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大明朝廷不重视海洋,自然也不会派水师去保护海商们的利益,海商们为了自保,必须得有自己的武力,以至于后来,海商们的武力也都很不错,甚至比某些海盗还要强。
由此又出现了一种情况,那么就是实力强大的海商,遇上实力小一些海商,很可能就会动用武力,直接抢劫他们的货物,毕竟这里是海里,周围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这些事情做了也没人知道。
发展到后来,海商其实和海盗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要在海上遇到了,打得过就打,将其货物据为己有,打不过就跑,老老实实做生意,徐文仪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比如郑芝龙,汪直,杨天生等海盗头子,其实都是兼具两种身份的,在郑芝龙成为南海霸主之后,就很少再去打劫别的商船了,而是建立了一个新的秩序,他则是新秩序的维护者,他自己也是以贸易为主,收保护费为辅,赚的钱比以前纯粹的打劫时,要多得多。
现在南海上面的海盗势力,还没有被郑芝龙统一,所以现在还是很混乱的,徐文仪被打劫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孔有德怀疑,很可能是刘香派了一两艘海盗船来打劫徐文仪,然后低估了徐文仪的势力,导致损失了一些船只,刘香气愤不过,就派船一路追杀。
这种可能性很大,毕竟海盗们也不都是傻子,肯定会考虑成本,收益,风险这些东西,若是收益不够,肯定就会放弃追击,能从浙江追到山东,多半就是因为要报复他。
对于具体原因,孔有德也不便过问太多,知道了也没什么好处,所以就没有继续问下去,但是还有些疑惑没有解开。
“徐先生,我对海船这些东西不懂,可是我能看出来,你那一艘大点的船,应该是战船吧,你一个普通的海商,怎么会弄到战船这种东西而且上面还配有火炮”
随后,徐文仪的解释,让他欣喜若狂,他这次是真的捡到宝了,真的是想要什么来什么。
原来,这海商徐文仪,很早就和孙元化等天主教信徒认识了,后来听从了一些传教士的建议,随同回国的传教士出发前往欧洲游历,后来结识了一位西班牙贵族的二女儿,两人互相爱慕,最终两人在西班牙举行了婚礼。
后来他的岳父,也就是那位西班牙贵族,出任西班牙伊斯帕尼奥拉岛的总督,这个岛屿就是当年哥伦布第一次航海,抵达美洲时到达的岛屿,也就是后世的海地岛,位于古巴岛南边。
 
底170章 招揽徐文仪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徐文仪会造船,这对于孔有德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而且会造西方国家使用的战舰。
虽然大明朝的水师从未有过败绩,虽然一直到明朝灭亡,无论是跟倭寇水师,还是跟西方国家的海战从来都没输过,但是战舰方面,已经早就被西方超越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毕竟从发现新大陆到现在,已经快接近两百年了,这两百年的时间里,西方国家看到西班牙从新大陆运回了一船又一船的黄金和白银,自然是眼热不已,争相投身到大航海事业中,他们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也就导致了航海和造船技术的飞速发展。
孔有德寻思着,短期内,徐文仪的作用可要比孙元化,李天经,王徽等人大的多啊,毕竟他的作用是立竿见影的,若是能将他笼络到麾下,对孔有德后期的发展有着长足的帮助。
而且他不光会造船,还会打海战啊,也是一个很理想的海军指挥官。
所以,孔有德就开始试图劝说他“徐先生是大才之人,若是只做一些生意,未免浪费了才能,若是先生不介意,可否屈尊在本将军麾下做一个水师统领”
对于孔有德的招揽,要说徐文仪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没有功利之心的人,并不常见,徐文仪还是个当过舰队指挥官的人,自然不属于这类人。
他当初从西班牙海军退役,并不是他厌倦了这种生活,而是因为他新教徒的身份,没有继续升官的希望,而且还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他老丈人又不可能总护着他,万般无奈之下,才选择的退役。
不过,他对孔有德的招揽,还是存在意思疑虑,虽然他在西方生活了这么久,但是他是个土生土长的明朝人,而且这两年又在大明和印度之间做生意,对大明还是很了解。
大明朝武将的地位非常低,而且很多武将都是世袭的,还要通过武举考试,或者战场建功才能当上,自己一个外人,想要当上武将可容易。
而且也不是孔有德一个总兵能决定的,就算登莱巡抚孙元化是自己的朋友,似乎也没有那个权利决定这么大的事情。
“孔将军,这事怕不是你能决定的吧,虽然徐某客居他乡多年,但是对大明还算是了解的!按照大明朝的现状,您似乎是没有这个权利吧!”徐文仪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孔有德对此毫不意外,直接了当的说明了目前登州的情况“徐先生,登州最近发生了一些变故,可能你不知道,现在,登州这一块,朝廷的命令已经不起作用,能做主的只有本将军而已,只要徐先生愿意,本将军可以直接任命你为水师统领!”
“孔将军此话何意”徐文仪还是有些疑惑。
孔有德笑眯眯的说道“字面意思,这登州的一亩三分地,现在是本将军说了算,朝廷说话已经不算数了,只要徐先生点头,这登州水师统领的位子,就是你的了,不知徐先生可愿意”
徐文仪仔细思索了一番,登州是一个常规的府,而不是一个类似甘肃,宁夏那样的纯粹的军镇,也就是说登州这地方,武将想要通过正常手段主宰一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孔有德说他能够决定一切登州的事宜,那么结论就只有一个--他造反了。
&nb
第171章 能干的秦致远
说完,便回头对着李养性说道“派几个机灵点的,这几天负责保护徐先生,顺便将吴维城的那个宅子收拾一下,供徐先生居住!”
登州城内的一大票官员,除了没死的,都已经在昨天被孔有德派人送走了,留着他们也没用,还不如放回去,顺便向朝廷表明自己的态度,绝对不是想跟朝廷不死不休。
登州水城内水师的战船是没有了,但是登州港的渔船还有一些,虽然都是些小船,运几个人还是没问题的,于是就安排了几艘渔船,将他们送到天津去了,他们的宅子也都空下来了,刚好可以安置徐文仪等人。
这次出来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盐场的建设进度和他预期的一样,又收获了徐文仪这么个人才,虽然暂时不能保证他一定会投效,但是他多半是不会拒绝的。
至于那些海盗船,孔有德现在虽然有些担心,但是估计他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因为孔有德判断,他们的火药和炮弹可能并不多了。
之前在徐文仪等人登岸之前,海盗们并没有开炮,后来解决了登岸的那一批海盗之后,船上的海盗们倒是炮击了一段时间,打了二三十发炮弹,但是那不是一门炮打出来了,四艘海盗船,最少也有八门火炮,算起来也就打了两三轮而已。
想想也是,他们一路追徐文仪到登州海面,途中的炮战肯定是少不了的,徐文仪船上的炮弹和火药都消耗光了,要不然也不会弃船逃生。
想必海盗们就算有剩下的,应该也不多,若是他们在这把炮弹都打光了,回去的路上再遇到情况,大炮成了摆设,就很被动了,万一遇到敌方也有火炮,他们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随同五门佛郎机一起过来的还有一个百总和他麾下的炮兵,孔有德叮嘱他时刻要密切注意海面情况,只要是出现大型船只,不用警告,直接开炮。随后就带上徐文仪一行人,启程返回登州城了。
孔有德回到登州的时候,就看到城门口已经贴上了一份布告,看笔迹是秦致远亲自写的,还加盖了蓬莱知县的官印。
内容不多,主要有三条:
一是告知蓬莱县的百姓,秦致远已经成为了新任蓬莱知县,现已开始着手处理公务,今后蓬莱县的一切民政事务,都以秦致远为准。
二是招募县吏,要求不高,凡身家清白,识字即可,有从吏经验者优先录用。
三是公布县里的田籍档案已毁于战火,凡家中有田产者,须在七日内持田契到县衙重新登记,七日内不来登记的田产,将一律视为无主之地收归官府。
孔有德对秦致远的办事效率很满意,他还是挺能干的,上午交代的事情,下午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而且得知他已经派人将这份布告抄录了很多份,快马送往各村镇张贴,让全县百姓尽快得知此事,以便完成变相土改的任务。
孔有德就打算,将这件事情他已经全权交给秦致远去办了,自己也就不再多过问了,按照之前的推测,想必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且秦致远也是个有能力的人,通过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来他办事的效率就能看出来,虽然他之前只是个没有品级的私人幕僚,那都是因为他科举不顺,连个举人都没考上。
崇祯五年正月十二日,清晨。
孔有德来到了登州城内的火器局,登州城内所有的火铳,火炮,火药,弹丸灯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今天孔有德
第172章 工匠
孔有德前世对于武器有些大概的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会制造,就像他知道黑火药的威力不如三硝基甲苯和硝酸甘油,高中化学有学过,但是他只不过知道理论罢了,以现在的条件,根本没法制作,所以还是只能继续用黑火药。
其实大明朝的黑火药已经算是做到了极致,经过查验,孔有德发现,明朝的火药工艺,已经相当的发达,自己这个穿越者并没有太大的技术优势。
事实上,鸟铳药配方含硝75.8%,含硫10.6%,含炭13.6%,与高中时候学过的黑火药配方基本相同,因此,孔有德完全没有必要改变这个标准,只要求工匠将火药的纯度提高即可。
而且,火药早就已经实现了颗粒化,孙元化是一个对火器痴迷的人,对于火药方面自然也不会放松。
颗粒状黑火药燃烧充分,残渣少,比粉末状尖药威力大了许多,还容易储存与运输。
其实大明很早就在使用颗粒火药了,当初刚穿越的时候,孔有德没事就拿着戚继光书写的《纪效新书》,里面就有详细的关于颗粒火药的制作方法,还有黑火药的最佳配方比。
当时戚家军己经使用颗粒状火药,大的颗粒用在火炮上,小的颗粒用在火铳上,最小颗粒则用做引火药。
火药上面已经没有可以改进的余地了,那么就只能在武器上动手脚了,虽然孔有德不会制作更为先进的燧发枪,但是他手上有一支燧发枪啊。
虽然这支燧发枪,多半也属于试验性质的,孔有德用过几次,还有有很多的毛病,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但是它仍旧是一支燧发枪。
有一支样品,然后改进,总比什么都没有从头开始研究来的轻松,孔有德的打算是,先按照这支燧发枪的样子仿造几支,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进一番,再进行量产。
可以先装备部分军队,然后应用到实战中,接下来有的是仗要打,可以在实战中检验效果,如果还有问题,那就继续改造就是。
而这项工作,就必须得要专业的工匠来进行了,他懂得虽然也不少,但是自己动手就勉为其难了。
想到这里,孔有德是时候见见火器局的那些匠户了,他们可是这个时代的宝贝啊!技术人员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应该是最吃香的。
这时代的人,除了孙元化的等少数人之外,都不明白技术人员的宝贵,白白浪费了这些人的价值,实在是暴殄天物。
来自后世的孔有德,自然一定会将这些匠户都充分的利用起来的,无论是生产更加先进的火铳,还是加大生产规模,都需要这些工匠的努力。
“张立德,帮我将火器局里最熟练的工匠,都召集到到这里来。”张立德听到命令就去召集匠户们了。
在大明朝,匠户和军户一样,也都是属于世袭性质的,你祖上是匠户,那么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了是匠户,说起来军户和匠户之间谁更惨,那还真没法比,因为都很惨。
匠户里面,又有细致的划分,如铁匠、木匠、船匠、石匠、泥匠等,但是火器局里面的基本都是铁匠,以及专业生产火器的工匠,人数并不算很多,在火器局工作的工匠也就七八百人。
攻陷登州城的战斗中,匠户们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基本都是直接投降了,而且他们本来身份地位就低,没有享
第173章 仿制燧发枪
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因为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技术,别人做不来的事情,只有他们才能做。
匠户们都感激不尽,纷纷表示,他们一定会为大力努力工作,不然就对不起大人对他们的厚待。
孔有德听得出来,这只不过是他们的场面话而已,只有眼睛能看得到的好处,才能让他们更加卖力。
因为是第一次见到总兵这么大的官,这些匠户,明显有些局促,尽管大伙儿的内心都显得有些激动,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说话。
最后,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击中到了叶成凯和包凯强两人的身上。二人是他们这些工匠里面,最会说话的人。
叶成凯有些激动说道:“多谢总兵大人的恩赐,只是不知道大人此次找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他们能混到工匠里面手艺最精湛的,脑子自然不会不好使,肯定知道眼前的总兵大人找他们过来,是有事情的,不可能只是过来让他们吃一顿好的。
孔有德含笑说道:“这次找你们过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都是和你们工匠息息相关的!”
叶成凯语调激昂的说道:“大人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大人给了我们吃的穿的,我们自当为大人效力,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一众匠户齐齐回答:“对!大人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孔有德点点头,朗声说道:“既然如此,本官也不跟你们客气了。
今天找你们来,的确是有要事商议的,就是有关于火器的问题。你们都是火器局最熟练的工匠,想必对打造火器,颇有一些新的!。”
大明王朝的匠户和军户一样,都是世袭的,所以制造火铳的技术,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技术这种东西,只要是没有荒废,只能是越来越精湛,不存在退步的情况。
但是大明朝后期的火器,合格率非常低,并非是工匠们的手艺退步了,而是跟落后的生产和采购机制有关,导致工匠们根本没有生产积极性,随便打造一些劣质火器上交完事。
反正就算是打造质量好的火器,也没有更多的奖励,何必浪费那个时间和力气,提高火器质量呢。
而且火器的管理机构和军队还是脱节的,导致将士们使用火器发现的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也没有反馈的渠道。
孙元化上任登莱巡抚之后,对火器格外的重视,但是也没有改变这些制度,只是提高了工匠们的待遇,虽然下面的官员没有落实到位,但是好歹也提升了一些,再加上提供了了大量合格的原材料,以及严把质量关,登州生产的火器质量,比大明其他地方的火器要好很多,炸膛率也非常低。
听到孔有德这么说,叶成凯立马拍着胸口说道:“大人,我们保证!我们都是世代的匠户,工艺精湛,一定会精益求精,火铳的品质做到最好!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