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再说一块玉佩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嘛。
现在不是又回到姓于的手中了吗?
姚美香忍不住跟小丫头打趣:“你们两个这是投错胎喽?咋个都向着对方的爷爷说话?”
于可可气鼓鼓的吃着饭。
她今天才回过味来,总觉得当年那件事,自己爷爷做的不地道。
至于怎么不地道,她又说不上来。
现在不仅坐在人家家里,还喝徐爷爷珍藏多年的花雕酒,这实在太可恨了。
她正愤愤不平的时候,手机上突然传来了一声提示音。
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小丫头看到自己老妈发来一张图片。
这会儿正在刷新,小丫头不耐烦把手机放在一边。
肯定又出国购物了。
自己老妈真是个购物狂,经常出国买东西,比代购都跑得欢。
她举着筷子,刚夹了一块糖醋排骨送进嘴里,手机上的图片刷出来了。
小丫头瞄了一眼,刚准备把手机收起来。
但是看清图片的内容之后,顿时呆住了。
因为老妈发的居然是徐济民的照片。
点开图片,于可可看到徐济民端坐在座位上,面前摆着一桌子菜。
自己老爸正拿着一瓶白兰地给徐济民倒酒。
这是……
小丫头看了看老爷子背后墙上的字画,认出了自己第一楼的包间。
徐爷爷杀到第一楼了?
小丫头傻笑两声,这俩老头真是有意思。
嘴上说着老死不相往来,却趁着国庆去对方家里大吃大喝。
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
“笑啥呢丫头?”
于培庸把杯中的花雕酒喝完,看到小丫头在拿着手机傻笑,还以为看到什么好笑的笑话呢。
小丫头没让他看那张照片,而是笑眯眯的问道:“爷爷,要是有人喝了你那瓶路易十三,你会不会生气?”
于培庸眉头皱了皱:“是不是你爸把那瓶酒打开了?我说过,等你出嫁那天那瓶酒才允许打开,他真是个酒篓子!”
小丫头可是知道,那瓶酒还是当年当国宴主厨时候,一个外宾送他的。
于培庸一直珍藏到现在都没舍得打开。
为了那瓶酒,他甚至还托人定制了一个高档的藏酒盒,简直像是命根子一样。
小丫头嘻嘻一笑:“不是我爸打开的,是别人,你会不会生气?”
于培庸一怔,立马女坐不住了:“谁?谁去咱们家了?那瓶酒被偷了?”
他一脸慌张,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气度。
可见那瓶酒在他心中地位。
小丫头甚至怀疑,假如自己被人绑架,指名道姓要那瓶酒,自家老爷子会不会让歹徒直接撕票。
她拿着手机在于培庸面前晃了晃:“是徐爷爷打开的……”
于培庸看清照片的内容,顿时暴跳如雷。
“徐济民!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依然这么不要脸!”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391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五更求月票】
“我这人吧,本事不大,但是怪毛病很多,特别不喜欢喝洋酒,闻到就想吐。但是有时候能给人添堵,忍着吐也得喝啊……”
没多久,老爷子在朋友圈发了个小视频。
视频中他一边小口拼着杯里的美酒,一边说着?n瑟的话。
徐拙有些无奈。
在下面评论了一句:“这不太好吧?”
结果刚发出来,才发现小丫头已经发了评论:“三楼杂物间那副风雪夜归人字画后面,还有两瓶五十年代的茅台呢。”
啧啧……
徐拙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旁边嬉皮笑脸的小丫头。
真是投错胎了吗?
唉!
此时的于培庸,一脸颓废的坐在座位上。
那瓶路易十三已经彻底没救了。
现在只能祈祷别被徐济民那个二货糟蹋完。
想想自己喝的是三十多年的花雕,再想想自己的那瓶路易十三。
真是苦酒入喉心作痛啊。
早知道就把那瓶酒放在别的地方,不在第一楼大堂里摆着得瑟了。
现在可好,被那个王八蛋杀上门去,啥都别想全活了。
这顿饭吃得很诡异。
刚开始大家其乐融融。
但是从喝酒的话题开始,画风就逐渐变得清奇了起来。
魏君明和冯卫国这两个打酱油的,此时很想出去大笑一场。
俩相爱相杀的老头,加在一起都一百五十岁了,但依然这么不让人省心。
谁都没想到,徐济民居然会杀到第一楼。
连徐老板也非常意外。
他规划的行程有扬州不假,但那是最后一天的行程,他借口苏州没有回中原的高铁,所以买了扬州的车票。
而且还是傍晚的车票。
要是老爷子想去第一楼看看,完全有时间。
要是不想去也没事,反正扬州可玩儿的地方也不少。
随便逛逛一天就过去了。
结果没想到,老爷子到江苏的第二天,就从苏州杀向了扬州。
还直接杀到第一楼。
真是让人意外。
以前拼命躲着于培庸,这会儿怎么这么主动?
难道是清楚于培庸不在家?
徐拙把目光对准了小丫头。
觉得应该小丫头通风报信的。
而且这丫头应该还联系了她父母。
不然就算老爷子去第一楼吃饭,小丫头的父母也不认识,更不会热情招待。
哪怕老爷子主动说出自己的身份,两人也肯定先给于培庸打电话确认一样。
根本不会招呼不打就大摆宴席,还把于培庸珍藏了四十多年的路易十三给打开了。
这真是……
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徐老板打开朋友圈,刚准备看看老爷子有没有什么新动向,突然看到常年不更新朋友圈的老太太,今天也发了条动态。
“跟四十多年没见面的手帕交见面,聊起京城的往事,非常开心。”
配图是两个老太太的合影。
徐家老太太长得慈眉目善,而于可可的奶奶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像极了那些退休的大学教授。
徐拙拿着照片问小丫头:“你奶奶看着像个文化人一样……”
小丫头愣了一下:“什么叫文化人?她本来就是扬州大学的美学教授,当年第一楼的修缮工作就是我奶奶带人做的。”
哎哟!
美学教授。
怪不得能跟于培庸凑一块儿呢。
于培庸这种性格的人,还真适合文化人。
而老爷子天生喜欢装逼,跟贵气十足的老太太自然也有共同话语。
原本徐拙以为就自己家是老太太做主呢。
没想到于家也是这么个情况。
“小拙,你爷爷还有啥好酒没?”
于培庸气不过自己珍藏四十年的路易十三就这么没了,所以想找找老爷子这边有什么藏酒。
不求回本,好歹能收回点利息。
徐老板想了想,老爷子的藏酒也有不少,白酒红酒也很全。
不过老爷子的酒摆在他买的地下室中,根本不知道具体位置。
而且就算知道了也没用,因为老爷子的钥匙都随身携带。
想要偷他的酒,只能先去扬州把他的钥匙抢过来。
于培庸叹了口气。
他就这点喜好,结果被徐济民给破功了。
这家伙真是自己命里的克星。
不过事已至此,于培庸也想开了。
反正那瓶酒已经没了,再唉声叹气也没用。
饭后,于培庸因为心情不好,不想在店里呆着,跟着魏君明孙立松和姚美香去了森林公园,看他们做酱菜。
徐拙则是留在店里,继续忙着他的活儿。
“孩子,你爷爷跟于培庸,到底是啥关系啊?”冯卫国一脸迷茫的看着徐拙,他现在真是被这俩老头给整懵了。
徐拙笑笑:“怎么?又想抱大腿了?”
冯卫国摆摆手:“我跟于培庸那只是逢场作戏,毕竟他对我有恩,我不能给他摆脸子不是。”
逢场作戏?
刚刚还跟于培庸说,你跟老爷子是虚与委蛇呢。
这老头,可真是有意思。
不过想想当年冯卫国所处的那个环境,也就理解了。
一群煤老板各种明争暗斗,冯卫国这位几乎是山西头名的厨师,自然也会被动的参与其中。
今天他给这个有钱人做菜了,明天那个煤老板就不会开心。
所以他就得练就一身见风使舵的功夫。
不然就会得罪某个得罪不起的人。
想想早些年,徐文海接手四方面馆的时候,也没少受气。
但是做的就是服务行业,受气也得忍着。
徐拙很理解冯卫国,所以就不再跟他开玩笑。
而是凑在他身边,好奇的问道:“冯爷爷,你会做刀削面吗?”
冯卫国愣了一下,半天没反应过来。
“孩子,你说,我一个山西菜厨师,会不会做刀削面?”
徐拙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说道:“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会儿反正没事儿,展示一下你做刀削面的手艺呗。”
冯卫国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你想学?”
徐拙点点头:“想见识见识,还没建国真正的刀削面高手削面呢,现在那些山西面馆中的刀削面,全都是机器做的。”
冯卫国叹了口气:“对啊,刀削面的手艺,再过几十年,怕是要失传喽。走吧,去厨房,给你展示一下我们山西菜的立足之本——刀削面。”
ps:本月最后一天,求月票啊!争取让月票突破两千!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392章 还是冯爷爷好啊!【求月票】
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称为“面食之王”的刀削面。
刀削面指的是用刀削出的面叶。
这种面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
煮好的刀削面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的刀削面,可谓“面食王中王”。
“面食王中王?这么夸张的吗?”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冯卫国听不得半点质疑的声音。
“等下就让你看看,面食王中王的魅力!”
说完,冯卫国刚准备去和面,突然看到徐拙抱着膀子站在一边,像个看热闹的路人一样,心里立马不平衡了。
“你爷爷跟于培庸做菜的时候,都是你打下手,今天我做刀削面,你也得给我打下手。”
虽然已成弟中弟,但是作为名厨的牌面可不能丢。
徐老板倒是不在意这些,打下手就打下手。
不过他好奇的是,刀削面而已,有啥好打下手的?
难不成他说着让自己做吗?
“没问题冯爷爷,你说让我做什么吧。”
冯卫国见徐拙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当即心里一喜。
“这样吧,你帮我把面和好,我正好回去把我的削面刀拿回来。刀削面用的面比较硬,一斤面最多三两水,你可别和得太软啊。”
徐拙愣了一下,真没想到冯卫国会给他安排和面的活儿。
刀削面分为三个部分,和面、削面、煮面。
和面占了刀削面的三分之一。
这是打下手的人干的活儿吗?
徐拙觉得有点上当了。
这老头,成心想让自己出丑了吧?
一上来就让人和这种高难度的面。
绝对没安好心。
难道还因为上午没给他剩蟹黄豆腐耿耿于怀吗?
心眼可真小!
不过任你怎么刁难,咱都不怵。
有和面技能在手,这种硬面根本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徐老板面带微笑的点点头。
“没问题冯爷爷,我现在就开始和面。”
说完,他拿着面盆去了杂物间取面。
留下一脸错愕的冯卫国。
这小子,真的会和硬面?
看着不像啊!
估计觉得自己做烩面不错,就以为能把刀削面的面团和好吧?
这里面的差距很大的。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得趁着这次和面,好好给他上一课。
不过就算和不好,也不能说太狠。
奚落两句,让他长个记性就行了。
毕竟是徐大哥的孙子,也是于大哥的孙女婿。
两边都不能得罪啊。
幸好没收这小子当徒弟,不然光那俩老头都没法对付。
他一边溜达着向家里走去,一边寻思着等会儿怎么奚落徐拙。
说轻了没作用,说重了得罪人。
愁啊!
他忧心忡忡的考虑该怎么奚落徐拙的时候,徐老板则正在念叨他的好。
还是冯爷爷好啊。
这还没开始呢,就把自己的装逼给安排上了。
这种情况下,不结结实实的装个逼,真是对不起冯爷爷的一片苦心。
和硬面不能着急,得稳着心态,慢慢进行。
首先根据面的重量,把水准备好。
一斤面三两水,这是和刀削面的标准用水量,但却不是固定的。
因为空气湿度和面粉的干湿程度对面团都有影响。
有些比较干燥的地方,和硬面都是四两水起步。
徐拙准备的是三两水,甚至还多少有点欠缺。
水越少,刀削面的面团就越好,所以他想试试和刀削面用水的最低极限。
把面盆放在工作台上,一手端着水,一手拿着筷子。
把水轻轻倒进面粉中的时候,另一只手要不停的搅动筷子,让面粉形成面絮。
在搅动的同时,还要不断用筷子把下面的干面粉扒拉上来。
而倒水的手也得控制好水流。
不能一股脑全倒进去。
倒的水流越小越好。
要尽可能的把干面粉变成面絮。
这样才容易把面絮揉成面团。
不然把水一股脑倒进去,弄一大块面疙瘩出来,剩下的全都是干面粉。
再好的手艺也揉不成面团。
尽管已经小心翼翼了,但是水倒完的时候,盆里依然还剩下不少干面粉。
水还是太少了。
徐拙用筷子扒拉了一下,盆里七成都是面絮,纯干面粉不足三成。
应该可以试试。
反正揉不好也没事,最多让冯卫国说两句嘛。
把筷子放在一边,徐拙下手开始揉面团。
刚开始揉的时候,因为有干面粉的原因,这些面絮根本柔不成面团。
甚至越揉越散。
稍微一用力,刚刚成型的面团就散落开来。
“水少了吧?这能揉成面团?”
薛明亮把手洗净,正准备换衣服去医学院找严教授报到,突然看到徐拙在跟一盆干面粉较劲。
有些好奇的凑过来,不明白这是什么操作。
徐拙拍了一下手上的干面粉:“刀削面的面团就是这样,第一步是最难的。”
硬面团就是这样,刚开始揉的时候各种不成型。
只有揉搓一会儿之后,这些面絮才会逐渐抱团。
假如一上手就能揉成面团,那只能说明水多了。
徐拙看了一眼薛明亮,有些意外:“严教授国庆节不放假?”
“不放假,她和那群研究生都不放假,每天都在争分夺秒的做研究。有学问真好,以后我得让我的孩子好好学习,也跟着严教授当研究生。”
徐拙白了他一眼:“那你可得赶紧把孩子他妈找到再说,不然人家严教授可等不起。”
薛明亮走后,徐拙继续揉着盆里的面团。
揉着揉着,徐拙突然发现,盆里的面絮居然在逐渐成团。
面絮上的干面粉依然不少,但是经过揉搓之后,徐拙发现面絮变软了一些。
又揉了差不多十来分钟,徐拙总算是把盆里的面粉,揉成了一个不光滑甚至随时都会散开的面团。
拿着一块湿布盖在面团上面,这才擦擦头上的汗水,喘了两口气。
一直揉了差不多半小时才算是弄好。
硬面团可真不好和。
要是没技能在手,这面团打死他也和不成。
不过现在已经成团,最难的一步已经做好。
等会儿醒面结束后,面团会变得稍微软一点,再揉的话就省力不少。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393章 弧形刀和托面板【求月票】
十五分钟后,徐拙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开始在案板上揉。
此时的面团比之前软了一些,但是依然有不少干面粉在其中。
还是得下功夫揉才行。
刀削面的面团不像是烩面那样,需要三揉三醒。
但是揉起来却更费劲。
不仅需要更长时间的揉制,而且因为硬度高,所以揉的时候,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这是个很锻炼双臂的活儿。
徐拙觉得常年累月下去,两条胳膊上的肌肉会非常发达。
干面粉不断的被揉进面团中,面团的硬度也逐渐在增加。
这几天因为顾客少,加上天气转凉,徐拙没咋出过汗。
但是现在,他却因为揉面团弄得浑身汗流浃背。
这活儿可真够累人的。
等徐拙把面团揉好后,浑身的工作衣以及已经湿透。
而且双臂的肌肉微微有些发胀。
真没想到,和面居然比在健身房锻炼身体还有效果。
面团揉好之后,已经不能再醒面了,不然再次醒发,面团会变得更软。
而且时间长了面团发酵的话,还会失去筋性。
所以趁着这会儿揉好的功夫,最好能立马动手开始削。
但是冯卫国回去后,差不多一个小时还没过来。
让徐拙有些好奇。
这老头,该不会是酒劲儿上来在家睡着了吧?
中午冯卫国没喝多,就喝了一杯黄酒。
按理说是没事的。
但是这老头的酒量实在是太小,一口白酒就能睡半天。
今天中午这杯花雕,说不定还真起作用了。
想到这里,徐拙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洗了洗手,打算开车去冯春光家看看。
冯春光一家出门旅游去了,只剩下冯卫国在家。
万一真醉倒了,别出啥意外。
把身上湿透的工作衣换下来,徐拙拿着车钥匙走到外面。
刚准备开车去冯春光家看看,正好看到冯卫国提着个袋子,施施然从远处走来。
见到徐拙,冯卫国原本疲惫的脸上立马浮现出了笑容。
“怎么把衣服换了?面和好了?”
他回到家里,翻自己行李时候才发现,来的时候根本没带削面用的弧形刀。
原本他打算就这么算了,用菜刀做也行。
只不过没有弧形刀做出来效果好罢了。
但是回来的路上,冯卫国看看时间,反正还挺早,不如去买一套削面用的工具。
以后没事还能在店里展示展示厨艺。
虽然厨艺上比不过徐济民和于培庸,但是下次见到赵金马的时候,可以做一碗刀削面震慑一下那个老头。
敢说自己是孩子,就让他看看熊孩子的手段。
嗯,虽然过去很久了,但是冯卫国依然对赵金马说他是小孩子的事儿耿耿于怀。
另外他也想在于培庸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
甚至还打算今晚的晚饭有他来做,让大家感受一下山西面食的魅力。
在这种心思的作用下,冯卫国没有回店里,而是去向距离这里不远的一个百货市场。
他在里面转了好久,才算是找到做刀削面用的弧形刀。
说是弧形刀,其实就是个略带弯曲的铁片子而已。
这玩意儿最大的作用就是比菜刀轻很多,而且刃口略带一点弧度,可以削出标准的柳叶面。
除了弧形刀之外,冯卫国还淘弄到一张托面板。
托面板就是一块平整的木板,下面带个拉手。
做刀削面的时候,把面团揉成圆柱形放在托面板上,然后抓着拉手端起来。
另一只手拿着弧形刀开始削面。
家庭做刀削面的时候,一般很少用到托面板。
因为家庭制作的面团不大,用手完全能托起来。
而且家庭制作不讲究面条的长度,只要味道好就行。
但是饭店就不一样了,饭店制作刀削面,一来面团很大,光用手托着很容易累,而且面团也不容易固定。
另外,面团太大的话,用手托着也容易变形,削出来的面长短不一,宽窄不等,看上去不美观,影响顾客的就餐体验。
所以饭店里做刀削面,托面板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1...119120121122123...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