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阴雄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多极世界
于是,孔有德传令所有把总千总,来总兵府议事。
不久后,除了驻守黄县的黎贤能和张可立外,军队的高层将领,还有徐文仪,秦致远,白沐霖这些人都被召集到了总兵府,开始商讨作战计划。
看到各营的把总,千总都来齐了,孔有德开始宣布今天的议题了“诸位,今日召集你们前来,是商议攻略整个登州府的事情。你们没有听错,咱们现在又要开战了!”
众人一听又要开战了,不禁喜上眉梢,其实他们早就猜出来了,自从拿下登州之后,他们的孔将军几乎就没有把所有人一起召集起来过,现在高层将领几乎都来齐了,加上新兵训练的也差不多了,应该是准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了。
他们作为军人,对战斗并不抗拒,甚至还有些期望,毕竟他们是以战争为职业的,只要努力作战之后,能够获得相应的功劳和奖赏,他们并不会拒绝出战,他们可不是关宁军那样的军阀,拿了最多的钱粮,连主动出击都不敢。
看到大家兴致高涨,战意盎然,孔有德很满意,挥手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今日商议的
第239章 出战前夕
总之,新兵们要全部开赴战场。
敌军的主力是战兵,现在敌军的战兵主要分布在莱阳,文登和宁海。
莱阳的敌军一共是两千战兵和两到三千卫所军,青壮,一共不到五千人,我决定以步兵三营除开张可立部之外合计11人,熊文斌部五百人,骑兵二营邓德明部5人,以及炮兵营四百炮兵,携带二十门佛郎机火炮,合计25人,沿着登州,栖霞,莱阳,大嵩卫的路线展开进攻,拿下大嵩卫之后,在大嵩卫戍守待命。
其余兵马,毛承福,孟有才,程希孔,苏凯风,崔永平,张东和则率领其余全部兵马啊,跟随本将军沿着福山,宁海的路线进攻,拿下宁海后,分散进攻文登,威海卫,靖海卫,成山卫,暂时并不做详细安排。
至于徐统领,这场战事你帮不上什么忙,安心建造战船,操练水师即可。
初步计划就是这样,你们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众人开始就这个计划思量起来了,对于留守登州城的问题,其实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毕竟只要出去作战就一定有战功,而且还有战利品,留守的话,除非海上的敌人打过来,根本没有什么战功啊。
拿下登州城到现在,都过去两个多月了,除了之前彭友谟率军弄了一次偷袭之外,再没有其他军队上岸了,也就意味着留守的话很可能屁事没有,啥功劳都捞不着。
孔有德也看出来了程希孔和崔永平手下几个把总的纠结,他们两个营出一部分兵马留守,自然不需要千总亲自留下来,但是镇守的肯定就是把总了,这几个把总不纠结才怪。
为了打消他们心中的一律,孔有德说道“刘福,李明,就由你们来留守登州吧,别以为这是坏事,这事不是谁都能干好的,咱们大局进攻南面的州县,他们肯定会发消息求援。
别看现在登州城比较安静,原来的登州水师和东江水师没来惹事,那是因为有大军坐镇,他们知道来了也没用,但是等到登州城兵马不多,他们多半会选择伺机进攻,只要你们能保住登州城和蓬莱黄县两县不出大乱子,到时候就是大功一件。”
刘福,李明两人听孔有德这么一说,顿时豁然开朗,连忙站起来拱手道“属下谢过将军信任,一定不辜负将军的期望,到时候将军凯旋而归,登州城保证完好无损!”
其他几个把总也是悔不当初,自己咋就没想明白这个问题呢,要是想清楚了自请守城,这功劳也不至于落到他们两个手上啊。
“先别急着谢恩,你们要搞搞清楚,如果有人登陆攻打登州,人数肯定不少,虽然登州城坚炮利,但还是小心为上,本将军率军离开登州后,你们就暂时听黎贤能的命令!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到时候别怪本将军不客气了!”
令出多门可是大忌,哪怕黎贤能现在也是把总,和他们一样,但是这次战事结束后,他的功劳升任千总肯定是妥妥的,先让他暂领统帅一直,他还是很放心的。
此时,秦致远却站了出来,说道“大人,属下请求随军出征!”
孔有德有些疑惑“哦秦知县不好好的留在登州出来蓬莱的政事,跟随大军出征做什么”
秦致远说道“大人,这蓬莱本就案件不多,现在有大军威慑,宵小之辈不敢作乱,即使属下不在,有梁百石,朱乐山他们几个以及几位将军在,想必野出不了什么问题。
但大人身边没有人出谋划策可不行,属下认为还是跟在将军身边,出谋划策更好,而且南边几个州县,将
第240章 技术突破
孔有德现在的心情很好,事情的发展都在预料之中,除了莱州那边战局稳定和新兵训练成果显著,还有就是,燧发枪的改制工作也进行的很成功,膛线的刻制方法终于被研究出来了。
包凯强等几个方负责改进燧发枪的工匠,在接到任务后就立马投入了研制工作,虽然并没能在规定的半个月时间完成,但孔有德知道,这不是他们的责任,膛线的难度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高,于是放宽了期限,让他们继续努力。
二月二十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叶成凯率先完成了膛线的刻制工作。
他们原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在成品燧发枪的基础上刻制膛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此路根本行不动,不光耗时耗力,而且花了大力气刻制出来膛线,中间的间隔并不一致,完全达不到将军想要的效果,只得另辟蹊径。
后来还是叶成凯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在枪管打造之前,就把膛线刻上去,这时候的枪管打造和后世不一样,都是用一块平整的铁皮,包裹在一根柱子上,捶打成圆筒状。
叶成凯就用刻制好膛线的铁皮制作枪管,这样一来方便了许多,但是开始的几次依旧以失败告终,但他并没有气垒,而是不断地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在之后的尝试中努力改掉这些毛病,最终经过反复的尝试,还是成功了。
打造出来的当天,孔有德就让人对这支燧发枪进行测试,并且用上了圆锥形弹丸,替换掉以前的球形弹丸。
结果让孔有德喜出望外,最远射程达到了九十丈,有效射程更是达到了六十丈也就是两百米,比改进之前的燧发枪强的不是一星半点,跟鸟铳比起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要知道鸟铳的极限射程还不到五十丈。了
于是孔有德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将之前就定下来的奖励赏赐给了叶成凯,和之前一样,让他将这个法子传授下去,都开始制作这种改进版的燧发枪,原始版的燧发枪则全部被装备到了两个火器营,数量并不算太多,勉强够一千支。
同时,孔有德还传令给他们,无论任何人,只要能想出法子,继续改进燧发枪,无论是射程,威力,射速,准度还是燧发枪本身的重量,便携程度等等,只要有所改进,经过试射证实之后,都有赏赐,具体赏赐依改进效果而定,底线是二百两银子,这么高的赏赐之下,相信总有聪明人会想到好法子。
只有好的激励政策,才能产生好的结果,大明朝本来就有人会制作燧发枪,但是朝廷并不重视,而且也没有像样的赏罚制度,就算是打造出来的也是粗制滥造的,军队也瞧不上这些劣质燧发枪,这就导致明末并没有大规模列装燧发枪。
燧发枪的技术没必要保密,自己手头的燧发枪技术还是从大明土著手里获取的,想必大明朝会制作燧发枪的人并不是没有。
但是膛线还有随后的改进技术,肯定是要保密的,于是,包括军器局,冶炼坊,铸炮坊在内的军工部门,都搬到了平山兵工厂。
刚拿下登州不久,孔有德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派出了不少人对兵工厂选址,后来发现平山不错。
平山位于登州城西南面不到十里的位置,有一个不算大的湖泊,而且地形很好,用于当做兵工厂非常合适,只需要驻扎两百兵马,其他人想要混进来
第241章 开拔
感谢书友朱尚炳的秦国1起点币打赏。
“很好,既然你们都记得,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希望你们也能一如既往地恪守誓言!”
孔有德说道这里,顿了顿,然后又大声说道“今天召集你们,想必都知道是要打仗了,那本将军就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要打仗,这仗是为谁而打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确,不是为了你们的百总,千总,也不是为了本将军!更不是为了其他任何人而是为了你们自己为了你们的家人!
在本将军掌控登州之前,你们过得什么日子现在应该还不至于忘记,那时,你们没有赖以生存的田地,没有可以御寒的房屋,吃了上顿没下顿,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人被冻死,饿死,病死,为什么
因为这里是山东,不是咱们的老家辽东,即使受了欺负也没有人愿意替咱们说句公道话,哪怕本将军这样位居高位的人,也一样要在别人的屋檐下忍气吞声,那日子是真的苦啊!
但现在不一样,你们每家每户都分到了田地,也都盖起了茅草屋,虽然日子依旧过的很苦,但是好日子很快就要来了,不光是你们,你们的家人也很快就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日子了,以后也不用再忍受他人的欺辱。
这样的日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因为你们手上有刀枪,才能让那些心怀不满之人不敢放肆,你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需要你们用自己受伤的刀枪来保护的。
但朝廷的兵马很快就要打过来了,如果不能挡住朝廷的兵马,你们家里的田地恐怕又会被夺走了,就算在想过那种苦日子,恐怕朝廷也不会愿意了,朝廷不光要夺走你们的田地,还有你们茅草屋,夺走你们的妻女,你们的一切,包括,你们的生命!
为了你们的田地不被夺走,家人不再受人欺辱,不再被冻死饿死,你们要做的,就是挡住朝廷的兵马,保护你们新的家园!
告诉我,你们愿不愿保卫自己的家园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吗”
“愿意”“愿意”万余士兵异口同声的答道,如同雷鸣般的直冲云霄,回荡不绝。
孔有德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内心的斗志,他们作战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保护自家未来的好日子,人都是自私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只有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才会奋起抗争。
“好,既然你们能做到,那么就不要畏惧战争,你们身为军人,战争就是你们的工作,就如同你们以前身为农民,下地劳作一般。
不过,战场之上,刀枪无眼,你们担心会受伤,会阵亡,本将军也担心,为了训练你们,本将军在你们身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和钱粮,如果你们轻易地阵亡了,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打水漂了”
你们已经艰苦训练了两个月,从最开始的弱不禁风,到现在不动如山,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这还不够,你们还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不了解战争的残酷,上了战场难免会慌乱。”
“所以,这一次作战就是对你们这两个月训练成果的检验,你们的敌人并不强大,大部分都是一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卫所兵。
你们之中,想必有一部分在辽东时都是军户吧,还有一部分山东的军户,即使不是军户,也应该对卫所兵有所了解,试想一下,一个常年吃不饱的卫所兵,跟身强体壮的你们打一架,谁胜谁负,一目
第242章 夜袭
孔有德还记得当初在商河和临邑,区区正七品知县,就敢用各种理由搪塞自己一个正三品参将,关键是自己当时还在体制内混,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时自己为了不闹出大乱子,也只好忍气吞声,还不准士兵劫掠地方,以至于在后来士兵们怨气鸡肋,加上鼠疫的双重作用下,士兵们最终还是崩溃了,爆发了营啸,弄到最后自己走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后勤供应跟不上,再强的军队,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己巳之变的时候,山西总兵耿如杞率领的山西兵发生哗变,而后噪归,就是最好的诠释。
当时山西兵的想法很好理解,老子辛辛苦苦从山西跑到北直隶,赶来替你们京城的老爷们卖命打仗,你们居然连饭都不管,让我们饿着肚子去跟敌人拼杀那爷可不伺候,散了散了,各回各家了,回山西去好歹还有口饭吃,再不走,还没跟鞑子打仗战死,就先自己饿死了。
现在有了完备的后勤保障,不光孔有德这个统帅心理踏实了许多,下面的士兵们也是一样的,只要老老实实听将军大人的命令,让怎么打就怎么,其他的一律不需要操心,到时候英勇作战,拿战功就是。
刚刚扎营完毕,孔有德就开始思虑着进攻孙介镇的问题了,尽管运输重炮的炮兵还在后方,预计要两天之后才能抵达,佛郎机也要等到明天才能抵达,但孔有德不打算等到那个时候再开战,眼前的孙介镇只是个不大的镇子,驻守的明军也不多,很容易拿下。
根据斥候的调查,驻扎在孙介镇里面的明军一共是八百人,其中两百是明登州总兵吴安邦麾下的战兵,其余的都是奇山千户所的卫所军和福山知县临时召集起来的青壮。
孙介镇只是个普通的小镇子,既没有护城河,城墙的高度也就一丈五的样子,而且能看出来很多地方都有残缺,都是临时修补起来的,并不算多难打。
于是,孔有德就决定连夜攻城,攻城的主力当然是新兵,一共九百人,程希孔和孟有才麾下火铳兵各三百,崔永平麾下步兵三百。
除了带队的几个把总和百总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老兵,尽管如此,孔有德依旧对他们很放心,因为黑夜,就是他们最大的帮手。
大明朝这个时期,能够进行夜间攻击的部队屈指可数,到目前为止,孔有德也只知道彭友谟麾下的神武左营罢了,至于为什么少有部队能够夜间攻击,其实就是因为夜盲症。
现代人几乎很少也有夜盲症的,无法体会出那种感觉,正常人哪怕光线昏暗一些或者在晚上,仍旧是你能够看清楚的东西的,但是有夜盲症的人,到了晚上就跟瞎子没什么区别了。
作为一个穿越者,孔有德夜盲症的了解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病因很简单,也就是缺乏维生素。
大明朝的士兵普遍营养不良,也就导致维生素的长期缺乏,夜盲症普遍。
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其实很多,比如动物肝脏,胡萝卜,蛋黄,玉米,红薯等,这些都是高中生物课本上的东西,孔有德还有点印象。
玉米传入明朝时间不长,红薯虽然长一点,但是大多都被安置好的辽民们拿去栽种,当种子用了。
蛋黄和动物肝脏又太奢侈,胡萝卜倒是从宋朝就开始传入中国,山东又作为主
第243章 杀光他们
到他接任千户的时候,旅顺已经收复了,登莱已经开军镇了,不需要再担心建奴随时会跨海打过来了。
而且人家战兵系统根本瞧不起他们卫所兵,奇山所除了派些人参加两操,基本没啥事了,还不需要自己带队,剩下的日子就是吃吃喝喝玩女人,快活似神仙。
没成想,居然出了这么一伙辽东贼军,悍然攻下了登州城,让他也提心吊胆起来,生怕哪一天叛军突发奇想,来打他的奇山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他只得忍痛拿出部分钱粮,对自己麾下的家丁们进行训练。
二月初,新任的山东巡抚和登莱巡抚一起发来公函,要求登州境内所有的卫所,都听从登州总兵吴安邦的调遣,抵御叛军。
没多久,吴安邦便发来调令,让他率领奇山千户所的全部卫所兵,开赴孙介镇驻守,侯良又不是笨人,如果叛军南下攻打宁海和福山,孙介镇就是第一个据点,到时候自己可就要直面贼军了,他可不愿冒这个险,用各种理由搪塞。
这吴安邦也不废话,直接派遣把总丁正率领二百战兵,开赴奇山城,要求他率军出发,他仍旧是选择闭门不出,他就不信丁正敢发兵攻打奇山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