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崇祯窃听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叫天
东厂倒是在查抄御马监的那些人,可是,最终报上去的钱财又能有多少?再者说了,这种查抄,很多都是绫罗绸缎,古玩字画,商铺田宅之类的,要想变现都难。寄希望于这些,估计连个犒赏的钱都不够!
想来想去,方逢年就觉得借款之事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想到这,他就有点害怕了。
薛蛮子之前的提议,可是以内阁名义去催收借款,这就是说,整个内阁都会被薛蛮子拖累,被所有的文武百官、王公勋贵恨上。想起今日早朝的一幕,方逢年就有点不敢想象借款一事提出来之后会如何?
这么想着,他就感觉,自己底下坐着的这个位置,似乎有点烫。
这个时候,方逢年的脑海中,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辞职告老还乡?
对,与其等薛蛮子的借款一事爆发出来,还不如现在告老还乡为好!要知道,如今官场上的争斗,可常常是会死人地!
心中有了主意,方逢年便松了口气,转头看了一眼杨嗣昌,见他正在全神贯注地看奏章,心中不由得想着:子微啊子微,老夫可陪不了你了,好自为之吧!
他却不知道,虽然杨嗣昌看着认真,其实,他心中也是满腹心事,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自从他的那个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被崇祯皇帝驳斥之后,杨嗣昌其实就心中有隐忧了。虽然他及时改弦易张,附和了崇祯皇帝的说法,并想方设法顺着皇帝之意出主意,可效果还是不好,皇上并没有立刻采纳他增加练饷的提议。
而在今天的早朝上,杨嗣昌反对了薛蛮子的提议,结果皇帝却是采纳了薛蛮子的提议,使得他再一次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这让他更加多了一点不安。
不过好歹是大明辅臣,文官中的顶尖人物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缓冲,杨嗣昌又找到了安慰自己的理由:自己在皇上面前以知兵著称,而如今多事之秋,自己的位置就是不可或缺。就算有和皇帝意见不一致的地方,应该也是小事,不会对自己有多大影响。
当然了,这也有一个隐忧。就是卢象升又重新得到皇帝的重视,而且从这些天的感觉来看,似乎皇帝把卢象升看得比自己还重!
想到这里,杨嗣昌忽然嘴角微撇,冷冷一笑,心中想着,幸好老天都在帮着自己。那卢象升自己找死,竟然被十万满清大军围于巨鹿,十之八九,不可能活了。如此一来,自己的地位就应该还是很稳的!





崇祯窃听系统 73 很难伺候了
“什么?”在范记钱庄后院,中年汉子惊得茶杯跌落在茶几上,茶水溅在身上却不自知。他的注意力,就只在范福身上,“你说查大清内应一事,是当今皇上提出来的?”
“回二老爷,是的。”范福严峻着脸,点头回答道,“在早朝上,皇上亲口承认的,应该不会有假!”
中年汉子听了,当即皱着眉头说道:“皇上待在宫里头,怎么可能嗅觉比外面的臣子还敏锐呢?这不可能吧!你把早朝的事情,从头到尾都给我说说!”
“是,二老爷!”范福答应一声,然后就把知道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并且顺带着把难民营的事情也说了。
在听着得过程中,中年汉子已经慢慢地调整了心态,没有一开始那么震惊了,不过衣服上的茶水,他却没有顾得上去擦,只是皱眉听着范福的讲述。
过了好长一会时间,他在听完之后,似乎稍微松了口气道:“从眼前来看,皇上似乎也不是一口咬定就有大清内应,那几个御史所说,还有杨阁部他们的表态,应该是有效果的,看来钱是没有白花。不过此事还是不能放松警惕!”
说到这里,他盯着范福吩咐道:“如今文武百官应该对东厂那边很警惕,不会想看到重新四处乱窜的东厂番子。这样,等散衙之后,你去找刘大人,让他在东厂这方面推波助澜,只要这事搞大了,就没人会在意大清内应一事。”
“是,二老爷!”范福连忙答应一声。
中年汉子还不放心,想了想,就又说道:“还有,东厂毕竟素有凶名,要是可以的话,别让刘大人冲在最前面。我们在他身上的钱不少,可不能折了。”
范福自然知道,自家这边把刘美才捧上御史之位,一路上不知道打点了多少银子,而且是从秀才时候就开始培养的,不管是银子还是心血,都付出了好多的。可以说,这刘美才就是真正的自己人,确实不能轻易折进去。
在他答应一声之后,中年汉子又有点心思地说道:“最近开始有传言,说援军已至,这个消息也不知道真假,你也再查下!”
“二老爷,至少秦兵不可能这么快到京师的,小人看应该是谣言!”范福听了,连忙回答道。
中年汉子听了,摇摇头道:“无风不起浪,这些消息肯定是有源头的。至于秦兵一事,也有可能在传消息的时候走样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又一叹道:“大哥之前叮嘱过,只有大清在关内抢得越多,回头大清皇帝才会越慷慨,我们才能赚得更多。这事,我们还得上心啊!”
“小人明白了!”范福听了,连忙回答道,“小人会注意这事的,要是真来了援军,那就马上派人去联系那边,也好让那边有个准备,不至于出什么事情。”
中年汉子听了,点点头,又说了一会话之后,才让范福走了。直到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衣裳被茶水溅湿了,便开始喊外面的人进去伺候。
不提他这边,就说曹化淳,此时已经急匆匆地前去见崇祯皇帝了。
见礼之后,曹化淳就躬身奏道:“陛下,奴婢已经查得明白,那些前往难民营作福作威的人中,为首之人是南城兵马司副指挥吴大挺二儿子。他们抢去民女玩弄,或玩腻,或玩死,而后就直接弃之街头,实在是目无王法!“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稍微一愣,没想到一个个鲜衣怒马的,为首之人却只是一个区区七品的南城兵马司副指挥的儿子而已,看来这些官员都有钱啊!
回过神来,他便又怒了:“这些人渣,想玩女人,难道京师就没有烟花之地?竟然如此藐视人命,无法无天,好,好,好……”
崇祯皇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显然是气坏了。
曹化淳听着,心中却没有多少怒意,对于这种事情,身处皇宫中的皇帝可能无法想象,他却一下就能猜出来。
身份地位比较高的公子哥们,不屑于蓬头垢面的难民,会掉身价,可这些低品级官员的儿子,特别还不是嫡子,却不会那么多讲究了。而且最为关键地是,去烟花之地玩女人,那是要掏钱的,而这种抢去的女人,根本就不要钱,还能享受高高在上,把人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快感!
这么想着,他又轻轻地说了一句,火上浇油了一把:“陛下,据那些公子哥们招供,他们说喜欢看到那些民女的青涩惶恐,说和烟花之地的女人完全两个味道,完事之后往街上一丢,也不会有人管。”
“好,好,好!”崇祯皇帝怒极,正待下旨让东厂大刑伺候,也玩死这些人渣时,忽然又控制住了自己脾气,话锋一转,立刻吩咐曹化淳道,“把供罪书和人都转给刑部,让刑部公开依律判刑,东厂旁听,结果禀告给朕。”
听到这话,曹化淳不由得一愣,刚才皇帝明明是气极了,怎么一下就又控制住了呢?
这么想着,他有点心惊。暴怒不能控制脾气地皇帝,其实是很好伺候的,而这种能随时控制住自己脾气再做出决定的皇帝,就很难伺候。
曹化淳得到这个结论,心中不由得暗自提醒自己,以后在皇上面前务必要小心。
“对了,传旨给都察院,顺天府尹,都要派人旁听,让他们看看,天子脚下发生如此没有人性地事情,他们竟然不知不报,是干什么吃的?”崇祯皇帝此时又交代道,顺便看了一眼曹化淳,也有不满道,“厂卫乃是朕的耳目,你们也要注意了!”
曹化淳心中惊了下,连忙答应下来,而后,他不敢怠慢,立刻跪下又禀告道:“陛下,御史刘美才弹劾奴婢下属吴大勇之事,奴婢已经查明属实,现已拿下。奴婢有失职之罪,请陛下治罪!”
崇祯皇帝看着他,并没有马上说话,让曹化淳心中有点发毛。
他原本是想着,自己属下的这个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这种事情,对他手下来说,真不要太常见了。如果闹凶得话,手下怕是会人人自危,捅出更多的事情来的话,他的脸面也不好看。
可是,面对如今的皇帝,特别是感觉皇帝似乎更难伺候了,他就不敢担这风险,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崇祯窃听系统 74 怼东厂
崇祯皇帝一听,当即淡淡地说道:“大伴是朕身边的老人,朕是信得过的,要把你治罪了,那朕还能用谁?”
曹化淳听得心中一暖,刚想回应时,就听崇祯皇帝又说道:“不过大伴还是要管好手下才行,那五百新进番役,要好好用起来。等约定的期限到了,朕要看看这些人表现如何,希望不要让朕失望了!”
“奴婢一定好好调教他们,一定会管好手下的!”曹化淳听到这里,连忙保证道。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而后吩咐他道:“御马监的事情,尽快给朕一个结果,明白么?”
“奴婢明白,奴婢马上回去督促此事!”曹化淳连忙保证,而后带着好心情,匆匆离去。
等他一走,崇祯皇帝想了一会,便传旨,召御史刘美才觐见。
而此时,刘美才正和同僚杨枝起等人正在聊早朝的事情。无外乎,他们这些人都对东厂的活跃感到了担心。
于是,他们就去找到左都御史钟炌,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大人,可不能任由东厂番子乱来啊,否则迟早出事!”
“对啊,曹公公不知道为什么吃错药了,以前都是好好地,怎么现在又折腾起来了?”
“前车之鉴可不能忘啊,天启朝时候,难道大家没有经历过魏阉之祸么?”
“……”
对此,钟炌其实也是头疼,看到一大堆御史挤到自己这边来,便摆摆手说道:“诸位不用太在意了。曹公公为人,相处这么多年了,你们应该也都有了解吧,他应该不会是魏阉那样的人!”
说到这里,他看到有人想反驳,就不得不举手示意让他先把话讲完再说:“据老夫所知,曹公公这次是被人暗算,有人先向皇上告发他有不法之事,他为了自保才这样的。相信折腾了之后,就应该没事了!”
“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杨枝起听了,就反驳道,“东厂一下增加了五百人,正是大干一场的时候。要我说,与其寄希望于东厂的自觉,还不如和刘御史一般,就盯着东厂的一举一动,但有风闻,就上奏皇上,如此才能让东厂有所收敛!”
“对,大人,我们都察院就该主动才对。”另外一名御史也立刻表态道,“皇上今天还提醒我们手中的风闻奏事之权,要真无动于衷,其他衙门怎么看我们,皇上都会怪罪下来!”
“我们就应该让东厂知道,现在已经不是天启朝了,不是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时候了!”
“……”
刘美才在边上听着,心中却是有点后悔了,为什么是自己第一个弹劾东厂呢,早该知道,其他御史虽然各有派系,可在对待东厂的事情上是一致的。可如今自己成为第一个,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东厂报复?
他在想着,议论的风向却又有了变化。
“皇上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还想要厂卫监察天下?有我们不就够了,那些厂卫算什么东西?”
“对啊,皇上自己也经历过魏阉的一手遮天吧,这才过去了多少年?”
“……”
钟炌见此,发现手下这些御史的情绪有偏激化了,就连忙伸手示意他们打住道:“好了,好了,做好你们自己手中的事情就好了,光说是没用的!散了,散了!”
虽然他是左都御史,可其实对手底下的这些御史并没有多少约束力。事实上,当初朱元璋设立都察院的规章制度时,就没想过让都察院这种风纪衙门成为一言堂。也因此,都察院这里的御史派系是最多的,各自有着各自地利益,有需要地时候,就搬出左都御史;利益冲突的时候,都能冲左都御史开炮弹劾。
在钟炌说完之后,有御史还想再说时,忽然有内侍出现,传旨刘美才觐见。
一听这份旨意,所有人顿时就想到了刘美才早朝时候弹劾东厂的事情。看着刘美才匆匆离去,顿时,都察院又炸锅了。
“该不会东厂的报复就来了吧?”
“搞不好还真是,东厂不想被动的话,报复肯定来得又快又猛!想要杀鸡骇猴,警告我等!”
“……”
群情汹汹之下,顿时有人就提议了:“不能这样,我等立刻写奏章,必须声援刘兄才行!”
“对,见微知著,这曹公公搞不好就是下一个魏阉,我等决不能让崇祯朝也出现阉宦了!”
“……”
钟炌见此,都不敢拦着他们,否则他相信,搞不好就有御史会弹劾自己和曹化淳有勾结了。也罢,他们想闹,就由他们先闹去好了,自己看看动静再说。
对于厂卫,其实外廷还真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众口铄金,让皇帝相信,厂卫在干坏事,在做有损于大明朝的事情,只有那样,才能限制住厂卫。
对于崇祯皇帝,基于过往的认知,这些御史言官认为,他们联合起来弹劾的成功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再说刘美才心中也是有点惊惧,不过怕是没有多怕。他因为不缺钱,因此上任以来,从来不收别人的钱。相信厂卫就是要报复自己,应该也不会找到什么理由。如果是捏造,自己好歹是御史,也有一批同僚在的,东厂不可能那么容易得逞!
这么想着,很快就到了文华殿,带着一点揣测向皇帝见礼。
结果,让他往往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皇帝却是带着微笑对他说道:“卿在早朝上弹劾东厂王大勇之事,刚曹大伴已经奏报于朕,说情况属实。那个王大勇已经被曹大伴拿下,会依法严惩的。”
刘美才一听,顿时一愣,他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弹劾成功了!意料之外,心中有点高兴,就连忙回奏道:“陛下圣明,污吏自当无所遁形!”
他却不知道,崇祯皇帝在说完话之后,就在打量他。因为崇祯皇帝记得,就是眼前这个御史,第一个指名道姓地弹劾东厂番役,不像之前那几个御史一般泛泛而谈。
这种弹劾,在早朝上是有很强地攻击性。只要说出来,定然能转移所有人的注意。不知道他是真得在关注东厂违法犯忌事情呢,还是说带有别的目的?
对此,崇祯皇帝不是很好判断。不过这没关系,他传刘美才过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要给他说东厂王大勇的事情,而是借着这个由头要给他赏赐,就是赏赐一颗窃听种子给他。




崇祯窃听系统 75 表功
对此,刘美才自然一无所知。在他的认识里,他是被皇帝表扬来的,心中当然高兴得很。
崇祯皇帝也同样笑着说道:“不过刘卿应该明白,东厂中的害群之马虽有,但东厂刚破获了御马监大案,也是有功劳的。说起这个,朕也要说说都察院了,你们同样替朕监察百官,可不能落后于东厂,不能什么事情都是东厂查获,且你们御史言官具有风闻奏事之权,一定要发挥该有的用处!否则再让朕接二连三地失望,朕会考虑收回风闻奏事之权!”
刘美才一听,立刻表态,一定会干好御史地本职工作,绝不负皇上的期待。至于什么收回风闻奏事之权,他也只是听听而已,并没有往心里去。
崇祯皇帝对刘美才的反应很欣慰,最后对他说道:“御马监的大案,还没有最终定下来。朕希望能看到结果,如果有人干扰此事的话,朕觉得会有同谋嫌疑,卿可以替朕盯着,看到底有没有?朕觉得御马监搞不好和外廷也有勾结。另外,朕就不召左右都御史说这个了,刘卿帮朕传达就是,都察院可不能让朕再失望了!”
刘美才听了,自然连声答应,回转都察院的路上,心中回想着觐见皇帝的一幕,不由得很是兴奋起来。要知道,都察院那么多御史,还有职位比他还高的,可皇帝却只召见他,并且让他传话。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他代表了都察院,换句话说,都察院中的御史中,他是最受皇帝重视的了。
这么想着,他就更是高兴了,就感觉他的未来,是一条光明大道,搞不好以后就是封疆大吏,再到六部九卿,最后登顶人臣巅峰,坐上首辅宝座……
当兴奋中的刘美才刚踏入都察院衙门口时,却迎面遇见了一群气势汹汹的同僚,双方一见之下,都有点惊讶。
“你们这是干什么去?这么大的阵势,难道又出什么事情了?”刘美才吃惊地问道。
而他对面的同僚几乎在同时,也是吃惊地问起他来了。
“咦,你没事啊?”
“东厂没有报复你?还是皇上被你说服了?”
“我们全都写了奏章,准备一起去弹劾东厂,也好救你呢!”
“……”
听到这些话,刘美才立刻明白过来,当即笑着说道:“多谢诸位,不过诸位多虑了!当今皇上,乃是圣明天子,东厂小丑,又怎么可能重振魏阉的威风,没事的,没事的!”
不等同僚发问,他就立刻追加解释道:“皇上召我去,是因为我弹劾东厂吴大勇之事已经查明属实,皇上勉励了一番我而已!”
这话一说完,这些御史言官都不由得大喜。
基于天启朝厂卫的凶悍肆虐,他们心中都是有余悸的。可没想到,刘美才的弹劾可是早朝上发生的事情,但皇上却非常关注,这么快就去核实过了,很显然,对于东厂,皇上似乎没有偏心偏袒之心。
得到这个结论,这些御史言官就有点乱了,有的开始赞扬起皇上英明,不准备出去了;而有的则大声嚷嚷起来,都说要趁热打铁,一下把东厂搞死,要让曹化淳知道,现在可是众正盈朝,不是一个阉宦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刘美才一见,连忙拦住他们道:“诸位,诸位,且听我说!”
接着,他把面见皇帝的一幕说了一遍,而后告诉同僚,东厂如今正在给皇帝办事,是皇帝认可地,此时不能给皇上添乱。
如今,东厂已经有了一件大功,而我们都察院却没有,如果再去攻击东厂的话,皇上会不高兴的。不过我们手中有风闻奏事之权,同样是皇上的耳目,决不能输给东厂了。真要弹劾东厂的话,也要等御马监一案有个了断之后。
在刘美才的话中,又不着痕迹地把自己受皇上的重视显摆了一次,这让都察院的这些御史言官听了,不少人心中都是嫉妒。于是,这些御史又回到了之前散沙的状态。
有的还想弹劾东厂,博人眼球;有的想回去和背后的大佬商量,看是否要弹劾政敌……
与此同时,总监高起潜领军赶往巨鹿贾庄,眼看着就要到了,速度便慢了下来。
在高起潜身后的那些将领,他们没有高起潜那种压力,看着贾庄就在前面,想着一会就要见到卢尚书,要是高总监在说情况的时候多提自己几句,功劳就会大一分,就纷纷七嘴八舌地,抢先表功起来了。
“这一仗,打得真是辛苦啊!末将面对十万满清军队,却毫不退却,算是熬过来了!”
“总监大人,末将可是和满清鞑子死战不退的!哪怕鞑子攻势如潮,末将一直顶在最前面!”
“总监大人,末将手下都被打散了几次,可还是屡败屡战,坚决不让满清鞑子前进一步!”
“……”
一开始的时候,高起潜心情不错,听着他们表功,他也是点点头回应。可是,那些将领见其他人也都在表功,感觉有点不突出,就开始描述起他所经历过得各种激烈战况。
一时间,高起潜和王承恩的周边,这些明军将领的吐沫横飞,所描述的战况之激烈,还有他们的勇猛无畏,简直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他们互相抢功,甚至都把杨国柱和卢大这两位真正血战过得将领给挤到了一边去了。
高起潜原本是想给王承恩多说说他的功劳,可他都被吵得没机会说了。可想着这些将领这次确实比以前坚持久了些,就忍着听了。但听到后来,还是忍不住了,幸亏此时也到了贾庄这边,他便用马鞭一指道:“诸位,马上就见到卢尚书了!”
说话间,抬头看去,顿时他就惊呆了。
那些将领听了,同样抬头看去,就犹如被人施展了大禁言术,所有人集体闭上了嘴巴,再也说不出来,那脸上的震惊,怎么都掩盖不住。
只见他们的面前,是贾庄和一座土山。
贾庄的围墙,反射着冬日的光芒,亮晶晶地很是好看。但是,这围墙又犹如被老鼠啃过一样,有好多残破口,有的用门板堵过,有的是其他东西,修修补补不下几十处。
在围墙的外面,躺着好多圈的尸体,一看就是满清军队抛弃在这里的。不用说,这些肯定是二鞑子的尸体了。
而在贾庄大门不远处的地方,有一座高于贾庄围墙的土山,山顶上一杆“虎”字大旗迎风飘扬,可旗面却被箭射破了好多洞。旗帜下面,大概二十来名将士站在那里,拄着兵器,或者互相扶着,身上都有包扎,血迹浸湿了那些包扎的布带,带着疲惫的微笑,看着援军的到来。
背靠贾庄的土山一侧,是一道斜坡。可此时,这条斜坡上以及两侧,都落满了尸体。有几个没有看到有包扎的明军将士正在顶上打扫战场。就在尸体堆中,动作犹如千钧之力,异常地吃力。很显然,他们都已经精疲力竭,可是,还在收敛同袍的遗体。
1...2122232425...4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