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独断大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官笙

    外加朝报的稍一渲染,朝野都掀起了一阵波澜,不知道多少人叫嚷着,要求朝廷发兵,征讨两国,惩戒他们对天朝的不尊。

    当然了,知晓内情的人不会这么叫嚣。内阁对这样的声音稍做解释便没有多余动作,皇太子册封大典就快开始了。

    在前一天,朱栩终于回宫,先是见了孙传庭等人,交代一番,便回宫,走了一圈,晚上与张太后吃饭。

    张太后脸色略有苍白,脾气倒是渐大,没吃几口就一拍筷子,道:“你说你们一个个,非要气死我才算!”

    张太后说的‘你们’,一个朱栩,一个就是永宁了。气朱栩的,大概是朱栩没回来过年;气永宁的,大概是她不听话,还整日惹是生非。

    永宁低头扒饭,一如往常当做了耳旁风。

    朱栩脸角眉眼一阵动,殷勤的给张太后夹了片菜,陪笑道:“皇嫂,我昨天还见了那李如靖,不错,就是性子闷了点,跟永宁还是挺互补的。”

    永宁抬头瞥了眼朱栩,低低的哼了声。

    张太后看着两人,一阵头疼,直对着朱栩道:“你少糊弄我,孙阁老要致仕了,你是不是扶持李如靖我怎么跟你说的,要平凡一点,不要掺和你那些复杂的朝政,你们就听我一次行不行!”

    张太后最后的语气很不好,显然很生气。

    朱栩对于这位皇嫂也是没辙,悄悄在桌底踢了一脚永宁。

    永宁不满的瞪了朱栩一眼,忽然转向张太后,一把拉过她的胳膊,撒娇道:“母后,人家舍不得离开你吗”

    张太后一把推开她,站起来道:“气不顺,你们自己吃吧!”

    张太后说完,自顾的就走了。

    永宁冲着张太后背影吐了吐舌头,一脸怪象。

    朱栩叹了口气,看着永宁道:“你等着吧,真把皇嫂气急了,有你好看的。”

    永宁吃着饭,一脸不耐烦,道:“人家不喜欢那个李如靖吗”

    朱栩一怔,道:“几年前,你不是挺喜欢他,整日跟着他骑马射箭的……”

    永宁慢条斯理的吃着菜,道“人家以前想做女将军,现在想做女状元了。”

    朱栩看着十七岁的丫头,心里忽然一动,道“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

    小丫头睁大双眼,一脸无辜的看着朱栩道:“没有啊。”

    朱栩盯着小丫头,猛的转身出去,大喊道:“曹化淳!”

    小丫头顿时大惊,追出去喊道:“皇叔,皇叔……”

    小丫头一直追到乾清宫,死缠着朱栩,不让他去查。

    朱栩虽然好奇,却也没有真的去查。永宁这丫头古灵精怪,心里自有想法,他想静静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

    当晚,坤宁宫。

    张筠依偎在朱栩身旁,轻声道:“皇上,两个秀女已经安排入宫了,不去看看吗”

    朱栩一只手枕在头下,道:“不着急,明天就是大典了,你有什么想法”

    张筠笑容微僵,道:“皇上,这件事臣妾不管。”

    朱栩看了她一眼,笑了笑,道:“皇嫂近来身体不太好,永宁那丫头还一个劲的气她,你盯着点,这丫头朕总感觉还会皇嫂惹出大麻烦来。”

    张筠仰起头,道:“永宁近来很懂事了,没惹什么麻烦啊”

    朱栩摇了摇头,道:“这才是朕担心的




第1445章 局面改善
    第1445章

    朱慈煓小家伙懵懵懂懂,一身太子服,跪在地上,听着曹化淳宣读册封诏书。

    群臣在一旁看着,心里都有种大石头落地的送快感。

    朝野一直在担心,担心朱栩会重演神宗旧事,再上演一次‘国本之争’,那就太可怕了。

    毕竟,这位不是神宗皇帝,眼前也不是万历朝,真闹起来,还真没谁阻挡得了。

    曹化淳宣读完,便下去将圣旨交给小家伙,扶他起来,走上丹陛,来到朱栩身旁。

    待小家伙站好,曹化淳上前几步,面对群臣,尖声大喊“太子立!”

    下面的文武百官,齐齐抬手而拜:“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小家伙似乎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转头就要往不远处的张筠跑去。

    朱栩一笑,拉过小家伙,将他放到身旁坐下,低声道:“说,众卿免礼。”

    小家伙抬头看着朱栩,愣愣一会儿,转头看着下面拜倒的数百人,小脸发白,手紧抓着朱栩到衣角,嫩声道“众卿免礼。”

    他的声音很小,还带着颤音。

    前面的信王,孙传庭,孙承宗等人听到,立刻大声道:“谢太子殿下。”

    后面没听到的,接二连三的‘谢太子殿下’,跟着起身。

    下面还有各项仪程,其中重要的有,敬告天地,祭祀宗庙,正位东宫,接见藩国,外国的使节等等。

    小家伙很受累,如同玩偶一般,被群臣牵来走去,一直到晚上,足足六个时辰才算结束。

    乾清宫,大宴群臣。

    朱栩,张筠带着小家伙,给忠臣们挨个敬酒,请他们好好教导太子,莫要拘谨之类。

    孙传庭,孙承宗等人自然连连称不敢,表情很是放松,没有以往那么严肃。

    小家伙毕恭毕敬的兴利,脆生生的喊着‘先生’。

    那些藩国,外国使臣看着这个小家伙,目光炽盛。

    这个,就是将来大明的皇帝。

    大明,何等强盛,何等富饶,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与大明皇帝有一个友好关系都是百利无一害。

    朱栩对外廷很多人来说,是蜗居深宫,很难见到的,对那些藩国,外国使臣更是如此。

    朱栩这一次,在这些人之中走了一圈,谈笑从容,展示友好。

    这些使臣受宠若惊,有的人当面表达了一些想法,谋求更多的合作,有的人则是希望单独拜见,能与这位大明皇帝私聊。

    朱栩甄别着,明确,含混的对待,一场晚宴,热闹到了深夜。

    几个小家伙睡的东倒西歪,在他们母妃,母后身边,已经轻轻打鼾。

    即便是太子朱慈煓,也不过才三岁,没谁苛责什么,乾清宫的主角,依旧是朱栩。

    十多年来,朝廷很少有这样的盛况,朱栩倒也是开怀,杯杯酒酒的与这些人闲话。

    一直到深夜,酒过半酣,朱栩这才宣布散席。

    一群人酒气熏熏的出了乾清宫,被禁卫护送着,挨个送回去。

    这次看似平静又不同寻常的太子册封大点,在明朝注定会有不可预测的影响。

    太子册封之后,朝野难得的出现了一阵平静,这种平静仿佛定海神针落下,镇的海面风平浪静,暗涌都消失了。

    到了七月,朝廷的局面陡然为之改观,主要是夏粮的赋税收上来了,上半年的商税也入了国库。

    不知道是不是孙传庭吏治刷新起了左右,内阁,户部等预估的夏粮只有七百万石左右,实际上收上来的高达一千万石,是这几年的最高数字!

    户部一些人将之归结为地方上情势改变,主要是贪腐受到了遏制,少去了层层盘剥。

    也有人认为,是灾情在减缓的一种迹象,或许用不了多久,这场旷日持久的天灾就会过去。

    也有人认为,是‘新政’起了作用,主要是那些地方上的大户开始纳税,这多出的三百万石,可能是他们出的。

    不管是怎么样,都预示着大明再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是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事情。

    孙传庭有了夏粮,商税的补充,一大半拨给了皇家商贸集团,另一部分作为各级官员的俸禄。

     



第1446章 养贼自大
    朱慈烨埋头抄写,模仿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小脸认真,握着长长的毛笔,哪怕一脸汗水,依旧不紧不慢,毫不气馁。

    这个是颜真卿的真迹,朱栩幼年也曾模仿过,奈何他琴棋书画皆是平平,没有练出书法来,一手毛笔字只能是堪堪过眼,在一些大事上,还要翰林院的书法家眷写。

    朱栩抱着茶杯,看着小家伙,心里翻动着各种心思。

    在他心里,对于几个孩子都有着安排,只是,这种安排,孩子们到底会怎么想,会不会按照他的想法走,就不得而知,且也控制不了。

    儿大不由爹,哪怕是朱栩是皇帝,也无法控制一切。

    外廷那些忧虑,朱栩虽然不屑,却也要避免。

    等小家伙写完,朱栩开口道“烨儿,父皇记得,你今年八岁了吧”

    小家伙正拿过另一张纸,闻言转过头道:“嗯。”

    朱栩手里不直接的摸索着茶杯,道:“父皇在你这个时候,已经对未来有了一些想法,你呢,有没有什么想法”

    朱栩十岁登基,在登基的前三年,也就是天启三年已经初露锋芒,在朝野引起了一丝波澜。

    小家伙自幼聪慧,听着朱栩的话,小脸认真的思考了一番,道:“儿臣喜欢看书,喜欢城东的作坊。”

    朱慈烨自小也是泡在朱栩的书房里,奇奇怪怪的书看了不知道多少,对朝政的心思不多,反倒是‘物理’方面很感兴趣,看的非常多。

    去年在神龙府那个煤油灯他一语道破,就是这个原因。

    朱栩看着小家伙,小脸稚嫩,眼神平静。

    “继续写吧。”朱栩笑着说道。

    小家伙‘哦’了一声,再次拿起毛笔。

    朱栩将茶杯放下,沉默片刻,转向外面道:“曹化淳,告诉烨儿的老师,给他每天腾出一个时辰,一旬腾出两天,由他自由活动。”

    曹化淳从侧门转过身,道:“遵旨。”

    朱慈烨仿佛没有听到,依旧专心致志的练字,抄写的一本正经,丝毫不乱。

    朱栩微笑,继续忙着他的政务。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将黒,刘时敏走进来,拿过一道奏本,道:“皇上,绥海省的奏报。”

    朱栩随手接过来,道:“什么事”

    刘时敏等朱栩看了一眼,道:“奴婢已经要军情处,锦衣卫将相关情报送上来了。但从多尔衮的这份奏报上看,绥海省的叛乱似乎越演越烈。”

    倭国被剿灭的有些突然,哪怕明朝拉拢了倭国不少势力,但亲倭,亲幕府的大有人在,在倭国各地掀起反抗明朝的战事。

    倭国多山多林多岛,地形狭小,复杂,这些战事大大小小,遍及整个倭国,多尔衮八只手也难以应对全面,是以非常头疼。

    朱栩看着这道奏本,旋即不动声色的合上,扔到一边。

    多尔衮在奏本里说,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叛乱多达数百处,涉及的乱民有十多万,征夷大将军府兵力不足,有些难以应对,请朝廷派兵镇压。

    “你怎么看”朱栩随手又拿起一道奏本,开始看起来。

    刘时敏对这些比曹化淳还谨慎,道:“奴婢以为,倭国不曾圣化,当尽快教化,沐浴圣恩,方能息兵祸。”

    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也算是司礼监秉持‘内监不得干预朝政’的坚定表现了。

    朱栩习以为常,只是随口一问,方便他说话罢了,拿起笔,一笔批示这道奏本,一边道:“多尔衮此举,一来是向朕表达他没有在倭国一手遮天,处境艰难,消除朕的戒心;二来,想要借此要求更多权力,真正的在倭国一手遮天……”

    刘时敏低着头,没有说话。

    他读的书比曹化淳多,在宫里



第1447章 转移危机
    孙传庭的一举一动都在朱栩眼里,内阁那边组建的矿务局,不止针对大陆,朝鲜,倭国,琉球等都在考察内。

    尤其是倭国,倭国盛产金银早就传遍国内,在开战之初就有人吵嚷,何况是现在极度缺钱的孙传庭。

    矿务局在倭国幕府旧臣以及一些投降官吏的供述下,在倭国圈定了六座金矿,十八座银矿,已经在着手开采。

    这些银子是无法直接使用的,需要在皇家银行兑换新币,然后才能作为流通货币使用,借用皇家银行的渠道,释放出去。

    第一批船抵达,皇家银行进行烧铸,评估,得到的是六百万两,但是这不符合皇家银行新币的流通计划,不能在突然之间兑换给内阁,以免造成通货膨胀,破坏既定节奏。

    傅涛是拒绝不了孙传庭的,暗中的官司就打到了朱栩的御前。

    这已经是八月底的事了,天气热的如同火炉,整个京城都被炙烤的要燃烧起来一般,入眼看去,如同颤抖的镜子,整个世界都被扭曲了。

    乾清宫内。

    兴子穿着宽松的丝绸和服,垂着长发,正在给朱栩按着肩膀,她已经有了三个月身孕,有着动人的孕妇之美。

    听着外面禀报傅涛来了,朱栩拍了拍兴子的手,道“麻烦事来了,你歇会儿吧。”

    兴子现在的汉语已经很顺利,眨了眨眼,道“是。”

    等兴子一走,傅涛快步进来,行礼之后,就急切道“皇上,首辅这边,真的是给臣出了大难题……”

    朱栩坐在桌前,倒了杯凉茶,道“说说具体的。”

    傅涛站在朱栩对面,一脸焦躁,道:“矿务局的第一批是六百多万,臣还能勉强兑付,可从矿务局那边打听到,这只是第一批,第二批会在十月抵达,第三批会在年前,外加多尔衮在倭国上缴的金银,高达一千多万两,今年可能额外多出近三千万白银……依照首辅的意思,将会全数用在‘新政’上,臣担心这么大规模的新币释放,会急剧扰乱市场,冲击全国的物价,反而不利于改革……”
1...799800801802803...8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