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食从和面开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糖醋虾仁
当然了,在开门之前,还得招几个帮厨,另外再找俩做凉菜和做炒菜的师傅。
虽然去羊蝎子店的顾客都是吃羊蝎子的,但也有顾客喜欢点炒菜和凉菜配着,这家店回头是要打着徐拙的旗号宣传,所以这方面不能马虎。
一定要把各方面的人员都配齐了,这样才不会砸了四方这个招牌。
羊蝎子店开始装修之后,新店四方食府也正式开始了外墙的装修。
外墙不仅能够反映出整个店的气质和格调,同时也能透露新店的名字,所以刚开始装修,就有人蹲在外面准备看新店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甚至还有人还开起了盘口开赌。
不过这些都是公司的人搞的,目的就是带起热度。
现在的公司配置更高,做网络营销更加得手,所以徐拙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被推上热搜。
没办法,新店迟迟不能开业,而现在互联网的热度又那么快,所以要想办法保持热度才行,不然等开业之后,谁还记得你徐拙这个过气网红啊。
四方羊蝎子馆开始装修的时候,徐拙为了表示对于可可的谢意,同时也为了防止再出什么什么不着四六的任务,所以就打算把诗礼银杏这道菜给做出来。
以前,每得到一道菜,都会想办法藏着掖着,看能不能等个任务出来。
但现在因为太忙,徐拙反而有些怕任务出现了。
顺顺当当的在京城捱到开业就行,别的事儿,能不掺合就不掺合。
毕竟有些任务实在是太折腾人,而徐拙,现在多少有些抗拒折腾了。
诗礼银杏这道菜,是孔府宴中非常典型的甜品菜。
这道菜的名气很大,毕竟是孔府菜嘛,而且还是孔府宴中的甜品代表菜,再加上诗礼二字,导致有很多典故。
比如孔子教育儿子孔鲤时候那两句经典名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充分表达了诗礼二字在孔府宴中的地位。
另外,还有典故就是跟大清第一美食网红乾隆皇帝有关了。
据说乾隆皇帝第二次到孔府的时候,食欲有些不振,对什么美食都没胃口,当时正值银杏成熟,孔府的当家人衍圣公命人用新鲜采摘的银杏果放入糖汁中做熟呈现到御前,乾隆一吃,顿时龙颜大悦。
因为这道菜采用的银杏,是从孔府诗礼堂门口的两棵银杏树采摘的,所以这道菜被乾隆皇帝命名为诗礼银杏。
传说的真假已经无从考证,毕竟乾隆皇帝一生都在为各地的美食做代言。
是真是假估计他自己都有些迷糊了。
不过抛开这道菜的典故和传说不谈,单说味道得话,还真对得起它的名气。
至少在徐拙看来,这道菜那甜美的口感,确实很好吃。
银杏的香糯绵软和糖汁结合得很好,再加上有蜂蜜和桂花酱,所以甜味香味都很丰富。
小时候过年,徐拙最喜欢吃的就是老爷子做的诗礼银杏了。
不过那会儿每次吃,家人都会说吃多了长蛀牙什么的,从没吃过瘾过。
今天轮到他自己来做,心里多少有些激动。
终于不用再听家人们的唠叨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了。
爽!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77章 讲究卖相的一道菜
诗礼银杏这道菜,其实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家常做法,也就是做法上相对简单,不过味道却不差,一般自家人吃的话,都会用这种方式来做。
而另一种,就是精致做法了。
这种做法跟家常做法唯一的不同,就是在做好之后,要把做好的银杏盛在蒸好的梨窝中。
就是做冰糖雪梨时候用的那种把雪梨挖开的窝。
这样卖相更好,而且分量适中,不会让人有吃撑的感觉。
不过这种卖相的诗礼银杏,一般只会在一些高档酒店或者一些私房菜上才有,以此来显得高端有文化。
一般情况下,诗礼银杏还是用盘子盛比较常见。
其实用盘子盛也能表现出文化,比如用一些焦糖来随便画一幅画什么的,这样也能增加卖相。
今天给于可可做,徐拙打算露一手。
倒不是他有心炫耀,主要是得到的技能就包含有摆盘作画,所以正好练练手。
诗礼银杏这道菜用的配料很简单,会用到银杏果、冰糖、白糖、熟猪油、蜂蜜、糖桂花这几种食材和配料。
所谓的银杏果,也叫白果,是银杏树上结的果实,去掉外面的硬壳之后,里面的果仁就是银杏果。
跟那些名菜相比,这道菜的用料稍显简陋。
不过真正的美食,从来不是靠食材和调料来堆砌的。
食材已经准备妥当,徐拙用的银杏果,是从超市买的那种密封包装的鲜果。
这种鲜果跟干果相比,不用泡发,稍微清洗就能使用,非常方便。
不过这种鲜果因为是带水包装的,所以水中不免会有一些防腐剂,另外浸泡的时间太长,鲜果的口感会打上一些折扣。
所以整体来说,还是干果好一点。
但对普通人来说,干果的泡发是个难题,大家平时在家做菜,基本上都是用保鲜类型的鲜果或者直接来银杏罐头。
徐拙把包装好的鲜果倒出来,先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放进清水中,再放一点小苏打进去,把这些银杏果浸泡五分钟左右。
这样的浸泡,能够去除银杏果上面那些残留的防腐剂,同时也能让银杏果的苦味变淡一些。
银杏果跟莲子很相似,里面都有一个味道略微发苦的胚芽。
假如介意的话,可以把银杏果掰开,将里面的胚芽给去掉,不过这样的话,就影响这道菜的整体卖相了。
其实在徐拙看来,这种甜品菜里面有些许苦味,才能更好的衬托出菜品的甜,而且淡淡的苦味吃起来也避免了让人会有吃腻的感觉。
另外,银杏果败火的功效全在这苦味上,要是去掉的话,就完全没了作用。
这些银杏果因为在包装里就一直被水浸泡着,所以不用泡太久,泡时间太长的话,口感就会变差一些。
五分钟后,徐拙将这些浸泡好的银杏果再次清洗一下,然后放在漏勺中备用。
徐拙起锅烧水,把水烧开后,将银杏果放进锅里进行焯水。
焯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去掉银杏果里面残留的防腐剂,另外焯水也能尽可能的降低银杏果的苦味,同时也能也让银杏果的口感变得更好。
焯水的事件不用太长,两分钟就足够了。
徐拙用漏勺将锅里的银杏果捞出来,放在一边控水。
趁着这个功夫,他把锅里的水倒掉,清洗一下之后放在灶上,开火把锅烧干。
然后往锅里倒入一勺花生油,开始滑锅。
做这道菜必须要滑锅,因为有炒糖的步骤,不滑锅的话,很容易造成粘锅的情况发生。
滑锅过后,徐拙往锅里倒了半勺花生油,又放了半勺白砂糖。
开始炒糖色。
这道菜要用的糖色,严格来说属于嫩汁。
也就是把白糖炒化,炒到颜色微微发红的时候的就停下来,而不是炒到枣红色。
嫩汁这个眼神比糖色的颜色稍浅一些,微微带一些甜味。
用嫩汁做出来的菜品,一般情况下颜色都是金黄,甚至是明黄色,颜值来说比较高。
假如用糖色的话,一来糖色很有可能出现苦味,二来颜色太重,不太适合做甜口的菜品,而适合做肉菜。
嫩汁炒好之后,徐拙往锅里加了两碗开水。
锅里的那些原本变得浅褐色的糖汁,在热水的作用下,颜色顿时变浅了一些。
他用勺子在锅里搅动几下,等水开之后,将一些因为倒水太急而产生的浮沫和油花撇去,让锅里的汤汁颜色变得更加纯粹一些。
做完这一步之后,徐拙把准备好的冰糖放进了锅里。
冰糖要稍微多一点,这样做出来的菜品才好吃。
冰糖放进去之后,用勺子在锅里慢慢搅动,加速融化。
等到冰糖全部化开,徐拙把往锅里加了两小勺蜂蜜和两小勺桂花酱。
加进去之后再次搅锅,让蜂蜜和桂花酱在锅里均匀散开。
然后,徐拙把控好水的银杏果,倒进了锅里,并且把火调小,用?的方式进行烹制。
所谓的?,就是把汤汁在锅里慢慢收干,不过用到?这一技法的菜品,通常都是用平底锅来制作,比如鲁菜有名的?大虾。
但做甜品,自然就不一样了。
徐拙一手端着炒锅,让炒锅慢慢在灶上转动,这样能够加快锅里汤汁中的水分蒸发,同时也能让汤汁更加均匀的挂在银杏果上。
等到锅里的汤汁变得粘稠之后,就得把火关得更小一些了,然后继续收汁。
一直到锅里的汤汁变得粘稠,看上去即将扯丝却还没有扯丝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
这个时候,诗礼银杏这道菜才算是做好。
这种程度的汤汁,能够在银杏果上面厚厚的挂一层,同时用筷子取食的时候,也不会像拔丝那样扯好长的糖丝而出现尴尬的情况。
诗礼银杏虽然已经做好,但这会儿却还不能装盘,因为徐拙今天打算在盘子里作画,这会儿还没开始动笔呢。
不过有技能在手,有现成的焦糖,作画对徐拙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用焦糖在盘子的一侧画上一条略微粗一点的线条,然后在另一头画上几根不规则的细线条,做成树的样子。
接着用牙签蘸着焦糖,继续在这些树的树干上画上一些细小的枝桠。
全部画好之后,他捏了一些干桂花撒在枝桠上,整棵树看上去顿时满是金黄的树叶,颜值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画好之后,徐拙将锅里的诗礼银杏盛在盘子的另一侧,再洒一点干桂花做点缀。
弄好之后,徐拙掏出手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他端出来,冲客厅里坐着的于可可说道:“诗礼银杏做好了,来尝尝味道咋样。”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78章 去倪家做客
??诗礼银杏这道菜,最大的特点其实还是卖相。
??卖相好,才会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才会成为孔府菜的代表菜,才会在各种大型宴席上得以现身。
??单论味道和口感来说,这道菜其实并不比其他菜品强,甚至还略略有些不如。
??但卖相提上去之后,一切都变得无所谓了。
??这就当今社会对女人的态度一样,只要长得漂亮,有再多缺点都不缺追求者。
??这是个看脸的社会。
??于人如此,于菜也如此。
??菜端出来之后,客厅里就传来了一阵惊呼声。
??今天是周末,不用上班,于可可邀请孙盼盼过来串门。
??串门其实是个说辞而已,这丫头主要是想炫耀一下徐拙做的诗礼银杏。
??其实她还邀请了唐晓颖,不过唐晓颖趁着周末回省城了,打算带一些衣服过来,所以错过了今天的美食鉴赏环节。
??孙盼盼把补光灯架好,举着相机开始拍照。
??一旁的于可可拿着手机凑在边上,一边拍摄一边笑嘻嘻的说道:“现在不怪我让你带单反过来了吧?”
??孙盼盼撇了撇嘴:“你不是有微单嘛,打着拍美食的旗号让我搬这么多东西过来,等会儿我可得多吃点,都把我给累瘦了。”
??俩人嘁嘁喳喳的一阵忙活,等拍完之后,这才放下手机和相机,准备品尝徐拙做的这道美味。
??徐拙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随手翻着b站首页上的视频:“盼盼,李浩呢,他咋没过来?”
??孙盼盼说道:“他今天下午要跟徐爷爷季爷爷还有及文轩联合做直播,原本没他啥事儿,我寻思着可可让我来肯定是吃好吃的,就忽悠他做直播去了。
??不然他在这儿的话,那我就吃不着这么好吃的银杏了。”
??啧,为了口吃的不惜找理由把自己男人远远支开,这夫妻感情可真好啊。
??“哇哦,这银杏的味道真棒,爱了爱了。”
??于可可知道徐拙做的诗礼银杏肯定好吃,所以她刚刚只顾拍照没有急着吃。
??反正很美味,早吃晚吃还不一个样嘛。
??但等她用筷子夹起一颗银杏送入嘴里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这道菜的魅力。
??银杏表面因为挂满了糖汁,所以口感滑润润的,而且这糖汁上面? 因为有蜂蜜和桂花酱? 吃起来香味儿非常浓郁。
??桂花的香气、蜂蜜的香气、猪油的香气、焦糖的香气,再加上银杏本身的那种清香? 使得银杏入口之后? 就呈现出了一种复合的香味儿。
??这香味儿让人很舒服,配上挂在银杏表面的那些糖汁? 让人有终于欲罢不能的感觉。
??而银杏的口感也非常出众,绵软香糯? 跟裹在表面的糖汁简直是绝配。
??更重要的是? 吃到最后这银杏会有股淡淡的苦味,使得嘴里那种发腻的感觉顿时消失一空,把甜味儿衬托得更加明显。
??本来嘛,女孩子对卖相好的菜品都比较喜欢。
??再加上味道和口感都绝佳的话? 一下子就让人痴迷了。
??两人这吃相看得徐拙一阵无语:“银杏果里面含有一定的毒素? 虽然经过煮制,毒素可能会消散一些,但还有残留。
??所以吃银杏果的时候,一次不能吃超过十五颗,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他也不知道这话对不对? 反正只管说就是了。
??至于十五颗什么的,那只是给自己找个吃银杏的理由而已? 不然真让这俩丫头撒开了吃,这盘诗礼银杏怕是连汤都不会剩下。
??他那一本正经的话把于可可和孙盼盼吓了一跳? 两人很认真的一边吃一边数,吃够十五颗就放下了筷子。
??这会儿盘子里还剩下一二十颗? 徐拙很不客气的给包圆了。
??嗯? 想吃自己做的东西还得耍心机? 好不好吃还用多说吗?
??回头四方食府开业,这道菜要作为甜品菜的主打菜品进行推广,过几天没事了先拍个诗礼银杏的视频来预热一下。
??这种颜值高味道好的,而且利润空间巨大的菜品,绝对不能让其躺在技能库里面吃灰。
??再说了,这可是b级菜品,不管任何饭店,都会当成金字招牌的。
??可惜在徐拙这里,也就那样吧,毕竟未来可是有好几道a级在等着呢,就算放在甜品菜中,徐拙也早已经掌握了a级菜品蜜汁开口笑,不管从味道上还是从卖相上,都不弱于诗礼银杏。
??吃完了这道菜品之后,徐拙又琢磨了一下诗礼银杏这道菜的高端做法。
??也就是放进挖好的梨窝里的那种单人份做法。
??只要能增加利润(划掉),增加颜值,什么方式都值得进行尝试。
??两天后,在拍摄视频专用的那间工作室中,徐拙和四方食府的行政总厨贺国安一块儿拍摄了诗礼银杏这道菜。
??两人同时操作,徐拙负责做银杏,而早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贺国安则是负责削梨蒸梨以及最后的装盘部分。
??做出来的单人份诗礼银杏美轮美奂,卖相十足。
??别说看视频的人了,哪怕在现场拍摄视频的几个摄影师,也全都心动不已。
??拍完视频之后,徐拙准备去换衣服走人的时候,贺国安喊住了他:“小拙,大成的父亲想见见你,老先生看你为鲁菜做了这么多事,静极思动,想出山活动活动筋骨,不过在出山之前,他想见见你再做决定。”
??倪大成的父亲名叫倪长业,他差不多算是跟老爷子同一时期的国宴厨师。
??不过因为负责的场地不同,隶属得单位和部门也不一样,所以两人倒不怎么认识,只是知道有彼此这个人罢了。
??倪长业是个很轴的人,他自国营饭店退休前,其实有机会去北京饭店当总厨,奈何他这人不喜欢摧眉折腰,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退休之后,倪长业住在位于三环内的一个四合院中,深居简出,没事侍弄一下院子里的花草和瓜果,倒也怡然自乐。
??不过他是自在了,倪大成却不得不辛苦工作。
??一家人住在价值千万的四合院中,手中的零花钱却没多少,这在京城,算是账面有钱的“穷人”。
??现在,徐拙帮倪大成开羊蝎子店,顺便弄鲁菜厨师联盟,这让倪长业有了重新出山打算。
??不求挣多少钱,也不求能有什么好工作,只要能把自己那一身厨艺传下去就行。
??所以,他想见见徐拙。
??见见这个最近风头正盛的年轻人,看他到底是钓名沽誉之徒,还是真有本事。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479章 倪长业
徐拙和贺国安换好衣服后,直接乘坐地铁,来到了三环内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胡同里。
在里面左拐右拐,总算是来到了倪大成家。
今天倪大成没去上班,反正已经要走了,他自然不像过去那样每天起早贪黑的去工作,而是学会了摸鱼。
比如今天,他就借口家里来亲戚实在走不开,没去店里上班。
当然了,尽管人没去,但是做羊蝎子的的手艺他已经教给了店里的其他厨师,能不能做好,就看那几个厨师的造化了。
反正倪大成已经仁至义尽。
徐拙和贺国安提着水果进门的时候,倪大成正拿着一个园艺剪,修整着院子里的一棵粗壮的葡萄树。
在他旁边,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正站在一边,耐心的讲着剪枝的要领。
这课葡萄树应该生长了不少年头,根部粗壮,藤蔓遍布整个院子,但又因为每年都修剪,所以被牢牢的控制在了院子的一个角落中,没有往外再蔓延。
“叔,我们来了,您这会儿才侍弄葡萄藤啊,都快发芽了,这会儿剪的话可伤藤蔓。”
贺国安对这些挺有研究的,出言跟倪长业聊了两句。
随即他指了指旁边的徐拙:“叔,这孩子就是徐拙,也是我现在的老板。小拙,这位就是当年在国宾馆后厨掌勺的倪老先生。”
徐拙赶紧打招呼:“倪爷爷好。”
倪长业上下打量徐拙两眼,脸上带着笑意:“长得果然一表人才,来来来,咱们进屋喝茶。”
他领着两人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道:“这棵葡萄树入冬的时候修整过一次,不过这两年长势实在太旺,所以发芽时候要再剪一次,省得长疯了。”
屋里的布置很素雅,猛一看不像是一个厨师的家里,反而有点像是退休老教师。
旁边书架上放着各种书籍,墙上挂着名人字画? 另外还有一些一看就有些年头的老报纸。
从这点能够看出? 倪长业跟倪大成那个大老粗多少有些不同的。
进屋后,徐拙和贺国安把之前在胡同口买的水果放在了茶几上? 倪长业去倒水的时候? 被贺国安给拦住了。
他熟练的拿来几个茶杯,先用热水烫一下? 然后从一个柜子里拿出一个茶盒,熟门熟路的开始沏茶。
等茶香在屋里开始飘荡的时候? 三人坐在客厅开始聊天。
大家先是一阵寒暄? 彼此吹捧了一阵,然后贺国安又把话题引到了老爷子身上。
倪长业对老爷子还是挺有印象的,毕竟刚上班就把同事打了一顿,这事儿在当时像是炸扎了翅膀一样传开了。
这会儿回忆起来? 倪长业觉得时间过得可真快。
商业互吹环节结束后? 徐拙开门见山的说道:“倪爷爷,我斗胆想邀请您做我新店的菜品顾问,一来能够让店里的年轻厨师有人指点,另外我也想把您那会儿比较有名气的菜品给做出来。”
这种邀请不能直接说待遇,比如给对方月薪多少什么的? 虽然在招聘的时候,这种行为比较管用。
但请行业老前辈出山的时候? 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甚至大概率会出现反作用。
因为尽管大部分答应的人都是为了钱,但也不能说明了? 只能从行业发展、传承手艺等方面入手。
这样老先生们的接受程度才比较高一些。
等他们点头答应了之后,再说待遇的事儿? 既能显示出这边的诚意? 同时也能打消对方的后顾之忧。
倪长业没有答应? 不过也没有拒绝。
而是问了徐拙一个问题:“小徐啊,我记得你好像在省城开店的时候,就请了一堆顾问,这次你打算请谁啊?”
这个问题很简单,不过也能反应出一些问题。
他这么问,大概率是想知道徐拙把他放在了哪个行列中。
要是跟一群没啥名气的厨师凑在一起,倪长业自然是会拒绝的。
不过这点他真是多虑了,徐拙笑着说道:“就我爷爷他们,都是国宴后厨走出来的,不是国宴厨师,没资格当新店的菜品顾问。”
当然了,这只是徐拙的一个说法。
假如冯卫国要来的话,徐拙自然不会拒绝,想办法给他弄一个别的头衔就行了嘛,玩文字游戏的事儿,徐老板很擅长。
倪长业点点头,表情很轻松。
显然,他对徐拙这话挺满意的。
1...451452453454455...4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