回去。

    但此人在政治上与廖大亨是敌人,对朱平槿这位藩王也极为冷淡。朱平槿的舅舅邱子贡找理由去拜访过他几次,王行俭面子给足,礼物也收了,但是进一步的交往却被他借口推辞了,分明不愿更多来往。

    既然文的一手不行,那就必须准备好武的一手。

    ……

    军事机关需要临时调整方案,文官们却不需要。郑安民一个暗示,典簿王彬和火器局副总管王昆山快步上前递来两个奏折。

    长史司调整,与朝廷的六部九卿对应,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审理、办公和审计局九个部门。

    火器局要求扩大规模,包括炼钢、机床、火铳、火炮等作坊都要全面扩建。此外他们还指出,因为火器局采购的量过大,四川的炒钢、煤炭(包括木炭)、木材、石灰等材料的价格都在上涨,尤其是火药作坊急需的硝钾,现在市价已经涨了两倍。因此他们不仅要求王府增加火器局的拨款,而且明确建议各王庄的硝池工程必须立即上马,否则明年三月前根本凑不齐三万斤火药。

    &nb



第二百八十二章 承运朝会(八)
    郑安民坐在左列第一排,见世子像针锥屁股样弹了一下,又像没事人一样坐了回去;而罗姑娘的身子则扭动一下,嘴巴还咕噜一句,眼睛直往这边瞧。

    郑安民心里笑笑,小夫小妻就是这样,像朝会这样正式的重大场合,也敢比肩而坐,也好打打闹闹好在这里都是王府官,没有外官,否则传到京里,又是一番波澜!

    世子待人接物,知书达理;侍上御下,举重若轻。而罗姑娘呢,性子野,脾气大,花样多。两人怎么看怎么不般配,可不知为何就是如胶似漆,而且罗姑娘偏偏还能制住世子。前些日子,这罗姑娘先问四川走出过帝王没有。好在自己瞬间惊醒,忙给她说绝无先例。怎么着,她想撺掇世子举旗造反隔些日子,这罗姑娘又打听薛暮桥何许先贤,四川有没有米钞、布钞。转眼间她又想滥发钞票了

    想到这里,郑安民忍不住在心里大笑起来。这世间万物啊,就是一物降一物。世子降我们,罗姑娘又降世子。只是不知道,世间有什么东西能降住这罗姑娘。哎,鄙人身为王府外相,就是个调和阴阳的角色,今后两人打架吵嘴,自己又少不了代递呈文了。

    宝台上明亮的目光又扫了过来。郑安民知道,罗姑娘不是看自己,而是看自己身后的洪其惠。只是这洪其惠为何仍不出列奏事不行,郑安民想,我得逼他出来。以后同僚共事,互不相知岂能做到“和光同尘”

    想到这里,郑安民站了起来奏道,大军扩建,军械衣甲马匹等物资所需甚多,而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从雅州作坊里生产出来。若是军需供给不足,肯定会误了兵事。洪先生刚从雅州来,想必对生产情况很熟悉,世子和罗姑娘应听听洪先生的意见。

    ……

    洪其惠出列奏事,终于让罗雨虹舒了口气。只是洪其惠一开口,她就知道扯拐了。

    “禀世子、罗姑娘,微臣以为,蜀王府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实为大仁大义也!如今,川北土贼横行,民生凋敝,官府无能,官军扰民,皇上还下了严旨,限期剿灭土暴子,故我商庄两队,及早布局蜀地各处,实有必要!微臣本文弱书生尔,兼营商贾末业,身经雅州之乱,幸得世子、罗姑娘简拔,留无用之身而效犬马之劳。从年初到现在,臣亲见雅州从一处凋敝之地,到如今百业兴盛、百姓安康,商号林立、库盈仓丰,军需粮草,源源不断。何也臣以为缘由有二。

    其一,州内税制稳定,十取一成,无苛捐杂税之弊。故而士绅敢于投资商业,百姓乐于返田耕作,行商喜逐利于边贸互榷。
1...9596979899...2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