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酌颜
一边笑笑说着,他一边已是伸手将她给他按揉的手拉了下来,拢在掌心,“仔细累了你的手。你
664 雪晴
秦氏是两日前便带着沈苓与她几位嫂嫂来了杭州,住在自家别院中的。
等到腊月十七这一日清早起来,便好生妆扮了起来。
衣裳虽是赶制的,却花了大价钱,做工亦是精细得很。
吴兴沈氏是百年世家,世家的底蕴在那儿管着,她又是家族花费心力好生培养的嫡女,这气质上自然差不了。容貌亦是上佳,这么一打扮,自然是漂亮得不行,却又不失端庄大方,与少女的柔媚。
剪秋见了,便是赞道,“咱们家姑娘真是好看,今日到了宴席之上,定是能艳压群芳。”
这回,沈苓倒是没有出声呵斥她,反倒是抿嘴笑着在镜中仔细地打量了自己许久。
她和剪秋、忍冬她们都知道,她是沈家嫡女,哪里能没有新衣裳穿,新首饰戴
可母亲却又特意给她赶制了衣裳和首饰,便是对今日这赏梅宴很是看重的意思。
再加上,这一次赴宴,沈家只带了她一个未出嫁的女儿,这当中的深意,沈苓不得不多想两分。
因而,便也有些忍不住心中的雀跃,母亲此举定然是得了祖父和父亲的话的,这么说,家里人,也与她有一样的心思,若是这样……
沈苓忍不住抿了嘴笑,镜中一双眼睛,闪闪发光。
不一会儿,秦氏来了。执了女儿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的女儿,就是比那公主、郡主的,也不差什么。
不!如同那琼华郡主,不过是一个失怙的孤女,不过空有一个封号罢了,哪里能与她的苓姐儿比
苓姐儿背后有整个沈家,在江南,可不就是比公主还要尊贵
这样的女儿,自然不能低嫁了,要嫁,便嫁最好的,做那人上人。
那谢氏出身不高,又上了年纪,哪里比得上自家女儿这花骨朵儿一般的娇嫩柔美
那齐慎,走到今天这一步,要说没有野心,谁信他不傻,自然知道,沈家能给他什么。
加上,这也是随了苓姐儿的心愿。
做妾又怎么了
那谢氏身后没有娘家做靠山,又不是个好生养的,这么多年,膝下也不过就只有一个孩子……实在是连威胁都算不上。
秦氏越想越觉得自家公爹毕竟还是比她想得深远,这还真是一门再好没有的亲事,这么一想,秦氏便更加拿定了主意。
拉了沈苓的手,轻声道,“母亲私下打探过了,今日,不少人家,可都是会带了自家未出阁的闺女进宫赴宴的。”
沈苓呼吸一紧,抬头便见母亲目光灼灼将自己看着,目中有些深意,不言自明。
沈苓心跳如擂鼓,如果说,早前还是猜测的话,到现在,便已是确定了,果然……家里也是这个意思。
沈苓手心有些发汗,可面上却是镇定,“母亲,女儿知道了,定然不会给咱们沈家丢脸。”
秦氏见状,便是拍着沈苓的手,笑道,“咱们家苓姐儿这般聪慧出色,也不知哪家的儿郎有那个福气,能将咱们家这朵娇花摘了去。这缘分……有的时候,还真是说不准。”
沈苓低下头,红了脸。
也算天公作美,昨夜,果真下了一场雪,下得还不小,今日天明,外边儿,便已是一片白茫茫了。
谢鸾因自从随着齐慎到了福建,已经好些年没有见过雪了。
站在半敞的窗户边,便有些看得出了神。
一件厚实的玄色狐毛大氅从身后将她密密实实地罩住,紧接着,她连大氅,带人,一并被牢牢搂进了一个宽厚温暖的怀抱中。
齐慎靠在她耳边,有些责备地沉声道,“这天儿冷着呢,你还站
665 梅宴
秦氏和沈苓她们到时,别宫内的园子里果然已经是一片花团锦簇,明明还是冬日,却是一片融融春色。
当中,还真有不少年轻的姑娘家,有嫡出,也有庶出,抱的是什么心思,那是昭然若揭。
不过这些人,沈苓还一个都不看在眼里。
悄悄在心底哼了一声,她端正了身姿,嘴角含着温婉的微笑,随在秦氏身后,一路往前行去。
江南地界,没有人不认识她。
沈家不比其他江南士族,这些年,几乎已经没有人在朝为官了。
沈苓的两位叔父,都是进士出身,如今,一个任两湖巡盐御史,一个任江西巡抚,既有权又有钱,因而,在江南士族中,那都是地位超然的。
加上,这回齐大人能这么快入主杭州,听说,沈家暗地里也是帮了不少忙的,往后,只怕是富贵更甚。
也难怪这一路上,都有不少人上前巴结,就算觉得攀不上的,也在边上悄悄投以目光。
这梅林之中,已设了不少案桌。边上搭起了暖棚,设了戏台,一会儿,会请了戏班子来唱戏。
四周三三两两,已是有人聚在一处。
或是说话,或是玩投壶、接诗,倒是已经热闹得很。
瞧见三两个面生的妇人,带着一个不怎么认识的少女,在接待客人,竟是一副主人的做派。
秦氏皱了皱眉,招手让随身丫鬟凑上前来,耳语了一番。
那丫鬟点了点头,便走开了。
秦氏便带着几个媳妇儿和女儿,随意与一旁还算得交好的人家女眷闲话着,一边等了丫鬟回来。
不一会儿,那丫鬟回来了,低声回禀道,“齐夫人在梅林边上的晴雪厅中,并未前来,那几个帮着招待客人的,是齐夫人娘家的嫂子,齐家二奶奶,还有一个,是齐夫人部下,一个姓林的将军夫人。那个姑娘,则是齐大人的胞妹。”
秦氏望了望那几人,这齐家的二奶奶她倒是有所耳闻,是闽南白家的女儿,这闽南白家虽是商户,可却是大富之家,行止自然是有度。可齐夫人那位娘家的嫂子,居然也是一副大家做派……
不是说,齐夫人是个孤女么只有一个弟弟,哪里来的娘家嫂子
边上,沈苓却是问道,“齐夫人为何不亲自来招待”莫不是摆起架子来了
那丫鬟却有些迟疑地看了沈苓一眼,这才道,“听说,是齐夫人身子弱,昨夜下了雪,齐大人怕她冷着,是以,特意不准她来的。”
本来,听着说谢氏身子弱,沈苓还有些欢喜,谁知,听到后面这一句,心里却蓦然泛起了酸味,齐大人那般英雄了得的人,怎的,却也关心起这样的鸡毛蒜皮之事。
秦氏却也是皱了皱眉,想的也是齐大人对这位夫人,倒是格外看重,这也不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秦氏是世家宗妇,起码的见识还是有的。
略一沉吟,便是道,“既然齐夫人在晴雪厅,咱们怎么也该先过去请安才是。”
“这位想必是沈大太太了。”正说着话,一道柔婉的嗓音在几人身后响起,却是李氏带着丫鬟迎了过来,面上挂着沉静的笑。
秦氏自然是一脸的迷惑,“我是,不过,您是.......”
李氏笑道,“我夫家姓谢,齐夫人是我小姑,沈大太太唤我谢大太太便是。”
“原来是谢大太太,真是失敬。”秦氏忙道。
“方才不小心听见沈大太太要往晴雪厅去,不如我为你们引路吧!”
秦氏自然是受宠若惊,李氏抬头与沈家几位少奶奶和沈苓轻点了个头,便是与秦氏相携往晴雪厅的方向而去。
路上,秦氏便是笑着与李氏攀谈道,“听谢大太太的官话说得甚好,不知您是哪里人”
“我娘家是陕西的。”李氏仍然笑应。
其他的,秦氏便不是那么好打探了。
666 论花
那边,秦氏一行已经走到了谢鸾因跟前,纷纷朝着她见礼,“夫人。”
“沈大太太莫要多礼,快些请坐。”谢鸾因轻轻一抬手,一张雪白粉嫩的脸被雪白的狐狸毛拥围着,反倒越发衬得吹弹可破起来。
别的不说,这齐夫人的颜色确是甚好的。
只是,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这世间,最不缺的,便是颜色好的女子,尤其是对于有权有势的男人来说。
这谢氏是齐慎的结发妻,就算保养得再好,如今还看不出什么,可再等上几年,齐慎正年富力强的时候,她却已经开始年老色衰了。
男人与女人之间,自来不公平,就连岁月给他们留下的痕迹,亦然。
一时,秦氏已是笑容满面地落了坐,与谢鸾因和在座的其他几位太太寒暄了几句。
谢鸾因的目光便是落在了站在秦氏身后的沈苓身上,笑道,“这江南果真是人杰地灵,我今日倒是开了眼界,这还在冬日呢,却觉得好似置身在春光融融中,满眼尽是娇花。”
陈二太太便是捂了嘴笑道,“夫人还真是喜欢看年轻小姑娘,方才就说,我们家四丫头像是这春日枝头的迎春,不知道,这沈三姑娘在夫人眼里,又是朵什么花”
“沈家的掌上明珠,自然是这高风亮节,傲雪迎霜之寒梅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谢鸾因淡淡笑道,目光倒是如同和煦日光一般,落在沈苓身上。
沈苓的双颊,便是不由得一红。
秦氏听了谢鸾因这般夸赞,亦是欢喜,嘴里却是谦虚道,“夫人谬赞了。她一个小姑娘,哪里当得夫人这般夸”
“沈三姑娘自然是当得起的。”谢鸾因笑道,看那样子,还真是满意沈苓的模样。
陈二太太便是不依道,“看夫人还真是喜欢沈三姑娘,竟比我家四丫头还喜欢么难怪夫人要请我们赏梅了,原来还真是喜欢这梅花,胜过了迎春。”
陈二太太性子如此,大家倒是习惯的,就是谢鸾因也没有半分不悦的神色,她什么样的人没有看过陈二太太这样的人,倒也其可取之处,至少,挺聪明,也敢说别人不敢言说之话。
“那倒没有。这迎春也好,梅花也罢,都非我心头好,我喜欢的,不过是一簇浅黄,八里飘香罢了。”
“原来,夫人喜欢桂花。”陈二太太突然拍手叫了一声,“难怪了。那俞家的宅子里,可不就种着不少的桂花儿么。”
陈二太太这么一说,屋里众人的目光,都微乎其微地变了。
陈二太太口中的俞家的宅子,恰恰正是齐慎早前买下来的那一处,如今,已是挂上了齐府的匾额。
原来,是齐夫人喜欢桂花,是以,齐大人才特意挑了这一处。
那本是俞家的祖宅,按理,是不会卖的,而这杭州城中,比那里好的宅子,也不是没有。
可齐慎却偏偏只对那里情有独钟,还能是因为什么
就算之前奇怪过,如今也找到答案了。
原来不过是因为齐夫人喜欢桂花罢了。
“这园中,四时花令各异,也不只桂花一种,难道夫人,便独独只看得到这桂花么”一道娇脆的嗓音好似带着满满的好奇,在厅中响起。
众人的目光不由得,便是落在了沈苓身上。
她一双漂亮的眼睛,将谢鸾因望着,好似当真很好奇谢鸾因的答案一般。
“苓姐儿,不得无礼。”秦氏低斥了一声,而后有些尴尬地望向谢鸾因道,“夫人见谅,小女仰慕夫人风华,一时失态了。回去后,我定会教训她。”
“沈大太太大可不必。沈三姑娘年纪还小,我如同她这般年纪时,也对什么事都好奇。”谢鸾因却没有半分不快,
667 盼头
这屋里众人到此时,都觉得有些不对。
奈何,谢鸾因稳得住得很,半点儿端倪都不露。
一时间,众人的心里,都是起了波澜。
秦氏和沈苓更甚。
对望一眼,现在却也没有法子。
沈苓只得跟在翠蘅身后,绕到了一旁的屏风之后。
几乎是堪堪站定,谢琛便是随在翠蘅身后走了进来。
他如今肩背已是宽厚了许多,少年稚嫩的模样,已是慢慢褪去。
穿一身竹青色的直裰,虽然比不得齐慎那般沉稳,却也是文质彬彬,行止间,从容有度,不骄不躁。
谢鸾因见了,便不由满意地翘起了唇角。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之前是没有那个条件,自从福建倭患平息之后,谢琛便说,他想与三两同窗四处走走,看看民生世事。
谢鸾因自然是赞成的,谢琛自幼便喜欢读书,当然也有卢夫人的影响,后来,又有夏成勋的潜移默化。虽也学了骑射,但也只限于强身健体,至于兵法什么的,也了解个大概,却还是更喜欢,更擅长于学问。
谢鸾因便也歇了让他如同谢家先辈和父兄们一般无二,行军打仗的心思。
能够从文,也挺好。
人生的路,并非只有一条。
她只要看着他,不要让他成了只知死读书,半点儿人事不通的迂腐酸儒就好。
“阿姐。”谢琛上前来,先是拱手向谢鸾因行了礼,又不等谢鸾因吩咐,便已朝在座的几位太太都行了礼,过程中,一直半垂着眼,目不斜视。
即便厅中有女眷,却也还是从容懂礼的模样。
屏风后的几家姑娘,平日里养在深闺,难得得见外男。而且,还是个长得不错,文质彬彬,且行止有度的,有些,便不由得看住了眼,害羞得红了脸。
唯独沈苓,一张脸上,却没有什么表情,就连粉饰的笑容也悄悄没有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