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燕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战国萧烟
章复拿出一纸名单放在桌上,李显忠道谢之后,上前取在手中。
随后三军任命凭证,一一发放到三人手中。
闲话不聊,三人即刻散去,各去筹备组建新军之事。
精武军由选将营征调的四指挥宣威军组建,并不需要多做准备,只要召集一众将校,当众宣布便可完成新军组建。
但奋武军和扬武军就麻烦许多,各军名单在李、邵二人手中,他们随军观战五月有余,哪支军队强,哪支军队弱,自然是清楚,不组新军,两人相安无事,如今要在四十一支部队里各挑二十支,矛盾便来了。
既然是要奉命组军,谁会愿意要明显实力较弱的部队?两人就名单争执不下。
但再大的争执和分歧终归有结束的时候,一个时辰后,两人不得不相互妥协,从名单中轮番挑选,一人一次选一个。
四十一支军队强弱难辨,挑选之时,难下决心,两人挑满,便花费了许多时间。
奋武军、扬武军各二十指挥挑完,名单确定,上报枢密院章复,选将营便通知全营四十一路禁军主将帅营集合。
不久,四十一路禁军主将齐聚帅营最大的议事厅。
各军主将分坐两旁,章复、赵瑗坐在议事厅最中央,李显忠、绍宏渊、杨丛义陪坐左右。
“诸位不远千里来婺州选将,历时七月,着实幸苦。如今选将结束,结果已出,但要等到上报朝廷确认之后,方能对外公示。诸位静心等待,榜上有名者,自会有朝廷嘉奖!”
“多谢郡王!末将明白!”
一众主将齐声道谢。
很多人之前未曾见过郡王真面目,但几乎都听过关于郡王传说,传说中郡王喜穿朱红色的衣裳,如今议事厅中,只有一人穿红衣,又与一紫袍老者坐在正中,不是郡王还能有谁?
“选将结束,诸位本应率队原路返回,而今朝廷另有安排。朝廷如何安排,请签书枢密院事章大人告知诸位。”
今天的主角不是赵瑗,他很快将话语权转给章复。
“想必诸位一个多月前都已经见过本官,本官二来选将营别无他事,是给你们带来两个好消息。”
章复稍稍卖个了关子,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脸上的神情。
而后继续说道:“第一个消息,除宣威军和龙猛军外,诸位所在的禁军编制已被全部撤销,驻地兵将全部遣散!”
这个消息一出,原本安安静静等着听好消息的一众将士顿时呆若木鸡。
片刻之后,议事厅内的宁静被打破,一片哗然。
“静一静!诸位莫急,先听本官说完第二件好事再说不迟!”
章复稳坐厅中,面对众将的议论,纷乱的议事厅,没有半分惊惧。他是朝中重臣,朝堂上这种事见得的多了,有时候何止是议论纷纷,出手动粗的,也不是没有,什么场面没见过,议事厅这点小事,他根本没放在在心上。
众将很快安静下来,个个充满不解与疑惑的望向议事厅里这个身着紫衣的老者,上次来似乎就不怀好意,这次又来,果然就带来坏消息,恐怕编制被撤销就是他在其中搞鬼。
“诸位听本官说。这第二件事,便是朝廷要诸位带领本部兵将组建两支隶属殿前司的新军,一军名曰奋武,一军名曰扬武。这位是奋武军统制李显忠将军,这位是扬武军统制绍宏渊将军,你们想必都认识,本官就不再过多介绍。还有一个好消息告诉诸位,组建新军之后,各部暂住原有驻地,是否调整驻地,等待枢密院命令。”
组建新军的消息说完,章复发现众将脸上的神情再次渐渐变化,多数人由忧转喜,但还有一些人依然满脸愁云,具体是何缘由,他也不想猜想,也没那么多闲心。
“诸位,新组建的奋武、扬武两军直属殿前司,从编制来看,是禁军中的禁军,从待遇吃住来说,比你们之前所在的部队不知要好多少倍!但同时还有一个句话要告诉诸位,你们在选将营训练十分刻苦,朝廷便是因这个原因才决定撤销旧军,组建新军,若你等组建新军之后疏于训练,难免要步旧军后尘!”
议事厅内静静无声,一众主将心情起伏,心下躁动。
“今天要说的话,本官已经说完。至于如何组建新军,你们是在奋武军还是扬武军,听李统制和邵统制公布名单。”
章复说完,看了李显忠和绍宏渊一眼,然他们赶紧公布名单。
“龙骑军、骁骑军、神骑军.........刚刚叫到名字的,便是奋武军!”
李显忠也不啰嗦,拿出早已写好的名单,一一叫完。
“广勇军、广捷军、雄勇军.......叫到名号者,加入扬武军!”
绍宏渊也拿出准备好的名单,一一高声叫出。
“好,奋武军、扬武军各二十指挥分配完毕,两军正式建成!”
等公布完各军各指挥名单,章复笑言。
而后又下令道:“李统制、邵统制,新军既已建成,给你们三天整军,三天之后,奋武军、扬武军必须离开选将营,限期一个月,返回原有驻地!”
“是,大人!”
李显忠、绍宏渊起身接令。
“好了,二位赶紧去整顿新军吧。”章复笑道。
李显忠朝章复、赵瑗抱拳行礼,而后面向众将下令:“奋武军各主将,内校场集合!”
走完,大步朝议事厅外走去,分属奋武军的一众主将恍若梦中,随同起身离开议事厅。
“扬武军各主将,校场集合!”
绍宏渊朝章复、赵瑗行礼,随后大步离开,一众将校随后。
瞬间,拥挤的议事厅内除了赵瑗、章复、杨丛义,便只剩一名主将。
那主将独自坐在凳子上,如坐针毡,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你可以离开了,带着你的部队按原路,即刻返回驻地,不得随意逗留!”
就官职来说,议事厅内章复最大,赵瑗、杨丛义都不发话,只能他来说了。
谁知那名主将并没有起身离开,而是站在原地,朝议事厅内几人抱拳,恭声道:“诸位大人,末将不想返回龙猛军,也想带领兄弟们加入新军。”
章复笑道:“奋武、扬武两支新军编制已满,不能再接收其他部队,回去吧。”
谁知那主将却道:“大人,末将可否留在选将营?”
“哦,为何你要留在选将营?”章复忽然有了些兴趣。
“在选将营这几个月,末将每日带领手下兄弟训练六七个时辰,如今训练颇有成效,士气正旺,上下一心。若离开选将营回到旧地,末将相信很难再凝聚军心,马上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在营内虚度时光!”
那主将高声回答,从话语里能听到他的不舍。
他当初放弃了选将挑战,杨丛义看着他,目光有些复杂。
大宋燕王 第499章 纷纷离营
章复看着杨丛义笑道:“你还有编制,要不要留下?”
“是,谨遵大人之命!多谢大人!”杨丛义起身行礼。
精武军还缺两指挥,章复作为枢密院主官,他的提议杨丛义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你这支龙猛军就留在选将营,编入精武军。”章复高声下令。
“多谢诸位大人,末将在选将营一定好好练兵!”
龙猛军主将激动万分,兴奋的热血上涌,辞过议事厅内三位大人,大步流星而去。
此地没有杨丛义的事了,他也起身告辞。
“郡王何时回临安?”章复问道。
“过几天吧,等两支新军都离开之后,小王再走不迟。回临安也是在府中读书,幽闭府中哪有在这山清水秀之地好,读书累了还能上山走走,看飞鸟,听蝉鸣,登高远望,满目苍翠,勃勃生机,在临安想要登山可没这么容易。”
赵瑗嘴里这么说,但具体怎么想,没人知道。
“章大人何时返回?”
“后天吧。新军刚刚组建,估计还有不少问题,在他们离开之前得一一解决,安排妥当,临安最近事情不少,不能离开太久。”
章复刚刚升官,自然不想离开临安太久,以致出现什么变故。
“枢密院事务繁忙,小王就不与章大人同行了。”
此间事了,两人也没多闲聊,很快离开议事厅。
奋武、扬武两军经过一天整顿,军心渐稳。
对普通将士来说,新军还是旧军,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该吃的朝廷粮饷还继续吃,该有的训练还是不会停,至于是否更换统领还是统制,反正他们都接触不到,也没什么好关心的。
新军整顿很快,只要各军将校听从新军统制号令,整军其实就算完成。新军各部仍然驻守旧地,只是从属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动,对其他的并无太大影响。
但说到待遇问题,普通将士还是很高兴的,听说他们所在的新军待遇要比旧军好上不少,粮饷至少要增加三成。
整军完成,新军各部便要离开选将营,但临离开的时问题来了,之前殿前司选将司承诺各军的选将补贴何时发放?
当有部队找到沈缙问到这个问题时,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答复,杨丛义也有头疼。
涉及到钱财问题,还是各军五千贯,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问题在于之前承诺给各军的补贴是给参选部队所在的禁军,而不是给参选部队,如今三十九支禁军被撤销遣散,之前承诺给各军的补贴,而今不可能再发放到他们手中,那这笔补贴给该谁?或是直接取消?
按理来说,若是三十九支禁军彻底撤销遣散,也就是说来选将营参选的部队也全部遣散,那这笔补贴就不用再发放,但问题是各军留了一指挥兵力,被重新编进新军,补贴还要不要发,还就真的存在变数。
朝廷拨付给殿前司的钱,杨丛义不可能自己做主,何况现在风云突变,脱离原计划太远,补贴还发不发,怎么发,发给谁,还是要殿前司决定。
是以,杨丛义给他们的答复是,选将召集令中承诺的补贴是发给选将部队所在的禁军,至于何时发,得有殿前司决定。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但他们也不敢闹营,形势出现了变化,以前承诺的补贴自然也存在变数,如果运气好,这钱就是他们的,如果运气不好,一文钱都拿不到。
除了补贴问题,还有行军口粮问题。
他们来的时候有统制衙门协调沿路口粮供应,或者自带口粮,现在新军组建,全都身无分文,朝廷宣布组建新军,并让他们返回旧地,但粮草问题并没有帮他们解决。
最终这个问题有李显忠、绍宏渊找到枢密院章大人,请他协调粮草。
章复虽是高官大员,但他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草来,但当他得知选将营粮仓存放有两三万担粮食之后,马上找来杨丛义,协调粮食之事。
“杨副使,奋武、扬武两军刚刚组建,朝廷尚未给他们发放粮饷,没有粮饷他们就无法顺利返回旧地,听说选将营还有不少粮食,可否调拨给他们?”
“大人,选将营粮食不多,精武军刚刚组建,粮饷也没有着落,剩下这点粮食按说是属于殿前司选将营的,精武军也无权使用,但现在朝廷让末将暂领精武军,把粮食给精武军调拨一部分也不是不行。可奋武、扬武两军已与选将营无关,他们再用选将营的粮食不太好吧,末将跟殿前司也没法交代。”
“这样吧,本官给你手书一张凭证,就算是奋武、扬武两军向选将营借用粮食,等朝廷向两军调拨粮饷时,有朝廷截留,然后还给选将营,如何?”
“大人都这么说了,末将自当通融!”
朝廷这临时临尾一番折腾,把选将营原有计划全部打乱,各军编制和隶属关系一变,恐怕要留下一堆乱账,等回到临安,不知还要经历几番揪扯。
由签书枢密院事章复主持担保的两份借粮凭证,李显忠、绍宏渊各自代表奋武、扬武军签字,并按上指印,两军各借粮一万担。
选将营开仓放粮,至于如何搬走这些粮食,各军将士各展神通。
有了口粮,奋武军当先离营。
一万人二十指挥,浩浩荡荡,出了选将营便四散而去,各回旧地。
扬武军在选将营多停留了一天,再次整顿了军纪,而后才离营,一样以指挥为单位,分散于各地。
在选将营里,他们是一支规模颇大的大军,离开选将营便重归一盘散沙的状态,就像一把黄豆满天撒去,落入草丛,不见踪迹。
选将营空了,几个月来的喧嚣没了。
章复早在奋武军离开之前,就抢先一步离开选将营,赶回临安。
郡王赵瑗又在选将营多住了几天,在扬武军离营三天之后,他也在禁军护卫下离开。
杨丛义带着选将营一众参军、将校一直将赵瑗的车队送到选将营三里之外。
“杨副使,诸位,他日有缘再见,回吧!”
赵瑗没有下车,只稍稍拉开了帘子。
“郡王珍重!”
杨丛义等一行人齐声送别,深施一礼。
赵瑗面带笑意,朝送别的众人挥了挥手,随即放下了帘子,他不想让人看到他眼中的不舍。
从小被养在皇宫,直到成年才被送到王府居住,在王府他贵为郡王,但却没有多少自由,白天要上课,晚上也有很多学习任务,闷了想出王府走走,不管想去哪儿,都有大批王府禁军侍卫跟着,顿时兴致全无,再无不想出去。因为他身份特殊,王府也几乎不会有外人进来,这几年能跟他说上几句话的,也就府里那几个年轻的下人。
而在选将营这些天,时间不长,但这里的年轻人很多,个个朝气蓬勃,他也被慢慢影响,视野也逐渐开阔。偶尔跟他们聊聊,就能发现他们虽然身在军伍,却不是不读书的粗人,他希望能有他们这样的朋友,但也仅仅只能是希望而已。
心有些乱,情绪也有些波动的赵瑗,随着颠簸的马车,在禁军护卫下,渐渐远去。
“郡王就这么走了?我连郡王模样都没看清。”罗聪遗憾道。
“谁让你们在山里磨蹭,选将都完了还不出来,怪得了谁。”潘诚斜了罗聪一眼。
“这能怪我们吗?章大人年纪大了,在山里行动不便,山路又不好走,不得准备好了才能下山。”
“是章大人不想下山,还是你们在山里待的舒坦了不想出山?山里的野味没被你们打完吧?”苏仲笑问。
“山里野味多的很,只要你不怕毒蛇咬,每天都有野味吃。”罗聪也不再反驳。
“郡王到底怎么样?跟我说说。”罗聪拍拍潘诚的肩膀。
“我哪儿知道,我又没跟郡王说过话。真想知道,你问杨大人啊!”
说起来潘诚还真有点郁闷,他戍守内营,本来接触郡王的机会最大,结果却也是仅仅远远见过几面,说话更是不可能,反而来参加选将的那些人还近距离见了郡王一次。
“大人,郡王如何?”罗聪真像杨丛义发问。
“不该打听的别打听。回营。”
赵瑗的车队彻底消失在视野中,杨丛义转身朝内营走去。
“沈参军,郡王到底如何?”罗聪还不死心。
“罗将军,郡王身份特殊,作为武将,打听不得,关心不得,可别在问了。”
沈缙说完,与陆游一起追上杨丛义的脚步。
“大人,我去年答应江恺要随他出趟海,如今选将之事结束,我在这儿也没事,准备回临安去找江恺了。”沈缙看着杨丛义道。
“船队出海还要不少时间,不用急着回去吧。”杨丛义笑道。这大半年来沈缙在选将营里做了许多事,真要离开,他还真舍不得。
“大人也知道组建远洋船队有多难,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行,那我就不强求了。”
“大人,我也想早些返回临安了。”话音刚落,陆游也提出离开。
大宋燕王 第500章 有始有终
世事无常,聚散无定。
“这大半年来辛苦你们了,没有你们,选将之事不会如此顺利,你们付出的努力,我记在心里。既然都有事要回临安,我也就不强留你们了,稍后临安再聚吧。”
杨丛义心里多少有些伤感,两万余人的选将营,风风火火,斗志昂扬,热火朝天,五天时间,转眼间,一切便像烟消云散。
沈缙、陆游不是军人,是选将营邀请来的参军,辛苦了大半年,杨丛义自然要给些公使钱。
两人推脱不下,便各自收了。
在临安那等地方,手里没钱,还真没法活下去。
一天后,沈缙、陆游一起离开了,结伴返回临安。
选将结束,选将营每个人都像失去了目标,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偌大的选将营只剩两千多人,与之前相比,更空旷,更安静,特别是到夜晚,营中一片黑暗,显得冷清无比。
精武军组建完成,杨丛义召集一众将校聚过一次,大家相互认识以后,又安排了之后的训练,精武军日常训练之事便不再过问。
因选将营去年借地之事,余县令多次派人来问询,迁出去的百姓何时可以收回他们的土地。
朝廷没说撤销选将营,又组建了精武军,驻地还在选将营,那这地就没法还给百姓,若要一直占用下去,显然精武军不会出钱,那么迁出去的百姓不但没了地,也会没了钱,吃亏的是当初相信他的百姓,这也是杨丛义不愿意看到的。
这个问题实在太棘手,他不能不去一趟衙门,看看能不能商量出两全齐美的办法来。
客厅里,义乌县令余玙一见杨丛义,大喜过望,终于能见上面了。
“杨大人,听说普安郡王来了?”余玙忍不住内心的兴奋低声问道。
“前几天已经返回临安了。”
“走了?”余玙失望不已,怎么会这么快就走了?
“余县令,选将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短期内选将营不会撤销,关于百姓索要土地的问题,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今天来就是跟你商议商议。”杨丛义不打算闲聊,直入主题。
“杨大人,你所说的短期是多久?三个月?五个月?还是一年半载?”余玙脸上不由得一惊。
“都说不准。选将之事虽已结束,但朝廷又组建了新军,精武军,编制三千人,其中两千人驻地就在选将营,还有五百在婺州,剩余五百在衢州。实话说,我现在也只是暂领精武军,也许过了几个月,朝廷就会另外派人来接替我,但那时新官不理旧账,选将营占据的土地肯定不会还给百姓,也不会继续出钱借地,处理不好就会出大问题。”
余玙呆了。
“朝廷怎么能这样?杨大人,你可不能走啊,你一走,百姓就要找下官要钱,下官哪里有钱给他们!你们这是害了我啊!”余玙都快急哭了。
“余县令莫急,我们想想办法就是。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杨丛义安慰起余玙,这事毕竟是他弄出来,就此不管一走了之,他还做不出来。
“杨大人有办法?请说请说!”余玙也是急了。
“百姓没了土地,手里又没钱买粮,势必闹事。但如果能给他们饭吃,不至于饿肚子,是不是就能把他们安抚下来?我是这么想的,朝廷给精武军的编制是三千人,现在还有五百人的缺额,要是把这五百人的缺额给他们,在借地百姓中招募五百士兵,朝廷按精锐禁军的标准给他们粮饷,即使没地,五百精锐禁军的粮饷应该也能养活他他们。余县令以为如何?”
“这个办法倒是能解决一部分麻烦,五百人入禁军,他们吃住可以在军营,但还剩下八九百人怎么办?不能露宿街头吧,不种田也不能游手好闲,不然还是会惹出*烦。杨大人不来城里,你是不知道自从那些借地的百姓手里有钱之后有多疯狂,下官听说有些村民居然钻烟花柳巷,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钱败光,没钱吃饭就借钱,借钱之后再败,借不钱就上街乞讨,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就因为突然有了一笔钱,家破人散。下官以为,百姓还是不能闲着,是种田的命就不能没有田,不然天下大乱。”
“余县令还是要地?朝廷不撤选将营,这地怎么还给百姓?”
“他们只有钱没有地根本不行,还是让他们继续回去种地吧。杨大人想想办法,把地还给百姓,不然他们发起疯来直闯选将营,会出大乱子的!”
这可如何是好?
脑筋急转间,忽然灵光一现,一个念头升起。
“余县令,他们之前的地,我确实还不能还给他们,如果给他们其他地方的地,能不能行?”
“杨大人有地?不会让他们迁到外地去吧?”余玙先喜后疑。
“外地倒不至于,离选将营不远,就在江口村东边的山里,山里林木茂密,土地肥沃,若是开垦出来,可比他们之前的土地要好的多。”
“山里开荒?”余玙一脸不可置信的神情,这是开玩笑吧,要还给百姓的地三千余亩,在山里开荒三千亩,难度之大,简直不敢想象。
“正是,其实山里有不少很好的土地,只是不好开垦,不然每年能多收不少粮食。不知山里的土地是否有归属?”
“靠近山外的一些有归属,其他的也有人占,但很少有人在登记,就更不要说凭证了,官府想用,随时都可以用。杨大人真想在山里开荒?”
“不开荒哪有土地还给百姓。精武军两千五百人,可以抽调两千人进山开荒,一千多借地的百姓也进山一起开荒,最好衙门也派人跟着进山,好把土地重新登记清楚。”开荒目前看来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不然还真没地还给百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