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得到徐拙肯定的回答后,这丫头满脸都是兴奋:“哇哈哈!我要努力工作,争取早日当上总经理,出任ceo,成为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三更结束,大家有票的记得投票哈,希望大家也能走向人生巅峰。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88章 做一道冷门湘菜【求票】
吃饱喝足,三人离开了烤肉店。
袁康开车把徐拙和于可可送到了住的酒店,在徐拙提出给他结算一下今天所有花费时候,这货笑着表示拒绝,然后开着他的大g一溜烟跑了。
不过从头到尾,袁康都没有表示要去中原省城的意思,但也没拒绝。
或许他也准备好好考虑考虑吧。
徐拙倒是不急,反正他不急着回去,有的是时间。
随后几天,根据袁康提供的情报,徐拙和于可可开启了真正的逛吃之旅。
早起排队去吃粉,长沙有名的几家粉店,比如金玲粉店、公交新村粉店、周记粉店等等,两人都去排过队。
跟一群说着长沙本地口音的人挤在一块嗦粉儿,徐拙觉得自己也像个长沙人了。
比如嗦粉的时候,也多少敢往粉里放点辣椒。
吃了粉之后,去湘江边上溜达溜达消消食,然后继续排队,去吃刘记的糖油粑粑或者李娭(āi)毑(jiě)的葱油粑粑。
跟饭店里的那些做得精致的美食相比,这种烟熏火燎的路边摊,才能真正吃到老长沙的烟火气。
吃完这些,差不多也到中午了。
天气湿热,别的饭菜根本吃不下。
所以这时候来上一份鲜辣味美的口味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坐在冷气开得很足的小店里,双手左右开弓,一边剥着小龙虾,一边跟李浩老孟他们视频聊天。
时不时再把剥好的虾仁送到于可可嘴里,秀一波恩爱。
接着呷一口冰镇扎啤,或者吃一口于可可点的冰粉,这生活真叫一个惬意。
吃饱喝足后,打车回酒店睡个午觉,等到睡醒后也差不多是傍晚了。
洗把脸,下楼后先在附近的冷饮店里吃一份冰淇淋醒醒神,然后不慌不忙的溜达着去地铁站。
先坐地铁去黄兴南路,排队买上一份五娭毑臭豆腐,然后在附近或者去五一广场那边开始逛。
遇到感兴趣的就看看,遇到好吃的就尝尝。
旅游嘛,就得这么悠闲才行。
夜幕降临,也吃得差不多了,找地方去看夜景,比如夜游湘江,或者去橘子洲头看看。
玩累了的时候,也差不多深夜了。
这时候在路边的夜市摊上,配着爆炒田螺来上一晚米粉,或者吃点别的小吃,这一天的生活才算完满。
连着几天,两人就这么逛吃逛吃的,徐拙觉得自己胖了两斤。
在两人终于把整个老长沙差不多逛完的时候,徐拙接到了袁德生的电话。
“小拙,你俩这几天玩得怎么样?我看可可那个号又好多天没更新了,要不咱们拍一期视频咋样?”
对于这事儿徐拙自然是赞成的。
毕竟连着吃了几天小吃,也该换换口味了,而袁德生的手艺绝对没得说,毕竟是湘菜泰斗嘛,随便出手做点东西,就好吃得不得了。
约定好时间后,徐拙便和于可可开始准备拍摄视频需要的道具。
灯光、dv、三脚架、以及备用电池什么的,全都要准备好。
拍摄地点已经定了下来,是在袁德生家里,就是那个徐拙做小炒肉的厨房。
联想到那里的光线一般,于可可又自己掏钱买了套补光灯。
毕竟要拍视频嘛,不能将就,而且拖更这么多天了,设备好歹也更新一下,尽量做出百万摄影的效果。
这样多少能减少一下粉丝们的不满情绪。
忙活完之后,准备在朋友圈和群里做预告的于可可才想到一个问题:“今天拍什么菜啊?我提前做个预告。”
这问题还真把徐拙给问住了。
因为从接电话到挂电话,袁德生一直没说做什么菜,而徐拙也忘了问。
不过想想袁德生那稳重的性格,应该不会做什么太花哨的菜品……
吧?
下午四点,徐拙和于可可拿着拍摄设备下楼,刚准备找个出租车,却发现袁康的车在门口停着。
车窗放下,袁康冲两人招招手,徐拙便和于可可凑了过去。
坐在车上后,袁康才无奈的说道:“我爷爷说要拍视频,让我来接你俩,把你俩送到之后我还得去随个份子,不能迟到。”
徐拙随口问道:“为啥不能迟到?你们这边随份子还有啥讲究吗?”
袁康一边把车子往主路上拐一边说道:“去晚了吃不到啥好东西,没法把本钱吃回来……”
得,又是这毛病。
到了袁德生家,袁康帮徐拙把设备搬上去,刚准备离开,袁德生突然说道:“康康留下,帮忙打个灯什么的,别整天光想着往外跑。”
徐拙看着袁康那纠结的表情,就知道他在心疼随的份子钱。
便笑着说道:“袁爷爷,让袁康去吧,他今晚有聚会,迟到了不好,打灯有我呢,正好我也出个镜,增加以下您这个视频的点击量。”
袁康走了之后,袁德生重重的叹了口气:“这孩子哪都好,就是太抠了,开门做生意的人,哪能这么抠索呢,这不是把生意往死里做嘛。”
听这话的意思,袁德生应该挺看好袁康的。
其实想想也是,家长对谁越严厉,越说明对这个孩子期望高。
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徐拙也不好多说什么,而是巧妙的把话题扯到了今天要做的菜上面。
“袁爷爷,今天要给大家展示什么菜啊?”
一说起这个,袁德生顿时精神抖擞起来。
他指了指厨房说道:“今天做我们湖南很有名的一道菜,名叫三层套鸡。”
三层套鸡?
于可可反应比较快:“吖,是跟淮扬菜的三套鸭一样咩?”
袁德生点点头说道:“三层套鸡跟三套鸭确实很像,中原的套四宝也是这种菜品,把几种食材脱骨套在一起进行烹制,滋味儿相互融合,味道非常好。”
徐拙没想到袁德生今天要做这道菜,他以前查三套鸭的做法时候,看到过这道三层套鸡的相关介绍。
三层套鸡是湖南长沙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此菜肉质鲜嫩,口感鲜美,是民国初期长沙名厨柳三和擅长的菜式之一。
严格来说,这是一道药膳类的菜品。
因为做的时候,放的调料极少,甚至连湖南人最爱吃的辣椒也不放。
只吃三种禽类本身的鲜味儿,达到益气补虚等功效。
想到这里,徐拙有些小期待。
这几天吃的全都是香辣类的食物,确实该吃点清淡类的调剂一下了。
而且这种美食,相对来说比较冷门,假如拍成视频发出来,应该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加上袁德生的名气和江湖地位的加持,妥妥的又是一道热门菜品。
唯一可惜的是,潜心好学的技能还在冷却中没法使用,这道菜注定是学不到手了。
略遗憾……
————————
娭毑:是湖南北部对祖母的称呼,也是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89章 三层套鸡【求票】
三层套鸡用的食材,按照记载是母鸡、斑鸠和麻雀,不过现在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一般都选用母鸡、童子鸡以及鸽子这三种禽类来制作。
三种食材整体脱骨,然后分别焯水后套在一起,放进砂锅里,先中火炖煮一个小时,再用文火焖两个小时。
直到肉质酥烂,汤色浓郁才算成功。
在过去,食用三层套鸡,是上层人的标志。
到了现在,这道号称湘菜招牌的名菜,却不怎么受欢迎。
不仅饭店不喜欢做,顾客也不怎么喜欢吃。
堂堂民国名菜沦落到现在,境地逐渐变得很是尴尬。
根据袁德生的介绍,这道菜落到现在的地步,有各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做法太繁琐。
光一个整鸡脱骨就能难倒很多厨师,再加上三种禽类都要脱骨,难度更大。
特别是鸽子脱骨,刀工一般的主厨都不太行,更别说那些学徒工了。
而且湘菜讲究的下饭,要求具有烟火气,湘菜师傅做这种精细的菜真不太适合。
第二就是耗时太久。
不算脱骨的时间,光一个煮和闷就需要三个小时,这让讲究效率的现代人看来,实在是难以接受。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跟湘菜的整体气质不符。
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所以在湘菜体系中,辣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菜系的主轴。
特别是发展到现在,湘菜给人的感觉就是酸辣爽口,香辣开胃,每道菜都堪称下饭神器、米饭杀手。
大家喜欢吃,饭店也喜欢做。
这样循环下来,导致饭店里幸存下来的湘菜,几乎都是辣味儿为主。
哪怕是作为湘菜压桌菜的毛氏红烧肉,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放一些干辣椒进去,使得整道菜吃起来略显辣味儿。
这种情况下,不放任何辣椒、口味平淡的三层套鸡,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现代生活压力大,大家吃过饭都是赶紧去忙别的事儿,没多少时间去伺候一道滋味儿平淡的菜品。
而且过去做三层套鸡,主要是为了进补。
但是现在,进补类的食材可选的就太多了,作为家常食材的鸡肉和鸽肉,多少显得有些平庸。
有钱人看不上,普通人嫌麻烦,这就是三层套鸡的现状。
袁德生今天之所以选择这道菜,也有振兴湘菜进补类菜品的打算。
通过这道菜向大家宣传,湘菜不光能下饭,在食疗食补方面,也有自己的研究。
聊完三层套鸡之后,开始准备拍摄视频。
首先是把所有食材都摆放在桌子上,运镜拍一段特写,当成素材使用。
接着,袁德生再出场,介绍一下这道菜的前世今生,开始制作。
这道菜要用到的食材为母鸡、童子鸡、肉鸽,配料有:生姜、葱结、食盐、料酒。
袁德生对着视频介绍完之后说道:“今天做的这道菜属于三层套鸡的基础款,可以根据食用者的身体情况,酌情增加红枣、枸杞、人参、黄芪等进补类食材或中草药,配合鸡肉和鸽肉食用,进补效果非常好。”
开场白结束后,就开始录制三种禽类的脱骨。
三种食材都是刚刚宰杀好的,已经彻底清理干净,只等着脱骨就能制作。
首先脱骨的是母鸡。
这个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因为骨架够大,只要有力气再加上一定的技巧,就能把鸡骨头抽出来。
只要把两条腿和翅膀上的骨头拆掉,剩下的脊椎骨和肋骨就好办了,因为拆解的时候只要不破皮就行,完全可以连骨头带一部分肉一块切掉。
脊椎骨去掉后,整个母鸡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除了鸡头和鸡脖子之外,别的部位完全看不出鸡的样子。
小心的把鸡脖上的气管抽出来,然后把鸡脖子的下半截也脱骨去掉,同时在嗉囊的部位开个口。
这样既方便焯水时候让热流平衡,同时套鸡的时候,也可以让童子鸡和鸽子的脑袋从这里伸出来,达到一身三头的效果。
脱骨完成后,把母鸡放进清水中浸泡。
而童子鸡就难度大了一些,因为童子鸡的骨头小且细碎,很容易遗留在鸡的体内。
另外童子鸡的肉质稚嫩,在脱骨的时候要注意力道,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整条鸡腿或者鸡翅给拽下来。
童子鸡跟母鸡一样,也是把下半截的鸡脖脱骨,嗉囊部位开口。
童子鸡脱骨后,就该肉鸽了。
鸽子肉相对鸡肉而言,肉质更加细嫩紧致,骨头硬度更高,而且骨头上的结缔组织粘连得更结实。
另外鸽子个头较小,菜刀根本无法深入到腹腔中剔除脊椎骨,所以只能用个头较小的剔骨刀才行。
袁德生给鸡脱骨的时候,徐拙看得并没有多用心,因为他自己也会这些。
但是给鸽子脱骨的时候,徐拙来劲了。
毕竟这对他来说是全新的领域,虽然不能完全学会,但至少也能长见识不是。
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给鸽子脱骨确实有点难度,特别是不经常做这道菜的时候,难度更大一些。
所以等鸽子脱骨完毕后,袁德生脑袋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双手捏着鸽子两只已经没了骨头的翅膀凑到摄像机前,展示着自己高超的刀工。
等摄像机暂停后,袁德生对徐拙说道:“等着看吧,回头你爷爷肯定也会做类似的菜品来回应我。”
徐拙有些不解:“为什么啊?”
“他会觉得我这是在挑衅他的刀工。”
八大菜系中,最不吃刀工的应该就是湘菜了,所以一个湘菜师傅展示刀工,在鲁菜师傅眼中,这不是挑衅是什么?
徐拙:……
不是很懂你们这些老年人的想法。
这么大岁数了还好勇斗狠,是广场舞不好看了,还是麻将不香了?
三种食材脱骨后不着急做,要先浸泡半小时,尽可能的把肉中的血水浸泡出来,然后再焯水,把肉皮中的杂质清理出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三种食材因为肉质不不同,所以要分开焯水。
“分开焯水?这也太麻烦了吧袁爷爷?”
袁德生看着徐拙笑着答道:“不麻烦的话,这道菜能没落吗?”
————————
还有一章,莫慌。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990章 真不愧传奇名菜【求票】
这话说得让徐拙没了脾气。
原本他以为这三层套鸡跟三套鸭一样,脱骨后直接套好再进行焯水的。
结果是先焯水再套,而且还得分开焯水。
这不仅麻烦,而且难度也会增大,因为肉焯水后会变硬,而肉皮又容易烂,一不小心就会翻车。
不过看袁德生那一脸笃定的样子,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是湘菜泰斗呢,做这种菜不说手到擒来,至少能够顺利完成。
“母鸡焯水要在水开后煮五六分钟,童子鸡水开后煮两三分钟,而肉鸽则是水开撇去浮沫就可以捞出来。”
三种食材因为个头不同,所以焯水的时间也不一样。
袁德生对这镜头说完后,开始准备焯水。
先给母鸡焯水,焯水后放在一个筐里腹腔朝下控水,接着是童子鸡和肉鸽。
等到三种食材全都焯过水并且温度降到不烫手的时候,袁德生开始套鸡。
他把把童子鸡的腹腔尽可能的打开,用手小心的托着肉鸽放进去。
这一步需要用巧劲儿,因为童子鸡的腹腔,也就刚好能把肉鸽装进去,并没有多少空隙。
加上肉鸽的翅膀应该塞进童子鸡的翅根儿中,肉鸽的腿也得塞进童子鸡的鸡腿中,用鸽子肉把童子鸡的身体给撑起来,这难度真是不小。
而且还不能破皮,不能破坏童子鸡的结构,同时还得让鸽头从童子鸡的嗉囊中伸出来。
这些步骤看得徐拙有些懵。
完全没想到一道菜居然会折腾到这种地步。
怪不得现在三层套鸡没人吃呢,就这做法,有几个饭店后厨能够做出来?
就算能做出来,得定价多少才不会亏本呢?
不能算不能算,越算越亏。
刚开始徐拙还在后悔潜心好学的技能没冷却,没法把这道传奇名菜学到手。
现在看来,就算学会也难在四方酒楼上新。
这种菜看个热闹就好,别想别的了。
把肉鸽套好后,袁德生擦擦手上的油脂,拿着鼓鼓囊囊的童子鸡,开始往母鸡的腹腔里塞。
相对于刚刚套肉鸽来说,这一步的难度更大。
因为套肉鸽的时候,肉鸽的腹腔是空的,随便就能挤进童子鸡的腹腔中。
而现在童子鸡里面有只鸽子,再想往母鸡中塞,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好在母鸡比较肥,腹腔中有不少油脂,架上刚刚煮了一会儿,所以整个腹腔和鸡皮的部位都显得十分油润。
这才让袁德生顺利把童子鸡也套进了母鸡的腹腔中。
套好后再微调一下,争取让母鸡恢复到脱骨前的状态,同时要把童子鸡和肉鸽的脑袋,从母鸡的嗉囊部位抽出来。
一个身体,三个脑袋,这或许就是民国时期上流人的趣味吧,而徐拙看着只觉得有些毛骨悚然,没任何食欲可言。
鸡套好后,袁德生拿着一个砂锅,把鸡放进去,再放入八角生姜葱结食盐料酒,然后倒入准备好的鸡汤。
对,这道菜想要好吃,得用鸡汤炖鸡。
这种折腾人的菜品,让徐拙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鸡汤倒进去之后,在砂锅的口部蒙上一层纱布,然后再盖上盖子,上灶开始煮制。
“袁爷爷,为什么要蒙上一层纱布啊?这是什么意思?”
这一步徐拙有点不懂,他也做过类似用砂锅煲的菜,但却从没蒙过纱布。
难道有啥讲究不成?
袁德生摆摆手:“没啥讲究,就是担心火大的时候,锅里的鸡汤会扑出来,另外鸡汤中假如有杂质的话,也会会被吸附到纱布上。”
解释完之后,袁德生打开煤气灶,先用大火把砂锅煮开,然后调成中火进行煮制。
一小时后,袁德生打开盖子,往里面又加了些热鸡汤,再次蒙上纱布,盖上盖子,改成微火开始闷制。
这道菜很耗费时间,从下午四点多开始,一直做到太阳下山。
当夜幕降临后,灶上已经焖了两个多小时的鸡肉,终于可以出锅了。
这期间袁德生也没咋闲着,稀里哗啦做了一桌菜。
毕竟是为他扬名嘛,得好好请徐拙和于可可吃一顿。
对于袁德生的手艺,于可可还是很喜欢的,因为袁德生做的菜普遍比较辣,而且大开大合的很接地气,吃着像是农家饭一样。
让从小吃惯精致膳食的于可可顿时爱得不行。
不过这会儿还不能吃,得把视频拍摄完才行。
袁德生把砂锅从灶上端下来,打开盖子,揭掉上面那层纱布,一股浓郁的香味儿就从锅里飘了出来。
袁德生小心的把鸡从砂锅里捞出来放在盆里,然后浇上香浓的鸡汤,放几个枸杞做点缀,这道香味儿扑鼻卖相一流的三层套鸡就做好了。
鸡肉金黄,汤汁香浓,童子鸡和肉鸽的脑袋在汤汁中时隐时现,看上去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特写拍摄完成后,就进入到了试吃环节。
今天的试吃员是徐拙。
毕竟是给袁德生站台嘛,试吃员就得有分量一些。
另外,于可可对这种汤汤水水的不是多感兴趣,她现在只想赶紧拍摄完成后,配着辣椒炒肉,来上两大碗米饭。
以前吃米饭,于可可都是夹一口菜,再吃一口米饭。
而到了长沙接触到湘菜之后,才发现把菜汤拌进米饭中,吃着会更有感觉。
特别是辣椒炒肉的汤汁,不仅香,而且辣味儿也很足,跟米饭真是绝佳的搭档。
不过热量就……
咳,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
于可可一边闻着桌上那些菜品的香味儿,一边心猿意马的调整镜头,拍摄徐拙试吃三层套鸡。
他先用勺子喝了口汤,脸上顿时露出了非常震惊的表情。
一下子把于可可的好奇心给勾了起来。
难道这汤很好喝?
接着徐拙又用筷子夹了块鸡肉送进嘴里,表情也非常精彩,他一边吃一边露出感叹的表情,却一句话不说,把于可可急得不行。
约莫素材拍摄得差不多的时候,这丫头立马按了暂停键,看着徐拙问道:“好不好吃说句话啊,你这挤眉弄眼的演哑剧吗?”
徐拙放下勺子,有些感慨的说道:“这味儿太好了,你来尝尝。”
说完他舀了一勺鸡汤,起身喂到于可可嘴里。
这丫头一尝,顿时瞪大了眼睛:“哇,这汤的味道也太鲜了叭?”
徐拙点点头,不仅汤鲜,而且鸡肉吃着也鲜嫩多汁。
虽然没放什么调味料,但却能尝到食材最本真的味道和口感,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食物的魅力吧。
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哪怕最普通的食材,也能做出让人心动的美味。
可惜这么好的菜,并不太适合现代社会。
或许以后有机会改良一下,说不定这道菜能够焕发新的活力呢。
不然这道菜要是失传了的话,可真有些遗憾呢。
想到这里,徐拙刚准备尝尝里面的童子鸡和鸽肉是什么味道,突然系统的提示音响了起来。
“有新的拯救濒危菜品任务出现,详情请点击任务面板查询。”
今天三更,有票的记得投一下哈。另外,今天儿童节,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节日快乐,不说了,看动画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