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柳兰子沉吟道:“对于化学,妾也不懂,不过妾知道,化学乃是点石成金之术,妾觉得可由此着手,将军于闲遐时著书传播,虽然妾可以想象到,很少有人能看懂,可这没关系,正如经学,寻常人读经如读天书,各大世家不还是把经学当作传家之学
究其根源,便是读经可经世治国,同样的道理,化学点石成金,学会了可凭此发家致富,妾以为自会人有钻研,将军只需把书撒出去,何必考虑太多“
”柳兰子啊柳兰子啊,你解决了我的大难题啊!“
杨彦目光灼灼的望向了柳兰子。闪舞www
没错,柳兰子的思路是普遍撒,总能出鱼来,学问不怕难,怕的是学了没用,没人去学,今日东郑化学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有心人哪怕读不懂,也会硬生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啃透。
杨彦决定先编一套化学出来,包含元素周期表,字母对照表和初中化学的内容,让人自己看,想学点石成金术,就用心去专研。
“嗯”
杨彦一桩心事了结,正是心情大好之时,却意外的发现,前方不远处,郭诵、段秀、李瑰等人正抄着手,装作没看到自己,互相闲聊着。
从观礼的角度来看,该位置处于道旁,视角并不好,几乎不可能有人于此处观礼,而观礼结束之后,也几乎不会有谁顶着寒风站路边闲聊,因此杨彦瞬间就判断出,郭诵等人是冲着自己来的,很可能是闲不住了,却因曾亲口拒绝自己,拉不下面子讨官,故而站路边制造偶遇。
杨彦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领着千牛卫策马向前,果然,闲聊声又大了些,透着一股欲盖弥彰的意味。
“恶心!”
柳兰子啐道。
“见过将军!”
当杨彦从身边经过时,几人再也不能装了,纷纷拱手施礼。
“嗯”
杨彦抬了抬马鞭,策马而过。
那几人现出了明显的焦急之色。
段秀小声道:“咱们过来是为了什么,怎么一个个都哑了不成”
李瑰捅了捅郭诵:“快啊,是你想出的点子,现在将军要走了,再不说就来不及了,我等武夫,所求不
第四九二章 明王
(谢谢好友川流不不息和好友乾坤雍德的月票,好友大隋后裔的1000大赏,好友一剑68的打赏)
虞仡是朝庭使者,但虞喜是客,又和刁协曾有一面之缘,在一番寒喧之后,便分宾主落座,有女千牛卫奉上茗茶。
因炒茶法尚未传开,如今江东喝的茶,反而是由位于北方的东海国从建康收购原茶,加工好再运回去,获取暴利,虞喜一边品着,一边叹道:“此茶每斤千钱,目前江东各士庶豪门已渐渐地抿弃了原有的煮茶之法,改为冲泡,年耗约十来万斤,仅此一项,杨府君便是财源滚滚啊,怕是获利不下于亿钱罢“
虞仡长大了嘴,吃惊的看着杨彦。
建康的原茶,一斤只卖几十钱,品相好的也就百钱左右,到了杨彦这里,也不知用什么手段,去掉了青涩味,价格直接翻了十倍都不止,这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小小的茶叶,竟有如此暴利。
说起来,茗茶还是挺符合士人的价值观的,茶色透明,合一个清字,茶味芬芳,合一个香字,入口较苦,又合一个雅字,再细细品之,颊齿留香,回味无穷,隐合玄学的旷达幽远意境,因此明知被宰,士人仍趋之若骛,有了士人带头,庶族豪强也附庸风雅,纷纷饮起了茗茶。
至于原先流行的那种往茶水中加姜、桂叶等各种调味料,放一起煮沸,煮出来黑漆漆的老茶水,几乎被淘汰了。
这也是没办法,别人喝着清茶,品味人生,自己却喝着浑浊的茶汤,在意境上,档次上就被甩开,再加上杨彦故意使人散播一些与茶韵,茶语相关的心灵鸡汤。
如世事如棋,人生如茶!
苦中有甘是暗味,苦尽甘来是真味!
茶中有大道,悟茶通人生!
茶有浓淡,有冷暖,亦有悲欢,等等诸如此类,结果在很短的时间里,茗茶就风靡建康,原有的漆黑茶汤则成了低俗的代名词。
杨彦微微一笑,绕过这个话题,问道:“不知虞君前来是为何事”
虞仡有些尴尬,清咳两声道:“朝庭因杨府君不受齐公,故进为吴王,这是策书,杨府君自己看罢。”说着,取出策书递了过去。
杨彦、刁协和崔访纷纷现出了错愕之色,依次传看了一遍。
”将军如何看待“
崔访淡淡问道。
”嘿“
杨彦嘿的一笑:”我敢打赌,此策必出于钱士仪,此人多诡谋,这是要把我放架子上烤啊,吴王,嘿,吴王,我杨彦之何德何能,竟敢称吴王“
虞喜虞仡兄弟也不吱声,如看热闹般的看着。
崔访道:”将军所言甚是,但朝庭居心恶毒,将军不敢称王,怕是民众会大失所望,故称王势在必行,只是国号,值得商榷。
春秋战国中,吴国于渑池之会时,灭于句践之手,孙氏又苟安于江东,无所作为,其国号本就不详,反倒是齐国,国祚绵长,名列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故老夫以为,可以齐为号,自称齐王。“
”不妥!“
刁协大手一挥:”公虽言之有理,别人却未必如此着想,只会以为将军不敢以吴王为号,气势上就先弱了三分,不如就称吴王,天下间谁敢多言“
崔访摇摇头道:”此非意气之争,国号关乎一朝气运,立了就不能改,而吴乃苟安之号,将军志在天下,岂能以江南尺寸之地定为国号”
刁协沉吟道:“若不称吴王,秦楚赵魏韩与齐并无区别,况将军起自于齐地,称齐王尚有渊源,改以别号的话,怕是要被天下耻笑。”
崔访捋须道:“当今各国国号,均出自于周,以封地或籍贯而论,但时代在变革,不必一味拘泥于古法,国号无非是个名号,天下人认可即无碍,又如北方之号有滥化之势,而南方国号如楚、吴、越等则有偏安之嫌,故而老夫提个折中之法。
将军姓杨,杨姓源于姬姓,古老而又高贵,且杨姓出自于弘农杨地,将军早晚取之,不如立国为杨,既可免去吴王齐王之争,又可避开钱风那厮给将军挖下的坑,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虞喜兄弟均是暗道了声好,心想崔访名门出身果是不凡,轻描淡写便化去了此次危机。
杨彦却眉头一皱,迟疑道:“崔公虽言之有理,但天下间从无以自身姓氏为国号之例,如姬、羸、刘三姓,分别对应周、秦、汉三朝,究其原因,该是防止同姓之人凌驾于他人之上。
如杨者,天下杨姓之人何止数十万,若以杨为号,杨姓岂不是成了国姓将来有作奸犯科谁敢抓捕抓了便是冒犯国号,不抓又纵容其恶,崔公以为然否”
“这……”
崔访老脸微红,拱了拱手:“老夫考虑不周,还请将军见谅。”
杨彦笑着摆了摆手。
一时之间,殿内安静下来,因着吴王号不能用,南北国号也不能用,以自家姓氏为号又弊大于利,这该如何是好每个人都暗中代着杨彦思索。
刁协拱手问道:“将军想必已有主意,不妨说来听听”
杨彦正色道:“商为金德,金克木,尚白,周为火德,火克金,尚赤,秦为水德,水克火,尚黑,由此可见,夏商周三代以鼎
第四九三章 天文学
谢谢好友大隋后裔的1000大赏和好友一剑68的打赏
在四道目光的注视下,还有柳兰子的好奇眼神,杨彦沉吟道:“天博大精深,涉猎谈不上,仅一知半解,自汉以来,以盖天说与浑天说居于主流,其中又以盖天说更得推祟。”
盖天说主张天球为半圆形覆盖地面,始见于周髀算经,是人类对宇宙的最直观感知,它的贡献是确定了东南西北四象。
而浑天说完善于汉代张衡,认为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主张天球为圆形包裹地面,是对宇宙的进一步探索。
后世有人认为浑天说等同于古希腊的地圆说,这其实是一种曲解,浑天说的本质仍为天圆地平,无论是盖天说还是浑天说,其思想基础离不开阴阳五行,投射到政治生活中,依旧是阳贵阴贱、纲常伦理那一套,而这恰恰是杨彦想要打击的思想体系。
虞喜点了点头:“杨府君说的不错,虞某主张浑天说,一具浑仪可尽解其秘,汉代张衡曾制出浑仪,惜乎毁于汉末董卓之乱,之后制法失传,不过虞某经多年研究,总算是勉强复原出一具,现置于余姚乡里。“
”哦“
崔访讶道:”虞君竟复原出了浑仪“
史书有载,浑仪有二,其一较大,通体黄铜制成,分内外两重,外重由三个相交的大圆环构成浑仪的骨架,设四柱支撑,内重以轴固定在骨架的可转动双环上,双环直径八尺,之间夹置一具可以俯仰的望筒,长度也为八尺,他的最大作用是标出天北极与天南极,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另一具称为浑象,尺寸较直径二尺二寸,也为铜铸,以一个大圆球包裹地平面,地平面将圆球一分为二,半覆地上,半没地下,球表缀以星象,黄道布以日月五星,另安二十八宿中外官,以白黑黄三色为三家星,即甘、石、巫咸三部星经,以水力推动,昏旦中星与天相应。www
浑象不单用来演示天象变化,也是研究日月五星运动规律的必不可少工具,简而言之,根据实际观测的日月五星相对于恒星的位置,能够把日月五星准确地安置在黄道的不同部位,再通过继续观察,就可以了解行星相对于恒星背景的运动规律,从而测算出行星的会合周期。
虞喜颇为自得,捋须微微笑道:”他日有遐,当请崔公过府一观,不知杨府君主张哪种学说“
他也只是随口一问,完全是出于炫耀心理,毕竟再是清心寡欲的人,总有着自己的追求,也很乐于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理论学识,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杨彦不急不忙道:“本将认为,宣夜说比浑盖二说更加切合宇宙的实际。”
“呃”
众人齐齐看望向了杨彦。
宣夜说是中国古代天文三大流派之一,因理论过于超前,故不为统治者重视,未能广泛传播。
该学说主张宇宙无限宽广,天空本没有色彩,因无限高远才被看成苍色,日月众星浮生虚空之中,依赖气的作用,或运动,或静止,各天体运动状态不同,速度各异,并非附缀在有形质的天上,而是漂浮于空中。
宣夜说既便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也是有相当意义的,它的进一步发展认为连同天体、包括遥远的恒星与银河都是由气体构成,可惜的是,如此卓越的思想,竟逐渐湮灭在了历史长河当中。
“嘿!”
虞仡嘿的一笑:“虞某虽不懂天象,却也听过杞人忧天之典故,若按宣夜说所言,日月星辰浮于空中,那为何不会坠落再退一步说,若是真的坠落又该如何,岂不是要把大地砸个窟窿”
杨彦以怜悯的目光看着虞仡,这真是无知者无畏啊,偏偏虞仡还一幅振振有辞的模样。
实际上就当时而言,虞仡举的例子正是宣夜说最为人诟病之处,虽勉强有解释,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方则俱方,圆则俱圆。
这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各自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却因缺乏观测数据,没法让人信服。
几人再次望向杨彦,很明显,虞仡的逼问点中了杨彦的死穴。
杨彦微微一笑:“日月星辰之所以不会坠落,是因我等生存的大地也是一个圆球,姑且命名地球,与其他天体同样漂浮在宇宙中,彼此之间相隔难以想象的距离,而宇宙无边无际,既然如此,谈何坠落亦如汪洋中的两滴水滴,不存在谁坠落谁上的问题,或许天上的星辰有许多比我们这颗地球还要大呢!”
鄙视、不屑、惋惜!
投射过来的目光中,没有一道是带着怀疑或深思,就连最祟拜杨彦的柳兰子都投来了惋惜的目光,这分明是在理屈词穷之下说起了胡话,如果不是顾及到杨彦的身份,怕是有人会哈哈大笑。
虞仡瞬间斗志昂扬,得意道:“虞某请问,若大地是圆形,站于背面之人为何不会掉下去难道说所有人都站在朝上的一面,可是如此”
杨彦淡淡道:“物与物之间,存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名为万有引力,比如说桃子成熟了会落向地面,再如向天空扔石子
第四九四章 裴妃宫婢
(谢谢好友飞鹰狂战的两张月票,好友一剑68的打赏)
虽然不赞同杨彦的观点,但是在天文这一话题上,很少有人能和虞喜坦率交流,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虞喜竟把杨彦当作了学术上的同路者,说成知己或许过份,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渐渐地,天色黑了,虞喜仍沉浸在与杨彦的学术交锋当中,以致于婉拒了晚宴,与虞仡向驿馆走去,一路上,仿如魂不守思,两眼没有焦距。
虞仡从旁劝道:“杨府君所说,闻所未闻,照弟看,或是他杜撰出来故意为难从兄。”
“你不懂!”
虞喜摆了摆手:“杨府君列举的例子,皆有蜘丝马迹可寻,显然是用了心去钻研,况且退一步说,天之高远,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触,所有的学说,皆为根据现象所做的推测罢了,并无实证,既然是杨府君杜撰出来,也是一种学说,姑且命名为地圆说。“
虞仡看了眼堂兄,吞吞吐吐的问道:”从兄,杨彦之言之凿凿,看他的神色倒不似作伪,难道……咱们脚下的大地真的是圆球“
”不好说,不好说呀!“
虞喜目中现出了迷惘之色,摇了摇头。
虞喜是有科学精神的,要不然也不会钻研天文,而今与杨彦的一席话,虽未颠覆他的世界观,却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那列举的一项项事实,让他自身坚定不移的信念产生了动摇,又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很快的,二人回到驿馆,屋里一片昏暗,有仆役端来一根树枝状的木架子,依高矮向不同的方向伸出八根枝条,每根枝条上连接着一只开口很小的小型陶罐,有一根麻线伸出罐口。
仆役掏出火折子,依次点燃麻线,火头燃起,稳定不冒黑烟,光亮随之绽放出来,到八根齐燃,屋里居然灯火通明。
“咦”
虞喜不由轻咦一声,快步走过去观看,并问道:“这是何物,怎如此亮堂”
当时人点灯,因没有油,多是以处理过的动物油脂和松脂为主,有一定的烟和味道,也不是太亮,可纵是如此,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点得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