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当官那些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惊年渡
石田幸出现在会稽,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没有和他沈长兴联系呢,却因为盗窃,被人扭送去了牢房里。沈长兴得到狱卒送出来的东西,才知道这人居然在牢里,而他早上让马书吏将人放出来,晚上就又被陈惇送进了牢里,而且坐实了间谍的身份。
然而石田幸承受住了拷打,一个字也没有吐露,所以曹正才会想出把人送去锦衣卫的方法,希望锦衣卫的刑法可以撬开他的嘴,在送人去杭州的路上——沈长兴派人在钱清镇这个地方,截住了人。
可是没想到被带走的根本不是石田幸,陈惇设了局,骗他派人去解救,而让锦衣卫在那里一网打尽。
陈惇,陈惇,沈长兴想起这个年轻人来,心中与恼恨伴随而生的,居然是恐惧和惶惑。
他是怎么洞悉了自己和王氏的奸情呢他又是怎么看出了石田幸的身份呢沈长兴简直不能猜测,但是他知道自己这个久经风浪可谓老奸巨猾的人,的确被一个只有十五岁的初生犊子震住了。
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才抓了他一个把柄,看似要挟住了他,却没有想到转过脸来,自己最大的把柄却被他察觉了。
“大管家,”沈三安慰道:“我们和那帮游手的联系,早都被掐断了
第七十七章 大日子
锦衣卫千户王诩看到的,是一具已经气绝的尸体。
“这就是倭国奸细”他眉眼中透出怒色来:“为什么死了”
曹正和陈惇全都脸色煞白,他们两个商量地好好的,把石田幸藏在了莳花馆中,这是个谁也想不到的地方。上午的时候人还好好的,谁想到在锦衣卫的人到来的几个时辰里,人就死了!
“是中毒而亡。”勘验的结果是有人在饭菜中下了毒。
陈惇不敢相信这个结果,他脑子飞速转动着,回忆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开始他对曹老爷说,会稽出现了间谍,本县必有内应,曹正同意他的这个想法,于是陈惇就想出了办法,让人大张旗鼓地宣扬捉到倭国间谍,并让人都知道这个犯人要被带去杭州,其实带走的一个死囚犯,而石田幸则被曹正神不知鬼不觉地转移到了莳花馆里,开了一个单间,曹正的两个心腹长随日夜看押,就等着锦衣卫来审讯。
只是这件事情是如何泄密的沈长兴究竟是怎么知道了石田幸的藏身之处他就不信前后不过两三天时间,就打破了自己的谋划
陈惇看到一侧的王妈神色似乎不太对:“你想起什么了”
王妈躲闪着曹正的目光,嗫嚅道:“老爷你的妾室……不知道怎么就来了馆子里,大闹了一场,说您金屋藏娇,养了个人,砸了门就进来了。”
问题竟然出在曹正身上!他的小妾怀疑他早出晚归在外面包养了个人,不知道怎么确定了他的行踪,竟然打上莳花馆去,弄得人尽皆知。
官员不许,这是铁律,一下午的时间这事儿就传遍了会稽山阴,不知此事的唯有曹正和陈惇了。
所以陈惇千防万防的人,一下子就摸清楚了莳花馆里藏的究竟是谁了。
这件事情稀里糊涂草草结束,陈惇想再追寻一些蛛丝马迹,却被曹正阻了,因为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曹正不想他分心而耽误了考试。
县试前的准备工作比较多,光是审查工作就足足做了三天,审问考生姓名年龄、三代出身,像娼、优、皂、隶之流,是没资格报考的。陈惇把一切的事情都办完,领了考牌回家,又迎上陈温喜极而泣的目光,顿时压力山大。
“爹,”陈惇扶额道:“不至于吧”
“你爹我就这样了,不过万幸有个好儿子,给我争气啊。”陈温擦了擦眼睛,却又小心翼翼道:“就放松点,这次不中也没什么,就当长见识了……”
今年县试,全县之地有一百六十四个人参加考试,而录取人数则为二十人到三十人左右,这种录取与乡试录取率相比,那就很高了。乡试的平均录取率是百分之五,有时候甚至降到三十之一,而进士的录取率差不多是十取一,所以说金举人银进士就是这个道理。
陈温当年考过了县试、府试,却死活过不去院试,所以连秀才的功名也没取得,他如今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陈惇身上,却又害怕自己给的压力太大了,还害怕儿子考不中,跟自己一样失意,只能旁敲侧击地宽慰。
陈惇自己翻身上床就呼呼大睡了,倒是陈温,仿佛比自己考试还要紧张,一晚上翻来覆去难以成眠。
醒来的时候,陈惇还听到老爹来回念叨,说千万别出截搭题,千万别出截搭题,不由得哈哈一笑。他的早餐比较
第七十八章 县试
所有考生按考号入座之后,天还没有亮,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查阅人数无缺之后,开始发放答题纸。
答题纸封页是考生的情况,和陈惇手上的考牌浮票相对应,把名字什么的都填好,打开另外十页,这才是答题的地方,答题纸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同时发素纸两张用作草稿纸,对于答题卷面格式的要求是,题目及抬头字,不管是草稿还是答题纸,都需用楷书写,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密封线外,违者作零分处理。
县试相对于其他的考试,就不算非常严格了,县令的自主程度很大,甚至由县令决定是考五场还是四场,这一次曹正选择考四场,第一场叫正场,录取较宽,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取者准许府考,第二场称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场称面复,隔一天一场,每场考试隔数日揭晓一次。从第二场开始,各场是否参加,由考生自己决定。因为考生只要将正场考中了,便不必参加后面的考试,那些正场考不中的,就要参加初复、复试,要是还不中就只有等下次县试了。
各场考试不外四书文,五经文,诗,赋,策,论,性理论等。题目、文皆有一定格式,不能犯庙讳(已故皇帝名)御名(当今皇帝名)及圣讳(先师孔圣名),考试文不得少于三百字,又不能多于七百字,因为七百字之后,就需要重新要一份答题纸了,文章写得好还罢了,写的不好,哪个考官愿意看又臭又长的文章
等到所有考生填写完毕,曹知县就走进考棚里,在他身后,马典吏带着衙役封锁了大门。曹正在白纸上挥毫写下正试的题目,被挂了起来——制艺二篇,两篇四书文。
大明朝只重时文,不考试帖诗,也不像清朝那样,默写圣谕广训,两篇时文标准都是四书文,而童子试只考《四书》时文。乡试考举人,首场考时文。会试考进士,首场也考时文。除殿试而外,府、省、京城三级由小考到中进士考试都是以时文为主。因为首场作时文,试官评阅取中取不中,全看首场,首场不入试官眼。二场、三场所写的论、判、案等看也不看了。所以总体来说,时文是惟一的考场文字,能否考中,全看学子写作的功力如何了。
而曹正出的题目,第一题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第二题则是“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
试题一出,寂静无声的考场中,顿时发出了倒吸冷气的声音,陈惇左手边的考子甚至不由自主“啊”了一声,声音不大不小,被巡视考场的衙役听到了,顿时吼道:“肃静!”
陈惇望向捋胡子笑而不语的曹知县,他显然是看到了考生的震惊,不由得得意起来。
因为这题目,的确出乎意料。第一题也就罢了,中规中矩;第二题却是截搭题。
什么叫截搭题,就是将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为题目之意。一般来说,考试题目应该从《四书》里面选一句、数句或一节、数节,这样意思完整清晰;但是所谓的截搭,就是将经义不当连而连,不当断而断,截割出题目来。
这样出题是有原因的,从唐宋开科取士以来,所有的考题都从那么几本四书五经中出来,作为题库的经书加起来也就几万字罢了,哪一句没有被用过学子若是记忆好一些,甚至不要读经书,只背诵程文就行了。
眼看程文满天飞,考题没有一句是不在程文里的,出题的主考官急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一位主考官揭竿而起,弄出了一个“春秋合题”,从《春秋》里挑出了相关的人物、事件进行搭配,开启了截搭题的先河。当然这种截搭还不同于以后公认的截搭,这属于截搭题中特立独行的一种,正统的截搭题是在相邻的句子章节之间进行截取。当然很快就发展为在四本书里进行截取,《论语》中选半句,拼到《中庸》半句中,如此种种,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中各提取一半,组成一个闻所未闻的题目,这种出题就叫截搭题。
要知道这种截搭实际是排列组合,而且搭的方式太多了,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隔书搭等等。总之这一个考题一出,顿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甚至不久之后朝廷也承认这种出题方法,但做了一些限制,比如小题可以漫天截割,大题则不许。
小题就是童子试,县府院三道考试,不少知县、知府最喜欢出截搭题,他们见猎心喜,借此展示才情,限制又不严格,所以往往将题目割裂破碎,牛头马面,把考生弄得不明题意,无法下笔。因为这种截割,很容易就跑偏方向,只要你破题的想法和出题人不一样,那就完蛋。但是过了童子试,就不许这样漫天截割了,大题出题必须顺而直,不许割裂地太破碎,句子都比较完整,正是重剑无锋,回到了对文字文理、辞气和思想的追求上。所以有的人花了二十年考秀才,一旦考中秀才,之后的所有考试有如过山车一样,一口气就中进士了。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考中了秀才,却卡在之后的考试上,再也考不上了,就是这个道理。
陈惇不由得想到了徐渭,难道徐渭也是解截搭题的天才他思维很是天马行空,这种截搭题最难不倒他了,但让他规规矩矩做一篇体制朴实、书理纯密的时文,也许反而病态很多。
但眼下陈惇要完成他的考试。他望向曹正
第七十九章 截搭题
如果说第一题是普通题,那么第二题就是拉分题了。陈惇敢保证,第二题会拉下去一大批人,如果自己不留心的话,也会加入到这个行列里去。
曹正出的是一道截搭题,而且不是简单的截搭,“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这四句话,是四书每一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取自《大学》,“天命之谓性”取自《中庸》,“学而时习之”取自《论语》,“孟子见梁惠王”取自《孟子》。
这种混搭无怪大部分考生一看题就想回家,但也有例外的,比如陈惇看到一个考子甚至没有做第一题,而是微笑着开始做第二题,显然已经成功破题。但更多的人是苦思冥想,汗流浃背,甚至面露痛苦,茫然不已。
这种截搭题虽说困难,但是的确是很有奥义,它要求考生要熟知经义,知道搭在一起的一句或者几句话分别出自哪里,同时还要找出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之间的逻辑,提取中心思想然后自圆其说。
所以世人说,大题不如小题难,小题都是截搭题,考察考生不受束缚的思维能力,这在陈惇眼里,不是难事;在徐渭的眼里,更是轻而易举。但是在当今绝大多数读书人那里,他们思维僵化,根本不懂得随机应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尽一生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不仅造成八股文内容空洞,专讲形式,成了文字游戏,同样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整日里诵高头讲章、背程文窗稿,早已经成了古板迂腐,百无一用的泥人。
陈惇还没有收到这样的荼毒,他思维灵活,既有联想力,又有灵敏的逻辑思维,这在曹正考验他的时候,显得很突出。所以曹正才说了几次,一定保举为案首的话——当年曹正也是卡在小题上,痛苦了十几年才一举高中,本以为这家伙对截搭题是深恶痛绝,没想到当了主考官之后,却偏爱这种题型。
这也是陈惇敢尝试县试的原因。
他把这一次考试,称之为“尝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水平还有所欠缺,虽然他发现了自己过目不忘的神奇技能,也利用这个技能迅速背熟了许多程文讲章,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不能达到其他考生应有的水准——但是当他知道了截搭题的存在,他就又觉得自己理应试一试了。若是说死板的八股文,他还做得不好;但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截搭题,却可以给他发挥的空间。
制艺即八股文也,八股文要求用对偶句行文,每篇经义文章,都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部分组成。在国朝初年的时候,内容有严格的限制,作文只能引用《四书五经》的语句,不许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须使用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即按程、朱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演绎成文。
但是后来风气开放,考生可以使用譬如《左传》、《国语》等书中的语言,引用《史记》、《汉书》等史书中的语句,甚至引用诸子百家的语言。
陈惇深吸了一口气,搓了搓手。他丝毫没有发现自己的双手已经冻红了,有些考生已经被冻得不由自主地跺地了。
八股文,破题最重要,你怎么破,就得怎么写,可是这道题该怎么破呢
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陈惇不由自主开始默念之后的段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开宗明义便是说这修身齐家的话,从“格物致知”开始,达到最后的“治国平天下”,是一步步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第二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是在说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这句话是在说明人人都有的本性和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便是圣人了。
第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过的内容要实践它。并不是学过的东西,要时常温习!虽然朱熹在注释中提到“习”字含有的“反复不断”的含义,但习字并不是“重复学”的意思,要大家学习了之后再学习而且是反复温习同一种东西不,“学”是“学”,“习”是“习”,从“学”到“习”的过程,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第四句,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头啊,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儒家的核心,仁义。
所以这四句话,怎么才能贯通,且提炼出一条完整的逻辑呢
陈惇思考起来,他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读书人的最高追求是什么
毫无疑问,治国平天下!这是第一句引发出来的话。
第二个问题,陈惇问自己,怎么才能治国平天下
简单,因为《大学》说了,要先格物致知,然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为什么格物致知之后,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了呢
陈惇在这里,不能引用任何除了程朱理学之外的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要知道,自古对于“格物致知”这四个字,众说纷纭。很多学派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解,但在科举考试中,陈惇只能用朱熹对这四个字的标准注释: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穷究事物的道理,事物有什么道理呢
陈惇略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他环视整个考场。就在这一刻,他仿佛有所悟。
第八十章 如此歪才
县衙后堂之中,知县曹正正在秉烛阅卷。
“这是什么狗屁不通的卷子!”曹正看了一份卷子,拍案大骂道:“天命之谓性,食色性也,故周公告尔曰:勿忘敦伦;子曰:学而时习,是所谓勿忘男女之性而时时勤习之也。”
这个考生是这么说的:人的自然禀赋叫性,孟子说了,食色,都是性。所以周公说,别忘了啪啪啪,孔子也说,学习了就要实践,是告诉我们知道了怎么啪啪啪就要天天勤奋练习。
曹正气得脸色都变青了。他将这份奇葩的试卷捏成了一团,扔到了地上:“不仅愚不可及,而且无耻啊无耻!”
其实曹老爷出这个截搭题,没有想让考生能写出什么文理贯通、四角俱全的好文章来,只要能把题目破了——就是写出来这四句话分别出自哪里,什么意思,然后随便挑拣一句话做个阐述就行了。
没想到这题目难倒了一大片人,许多人交了白卷,一句话也憋不出来。更没有想到有的人写是写了,还写的很多,但是狗屁不通,牵强附会而且有如黄段子一样,把曹正气得七荤八素。
马书吏走过来,捡起了卷子:“老爷,这卷子可不能损毁啊。”他展开卷子一看,却也忍不住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