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建立了朱氏纺纱厂,三叔算是有了着落,朱舜看着默默干活的二叔和笑呵呵的老爹,心里也有了定计。

    水力钻床彻底开启了一场变革,崇祯现在又对火器非常的重视,绝对是大功一件。

    等到赌约到来的那天,正好可以趁着崇祯高兴,帮二叔要来王恭厂的总旗一职。

    二叔不管怎么说也是从关宁铁骑退下来的老卒,那可是袁崇焕的家丁亲军,又有亲手斩杀过女真鞑子的战功,一个总旗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至于老爹,朱舜不想让他出去干活了,以后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不缺钱花了。

    老爹的年纪也不小了,安安心心的在家里享福,朱舜再给老爹生几个大胖孙子,在家里含饴弄孙的颐养天年就行了。

    朱舜这几年没有成亲的打算,老爹的生活圈子只有官窑那么窄,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上官窑的匠头。

    在老爹眼里一个匠头,给个皇帝都不换,再说那个官窑圈子里全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只有当了匠头,老爹自己才算是真正出人头地了,没白活一回。

    正好也趁着这次的大功,帮老爹也求来一个匠头。

    只是连续换来总旗和匠头,水力钻床所带来的香火情也算是消耗的差不多了,朱舜自己不会有任何的提升了。

    朱舜的目标不是做官,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变士农工商里的工的地位,让科学家不再穷困潦倒,让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凌驾于官僚士绅之上。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从大明王朝就开始重视科学技术发展。

    什么做皇帝,什么君主立宪,比起彻底改变中华的国运都弱爆了。

    至于能不能成,就看朱舜的努力了。

    朱氏纺纱厂只是一个开始。

    朱舜处理完近代第一家纺纱厂的事情,距离赌约也没有几天了,越是临近赌约揭晓,京城里的气氛就越发的像过年一样,除了西法党人全都聚在一起喝酒。

    京城,崇国寺。

    寺庙后院有一间茶舍。

    三两蒲团,几幅茶挂,一方紫砂小壶。

    蒲团上有两人席地而坐,一名身穿茶褐色儒衫的老者,手持念珠,低声诵经。

    另一人身穿秀金色襕袍,坐在蒲团上静静煮茶。

    金之俊要是在这里,绝对会惊讶的发现,煮茶这个人竟然是一身土财主气息的郑员外。

    坐在茶舍里的郑员外,哪里还有半点的土财主气息,分明就是一位亮拔不群的名士。

    郑员外拿起小火炉上的铜壶,浇遍紫砂小壶的壶身,用作封壶:“先生,工部的戊字库、广积库,兵仗局,就连枪局也安排人手看着了。”

    “没发现有人拿着已经打造好的鸟铳交给朱舜,这一次看来是稳操胜券了。”

    “但是学生总是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感觉这一次东林党又要吃个闷亏。”

    诵经老者能被郑员外这么的恭敬对待,身份不言而喻了,就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听到向来直觉很准的门生,说了这句话,还是没有睁眼,低声说了四个字:“以技邀宠。”

    郑员外听到这莫名其妙的四个字,感觉有点驴头不对马嘴,正要仔细询问几句,眼睛大亮。

    “妙啊,妙啊,先生这条庙算堪称是国士之言了,让东林党立足于真正的不败之地了,就算朱舜赢了,也是输了。”

    距离赌约揭晓也没有几天了,要想把这条庙算运作好,估摸着要费不少的心思,郑员外就不在这里待着了。

    不过在离开这里以前,郑员外要把手里这只费尽心血找来的紫砂壶交给先生:“学生知道先生痴迷于禅茶之道。”

    “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一只上好的紫砂壶,裨益先生已经超拔俗流的禅茶之道。”

    “学生手里的这个紫砂壶,是大明三大妙手徐友泉大家,留在世上为数不多的珍品,还请先生笑纳。”

    吏部尚书接下来的表现,让郑员外知道自己这份费尽心机的礼物,算是送对了。

    曾经有位大晋商送给吏部尚书一场五十万两白银的富贵,吏部尚书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

    一个小小的紫砂壶,竟让这位决定无数官员升迁的吏部尚书,猛的睁开了双眼,精光熠熠,大笑道:“大善。”

    郑员外瞧见先生这么喜欢自己送的东西,现在的心情,就好比当初家里接连生了三个女孩以后,添了第一个大胖孙子,哼着昆曲,悠闲的离开了崇国寺。

    郑员外走出崇国寺的后院,立即又摆出了那副乡下土财主的样子,从怀里掏出来两颗镀金的保定铁球,在手里盘着,昂着脑袋说道:“回府。”

    刚坐在摆放着几十盆文竹的院子里,郑员外大手一挥:“去把各部的郎中请过来,就说老爷我要办一场赏竹宴。”

    夜晚,郑宅的丫鬟们陆陆续续的把宅子里的灯笼点亮,一名名身穿华服的大官,从后门走了进来。

    除了孙元化和金之俊,东林党的各司郎中们基本上都到齐了,瞧见这满院子的文竹,全部在心里骂了一句乡下土包子。

    文竹一般是以一盆为佳,最多不能超过三盆,郑员外可倒好,买了几十盆,再是风雅的东西,也被他土财主的做派破坏的干干净净。

    等到所有人都坐好了,郑员外以表演出来的土财主样子,表演出一副智珠在握的名士风范,笑道:“这一段时间,老夫一直在想一个怎么能让咱们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计策。”

    “冥思苦想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想出来了。”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想要彻底把西法党人推出来的朱舜碾死,就从他最擅长的地方入手。”

    “这场赌局咱们赢,那是一定的,如果真的出现了那个万一,只要皇上因为朱舜的功劳,提拔他,咱们就说朱舜以技邀宠。”

    “这样一来,朱舜就和擅长书法的蔡京,擅长蹴鞠的高俅,还有那个擅长胡旋舞的安禄山,没有什么两样了。”

    “只要和蔡京、高俅、安禄山这些奸臣反贼靠在一起,朱舜还有他身后那帮子穷鬼西法党人,有天大的本事,皇上也不会重用他们了。”

    “那什么乱七八糟的西法,也就不会成为咱们把持朝政的障碍了。”




第二十九章 校场验货
    “妙啊!”

    “太妙了!”

    “郑员外真是大才,不当官可惜了。”

    这群在宦海沉浮了多年的一司最高长官,虽然瞧不起从里到外透露着乡下土财主气息的郑员外,也搞不懂吏部尚书为何会选他当做传话人。

    但是这条庙算,真是太妙了,不管朱舜是输还是赢,最终都是东林党赢了。

    这段时间东林党发动庞大的人脉,严格监控工部戊字库、广积库、兵仗局、枪局这些地方,防止朱舜作弊。

    除了王承恩掌握的兵仗局,剩下三个地方的主官全都是东林党的人,朱舜就是想要作弊都做不成。

    这一场赌局他们赢定了,到时候就能把上次赔出去的钱,全部赢回来了。

    万一朱舜真的赢了,皇上接下来肯定要给朱舜升官,只要升了官,这条绝户计就可以起作用了。

    奸臣蔡京苦练书法,就是为了有一天宋徽宗通过书法,可以赏识他,后来蔡京还真的就凭借书法一步一步的成为了宋朝的右相。

    高俅就更不要说了,正是因为出神入化的蹴鞠技巧,得到了还是端王的宋徽宗的赏识。

    安禄山只是陪衬,也是东林党最毒的地方,意思就是在说只要朱舜得了权势,就会像安禄山那样造反,毁了大明王朝。

    一切就等九月初一了。

    九月初一,景山。

    景山对于崇祯和西法党人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赢了不少的钱,但是对于东林党和晋商来说,却不是什么好地方。

    上一次本来是稳操胜券的赌局,却在这里输了将近上百万两的银子。

    不过这一次嘛,东林党也好,八大晋商之一的黄永发也罢,稳操胜券。

    尤其是黄永发的族弟黄姓晋商黄永贵,早早的就过来了,今天他要亲眼看着朱舜进宫当个太监。

    把大半辈子心血输了个精光的黄永贵,已经知道了东林党的绝户计,不管怎么样,朱舜都没有好下场。

    黄永贵还特意搬了一把太师椅,大模大样的坐在校场边缘,悠哉悠哉的喝着上海县产的极品好茶岕片茶。

    一般的好茶,就算是苏州产的上好茶叶,一斤最高不超过二钱银子,今年涨了一些,涨到了三钱银子。

    黄永贵喝的岕片茶,一斤高达三两银子,唯有真正的达官显贵,还有黄永发这种大商贾才喝的起。

    黄永贵也不知道怎么和金之俊勾搭在一起了,旁边还坐着金之俊,估计是觉的今天过后金之俊要飞黄腾达了,就主动跑去找他狼狈为奸了。

    金之俊大马金刀的坐在最前排,不停有各部的主事,甚至还有几位郎中和御使,主动和金之俊打招呼。

    金之俊淡淡点头,算是回应他们了。

    瞧见金之俊的这副态度,那几位高官也没觉的有什么,官场就这样,谁让金之俊从今天开始要飞黄腾达了。

    等到数百名东林党成员和一些保持中立的公卿大臣们站好,几名穿着破旧寒酸衣服的西法党人,孤零零的站在一起。

    徐光启孙元化等人也不在意,更没注意东林党成员嘲弄的眼神,还有金之俊嫌弃的眼神,自顾自的站在旁边讨论自己的研究。

    没过多久,天子的銮驾也落座了,崇祯审视四周,瞧见了坐在最前排谈笑风生的黄永贵和大马金刀的金之俊。

    金之俊作为朝廷重臣,崇祯认识,那个看起来比起金之俊还要得意的黄永贵就不认识了,面无表情的问了一句:“金之俊左边的是何人。”

    王承恩低声说道:“启禀皇上,黄永贵。”

    听到这个名字,再瞧见他那副谈笑风生的状态,崇祯面无表情的脸容,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是个好人呐。”

    王承恩的嘴角,扯了扯。

    转念一想,可不就是好人,上一次把家产卖了也要送给朝廷七八十万两银子,这一次跑去找让他的族兄,又要送给朝廷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大大的好人啊。

    崇祯在笑,晋商在笑,东林党人也在笑,至于谁能笑到最后,就不知道了。

    一炷香以后,朱舜带领锦衣卫赶着十几辆驴车,进入了校场。

    看到这十几辆驴车,东林党人成员们和公卿大臣们心里咯噔一下,面色有些发白,难道又要像上次那样,把钱全部赔进去。

    朱舜跳下驴车,说出的话立即就把东林党成员和公卿大臣们的侥幸,击的粉碎:“启禀皇上,臣不辱使命,一共制造了一千三百二十七支燧发枪。”

    不仅超过了一千,还多达三百二十七,单是超出的部分比起王恭厂三个月的产量还要多。

    大马金刀坐在太师椅上的金之俊,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液,神色有些慌张的站了起来:“皇皇上,臣臣要查勘。”

    朱舜知道这里的人不会相信,朝着身后的锦衣百户点了点头。

    锦衣百户扬起手里的绣春刀,一刀砍断了车厢上的绳子,面容冷峻的说道:“兄弟们,查勘。”

    听到这句话,锦衣卫们都沸腾了,大笑着砍断了车厢上的绳子,他们当初可是亲眼目睹了一支支制作精良的燧发枪放进仓库。

    现在也让那些平时看不起他们的东林党人看看,好教他们把眼珠子瞪出来。

    随着一根根的绳子崩断,锦衣卫们打开箱子上面的盖子,取出放在稻草上的燧发枪,摆在了校场中间早就搭好的简易台子上。

    旁边还有一名太监负责查勘数目。

    “一支。”

    “两支。”

    “五百支。”

    “一千支。”

    都不用数到一千三百二十七,数到一千支的时候,东林党的底层成员们,不少人受不了这个打击,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他们输钱也就算了,这一次他们可是把家乡的亲朋好友也给坑了,眼看过年也没几个月了,他们还有什么脸面回家过年。

    本来还想着让老家的人听说他们回去了,亲朋好友们争先恐后的带着礼品去看望他们,巴结他们带着亲朋好友继续发财。

    现在倒是也争先恐后的去他们家,不过不是去看望他们,而是愤怒的去扒他们家的房子。

    本章是明代真实的茶价,已经很高了。如果上好茶叶,真的是动辄几十两一斤,估计就算是皇帝也喝不起。一般的官僚士绅家庭,一家几十口人,一个月最少要喝掉上百斤茶叶。几十两一斤,也就是说一个月光是喝茶就要几千两白银,一年几万两?本章的茶价来自于宋应星《野议·军饷议》,叶梦珠《阅世编·食货》。



第三十章 弹劾朱舜?
    上一次金之俊站着吓尿了裤子,以后估计连站着尿尿都困难了,按照赌约他要阉了进宫去服侍皇上。

    作为一个有着三四个女人的正常男人,这辈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一屁股坐在地上的金之俊连滚带爬的准备逃离这里,妻子孩子也不要了,爹娘亲戚也不管了,也是,过了今天还能有什么亲戚。

    那帮子亲戚见了他,还不得生撕了他,赶紧跑吧。

    还没等金之俊跑走两步,锦衣百户挥了挥手,两名锦衣卫架着他,像是拖着一条死狗一样,把他给拖了回来。

    在场所有的东林党人和公卿大臣,要么是偷偷掉眼泪,要么是用吃人的眼光瞪着朱舜,作为输钱输的最多的黄永贵,心里还有点窃喜。

    反正黄永贵已经破罐子破摔了,能看到族兄黄永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栽了一个大跟头,还是栽在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手里,倒也是一件挺值得高兴的事情。

    朱舜这段时间一直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圣贤事,不知道还有赌局这件事,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哭丧一样,用袖子遮着脸‘吧嗒’‘吧嗒’的掉眼泪,有点不明白了。
1...1112131415...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