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徐拙开着车,带着于可可和店里的一个保安来到高铁站入口。
车子停到路边后,几人下车。
保安勤快的掀开后门,把两人的行李全都搬下来,然后跟徐拙打了个招呼,就开车回去了。
高铁站有停车场,不过每天都会收几十块钱的停车费。
所以这次来的时候,徐拙喊了个保安上车,让他把车开回去。
几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是能省则省,毕竟徐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再说车子开回去之后,店里想用也能用,比放停车场吃灰强。
上了高铁,两人放下面前的小桌板,摆上从店里拿的吃的喝的,开启了漫长的高铁之旅。
趁着这个时间,徐拙开始研究刚刚系统奖励的c级菜的讲课教程。
讲课教程,其实就是教案。
按理说烹饪课不需要教案,让厨师讲就行了,以前那些大厨带徒弟,不都是这样嘛。
但这种授课方式有个明显的弊端,就是不够系统化。
能学多少全靠徒弟的悟性,徒弟们的水平良莠不齐,差别很大,很大概率会培养出那种徒有虚名之辈。
而且传统的授课方式效率太低,不适合当今社会。
传统授课方式基本上都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来授课,能同时培养三个徒弟就非常勉强,更别说整整一个班的学生了。
这个时候,就得用系统教育的方法了。
所谓的系统教育,就是学校那种全日制的授课方式,有教案,有讲义,有学期计划,有教学目标。
甚至期末考试、年度考核等等,全都有。
学校教育的好处就是效率比较高,通过教师设定的课程,可以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全面的掌握烹饪相关的知识。
比如刀工、配菜、勺工、火工、调味、摆盘等等知识,都会在学校学会。
等到毕业后,社会上就会多一批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厨师人才。
假如说传统授课方式属于小作坊形式,那么学校教育,就是典型的工厂式流水线的批量生产。
批量制造的厨师质量的高低,全在老师的水平和教学的方式。
但是最后的落点,却在教案上,也就是讲课教程的安排上。
徐拙本以为系统会直接给一摞复印纸,上面印着奖励的教程,也可能会直接给个u盘什么的。
结果当他点开任务面板,点开任务奖励,才发现……
这玩意儿居然需要自己打印出来!
教程倒是很全,但是只有文字,需要徐拙一个字一个字的在电脑打出来,然后才能印制。
这真是……
能给宿主制造一些麻烦,就绝对不会让他省力。
虽然徐拙早就适应了系统的这个特性,但是发生在眼前的时候,却依然有些胸闷。
艹!
早晚被你这狗系统给气死。
趁着这会儿没啥事儿,徐拙把面前小桌板上的食物收一下,掏出于可可剪辑视频用的笔记本电脑摆上去。
然后打开文档,照着系统中的教程,一个字一个字的打出来。
“你在干嘛吖?”
于可可凑过来,看着徐拙在打字,有些好奇。
“马上就是扬州大学的客座教授了,所以趁着这个时候,写一点教案出来,省得到时候上台讲课不知道说什么好。”
自从系统绑定后,徐拙越来越擅长撒谎了。
于可可对他的话自然是不会怀疑的,甚至还特意拍了段徐拙打字的视频发到了朋友圈炫耀。
“介绍一下,这是我允文允武的未婚夫。”
嘚瑟完之后,她拿着手机登录旺旺客户端,开始充当店小二,耐心的回答顾客的咨询和沟通。
徐拙这么努力,于可可自然也不想只当个花瓶。
一直快到镇江的时候,徐拙才把系统里关于蜜汁开口笑的教程全都打了出来。
他从接触电脑开始就是玩游戏,对于打字极不擅长。
今天一口气打了一两万字,手指都有点吃不消。
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过来,那些网文作者是真不容易。
每天要打那么多字,还要构思剧情,最关键一点的是,挣的太少,好多人没有没有收入,纯粹是为爱发电。
都是为了梦想啊。
徐拙检查着文档中的错别字,顺便调整一下字号什么的,让这份教案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了。
打了这么多字,他算是对讲课教程有了全新的认识。
所谓的讲课教程,就是从上课之初用语言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到讲解菜品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烹饪相关的小窍门,再到动手操作时候说一些当学徒时候的小趣事,直至到最后点出学生们操作中出现的不足。
整个过程,全都要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
当然了,尽管教程写得这么详细,但是里面还是有好多需要临场发挥的步骤。
系统给的这个教程,不过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而已。
徐拙把文档保存好,打算到扬州后先打印出来再熟悉熟悉,不然到扬州大学之后,万一有人起哄让自己讲一节课,总不能干瞪眼吧?
保存好之后,徐拙打开一盒驴打滚,一边吃一边看着旁边还在跟顾客耐心讲解缺货原因的于可可问道:“到了扬州,你最想吃什么啊?”
忙到现在,饭点儿早过了,而两人带的都是零嘴,不是主食。
所以现在也只能先垫巴垫巴,等到了扬州再吃。
徐拙对第一楼的茶点与美食,早就垂涎三尺了。
特别是现在,他恨不得连着吃上十份大煮干丝、松鼠桂鱼等第一楼的招牌。
于可可放下手机,伸个懒腰说道:“我现在超想吃汤圆,不是速冻的,是自己家里包的那种黑芝麻猪油馅儿的……”
徐拙呆愣愣的看着自家媳妇儿,咋每次聊吃的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呢?
这边肚子饿得嗷嗷叫,脑子里想的全都是主食,恨不得吃下一整桌菜。
接过她那边想吃的汤圆……
默契呢?
心有灵犀呢?
不过吃汤圆这个心思倒是可以满足她,毕竟有了做汤圆的技能嘛,正好趁着元宵节,展示给于家人看看。
不是有那么一句古语嘛:
有技能不装逼,如锦衣夜行。
等到扬州之后,我徐某人就要装第一个逼了。
谁赞成,谁反对?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47章 宁波汤圆【求票】
“到家了我给你做汤圆,还是正宗的宁波猪油汤圆,保证让你喜欢。”
“真哒?那你需要什么食材,我让我爸先准备好。”
于可可一点都没客气,拿着手机就拨给了于长江,扭脸冲徐拙问道:“都要啥食材?”
在这丫头喊出“真哒”的时候,徐拙原本还以为她会客气两句呢。
结果立马掏出手机开始报食材。
在一起时间长了之后,果然开始暴露本性了。
徐拙轻轻叹了口气,开始报自己需要的食材。
“糯米粉、猪板油、黑芝麻、绵白糖以及糖桂花。糯米粉最好是宁波那边的水磨糯米粉;猪板油要提前泡水里去一下血腥味……”
于长江一一答应下来,又问了一下两人到站的时间,便挂断了电话。
“假如准备好的话,是不是到家就可以做了?”
“对,到家就可以做了。”
于可可满脸都是期待,但是徐拙却很诧异,之前这丫头从没有提过吃汤圆的事儿,但是系统刚奖励这个技能,她就提出来要吃。
这么巧的吗?
不过巧就巧吧,反正是自家媳妇儿。
就算系统特意安排的,也没有便宜外人。
到站后,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从出站口出来,没见到接站的于长江,却在出站口外面正拿着车钥匙四处溜达的庞丽华。
“我爸呢?不是他来接我们吗?”
“你爸在家准备做汤圆的食材呢,没空过来,你一说吃汤圆,你奶奶也想吃了,所以得多准备点儿。”
来到停车场,徐拙见到了庞丽华的那台宝马x5。
放好行李后,庞丽华把车钥匙递给了徐拙,她则是坐在后排座椅上,拍了两张徐拙的侧脸,然后发到群里,吸引她的那群富婆姐妹。
别的不说,在得瑟和炫耀方面,这娘儿俩还真挺像的。
跟着导航,徐拙开着车,来到了于可可家那个充满枯燥气息的大别墅门中。
或许是徐拙来的缘故,也或许是元宵节的原因,今天于家人都在家,于长江和于培庸在厨房忙活,于家老太太在客厅坐着看书。
见到徐拙进门,老太太合上手中的书笑着说道:“刚刚还跟你奶奶视频呢,说你给我带了一些芸豆卷……”
在中原那边住了一段时间,这位原本脚不沾地的老太太,现在居然也有往吃货方向发展的趋势。
芸豆卷这类小吃哪怕没厨艺的人都会做,难道平时于培庸在家不做这些吗?
不是很懂这些老年人的心思,大概只有吃着晚辈亲手做的,才觉得舒心吧。
把行李放好,徐拙换了身衣服,洗了把脸,然后溜达着来到了厨房。
看厨房的动静,今晚又是一桌子菜。
不过不是徐拙期待的淮扬菜,而是……
徽菜?
双脆锅巴、清蒸石鸡、红烧划水、蜜汁火方、腐乳炸肉、火腿炖甲鱼、红烧臭鳜鱼、虎皮毛豆腐、荷叶粉蒸肉、刀板香、中和汤……
十几个菜,看得徐拙目瞪口呆的。
今天不是元宵节吗?
准备这么多徽菜做什么?
而且就家里这几口人的饭量,又想吃剩菜了吗?
徐拙走到于长江旁边,小声问道:“还有其他人来?咋全是徽菜啊?”
于长江笑着说道:“等会儿你郑爷爷和你郭爷爷要过来,所以就准备了这么一桌菜。做汤圆的配料都准备好了,你去弄那些吧。”
徐拙扭脸一看,旁边的工作台上放着糯米粉、黑芝麻、猪板油、绵白糖、糖桂花,自己要的配料全都准备妥当。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
徐拙拿着一个干净的盆,在里面倒了一些糯米粉,然后端着水,一边往里倒一边用筷子在盆里搅着。
等到盆里的糯米粉全都变成面絮,再下手揉成光滑的面团。
面团揉好后放在一边备用,徐拙开始准备做汤圆用的馅料。
首先是黑芝麻。
徐拙把炒锅放在灶上,然后开火后把准备好的黑芝麻倒进去。
调成小火,然后用锅铲在锅里慢慢翻动。
这一步看似简单,但是难度却不小,因为得确保锅里的黑芝麻受热均匀,既不能翻不到位导致糊掉,也不能让芝麻受不到热量。
总之,一定要把黑芝麻翻炒均匀。
随着翻炒,锅里的黑芝麻会逐渐变干,甚至还会有缕缕青烟冒出来。
一直等到锅里有黑芝麻的香味儿飘出的时候,徐拙才关火起锅,把黑芝麻倒进了一个托盘中,摊开晾凉。
炒芝麻,一闻到香味儿就得起锅,不然芝麻就会糊掉。
因为芝麻的余温很高,炒得恰到好处的时候再起锅就晚了,光余温就能把芝麻烘得糊掉。
黑芝麻摊开后,徐拙把浸泡着的猪板油反复清洗两遍,然后用菜刀剔掉筋膜,切成小丁备用。
等到黑芝麻晾得稍微温热的时候,徐拙把芝麻倒进一个保鲜袋中,然后平摊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碾碎。
芝麻不能碾成粉末,这样就会失去黑芝麻馅心那特有的口感。
只需要碾碎,让芝麻的香味儿散发出来就行。
碾好后的黑芝麻倒进盆里,再倒入切好的板油丁以及和板油丁几乎等量的绵白糖,然后徐拙开始下手和馅儿。
随着徐拙用手开始揉搓,加上芝麻碎本身戴着温度。
绵白糖很快就在馅料中化开,成了馅料中粘合剂,把原本干燥的芝麻碎和粒粒分明的板油丁粘合在了一起。
等到和成一个油亮的馅团之后,徐拙放在案板上。
把这团馅料,分成了比玻璃珠稍大的圆球。
这些圆球,就是汤圆的馅心了,徐拙放在冰箱的冷藏室暂时冷餐起来,然后开始做汤圆皮。
把糯米面团拿出来,先搓成长条,再分成一个个的小剂子。
最后把这些小剂子揉圆,然后压扁,形成一个厚厚的小圆饼。
把小圆饼放在手心中,用大拇指摁进去,一边摁一边转动,使得这个小圆饼形成一个酒盅一样的凹陷。
这样汤圆皮就做好了。
从冰箱里把那些馅心端出来,捏一颗填进去,再捏着汤圆皮慢慢把口收起来。
等到封住以后,再放在案板上用手心摁着转几下,让这个球体变得更加圆润。
这样,一颗好吃又好看的宁波汤圆就包好了。
于可可在外面闲着无聊,看着徐拙包汤圆,有些诧异的问了一句。
“你是不是忘了用这些糖桂花吖?”
感谢书友【叶朵朵儿】打赏的一万书币,让您破费了哈。
上午去医院换药,所以更新有点晚,等会儿还有一章,大家稍安勿躁。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48章 汤圆虽好,但肉更香【三更求票】
糖桂花,是一种用干桂花和白砂糖麦芽糖或者蜂蜜一块儿做成的甜味儿酱,广泛用于汤圆、月饼、麻饼、糕点、蜜饯、甜羹等传统小吃糕饼和点心。
糖桂花味香色美,再加上里面有完整的干桂花,深受各路吃货的好评。
但是糖桂花好归好,却只是用来点缀。
比如今天做的汤圆,是在汤圆煮好后盛到碗里,然后再淋上那么一小勺子糖桂花,这样汤圆的颜值会成倍提升。
而且糖桂花受热后,碗里会散发出桂花的香气,更增添汤圆的魅力。
当然了,加糖桂花还有个目的,就是让碗里的汤圆汤有股甜味儿,这样吃的时候会让人更有食欲。
徐拙一边包汤圆,一边笑着给于可可这个烹饪小白解释着。
于培庸忙完手中的活儿,笑眯眯的看着徐拙包汤圆。
“其实,中原也有这种把板油包进去做的小吃,叫脂油火烧,好多年前你爷爷曾经在国宴后厨做过,那味道,真叫一个香。”
徐拙作为一个在中原地区长大的人,自然也吃过脂油火烧。
只是从不知道,里面包的居然也是生的板油,原本他还以为是熬好的化猪油呢。
旁边的于可可听得有些懵:“爷爷,啥是脂油火烧啊?好吃吗?”
于培庸卖了个关子:“等你回去后,让你徐爷爷给你做一次就知道了。”
真不愧是老爷子的好兄弟,三两句话就把他给卖了。
不过老爷子宠于可可,别说脂油火烧了,哪怕于可可想吃孔府一品锅,老爷子也会可乐颠颠的去做。
汤圆全部包好后,这会儿已经快五点了。
徐拙正在犹豫要不要先煮一些汤圆垫巴一下肚子的时候,郑光耀和郭树英就各自提着一些礼品,溜达着走了进来。
见了面,自然又是一番客套。
郑光耀一直在扬州,过年时候也没回去,而郭树英是听说徐拙要成为客座教授了,趁着元宵节没事也过来看看。
好歹也是客座教授呢,得过来刷一波存在感。
正好也看看徐拙最近有没有做什么新菜。
“树英,今天这顿可全是徽菜,特意为你准备的。”
于培庸一见到郭树英,就笑着打招呼。
郭树英见多了于培庸的手艺,并没有多惊讶,反而对徐拙有没有动手比较感兴趣。
“哪道菜是小拙做的啊?我得尝尝,别的菜系我不懂,但是徽菜嘛,我可是很有话语权的,火候调味全都懂。”
一段时间不见,郭树英居然也学会倚老卖老了。
可惜,今天不是他装逼的时候。
徐拙一脸无辜的指了指包好的那些汤圆:“这是我做的。”
郭树英:“…………”
不擅长装逼的人,强行装逼就是这种后果。
要换成老爷子那个逼王,或者同样喜欢装逼的郑光耀与田承润,就不会让自己这么被动了。
毕竟,这仨老头都深得装逼精髓,不会这么贸然开装的。
比如现在,郑光耀拄着拐杖在厨房看了一圈,然后仔细观察了一下徐拙剩下的那些馅料,这才慢悠悠的张口。
“不错,能懂得用板油,说明小拙真的掌握了做汤圆的精髓。”
这气质,这神态,逼气十足。
只要老爷子不在,郑光耀在装逼方面还是罕有敌手的。
当然了,要没有徐拙这个挂逼,老爷子很多时候就算想装逼也装不成。
做好的菜一道道的端到餐桌上,徐拙也起锅烧水,开始煮汤圆。
今天就做了这么一样,怎么也得端上桌让大家尝尝。
他把今天要吃的汤圆放在托盘中备用,剩下的全都装进保鲜袋中,放在了冰箱的冷冻室,以后想吃的话随时可以煮,很方便。
煮汤圆可不是水开了直接扔进去,然后让锅里的水继续翻滚就行了。
这是有技巧的。
因为好吃的汤圆并不是煮熟的,而是养熟的。
别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这里面的区别可不小。
所谓养,就是用将滚不滚的水慢慢把汤圆烫熟,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第一,是可以让汤圆保持完美的外型。
汤圆是用糯米面包的,假如用大火猛煮的方式来做,来回翻滚的热水很容易让汤圆的外皮变形、脱落,影响美观。
第二,可以让馅心彻底熟透。
这种加了板油的汤圆,假如煮得时间太短,里面的猪油是很难熟透甚至融化成猪油的。所以得用热水慢慢养着。
第三,可以更安全。
汤圆在包制的过程中,多少会有空气在里面,假如火太大的话,会因为气体膨胀的缘故让汤圆爆开,高温的馅心会迸射出来,容易把人烫伤。
锅里的水要烧开的时候,徐拙把准备好的汤圆倒进去,等到锅里的水即将沸腾的时候,把火关小,同时用锅铲顺着锅底推一下,防止粘锅。
剩下的就是等待,等到这些白生生圆滚滚的汤圆全都漂浮在水面上的时候,徐拙把火关掉,让汤圆再在锅里漂浮一会儿。
这样能够让馅心熟成得更加彻底。
几分钟后,徐拙端来一个小盆,用勺子开始往盆里盛汤圆。
盛的时候,一定要带水盛。
这样才能让汤圆保持圆润完美的外型,切记用漏勺等厨具,因为一旦没了水的护佑,软塌塌的汤圆很容易变形,甚至开裂。
汤圆盛出来之后,徐拙端着那罐糖桂花,用小勺子舀出两勺,淋在汤圆上面。
于长江买的糖桂花品质应该不错,因为刚放进锅里,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就从盆里飘了出来。
这香味儿若有似无,不浓烈,但却很有持续性。
这说明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儿,而不是用了那种香味儿添加剂。
汤圆端出来,被于培庸摆在了餐桌最中间的位置,毕竟是孙女婿做的嘛,得有牌面。
于可可和庞丽华一人拍了几张照片,各自发到朋友圈炫耀。
几个老人也是直夸徐拙的手艺好,这汤圆圆滚滚的,看上去确实挺馋人。
不过徐拙却没心思聊这些,他中午就没吃饭,吃了点甜品也不挡饿,看到眼前的这些菜,早就按捺不住了。
在大家还在客套着尬夸的时候,他开始埋头猛吃,连大家的夸奖都来不及回应。
腐乳炸肉、毛豆腐、臭鳜鱼、刀板香……
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徽菜,吃起来真叫一个香。
汤圆什么的,跟这些菜完全没法比。
正吃着的时候,郑光耀冲徐拙说道:“小拙,学校安排你到时候给学生们讲一节课,有把握吗?要不要我帮你推掉?”
徐拙还没来得及说话,于可可就乐滋滋的说道:“不用不用,他已经准备好了,来的路上就用我的电脑写了教案,还非常详细呢……”
“教案?”
几个老头都有些懵逼:“小拙,我们能看看吗?”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49章 抄作业吗?满分答案的那种【求票】
几个老头说完就要起身,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那架势,好像生怕徐拙不给他们看一样。
这让徐拙很好奇,一个讲课教案而已,至于这样吗?
“先吃饭呗,等会儿吃完饭,我找个打印机打印出来你们再看,笔记本的屏幕那么小,你们盯着看眼睛受得了吗?”
徐拙的话让几个老头稍微冷静了下来,讪讪一笑,坐下来继续吃饭。
徐拙也继续吃面前的肉菜,偶尔低头扒拉一下碗里的米饭,然后举起筷子,再次向餐桌上的肉菜进攻。
反而是其他人,这会儿开始品尝那些汤圆。
从外形到外皮的口感,再到馅料的味道和搭配上,全都点评了一遍。
这个点评的过程,也是夸奖的过程。
算是从里到外把徐拙夸了一遍。
这种尬夸的语气和神态,让徐拙忽然回想起了以前上学时候,班里的同学打算借作业抄的模样。
1...282283284285286...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