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挽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富春山居

    黄立极下意识的便脱口说道:“修建从北京到汉口,加上从三门峡到黄海之滨的铁路干线,这要花上多少钱啊。”

    朱由检在他身边看着地图,口中满不在乎的说道:“应该是山西那条铁路的2-3倍,700万-900万两之间吧,最大的麻烦,还是两座跨越黄河的大桥,和一座跨越汉江的桥梁。”

    黄立极的目光从地图上转移到皇帝脸上,有些惊讶的问道:“难道工部已经能够修建跨越黄河的大桥了”

    朱由检摇了摇了头,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根据朕派出的测绘小组对郑州附近的黄河段进行地质地理测量后,虽然找到了几处适宜于造桥的位置,但是桥梁的修建长度都要在3公里左右。

    根据科学院的几位院士计算,就算不考虑修建桥梁的材料质量问题,这么一座黄河铁路大桥最起码也要花费13000吨熟铁,6万立方米以上的高标号混凝土,也就是19000吨水泥。

    但是我大明年产生铁也不过刚刚超过7万吨,好的熟铁估计还不到4万吨,而水泥年产量也就刚刚超过3000吨。

    朕天天听朝堂上那些官员吹嘘,说我大明物产丰饶,根本没必要同那些海外番人进行贸易。还有人说,光是民间冶铁坊生产的铁,就已经足够大明上下使用,恢复遵化、大冶等地的官铁坊,新建西山、唐山的铁厂,完全是劳民伤财。

    现在倒好,朕想要造上几座桥梁,方便百姓商旅南北往来,却连材料都凑不齐。要不是懒得同他们啰嗦,朕还真想拿这些数据去打他们的脸。”

    听着崇祯的抱怨,黄立极异常的惊骇,并不是修建一座黄河铁路大桥的费用如此惊人,而是崇祯居然早就派人去调查了黄河的水文地质,打算在黄河上面修建桥梁。

    他再次把目光转向了地图,想着图上虚幻出来的铁路网,心中不由想着,这个铁路网并不是崇祯的临时起意,而是早就存在他的心里了。

    年初开始建设京城和京西铁路,还有之后的山西铁路,把孙传庭调任洛阳修建洛阳到三门峡的道路,原来都是早有预谋啊。

    当黄立极把这些线索都联系起来之后,如同地图上那座铁路网,他的心里顿时明白了过来,崇祯派遣许显纯、杨所修去河南查案并搞征地、征粮,并非是他之前说的那样好听,为了赈济陕西灾民所以要让河南缙绅付出一些牺牲。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这条铁路网上啊,京西铁路完成之后,沿着铁路沿线的土地顿时就开始值钱了起来。以往向京城贩卖蔬菜和酱菜什么的,都是外城或是城墙附近的百姓的权力,像西山、门头沟这些地方的百姓,是不会想着进城做这些菜市的生意的,因为划不来。

    但是京西铁路建成之后,原本门头沟山区的百姓顿时发觉,他们在山中弄到的山货现在可以很方便的运到城里去,而不用再等到货郎来低价收购了。

    像门头沟的东山梨,果肉细腻,酸甜适口,风味独特,但是想要挑去京城那要费老大劲了,而要是用骆驼或是马车运输,又很容易在路上颠烂。因此虽然有好梨,也只能解解自家的嘴馋。

    但是现在有了行驶平稳且快速的铁路之后,一筐梨运到京城能抵得上他们半年的收成,这主要是京城百姓人口众多而水果数量不足的缘故。这时代的勋贵之家大部分的消费都来自自家在乡下的庄园,但是京城内住着超过70万人口,能够在京畿附近拥有庄园的毕竟还是少数。

    因此大部分人还是要在市场上进行消费,粮食和大部分日用品以往都来自于南方,也叫南货。而蔬菜来自城郊,但是生鲜水果这种难以保存的副食品,就比较少有了。

    当京西铁路开通之后,很多嗅觉敏锐的商人和官员立刻便意识到。铁路并不仅仅是一条路,它的出现完全改变了铁路附近地区百姓的生活。如果他们在铁路附近购买田地种植棉花或是粮食,光是运费就比那些不通铁路的地区省下了十分之七,这可是很诱人的收益了。

    更别提那些之前投资门头沟煤矿及铁厂、水泥厂的股东们,这条铁路给他们带来的收益更是远远超过了那些种地的地主。

    如果以前每天从门头沟运到京城的货物是一,那么现在一天能运到京城的货物量就是三十。也就是说,现在京西铁路每日运到京城的货物量,就能抵的上过去的一个月。如果产能跟的上去,门头沟各工矿业半个月就能完成过去一年的产值,然而很可惜,现在还做不到。

    但是当铁路建成之后,投资工矿业的优渥前景,已然被不少人看在了眼中。只要开通了铁路,就等于开发了一个金矿的思想,已经隐隐出现在了众人的脑海之中。

    在黄立极看来,朱由检随意画的这个十字,就等于在河南开发了两条金光闪闪的大道。如果不先把这些河南缙绅打压下去,修建这两条铁路的好处未必能够落在皇帝和朝廷手上,最终不过是替那些河南缙绅们当了一次苦力。

    黄立极在心中衡量了许久,终于轻轻的问道:“陛下,700余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库是肯定拿不出来的。

    想来




第328章 宗室改革
    楚王朱华奎愿意奉献出一半的财产用于陕西赈灾如果说这话的不是皇帝本人,黄立极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朱华奎出生于隆庆二年,万历八年继楚王位,万历三十一年,楚王府一位宗人朱华趆,指朱华奎及其弟弟宣化王朱华壁不是楚恭王的儿子。朱华奎是恭王妃王氏兄长王如言之子,而朱华壁是王如言家人王玉的儿子。朱华趆从其妻即王如言女儿口中得知,令楚王府阖家哗然,是为伪楚王案。

    但是朱华奎收买了当时的首辅沈一贯,将朱华趆夫妇被废为庶人,禁锢于凤阳。附和他的宗人朱蕴钫等多人,或罚减俸禄,或革爵幽禁;王府两名仪宾则永远戍边充军。

    而就在刚刚成功翻案的同时,朱华奎便骄横的指使手下将与自己结怨的湖广巡抚赵可怀殴打致死,而此后关于朱华奎在封地贪横不法的事迹便时不时的传进了京城了。

    现年60岁的朱华奎,贪财好色就算是在藩王中也是出了名的。楚宗一脉人数超过3000,出了一个亲王,六个郡王,其他都是将军、中尉封号。楚宗一脉的宗室俸禄一年近30万石,其中大头都被郡王以上的宗室瓜分了,将军以下的宗室甚至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但是朱华奎坐拥数万亩田地,王府积蓄无数,也没见他拿出一点来救济下自己的同宗血脉,却只顾着自己花天酒地的生活。

    是以崇祯说楚王主动拿出一半财产用来救济陕西灾民,黄立极是打心眼里也不相信的。不过最近京城传的沸沸扬扬的,不就是伪楚王案再审一事么。

    朱华趆夫妇、朱蕴钫等楚宗宗室再次提起了,朱华奎非旧楚王血脉的控诉。而诡异的是,刚刚接任宗人府宗人令的福王,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真的接了这个案子。

    要知道,伪楚王案现在已经不是一件单纯的假冒宗室血脉的案子了,而是牵涉到当年朝中党争的政治案件。替伪楚王翻案,无疑就是在替东林党张目。和东林党人视若仇敌的福王,居然会接下这个案子,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就在黄立极还在思索楚王愿意捐钱一事时,朱由检对他继续说道:“湖广一地乃是封藩重地,大明宗藩的40%都受封在此。

    此次楚王能够以身作则,行此善事实在是值得嘉奖。但是伪楚王一案说到底还是宗室人口繁衍过快,而封地产出有限,导致虽然都是宗室子弟,但是有的人是锦衣玉食,有的人却是三餐不继,财富分配过于悬殊所致。

    朕觉得对于宗室赡养制度的改革也必须要提上日程来,朕也同楚王商议过,决定先拿楚宗作为试点。

    宗室爵位,分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六世之后则永为奉国中尉。生为宗室,不得习四民之业,只能坐食宗禄,也无四处走动的权力。

    朕以为,昔日祖宗过于爱惜子孙,使得今日之宗室子弟不是养成了废物,便是成了井内之囚。我大明开国至今还不到300年,但是天下宗室就已经超过了20万人,就算大明既无外患也无内乱,几代之后也一样养不起这么多宗室子弟。

    君子之泽不过五世,这大明宗室的身份难道真的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的保持下去朕看不见得。大明宗室的赡养制度,今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也不能不改的紧要关头了。”

    对于崇祯对他解释为什么要改革宗室赡养制度,黄立极其实心里是一点都不抵触。对于现在大明宗室制度的弊端,历代文官们都看的很清楚,想方设法压缩宗室的俸禄手段,文官也没有少干。

    事实上从正德皇帝开始,历任大明皇帝都注意到了宗室问题,但是没有那个皇帝敢真正提出一个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彻底对宗室赡养制度提出改革的。一来怕激怒了天下宗藩,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二来便是每一任皇帝都有自己的子孙要分封,他们总不能一边削藩一边封藩,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因此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现在大明宗室一年岁俸要八百万石,虽然在文官的克扣下,宗室大约只能拿到5、6百万石。但这已经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支出了,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在2600万石左右而已。何况这些大明宗室除了消费社会财富之外,对大明没有任何贡献,对大明来说就是纯粹的负担。

    如果崇祯能够剥离掉一年八百万石的支出,起码国库就宽裕了许多,他这个大明的管家也就好当多了。因此黄立极沉心静气的听着,崇祯究竟是如何下决心处置这个宗室问题的。

    朱由检心无旁骛的继续说道:“…都是太祖血脉,朕以为既然要优待宗室,那么好处就不能被几个亲王、郡王都吃了去。

    首先要改革的,是按照等级发放固定宗禄的方式。第一朝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粮来贴补,源源不断的繁衍出来的宗室人口。

    因此朕打算取消楚宗上下所有人的固定俸禄,而改为朝廷一年给予楚宗25万石的粮食或价值相当的货币。

    这笔钱粮在楚宗内部如何分配呢,朕的打算是这样的,未满18岁和年满60岁的宗室,每人每月可以领取3石粮食。另外未满18岁的宗室子弟,还可以获得每月1石半的学习经费。年满60岁的宗室,则可以获得每月2石的养老看病费用。

    至于18岁-60岁之间的宗室,三年内每人每月领取3石粮食,接下来二年减半,五年之后不再发放任何补贴。

    郡王以下都必须学习一门四民之业,废除对于宗室禁止出行和从事四民行业的禁令。郡王以上则悉听尊便,朝廷不予勉强



第329章 金融会议
    从商讨黄金兑换法案转变为从没有人讨论过的货币流通法案,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户部尚书郭允厚给予户部侍郎王家祯的权力。

    但是身后站着首辅黄立极身影的王家祯,在见过了山西豪商张国纪之后,还是决定要冒一冒这个险。

    黄金兑换法案的大部分内容,其实早就被内廷同中央银行制定完毕了。召开这个主题会议的目的,不过是正式把法案的主要内容传递给另两家银行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户部尚书郭允厚不愿意插手这个形式会议,才把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副手王家祯。

    而同样对这次会议不怎么在意的王家祯,在见到了登门拜见的张国纪后,从他那里听到了一个建议后,终于对这次的会议认真了起来。

    他认为,如果按照张国纪的建议把这次会议开成了的话,那么他就为户部拿到了牵制三大银行货币发行的权力。

    现在的三大银行股本加起来,已经超过了4000万两银子,这已经超过了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了,实在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作为一名官员,王家祯并不把商人看在眼中,只要朝廷愿意,这些商人再有钱也不过是待宰的猪羊罢了。

    但如果是3家股本合起来超过4000万两白银的商号的话,别说是他,便是大明的首辅也不敢等闲视之了。

    山西银行、交通银行的力量还没怎么显露出来,但是中央银行却已经把手伸到了各省的藩库,工部的各项水利、道路工程,内廷名下的工坊和海外贸易上去了。

    现在的中央银行股本增加到了1800万两,但是手上拥有的资产、债券和各种业务,价值已经超过了2500万两。而且中央银行的资产价值还在不断的快速上升,预计明年元月就能超过3000万两。

    也正是看到了中央银行的赚钱速度,才会让大明实力最为雄厚的山西、安徽商人,开始正视起银行这个新出现的事务。

    而户部官员们同样也把目光从盐业转到了银行业上面,若是以这半年来中央银行的发展速度去推测,一年的资产增值几乎达到了80%,这已经远远超过了盐商的赚钱效率。

    认识到这点之后,几乎每个户部官员都想要从中插上一手。但是他们对于银行运营方式的不熟悉,和在内廷的严格监控下,这些颇有野心的官员,最终成了崇祯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了。

    在被皇帝连续处理了几名户部中级官员后,户部官员们对于银行的垂涎终于收敛了些。

    不过得到了张国纪献上的计策后,王家祯觉得自己可以努力一把,若是成功的话,不仅可以在崇祯面前露个脸,还能获得户部官员们的支持,毕竟他为同僚们找到了一个新的金矿。

    在这间改造过的花厅内,一干人等都坐在了围成回字形的长桌面前。

    王家祯从左到右扫视了一遍坐在厅内的众人,在他左边座位上的是中央银行的代表汪逢元,山西银行的代表张学任、常浩春,现在正式命名为交通邮政银行的代表胡广元。

    而右边座位上坐着内廷的代表、户部金融司的官员,还有他特许准予旁听会议的山西豪商张国纪。

    他稍稍提起了下精神,然后才开口说道:“我们第一天花了半天时间,就确定了关于黄金兑换法案的各项条文。

    但是从第一天下午,到今天上午为止,却卡在了这个货币流通法案上面。

    本官实在是有些纳闷,既然大家都认为要提高纸币对储备金的比例,那么每年发行纸币的认购配额,按照各家银行的股本进行等比例分配,究竟有什么困难的

    本官看大家也别吵了,一个个轮流说出看法,然后再进行投票表决吧,汪行长就从你开始说起。”

    被王家祯点名的汪逢元对他欠了欠身子后,转头看了看身边几名对手的脸色,才面容平静的说道:“之前两天,几位山西朋友,特别是那位张朋友,已经把提高纸币印刷数量的理由讲的很清楚了。

    根据这位张朋友在扬州、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观察,户部发行的纸币,并不会被商人全部兑换成库平银或是银元。

    最起码有三分之二的纸币,会被商人重新投入到流通市场。因此这位张朋友和几位山西朋友都认为,只要能够满足纸币兑换的需求,保证纸币的信用,那么每一份白银可以对应三倍数量的纸币。

    这样的话,各家银行不用增加股本,就能多出2倍的流动资金,那么各家银行每年赚取的利润就是现在的三倍。

    我承认这个提议非常不错,但是我坚决反对按照各家股本的比例分配,每年纸币的认购数额。

    请王侍郎想一想吧,之前户部缺钱了就会发行一份公债,公债抵押给银行,则户部就能印刷相当于公债面额的纸币,用于支付朝廷应付款项。

    但是这些纸币并不是真的钱,而是银行对民间的欠条,收到纸币的百姓到银行兑换银币,我们银行付出去的才是真钱。

    而公债则是朝廷给银行打的欠条,我们只有拿着公债从朝廷那里兑换到银两



第330章 张国纪的发言
    王承恩不愿意马上站出来支持中央银行,想要看看风头,让王家祯心里终于松了口气,他随即跳过了自己的下属,直接对坐在右侧最下手的张国纪说道。

    “张常安,你是本次会议特意邀请的民间人士,现在你便代表民间人士说说,你的看法吧。”
1...202203204205206...6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