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顺皇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飘依雨





大顺皇朝 第五十七章:带上军官踩场子(求收藏推荐)
这一日,长安城外禁军军营里面,传来了一阵骚动。有人传闻,是皇上要检阅禁军,却被守卫挡在了门外。兵卒甲说道:“看来这是头领的杰作了,他跟咱们说,要像啥柳营一样,严格治军,哪怕是皇帝,也不能轻易地放进来。”
兵卒乙也说道:“是啊,这些天,把咱们这些兵折腾得够呛。名为操练,其实也只是在演练场走走过场,练练枪法,阵法罢了,跟以往没啥两样……”
几个兵卒正说着,突闻聚将鼓三通,又三通,再三通,兵卒们一听,便知道日常的集合时间到了。经过这些时日的训练,原本军备松弛的禁军,也总算有了一番当初大顺开国时,天下精锐的模样。只是不知道这番模样,有几分真材实料罢了。
待得十万禁军集合完毕,已经过去一盏茶时间。中军大营前,一张鹅黄伞突兀的出现在十万禁军的面前。兵卒们登时炸开锅,因为这鹅黄伞官名叫黄罗御伞,乃是皇帝陛下的御驾亲临,才会出现的礼制,后面还有黄罗御扇各两扇,由强壮内侍执掌。
上任不久的禁军统领王韶大声喝道:“肃静,陛下龙驾在此,谁敢喧哗?”
当即引众躬身而拜道:“参见陛下!”
陆承启从众多保护中穿行而出,说道:“免礼,王统领,看来你治军水平只是中等偏上,尚不算的精通啊!朕虽与你定下半年之约,可现在已过一半,你训练的这些禁军,尚不及朕皇家军校的一半!”
王韶涨红了脸,辩解道:“末将只是开整队形,尚未严格操练,倒是让陛下看笑话了。”
陆承启叹道:“朕在军营外面被阻拦,以为王统领颇有汉周亚夫治军之才,以为朕的禁军,已经堪比细柳营。却不知朕的高期望,变成了有点失望。”
王韶一咬牙道:“陛下,不是末将自夸,若再有三月时间,末将肯定能将禁军,操练成一支精兵。可惜时日太少,这些兵痞子痞性未脱,末将哪怕有再大的本领,也徒负呼呼。”
陆承启笑道:“朕倒是觉得,王统领对兵卒们太好了。想知道朕的皇家军校,是怎么样训练军官的吗?”
王韶一愣,抱拳说道:“愿闻其详。”
陆承启感慨道:“皇家军校虽是朕一手创办,但军官亦有从禁军出身的。他们进入皇家军校不过七日,便洗去了身上的散漫性格,真正地做到了令行禁止。同时,他们白日进行体能训练,技能训练,晚上还要挑灯识字,辨别地图地形等。不是朕自夸,若此刻禁军选出三百人,亦不能击溃皇家军校百余人矣!”
王韶愕然,不信地说道:“皇家军校末将也曾听闻,不过才半年时间,就能训练出一支精兵?末将不信,愿选出三百精兵,与之一战!”
陆承启也不多说,命令道:“秦明,带人准备,开始演习。”
秦明唱诺一声,便带人进入中军营帐内,拿了演习所用木刀木枪出来,列队排好。王韶仔细观察陆承启带来的皇家军校军官们,发现他们的精神势头很足,比一般的兵卒斗志都要旺盛得多,暗自道:“小皇帝也不是在吹牛皮,看来这百多人的确是硬茬子。”
他也不示弱,点起三百精兵,在演武场上便对峙起来。军鼓响起,双方都开始前进。禁军闻得前进鼓声,立马嗷嗷叫地冲了上去,队形霎时间便散乱了。
而另一边的军官们,却是整齐地前进,并没有受到禁军们的影响,反而以自己固定的节拍前进着。如此一来,以排山倒海之势而来的禁军没有以气势压得倒皇家军校的军官们,反而是自己冲的太猛,已经没有了阵形可言。
相反,整齐的百多人在三百人面前毫无惧色,还把对面必胜的心理给狠狠冲击了一下,禁军们的冲锋显得有些迟疑了。
王韶在一旁看了,若有所思,但此刻他是指挥官,大声喝道:“结阵,结阵!”旗语官手中令旗一挥,看来是要变换阵形的了。陆承启看到,也暗自点了点头,心道:“禁军精兵,也还算有点样子。”
禁军精兵也算训练有素,看到了令旗,冲锋势头一减,开始形成了阵形。而皇家军校的军官们也在两军堪堪接触之前,变成了三才阵。一个刀盾手挡在前面,两个长枪手互为倚角在后面。三个人都把后背交给了自己的战友,这是禁军们所做不到的。
甫一接触,两军阵形优劣便体现出来了,禁军的阵形虽然称之为阵形,却混乱不堪,刚刚一接触,便被皇家军校的军官们用木枪、木刀砍中了。木刀木枪上都涂有白色粉末,点中的人都算退出了演习。禁军刚想反击,却被刀盾手的盾牌个挡住了,长枪手在后面捅刺,整齐划一而富有韵律。
王韶看到这,便知道哪怕再多五百人,仅凭这样所谓的禁军精兵,是打不过这支皇家军校的军官们的了。他们配合得太好,三个人为一组,宛若一台精密的杀人机器。
果不其然,仅仅一盏茶时间过后,禁军精兵“死伤殆半”,而皇家军校这边却只有不到十个退出战斗。再过一盏茶时间,禁军精兵们,已经全部被消灭了。
看到这一幕,王韶沉默了,原本牛气轰轰,眼高过顶的禁军们也沉默了。良久,王韶才说道:“陛下,是末将输了。”
陆承启严肃地说道:“你知道你们输在哪里吗?”
王韶沉吟了一会,说道:“末将认为,我们输在阵形上。”
陆承启威严毕现地说道:“你错了,王统领,你并没有看到实质的东西。你们输在没有纪律,训练不够,没有配合之上!他们原本也和你们一样,有从禁军出身的,有边军出身的,有厢军出身的,但他们为何蜕变得如此犀利?除了训练有素之外,狄教习和朕给他们灌输的更多的,是爱国理念,军人荣誉和强调纪律。一支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不能令行禁止,再能打仗,碰到硬仗也是落败的。相反,一只弱军,哪怕再弱,有了严明的纪律,他也是会慢慢变强的。你们说,你们想不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军队?”
底下十万禁军听了,刚刚被击败的郁闷一扫而空,怒喝道:“想!”




大顺皇朝 第五十八章:练兵新法
军人的荣誉的本质就是崇尚英雄,崇尚胜利。只有热血中涌动着崇尚荣誉的情感,军人才能为使命而不畏牺牲。事实证明,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成为战无不胜的军队;只有崇尚荣誉的军人,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军人。
军人哪怕是战败,也不希望对手小瞧,这就是荣誉感的使然。在荣誉的召唤下,舍生忘死、迎难而上、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这些都是有荣誉感的军人,这就是荣誉感和爱国情怀结合在一起的军人,他们都是英雄。
现在这只渴望胜利的禁军,也是英雄。他们对自身的失败,感到羞耻,渴望像那些皇家军校的军官们一样,成为强者。有了这份渴望,他们就有了成为真正军人的潜质。
陆承启之前便下令改革禁军,把老弱病残都剔除出军队,现在在禁军中,都是血气方刚的汉子。常言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先前他们空有热血,却没有目标,现在陆承启给他们树立了一个目标——皇家军校。
陆承启接着说道:“你们也是人,他们也是人,为什么你们就一定比不上他们?这些军官,也是每日都在训练。你们一样无须劳作,你们吃的,穿的,都是大顺子民纳税后提供的。他们给了你们这些,你们就得保护好他们,让他们不受战火的荼毒。可你们这样的状态,别说对付北方夷蛮,就是一些山贼水寇都不一样打得过,你们难道就没有羞耻感吗?
朕在这里,可以向你们明说,这些军官先前也是同你们这样,犹如一盘散沙。但经过这几个月的训练,他们脱胎换骨,并有潜力成为将军。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朕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像他们一样的训练,强者皆可入皇家军校!”
这时候,禁军一片哗然。王韶也愣住了,他没想到陆承启抛出这个重磅炸弹来。陆承启说道:“皇家军校出来的,皆是天子门生,你们不比进士及第差多少!人,最怕的是自己小看自己,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人一生就完了。别人看不起你不要紧,你不能看不起自己!你们,是肩负着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责,你们没了,朕也就没了,大顺朝也就没了!记住这一点,你们的身后,是千千万万,没有刀枪的大顺子民!你们愿意看到夷蛮马踏中原吗?”
“不愿意!”
“你们愿意看到大顺子民被一个个屠杀殆尽吗?”
“不愿意!”
“那你们还不加紧训练,成为一支强军精兵?这叫朕如何放心得下?”
“愿为大顺抛头颅,洒热血!”
陆承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们此刻的精神面貌,才有了那么一丝军人的模样。王统领,何在?”
王韶连忙上前,说道:“末将在。”
陆承启命令道:“接下来几个月,你先去皇家军校进修,这些禁军,则由狄卿接手。朕会把一批优秀的军官,提前融入禁军之中。朕再问你一遍,你能否有信心,在半年之后,把这支禁军带好?”
王韶庄重地说道:“末将有信心!”
陆承启点了点头,也不多说了,宣布解散回营之后,陆承启与王韶同行,说道:“朕与你前往一处秘密所在,你且不要惊异。这个秘密所在,关乎我大顺日后安危,必不能泄漏信息。”
王韶顿时感到陆承启对他的重视,颇为感动,说道:“陛下厚望,韶却带不好禁军,实在惭愧!”
陆承启摆了摆手,说道:“你能在短短几月时间,把原先散漫的禁军带成这个模样,已经让朕大开眼界了。但朕不能骄兵,骄兵者必败。”
王韶也认同这个说法,陆承启继续说道:“等等你看到的事物,将会改变以后的战争模式,你准备好了吗?”
王韶感觉有一股热血直冲脑门,脱口而出道:“愿以身躯报国恩!”
陆承启点了点头,两人路上不再说话,一路来到郊外二十余里,一处小山坳所在。尚未近前,就有监察士前来盘问,即便是陆承启本人亲临,也没有任何特权。而就在山坳寨门处,已隐隐约约传来呼呼风声,王韶一阵惊奇。
进入小山坳之后,王韶被眼前高高竖起的奇异建筑镇住了,这些建筑,都是些粘土堆就而成,已被熏得几乎认不出模样来。
王韶心中虽有疑问,却不敢提出来。陆承启已在解释道:“这是高炉,乃是炼钢所用。这里,是朕密令工部建造的炼钢基地。”
王韶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陆承启轻车熟驾,径直穿过炼钢区,来到研发部。研发部里面,几十名工匠正在抛光枪管。陆承启拿起图纸对王韶说道:“这是枪械,这种叫做步枪,乃是杀人利器,以后战争的主导。”
王韶仔细端详这张图纸,惊奇地说道:“难道这是新式长枪?”原来图纸上画的,是成品步枪,是根据陆承启提供的图纸,在原基础上修改而来。陆承启特地强调在步枪前面加装可拆卸式刺刀,配合长长的枪身,这才让王韶误以为是新式长枪。
陆承启笑道:“非也,这步枪虽然也有近战功能,但它的主要杀伤力,在于远程射击。”陆承启问还在一旁苦思冥想的沈括,说道:“沈卿,可有步枪试验品了?”
沈括这才发现陆承启的到来,呐呐地说道:“陛下前来,微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陆承启没空跟他废话,直接问道:“有没有步枪试验品?”
沈括答道:“昨日才制作出来,苏大人已经拿去试验场试验了。”
陆承启也不多说,直接拉上沈括和王韶,赶赴试验场。还未接近,已经听得隆隆之声,王韶惊愕地说道:“这大晴天的,哪来的霹雳声响?”
沈括回道:“这不是霹雳,乃是步枪声响。”
王韶惊骇莫名,叹道:“这般响声,若是在战场上,当可惊退战马!若是再多些,恐怕夷蛮就不战而胜了。”
;




大顺皇朝 第五十九章:第一支步枪(求收藏推荐)
听得王韶这般说,陆承启哈哈大笑,说道:“王统领,这步枪可不是鞭炮,拿来吓唬夷蛮的。它可是一杆真正的杀人利器,若是能连发,就真正的天下无敌了!”
沈括皱眉,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这步枪虽然威力奇大,可射程不远。就算可以连发,也不一定比得过夷蛮的弓箭啊!”
陆承启摆了摆手,说道:“弓箭一道,已经发展几近巅峰,哪怕再厉害,也不过如此了。可**的威力,你们才稍稍明白,就敢下此定论,是不是有违科学之道?科学之道,在于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为人先,你们都忘了吗?更何况,这不过是一只试验枪,尚未定型,性能也没有更好地开发出来,你怎么就下结论了?”
沈括被陆承启教训了一番,不服地辩解道:“陛下,制作一杆步枪所耗钱银,比制造弓箭花费大得多,如此浪费钱银,我大顺军队足以再扩军几万人了。”
陆承启还是感叹了一番古人对已有见识的固执己见,耐心解释道:“沈卿,王统领乃领军之人,他精通练兵之道,朕就练兵之道跟你说说,为何要花大钱制造步枪。训练一个弓箭手,需要一定的臂力和天赋,一名弓箭手自训练起,起码一年才能上得了战场。可步枪,无需多少臂力,孩童亦能凭此击倒壮汉。且训练时日,不超过三个月。夷蛮强的地方在于骑兵犀利可全民皆兵,若朕有十万杆步枪,稍加训练便有十万精兵。哪怕三个换一个,对上夷蛮,也是我们大顺赚了。夷蛮才多少人口?再说了,若步枪射程提上去,达到弓箭的一百五十步,甚至两百步,三百步,那时候,还怕夷蛮的骑兵吗?”
沈括被陆承启的话震惊了,他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王韶沉思了一番,说道:“若是那步枪真如陛下所说,实乃神器也。末将也探究过为何契丹人这般强大,源于他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若我大顺有了步枪,三月即能成军,又何惧契丹?”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就是这个道理。但步枪好坏,还得倚靠你们的大力研究,否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而已。”
说话间,三人已经来到了试验场。苏颂正在让人试枪,他在一旁记录着数据。陆承启到来之后,试枪立马停止了,怕误伤了陆承启。
陆承启不以为意,叫人拿过在这异时空中,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步枪,瞧着上面用上好桃木制作的枪身,乌黑铮亮的枪管,精心打磨的枪托,每一个地方,都让陆承启爱不释手。
这支步枪,采用的是陆承启亲自设计的撞击式燧发枪,弹药是由轮转弹夹后装,通过拉杆的方式,将预先用纸包好的子弹上膛,再勾动扳机,就能发出子弹。这与其说是步枪,还不如说这是加大号的**。如果是按照历史进程,则应该是先有火绳枪,才有燧发枪,再到无烟**的。可陆承启作为重生人士,自然知道哪怕是燧发枪,在现在也能一步到位做出来,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这支步枪唯一遗憾的是,苏颂认为刻划膛线并不能提高射程,于是便没有刻上膛线。而这个时代没有机床,刻划膛线也是很困难的事情。需要工匠用钻刀,一刀刀刻划,一点点打磨抛光,才算制成一条枪管,耗时而费力。
子弹是预先用纸包好的**,主要杀伤力在于纸包里面的铅弹。这个年代铅的产量极低,铅也是贵重金属,哪怕是全国的开采量都不高。其实中国的铅蕴藏量不低,只是开采不力而已。要是陆承启一声令下大量生产子弹,那么铅产量肯定会提上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是又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矿工的血汗而已。
陆承启来不及感叹,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拉动拉杆,将子弹上膛之后,通过准星瞄准,八十步外的一个靶子,屏住呼吸之后,扣动了扳机。
“嘭!!!”
一声巨响从步枪枪管里面发出,随着一股黑烟冒出,伴着一阵火光出现,子弹以肉眼见不到的速度,呼啸着飞了出去。
“啪!!!”
一声轻响过后,八十步外巨大的木靶子里面,嵌入了一枚已经形变的铅子。接着,陆承启再次用左手拉动拉杆,机轮转动,将子弹送入枪膛后,不到十秒钟,再次发射了一颗子弹。
不到十秒时间连发两枪,堪比连珠箭的神技,惊得王韶嘴巴张的大大的,说不出话来。将子弹退出弹夹之后,陆承启把步枪交给苏颂,命人抬来靶子,众人看到铅子嵌入厚木板三寸之多,虽然准头不高,但威力奇大。若是射在没有铁甲防护的契丹骑兵身上,肯定能造成大量伤害。
战场上有一句经验之言:“宁捱三箭,不捱一刀;宁捱三刀,不捱一枪。”这说明了,战场上弓箭的杀伤力其实并没有这么强。只要不射中要害,一般是死不了人的。若是给长枪捅一下,以古代的医疗技术来说,哪怕是不在要害部位的贯穿伤,大量失血的情况下也等于没救。而步枪的打击,就相当于一把木枪在远程打击,同样是贯穿伤,只是伤口小了点而已。可以这时候的医疗技术,这种伤打在上身,也是死路一条。
陆承启开了两枪,找回了高中军训时候打枪的感觉,可他还是感觉到这步枪的不足之处。首先,作为后装枪,这杠步枪的密封性并不好,有点漏气的感觉,导致威力不足。长久以往,恐怕会炸膛。再者,没有刻划膛线,精准度堪忧。
陆承启把这两个缺点说出来之后,苏颂和沈括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在一旁记录数据的唐勋说道:“陛下,臣等亦在制造陛下所说的膛线枪,预计后日便能出来。陛下所说的密封性,臣等也有一个想法,也一并在膛线枪上用,陛下以为如何?”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你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找到一杆性能优越的步枪,可供实战的。迟一点定型量产也没关系,主要是步枪射程,精度要好,不然朕浪费这么多钱银,对户部也说不过去。”
又询问了一番炼钢中的问题,陆承启便和王韶告辞出来了。路上,陆承启问王韶道:“王统领,对于步枪,你怎么看?”
王韶叹道:“陛下巧思,实乃天人。若这等步枪再远八十步或一百步,臣敢说,契丹骑兵不足为惧也!”




大顺皇朝 第六十章:闲下来的皇帝(求收藏推荐)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若这步枪和弓箭一样射程,有一百五十步远,那我大顺军队无敌于天下也。步枪的优势在于杀伤力,哪怕射程不及,亦不是弓箭能比拟的。只是夷蛮骑射颇有一手,我大顺的马匹不足,机动性跟不上,野战很吃亏。”
王韶点了点头,说道:“步卒对上骑兵,战损在三倍之上。若步枪能具有远程优势,骑兵不得近身,亦不足为惧。”
陆承启摆了摆手,说道:“几百步的冲锋,骑兵只需十几息时间,步枪再快,也射击不了多少。若要大范围杀伤敌人,还需要辅以其他兵种。契丹人的拐子马厉害,善于穿插迂回包抄,我大顺军队机动性差,只能被动防御。是以,两翼必须配有骑兵,中军之后,要有大炮,步枪手前面须有刀盾手加以保护,后面须有长枪兵。若配合得当,不惧契丹骑兵以。但也不能全胜之,毕竟契丹人四条腿,我大顺军队追之不及。”
两人讨论了一路,回到长安城中,天色已晚。王韶几月不曾回家,今日陆承启特地放他一晚假期,毕竟今后半年,他要在皇家军校里面度过了。
皇家军校的成功,让陆承启有点喜出望外,不仅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便把百多名军官蜕变成一众真正的军人,还有几个都可以当教官了,所以即便皇家军校全员都去了禁军之中做教头,也不怕皇家军校里面没人教导王韶。而陆承启给狄青的任务,就是在禁军之中挑选好苗子,送到皇家军校深造,然后再回去充实禁军的中层军官。
一支军队,真正宝贵的是老兵和合格的中低层军官。若没有这两种人,这支军队也没多少战斗力的,一场大战下来,损失肯定会非常严重。
奔波了一日的陆承启回到仁明殿,周芷若已经在翘首以盼了。陆承启心疼地将她揽入怀中,柔声道:“朕不是说了吗,朕处理国事,梓童你先用膳。这么晚都不吃饭,若是饿坏了,该如何是好?”
周芷若脸上充满幸福的微笑,说道:“臣妾在等着陛下,心里高兴。”
陆承启心中想道:“长久以往,怕是皇后变成一个深闺怨妇。但后宫不得干政,这是我的底线。不过,倒是可以让芷若做点事情。”当即说道:“梓童,朕见你每日无所事事,也不是办法。朕有一件事,或许你能做得来,可敢一试?”
周芷若美眸看着陆承启,又惊又喜,说道:“什么事臣妾可以办到?”
陆承启把收养孤儿,建立福利院的计划这么一说,周芷若居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说道:“臣妾定当用心办好福利院,若国库不支持,臣妾还可以从皇庄之中提用钱银。”
陆承启名下的皇庄,一向都是由周芷若管账。现在陆承启大力扶持商业,把皇田卖了不少,现在陆承启也不知道皇庄收入几何了。周芷若把皇庄账本拿给陆承启一看,陆承启倒是大为吃惊:“一月便有六十万贯收入,梓童,你们这是在打劫吗?”
周芷若不悦地说道:“皇上怎么说话,这不是陛下的功劳吗?陛下让臣妾派人去经营茶馆、报馆、码头、船队等,船舶司岁入大头还是咱们的船队。陛下惊讶收入过高,是在说臣妾与民争利吗?”
陆承启连连道歉,说道:“是朕用词不当,梓童莫怪。只是这与民争利,朕也是不同意这种说法的。如果没有朕的提携,哪来这么多新鲜事物?天下商业,莫过于跟风趋利。朕虽然知道这报馆好,远洋船队赚钱,可没有人去试,朕说得再多有什么用?还不如由皇庄做一个表率,真正赚到钱了,那么跟风的人就会出现了。”
1...1617181920...2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