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夜深人静的时候,私下里见面还可以,公开见面绝对不行,只要是和他公开见了面,不就是在说东林党已经原谅他了。

    郑员外头顶的那位尚书,可没有这个意思,万一造成了误会,别说继续当吏部尚书的代言人了,就是能不能保住家业都是一码事。

    这种事情不好明说,郑员外只能表现成因为金之俊输了钱,所以才不见面。

    管事转身刚走,郑员外脸色难看的说道:“就说老爷我白天不会见他的。”

    管事心中了然,老爷这是在点拨金之俊,让他晚上来。

    谁知道管事刚说完这句话,金之俊也不知道脑子抽了,还是怎么回事,破口大骂:“狗一样的东西,还敢摆谱。”

    “不见本官?你给本官等着,等过了这段时间,本官让你跪下来求我见你。”

    金之俊对于弹劾朱舜那件事,已经十拿九稳了,这才有底气敢骂吏部尚书的代表,骂完以后感觉自己尤其的神清气爽,心情十分不错的离开了这里。




第十七章 量产坑人
    金之俊自从知道朱舜停下了火绳枪的制造,每过去一天,心情就高兴了一分。

    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金之俊心里的兴奋劲,简直就像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处于爆发的边缘。

    过去最难以下咽的素菜,吃在嘴里味道就像是在吃羊肉,平日里喝个白粥也是津津有味,喝的是美滋滋的。

    家里人甚至都开始怀疑金之俊是不是因为上次那件事受了打击,得了脑疾,或者是中邪了。

    最让家里人担心的是,金之俊在平时竟然有事没事赏给下人银子,以他铁公鸡的性格,以前别说是赏银子了,就是半个铜子也没有。

    尤其是今天早上,金之俊坐着轿子去上朝的时候,走到府邸门口的这一段路,竟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起来。

    金之俊压抑了一个月的高兴,终于在今天要爆发了,兴奋的他一个晚上都没睡着觉,睡不着,也不想睡。

    他似乎已经看到自己一封弹劾,把朱舜弹劾倒了,自己成了东林党和西法党人眼里的香饽饽。

    为了争抢他,东林党和西法党人在朝堂上大打出手,打的是你死我活。

    最后金之俊谁都没选,自己成立了一个俊党,一步步的从郎中做到侍郎、尚书,最后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政治盖过张居正,名望胜过王阳明。

    早朝开始。

    站在金之俊旁边的几个东林党郎中,都觉得金之俊今天有点不对劲,有点过于亢奋了,就像是吃了一斤五石散才过来上朝。

    那几个东林党郎中感觉金之俊不对劲,下意识的远离了他一些,就像是躲避鼠疫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金之俊洒然一笑,淡淡的看着这几个东林党郎中,过了今天想要巴结自己,都没有机会了。

    崇祯刚在龙椅上坐好,金之俊派头十足的慢悠悠从朝班里走了出来:“启禀皇上,臣要弹劾王恭厂掌厂朱舜。”

    说完这句话,金之俊静静的等了片刻,等到文武百官全部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金之俊这才继续说道:“启禀皇上,朱舜担任王恭厂掌厂也有两个月了。”

    “但是这个朱舜整天玩忽职守,只知道利用自己的职权假公济私的研究一些奇技淫巧。”

    金之俊说到这里刻意停顿了一下,看到了崇祯满脸的平静,心里奇怪,怎么没把皇上的火气勾起来,只能继续说道:“上个月还好,这个月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不仅是不安排工匠们打造线膛枪,更是让所有的工匠停下了鸟铳的制造,公器私用的帮他打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皇上啊!”

    金之俊突然跪在地上哀嚎起来,一惊一乍的,文武百官都被他吓了一跳,就连崇祯也是吓的心脏猛的停了一下。

    金之俊跪在地上,眼泪不要钱一样,不停的往下掉:“皇上啊!火器是什么,火器是大明王朝对抗女真人最后的希望了。”

    “朱舜这么做,说是玩忽职守,其实是在断绝我大明王朝的国运啊!”

    “臣怀疑他和那个范文程一样,早就当了贰臣投靠了女真人,担任王恭厂掌厂只有一个目的,毁了大明的国之重器,断送我大明的江山啊!”

    崇祯从刚开始的不以为然,渐渐觉的事态有些严重了,慢慢的竟然被金之俊说服了。

    崇祯最看重朱舜的地方,就是他发明了足以改变一个时代的燧发线膛枪,现在可倒好,一支燧发线膛枪没造成,就连鸟铳也不制造了。

    可不就是像金之俊说的那样,朱舜这是在掐灭大明王朝对抗女真人最后的希望。

    崇祯再怎么看重朱舜,也因为他的胡闹,心里产生了一些恼怒,语气不善的说道:“去把朱舜宣进来。”

    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关乎国运的高度,王承恩就亲自跑了一趟,因为廉吏那件事王承恩对于朱舜还是挺有好感的,就不留痕迹的提醒了朱舜一句。

    幸亏朱舜当初打造水力珍妮纺纱机的时候,自己掏了钱,给崇祯和王承恩都留下了清廉的印象。

    要不然王承恩也不会提点朱舜一句,让他有了一个心理准备。

    但凡是第一次进入金銮殿,就算是当朝首辅李标,年轻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走路都不知道先迈哪一只脚。

    朱舜走进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又在百官的注视下,却是不慌不忙,一步一步的走了过去。

    朝廷里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东林党人,看见了朱舜走进来,彻底炸了锅了,纷纷开始弹劾朱舜。

    从流放开始,说到最后,居然建议崇祯灭了朱舜的九族。

    朱舜站在朝堂中间,面对着血雨腥风般的各种弹劾,没像一般人那样吓的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始终保持着一脸的淡然。

    “肃静!”

    其实也不是淡然,朱舜突然想到了一个机械方面的关键点,走神了,这股足以把一个人撕碎的强大心理压力,根本就没听见。

    没有听见这些腥风血雨般的弹劾,就和没说一样,朱舜哪里会有什么心理压力。

    想通了那个关键点,朱舜在文武百官这人怕是个傻子吧的表情下,忍不住点了点头,像是在说东林党弹劾的真有道理。

    点头也就算了,嘴里还念叨了一句话:“没错,就是这样。”

    金之俊赶紧第一个跳了出来:“这个朱舜都认罪,皇上赶紧治他的罪吧。”

    “啊?”朱舜想通了关键点,也就回过神了,听到一个不认识的正五品官员说是要治他的罪,奇怪的看了他一样:“治罪?治什么罪。”

    朱舜想起来过来的时候王承恩说的一句话,恍然大悟的说道:“皇上说的是王恭厂那件事吧。”

    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看到朱舜这一连串的表情,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大家拼了命的在这弹劾,唾沫星子都飞出来了,说的是口干舌燥,结果对方一句话都没听进去,郁闷的都不想吐血了,都想掐死朱舜。

    崇祯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第十八章 搬迁王恭厂
    看到朱舜回过神来了,东林党成员们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再次腥风血雨的弹劾朱舜。

    一个人骂你,没事,两人个骂你,没事,十个人骂你,还有可能没事。

    如果是几百个人一起骂,绝对能把一个人给骂的崩溃。

    朱舜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了,抢先一步问了一个很愚蠢的问题:“请问各位,王恭厂一个月能制造多少鸟铳。”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以前,这些五体不勤不识五谷的东林党成员,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自从崇祯继位以后,开始重视火器,朝廷里的官员能够亲手打造鸟铳的,估计除了西法党人没有几个了。

    但要是只用嘴说,东林党成员们绝对是说的天花乱坠。

    吹嘘也不能凭空吹嘘,要想让自己的吹嘘让别人相信,自己必须对一件事有一个很深的了解。

    东林党成员为了让自己的吹嘘比真事还真,恶补了关于鸟铳的知识,脑子里立即就出现了一百支这个数字,就像壹加壹等于贰那么简单。

    金之俊为了独吞把朱舜拉下水的大功,抢先说道:“你一个王恭厂的掌厂,竟然连一个月制造多少鸟铳都不知道,真是可笑。”

    “虽然本官只是一介文官,但本官足够关心这个国家,也就知道很多不必知道的事情。”

    “你既然问了,那本官就告诉你,一个月一百支。”

    金之俊的这句话,踩了朱舜的同时,又抬高了自己,堪称是一句庙堂勾心斗角的典范,让那几位东林党的尚书都忍不住产生了爱才之心。

    好一副伶牙俐齿。

    朱舜没去在意金之俊说了什么,又问了一句很无知的话:“请问这位郎中,两个月是多少支鸟铳。”

    “哈哈。”

    “哈哈。”

    “哈哈。”

    朝堂上顿时出现了一阵哄堂大笑。

    金之俊也是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连个最基本的算术题都不会,自己和这种乡下人一般见识,真是降低了自己的档次。

    金之俊忍住轻拍朱舜肩膀的冲动,以一副好为人师的口气,教育他道:“记住了,两个月就是两百支。”

    崇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可是还没等东林党成员笑完,没等崇祯的眉头完全皱起来,东林党成员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崇祯激动的差点坐起来。

    朱舜面朝着崇祯,说了一件很正常的小事:“启禀皇上,臣能在下个月交付一千支鸟铳。”

    金之俊补了一句话,只是一句话,顿时有着打蛇打七寸的效果,浇灭了崇祯的激动:“不就是增加工匠嘛。”

    “要是有足够的工匠,别说一千支鸟铳了,就是两千支鸟铳都能交付。”

    朱舜知道对方在攻讦自己,但不得不说这个正五品官员真是人才,自己都忍不住为他叫好了,这个口才真是到了颠倒黑白的地步。

    不过也得谢谢他,帮助自己捧了一下哏,要不然还真不好抖下一个包袱。

    朱舜笑了笑,淡然道:“臣的意思是,只用现在这么多的工匠,臣就能交付一千支鸟铳。”

    朝班里最懂火器应该就是西法党人了,他们比其他官员更懂得火器的制造,清楚的知道一支鸟铳只是钻磨枪膛,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孙元化实在是不忍心朱舜一步步的走进金之俊提前埋好的大坑,小声提醒了一句:“要是完成不了,可是欺君之罪。”

    要是没有水力钻床,朱舜还真的就会被金之俊,一招毙命。

    但要不是这个月才打造了三十来个水力钻床,朱舜都敢开口说三千支鸟铳,吓死这帮没见过世面的土鳖。

    一个月交付一千支鸟铳,这可是五千名工匠才能完成的重任,王恭厂实际上只有五百工匠,崇祯不是不相信,只是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朝廷里的人哪里知道工业社会对于农业社会的冲击力有多大,也不指望他们能够理解,朱舜只能用事实说话:“皇上,再这样争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样吧,一个月以后臣要是交付不了一千支鸟铳,就主动辞去王恭厂掌厂。”

    在金之俊的谋划里,朱舜辞去王恭厂掌厂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哪里会这么轻易的放过他。

    就是因为他,才让金之俊眼看就要平步青云的仕途,变成了断头路。

    金之俊突然插了一句:“你我不如立下一个约定吗,谁要是输了,谁就进宫服侍皇上。”

    朱舜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金之俊,感觉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竟然会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

    太监这么好?怎么抢着要当太监。

    不过看在金之俊这么渴望的份上,就勉强答应了:“行吧,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要把王恭厂的匠作间和火药间分开,把匠作间建造在永定河的边上。”

    金之俊现在正处于阴谋得逞的巨大喜悦里,生怕朱舜不答应,就主动帮他说了一句话:“只要是能在一个月内造出一千支鸟铳,别说是搬到永定河边上,你就是搬到东海边上也是应该的。”

    不只是金之俊帮他说话了,既然开了这个口,东林党的成员们也帮他说话,倒不是真的为了帮助朱舜,而是因为天启六年发生的一件事。

    天启六年,王恭厂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爆炸。

    震塌了一万九百三十多间房屋,死亡了两万多人,工部尚书董可威的双臂都折断了,两名御使更是被震死在了家里。

    那件事可以说是震惊了朝野上下,到现在朝廷里的文武百官想起来这件事,还是心有余悸。

    毕竟天启六年距离如今也就三年的时间,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一直想让王恭厂搬到外面,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合理的借口,终于可以把这个王恭厂搬到京城外面了,纷纷开始赞同这个建议。

    朱舜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没有资格在朝堂上参加朝会,提了一个要求,没有什么事就回王恭厂了。

    王恭厂的那场爆炸应该是对于火药的保存不当,朱舜回去还得想个办法,好好的保存好这些海量的火药。

    朱舜可不想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搞起来,自己的小命就先交代在这里了。



第十九章 一排水力钻床
    王恭厂的搬迁可不是一件小事,首先要先一个黄道吉日,还要进行上梁、暖宅等等风俗习惯,没个小半年时间,王恭厂搬不走。

    朱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只是带着王恭厂里的工匠们把那三十台水力钻床摆放在永定河的河边,在外面筑造了一圈土墙,搭建了一些临时住的棚子,就算完事了。

    朱舜这几天搬迁王恭厂的时候,东林党和晋商也都没闲着,上一次黄姓商人被坑的裤子都给当了,不甘心的他找上了自己的族兄。
1...678910...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