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地黄丸
左彣性情稳重,可遇到这样的事也不由的大动肝火,道“世族门阀暂且不论,寻常人家用五六十万钱来买宅院,无不是倾尽其财,周英儿不用出力,也不用出钱,只凭一张嘴上下通吃,中饱私囊,已经让人不齿,竟敢行此天地不容之事,其罪当杀”
“风虎,你去码头打探一下,看看周英儿是不是已经离开了钱塘。此人游街串巷,四处说合,认识他的人应该不少,就算再怎么隐藏行迹,总会露出点马脚。”
等左彣离开,徐佑又吩咐秋分,道“我和其翼去县衙走一趟,你在家里候着,不定那妇人会再次登门,切记好言以待,莫要难为她们。”
“诺”
“对了,苏棠的名字,你可听过”
冬至执掌郭氏的船阁,消息最为灵通,仔细想了想,道“不曾听过,应该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何濡笑道“七郎,反正咱们有红契在手,宅子归属已定,不管县衙还是郡府,都不会站在她们一边,又何必管别人的死活”
“话虽如此,只是人家没了钱,又没了宅子,日日哭天喊地的闹到门前,你想置身事外,怕也清净不得。”
徐佑叹道“那妇人口口只提苏棠,却不提及苏棠的父母,想必家中已无长辈,一切事务都由这个叫苏棠的女郎做主。因此才让周英儿觉得孤女可欺,设了陷阱,骗取了她所有的积蓄。这等行径与禽兽无异,既然让我碰上了,总不能视若不见。”
“好吧,闲来无事,就跟七郎去看看热闹”
至县衙却没见到顾允和鲍熙,问了杜三省,才知道两人被孟行春召去了吴县,五日后才能回来。徐佑道明了来意,杜三省大怒,当即带着一群衙卒,浩浩荡荡的往周英儿家里去了。
在胡同口遇到先前的妇人,她来了有一会了,但房门紧闭,怎么也敲不开。杜三省派人问了周边的邻居,也没人见过周英儿的妻儿。
眼看真的如同徐佑所说,周英儿携家眷逃之夭夭,妇人六神无主,扑通跪了下来,哭道“求县尉做主”
杜三省心下不忍,却还是沉着脸道“尔等私通牙侩,逃避朝廷佐税,以致误信匪人,有此遭遇,尚有何冤可诉我念你妇人无知,被人所骗,欠下的佐税不再征收,快快回家去吧。”
根据楚律,像妇人这种逃避税赋而与人私下交易的,如果出现纠纷告到官府,首先要把输估补缴然后再论是非。杜三省多年的老刑名,知道周英儿既然逃跑,必定早安排好了退路,单单凭一县之力,年内不可能查到他的踪迹。
也就是说,妇人被骗钱财,只能自认倒霉,不加征她的输估,已经是法外开恩,宽宥之极了,更遑论破案
妇人涕泪齐流,如丧考妣,悲戚声响彻邻里,让人不忍卒听,道“我家女郎卖了家宅才勉力凑够了四十五万钱,如今漂泊无依,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县尉要是不肯为我们做主,只怕明日钱塘湖中要多几个冤死之人”
杜三省猛然变色,他身为钱塘县尉,治下出了人命案,考绩时难免要被仔细问询,一不小心,就会定为下品,要是多次考绩都是下品,将累及升迁无望。搁到往日,妇人的威胁还不太放在心上,但这次白蛇案发,几十具枯骨深埋院中,历朝历代,闻所未闻,要不是他带人冲在最前,立有微功,顾允又一力作保,恐怕早被革职查办。
所以,当下对杜三省而言,稳定压倒一切
“大胆你敢威胁本官”
妇人以首叩地,额头血迹迸现,泣道“县尉要是不为民女做主,我现在就死在你面前”说吧起身往后侧的墙壁撞去
身影凄凄,去势决绝,真的存了死志
杜三省大惊,来不及反应,徐佑高声道“拦住她”
寒门贵子 第十八章 真相
幸好有两个衙卒离的比较近,听到徐佑的命令,下意识的往前一扑,挡在了妇人和墙壁之间,死死的将她按住。
妇人大嚎不止,杜三省听的心烦,可又不能置之不理,真要闹出人命,实在不好收尾,有些尴尬的看了眼徐佑,低声道“郎君,你若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可否,可否”可否怎样,却无论如何说不出口。
“县尉不必为难,一切按照律法来办”徐佑瞅了眼何濡,示意他不必跟去,笑道“我随你回去就是了”
“谢过郎君,谢过郎君”
徐佑的购宅契本还是杜三省亲自盖的章,当然知道他跟这起案子无关,但妇人寻死觅活,不肯善罢甘休,就算做做样子也得带他回县衙问话。
杜三省万分感激,徐佑跟顾允交好,不是能得罪的人,真要是不跟他回去,也没有一点办法。幸好徐佑仗义,又没有架子,是个可以交的朋友。
何濡目送徐佑他们离开,转身往码头走去。他要找一些人来问问消息,虽然这些人平时不轻易动用,但是宅子的事已经给徐佑造成了麻烦。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人就是为了解决麻烦而存在
回县衙例行公事,问了双方口供,徐佑这才知道妇人名叫方绣娘,是苏棠的乳母,读过几年书,识文断字。去年苏棠的父母因病双双亡故,一应内外事宜,都由这个乳母照料。这次买宅子,也是方绣娘出面找的周英儿,出了这种事,根本无法面对苏棠,这才要死要活的撒起泼来,平时却也知书达理,行止中闺。
同样被带到县衙的,还有宅主人的侄儿高叔田,杜三省虚言恐吓了两句,他立刻跪地求饶,道“我叔父急于离开钱塘,开价其实只有四十万钱,要贱卖的,让我帮他寻找钱主。我暗中找到周英儿,和他密谋之后,瞒着叔父将价钱提到了六十万,约定事成之后,两人各得十万钱。六日前他说遇到一个钱主,是外地乔迁的客商,身家丰裕又不够精明,竟愿意用六十万钱购买此宅”
听到这里,杜三省瞧了瞧徐佑,怕他脸上搁不住,厉喝道“来人,掌嘴”
“不必了,让他继续说”徐佑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心想原来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人傻钱多的代名词啊。
高叔田吓的颤颤巍巍,好一会才道“既找到了钱主,我从叔父手中拿到房契地契,然后和周英儿一道,与这位这位徐郎君做了交易我们各取了十万钱,剩余的四十万钱给了叔父,他又赏了我五万钱,第二日就动身去了广州”
“也就是说,周英儿将宅子另行转卖给方绣娘,你之前并不知情”
侄儿大喊冤枉,道“我再不是人,也做不出这等事周英儿这个天杀的狗才,瞒着我又弄了四十五万钱,简直戎狄兽心,非人禽兽,无父无君的羌奴,忘恩负义的小人”
他洋洋洒洒,骂个不停,几乎都不带重样的,让徐佑大开耳界。早知道六朝时骂语詈言十分的丰富,可真的听到,还是想要给他鼓个掌。
“够了掌嘴二十”
两个衙卒顿时上前,左右架起,又一人拿了竹板噼里啪啦抽打了一番,侄儿满嘴流血,裤裆一湿,尿了满地。
杜三省黑着脸,道“公堂之上,岂容你放肆况且本官也不能听信你一面之词,来人,押着他去家中搜查,若是有超出十五万钱的余数,再重重责罚”
高叔田死狗一样被衙卒拖着去了,杜三省望着方绣娘,训道“你既然读过书,当知不交输估,私下交易是违法之事。周英儿固然可恨,但要不是你贪图让利,财迷心窍,也不会坠了他的陷阱。”
方绣娘跪在地上,面色凄惶,道“周英儿说他经手的交易大多如此,百姓所为者众,并不算是违法。只要两厢情愿,有人作保,官府其实是默许的。”
“默许”
杜三省冷哼一声,道“彼辈正是欺你们不懂律法,狡言惑众,先给个高价,然后以让利做饵,步步引诱,终入瓮中。如果你们肯签红契,足额缴纳输估,官府自会验查和备案,岂能上当受骗”
“县尉教诲的是,今日尝到了苦楚,悔之晚矣”方绣娘见了高叔田的惨状,双腿酸软,心跳的飞快,官家之威,让人战栗,只能不住的叩头,哀求声不绝于耳,如同杜鹃泣血,闻之泪下。
四十五万钱数额巨大,不能当真不闻不问,杜三省斟酌了半响,道:“现在周英儿畏罪逃逸,去向不知,我会如实上报郡府,发出捉拿榜文,严令县内各蔷夫、里正、父老详加查探。你且回去等候,若有消息,我会派人告于你知晓。”
方绣娘犹豫了下,终是无法释怀,鼓起勇气问道“那,宅子归归谁所有”
杜三省好气又好笑,道“宅子自然是这位徐郎君的,你们没有红契,房契和地契也验过是假的,就不要妄想了。若是能拿住周英儿,追回被骗钱财,官府一文不取,自会全部还给你们。”
事已至此,方绣娘也无话可说,杜三省没有让她补缴佐税,已经是法外开恩,要是再胡搅蛮缠,惹得官府不尽心去缉拿周英儿,恐怕连最后一丝希望都没有了。
等方绣娘惆怅离开,徐佑夸道“县尉审理明白,见事清楚,恩威并重,不管高叔田,还是方绣娘,都对县尉心服口服,不愧是多年的刑名,在下佩服。”
“郎君过誉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杜三省笑的很开心,但转念一想,敛住笑容,眼中透着忧色,道“周英儿怕是很难抓到,这样做只能先稳住方绣娘,拖上个月,让她冷静冷静。要是胆敢再来县衙无理取闹,哼,不要怪我不讲情面”
徐佑算不上君子,也不是圣人,虽同情方绣娘的遭遇,却也不会让出静苑给她,归根结底,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想占便宜,就得做好吃亏的准备。
“周英儿曾以五十万钱诱我私下交易,若我上当,加上苏家的四十五万钱,将近百万之巨。他游走闾里,物价高低悉断于手,应该不是缺钱的人,突然行骗,必定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徐佑低声道“周英儿虽然不是士族,做牙侩也被人瞧不起,但毕竟是个不错的营生,比起耕田种地靠天吃饭要轻松多了。到底什么缘故,让他这么决绝的抛弃钱塘的一切,冒着风险,远走他乡我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欠钱,要么是生了重病,之前观他的气色,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杜三省若有所思,道“你是说”
“能在短时间内欠下这么多钱,除了赌债,我想不到别的了”
杜三省腾的站起,道“我这就派人去查”他是钱塘县尉,治下有多少赌场,谁人负责,谁人放债,谁人收账,无不一清二楚。
又过了一个时辰,高叔田押了回来,在他家中只搜到了十万钱,并没有多余的钱财。原来这家伙也是个游手好闲的孬货,平时不种地不经商,手里有钱就挥霍干净,这次刚到手了十五万,才几天工夫,就花去了五万钱,比败家子还要败家子。
不过这样也就洗脱了他跟周英儿合谋的嫌疑,最多算是抬高房价,糊弄了自家叔叔,但他叔叔已经远去了广州,民不告官不究,罚没了多赚的十万钱,还给了徐佑,杖十下以儆效尤。
接着派去查赌场的人也回来了,果不其然,周英儿半年前迷上了博戏,开始小赌,继而一押就是万钱,六个月下来,不仅输光了积蓄,还欠了赌场三十多万钱的债,三日后就是最后的期限。
徐佑和杜三省对看一眼,同时猜到了周英儿的动机。眼瞅着期限已到,钱还没有着落,周英儿不想得罪那些开赌场的游侠儿,也得罪不起,只好横下心铤而走险,将徐佑、方绣娘、高叔田都玩弄于鼓掌之间,骗了五十五万钱,然后带着妻儿消失不见。
这个人,是个人才
胆大,心细,果断,演技也好,至少徐佑跟他接触了几次,愣是没看出破绽,要不是走了邪路,在钱塘混个中等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
辞别杜三省,从县衙出来,左彣和何濡都在门外等候,徐佑笑道“怎么,还怕我被抓起来不成”
何濡调侃道“那个倒不怕,杜三省讨好你还来不及。我是怕你见了美人一冲动,把好好的宅子拱手相让”
“哦,哪里有美人我怎么没看到”
“方绣娘虽然年纪大了些,但勉强也称得上美人一个,你故作不知,莫非心里有鬼”
徐佑指着他,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亏你还是个和尚,难道不懂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我看方绣娘,只看到一具皮囊,你却只留意色相,并且隔了这半日,我都忘了她的容貌,你还念念不忘,究竟是谁心中有鬼”
何濡忽的一震,目视徐佑,眸子里绽放着骇人的光华,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七郎,此语出自何典”
寒门贵子 第十九章 乌白马角生
徐佑呆了片刻,心思电转,莫非这个时代鸠摩罗什还没有译注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也就是说在心经之后的中论百论都还没有面世,怪不得楚国的佛门还处在六家七宗的初级阶段,发展不是很快。
所谓六家七宗,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此为六家,本无宗又分化本无宗和本无异宗,此为七宗。
简单来说,本无宗认为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经义偏重于无,非有是无,非无也是无;
即色宗认为色不自有,虽色而空;色即为空,色复异空,经义偏重于色,初步意识到了色即是空的道理,却没有意识到空即是色,而是将色和空对立了起来;
心无宗认为有象不可言无,无形不可言有,内止其心,不空外色,经义偏重于心,色是客观存在的现象界,但内心不执着于外物,也就到了空的境界。
识含宗认为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幻化宗认为世谛之法,皆如幻化,从本己来,未始有也;缘会宗认为缘会故有,缘散即无。这三宗偏向于修行主体的有无和析法空来论空,偏重小乘佛学,跟本无、即色和心无三宗探讨的不是一个问题,向来被这三宗看不起,属于末学后进,流传不广,信徒也不多。
本质而言,六家七宗一脉相承,都是佛教般若学派的分支。自东汉支娄迦谶传译道行般若经开始,先朱士行讲经,后有道安疏义,他们用老庄玄学来格义般若,从而产生了“格义佛教”,继而对般若空的思想产生种种分歧,造成了六家七宗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直到鸠摩罗什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入东土,般若学才真正入了大乘境界。
“我信口一说,你那么认真作什么”徐佑对佛道两教的经义了解颇深,真要忽悠起来,难保不让何濡惊掉下巴,只是时机不到,多说多错,不如敝履自珍,以待来日。
何濡做了多年和尚,一朝还俗,志向早已不在青灯黄卷之中,见徐佑不愿多说,也不再追问,勉强压下心中的求知欲,道“风虎已经打听到了,周英儿昨晚乘舟离开了码头,去向不知。”
他们边说边走,冬日寒气逼人,开口就是一团团的白雾,升腾不散,徐佑双手交握,轻轻揉搓了一下,感觉到掌心的暖意,侧头望向左彣,道“知道船家的姓名吗”
左彣回道“船家叫齐大,是钱塘本地的老船工,行舟数十年,技艺娴熟精湛,是出了名的好手。”
找这样的船工,莫非周英儿要出海
“齐大既要远行,总该对家人说清去处,定下归期,然后才能放心离开。找他家人问问,应该会有线索的。”
左彣苦笑道“问过了,齐大只有一个独子,五年前染病去世,妻子也因伤怀过度,去年病故,现在是鳏夫一个,说走就走,了无牵挂。”
徐佑猛的停下脚步,跟着身后的何濡砰的撞了上去,皱眉道“周英儿思虑周全,行事环环相扣,竟不留一点破绽,我原先小看了他。若是心性如此,那他选择齐大,不仅是因为齐大没有家人走漏风声,更可能的是,这样一个无牵无挂的人,就算从此再也不回钱塘,也不会有人惦记和找寻”
左彣一惊,道“他敢杀人”
何濡揉着鼻子探出头来,没好气的道“所谓杀人越货,他连五十万钱都骗了,不会在乎背上一条人命”
左彣久在军中,杀人只是等闲事,可周英儿这样的人,普通的再普通不过,顶多逞弄口舌之利,赚些抽成的小钱而已,却能在转瞬之间,变成一个杀人越货的疯子。
为什么会这样
左彣心中存有疑虑。
徐佑长叹道“这样一来,真是天大地大,再无踪迹可寻了”
“那也不见得”
何濡从袖中拿出一张麻纸,折叠成方形,左上角处画着一株寒梅。徐佑接过来一看,上面只写了一句话“英儿问北地苦寒,南人能否忍受,并购置了大批御寒之物,昨夜酉时末乘船离开,往吴县方向行去。”
徐佑看了看何濡,没有问他从何处得来的消息,道“来源可靠”
“可靠”
徐佑顿了顿,不知不觉他们已经走到了钱塘湖畔,抬头望着水波潋滟,万丈粼光,语气充满疑虑,道“周英儿想要北逃”
左彣表示难以置信,道“周英儿一个小小的牙侩,世代生长于江东,就算身藏巨款,但他出身卑微,无权无势,怎么可能通过边境层层搜查而私渡至魏国呢”
“是啊”徐佑负手立在湖边,道“要是犯了法就能随随便便的北逃出去,怕是金陵的黄沙狱中再无屈死之冤魂,将置大楚的国法威严于何地”
何濡和他并肩而立,嗤笑道“大楚立国百年,南渡的汉人固然不少,但北逃的人却也不在少数。其中除了囚徒、僧尼、道士、奴仆和齐民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才干俱佳、饱读诗书的士人。别忘了,建宁十年,青州杨姓华门举族逃入魏国境内,魏帝大肆宣扬,甚至还派了使节持国书羞辱安师愈,传为四海笑谈。”
建宁十年,正是楚魏交战正酣的时候,青州濒临最前线,整个防线几乎都要打烂了,除了几处战略要冲的地段,其余把守的并不严密,有人举族逃逸也不是什么大事,对比从北来南的人数,这点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时不同,势不同,南北已经多年没有交战,千里边境经营的铁通一般,除非跟守军暗中勾结,否则的话,就是一只飞鸟也难以逾越”
何濡笑而不语,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斜着扔了出去,石子在水面上打了三个水漂,咕噜一声沉了下去。
徐佑打量他一眼,奇道“照你的意思,周英儿能走通守军的门路他一个外地人,就是拿着五六十万钱去砸,也未必能砸开军府的大门。”
“周英儿并不需要交结守军,那些人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恶狼,他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门路。”何濡目光闪烁,轻声道“不过,有一种人可以帮周英儿轻而易举的躲过守军的搜查。”
徐佑愣了下神,瞬间明白过来,弯腰捡起一颗石子,远远的扔到了湖中,笑道“不错,我竟然没想到”
左彣急道“哎呀,两位郎君不要打哑谜了,到底什么情况”
徐佑笑道“你可记得我跟顾允喝醉了酒,在县衙留宿了一夜”
“记得,我还说郎君你是装醉来着”
“那次留宿,让我见识到了顾氏的奢华顾允用来招待客人净口的盐,竟是从河东盐池运来的凝脂”
“啊凝脂盐”
左彣张大了口,袁氏崇尚清虚,算是顶级门阀里比较朴素的了,所以怎么也想不到吴郡顾氏这样次一级的华族,已经奢侈到可以用凝脂盐来净口的程度。
徐佑笑了笑,道“很震惊吧,我当时跟你的心情一样。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凝脂盐怎么从魏国运出来的”
只要有国界,又有需求品,就会有走私,有走私,就会有官商勾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楚魏两国是死敌,边境没有开放互市,但北朝的皮货、珠玉、马匹、盐、铁、香料和纺织品被南朝所需,南朝的米粮、酒浆、绣品、锦缎、丝帛、笔墨和书籍等物也被北朝所需,因此催生了庞大的地下交易市场,很多胆大的商人瞧准商机,冒着被抄家灭族的风险游走在南北之间,攫取了大量财富。
顾允的凝脂盐,就是通过这种途径运到了江东,既奢且贵,是门阀间炫富的常用之物。所谓法不责众,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在偷运边境时被抓到,一般全当这种只有北朝才有的东西不存在。
何濡见徐佑终于想通了这一层,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道“周英儿做牙侩多年,必然结识了许多南来北往的行商,其中说不定就有能够穿过边境,任意出入魏国的白乌商。”
“白乌商”
“前魏曹子建作精微篇,有子丹西质秦,乌白马角生的诗句,以此来隐喻不可实现之事。这些商贾能在北虏险地畅通无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同乌鸟白头,骏马生角,能他人所不能,故而暗地里称其为白乌商。”
“原来如此”徐佑断然道“周英儿已经逃了一日夜,现在追赶是怎么也追不上了。我马上去见杜三省,修书一封,让他派人星夜兼程赶往吴县面见顾允。”
何濡点点头,道“顾氏门中应该有白乌商,通晓如何私渡的门道。边境的私渡地不会太多,无非荆州、青州两处。周英儿既然沿江南河北上,西去荆州要路过金陵,做贼者心胆必虚,金陵是帝京,贼捕如云,他绝对不敢去。所以,我料定他有七成可能会到青州避难。”
左彣也兴奋起来,道“如此只需个精锐部曲,快马赶到私渡地守候,给周英儿来个守株待兔,任他千条妙计,也要作郎君的釜底之鱼。”
徐佑微笑道“只是要麻烦顾允出人出钱,我于心不忍。”
何濡哼了一声,道“他身为钱塘县令,治下出了奸盗之辈,出点力理所当然。七郎先不要为他人忧心,我看那个方绣娘不是易于之辈,真要闹到门上不走,我看你如何处置”
徐佑笑容僵在脸上,顿时头疼起来。
寒门贵子 第二十章 抚剑一扬眉
回到县衙,徐佑说了自己的推测,杜三省听到周英儿有可能投敌,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哪里还敢迟疑,等他修书完毕,立刻叫了一个心腹进来,道“马歇人不歇,舟停人不停,连夜送去吴县绿竹楼。切记,由你亲手面呈明府,拿到回函后马上不得有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