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公主贵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长安小郎君
韦令义所虑是出于公心,原是别无他念的,直到此处他才恍然明白范氏的本意——有最亲的孩子,还有一个不亲的孩子。他也知道韦珍惠已经告知范氏有关云安之事,但连日来范氏从未点明,他便也不曾刻意提起。
谁料,范氏的心思已经这样深了。
“惠儿是我的女儿,有我一日,她便不会无所依靠。夫人,你莫要听信流言,自乱分寸,更不要害怕,外头的事自有我来担承,没有人敢无端生事,也没有人敢肆意欺侮!”
韦令义说得无比恳切,只希望范氏能放下心来,毕竟这数十年来,他于范氏母女,是问心无愧的。范氏倒是没再说话了,只是目光中的平静,似乎并非毫无微澜。
※※※※※※※※※※※※※※※※※※※※
最近三八节某宝活动力度有点大,贫民窟老母亲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和采购待产包和婴儿用品,所以更新会不太稳定,见谅哈~(到这个月13号就满七个月啦,虽然比之前有力,但思考问题有点慢是真的,为了保证文不出现大纰漏,写得也比较慢,再次见谅呀~)
预告一下,下一章是个比较爽的情节~等我,等我。感谢在20200223 18:14:36~20200304 01:19: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estelle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云安公主贵 东风恶
韦令义是朝廷重臣,自有许多大事等着他,可郑梦观来到长安便成了个闲人。离了韦家,时辰还不到晌午,他只牵马缓行,也不是回城西驿馆,心情郁郁,漫无目的。
蓦地,街道上好一阵纷扰,原本络绎的行人都慌忙退到了两侧,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郑梦观便才提神去看,第一眼,见有两人驰马而来,边挥动马鞭边高呼路人避让,而等到两马呼啸而过,他却一下子怔住了——
马上为首之人是云安。
她要到哪里去?为何显得如此急躁?会不会有危险?郑梦观越想越紧张,心头犹有热油滴下,索性也上马追了过去。却原来,马蹄所向,正是他才刚离开的安邑坊韦家。
果然是出事了。
郑梦观暂未靠近,看云安二人在门首下马,不进,只对迎上来的家奴横眉呵斥:“速叫范氏滚出来!就说裴云安要见她!”
韦家家奴自知是怎样的门第,从未见有人敢如此放肆,竟还对他家主母指名道姓,当即便要推搡,却才抬手,猛被一鞭抽了下来。云安虽不是什么武艺高强的之人,但自幼马上工夫娴熟,挥鞭教训区区小卒还是游刃有余的。
那家奴吃痛躲开,捂着渗血的伤口,这才有几分忌惮,又见围观的人渐多,事情闹大了,终究跑进门唤人去了。围观人众也少有不知韦家的,便都惊奇云安是何来头,一时间人声鼎沸。
藏在人群里的郑梦观盯着云安的每一样神情,心中隐隐作痛。他知晓云安与韦家的恩怨,因而大抵有个猜测,便很想同她站在一起,为她后盾。可他不能去,不能让云安骤然受扰。
这间隙,云安与跟随而来的素戴却相视笑了,望着不断聚集的人众,愈发胸有成竹。她们刚才那一通造势,本就是为了吸引行人,好让接下来的大戏有看客捧场。
然则,云安岂是无事生非?她到长安这么久也不曾与韦家有半分瓜葛,但今日,只是为了柳氏。
前些时候,柳氏遣钟娘关注云安行踪,云安好奇之下便反令素戴暗中打听缘由,可这一打听就打听得让人怒火中烧。
柳氏常年敬香礼佛,每旬日间便要往寺庙祈福。那一日到了长安资圣寺,竟就遇见了范氏。旧人相见,自然相识。柳氏从前不屑争斗,现在就更不愿理会,可范氏不然,拦住柳氏便恶语羞辱。
范氏原就为韦珍惠日渐失宠而忧虑,又近闻李珩冒雨搭救云安,便更加怀恨在心。她先言柳氏教女无方,纵女放浪,继又扯到云安离婚之事,近乎把贬低人的言辞都用尽了,更不乏市井俚俗的粗话,极尽羞辱之能事。
而柳氏终究不同于范氏,有教养有出身,更看得清大局,于是回家之后既不许人声张,也怕伤害到云安,都是背地里嘱咐。只不过,云安聪慧敏感,不到三日便尽知了。
自幼便守护着的母亲,这一回又岂能任人欺侮?
片刻后,大门内有了动静,那范氏由一队家吏开道,缓缓走到了阶前,且穿戴华贵,形容端肃,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她与云安倒是头一次相见,便少不得先细细打量了一番。
云安也在看这个女人,只觉虽也打扮得体,像极了一个贵妇,却实在眉眼藏奸,又轻薄得很。
“哪里来的野丫头,竟敢对我家夫人不敬!!你可知,我们韦府是什么样的门第?!”
范氏不言,递了眼色给身侧侍婢,小婢自然仗主家之势,挑眉瞪眼,趾高气扬。可云安倒又笑了,气定神闲地抱着马鞭踱起了步,好似听不见。素戴早与云安有默契,便一转身,对围观者道:
“大家都说说,知不知道韦家是什么门第?韦家究竟有多厉害?这位将军夫人又是什么来头啊?”
韦家的名号当然不小,很快便有好事者三言两语呼应起来,什么节度使大将军,皇太子的岳家,皇亲国戚之类。但说来说去却无人提到范氏,都不知这位贵妇有何特别之处。
而众人不知,便就是云安的计策所在。
“请众位稍安勿躁,都来听我一言。”云安适时地停步,将一双目光直逼范氏,“韦家么,门第是高,权势也怕人得很,可无奈就是吓不住我!这是为何?我想范夫人肯定明白,明白十七年前,自己是怎样进了这个门的!!”
云安的语气字字加重,且是开门见山,不与范氏多周旋。那范氏原不了解云安,只是从人口中听说,便一直以为她是个狐媚娇柔的女子。谁料今日一见,性情竟凌厉得很。
想到这里,范氏冷笑了声,终于开口:“裴家虽远不及我韦家,但听闻也是个诗礼书香的门庭,怎么教出来女儿却毫不知礼?不但大呼小喝,不知所云,还当街行凶,伤我家奴,难道这就是你母亲的言传身教?”
因在自家门前,围观者众,范氏再是生气,也得忍让三分,但她也不难知晓,云安就是为资圣寺之事来替柳氏伸张的。故此,她便再提柳氏,一则可激怒云安,二则也能转移话端,不教众人关心十七年前的旧事。
可是,范氏到底是完全不熟悉云安的,云安既是有备而来,还会怕范氏出言不逊么?她只觉范氏这话又给了她由头,她正好接着说下去,便轻蔑一笑,回道:
“夫人既说到言传身教,又是什么裴家韦家的,那夫人又是何人传教?何等出身?”云安故意扬声,又顿了顿,把玩手中皮鞭,摆出悠闲的样子,“夫人母家姓范,是汝南范氏?高平范氏?还是河内范氏?或者,都不是?”
在皇朝,范姓本非大族贵姓,能数得上的郡望便只云安所言的那三个。而云安早就知道,范氏只是寻常庶人出身,不但连望族的远支都沾不上,而且范父只是一介铁匠。
云安的声音落下许久,范氏都没有再言,脸色僵住,只勉力保持着端庄的形态。她没料到,云安如此能言善辩,一点都不像沉静的柳氏。这出身是她的软肋,也正是当年不容于韦家父母的缘故。
这时,已见云安压了范氏一头,素戴又高声起哄道:“汝南、高平、河内,到底是哪个呀?若都不是,那怎么配得上韦家这等甲族?难不成是韦家犯令,官与民通婚不成?!”
官民不婚,是律法所定,若婚姻门第不合,虽可因权势逃脱惩罚,却也是为人不齿,是世道的大笑话。因而此言一出,众人的议论声顿又沸腾起来,一个个都将目光对准了范氏。
“够了!都够了!”
范氏眼见不敌,终究忍羞阻止了一声,又耳语方才的小婢,命她去宫中报信,或请太子妃知晓,或请入宫见驾的韦令义尽快回府,左右先阻止这个伶牙俐齿的丫头。
云安岂不知范氏有韦珍惠这个靠山?却并不怕她去搬救兵。宫中规矩森严,等那小婢往来一趟,好戏早都唱完了,而光天化日,众目睽睽,谅范氏也不敢动用私刑。
这一切,都在她计划之中,甚至比她想得顺利。
一直目不转睛的郑梦观自也看到范氏打发出一个小婢,且不用想,便从人群中抽身出来,三两步追过去,拦下了人。
范氏身边的小婢并不认得郑梦观,可郑梦观也没给她说话的机会,对准其脑后便是一掌。人晕了,拖到后头的窄巷里,郑梦观若无其事,又挤进了人群中央。
云安这处势头正好,她只鼓足了劲继续开场:“这就够了?这才说到哪里!十七年前的事,夫人竟都忘了不成?!我裴云安今日敢指着你范氏的脸面,而你却不敢提起旧事,是因为你也知道羞耻,知道自己当年是如何的下贱!”
范氏的身躯随着云安的斥责猛一颤抖,两手在宽大的衣袖下掐紧,走不得也说不得,完完全全让云安占了上风。这范氏,本非狠辣刁滑之人,又没有几分智慧,肆意辱人,便只能自取其辱。
此刻气候阳春,熏风阵阵,虽时近午时,但围观之人不少反增,都近乎废寝忘食之态要听云安说下去。这可比野史杂书里杜撰的故事,是本朝本地,真人真事。
“韦氏,历代簪缨,天下鼎族,就算是纳妾也必重出身,何况你范氏只是一个铁匠的女儿,常年随父经营店肆,迎来送往,抛头露面,教养且谈不上,更莫说清贞二字!可奈何,韦大将军喜欢你,常以保养刀剑为由光顾你家店肆,你二人不顾廉耻,私通情意,全不将韦家高堂放在眼里!甚至,不行嫁娶之礼,在韦将军的嫡妻之前就生下了一个女儿!”
话到此处,惊呼如潮。
有惊于云安胆大包天的,竟敢撕破丑事,直指当今的皇太子妃;还有质疑云安年小,却如何知道得这般详细;而更多的便就是嘲笑,嘲笑韦氏枉为世族,家风原来如此不堪,嘲笑范氏妄自尊大,原来不仅卑贱浅陋,而且佻薄浪荡。
“你……你竟敢!你,你住口!!”
范氏脚步虚浮,只能由人扶着站好,可她就算忍得下云安对自己的讽刺,也无法忍受她将矛头转向自己的女儿。韦珍惠已然地位不稳,若再因云安毁谤而名誉受损,那就真是无处立锥了。
但其实,韦珍惠早就明明白白地劝过范氏,要她敛,要她宽心,若真将此事张扬出来,吃亏的只能是他们自身。可惜,范氏不知醒悟,图一时意气□□柳氏,被云安一举拿准了这个绝佳机会。
云安冷笑着看向强弩之末的范氏,心里想起句俗语,穷寇莫追,可真的就此放过?那怎么可能!
“诸位!”云安忽而转向人众,举起手响当当击了三掌,将所有人的神都引了过来,“我知道诸位心中尚有疑惑,我这便自报家门!我裴云安,生母柳氏,出身河东世家,原是这位范夫人的丈夫,韦大将军明媒正娶的嫡妻!不才小女,便原是韦将军的嫡女!”
云安从来不齿韦家的血缘,如今当众承认,也犹带了十二万分的鄙薄。可到了旁人耳中,那成效是立竿见影的,许多人都瞪大了双眼,既不可思议,又更添兴致。
“那为何我现在不姓韦,这韦府里也没有我娘呢?”云安继续按着众人强烈的好奇心解释下去,“是因为!因为我阿娘出身清贵,贤良太过,致使丈夫别宅纳娶,任由贱婢取而代之!”
云安的声音越发激昂顿挫,多少双耳朵听着,却只有郑梦观能感受到她的苦痛。因云安正面对人众,他不敢过于靠前,于是小心遮掩,暗暗隐忍,手心里捏出了汗,眼中也成晶莹一片。
那日法华庵惊遇,他回头去问长姊,郑澜告诉他云安现在过得很好,可这算什么好呢?他心如刀割,想如今境地,都怪他自己,没有珍惜姻缘,没有护她周全。
云安话不曾断,领着众人细细品味这旧事。
“十七年前,韦家高堂业已去世,无人约束的韦将军为了将别宅贱妇堂堂正正接进门,竟就一纸休书,休弃了毫无过错,且刚刚生产完的嫡妻,就连襁褓中的小女儿也不要,只为给范氏贱妇和她的女儿腾地方!”
说到此处,云安稍歇了口气,然后回转身子,仍将凛然的目光朝向范氏,范氏已经撑不住了,脸色苍白,半倒在侍婢身上。而没了主心骨的家奴们也开始慌了,左看看右看看,步子不停动摇。
“世间凉薄之事常有,倒也不止韦将军一人枉顾人伦。况且,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丈夫,根本配不上我娘。”再开言,云安似乎松缓了些,而又在渐趋平静之时猛然高呵:
“然则!十七年后,这个贱妇竟还敢欺侮到我娘的头上!”
云安扬起了手中的鞭子,应着腾起的怒火,狠狠劈在了门首的圆柱上。天然微紫的楠木是难得一见的上等材料,此刻也不过成了马鞭下的枯木朽株,毫无贵重可言。
落下的马鞭又被云安举向范氏:“范氏!退一万步讲,我娘是嫡妻,而你,不过是个外室,便放尊重了讲,也不过是个继室。你有什么资格在我娘面前耀武扬威,颐指气使?!就凭你女儿是太子妃,将来还是皇后?!那你问过你女儿吗?她可许你鸡犬升天,可赞你鸠占鹊巢?!!”
与旧事不同,关乎皇家,关乎无辜的李珩,云安到底没有说得过于直白,只点明了韦珍惠一人。她也知道,韦珍惠的态度一向与其母不同,此刻用来问责,有一石二鸟之效。
范氏哪里还经得起,听到云安直言“太子妃”三字,终于支持不住瘫倒下去。如此,孰是孰非,众人眼中便都有了分晓。
好戏唱完了,云安也说累了,但上马离去之前,她又向近乎昏倒的范氏走近了两步,最后赠去一言:
“别宅之妇,私生之女,得意有时,终成笑柄。”
※※※※※※※※※※※※※※※※※※※※
昨天到一个喜讯,和我前后来到晋江写文的小伙伴出版了一本现言甜文,原名《赶在春风之前拥抱你》,出版更名为《每一秒的你,我都喜欢》。我把购买链接挂在自己的微博上啦,如果有喜欢这类甜文的小天使,可以去支持一下,甜甜的,缓解疫情带来的各种焦虑!
我的微博@祖传卷皮,她的是@温初礼。
谢谢大家,留言给大家发红包~
——————————
云安公主贵 忽醒然
云安往韦府去时是瞒着家中的,待到回转,事情早经众口传扬,自然也就为柳氏所知。柳氏并不怪责女儿,只是到底觉得云安冲动了些,恐怕范氏不肯善罢甘休。
“阿娘别怕!归根究底,是他们错上加错,若再三寻上门来,就算是金殿面君,我也敢将此事表白表白!天子脚下,王法是非,总不至让他们一家颠倒玩弄吧?”
云安眼见母亲来回踱步,忧心忡忡,心里也不急躁。柳氏叹声看向女儿,却摇头苦笑起来,不知是要夸这孩子体贴勇敢,还是要约束她这脾性。
正这时,裴宪回来了,步履匆匆,且一进门就道:“金殿面君,你也这么大的声音?”
“爹?爹……你回来了啊。”云安一惊,不自觉地后退了两步。心想,此刻尚不到下职的时辰,裴宪一向端正,必是听闻了好戏,回来管教她的。
裴宪瞥了云安一眼,似要责怪,却只转身拉住了柳氏的双手,道:“夫人可信我?这些事都交给我,我要把云儿带到京兆府去。”
柳氏自然深知裴宪的人品,可要把云安带去京兆府,难道是要公事公办的意思?云安一旁听了,虽不敢动问,却也很是疑惑。
“是韦家先告到你这处了吗?”柳氏猜度道。
裴宪一笑,宽慰道:“正是他们未有动作,我们先发制人。此事孰是孰非自不用多论,但明面上,是我们的女儿闹到了人家门前,所以我们须先自罚,才不落人话柄。”
柳氏一时忧心云安的安危,倒没去想解决之法,而裴宪一席话方令她茅塞顿开:“好,你现在就带她去!我这里无事,就在府里等你的消息,放心吧。”
裴宪也知柳氏通情达理,又安抚了一番,命侍娘侍婢好生陪护,这才把脸转向那位肇事之人:“走吧裴云安,京兆府有请。”
云安大觉惭愧,干笑了两声,蹭着门板一点点挪出了门外。裴宪随后也出来,直到门首上马前,却忽然正色道:
“云儿,你怎么不先来告诉我呢?你娘受了委屈不肯张扬,你就一个人跑去伸张,万一伤着了,她岂不是更难过?”
刚当着柳氏,裴宪丝毫不曾显露忧切之意,这时云安才明白他的苦心,低头歉疚道:“爹是因为我才到这是非之地为官的,我不想再因旧事连累你。况且爹没必要为那种人失了身份,我去,既名正言顺,也什么话都能说,才能治得了他们呢。”
裴宪又哪里不明白云安的心思,不禁感怀:“爹是什么身份?首先是一家之主,是你娘的依靠,是你的依靠,余下才是你所认为的身份。今后便记好了,什么事都有爹为你做主。”
再温暖的话也不过如此,云安几欲落泪,吸了吸鼻子,忙点头。裴宪心中踏实了些,抚了抚云安的脑袋,唤她上马出发。
已近申时,日头转西,除了赶往京兆府的父女俩,坊门下多是归家之人。然则,还有一个人,先已注目良久,此刻看着远去的身影,又毫不犹豫地跟了过去。
……
裴宪并未遣人打听韦家的动静,只是心中有数,防患未然。而既是要先“自罚”,便真的将云安下了京兆大狱,但所谓罪名也未定,就先关着。
不过,云安的牢房与众不同,一无杂草杂物,二与众犯隔离,三来被褥齐全,俨然是一间安逸的客房。裴宪将人送进来便去了前堂,准备随时应对。云安倒没什么担心的,只是静极无聊,后悔没将杂书带几本来解解闷。
就这般熬过了些时,云安渐觉倦意,便揽被盖好,合上了眼睛。可是,睡眠尚未深去,牢室外却传来匆匆的步伐声,甬道上有人过来了。她一想,应是裴宪得闲来看她,便立即凑到铁栅栏前观望,口中等不及呼喊:
“是阿爹吗?阿爹带好吃的没有?”
这声音在牢内回响,尚未落下那人便到了跟前,却——不是裴宪,是李珩。李珩又突然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
云安措手不及,身子也不知动弹,就扒在铁栅栏上硬邦邦地看着李珩。李珩也不言语,肩上披的玄色氅衣直凛凛地垂坠,将人衬得颇有几分肃穆。
良晌,还是李珩先动,走到牢室门前,轻轻一推,门开了。云安这才发觉,原来裴宪连牢门都没有上锁。于是,既羞惭,又尴尬,云安不赶紧站好,备着李珩问话。
李珩的喜怒不大明显,脚步停在云安一步之外,目光越发深邃,“白天我就知道了,但京兆府的人都认识我,我只能趁夜色来。”蓦然开言,李珩却是一片歉意。
云安细品这口气,似乎并无责怪之意,稍稍抬了眼睛,小声道:“我自己做的事,我一人承担,阿爹也会秉公处置的。”
李珩听了却忽然笑开,举手指向牢门:“就是这样秉公处置的?还是说裴公觉得你是个傻丫头,根本不必多事?”
“我……”云安顿觉窘迫,手掌在身侧乱搓,耳根通红,“我不知道我爹没锁门,他亲自带我来的,我也不会溜的。”
李珩不过玩笑,看她一切都好,心里也轻松了许多。韦家的事他再清楚不过,云安母女如何忍让他也明白,如今既已闹了开来,不管怎样权衡,他的心都向着云安。
“云安,你还不知,朝廷近日将有大事,韦令义已自北庭奉诏回京。当此局面,他的家事有亏,虽然有损私德,却并不能如何惩罚。我已去陛下面前领了治家不严之过,将此事变成了东宫家事。”
好几句话,云安听到心里去的,只有“韦令义回京”。她怔然,心底想起那个人,那人难道也随韦令义到了长安?
“云安,怎么了?是不是觉得委屈?”李珩不知那人的事,只看云安脸色变了,还以为她心有不平。
“没有,反正我已经出过气了,别的都无所谓。”云安忙敛形容,暗呼了口气,重又看向李珩。
李珩点点头,继续道:“既成了东宫家事,虽不能严惩,却也是由我全权处置。你放心,我必会还你公道。此事本就是非分明,裴公又不徇私情将你下狱,这舆情人言,其实都于你有益。”
李珩字字句句都是为云安着想,全不想自己夹在当中也会受人议论。云安的心里十分过意不去。“那,你呢?明明不是你的错,明明与你无关,你不委屈吗?”
李珩是经历过大风浪的人,他还真是不大在意此事对他的影响,况乎他口中的“大事”在即,区区风言根本成不了阻力。然而,云安能关心他,在乎他的感受,他是十分欣喜的。
“有你这句话,我便不委屈。”李珩动容地望着云安,心底情意已如汩汩春泉不断涌流,“云安,不会很久了。这样的事不会再发生,那些人也不会再有机会伤害你!”
这话,却突然令云安清醒了些。难道说,李珩给她的时间已经到了,终于要纳她为妃了?她诚然还是猝不及防,这半年余的相处,她并没有爱上李珩啊。
“云安,我已同裴公说了,让他与夫人都宽心,明日一早就可以领你回家,但我不便久留,也不能送你。你好好睡一觉,什么事都不要管。”
李珩没有说明,却言语间就要离开,云安的许多话也便堵在了喉咙里。她只有点了点头。
李珩淡笑颔首,便转身要走,又退回来,解了身上的氅衣披在云安肩头:“牢房到底寒气重,睡觉盖着,别生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