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贵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地黄丸
不过目前纠结这些无用,总得找到他们在钱塘的据点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朱凌波被掠一事,徐佑只是一个旁观者,无论顾氏还是朱氏,都有解决问题和摆平麻烦的实力,今日适逢其会,多嘴了几句没关系,事后要再指手画脚,就显得不识趣了。
徐佑随口问道“冬至跟风门的进展如何”
“七郎太心急了”何濡失笑道“她刚刚接手才过了几日,哪怕天纵奇才,也不可能有什么重大的进展。先初步了解风门的外围运作,把扎进去的几颗钉子维持住,不露出马脚就已经很不错了”
徐佑也是一笑,道“你说的对,是我焦躁了让她慢慢去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风门跟咱们目前不是敌人,日后说不定还会变成朋友。”
何濡想了想,道“要不要通过风门打听一下朱凌波的下落”
徐佑摇摇头,道“劫持朱凌波的那伙人神神秘秘,风门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咱们在明,他们在暗,太吃亏了,还是不要招惹的好。如果他们好死不死,真的挟持朱凌波来了钱塘,有顾氏和朱氏联手,一只飞鸟也逃不掉,不需要节外生枝。”
何濡不再说什么了,他对朱凌波毫无兴趣,失踪也好,掠卖也罢,不过是一个陌生人,但她的身份很有文章可做,若是能够帮忙救出人来,首选朱氏就欠下好大一个人情。不过徐佑说的也有道理,敌暗我明,他们现在的实力不足,贸然插进去一脚,很可能深陷其中,惹来数不尽的麻烦。
归根结底,世事是一门生意,利在我,拼了家底也要去做,利不在我,哪怕一文钱也不能浪费。
说话间履霜和秋分走了进来,秋分关心百画,问道“小郎,有没有百画的下落”
之前在县衙堂审洪七,他招供说将百画卖给了宁州来的行商,但这个商人他也仅仅见过三次面而已,酒楼里偶然结识的,不了解底细,只是出手大方,很爱交朋友。说不得将百画带回了宁州,也可能带着出海进货去了,想要立刻找到,无疑大海捞针,根本不可能的事。
“既然这位不知名姓的行商爱交朋友,在钱塘必然会留下大量的行迹,飞卿已经下令杜三省抓紧查访,找到认识他的人,然后再打探百画的去向啊,不好”
履霜忙走过来,道“小郎,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徐佑摆摆手示意没事,皱起眉头,对何濡道“朱凌波为朱顾的当务之急,杜三省肯定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此事上,未必能尽心寻找百画。我们不能坐等,还是要主动去找线索,这样吧,等下你去见冬至,让她去跟风门做第一笔生意”
寻找百画不是一日之功,徐佑暂时放下心思,让秋分找来方亢和方斯年,笑问道“怎么样,这两日还住的惯吗”
方斯年高兴的很,忙不迭的点头,生怕徐佑把她赶出去似的,道“住得惯,住得惯”又笑嘻嘻的道“郎君,你好厉害,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宅子还有那些石山和水塘,看着没有由禾山高大,也没有小沉溪清澈,可不知为什么,瞧在眼里感觉好美,好美的”
审美观这种事一直都很私人化,你喜欢的,我未必喜欢。方斯年不识字,地地道道的文盲,可质朴纯真,心思洁净,能够触摸到山水田园里隐含着的美学真趣,所以连她也对静苑赞不绝口,可见此园子当真建造的极妙。
“这都是钱的功劳”
方斯年撇撇嘴,道“钱郎君欺负我是山里的野丫头,人家都说钱是世上最俗不可耐的东西,城里的贵人们都不喜欢谈钱的”
“谁教你的”徐佑奇道,由禾村里没读书人,方斯年从哪听来的
一旁的万亢尴尬道“前段时日不知从哪来了个说书人,讲了三天白娘娘的故事,这丫头追着听,学了点浑话,郎君莫怪”
原来如此
徐佑哈哈大笑,道“我教你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你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宅子,又为什么石山池水会比青山绿水更好看,其实都是用比你还高还重的钱堆出来的。没钱,买不来这些山石,也雇不来匠人打磨建造,没钱,我们只能露宿街头了”
“没钱也没什么啊,石头可以自己采,山也可以自己砌,至于池塘,最简单了,挖个坑挑些水灌进去就成了”
“好好,你说的对”
徐佑怕跟她扯下去天都要黑了,道“这样吧,你和你父亲跟我出去一趟,或许有机会让你看看钱财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四宝坊的店家名叫严叔坚,有三女无子,女儿皆已嫁为人妇,往来日少。老妻五年前病逝,一小妾尚在,守着四宝坊无心扩大经营,也是因为无子继承家业的缘故。此老性情还算豁达,脾气也不错,至少方亢从没见过他拿手下撒火。但是这么多年来,因为刘正阳之死,加上跟刘正阳的老婆不怎么清楚,一直被邻里诟病,背后议论长短,人缘不是很好。
刘彖从广州发财回来之后,在街对面开了聚宝斋,大肆挖走了四宝坊的侍者和匠人,非但没有惹来乡间的争议,反倒一大帮人都在看好戏。毕竟千年以来,在大家的认知里,子报父仇,天经地义。却没人愿意想一想,严叔坚是不是真的杀人凶手,个中是不是另有隐情,不过也不能太过求全责备,吃瓜群众重在吃瓜,而不是探究真相,这一点古今如一
从方亢口中得到了想要的情报,徐佑对说服严叔坚多了几分信心,到了店门口,正好遇到十几个游侠儿在闹事,领头的赫然是在由禾村见过的那位唐知义。
寒门贵子 第四十二章 援手
“四宝坊我看你这里就是黑店,专门来害人的对不对”
严叔坚立在门口,脸色还算平静,道“唐知义,你在东市也是叫得上名号的人,如此耍无赖,难道不怕其他行主们嗤笑吗”
自从窦弃、曹曾败亡之后,钱塘的游侠儿没了扛大旗的主心骨,各个小行主都冒了出来,拉帮结派,想要抢到更大的地盘。唐知义对待兄弟仗义,手也够黑,纠结了数十号人,目前算是最有希望接班的行主。严叔坚知道惹不起,可也不愿意卑躬屈膝,希望唐知义还能要点脸面,不至于闹的太难看。
“嗤笑”唐知义嘿嘿一乐,道“我在你的店里买了四宝,结果纸是糙的,笔是秃的,墨是黄的,砚是他妈的用东码头的淤泥烧制的,别说其他的行主,就是市令、市吏来了,我也是这句话要么赔钱,要么赔命你看着选”
“你无赖子”
严叔坚眼中充斥着怒火,道“四宝坊在钱塘做了几十年,品相如何,各位街坊都看在眼里,谁要是污蔑,我拉他去见官”
“见官我好怕啊哈哈哈”
众游侠儿放声大笑,言辞如刀,挖苦讽刺,极尽嘲弄之能事。唐知义猛的笑容一敛,逼前三步,几乎要贴近严叔坚,恶狠狠的道“官府是保护我等良民的,像严店主这种喜欢弄些假货来蒙蔽客人的奸诈坐商,抓到县衙里去,定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商人有行商、坐商之分,坐商开店,行商跑船,但不管行坐,身份都很低贱,除非攀扯上权贵,否则常被人所轻。严叔坚虽然从商多年,小有积蓄,但生性不喜结交,人脉不旺,闹到衙门里,对他未必有利。
况且这些游侠儿都是牛皮膏药,真死里得罪了他们,天天来骚扰捣乱,生意还怎么做得下去,严叔坚勉强压抑住怒气,决定服软认输,道“唐行主,你开个价吧,到底要怎样才能饶了小老儿”
“早这么上道不就得了”唐知义指了指挂在门楣上的牌匾,道“把这四个字拆下来,我们转身就走,从今往后,绝不在你面前出现。”
“休想”
严叔坚的底线就是不能碰触四宝坊的任何东西,瞪着唐知义,道“你要钱,我给钱就是了,四宝坊开了几十年,说拆就拆,我怎么跟老主顾交代”
上次被左彣第一个打翻的精瘦汉子冒了出来,道“老狗,你又没儿子,这些年赚的钱够你买棺材板了,还死守着四宝坊不放,会不会太贪心”
“就是无根绝后的老东西,天天起早摸黑的赚钱,将来两只眼一闭,还不知道便宜了哪个野杂种呢。”
“咦,这话怎么说的”
“你不知道严店主家里养着一房小妾,年不过三十,正是有韵味的时候,没成想自家人不中用,耐不住床榻上的寂寞,跟隔壁的邻居姚大眼好上了。要是哪天生个大胖儿子出来,你说,严店主,你这家当是传给他,还是不传给他呢”
“姚大眼就那个一双眼比你小子的卵蛋都大的家伙”
“对,就是他,有艳福啊”
“妈的,早知道还不如我去呢”
又是一阵哄然大笑,严叔坚气的差点昏厥过去,手扶着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颤着声音,道“你你们欺人太甚”
这时候街道两边逐渐围过来不少民众,唐知义不想激起众怒,哼了一声,道“别以为装可怜就行了,你当年怎么把刘正阳的家财弄到自己的囊袋里,只有你心里最清楚,天道好还,也该有今日。”
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严叔坚和刘正阳的往昔恩怨,在街坊四邻里早有各种各样的传闻。不过没有确凿的证据,大家都是暗地里说些闲话,今天还是第一次有人当面说开这个看似禁忌的话题,一时都望着严叔坚,想看他又该如何回答。
严叔坚慢慢扫视一圈,熟悉的,不熟悉的脸庞,带着疑惑、好奇、幸灾乐祸的表情,却没人同情他,相信他,闭上了眼睛,两行浊泪顺颊流下苍老的容颜,道“我对正阳兄于心无愧”
“刘正阳死了几十年,尸骨都化成了灰,自然随你怎么编排都行”唐知义面露不屑,道“不过,看在你一大把年纪的份上,我不难为你,就这些破破烂烂的笔墨纸砚,险些误了我的大事,先赔二十万钱,然后再商议这匾额拆不拆”
“啊”
“二十万”
“太多了吧,严店主怎么赔付的起”
“那可不一定,四宝坊在东市多少年了老严头多的是钱串子,虫噬蚁烂都用不尽”
“再用不尽也是自个的,这样给了别人,心疼不心疼”
“嘿,哪有什么办法不售卖那些假玩意,人家也找不到门头上来”
吃瓜群众议论纷纷,严叔坚知道今天的事不能善了了,把心一横,道“既然这样,也别怪老朽不给你留薄面。四宝坊出售的东西,都在左下角有一个铃识,平时是看不到的,只有对着日光仔细辨识才能发现。”
其实围观的人群中不是没有人怀疑唐知义拿着别处弄来的假冒纸墨来污蔑严叔坚,只是惧怕他的威势,不敢多言。这会听到四宝坊的东西竟然还有隐藏的钤识,顿时兴奋起来,踮起脚跟望着门口的两拨人,生怕错过一丁点的表情和动作。
徐佑他们一直站在最外边,他和左彣身量高大,就是不挤进去也看得清楚。方亢和方斯年倒是不够高,但方亢羞于见旧主,缩着脖子不想探头,方斯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有点惊恐失措,乖乖的待在徐佑身后一动不动。
左彣低声道“这下唐知义要丢脸了,看他怎么收场”
徐佑盯着唐知义的脸,仔细观察他的神色,笑着摇摇头道“唐知义城府不深,可你看他此时,镇定自若,毫不慌张,估计早就知道了这一茬,丢脸的恐怕是严老丈。”
左彣诧异道“可听严老丈的语气,这个钤识应该是四宝坊的秘密,除了他没外人知道才对”
“说的也是”徐佑思索片刻,突然道“上次咱们来四宝坊,不是见到一个侍者吗今个这么大的事,怎么没看到人”
“是啊”左彣也觉得的不对头,道“刘彖威逼利诱,搞的严老丈众叛亲离,只有那个侍者忠心,仍然留在四宝坊做事。按理说这会被唐知义打上门来,再怎么忙也该陪在严老丈身边须臾不离”
“侍者呃,郎君说的人我知道,他叫严成,是老掌柜的家养奴才,自幼便在身边跟着做事,最是乖巧的小人儿,上上下下都喜欢的紧”
徐佑心中有了计较,道“乖巧我看是太聪敏了一些”
“你说什么钤识好啊,狗东西还挺有心计”
唐知义骂骂咧咧的说了几句,使了个眼色,精瘦汉子随手从纸堆里抽了几张,对着太阳晃了晃,果然发现左下角有一个柳叶性状的钤识,不知如何锤压而成,薄的几乎不能察觉,唯有对着阳光照射,才能隐约看到淡淡的轮廓。
“快看,快看,真的有啊”
“妙了,我也买过四宝坊的纸,却从来不知道有这么机巧的钤识”
“唐行主说的没差,严老头果然是狡诈之辈。”
“说的是,观人心,要观其行,看他在纸上做的工夫,真是非一般的狡诈。”
众人议论纷纷,没人有几句好话,徐佑暗暗摇头,做生意从小靠的是物美价廉和大众口碑,做大靠的却是人脉圈子和行业垄断,严叔坚的四宝坊之所以没能做大做强,跟他的为人实在脱不了干系。
“如何严店主,这次找不到推托的借口了吧”唐知义怒喝一声,道“去,把脏心烂肺的狗才绑了去见官,砸了他的四宝坊,免得以后再去坑害他人”
严叔坚身子一软,终于支撑不住,直直往后倒去,正好一只手从旁边伸过来,牢牢的将他扶住。
唐知义只觉眼前一花,门口已经多了一个人,定睛一看,脸色变得苍白,猛的往后退开两步,道“是你”
左彣扶着严叔坚站好身子,望着唐知义,淡淡的道“今个的事我瞧见了,这些笔墨纸砚是四宝坊的没错,不过都是四宝坊造纸坊里造出来的残品,向来封存在库房,可以再用作椎治浆水的料子。只是不知被哪个别有用心的人偷走了,然后来污蔑店家。”
说完也不理唐知义,对着围观人群道“此事说来简单,要么有人吃里扒外,勾结外人陷害家主,要么就是四宝坊以次充好,坑蒙良善。这位唐行主不必心急砸店,现在立刻去见官,公堂之上,几十棍打下来,谁撒谎,谁作假,谁是谁非,一查便知。各位若是不急,不如一同前去做个见证”
唐知义说绑了严叔坚去见官,只是虚张声势,像他们这样的游侠儿,等闲谁愿意去衙门沾染晦气所以砸店是真,见官是假,这会被左彣一挤兑,登时进退不得,又一寻思,就严成那个怂软的货色,一到公堂,别说几十棍子,只怕立时就吓得尿了裤子,一五一十的供出来所有。
“这”
打又打不过,见官又害怕,唐知义真是想死的心都有,心里觉得是不是撞了邪,先在白白冒着风雪赶了几十里路,结果在由禾村挨了一顿暴打,好不容易跟金主刘彖拍着胸口保证这次不会再出差错,没想到又他妈的遇到了这个煞星。
“唐行主,要不这样吧,大家都是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闹的太僵伤了感情”左彣笑道“这些残品呢,由严店主原价收回,再给几位一点茶水钱,略表歉意。你们就先回去,若是有什么要求,私下里再商量,这大白天的,围堵这么多人,稍会被市吏看到,大家都不好过”
唐知义没得选,只好就坡下驴,拿了两千文的赔偿,带着人掉头离开,至于离开之后如何跟刘彖交代,那就是他头痛的事了。
“散了散了没热闹看了,都快忙去吧,再不去做买卖,马上就要闭市了”
左彣驱散了人群,见无人关注,徐佑这才带着方亢和方斯年走了过去,道“严老丈,还记得我吗”
严叔坚缓了缓神,挣开左彣的手,老泪纵横,弯腰一揖到地,道“今日郎君援手之德,老朽没齿难忘”
寒门贵子 第四十三章 鬼影
严叔坚歇息了半响,终于舒缓了心情,神色虽然萎靡,但已经恢复了几分生气。方亢在一侧焦急的道“老掌柜,你可别气坏了身子”
“老姜,徐郎君还是请你出山了啊。”严叔坚握着方亢的手,叹息道“我之前就告诉过你,由禾纸不能因为聚宝斋使了手段就此断绝于世,那就太可惜了”
“是是,你先歇歇,不急着说话。”
严叔坚笑了笑,挥挥手示意不碍事,道“徐郎君,我说的没错吧,老姜绝对是个造纸的人才,只是我没本事,不能庇护他咳,咳”他剧烈的咳嗽了一阵,道“全仰仗郎君,或许还能让由禾纸重见天日。”
他推荐徐佑去找方亢,其实也有私心,就是希望由禾纸不至于埋没山中,徒留后人望而兴叹。不过他也不想徐佑因此惹上麻烦,所以事先言明方亢是被刘彖请来的游侠儿威逼而去,徐佑若是有胆不怕事,且有自信慑服那些无法无天的鼠辈,自可前去寻人造纸,若是同他一样无能为力,那也没法子,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要不然的话,严叔坚又不是只会嚼舌根的妇人,怎么会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跟徐佑说了与刘彖的恩怨情仇的往事。
“老丈放心,我既然带着老姜回钱塘,他的安全交由我负责。唐知义无赖小人,素来欺软怕硬,没什么可忧虑的。”
“那就好,那就好啊”
左彣从外面回来,道“郎君,唐知义绕了几个街道,又转回此地,从后门入了聚宝斋,估计是向刘彖禀报去了。”
“方才那么热闹,刘彖都待在聚宝斋里没有露面,此人倒也沉得住气,只指使唐知义打头阵,自己却躲在幕后小心翼翼的暗中布置,看来流落广州这几年,很是学了点东西。”
左彣点点头,忍不住问道“严店主,那刘彖如此咄咄,何不找来邻人作证,告到官府,治他个扰民之罪”
严叔坚不住唏嘘,道“我年轻时贪恋钱财,少有善行,与邻里的关系都不算和睦,加上刘正阳一死,更是百口莫辩,这些年人们私底下对我多有非议,故有此难,纯属老朽咎由自取。”
“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们要着眼往前看。”徐佑笑道“至于刘彖,无妨,钱塘县不是法外之地,只要他不敢动手杀人,一切静观其变吧”
严叔坚苦笑道“我不怕死,一把年纪了,又没有儿子传宗接代,死就死了,只可惜”他环顾四周,眼中的不舍清晰可见,道“四宝斋是我一生的心血所在,就这么毁了,真是死不瞑目死不瞑目啊”
这时,一个侍者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跑了进来,正是那个不见了踪影的严成,他抹着头上的汗滴,担忧之色溢于言表,道“郞主,你没事吧我从造纸坊取纸回来,走到半道听人说唐知义来闹事,一路疾行,没想到还是迟了。”
“你一人回来也没什么用,不过幸好有这几位郎君援手,逐走了唐知义那些游侠儿,我没什么大碍”
严成上次见过徐佑等人,忙跪下磕了几个响头,看上去俨然一位心系家主的忠仆。徐佑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他吃里扒外,勾连唐知义,陷害严叔坚,但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关心中透着几分急切,忧虑之色溢于外,却不发自于内,心中已经肯定了七八成,要是何濡在这里的话,以他的阴符四相,定有十成把握看透此子的真假善恶。
“老丈,你这个侍者能为家主这般诚心,可见一心为主,要好好的给赏才对”
严叔坚叹道“也就他了,从小是我养大的,做事尽心,人也良善,唐知义派人打了他几次,鼻青脸肿的,可就是不肯离开四宝坊,离开我。”
严成跪地大哭,道“郞主待我如子,我敬郞主如父,岂能跟那些喂不熟的狼崽子一样,弃了郞主而去”
他说话文理清楚,像是读过书,看来严叔坚确实对他不错,竟教了下人读书识字,不过四宝坊这样的店,侍者多少要通些文墨,不然也伺候不好那些文人骚客。
徐佑从不吝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人心,比如严成,纵然是严叔坚从小养大的,恩遇实重,可身份依旧是个最低等的奴才,被主人打骂、转卖甚至杖毙都是寻常事,不受律法的制裁和保护。唐知义教训他数次,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都不可避免,可严叔坚又不为他除去奴籍,依律逃奴是要被绞死的,怎么敢走,又怎么能走说不定就是由此种下了祸心,才甘愿受唐知义的驱使,给严叔坚的脖颈上套了一个逐渐收紧的枷锁。
“起来吧,当着客人的面,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去,吩咐厨下备饭,我要请几位郎君痛饮。”
徐佑也不推辞,他此来是有事跟严叔坚商议,正好酒桌上便于谈事,符合国朝几千年来的风气。很快晚膳备好,众人分宾主入席,严叔坚频繁劝酒,举杯就干,不一会就醉意熏熏,徐佑极少饮,每次沾唇即可,见他差不多了,反手盖住酒杯,道“三分酒怡情,七分酒伤身,今日就饮到此吧。老丈,不知以后有什么打算听严成说,造纸坊那边的存纸也不多了,顶多再支撑月余,可月余之后呢没了造纸的匠人,四宝坊总归做不下去”
“是啊”严叔坚低垂着头,眼眸中流露出痛苦之意,但凡心情不畅却喝酒的,肯定越喝越难受,道“刘彖恨我入骨,绝不肯善罢甘休,今日仰仗郎君过了一劫,可明日后日呢,明年后年呢无休无止,他们耗得起,我年岁大了,耗不起了”
“既然这样,我有一个提议,不知老丈是否愿意听一听”
“郎君请直言”
徐佑言辞恳切,道“我想跟老丈合伙,入股四宝坊。”
“入股”
严叔坚听的懂合伙,却听不懂入股。徐佑解释道“比如四宝坊,包括东市的房舍、郊外的造纸坊、库存的笔墨纸砚以及多年来积累的名气和客源,共作价以二十万钱计,将二十万钱分作两股,一股十万钱。我跟老丈合作,出十万钱给你,购得一股,今后四宝坊的一切收益,你我各半。”
古代商贾做生意时已经知道要集中资本,合约为盟,共谋货殖之利,所以徐佑一说,严叔坚立刻明白过来,惊讶的合不拢嘴巴,道“郎君,四宝坊眼看就要倒了,你你这时候要入钱合伙,岂不是一场空吗使不得,使不得”
徐佑笑道“四宝坊倒就倒在了刘彖,若是搞定了他,以老丈多年经营的金字招牌,我看想赔钱都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