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晋颜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上林春

    “多谢大王!”

    朱纪称谢之后,把心一横,跪倒在地,向刘曜恭恭敬敬行了叩首大礼,这才抬头道:“陛下,这是臣最后一次称您为陛下,臣受您重托驻守萧关,理该为国尽忠,奈何于阵前,被明王生擒活捉,哎,自古艰难唯一死啊,臣还担心家人,况且石虎凶焰滔天,即便击破明军,也必赖着不走,图谋关中,与其如此,降石不如降杨,至少明王以仁义著称,不会苛待关中百姓。

    其实臣明白,背主而降终是不忠,纵有万般说辞也无济于是,但明国一统天下,大势所趋,臣与弟兄们实不愿为那挡车的螳臂!”

    “哼!”

    刘曜冷哼道:“好你个朱纪,没想到你口舌恁的厉害,朕倒是小瞧你了,莫非你就不担心朕夷你的三族”

    “哎”

    朱纪叹了口气:“臣哪能不担心啊,常常为此夜不能寝,幸陛下素来宽厚,不至于下此毒手,臣厚颜,请求陛下开恩。”

    “哈哈哈哈”

    刘曜怒极而笑,目里杀机迸射!

    在感情上,刘曜清楚夷朱纪三族的必要性,这个先例不能开,否则投降了不受严惩,谁还肯效死作战,但是在理智上,刘曜又明白夷了朱纪三族,将会引发严重后果,眼下的长安,经不起任何动荡了。

    这真是杀也难,不杀也难,在本质上,这是掌控力下降的表现,刘曜对长安的控制随着围城日久与处境的日益艰难,已经越发的薄弱。

    游子远暗暗叹了口气,劝道:“请陛下念在朱将军的从龙之功上饶过他的家小,否则人人自危,必生不测啊!”

    “哈”

    刘曜吐了一大口郁气出来,不愤道:“朱纪,你来此是寒碜朕么”

    朱纪施礼道:“臣受明王之命,不得不来,还望陛下见谅。”说着,向后招了招手。

    匈奴降卒列队上前,虽不敢看刘曜,但腰背笔挺,气势十足。

    城头守卒看清了,曾经的同僚,个个腰大膀圆,红光满面,显然每顿都能饱腹,而自己呢,皮包骨头,面色腊黄,简直不能比




第七零三章 逃亡日渐
    ?

    约摸半个时辰不到,各军陆续到来,依托车阵紧张的构筑着纵深防御,另有小部分人维持秩序,给出城百姓分发吃食,渐渐地,长安城下除了最外围的防御阵,已是人山人海。

    这没办法,从三个城门出来的饥民,尽管出门就被塞了个馒头紧急转移走,但转移的速度跟不上出城的速度,城门附近的民众越聚越多,或许是那刀枪出鞘的明军起了震慑作用,也可能他们自己清楚,混乱只能制造麻烦,现场倒也勉强维持着最基本的秩序。

    这热闹的场面很快被石虎探得,重重一击几案,怒道:“仅凭杨彦之只言片语,刘曜便吓的拱手让出城中百姓,真是个废物,娘的,莫非他想不到明国凭白得了百万人口将会实力大增”

    慕容皝从旁拱了拱手:“中山王,刘曜应是不得已而为之,半年围城,他哪来的粮草或许也以此示好明王,为自已寻条退路啊!”

    “石虎眼里,闪出了凶厉之色,怒道:“哪能如此便宜杨彦之百万饥民不到天黑难以悉数离城,孤要出兵!”

    慕容皝连忙劝道:“中山王,怕已错失了时机,不可莽撞啊!”

    “为何”

    石虎厉声喝问,瞪着慕容皝的目光冷如寒霜,仿佛不说出个三六九来,就会把他拖下去斩了。

    慕容皝暗生不快,却耐着性子解释道:“据某猜测,明王既向刘曜讨来百万饥民,不可能不防着我军趁乱突击,中山王您别忘了,上回明军攻我建章宫营寨,于短短半刻之内便构筑防御阵地,如今已过去了大半个时辰,明军阵地也该布置妥当,咱们即便以最快的速度组织骑兵冲击,也会被他的火弹阻挡在外,还望中山王三思!”

    石虎不愤道:“难道就坐视杨彦之壮大”

    慕容皝劝道:“百万饥民于短时间内对他明国并无用处,相反还是个沉重的负担,至少要到明年,才能产出粮食,而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关中雨季,您破去明军,民众还不是属我大赵所有”

    石虎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摆了摆手:“也罢,由杨彦之替孤先养一阵子!”随即又见慕容皝现出了一副欲言又止之色,不禁问道:“元真,是否有话要说”

    慕容皝道:“现今已是盛夏时节,酷热难当,我军可比不得明军,营寨扎于建章宫之内,能依托地形与树木遮阳,而灞上虽地势高险,却林木稀疏,某担心将士们长久曝晒之下,影响战斗力,况且明军已不用从武关道运粮了,再扼着他的粮道毫无意义,故此请中山王移营。”

    石虎略一寻思,问道:“也是,移往哪儿为佳”

    慕容皝沉吟道:“灞上往东即为终南山东麓的篑山,有汤水与岱水,北依辋川灞水,可移向篑山,扎营于峰脚,可避日头曝晒。”

    “好!”

    石虎点了点头。

    随着命令下达,营中忙碌起来,杨彦也忙于安置难民,给每人发少量口粮,让其自行西去,沿途郡县有官员会帮着他们建设家园,刘曜却闲的蛋疼,今天对于他是个郁闷的一天,不仅城里的百姓被迫让与了杨彦,更令他烦躁的是,朱纪与降卒的现身说法,已使军心起了浮动。

    刘曜担心有军卒趁夜偷逃出城,因此把绝对可靠的禁军派上城头巡逻,各座城门除了宗室,也加派禁军看守,他越来越害怕指不定哪一天深夜,城门打开,明军铁骑汹涌入城,自己被一辆囚车押往洛阳。

    渐渐地,夜深了,一轮明月高高挂上了天空,肆虐了一整天的毒火暂时止歇,但天地间仍是热浪滚滚,城头尤为酷热难当,以夯土堆砌的城墙经日间曝晒,积聚了大量的热量,到夜晚开始向外发散。

    几名守军有气无力的倚着长矛,直勾勾的望向了不远处的建章宫营寨,晚膳是掺了沙子与谷壳的一小把粟米,而下方明军营寨升起的点点篝火中,那阵阵饭食香味直往城头飘来。

    前一阵子因城里充斥着令人作呕的腐尸气味,倒没人留意,今日则随着大批百姓的离去,空气明显清新,那勾人心脾的香气就取而代之了!

    一名守卒深深嗅了一大口,回味般的肺里憋着,直到没气了才一脸惋惜的徐徐吐出,忍不住叹道:“真香啊,咱们有十来天没吃饱肚子了吧”

    “呵,十来天”

    有同伴不屑的轻笑:“没被围城的时候,每人每日也只发五升粮,还会被上面克扣,老子不知道你吃没吃饱,反正老子是没一天吃饱,这段日子更是饿的心里发慌!”

    边上同伴感慨道:“近百万饥民出城,由明王安置,以后不会再挨饿了,其实老子挺羡慕他们的,如果自已是个普通百姓那该多好也跟着出城了,哎



第七零四章 风雨骤停
    (谢谢好友清风淡月的月票)

    石虎第一时间奔出营帐,就见西北方向的乌云滚滚而来,立时兴奋的重重一击双掌,大声唤道:“贼老天,老子等了你一个多月,元真。此时可否出兵”

    之前的一个多月,偶尔有过几次小雨,石虎按耐不住要攻打,但每次都给慕容皝阻止了,按照他的观云法,天上的云不够厚,不够黑,达不到他心目中的条件。

    慕容皝抬头向西北方向望去,乌云变幻莫测,伴随着滚滚闷雷,道道闪电仿如金蛇当空乱舞,尤其是西北天际,大片如蘑菇状的上白下灰云团正膨胀翻滚而来,怎么看都是暴雨来临的前奏。

    慕容皝毫不迟疑,点点头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大王即刻联络刘曜发兵!”

    “好,升帐!”

    石虎领着部将奔向中军大帐。

    同一时间,长安城西的建章宫,荀灌欣喜的张开双臂,任由狂风肆意撕扯着自已的衣裙,眯着眼睛道:“好凉快啊,石虎快来了吧,杨彦之,你还不速做准备”

    杨彦也是这么想的,转头唤道:“传令,按预定方案各军进入指定阵地!”

    “诺!”

    数名千牛卫四散奔去。

    片刻之后,建章宫鼓点四起,号角长鸣,队队军卒携带各式装备鱼贯而出,往指定地点布防。

    环绕整片建章宫,已开挖出了一条宽两丈,深一丈的长壕,后方箭楼林立,间中布置火炮,以泥沙包护住,依托泥沙包,各驻扎一个弓弩手混编小队。

    由于弩的弦线是麻绳,暴雨天没法使用,就只能靠弓箭阻击敌军,弓弦是以牛皮及牛筋绞制而成,具有一定的防雨性能,短时间不惧雨水,但长时间在雨中使用,依然会报废。

    实际上相对于弓弦,弓体更不能沾水,弓体由动物胶粘合而成,遇水则化,虽然外表以树皮或动物皮裹漆封,却做不到完全防水,甚至水气进的稍多,弓体材料也会松动,这种松动是不可逆的。

    当然了,杨彦不至于舍不得几把弓,另在泥沙包阵地里,备有专门的投枪,以待弓弩全部报废,作为紧急备用。

    再往里面,依托建章宫的复杂地形构筑起了多层次防御体系,各座高地上,都有弓弩手居高埋伏,高地后方及两侧,则是一队队用于肉搏的战士。

    约摸一刻左右,建章宫的防御体系已布置妥当,杨彦领着众人登上高处眺望,出奇的是,光见雷鸣电闪,狂风呼啸,却不见半滴雨水落下。

    荀灌心里不踏实,转头问道:“杨彦之,这天气怎么回事石虎该不会不来吧”

    杨彦也没底,根据他的经验,总是刮风不下雨,说明该地处于雨区边缘,可能下,也可能不下,于是不确定道:“再看看吧,石虎不来当作演练好了,其实石虎比咱们急,虽然我放开了他的粮道,可石勒仅以区区河北一地,又有多少粮供给他而我们得了关中两百万人口,明年此时,又有产出,长期相持下去,石勒如何拼的过我石虎理该清楚,一有机会就会来攻。”

    荀灌点了点头:“但愿石虎是个明白人。”

    “来了!”荀虎突然一指。

    东北方的大地上,两个巨形军阵渐渐呈现,一为石虎,一为刘曜,各以骑兵护住两翼,缓缓行来,夹杂在军阵中,则是难以计数的投石机。

    总共二十来万人顶着狂风艰难前行,旗帜猎猎作响,旗杆都被压的弯曲,旗手吃力的扛着大旗,心吊到了嗓子眼,生怕被吹折,要知道,这是大凶之兆。

    “喀嚓嚓!”一阵脆响,也不知是哪个倒霉鬼,手里的旗杆当风折断,顿时吓的面如土色,还待弯腰去捡,石虎已大怒道:“娘的,还个旗杆都拿不住,拖下去砍了!”

    “大王,饶命啊……”

    旗手的哭求才刚刚脱口,就被两名虎狼般的亲卫拖向一边,没多久,呈上一颗头颅。

    剩下的旗手更加紧张,纷纷以身体顶托旗杆,把手臂伸到最长握住旗杆中部,分担狂风吹拂带来的巨力,谁也指不定自已就是下一个倒霉鬼。

    在旗手们的胆战心惊中,石虎猛一挥手:“止步!”

    全军于建章宫以南三里止住队形,投石机被马匹缓缓拽向阵前,这一次攻打,石虎与刘曜统一了口径,并不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而是首先在建章宫取得立足据点。

    石虎焦急的望着天,空见漫天乌云翻滚,却没有半丝雨滴落下,忍不住怒道:“贼老天,怎么回事耍老子是吧你娘的倒是下啊!”

    慕容皝不敢答腔,就是他打保票说一定会下雨,此时也一脸急切的望着西北方向的天空,嘴里念念有辞,手指作着掐算的动作,那一大团上白下灰的蘑菇云,每每即将膨胀到头顶,就莫名的散去了,然后重新聚集,每次总是差这么一丁点!

    其实在迎面而来狂风中,已经夹带上了湿润的泥土腥味,这兆示着不远处正有倾盆大雨哗哗落下。

    刘曜也站在长安城头,顶着黄盖大伞,同样望着西北方向的天空,他也纳闷的很,这雨,到底下还是不下

    “娘的!”

    刘



第七零五章 进退两难
    随着风雨消失,马蹄声变得异常清晰,**浑身一颤,大喝道:“快,快放箭,不要停!火弹准备!”

    石虎也跟着就唤:“撤,娘的,都给老子回来,贼老天,你耍老子啊!”

    投石机纷纷向回拖拽,奈何体大笨重速度慢,还未脱出险境,就又是隆隆炮响,一架接一架的被击中解体。

    骑队纷纷勒转马头,没命的向回狂奔,联军最为恐惧的就是明军的火弹,沾上会被活活烧死,如一阵风般的远去。

    通常由民夫操纵投石机,骑兵的奔逃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空当,有机灵的,突然发足向明军阵地狂奔,刹那间便蔓延开来,铺天盖地的黑压压人头飞奔而去,少数看守的军卒大叫着挥刀砍杀,可是谁都知道,留在石虎寨中,几乎是九死一生,而生机就在眼前,谁不奋力一搏呢。

    “杀!”

    “打死这些狗粮养的!”

    虽然民夫没有武器,但是人多,就手抄起石弹,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围着一个猛砸,军卒纵有十只手也防不过来,那数十斤重的石弹挟着愤恨,中弹者,无不血肉模糊,惨叫连声,甚至有人脑壳子都砸烂了,红的白的淌了一地。

    还剩下的兵卒,见这场面,竟然一哄而散。

    **一怔,便唤道:“架起木板,快,火炮暂停,迎难民入营!”

    身后有军卒扛着木板上前,轰隆隆的架在了壕沟上,奔来的民众流泪,欢呼,甚至有人刚一跨过木板,就趴在泥泞的地面,嚎啕大哭起来。

    是啊,终于不用担惊受怕,终于活下来了!

    石虎的面色难看之极,暴戾之气缭绕,身周众将无人敢出声,数万民众于阵前逃离形同于狠狠甩了他一记耳光,再派军去追杀,已经迟了,但更要命的是,暴雨匆匆而去,意味着这一战的虎头蛇尾,数千名骑兵的阵亡变的毫无意义。

    尽管明军也阵亡了不少人,可明军死的的再多也是步卒,训练一名骑兵的花费数倍于步卒,而且不是每一名步卒都能被训练为骑兵。

    因丁役悉数跑光的缘故,投石机孤零零的耸立在阵前,无人问津,成了明军火炮的活靶子,一架接一架被摧毁,直到散落成一地的碎屑。

    顶着越来越毒的阳光,两赵二十来万军站立在明军阵前,刘曜没发指示,又不清楚石虎的心意,面对着处于暴走边缘的石虎,没人会嫌命长多嘴,只能陪着等待,众将甚至连眼神交流都不敢,低头望向脚下的水坑。

    石虎突然以森冷的目光瞪向慕容皝,喝问道:“元真,雨还会不会再下了”

    “这……请中山王稍待。”

    慕容皝哪敢乱说,抬头望向天空,东面乌云蔽日,隐有电蛇乱舞,头顶是一层薄薄的如栅栏般的白云,火辣的阳光透出直射地面,偏西北方向又有闷雷滚过,黑色的云头似乎在堆积。

1...231232233234235...2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