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张可大摇摇头,突然面露微笑道:“想我张可大祖上三代追随圣上征战,从拿这份俸禄起,我就一直在准备着这一天。

    身为朝廷大都督,总镇一方,岂能丢下防区苟活于世能死在疆场上,这才是一个大明武将最无上的荣耀!”

    水城震阳门与登州城震海门之间相距三四里,两城中间隔着一条从登州城内穿城而出的密水河,算起来并不算很难防守,有着火炮的轰击,打退叛军的进攻并不难。

    打定主意坚守后,张可大大声命令道“传令下去,将所有红衣大炮,都集中到振扬门,东西两面城墙各留五门佛郎机,其余各型火炮,也全部运到南城墙。

    再派人下去,将护城河上的两座吊桥毁掉,不要给叛军可乘之机。

    本官麾下正兵营,加上水师官兵加起来将近六千人,水城粮草储备也还充足,重点防守振扬门,必定能坚守到朝廷援兵来临。”

    中军官看到张可大如此坚决,也不多说什么,将命令传达到下去了。

    很快,城外的叛军就蜂拥而至,虽说晚上不适合作战,但是叛军的火把将自己的位置暴露了,很容易就找到目标。

    “轰”“轰”

    固定于振扬门城楼的两门红衣大炮,发出了怒吼声,一片散弹随之而下,外面举着火把的兵卒,肉眼可见的倒下了一片。

    “砰砰砰”

    城墙之上数量不多的火铳兵,也扣下了手中鸟铳的扳机,弹丸如雨点般落下,砸入城外的人群之中。

    &n




第143章 忠心的管家
    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全部的十五门红衣大炮,就都被安置到位了,登州北城墙距离水城振扬门差不多是三里,刚好在红衣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可以有效的发挥这些‘战争之神’的威力了。

    炮兵营的炮兵们早就熟悉了佛郎机的操作,而且对着红衣大炮的操作也懂一些,深知其中有些人,参加过当初的试炮,操作起来相当的熟练。

    其中一门被安放在正对振扬门的位置,由十几个技术熟练,而且参加过试炮的炮手操作,完成了所有的操作步骤,等待着开炮的命令,周围都是一圈没有操作过红衣大炮的炮手,跟着观摩一番。

    炮兵千总苏凯风大声吼道“这前两炮,是给你们演示如何操作红衣大炮,结束后都回到各自的炮位,操作完毕后要大声报告‘准备完毕’四个字。

    都仔细看着,认真学着,若是哪一门炮出现了问题,就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然后他看了看站在十丈外的孔有德,见他微微点了点头,就下令道“开炮!”

    一个举着火把的炮兵,点燃了插好的引线,随着引线不断燃烧,周围的炮兵们都捂进了耳朵。

    转瞬之间,火药燃烧完毕,“轰”的一声巨响,一枚十多斤的实心炮弹,在火药燃烧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推动下,飞向了对面的水城。

    孔有德站在十丈开完,依旧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因为没有捂着耳朵,感觉耳膜都被强烈的震动了一番,站这么远还是不够啊。

    摆了摆头,孔有德拿起望远镜,观看这一次的炮击效果。

    跑弹的飞行速度很快,而且体积也不大,无法追踪炮弹的轨迹,片刻后就看到水城的一段城墙,扬起了一阵烟尘,待烟尘消散后,那一块的垛墙已经不见了踪影。

    红衣大炮的威力果然没有让孔有德失望,之前一直没有亲眼看到炮击效果,这一次,让他对红衣大炮的威力,有了清晰的认识。

    可惜因为太过笨重,无法轻易移动,所以只能用于城池的防守,和战船之上,无法应用到野战之中。

    看来以后有必要弄出一些轻便的火炮了,不然野战之中,这红衣大炮根本用不上。

    随后士兵们开始清理炮膛,与佛郎机不同,佛郎机体型小,有多个子铳,在其他子铳发射的时候,已经发射过的子铳可以清理和装填火药炮弹。

    炮兵们将用羊皮沾水,然后用一根棍子捅进去,擦拭炮膛去除残留火星和杂质,然后用湿抹布覆盖在跑堂的外面降温,等这些工序进行的差不多了,再将火药倒入炮管,用棍子捣实,再放入实心炮弹。

    为了防止炮弹从炮膛内滑出,还将一些棉絮,破布塞入其中,再压实,从大炮尾部的引火孔内插入引线,算是完成了一词完整的发射过程。

    这个过程极为繁琐,而且所需人力众多,但孔有德估计,要完成一次发射,差不多需要用掉四五分钟的样子,纵然红衣大炮有着诸多的缺点,他的威力仍旧是毋庸置疑的。

    孔有德觉得还是离远点好,毕竟这东西威力这么大,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炸膛事故的,这么进的距离,万一伤到自己就不划算了。

    “苏凯风,这红衣大炮就交给你指挥了,不用担心炮弹和火药不够,火炮工坊里面还有很多,以最快的速度轰击水城,把水城守军的火炮,都给我炸烂了。”

    “崔永平,白云龙,等水城被炸出缺口,或者守军崩溃的时候,你们直接带人冲上去,拿下水城即可。

    都听明白了吗”

     



第144章 一石二鸟
    登莱巡抚衙门里面,现在还住着孙元化和王徽,耿仲明的府邸又关押着登州道宋光兰、登莱总兵张焘、登州知府吴维城、同知贾明杰、知县王铭及乡绅梁之垣等一众官员士绅,这些地方都不不适合议事,所以就把议事的地点,安排在了孔有德的府邸之中。

    很快,李九成,李应元,耿仲明,王子登,魏望侯等一批主要的将领,齐聚孔府。

    看到众人都入座后,孔有德说道“诸位,现在咱们已经拿下了登州城,是时候商议一下,后面的路怎么走了。”

    然后对秦致远说“秦参谋,跟诸位将军汇报一下,此次拿下登州的斩获。”

    秦致远走上前来,拿着一份统计表,满脸笑容的念到“此次战斗,我军一共俘获战马四千匹,各类牲畜一万一千头,缴获饷银十四万七千两,粮草十二万石,盔甲九百二十八幅,军服一万三千套,俘获溃兵五千人。

    武器方面,有红衣大炮十五门,佛郎机等各型火炮一百八十余门,火铳一万一千支,弓弩八百具,戚刀和马刀两万把,长矛三万余根。

    此外还有藤牌,狼筅,钩枪,马鞍仗,栅栏,木绊,草铡,绊马绳若干,数量太多太过繁杂,尚未统计清楚。

    这些只是粗略的统计,可能还有疏漏之处,过几天还会有一分详细的报表,呈给各位将军。”

    众人一听,都乐开了花,这么多东西,再加上城内的武器工坊,足够武装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了,拿下整个山东都不在话下,众人都不禁有些膨胀。

    九成兴奋地说道“永诗,老哥我建议,咱们赶快用这些缴获的兵器和钱粮,大量招兵,招他个十万兵马,然后西进拿下莱州。

    再一鼓作气,打下青州,济南,东昌,兖州四府,截断漕运,逼迫朝廷与咱们谈判,咱们就和那沐家一样,永镇山东,然后再发展壮大,将来等到时机合适,未必不能取朱明而代之。”

    其余将领听了,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看来很是赞同李九成的想法,毕竟山东的兵马,在他们眼里,的确是不堪一击,想要拿下整个山东,想必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孔有德见此情形,也跟着一起哈哈大笑,他不是因为李九成这个‘伟大’的计划发笑,而是李九成居然自己提出来,要去攻打莱州,正合他意。

    对于历史的走向,孔有德知道个大概情况,很可能原本历史上就是这样,众人拿下登州之后,然后就膨胀了,想着登州这么一座坚城都能拿下来,莱州肯定是不在话下,结果将大部分的资源,都投入到了进攻莱州城的战斗中,结果莱州城没打下来,战力最强的辽东兵,在围攻莱州的过程中折损大半,最后被一波打回原形。

    要知道攻打登州的时候连重型火炮都没有,佛郎机打在城墙上面就是挠痒痒,拿下登州之后,不光有充足的钱粮兵马,还有数量众多的红衣大炮,而且登州城还有火药和火炮工坊,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火炮,或药品,以及炮弹,这么一比较,拿下莱州确实没有什么困难。

    其是孔有德对此也很不理解,接近七个月的时间,红衣大炮轰炸了七个月,估计很多大炮都被所用的最后炸膛了,居然还是没能拿下莱州城,虽然不理解,但是他知道莱州城肯定没这么好打,毕竟李九成等人也不是蠢货,都是打了十几年仗的人。



第145章 张可大的决断
    众人都寻思了一番,发现这样也不错,登州东面和南面都有大量的卫所,还有个文登营,还有来自海上的黄龙和是尚可喜的威胁,必须要有人防护登州,若是刚拿下莱州,登州就丢了,那他们岂不是要和流寇一般,四处逃窜了。

    防守登州的难度比攻打莱州小不了多少,而且相比登州,莱州和青州更为富庶,留守登州怎么看都不划算,既然孔有德愿意留守邓州,他们几个自然是没什么意见。

    思索了一会,耿仲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孔老弟,我也觉得你这个办法不错,兄弟我对你这个安排没有异议,但是等我只有一个要求,若是黄龙和尚可喜来攻,能抓到他们的话,或者斩获他们的首级,还请你把他们交给我处置。

    若是他们不来,以后我要亲自带兵去东江,找他们两个算账。”

    耿仲明同意这办法,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李九成麾下怎么说也有**千人,耿仲明麾下总共只有四千多人,而且陈光福已经战死了,麾下损失也不小,窝在登州根本没法发展自己的力量。

    “永诗,我同意这安排,但是我也有个要求,莱州毕竟是一座坚城,需要红衣大炮,这登州城和水城一共有二十门红衣大炮,我也不要多了,只要十门即可,后续的火药,炮弹你得给我供应上。”紧接着李九成也表态了,他对这个安排也没什么疑问,毕竟他可不想窝在登州防守,他喜欢冲锋陷阵的感觉。

    耿仲明和李九成两位主要将领都表态了,魏望侯,李应元等也没有什么疑问,倒是孔有德麾下的毛承福不是很满意,但是看孔有德这么坚决,特也没有提出自己的异议。

    随后,众人又商量了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怎么处置城中的辽东难民,城中的那些富户如何处置,缴获的物资,器械,粮饷等如何分配的问题。

    ......

    就在孔有德,李九成等人上衣的时候,蓬莱水城中的张可大,心情糟透了。

    登州北城墙上,十五门红衣大炮早已布置完毕,炮兵们在观摩了两次大炮的操作攻城之后,是都在自己的跑位试射了一次。

    虽然第一次的炮击不尽如人意,但是能做到齐射,苏凯风已经很满意,再联系几次,想必就能够熟练地操作这些红衣大炮了。

    他苏凯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佛郎机都已经这么厉害了,这红衣大炮的威力,更是让他欣喜不已,未来的战争,绝对少不了大炮这种战争利器,而他苏凯风作为炮兵指挥官,功劳自然不会少。

    这十五门红衣大炮,加上一些大号佛郎机,已经封堵了官兵任何南进的可能,他们如果想南进,肯定就是灰飞烟灭的下场。

    在苏凯风的指挥下,已经熟悉了红衣大炮操作的炮兵们,展开了对振扬门、水城总镇府地猛烈轰炸。

    从第一轮齐射开始,张可大就离开了振扬门,转移到了西侧的南城墙上,指挥着城墙之上的五门红衣大炮,反击登州城北城墙上的炮击。

    然而这些炮兵们也不是很熟练,而且在巨大的压力下,更是频频出错,加上叛军有着三倍数量的火炮,所以完全处于被叛军压制的状态,根本无法还手,任凭叛军的红衣大炮尽情肆虐。

    随着炮营的炮兵们的操作越来越熟练,仅仅半个时辰的功夫,就打出了十四轮齐射,二百多发实心炮弹,被倾泻到了水城之中。

    在这些重达十斤的炮弹的摧残下,这座修建于洪武九年,覆琉璃瓦、脊置



第146章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水师虽然归张可大统领,但是张可大并不重视水师,而且也基本用不上他们,所以对他们也就没怎么管理。

    听到张可大的命令后,他们如释重负,还担心张可大要他们一起与水城共存亡呢,既然让他们率领舰队离开,他们又有什么不满呢

    交代完这些事情后,张可大回到自己的府中,张可大跪辞母亲,吩咐弟弟张可度、儿子张鹿征代他送母亲乘船去天津,以保障母亲的安全。

    此时的张可大心神俱疲,他拖着伤痕累累疲惫已极的身子,独自踉踉跄跄向位于太平楼的总镇府衙走去。

    冬日的寒气格外逼人,张可大瞧着空中飞舞旋转的枯叶衰草,似乎在它们身上找到了自己永恒的归宿。

    来到总镇府,他踱到值房的外间,这里的一瓶一花一案一几,无不相稔,房间左首放置着高高的书柜,堆放着满满书囊,案几上笔砚罗列,有几本碑帖还在零乱翻放着。

    此时此刻,他头脑异常清晰:孙元化主抚,他主剿。孙元化的的抚策彻底失败,他这个山东总兵也是无路可退!思着自己一生南下征黎,挥师灭倭,北上勤王,剿灭白莲教,屡立战功,今受制于孙元化这个颟顸糊涂的巡抚一个“抚”字,施志不得,功将垂败,遗恨终生啊!

    他从笔架上拔下了一管最大号万年枝竹管大提笔,蘸足墨汁,在东山墙壁上飞笔纵横:

    辽事未靖贼围登,

    巡抚昏愦堕帮凶。

    空谈招抚酿国难,

    以身酬志铸剑魂!

    ...

    写毕,他最后望了一眼厅堂正中悬挂着的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思着想着,他眼下能做的就是不逃不降,以死来报效皇上朝廷!

    张可大踱到大门前,面朝西北的皇城方向下跪磕头,之后,他毅然悬梁自尽!

    水城的夜空下,炮声隆隆,烈焰腾空……

    此次事变之后,朝廷赠张可大从一品荣禄大夫、太子少傅,谥“庄节”,赐祭葬,予世荫。建祠曰“旌忠”。

    张可大在出任舟山副总兵时,曾主持修建抵御倭寇的城墙。舟山城内外有数千亩良田,因为海潮害稼,他积极主张筑碶蓄淡水。几年之后,这里变为膏腴之地。舟山百姓美其名曰“张公碶”。

    此后,首辅叶向高召赴过仪,褒奖张可大说:“此不特良将,且良吏也!”天启元年,张可大以都指挥使职掌南京锦衣卫,权倾一时。斯时,刑部主事欧阳晖赋诗有“阴霾国事非”一句,扬州知府刘铎书之扇,赠予一僧。

    有人乘机进谗魏忠贤。欧阳晖、刘铎被南京锦衣卫逮治。张可大约束旗尉捐俸助之,还选择居室安置其妻。此时,魏忠贤掌中枢大权,屡兴大狱迫害东林党人等。许多官人士子罗拜其下,以求庇护高升。

    张可大不做逢迎害人之事,展现了他难得的高贵品质。张可大谙熟兵法,兼善诗文,谦恭文雅。闲时雅歌投壶,饮酒咏诗……调任陪京时撰写了《锦衣志》等诗文,风格高雅,内容丰赡。

    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大败于萨尔浒,张可大全力支持袁崇焕坚守宁远,抗击后金。他在《书边事》一诗中写道:无端小草出登坛,壮士徒歌易水寒。枉把全师轻一掷,遂将宿将尽三韩。腐儒误国由房琯,野老
1...3031323334...2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