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时明月宋时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左辰
光禄大夫张质见众人在思考,他第一個站出来说道:“官家,万万不可。”
“为何?”钱俶问道。
张质答道:“大宋声威日涨,吞并天下的目标已经盯下,先攻蜀国,未能成功,便掉过头对付唐国,寻求突破,一旦唐国别灭,那我吴越也会成为下个目标,唇亡齿寒,不能掉以轻心。”
同平常事沈虎子点头道:“张大人所言有理,宋国包藏祸心,明显是要逐一攻克,相继灭国,实现天下一统,若是今日我们再帮宋军灭掉唐国,很可能再不久之后,我们便是唐国一样下场。”
钱俶听完,皱起眉头,在思考这个说法。
中书舍人崔仁冀说道:“官家,大宋实力强大,兵强马壮,已经有了气吞山河的势态,无法抗拒这股大势,我们一直与大宋保持了良好的从属关系,这样避免日后吴越遭受战火,若是天下一统成定局,我们也能兵不血刃,保护一方安宁,不会像唐国这样,不断遭受攻击,生灵涂炭,死最多的,还是无辜百姓。”
大将军宋承礼站出来道:“唐国与我吴越国,乃是世仇,几代交兵,数十年来,围绕常州、苏州、湖州、宣州,大战十余次,小战数十次,各有死伤,几辈子的血仇,这次我们吴越当出兵,一来是打击唐国来复仇,二来,也不好违反大宋的旨意。”
“宋将军说的在理儿,臣附议!”元帅府判官黄夷简符合支持。
吴越国没有枢密院,但是,设有元帅府,其职能跟枢密院差不多,只是称呼不一样,同样负责全国兵马调动,军权的指挥等。
元帅府判官黄夷简支持大将军宋承礼,就代表了军方的意见,钱俶也不得不重视。
钱俶看向了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丞相元德昭,问道:“老丞相觉得呢?”
这元德昭年轻时候,文采出众,足智多谋,明见事机,每遇朝廷议事,能从实际出发,据理力争,意见多被吴越王采纳,数次对唐作战中,都发挥很大作用。在五十五岁那年升为丞相,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每临国之大事,依旧会遵循他的建议。
同时,元德昭很尊重、爱护忠臣义士,讲究人道。十年前,也就是显德三年,吴越王钱俶派吴程包围常州,攻下关城,活捉了唐国常州团练使赵仁泽,送到杭州府。赵仁泽见弘俶不拜,反而斥责弘俶负约。钱俶大怒,用铁叉把他的嘴巴戳裂到了耳边。
但元德昭怜其忠烈,冒着被钱俶责怪甚至削职的危险,拿出良药给仁泽敷治伤口,使仁泽得以不死,这种尊重忠烈之士的仁者之心,倒是在吴越境内,也有一定德名。
元德昭沉吟了一下,说道:“当前局势,不出兵不妥,但出兵,也要有讲究,诸位都明白兔死狗烹的典故,一旦兔子被捕杀光了,猎狗也要被杀了烹煮,所以,这次我们要出兵,也要趁机打通唐国复仇,但是,还不能让唐国灭亡,它灭亡了,我们吴越也要被并纳入大宋了,开始几仗可以猛打,后面嘛,围攻润州等,可以出工不出力,拖延一下。”
“这样让宋军与唐军拼消耗,最好两败俱伤,这样唐国衰弱了,宋军也败退了,我们吴越的地位就会更加稳固。当今大宋天子赵匡胤有开国吞并天下之能,我们吴越只要熬死他,等到他的儿子登记,长于皇宫的太子,绝没有其父的雄心壮志,未必还会动我们吴越国,那时候,就能相安无事长存下去。”
元德昭的一番话,让主战方、保守方的大臣,都感到惊讶了,不得不承认,还是老丞相的计策稳妥老辣啊!
“这计策,妙啊!”中直都指挥使罗晟忍不住拍手叫好。
钱俶也露出笑容,这一计策,出兵不出力,前期猛打唐军,后面开始拖延,也是保住吴越自己,实在精妙。
“哈哈,还是老丞相计高一筹,我们凭此计,既能应付了大宋的旨意,也能让唐国吃个大亏,最后保住唐国苟延残喘,也是给我们留下时间,等熬死了汴京那位天子,威胁便会小多了,并不是所有登基的皇子,还有开国帝王那样胸襟气魄,铁血手腕,除非是唐代秦王李世民之能,那就另当别论,可是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平平无奇,成不了气候,倒是不必担心。”
钱俶大笑过后,其余大臣也纷纷赞同,就按老丞相元德昭的计策执行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三十二章 暗中筹备
苏宸把秘谍司的方案递交给了韩熙载,得到了赏识和认可。
“想不到啊,苏宸,你每日光看一些圣贤书,却能够精通这种秘谍的设计,这是谋臣才能精通的,看来你的才能远远不止于写诗词和格物, 在权谋方面,也有潜力,这样老夫也就放心了。”
韩熙载感慨,他一直担心苏宸太直、太正,不适应官场的生活,毕竟这里面的人, 太腹黑了,城府极深。
但现在看苏宸设计的秘谍司,如此周到, 说明对人性、对情报的独特见解,这种人精于变通,即便在朝堂大染缸内,也能很好明哲保身,生存下去。
“韩大人,你觉得如何?”
韩熙载点头说道:“没问题,我挑选几名侍卫高手,是我韩府这些年一直培养的,都是二流剑手,适合行动组,供你差遣使用,秘谍司的衙门,也需要建立,这件事,我拨给你一些人手帮忙,尽管把六处建立起来, 你来负责训练、讲解他们的职能。”
“好,那我加速推进!”
韩熙载又说道:“这些日子,高越、高远兄弟,都会找你,关于天工院、官企、内库的事,要落地推进了,你帮他们安排好,一旦正常运转了,我们的布局就完成了,适当吸引新党的人加入这一次富国强民的改革中,彻底排挤掉宋党,这些害群之马。”
苏宸没有多说什么,文人党争,从唐代开始盛行起来,宋代发展到鼎盛,进入明朝,基本就是文人集团与宦官集团的争斗了。
文人集团斗者,已经不问对错,变成政见之争, 大道之争等, 党同伐异, 对国家的破坏力也是很大的。
但是, 在文人地位极高的唐宋时期,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说外戚和宦官是皇帝专制的一把刀,文人集团就是与皇族争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群体,牵扯的深度,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韩大人,那我就去忙了。”
“去吧,这些日子辛苦你了。韩熙载伸手轻轻拍着苏宸的肩膀,以示鼓励。
苏宸莞尔一笑:“没事,能为朝廷和唐国百姓出一份力,我也是很乐意去做。“
韩熙载微微一笑,对苏宸很是欣赏,信任程度,已经超过自己的儿子了。
若是有一次选择,保苏宸,还是保他的亲儿子,那么韩熙载会义无反顾保苏宸,牺牲掉自己的儿子。
因为他儿子有好几个,但苏宸只有一个,是他政治抱负,能名垂青史的关键,韩熙载为了南唐的宏图和大业,肯定要时刻保护住苏宸,让他成长起来,甚至不惜把他推到权臣的位置。
接下来几日,苏宸便真正忙碌起来,带着户部的官吏,去勘察酒坊、官窑等,带着工部的官吏,去选址筹建天工院。
金陵城,一座隐蔽小院。
杨灵儿再次来到这里,跟赵阔海、卢俊升、燕沛等人见面。
卢俊升说道:“公主,有好消息传来。“
“什么好消息?“十三岁的杨灵儿,表情淡定,询问一句。
卢俊升回答:“从大宋那边传来消息,目前大宋已经更换了战略,从蜀地撤军,即将要攻击南唐,大军压境过来,到时候,长江以北,都会出现宋军,修造战船和浮桥,对唐准备用兵了。据说大宋还派了使者去吴越,估计吴越国也会出兵!”
杨灵儿显然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露出一丝惊讶。
“大宋要对唐用兵了,这么快嘛?”
吴春秀忍不住兴奋道:“是啊,公主,这次我们的机会来到了,趁着唐国大乱,难民逃荒,我们可以趁机聚集难民,引入各山寨,发放粮食,然后等待起义时候,迅速能够拉起许多兵力,配合我们反击唐国。”
杨灵儿点头,她现在身份没有告诉苏宸,所以,无法从苏宸那里得到建议。
只能靠她和手下们一起考虑对策了,这也是考验她能力的时候。
“公主觉得,我们接下来,当如何做?”白衣书生燕沛询问。
杨灵儿寻思了片刻,说道:“按我们既定政策不变,先派人屯粮,然后在不同州县山里,准备避难所,一旦战乱起,百姓流离失所,迅速吸纳入山,发救济粮,鼓吹唐国的无能和软弱,宋军和越军的暴行,这样,让老百姓对唐国朝廷失望,对宋军和越军仇视,就能被我们所用了。”
几人听完杨灵儿的说辞,纷纷点头,觉得公主的考虑全面,也具有可实施性,的确符合目前的形势,跟他们想的思路差不多。
卢俊升说道:“等今日议事结束,我便派人送出消息,让各地江左盟堂口,纷纷屯粮,选好地址聚集难民,最好也屯一些武器,以对抗流寇、山匪名义,也防止地方驻军干涉和围剿。”
“公主,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燕沛说道。
“请说。”杨灵儿平静道。
燕沛沉吟一下,组织好语言,说道:“我等听说,你的义兄苏宸,正在替朝廷出谋划策,要改变唐国的颓势,富国强兵,造福百姓,最近工部、户部都跟着他在弄经商变革的事,是否真的会改善唐国的情况,这一点,不但我们担心,连海外的吕将军等人,也都表示担忧,毕竟江左苏郎的名头,现在太大了,他的每次动作,都能引发关注,是否公主提前跟他表明身份,让他帮助我们出谋划策,而不是帮助朝廷。”
这件事,杨灵儿是知道的,毕竟苏宸这些日子的确在忙,甚至,杨灵儿几次进入苏宸的书房,还看到了那些策划文案和规划,心中有数。
她几次想开口,跟义兄苏宸坦白自己的身份,但是,都没有说出口。
杨灵儿很担心,一旦说出来,自己跟义兄的感情、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或者成为对手,这是杨灵儿无法接受的。
所以,杨灵儿打算再等等,把自己一方的势力做大,等到南唐被宋军打得千疮百孔,苏宸没有办法,对朝廷彻底失望之后,那时候,自己再跟他说出身份,另一个选择。
与其辅助没有前途的李唐,不如自己打天下,复辟杨吴,哪怕最后把首领位置,让给苏宸,她也心甘情愿。
杨灵儿摇头道:“还不到时候,你们大可放心,义兄苏宸为朝廷的献策,我都看过,心中有数,这次宋军来的及时,会打乱他的计划,也不会给李唐太多翻身机会,我们可以从中派人考察沿江的军事防线,偷偷送给大宋,这样加快李唐的败退。
“另外,如果钱越真的出兵,让他们跟唐军两百俱伤更好,胡伯的意思,我们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让宋军、唐军、越军打的愈激烈,对我们复辟就愈有利,到时候,义兄苏宸所创的那些天工院、官企等,也会成为我们的有力支撑。”
屋内的几人听完,纷纷点头,觉得有道理,暂时就这样听安排了。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三十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苏宸最近几日,陪着户部的人,考察了京城附近的瓷器官窑、酒坊等,发现问题不少,管理疏松,人员老化,设备陈旧, 产品粗糙,就跟现代快倒闭的厂子差不多。
于是,苏宸提出了整改官窑、酒坊布置方案,重新招工的要求。
并且苏宸不打算把技术教给所有人,而是写的笼统一些配方交给朝廷,具体实施,他要对长工、短工们经过培训上岗。
把流程细分, 比如烧瓷这件事,以前的做法是一个人,要精通全过程来操作。
现在苏宸的要求,就是建立不同的工坊去,毛坯厂房区、烧制区、建摸区、加釉区、成品区等,每个工艺,都专门训练一批人,不会让所有人学了所有流程,只要专攻一个工艺即可。
如此一来,把操作详细分工,流程化管理,加快效率和质量,讲究工作的配合。
加工蒸馏酒、肥皂香皂等,也是如此,细分了工作岗位后,针对每个高位,制定了培训诀窍。
接下来,就是不断整改旧的工坊了。
天工院的选址, 苏宸也选定好,就安置在皇城东南区域,也在秦淮河畔,只不过,太学院、国子监都在城内秦淮河上游,天工院选择下游区域,即将流出金陵城的位置。
修建天工院的钱,朝廷国库是不给拨款的,所以,苏宸找到了白家,写信给白素素,让白家出资一部分,苏家也出资一些,然后徐家、彭家、韩家也都出资了一点,够前期建造瓦舍、院落、教室的资金了。
等官企运转,有了利润,就能拨款一部分过来给天工院使用了,因为天工院会用新工艺技术、设备等提供给官企使用,作为交换,良性发展。
至于秘谍司, 也建立起来, 地址选在了秦淮河南岸,西城区的位置,暂时设置了院落和房舍,六处部门有六个院子,还有提审、判案、关押的地牢。
这些项目办完,已经过去了半個月。
这一日,苏家来了宾客,竟然是白素素,刚从润州过来。
白素素穿了一身浅蓝与素白色相间、上面绣着银色丝线花纹的绸衫长裙,浓黑如墨的秀发上挽,梳着少女高髻,在发髻上插了一支碧玉簪子。
此外再无装饰,整个人却晶莹剔透,衬得脸色晶莹,肤光如雪,清丽无双,不愧有着润州第一美人之称。
“素素,你怎么来金陵了?”
苏宸迎出院子,看到了白素素伫立在院内,带着贴身丫鬟,亲自登门来苏府,感到了惊讶。
“白家给你赞助了十万贯,我得过来看看,你在这折腾什么呢,砸出去的钱,有没有回本的可能?”白素素看了苏宸一眼,这样打趣说道。
这次天工院,白家赞助了十万贯钱,也算给足了苏宸的面子。
而且,白素素也听说了,苏宸要给朝廷蒸馏酒和青白瓷的配方,虽然有明哲保身、让利给官方的想法,但也会影响白家的生意。
综合原因,白素素亲自过来金陵城一趟,跟苏宸当面聊聊。
“哈哈,白家是天工院赞助的大股东,以后天工院制造出来的设备和新工艺配方,也会择优转让给白家生产,放心吧,肯定有利可图。”
苏宸微笑说着,跟白素素谈事情,需要明确有利益,不是纯赔钱,毕竟这妮子有点小财迷。
白素素盯着苏宸看了几眼,其实她来金陵城,更大一个原因,就是多日未见,有点挂念他了。
生意上的事,只是一个说辞和借口。
白素素其实并没有把这十万贯放在眼中,走上前几步,柔声道:“还要恭喜辰哥了,真的在春闱中了状元,也算给苏家光宗耀祖了。”
苏宸谦虚回道:“都是运气好,苏家祖上保佑吧。”
白素素莞尔一笑,觉得苏宸哪怕做了状元,说话的感觉,还是没有变化。
“今天刚来金陵城吧,要不要带你出去逛逛?”
苏宸觉得这次白家出力不少,投了十万贯资助,而且配方也分享给了朝廷,对白家有不小影响,但白素素见面并没有责问他,让苏宸有点小愧疚,打算陪她溜达一下。
“好啊,不过,逛街有点招摇,我们还是游湖吧,一直想着在玄武湖上泛舟,总是没有机会,这次可以试试。”
“哦,可以,我让人安排画舫,咱们带些水果和糕点,就可以坐车出城。”苏宸应答下来。
白素素微微点头,对苏宸这样干净利落的安排,感到满意,没有在敷衍她。
半个时辰后,马车离开苏府,苏宸陪着白素素坐车去往玄武湖,当然,也少不了彭菁菁和灵儿参与。
因为绝大多数时间,彭菁菁和杨灵儿都在苏府内生活,白素素的到来,第一时间也会见到二女。
四人坐在车内,彭菁菁给素素讲着苏宸中状元,骑马游街的趣事等。
白素素偶尔眸光会多瞥了苏宸几眼,带着一股难懂的复杂神色。
马车抵达城北外的玄武湖,画舫已经雇好,苏宸带着白素素、彭菁菁等人上了画舫。
白素素步履本就轻盈,这一款款迈步,如同飘于烟波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古代女子的性情和美感,活灵活现于眼前。
几人上了船舫的甲板,苏宸让白素素坐入船厢内,但后者摇了摇头,亭亭玉立在船头,迎着湖风,吹起她纤腰上地丝带,如欲凌风飞起。
彭菁菁和杨灵儿则进入了画舫苍内,打开食盒,布置桌面的零食。
苏宸亲自拿起木橹,划动湖水,船舫渐渐离岸,破开湖面的波纹,驶入烟波浩渺、宽阔无垠的湖泊中。
玄武湖水清澈,水雾渐散,远处青山小丘,湖边的垂柳已经越来越远,山丘显得有些朦胧。
白素素这时坐在了甲板边,脱下靴子,把晶莹雪白的玉足放入湖水中,感受着湖水的清凉,放松的惬意,从未体现过的平静与舒坦。
特别身边还有一位心仪男子相随,为她撑橹,更是平生未体验过的事儿。
白素素的玉足,不断撩拨清澈的湖水洒在碧绿的荷叶上。
湖水流溢,渐渐形成一颗颗小水珠,船舫轻轻前行,密密麻麻的荷叶菱花受水力排挤,自动地分开,让小船荡漾而过。
蓦然,一条受惊的大鲤鱼翩然跃出水面,在白素素的眼皮子底下划出一个弧形,然后‘嘭’的一声,又砸入湖水里,溅起一片浪花。
白素素轻呼一声,然后用手轻抹额头水花,露出几分嗔意,显得很有女人味了。
“哈哈,没事吧?”苏宸轻笑一声,关心询问。
白素素摇头,眸光看向了苏宸,忽然说道:“我听说,大宋已经调兵南下,即将抵达长江北岸,过不了就会对唐国动兵征讨了,宸哥,你有什么打算?”
苏宸闻言后,神色未动,还是保持平静,淡笑说道:“宋军来就来呗,撸起袖子,跟他们干到底!”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五百三十四章 忧心之事
白素素没有在意身上的水珠,而是转移话题,忽然问起大宋出兵之事,她对此有些担忧,宋军会对南唐造成多大的威胁。
因为白家过于庞大,财富很大,已经成为了润州第一首富了。
这样的白家, 无疑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富商,一旦出现乱局,就会有山匪冲入富豪家,烧杀抢夺,白家已经在做准备,发展白家的私人武装了。
但是,对付土匪能做到, 如果是宋军、越军攻入了润州,靠白家一百多个家丁武士组成的护卫队,是无法跟军队抗衡的。
可以想象,那时候,白家除非主动交出大量财富,换取人身安全外,别无他法。
甚至,李唐国与吴越国,交恶了数十年,几代仇恨,一旦被吴越军攻克润州,许多城内的官吏家属、富户乡绅等,恐怕都要遭殃。
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记载,宋兵及吴越兵攻入金陵城, 百姓死难者甚重,城内有一座升元寺, 高阁十丈,士大夫及豪民富商妇女避难于上者, 有数百人,吴越兵举火焚寺,阁上哭声动天,无一幸免,在历史上真实发生。
所以说,白素素这样担忧也颇有道理,因为江北的楚州、扬州失陷的时候,城内不少富豪乡绅都被洗劫一空,甚至男子被杀,女子受辱,令白素素心中不安。
这也是白素素来金陵城的原因之一,想要当面询问苏宸,朝廷局势,能否对抗得了宋军,如果挡不住,何时该出去躲藏,不能被乱军所害,当早留后路打算。
苏宸犹豫一下,说道:“暂时还不好说, 宋局的确在南下,不日就要抵达长江北岸,还在不断调动禁军和各地驻军,到时候能够聚集二十万兵力对唐发起进攻,同时,吴越国大概率也会从东面出兵,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唐国,还不至于被宋军一下子攻克,只要韩熙载大人、林仁肇将军等人在,就能抵挡住宋军的入侵。”
“你对韩大人,林将军,这么有信心吗?”
白素素有些好奇,他觉得苏宸提到这两人,似乎格外有信心一般。
苏宸笑了笑,说道:“宋军连巴蜀那个弹丸小国都没有收拾掉,我们唐国这么大疆域,还要长江天险,自然不用害怕,这次进攻,我看宋军多半不会讨到便宜。”
白素素见苏宸这样说,倒是也放心一些,毕竟她对苏宸的见解已经越发钦佩了。
如今苏宸已是状元郎,在朝廷内任职,跟韩熙载、徐铉、高远等大臣都很熟络,在一起经此议事,所以,白素素觉得,苏宸肯定知晓内部和关键信息,能读战局有个准确评估。
其实她不清楚,这都是苏宸自己的猜测而已。
这时候,彭菁菁走出来,听到二人议论的话题,轻笑道:“素素姐,你不用担心了,宋军哪怕真的打来,还有苏宸和我在,肯定挡在润州前,跟宋军拼个你死我活。”
“打仗是朝廷军队的事,你跟着凑什么热闹。”白素素听到彭菁菁的言语,以为她在吹牛皮,所以,责备了她一句逞能。
彭菁菁一听,顿时倔强起来,回道:“素素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当初我和苏宸,可是在巴蜀就跟宋军打过仗,宋军之所以败北,就是苏宸的原因!”
“什么?”白素素大吃一惊。
彭菁菁心直口快,也没有把白素素当外人,一下子就说出来,连苏宸都没有来得及打岔劝阻。
不过,白素素也是自己人,知道了也无妨,免得她担心,时后说不定需要白家配合。
“宸哥,菁菁说的,可是事实?”
苏宸迎上白素素的目光,微微点头,解释道:“去年中秋过后,我和菁菁、荆云远行,就是跟随蜀国二皇子去了蜀国,然后跟随蜀军出征,对抗了宋军,数次正面击退了大宋精锐禁军,所以,宋军也并非那么可怕,被我们击败过,这下你总该安心一些了吧。”
1...161162163164165...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