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策大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仙轩辕
此战的对手是瓦剌铁骑,所以不待刘君韬宣布,周宗胜所部铁骑营也是肯定要出战的。
所以,相比于众人的惴惴不安,周宗胜还是显得底气十足。
刘君韬看了看众人,说道:“大军一旦与瓦剌铁骑交手,各营将士不可避免的将会出现大量伤亡,毕竟鞑虏铁骑不是叶宗留那样的贼寇,战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况且瓦剌兵力还达到了三十万,我军万万不可轻敌!”
说到这里,刘君韬便看向了胡德兴,说道:“所以,新兵司在大军出征之后,必须将新兵的征募、操练事宜抓紧实施,如果前线大军折损过多,新兵司便要做好源源不断补充兵力的工作!”
此话一出,众将都是面色凝重,虽然众将都盼着自己领军出征,但此战的凶险也是看在眼里的。
胡德兴更是沉声说道:“将军放心,新兵的操练事宜一直没有停止过!”
说完,胡德兴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我还是希望这些新兵没有机会参与此战。”
是啊,只有前线战事顺利,大军伤亡不大,这些新兵才会没有机会参战。
可是面对虎狼一般的鞑虏铁骑,大军的伤亡真的会很小吗?
此时军部的事务已经布置完毕,刘君韬便对唐宇和郭永忠说道:“大军出征在即,钱粮保障一定要做到位,大军出征在外,说白了打的便是钱粮!所以,三日之内,商部要筹集三十万两开拔银,用来犒赏将士;民部要在三日之内调拨十万石粮草,一样运到滑口镇囤积。”
由于早在半个多月之前,刘君韬就已经开始做着各项准备了,特别是商部和民部的钱粮,已经提前开始准备许久,所以刘君韬所说的钱粮数目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筹集到。
按照刘君韬定下的钱粮数目,三十万两银子分发下去,平均每一名出征将士可以分到十几两银子,足够安家了;而那十万石粮草,也足够将近三万大军吃用四个月之久,这还不算朝廷每月发下的粮草。
所以,刘君韬准备的这些钱粮已经足够应付此番战事了,就算是大军粮道被鞑虏截断,也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郭永忠和唐宇也都是抱拳领命,二人早就已经准备了大量的钱粮,完全可以按时囤积完毕。
接着就是探查部了,刘君韬询问了一番探查部的事务,只见刘子安说道:“启禀将军,目前探查部朝堂司正关注着朝中那些文官的动向,以及将军定下的几个重点目标;藩邦司则是已经将所有的尖哨派了出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将瓦剌各部大军的动向探查清楚;至于坊间司,则是已经将人手部署在京畿各地,正在清除瓦剌派来的细作!”
“很好!”
刘子安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至少在情报方面,刘君韬可以全权委托给他,自己不用在这方面耗费心思。
最后便是新成立的赞画部了。
刘君韬问道:“蓝部长,说一说赞画部准备得如何了?”
蓝思齐先是朝着在座众人一一行礼,而后便说道:“启禀将军,赞画部战略司已经将国朝和瓦剌的整体态势研究清楚,并且制作了舆图供大军使用;而参谋司也已经按照局势的发展,制定出了最新的战术安排,并且已经调拨人手,从参谋司中抽调五人为随军参谋,由参谋司司丞张玉清率领随军出征。”
刘君韬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赞画部将所有舆图、计划全部整理出来,交由张司丞保管,为我临阵决断提供方便。”
“属下遵命!”
此时,各部事务都已经处理完毕,刘君韬便看向了各营指挥,只见众人都是看了过来,全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此战,事关国朝百年国运,事关我玉山镇的兴衰荣辱,我决定拼尽玉山镇全部力量,北上协防京畿,与瓦剌鞑虏血战到底!”
听了刘君韬的话语,所有人都是感到热血沸腾、激动不已,特别是各营主将,更是战意盎然。
“此战,玉山镇护卫队后营将士留守,其余各营将士全部出动参战!”
听完之后,除了玉山镇护卫队后营指挥严虎略显失落之外,其余各营指挥全都是欢呼雀跃。
刘君韬笑了笑,示意众人安静一些,便对严虎说道:“虎子,虽然此番你不能率部北上杀胡,但也不要因此泄气,我可是将咱们玉山镇这些年打下来的基业都交给你看管了,你可要给大家守好啊!”
严虎闻言大笑着,说道:“将军放心,我一定守好家里,等着将军和大家凯旋而归!”
之后,刘君韬便让严虎将所部兵马分散开来,以总为单位,一总四百余名将士驻守一地,分别驻守玉山镇、玉山兵仗局、安山镇、东平州、徐州兵仗局,以及兖州府城外的烽燧堡。
严虎当即领命。





天策大明 第二百八十一章 誓师出征
正统十五年九月上,玉山镇。
经过玉山镇各部人员的紧张筹备,两万八千出征大军所需粮饷、兵备已经全部齐备,并且已经提前运到滑口镇囤积了。
这天清晨,刘君韬便在衙署大堂召集了此番出征大军所有千总以上的将官,准备誓师出征,而此番出动的六营共计两万八千将士,已经在玉山镇外列阵待命了。
此时刘君韬身披戎装、神采奕奕的站在大堂之上,一张坚毅的脸上透着一丝红润,显得异常的兴奋。
这一天,刘君韬已经等得太久了!
对于刘君韬来说,汉家男儿理应驰骋沙场、征伐鞑虏,此乃上天赋予华夏儿郎的使命!
可是,此前刘君韬一直率军和各地豪强,以及叶宗留、邓茂七所部贼寇作战,虽然也是百战百胜,并且因功升至参将,但是刘君韬心中始终都是心有不甘的,毕竟征讨鞑虏才是自己真正期盼的。
对于刘君韬来说,剿灭再多的贼寇、叛军都不是什么大的荣耀,真正的荣耀是率领汉家的虎贲再度封狼居胥!再度杀奔恒罗斯!
而到了今天,刘君韬终于有机会来实现这一切了!
张骁军、陈子平、高冉、周宗胜、孙绪位居众将之首,下首刘有财、刘有福、常宏道、孟凡辰等千总将官十数人同样挺拔的站立着,众将肃穆而立如同挺立的胡杨林一般英武不凡。
严虎也一身戎装站在旁边,身边的两名千总同样精神抖擞,在大军誓师出征之后,严虎便将分兵前往各地驻守。
刘君韬看着众将精神抖擞,心中也是高兴不已,便大声说道:“将士们,朝廷的五十万大军已经跟随今上出征了,本将已经接到兵部的命令:立即前往京师驻防!希望此战诸将能与我一同,痛击鞑虏、捍卫华夏!”
“奋勇杀胡!捍卫华夏!”
“奋勇杀胡!捍卫华夏!”
“奋勇杀胡!捍卫华夏!”
所有人都是振臂高呼,满屋的大明将官无不振臂疾呼、热血沸腾。
在凶残的鞑掳面前,铁血的大明武人不会退缩,无畏的汉家儿郎不会怯懦!
众将的怒吼声也传到了衙署之外,紧接着玉山镇大街小巷上的百姓也被众将的怒吼声感染了,纷纷振臂高呼着。
而已经在玉山镇外面结阵待命的两万八千名将士更是齐声怒吼了起来。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万胜!”
当日下午,除去留守玉山镇各地的玉山镇护卫队后营严虎所部以外,其余所有将士全都准备出发了。
秋风凛冽,草木繁盛,天地之间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好像无数身披绿色铠甲的将士一般。
玉山镇城外,只见两万八千名大明勇士列阵旷野,火红色的衣甲犹如一团熊熊燃烧的巨大烈火,仿佛要将鞑虏都烧光一般。
得知玉山镇护卫队各营将士即将出征北上,玉山镇城中的百姓都自发地汇聚到了北门附近,为这些汉家的热血儿郎送行。此时,整个北门地区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军爷好样的!”
“杀鞑子,杀啊!”
“大明必胜,天兵必胜!”
百姓们几乎是狂热的呼喊着,此时此刻,在百姓眼中这些玉山镇护卫队将士便是如同天兵下凡一般,是那样的威武。
此时,郭沐英同样在送行人群中间,望着雄壮的明军大阵,郭沐英顿时心潮澎湃,心情激动得几乎无法自制:“这就是我大明的儿郎!”
刘君韬策马奔跑着,在一队护卫队陪同下巡阵,紧接着便擂响了激昂的战鼓声,大军开拔了!
两万八千名将士在激昂的战鼓声中迈着坚定的步伐、伴随着阵阵铁甲之声渐渐远去。
大风之中,传来了大军将士那阵阵雄壮的歌声: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刘君韬率领全军两万八千名将士在一路极速行军,将士们全都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阔步行进在旷野之中,英武而无畏。
此时,玉山镇商部、民部、军部调集的兵备、钱粮、物资已经全部调配到位,将滑口镇上大大小小的所有仓库都征用、堆满了。
刘君韬率军赶到滑口镇之后,便下令大军各营将士在滑口镇周边依次扎营,准备休整一天之后,便携带大量的钱粮、兵备、物资一同北上出发。
此番出征,刘君韬为了随军携带大量的辎重,同时也是为了对付瓦剌铁骑大军,特意将玉山镇车辆场的库存武钢车全部拉了出来。
除了各营各自装备的上百辆武钢战车,刘君韬还随军携带了八百辆之巨,到了滑口镇之后,便将这八百辆武钢战车全部分发了下去。
当天傍晚时分,刘君韬先后赶到各营驻地巡视了一番,只见各营都是战车遍地,如果按照后世的理论,恐怕此时刘君韬所部两万八千将士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了!
六营共计两万八千名将士,装备了武钢战车、望杆车、战鼓车、冲车等等,各式战车一千五、六百辆,就连京师三大营也没有这样豪华的战车配属。
而且,刘君韬麾下大军还清一色的双层铠甲,一层罩甲、一层棉甲,其余兵刃全都是精工细作,十分精良。
在此时的大明,单论大军装备这一方面,刘君韬如果自称第二,恐怕就没有人有资格称第一了!包括京师三大营的兵马!
大军在滑口镇休整了一天一夜之后,次日一早便整军开拔了。
此番,玉山镇赞画部已经制定了详尽的行军方案,将沿途的钱粮补给点、行军路线、扎营地点、水源地等等标注在了行军舆图上,大军只要按照行军舆图的指引北上便可。
如此一来,大军不但可以省去不少探路、筹划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提前将路程安排好,将时间量化,最大程度的合理安排行军时间,以便在兵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京城,同时还不至于过度消耗大军将士的体力、精力!
可以说,赞画部在刘君韬引导下制定的这些方案、计划,已经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了!
要知道,提前规划行军路线、提前制定兵站、补给点等等,西方都是到了近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
在此时大明正统年间,欧洲各国还都是野蛮混战时期,大家打起仗来都是你砍我一刀、我砍你一刀,毫无章法,也没有任何先进之处!
刘君韬昨天夜里已经详细看过行军舆图了,此时便准备下令大军按照计划开拔。
可就在这时,滑口镇上出来一群汉子,其中许多人刘君韬都是认识的,这些人都是山东各地的豪强。
只见这些豪强都携带兵刃、身穿劲装,朝着大军这边走来。
刘君韬见状便下令各营将士待命,自己便带着一队护卫队迎了上去。




天策大明 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路豪杰
待到跟前,刘君韬也是仔细观察了那一众汉子,只见众人之中有许多人都是十分眼熟,甚至是自己认识的,这些人都是山东各地的豪强,之前刘君韬为儿子办酒宴,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前来喝过酒的。
只见那一众豪强之中有一个汉子上前,率领众人向刘君韬行礼。
刘君韬也是飞身下马,抱拳笑着说道:“原来是朱爷啊!今日大军即将开拔,临刑之前,不知朱爷与诸位有何指教?”
来人是青州府的一大豪强,姓朱,家中也是店铺不少,还在玉山镇商部入了不少的股份,一向和玉山镇关系亲密,对于玉山镇和刘君韬也是亦步亦趋,从来没有二心。
只见那朱爷笑着说道:“将军,听闻将军要率军北上杀胡,我等十分钦佩。如今鞑虏犯边,我等大明子民岂能坐视?今日我和诸位前来,便是向将军请战,希望将军能让我等率领手下人马随同将军一起出征,也好尽一份绵薄之力!”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是暗暗点头,对众人更是高看一眼,别看这些豪强平日里在地方上横行惯了,但真的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能站好队的。
此前叶宗留大闹山东的时候,众豪强并没有出头与之对战,那时众人都是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都不想出这个头,让自家倒霉。
毕竟地方上出了贼寇,就算是要征讨那也是官府的事情,众豪强也不好插手。
不过此时众人听闻鞑虏犯边,情况就不一样了,用后世的话讲,叶宗留所部贼寇那是人民内部矛盾,众人可以不伸手,但瓦剌大军犯边就是敌我矛盾,这可是关系到大义的,众人便无法再旁观下去了!
所以,在刘君韬的带动下众人便能够集结人马,想要跟着刘君韬一同北上抗击鞑虏,这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要知道众豪强手中可没有玉山镇护卫队这样的强大战力啊!
刘君韬心中也是感慨不已:“看来此时大明的百姓还是颇有血性的!仗义皆是屠狗辈,真是话糙理不糙啊!”
于是,刘君韬眼见一时也走不了,便招呼众豪强在滑口镇边上的一个小酒馆坐下,准备与众人聊上一聊,众人见状正合心意,也是纷纷落座。
待店家给众人端上茶水之后,刘君韬便笑着问道:“不知诸位带来了多少人马?”
“启禀将军,我带了三十条好汉,个个都是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之辈!”
“将军,我家中二十家丁全都跟来了,此外还有十几个家中子弟,此番也一同跟了过来!”
“将军,我齐家堡出男丁八十,清一色的青壮!”
“我们镇子出乡勇一百二十,都是身强力壮的好汉!”
众豪强都是争先恐后的报出自家带来的人马数量,刘君韬也是一一记在心中。
在场的众豪强有三十多人,这些豪强带来的人马有多有少,多的有一百多人,少的只有二、三十人,所有人马加在一起也有将近两千人马的样子。
不过这些人马的战力参差不齐,有些人马是习武之人,也有普通的庄稼汉。
而且,这些人马全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战阵操练,都是些民间争强斗狠之辈,对上凶悍的瓦剌铁骑没有半分胜算!
虽然众豪强战意高涨,但是刘君韬心中明白,战场之上注重的是战阵杀敌,与民间的械斗已经不是一个水平上了,这些豪强的人马也许都是有技艺在身,但是这些技艺在战场上是没有多少用处的。
在战场上,讲究的就是万人如一,大军结阵如墙推进,如同戚少保所言,大军要做到“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退”,只有这样才能无往而不利。
所以,刘君韬肯定不会带着这些豪强的人马上战场,与瓦剌铁骑对阵,不然的话这些人马估计全都会葬送掉,一个人也回不来,这是刘君韬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刘君韬也明白自己不能直接拒绝众人,否则打击了众人的积极性,将来玉山镇与众豪强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了,日后玉山镇再有什么事情,弄不好众人就不会这么积极主动了。
于是,刘君韬稍稍想了一下,便抱拳对众人一一行礼,而后正色说道:“诸位高义,君韬佩服之至。”
“将军过奖了!”
“还请将军带上我等一同杀胡!”
“我等大好男儿,正好将一身本事用在鞑虏身上!”
刘君韬待众人说完之后,便抱拳继续说道:“诸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诸位手下的兄弟毕竟没有经过战阵操练,如果贸然上阵杀胡的话,肯定会吃大亏。况且,我还有一事需要诸位鼎力帮助,所以还请诸位留在山东助我!”
众豪强闻言都是有些惋惜,此番不能率众北上,确实让众豪强心中有些失落。
但是当众人听到刘君韬想要让众豪强帮忙的时候,脸上又是多了几分期待,不知道刘君韬有什么事情还需要自己帮忙的。
于是,朱爷抱拳问道:“将军言重了,只是不知将军想要我等做什么事?”
刘君韬笑了笑,说道;“如今鞑虏犯边,再加上我要率军北上出征,而除了兖州府外,青州府、济南府、登州府等各府县都是驻军较少,一旦战事不顺,难保各地匪类、游手不会出来生乱,我心中实在不安。所以,我想请诸位各率人手稳定地方,协助各地官府将诸位所在的州县稳定下来,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豪强闻言都是互相看了看,不少人都是小声议论了几句,而后便是频频点头同意。
其实刘君韬所担心的也正是众豪强心中所担忧的,毕竟众人都是山东各地的大户豪强,一旦各地出现动荡,首当其冲要倒霉的便是众豪强!
朱爷眼见大家都是没有意见,便带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听从将军号令,今日便率部各自回去,一面清查各地游手,稳定地方;一面联合起来震慑山野贼匪,保境安民!”
刘君韬闻言当即大笑起来,抱拳说道:“甚好!有诸位在,我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请诸位放心,此番北上,我和麾下将士定当权力杀敌,绝不会丢我齐鲁豪杰的威名!”
说完,刘君韬又和众豪强说了有一些客套话,便要率军出发了。
而朱爷却又说道:“将军,我等前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些粮草、肉食,这也是我等的一点心意,还请将军务必收下,不要推辞。”
刘君韬笑着说道:“哈哈,敢不从命!”
接着,刘君韬便命辎重兵将众豪强从上的粮草、肉食手下,然后便和众人一一辞别,率领两万八千大军出发北上了。
离开滑口镇之后,刘君韬便率军一路疾行,当天便进入了山东东昌府,沿着荏平县、博平县、清平县,用了四天时间便抵达了高唐州。
之后,刘君韬率军在高唐州休整了半日,便率军继续出发了。
过了高唐州,大军便经由武城县出了东昌府地界,进入了北直隶河间府,来到了京畿之地。
大军朝着北面快速行进着,官道之上满是火红之色,战旗遮天蔽日好不壮观。
这一路上,大军途径河间府故城县、泾县、阜城县,于六天之后抵达了河间府城。
此时,刘君韬所部大军距离京城已经没有多远了,继续北上经过保定府的雄县、新城县,便可以抵达顺天府,到达涿州、固安县一带,只要三、四天功夫便可以抵达京师,刚好在兵部规定的期限内赶到。
此时,大军驻扎在河间府城,刘君韬安顿好大军之后,便带着白玉兴以及一队护卫前往府衙,准备向河间府所要大军钱粮补给,同时也好打听一下,正统帝御驾亲征的五十万大军进展如何了。
虽然刘君韬对于此番正统帝御驾亲征的结果心知肚明,但心中还是存了一丝侥幸,毕竟自己穿越之后产生的蝴蝶效应,难保不会影响土木堡之变的结果。
于是,刘君韬、白玉兴一行策马走在河间府城的大街上,朝着府衙一路赶去。




天策大明 第二百八十三章 惊天噩耗
刘君韬率领白玉兴一众护卫走在河间府城的大街上,只见人潮涌动,大街两侧店铺颇多,市面上非常繁华。
由于大街上的行人太多,众人已经不方便再策马前行了,于是便纷纷下马步行前进。
白玉兴四处张望了一番,笑着说道:“将军,这京畿之地就是不一般啊,这可比咱们兖州府城繁华多了,就是跟济南府城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啊!”
刘君韬也是点了点头,这河间府城的繁华还真是出乎自己的意料,在后世不起眼的河间,此时却是一处繁华所在。
不过想想也是,此时的河间府城是北直隶的大城,不但人口众多而且各方衙门也是比比皆是,这官府一多,那连带着城池便会更大,百姓也会更多。
在河间府城之中,不但有州府衙门等一系列官署,而且还是河间府当地卫所指挥使的驻地,可谓是北直隶的一处重地了。
没过多久,刘君韬一行便来到了州府衙门。
在递上名帖和兵部调令之后,刘君韬等人便顺利进入州府衙门,在正厅等了没一会儿,便见到了河间府的知府。
河间知府姓王,五十岁上下,个子不高,有些消瘦,长得十分儒雅,白白净净的脸上留着三髯长须,看上去竟也有几分仙气,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官宦世家。
刘君韬和王知府互相客套一番之后,便提到了大军钱粮补给之事。
这王知府倒也没有推脱,直接笑着说道:“呵呵,朝廷经制:客兵过境,各州府理应提供所需钱粮,这无可厚非!将军放心,我这就让手下人去办理,今日便可将钱粮送到将军营中。”
刘君韬也是笑着拱手答谢,而后便让白玉兴带了几个人去和王知府的手下做交接,先一步返回城外大营。
之后,刘君韬又和王知府聊了几句,不过却见其眉宇之间尽是愁容,便问道:“知府大人有心事吗,为何这般愁眉不展?”
1...104105106107108...1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