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我是李良,抓住我会有赏金的。”李良赶紧爬了出去,他可不想跟其他伤者一样被人补上一刀。不管来者是谁,凭李良的身份还能多活一会儿。

    “还真让汉王猜对了,把这家伙捆好,带回去。”袭击的人正是张政派出来的伏击小队。

    李良想再说点儿什么,可他被捆了个结实,堵住了嘴,蒙住了眼睛,横在马背上,不知要送到什么地方去。

    不过李良听明白了,抓他的是汉国人,李良觉得被汉国人抓到比被赵国人俘虏生存的希望要大些。

    一路颠簸李良都快要昏过去了,意识模糊的感觉自己被人从马背上提了起来然后扔在地上。

    蒙眼的黑布解开了,李良看到了在那里拿刀子片肉的张政,张政的面前一个小锅里的水正在翻滚。

    人处在困境想的事情就会多,李良觉得张政似乎想将他的肉一片片割下来,然后煮熟吃掉。

    “汉王饶命啊!”李良被捆着不能下跪,却也用头撞着地,他的求生欲很强。

    李良曾同张政一起在武臣的起义军中,他希望张政能念这点儿交情饶他一命。

    “饶不饶你的命还要看赵国人,带下去吧。”张政见李良只是为确认一下,不能抓错了人。

    听到张政的话李良全身瘫软了下来,只要落到赵国人手中,他断没有生理。

    重新住进丞相府张耳心中十分不舒服。府内的尸体和杂物被清理出去,仍难掩一片破败的景象。

    张耳看着这一切气不打一处来。好好的赵国变成了这样一个烂摊子。张耳在攻入邯郸城才弄明白李良为什么造反,张耳在心中不知骂了武臣多少次。

    “泥腿子就是泥腿子,戴上王冠也成不了王。武臣及其一家根本就不是当王族的料,如果不是武臣穷人乍富,武臣的姐姐更是什么礼仪都不懂,赵国怎么会成这样。”

    让张耳糟心的不只这些,他身边还有一个同样是泥腿子出身的汉王张政。

    张政先是借口为武臣报仇,要进入赵国,敲诈了张耳一批粮食用来救济难民。后来又卖给了张耳一百多辆战车,那些战车在战场上表现倒不错,可张耳总觉得这里边似乎有什么阴谋,张耳坚定的认为张政绝对没有那么好心。

    “要不要乘着打败李良之势进攻汉国,将张政彻底消灭掉。”一个想法在头脑中闪过,张耳摇摇头又否定了自己这个想法。

    现在赵国大战刚结束,实力下降了很多,而汉国的张政这半年来始终没闲着,一直在练兵,此消彼长两国开战胜负难料。

    “丞相,汉王张政派人给您送来一封书信。”这张政是不是又要搞什么事情,张耳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张耳启封观看,张政在信中表现的很友好,首先祝贺张耳在对李良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再次强调赵汉两国要保持睦邻友好。

    张耳看着信,心情没有一点儿好转,他知道张政不可能只为了道贺写一封啰里啰嗦的信。

    果然在信的最后张政说汉军秘密抓获了李良,还再三强调,李良被抓没有人知道。如果张耳需要,张政可以将李良卖给张耳,算是张耳抓的。

    “穷鬼,死要钱的穷鬼,什么都可以拿来卖钱。”张耳嘴里骂着,又感觉张政的提议对他很有吸引力。

    仗打成这样,李良的生死对张耳来说已不重要,但如果象张政所说将抓获李良的功劳安在张耳头上,将极大的提升张耳在赵国的威望,对压制赵王歇很有用处。

    “到汉国去摸摸汉王的底,看他开出什么价格。”张耳找来心腹叮嘱道。

    张耳有时觉得张政如此贪财是个好事,等有机会利用钱财诱惑肯定能让张政吃个大亏。

    张耳的心腹在两国之间往来,同张政讨价还价。

    张政对这次的交易很有诚意,没有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一个张耳能够承受的价钱。张耳思考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几辆大车拉着财物秘密去了汉国。

    &nb




第四十九章 农村包围城市
    来蓟城的贵客是张良,现在的张良混的并不好,也只有张政还对他如此重视。

    薛县会盟后张良大受鼓舞,带着满腔的复国热情离开了。

    回到韩国故地后张良找到了韩国国王的后人韩王成,立他当了新韩王,然后拉起了反秦的队伍。

    张良的智谋确实很厉害,他带着队伍接连攻下了几座城池,队伍也不断壮大。

    秦军不都是吃素的,很快反应了过来,一阵反扑。张良占领的城池又被秦军夺了回去。

    张良毫不气馁,重新召集人马,又攻下几个城。不久秦军再次反攻,城池又被夺了回去。这样不断循环,最后张良手下又只剩下几百人了。

    如今张良除了多了个韩王成,比前几个月前强大不了多少。

    这一天张良又带着韩王成从一座陷落的城池中逃了出来。

    “张先生,我们接下来怎么办”韩王成哭丧着脸问道,他都快麻木了,有人拥立他当大王当然高兴,可一天到晚被人追杀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看来只能向别人求助了,我这就动身去见汉王张政。”张良英俊的脸上满是汗水和泥土,他只能向命运低头,感觉光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复国大业的。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张良真怕有一天韩王成被人抓了俘虏,自己复国的梦就彻底破灭了,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行,想要东山再起只能向外人求助了。

    放眼天下同张良有交情的反秦人士并不多,张良上次虽然参加薛县会盟,可因为实力太小其他人根本就没把他当一方势力,没能同大佬攀上交情。

    在薛县比较欣赏张良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另一个是汉王张政。

    刘邦如今跟随着项梁混的不错,东挡西杀取得了不少战功,手头也有些人马。可刘邦现在寄人篱下,一切都得依靠项梁,张良在他那里不可能得到什么帮助。仔细想来能帮助张良的好像只有张政了。

    张良记得张政曾承诺有什么困难时可以去找他,张良却不能确定这是场面上的话还是真心。陷入绝境的张良决定亲自上门向张政请求帮助,事情不可能变得更坏。

    张政对张良的到来相当重视,听到消息马上从赵国和汉国的边境赶了回来。

    “汉王好,我们又见面了。”张良远远的向张政打招呼,张良在蓟城内看到的是一片繁荣景象,觉得张政是有能力帮助自己的,所以只好放下身段。

    “张先生来看本王,本王十分荣幸。”张政真希望张良是无处可去才来的汉国。

    两人进到汉王宫的大殿之内,张政摆下酒宴招待张良,共叙久别后的思念之情,气氛十分融洽。

    “我在韩国拥立韩王成恢复韩国,可屡次被秦军打败,汉王能不能支援我们一些人马和物资。”

    “不说这个,张先生喝酒吃肉。”

    张良提出请求要张政为恢复韩国提供帮助时,张政却环顾左右而言他。

    “汉王,我知道你是个豪爽之人,为什么不肯帮助我恢复韩国呢”张良最后忍不住直接向张政发问。

    “子房,可不可以考虑留在汉国帮我。”张政称号张良的字以示尊重。

    “汉王,我们张家几代人都在为韩王效力,恢复韩国一直是我的梦想,所以只能对你说声抱歉了。”张良恢复韩国的决心很大。

    “帮助你没有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恢复韩国的努力始终无法成功。”张政见张良意志坚决也不再强求,决定真心帮张良一次。

    张政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招揽张良,让一个人真心跟随就必须让这个人对自己服气,想让张良服气并不是简单的事。

    张良无疑是秦末最有智慧的人,让张良服气最好的办法是在智慧上胜过张良。

    张良的智慧更多的是对大局的把控和兵法上,当年“圯上老人”黄石公授予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张良仔细研读后顿开茅塞对秦末的形势有了新的认识,自此排兵布阵高人一筹。

    张政想在智慧方面挑战张良,算是给自己选择了地狱级的难度。

    不过张政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因为张良有《太公兵法



第五十章 张良推车
    “我把这种东西叫做石油,是从石头缝隙中流出来了,在韩国的上郡的高奴县有一条洧水,水面上漂着黑色油脂一样的东西,可以燃烧。你派人将那些黑色油脂收集起来运到蓟城,我换给你各种物资。”张政想帮一下张良,却也承担不起无偿援助,只能让张良自力更生,张政这时想到了韩国境内的石油。

    高奴县在今天的延安附近,洧水是延河的一边支流,据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载:“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说的就是石油。

    张政让张良收集石油并不是要搞石油化工,眼前张政觉得要是能搞出猛火油就是极大的成功,可以让自己的对手吃够苦头了。

    “这东西有什么用”张良也是奇怪,张政大老远的劳师动众非要这种东西肯定有特别的用途。

    “这种东西燃烧后产生的炭黑,是做墨的好材料,用它做出来的墨质量极好。”张政说的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的石油的用法,张政这也不是骗张良,用石油做墨也是张政计划的一部分。

    “那这种东西你是不是需要很多,运到蓟城是不是很是艰难”张良是极聪明的人,听张政说石油是和木材一样烧来作墨,而且还可以从河里随便捞取,觉得石油肯定不是很贵重的东西,要想获得足够的物资,需要的运输量必然极大,韩国到汉国距离不近,做这种生意有很大的困难。

    “运输不是难事,一会儿我给你看个好东西,有了它运输石油很方便。”这些困难都在张政的考虑之内。

    “好,我回去之后就按汉王所说的试试看。”张良始终在寻求一条成功之路,其他的行不通,张政所说似乎是个办法,他决定试一下。

    张良被说的动了心,令张政很开心,决定带着张良到处走走。

    张良对张政越来越好奇了,观察张政言行是个很有见识的人,还经常能制造出新奇的东西。张良觉得张政这次用石油弄出的油墨也会有特别之处,就是不知道张政这个农夫出身的年青人能否治理好一个国家。

    张政和张良一起离开了汉王宫,他要带领张良参观大搞水利工程的现场。

    汉王出现在工地,自然引来百姓纷纷致敬,张政招手回应,百姓们很快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张政边走边向张良介绍为什么要在冬季里安排劳作。

    张良听着张政的介绍,感觉这里的劳动场面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以往民众都是被迫来服劳役,现在工地上的人脸上却没有愁苦之色,他们是在为自己挣粮食,为将来的收获而奋斗。

    “在汉国我们不再无偿征用民众服劳役,民众干活都会得到报酬。”张政向张良介绍道,在秦朝不让百姓服劳役,政策虽然有点儿极端,却也能够让被暴秦压榨的十分困苦的百姓感觉到汉王的善意。

    “可那样对国力的消耗会十分巨大啊”张良看问题很有深度。张政一说不无偿征用民众,张良就想到了出这么大一笔钱粮对国家的影响。

    “我们采用征税的办法,从百姓手中收来财物,再通过发报酬返还到百姓手中,百姓的感受和直接被役使是不一样的。”张政明白官府不向百姓征收财物是不可能的,这中间有个度,而且还要用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现在的社会制度有许多地方需要变革。

    “大王直接向百姓收取税赋那不是跟秦始皇的作法一样了吗”张政的办法同张良所知列国的作法不同,却更象那个残暴的秦始皇。

    “那种分封诸侯管理百姓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动乱,从今以后需要改变,始皇帝做了许多恶事,将天下划分为郡县管理是没有错的。”张政所说都是被历史证实了的东西。

    说话间二人来到了工地现场,张政对张良说:“看,这就是我要给你介绍的东西,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小推车。”

    张政命人从工地上推了一辆独轮小车过来。

    &nb



第五十一章 放鸽子
    张政想要知道刘邦的消息,吩咐下去立即动身去了汉王的御花园。

    在外人看来张政当上汉王后不可避免的走上了**的道路。

    汉王张政对住房不感兴趣,所以汉王宫十分简陋。对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却很喜爱,为此张政专门划了一大片的地方建成了御花园。

    御花园看守严密,寻常人不能靠近,那是汉王一个人享乐的地方。

    不过知道一些内幕的旧贵族却偷偷的笑张政是土豹子,没见过世面。

    张政御花园中的东西土的不能再土,种植的都是一些蔬菜粮食之类的作物,总之都是能吃的东西,连一株好看的花草都没有。

    养的更全是鸡鸭鹅,甚至还有一群群的蜜蜂。最上档次的也就是鸽子楼中的鸽子了。

    张政最喜欢的也是那些鸽子,进了御花园张政直奔鸽子楼。

    养鸽人早已在那里迎侯。

    “有刘邦的消息吗”张政问道。

    “跟随刘邦的使者带去的鸽子有两只飞回来了。”养鸽人呈给张政两小卷丝帛后回答。

    张政打开丝帛,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将凌云姑娘请来,带第二套密码。”

    古代通信始终是个大难题,张政试着在秦朝养鸽子,现在终于成功了。

    “你们干的不错,去领取奖励。将飞回来的鸽子留种,增加养殖数量,继续试验培育出更好的品种。”张政吩咐道。

    看到凌云姑娘走了过来养鸽人知趣的走开了。

    “汉王好。”凌云姑娘手里拿着一卷书袅袅婷婷的走了过来。

    “看上边写了什么”张政将手中的两卷丝帛递给了凌云。

    凌云姑娘拿出笔,展开丝帛对照着书页翻译着上面的内容。然后记录在一块白色上丝帛。

    张政在与使者的通信中使用了最简单的密码,双方拿着相同的一卷书,写密信时只写数字,这些数字对应着书卷的第几根竹简,第几个字。只要不被人知道使用的是哪卷书就很难被破译。

    张政在军中推广信息传输中的密码化,汇集到他这里的书信越来越多,需要专门的人进行翻译。

    因为这些翻译人员需要绝对的忠诚,张政又想到了凌云。

    凌云被暴秦迫害,只剩下孤身一人,是自愿加入的起义军,起义的热情很高,现在凌云对张政佩服的无以复加,绝对是个可靠的人选。而且张政知道就坚贞不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上来看男人绝对不如女子。
1...1213141516...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