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地黄丸
自魏晋以来,所谓近海,就是指从广州往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徐佑笑了笑,但凡经纪人,都喜欢说这一套言辞,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古今如一。不过听说是商人的宅子,心里的期盼值顿时降低了不少,已经做好了放眼望去,一片金碧辉煌、俗不可耐的准备,道“进去瞧瞧吧。”
这是一处五进的宅院,占地三四亩,跟华门贵戚比起来不算大,但在普通百姓中也绝不算小了,格局布置充满了江南人家才有的独特风情。过了照壁,眼前豁然开朗,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突兀嶙峋,藤萝翠竹,依次点缀其间。等过了仪门,沿着抄手游廊,蜿蜒向前,入目处佳木茏葱,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说不出的意态万千,曼妙如美人倾城之舞。
逛了四进,无一处不合意,无一物不称心,徐佑已经决定买下此宅,他无论如何想不到,一介商贾,竟能有如此审美和雅趣,果然不能小瞧了任何人。
“会不会太大了点”
左彣低声问道,他出身袁氏,大宅子见过不知多少,之所以担忧,是怕树大招风,给徐佑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何濡四处观望的入神,听了左彣的话,扭头笑道“不妨事,七郎是齐民,又不是奴婢,何况住在这里,正好示人求田问舍之志,非但无忧,反而能够少却许多无谓的猜疑。”
履霜急道“哎呀,何郎君低声,就是咱们想要买,也得挑挑不如意的地方,这样才好压一压价钱。不然给周英儿听去,说不定怎么坐地起价呢。”
秋分看了看周英儿的背影,凑到履霜身侧,嗓音极低,道“阿姊别担心,我瞧周英儿不会武功,离了十余步远,绝听不到何郎君说话。”
徐佑打趣道“既然听不到,你还低声轻语的说话做什么”
秋分脸一红,躲到履霜身后,履霜握着她的手,嗔道“小郎就会欺负人”
周英儿赶在众人前面开了拱门的锁,又跑回来伺候着,道“后面一进是花园,种了百余株各地搜寻来的菊花,不乏名贵,十月花期来时,满园芬芳,只可惜现在都败了。”
菊,花之隐逸者,陶渊明爱菊,爱的是菊花不与世争的洒脱和淡然,这位不知名的商贾竟也有出世的志向,实在让人啧啧称奇。
终于逛完了所有地方,徐佑看了看大家,都摇头表示没有异议,召来周英儿,直接问道“房契地契可在你的手上”
“此宅主人将诸事托付给他的本家侄儿,现今房契地契都在其手中。郎君如果决定要买,最多五日,就可以办妥一应契本,绝误不了事。”
所谓契本,也就是合同,双方签字画押之后再到县衙盖上公章,变成红契才具备法律效力。徐佑点点头道“亲戚和四邻都问过了吧”
自西汉开始,就规定房宅买卖只限于四邻,意思是说不管你是想买还是想卖,只能选择挨着自家房子周边的邻居进行交易,其他地方的人就是掏再多的钱也不行。后来至魏晋隋唐,商品经济盛起,将限购令扩展到了亲属和外人,可以先问亲,亲属不要再问邻,邻居的购买顺序以东、南为上,次之西、北。若邻居也不要,才可外召钱主,允许其他不相干的人来买卖。并且额外规定,宅舍内的诸般物色,也随本业货卖,不许另行加价。
“郎君放心,契本上有亲属和四邻的签押。”周英儿犹豫了下,低声道“郎君可否借一步说话。”
徐佑不知他要说些甚么,随着到了僻静处,道“怎么有问题吗”
“郎君可知输估”
“输估就是佐税嘛。”
南朝时凡买卖奴婢、牛马、田宅,有文券契本的大买卖每一万钱要抽税四百,卖方出三百,买方出一百,叫做输估。
周英儿道“正是,没想到郎君也懂的这些。不瞒郎君,我等官牙赚的也只是点辛苦钱,大多都被朝廷征收佐税取了去。以此宅来说,六十万钱,卖家得缴纳两万钱的输估,你也得出六千钱,并不划算。”
“哦,依你之见,该如何才好呢”
周英儿观察徐佑的神色,却看不出好歹来,他自诩精明过人,一双眼睛练得比谁都毒辣,等闲人物三言两语就能看的通透。可徐佑貌似年幼,不谙世事,方才说起钱塘的来历很有文人的酸腐味,但此时此刻,又仿佛城府森严,难以琢磨。
他琢磨了一会,还是决定按照计划行事,道“若按我们行当里的规矩,或能不经过县府,由我作保,让郎君跟宅主人签了契本即可,这样就免了郎君的输估
徐佑笑道“六千钱而已,算不得太多,还是缴纳了吧,免得日后麻烦。再者,若是不签红契,所有的输估就得由宅主人缴纳,对方未必同意。”
面对民间私下交易成风,屡禁不止,官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如果不经官府盖红章,房子卖出去了,这百分之四的佐税就由卖方全部承担,也称为散佐税。
也就是说,你私下交易,先斩后奏,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了这种行为,该收的税不少一文,可要是将来买卖双方起了纠纷,你们自个解决去,官府是不受理的。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不愿意经由官府,而是找了牙侩从中作保,买卖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房,钱货两清,各自方便。究其根本,在于官方抽税时往往会多加刁难,在税金之外,还有许多见不得人的额外开支,并且拖延时日,有些邻里亲属也会眼红,然后从中作梗,导致很多交易要么不能顺利完成,要么压价低售损害了房主利益。所以才有了周英儿这种信誉度高的牙侩,从中收取报酬,担保双方交易完成,三方各取所需,堪称古代商业模式的典范。
“宅主人一方郎君不必担心,他们急着出售,也乐意不签红契,虽然多了六千钱的输估,但少了许多麻烦,两相一较,并不吃亏。”
见徐佑沉吟不语,周英儿以为他在担忧日后,道“至于其他,郎君更不用忧心。此宅卖出之后,宅主人远在广州,今生估计也不会再回来了,根本不会有什么纠纷。况且有我作保,郎君可在城中打听一番,我做牙侩这么多年,作保的买卖没有一起是非争执,最是安全不过。”
红契与普通契本相比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官府了安全保障。如果真如同周英儿所说,不用担心日后会有纠纷,既省钱又省时省力的私下交易更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你说的在理,不过,我还是觉得经官府好一点。”
周英儿说烂了嘴,没料到徐佑油盐不进,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道“这样吧,我再给郎君交个底。宅主人之前有话,若是钱主答应不签红契,可以降到五十万钱。如何,少了十万钱,再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哦”
虽然知道房价里面猫腻大,徐佑却怎么也想不到,还没开始还价呢,周英儿就自降了十万钱。要是天底下的牙侩都这样做买卖,牙行也不会被骂了上千年。
事有反常必有妖,周英儿到底想干什么
寒门贵子 第十六章 静苑
要是别的宅子,徐佑掉头就走,懒得多费唇舌,只是实在喜欢此地,由不得跟周英儿盘盘道,摸摸他的底细。
“那我就奇怪了,就算跟官府打交道要花费些钱财,加上两万钱的输估,五六万钱顶了天去。现今却宁可亏上四万钱,也要私下里交易。周牙侩,你是行内人,知道深浅,可否告诉我是何道理”
“这个”
周英儿没想到徐佑头脑这么清醒,面对十万钱的让利,依然要寻根问底,苦笑道“也不怕告诉郎君知晓,此宅主人在三年前曾因商船停靠码头的事跟杜县尉有过节,双方闹的很不愉快。若是走红契,恐怕会被恶意刁难,没有几万钱的疏通,想要用印是痴心妄想。再者,钱财事小,主要怕拖延日久,耽误了南下的行程。”
这个理由说的过去,并且这种事一打听就能知道真假,周英儿不至于胡编乱造。徐佑问道“杜县尉可是杜三省”
“不敢称县尉名讳。”
“旁人我还做不得主,杜县尉的话,我跟他是旧识,可以从中说项,用印盖契,都不是难事。”
周英儿吃了一惊,道“郎君不是外地人吗,怎么会,会”
“哦,我是刚从外地迁来,但家里长辈跟杜县尉有点渊源,所以说的上话。”
显然这是预料之外的情况,周英儿迟疑了一会,支吾道“要是郎君实在不愿那就作罢。等过几日,我另寻一处比这里更雅致的宅子”
“不必了,我对此宅有意,你开个价,合适的话,立刻成交杜县尉那边交给我去办,绝不会误了他们的行程。”
“签红契就不是五十万钱了”周英儿垂头思虑了半响,把牙一咬,道“郎君确定要买,六十万钱,一文不能少”
徐佑讶然,道“一文不能少”
“六十万钱本就亏了的,无论如何不能再少了”
“好,就按你说的价”徐佑是生意场上混出来的人精,只看周英儿的眼神,就知道这个价应该是他的底线,再多墨迹一会,估计还能减个两三万,但也懒的跟他斤斤计较,道“回去准备一下,明日到县衙签契本。”
一行人回到暂时落脚的逆旅,履霜忍不住埋怨道“小郎性子急了些,要我说,再跟周英儿商量商量,未必不能少一点钱。”
她是清乐楼里长大的歌姬,吃穿用度无不是极尽奢靡,后来跟了袁峥,更是锦衣玉食,享受荣华富贵,万对她而言钱只是小数目而已。之所以如此锱铢必较,是因为她知道徐佑从袁氏弄来的只有二百万钱,一处宅院就花了六十万,并且这么大的院子少不得要买一些家仆奴婢来伺候清扫,天长日久,恐怕支撑不了几年。
左彣也表示同意,道“咱们现在人不多,五进的宅子确实大了点,也确实贵了些。不如先寻一处普通的宅院,日后有需要,再买大的不迟。”
秋分一切唯徐佑马首是瞻,反正小郎作甚么都是对的,不会出言反驳。何濡双手抄在袖中,噗嗤一笑,道“你们两个倒是会为七郎省钱,别小家子气了,区区六十万钱,算得上什么。将来广夏千间,良田万顷,由得你们受用的时候”
他一贯吹牛皮,大家听的多了,习以为常,全当耳旁风,听过就忘,还是一眼不眨的看着徐佑,等他做决定。
“烹羊宰牛且为乐,千金散尽还复来,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此事我拿主意,你们不必忧虑。倒是周英儿这个人,有点奇怪”
徐佑将刚才周英儿的表现说了说,何濡对经济事不太精通,也猜不出周英儿意欲何为,但想来不外乎从买卖双方的手中牟取好处,只要到县衙盖了红契,有官府做保,也不怕他搞什么小动作。
“是这个道理”
徐佑一笑,这段时日精神绷的太紧,竟然连一个牙侩都能让他疑神疑鬼,吩咐道“秋分,去拿冯桐的棨牌。”
秋分应声去了,片刻后拿来了一个棨牌,上面刻着晋陵袁氏大管事冯桐的字样,徐佑接过递给了左彣,道“风虎,烦劳你走一趟,雇几辆牛车去码头的盛丰商行将钱取回来。存放了这么久,可以酌情给点酬劳致谢,具体你看着办。”
当初从晋陵离开,徐佑假死脱身,袁阶送的一百五十万钱随了盛丰商行的大鳊送到了钱塘。后来徐佑上了明玉山,食宿无忧,辗转数月,直到今天才有时间和机会去取钱。
“诺”
第二日一早,徐佑带着何濡和秋分去了县衙,找到杜三省,由他全程负责和周英儿办妥了所有手续,宅主人并没有露面,但出具了委托文书,由他的侄儿代为处理。之后徐佑又取了六十万钱,当面点清,交了房契地契,验了真假,交易就算正式完成。
周英儿看着一牛车的钱,笑逐颜开,道“郎君真是爽快人,我做牙侩这么久,第一次遇到郎君这般干脆利落的,六十万钱的买卖,一日夜就做成了。”
买房子这种事,哪怕是个二手房,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高兴的,徐佑拱拱手,道“承蒙关照”
他猜也猜得到,周英儿必然从这笔交易中抽了不少的好处,不过也无意计较,蛇有蛇路,蟹有蟹道,都是凭本事吃饭,怪不得人。
两下作别,回到逆旅,履霜和冬至已经收拾好了行礼,雇好的牛车候在门外,直接装上剩余的九十万钱就往宅子行去。反正里面的用具都是现成的,除了被褥等物需要购买,其他的完全可以先利用起来,有不习惯的再慢慢更换。
“门匾要不要换一下”
冬至在郭氏长大,审美跟郭勉如出一辙,看到门楣上挂着的“明德惟馨”四个字十分的不顺眼。
徐佑奇道“你想换成什么字”
“嗯,我想想小郎,清都紫微怎么样再换个檀木的匾,描上金边,日光下熠熠生辉,最是好看了。”冬至既然投靠徐佑,也就一心一意的视若郎主,虽已经不在奴籍,但还是下意识的跟秋分履霜看齐,称呼起小郎来。
“清都紫微,哈,你竟读过列子”徐佑夸了冬至一句,道“不过,清都紫微太富贵气了,天帝之所居,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够僭越的不妥”
“何止富贵气”何濡凝目冬至,讥道“清都是帝王居,紫薇是三垣之一,无论哪一个用来都是大不敬,不要自作聪明,给七郎惹麻烦”
他跟冬至是从第一面开始就结下的梁子,彼此互相看不顺眼,抓到机会嘲讽两句是题中应有之意。
冬至愣了楞,赶忙屈膝跪地,道“何郎君训斥的是,婢子无知,险些害了小郎”
何濡没料到冬至这么快就服了软,知道她脱离了郭氏,心中无所依仗,又唯恐得罪了他这个徐佑的心腹之人,再不敢向往日那般争锋相对,顿时觉得无趣,转过头去,不再看冬至一眼。
徐佑扶起她,道“忘了告诉你,我府中有个规矩,轻易不得下跪其翼的脾气就是如此,你不必放在心上。”
冬至站了起来,眸子里透着感激的神色。她在郭府固然受重用,但身份卑下,郭勉颐指气使,从不曾如此温柔以待。而徐佑完全不同,他是那种你走的越近,越能感受到一股平和和厚重的气场,让人如沐春风,甘之如饴。
“只是你说的没错,我不是圣人,也不是君子,当不起明德惟馨的美誉,也不想禁锢在明德惟馨的桎梏里。”徐佑沉吟片刻,道“秋道敛,万物盈;冬道藏,万物静。咱们冬日入住此宅,也算时令得当,不如取个静字,叫静苑,如何”
“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故曰静此字大善”何濡迈步跨入大门,促狭的眨了眨眼睛,道“你们慢慢走,我先去挑一个院子”
徐佑一把拉住他的衣袖,身子越到前面,哈哈大笑,道“我先来”
两人如同小孩子一般,争先恐后,打打闹闹的远去。冬至看的目瞪口呆,履霜噗嗤一笑,星眸顾盼如秋水,道“咱们也赶紧吧,晚了一步,还不知道被发落到什么地方呢。”
静苑共五进,三十七间房,足够众人摊开来住,但为了安全起见,徐佑还是让大家住到了紧挨着的两个院子,中间开有侧门,进出方便。秋分自然跟着徐佑住一间房,贴身照顾起居,冬至和履霜分别住在左右的厢房。何濡本想自个清净,但也只能和左彣凑到一块做个伴。毕竟城中不比明玉山有郭氏的精锐部曲守护,小心一点是应该的。
安排好住处,左彣跟徐佑说起到人市上买一些奴婢仆从回来,既然要在钱塘常住,这个家也得有个家的样子。徐佑对这些天生的反感,道“咱们只有六个人,膳食由秋分她们准备,打扫的话,暂且这两个院子好了,也不花费什么时间。其他的你我可以自行解决,不需要奴仆,等日后忙不过来,再考虑这些不迟。”
住进静苑三日,徐佑信步所至,逛遍了每一处角落,心中也有了计较。对他而言,安全是第一位的,只有先活下去,才能谋求以后的发展。这里空间太大,左彣一人根本不可能守住,所以需要一些部曲来看护,但问题在于,去哪里才能找来精通武艺的部曲呢
突然,秋分慌慌忙忙的跑了进来,道“小郎,门外有几个妇人来闹事”
妇人
闹事
这可真是咄咄奇闻,徐佑笑了起来,道“走,去看看。”
寒门贵子 第十七章 骗局
门外站着五个女子,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容貌端正,衣褶华彩,脸蛋白皙光滑,不像农家百姓。她满脸怒容,正跟履霜争执“这处宅子,我家女郎早使钱买下了,你们是何许人,竟敢私闯民宅,难道不怕朝廷的律法吗”
履霜凝眉打量着妇人,没有说话,她自幼习琴棋书画,品性高雅,不会像市井泼妇一般骂街。但冬至就没这么好脾气了,道“你这人好没道理,何谓私闯我们买的宅子,如何住不得朝廷的律法可曾规定,住自个的宅子,还要不相干的人允许吗”
妇人一声冷笑,道“好一张利口我不与你一个奴婢说话,叫你家主人出来”
“我家主人身份尊贵,是你一个老妪说见就能见的”
妇人虽然不算年轻,可无论如何称不上老妪,听了冬至的谑言,简直要气的晕死过去,唇瓣发抖,指着她道“你你”
“好了,都少说一句”
徐佑走了出来,履霜和冬至赶忙行礼,说了缘由,今日一早,这个妇人就带着几个婢女来到门前闹事,口口声声说宅子是她们的,言语十分的无礼。徐佑点点头,走到妇人跟前,道“我这婢子性子粗野,不知礼数,冲撞了女娘,还请见谅”
妇人见徐佑有高世之度,知道主人出面,也没了先前的气焰,福了一福,道“见过郎君”
“进里面说话吧我瞧你是知礼的,就事论事,不要高声当街起争执,成什么样子不管谁是谁非,宅子放在这里,总不会自己跑掉,终究会给你一个交代”
妇人望了望门里,庭院深深,阴森可怖,心中忐忑,胆怯不敢入内。徐佑笑道“光天化日,还怕遇到歹人不成你留两个人在外面候着,若是半个时辰还不出来,由她们去报官。”
“郎君说这般话,定不是歹人。”妇人想了想,又说了句“反正我来这里,女郎也都知晓,真有闪失,郎君也脱不了干系。”
冬至听着刺耳,撇了撇嘴,讥嘲道“又不是碧玉华年,天香国色,犯得着这么小心么”
妇人知道斗口斗不过她,只当没听到,沉着脸和徐佑一道进了门。到了厅堂坐下,徐佑吩咐秋分上茶,然后目视履霜,她会意道“你家主人姓甚名谁,哪里人士,何时何地找何人买了此宅,花费几何可有地契房契,可到县衙取了契本用印盖章”
妇人说话倒也明白,道“我家女郎闺名苏棠,祖居博陵,随父母南迁至此。十日前通过牙侩周英儿花了四十五万钱买了此宅,有房契和地契,并无红契。”
“周英儿”
徐佑眉头一皱,终于明白那日看房子时周英儿奇奇怪怪的表现是为了什么,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穿越了千年的时空,竟然也遇到了一房多卖的龌龊事。
“房契地契可带在身上能否借我一观”
妇人犹豫了下,道“契本都由女郎保管,再者,这等要紧物事,岂能轻易交到外人手中”所谓小聪明,大约如是了,徐佑微微一笑,道“你还是信不过我,也罢,防人之心不可无,情理之中。秋分,取契本来”
等秋分拿来契本,徐佑一张张指给妇人看“这是房契,这是地契,经官府辨认无误,我估计你们手中的应该是周英儿寻人假造的摹本。还有,瞧契本的红印,是县衙杜县尉亲手盖上去的,也是见证人和保人。至于价钱,你家女郎花了四十五万钱,我却用了整整六十万钱,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有了这张红契,就算官司打到金陵,你们也绝无胜诉的可能性”
“啊”
妇人花容失色,一下子慌乱起来,双手紧紧抓住裙裾,身子猛的挺直,声音高了八度,道“不可能,周英儿是钱塘最出色的牙侩,风评大好,人品亦佳,绝不会骗我们的。”
从古到今,人们被骗上当后的反应大同小异,徐佑眼中透着怜悯,但语气却很是淡然,摇头道“事实俱在,你不信也没有办法”
“不可能,不可能的”
“四十五万钱啊,那可是我家女郎所有的积蓄了。”妇人显然失了方寸,脸色煞白,瘫软在蒲团上,好一会眼睛骤然亮起,似乎找到了安慰自己的借口,道“周英儿世居于此,父母早逝,可妻儿尚在,购置的田宅也都在这里,若是骗了我们,告到官府,他如何自处再蠢笨的人都不可能做出这样惹人唾弃的勾当来。”
古代除了极少数人之外,普通老百姓几乎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律法,也没途径和兴趣去了解律法,一旦牵扯到相关事宜,都由讼师或牙侩从中代理,所以被骗者甚众。
徐佑叹了口气,道“若我所料不差,周英儿估计已经离开钱塘,天大地大,无论如何是找不到了。”
妇人腾的站起,怒道“你休要胡说,周英儿昨日才和我家女郎做成了交易,现在怎么可能消失不见我看是你等强占人宅,还要把脏水泼到别人头上,简直无耻”
冬至柳眉倒竖,挽着袖子上前一步,道“你找打是不是”
妇人吓的连连退后,几欲摔倒,徐佑拦住冬至,道“履霜,你和秋分一道送她出去,不得无礼”然后悄悄使了个眼色。
履霜心领神会,和秋分扶着妇人到了门口,道“不管我家主人说的话你信不信,还是先去找周英儿问个清楚,最好抓了他来当面对质。”
“对,小娘说的是”
妇人带着婢女匆忙离开,履霜秀美微蹙,低声叮嘱了秋分几句话,秋分一脸兴奋,点点头,悄无声息的追着她们的背影去了。
徐佑找来何濡和左彣,说了方才的事。何濡冷笑道“周英儿好大的胆子,我看他是不要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