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刘芳亮,你这是什么意思”

    “呵呵。”刘芳亮低头摸了摸手中刀,似笑非笑的问道:

    “闯王在西安都说过什么高蛮子,才这么几月的功夫你就给忘了个精光”

    刘芳亮是李自成最信任的心腹之一,而高宝曾是曹操的部下,虽然李自成用强大的实力吞并了各路农民军,但像高宝这等人长久以来依然是不服不忿,因而对这个闯营的大将也是忌惮万分。

    在往常强抢民女的时候,高宝惧怕刘芳亮还是会听话,现在他捏了捏手中女子柔软的部分,一时也不舍得放下来,只能是强自挤出一副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道:

    “闯王说让弟兄们对百姓秋毫无犯,我高宝当然记得!”

    “可这娘们算得上百姓吗,她可是官家的人,弟兄们昔日都曾遭官家非难,这才投奔了闯王,为的就是求条活路,替死难在官差手上的家人报仇雪恨,你刘芳亮管的是不是也太宽了!”

    其实刘芳亮明白,高宝说的不错,这女子的的确确是官家的人,但他就是看不得这中孱弱毫无反抗能力的弱女子受此非遇,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却也没有退让的打算。

    “闪开!”

    高宝抱着女子怒喝一声,就要从刘芳亮身侧硬顶过去,然而刘芳亮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连顶几下都没能挪动丝毫,显然没什么避让的打算。

    看着高宝又惊又怒的表情,刘芳亮满脸杀意,连笑几声,眼中满是不屑,猛地将手中马刀捅进高宝小腹,又在里搅了搅。

    “噗...”高宝一口鲜血喷出。

    刘芳亮突如其来的攻击使得怀抱美人的高宝毫无反抗能力,此时他再也顾不得行那苟且之事,当即捂着小腹不断惨叫求饶。

    显然,刘芳亮并不打算放过他,连上几步补了几刀,这才厌恶的将尸体扔在脚下,回身说道:

    “不服从闯王号令,再有侵犯民女者,皆如此类!”

    望向悠悠转醒的女子,刘芳亮面上闪过一丝无奈,转头冷冷道:

    “你走吧,离霸州远点!”

    本来和高宝一样面色淫荡的头领们都是惊的连退几步,各自望了几眼,赶紧抱拳跪在地上连称尊奉闯王之令。

    当天夜里,霸州城内的一处民房之中,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四个百姓满身鲜血的躺在里面,周围则是环坐着几个顺军头领。

    几个人都是高宝的心腹,自然也都曾是罗汝才的部将,白日里因为惧怕那刘芳亮,所以才一声不吭,到晚间特意找了个偏僻的民居发泄胸中愤懑。

    中间的桌上摆着不知从何而来的酒肉,几个高宝心腹都是满脸的愤愤之色。

    “这刘芳亮真是欺人太甚,自恃有闯王做靠山,居然当众杀了宝爷,这口气怎么出!”一个高宝的心腹喝了口酒,这才愤愤说道。

    “就是,就连罗大王都非常器重宝爷,他刘芳亮凭什么杀!”

    听了这话,另一个人摇头道:

    “别想了,没机会的。到处都是刘芳亮的人,咱们势单力孤啊,谁也不想当下一个死在刘芳亮的手里的人!”

    “罗大王都死在李自成手上,哥几个又能怎么办”

    谈及与此,几个人都是唉声叹气的喝闷酒,的确,虽然军中有不少人曾是各路义军旧部,但自从革里眼贺一龙和曹操罗汝才被杀之后,义军便是不复当初,人心分散,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忽然间,最开始说话那人想起来什么,灵机一动道:

    “投奔朝廷怎么样,前些日的圣旨大家都听过,据说有些官军已经开始发饷换装,应当是真的!”

    这想法几人可是从来都没想过,一个心腹满脸紧张的走出去关紧院门,这才回来低声道:

    &nbs




第八十六章:偏师北进,人心浮动
    崇祯十七年的春节,所有人都在家中庆贺新岁,崇祯皇帝在宫中面对挥师百万的大顺军手足无措,黄得功却在率部讨贼。

    就在一个多月之前,黄得功再立大功,擒斩叛贼刘超,将其部众一万余人就地解散,战后所得的所有兵器、衣甲和钱粮都交到了当地官府衙门充公。

    看黄得功,崇祯皇帝大喜不已,本来今早还在对唐通这个人有些不把握,这时候黄得功到了,毫无疑问,先锋印的归属者也就到了。

    “黄闯子一到,朕便是高枕无虞了,流贼定矣!”

    听到崇祯皇帝有些打趣的话,众将也是纷纷附和,连称黄得功勇猛,黄得功一个直爽的汉子,面对辱骂、威胁都可以面不改色,此时却是闹了个大红脸,说不出话来。

    想到黄得功作战之前的习惯,崇祯皇帝笑着道:

    “朕在宫中便是久闻,这开原出了个黄闯子,别号虎山,脸色如虎,胆识过人,每逢战前必痛饮一坛,其后杀敌如麻,脚下贼首如山。今日亲眼所见,朕心甚慰!”

    张世泽也是在一旁说道:“这些传闻臣也曾听过,据说闯军的人除大小曹之外,当属最怕这黄虎山,此战我大明必胜!”

    黄得功连连摆手,蹲在地上说道:

    “末将身受皇恩,唯有矢志报答而已!”

    崇祯皇帝不置可否,清了清嗓子,正色道:

    “此番出兵,朕御驾亲征,自领神武军、甲子营为中军。以英国公张世泽率部为左军,定西伯唐通率部为右军,靖南伯黄得功挂讨贼先锋印,率部为先锋。”

    “明日起营南征,号称十万,誓师讨贼!”

    黄得功与众将虎躯一震,纷纷抱拳喊道:

    “末将等谨遵皇命!”

    ......

    本来在历史上,黄得功根本来不及北上勤王,但是如今直到五月份流贼都没能攻破京师,他和各地的忠义之臣一样,都有了充足的时间来京勤王。

    李自成自打代州之战后便再也不能势如破竹,被挡在小小的宁武关近三个月未能寸进,随着时间的推移,明顺双方本来绝对胜利的天平,却是在逐渐向崇祯皇帝这边倾倒。

    在这三个月期间,崇祯皇帝在京师编练新军,大同、宣镇总兵相继易换,都是李自成的仇人,降顺便是无从谈起。

    宣、大不断派兵援助宁武,明顺双方在宁武关的博弈规模已经越来越大,而关外的清军也已经由多尔衮亲率,八旗四出,欲争得一席之地。

    勤王之师与京畿各处奉旨撤回的官军齐聚在黄村,总人数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不过这还不是天下勤王兵马的全部。

    除此之外,天下间仍有许许多多的忠良之士起初或为事所困,或为路所阻,都没能及时抽出手,到了五月份,他们都在用最快的速度赶来京师。

    四川的秦良玉在年初奉诏,但至今都未能抽出手来勤王,正在和张献忠死磕,就连在武昌不动一步的左良玉部,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居然也派几万人北上和流贼打了一场。

    虽然仍然败北,但左良玉却给其余军将一个假信号,那就是他已经在努力勤王,左良玉都已经象征性的派人北上,山东总兵刘泽清便是整日如坐针毡,面对不断从自己境内经过的各路勤王大军,不知如何是好。

    宣镇方面,原镇守总兵官,也便是历史上飞书投降李自成的那个王承胤已经被缇骑传旨斩首,高杰据说到了任上的第一时间就将朝廷运送的饷银和兵器补发下去,稳定住军心。

    高杰在宣府镇城厉兵秣马半月由于,前不久也是由宣府镇城誓师出发,高杰所部兵南北两路,一路三万余人驰援宁武关,另一路则由他亲自率领,直奔京师勤王。

    高杰这个人说起来有点意思,他原本也是李自成的部下,只不过刘国能投降朝廷是因为不肯背负反贼骂名,自诩忠义,而高杰却是因为给李自成戴了绿帽子,被追杀出来的。

    他和李自成有夺妻之恨,再加上两人为敌多年,早已是刻骨铭心之仇,历史上的高杰虽然为人桀骜,经常不听指挥,但在大事大非的判断上却异常清醒,从未提过投降流贼或鞑清的事,对于朝廷堪称忠心。



第八十七章:小伙食也有大讲究
    “皇上,就这么将他放走,会不会”

    看着被番子踉踉跄跄带下去的顺军小头领虎子,张世泽欲言又止,崇祯皇帝也是叹口气,说道:

    “朕何尝不知此事有风险,可自古以来,机遇便是与风险并存,扛得住风险,方能抓得住机遇。”

    “太祖雄才伟略,一统天下,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其间选择何尝没有担当过风险,若是畏首畏尾,岂有我大明之天下!”

    说罢,崇祯皇帝转过头去,说道:

    “朕意已绝,此事不必再议,吩咐众将安排好人事,明日丑时放饭,寅时集合,卯时举办誓师仪式,若有怠慢,定斩不饶!”

    崇祯皇帝话说的严厉,但其实这不过是为了稳定人心之举。

    在心中崇祯皇帝也知道这是场豪赌,这个流贼如果是刘芳亮的奸细,自己这大营的一切就都是被流贼知晓,但如果他是真心实意,自己打胜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崇祯皇帝心知肚明,虽然官军在自己的以身作则之下鼓起勇气,但这勇气实际上非常脆弱,急需一场酣畅的胜利来巩固。

    这场胜利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自己是皇帝,就要以身作则,就算心里没谱,那也得装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给别人看才行,不然下面的人怎么会有信心。

    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崇祯皇帝翻来覆去睡不着,只能是望着有些稀松的月光,独坐宫中的周皇后这时候是不是也在想自己

    夜里官兵们早早的就睡了,大家都听到军将说的话,兴奋激动之余,恐惧也是不可避免,不过一想到大明的皇帝就和他们吃睡在一起,兵士们便又会在心中鼓起无限的勇气。

    “为了大明,为了后辈将来能拜托这该死的军户身份,就算明日会战死沙场,也要和流贼拼他个你死我活!”

    有些人嫌麻烦,甚至夜里也是披挂着盔甲,睡觉时就将刀枪立在自己床铺旁边,准备一听到号令便立即动身集合。

    有些人怕自己万一明天死了,没人照顾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妻儿,便是就着微弱的火把开始给家人写诀别信。

    当然,信是写了,但究竟能不能有人读到还是两说,权当是个寄托吧。

    夜半子时,除了安排巡视的兵士以外,大部分人都已经陷入沉睡当中,黄村大营伙房却是叮叮咚咚的开干了。

    “哟嘿,二两白盐四两姜,五斤炒面二茴香,若要香甜又可口,请加半斤杏仁和面炒~”

    伙房的老军头一边在唱着时人耳熟能详的‘炒面方歌’,一边亲自出手,在其它兵士还没动作的时候,伙房却是先忙了个底儿朝天。

    这炒面方歌,说起来还是从明成祖朱棣北伐蒙古时流传下来的,自打那时候起,官兵行军在外除了简陋的干粮以外,最好吃的便是这幽香的炒面了。

    眼下这崇祯年间,官兵能有个窝窝头啃都已经算得上幸福,至于什么干粮和炒面就更别想了,许多人压根就没奢望自己能享受上。

    说起来,这此的军粮和炒面还是崇祯皇帝补发下来的,不然大家又要饿着肚子去打仗。

    不多时,门外走进来一个穿着大内太监服饰的人走进来,先是猛地吸了一口空气中的香气,这才尖笑起来:

    “哎呦嚯,好你个老邢嘿,这么多年了,这伙房的手艺还是没落下,咱家早就说了,把你找回来准没错儿!”

    闻言,伙房军头老邢嘿嘿一笑,迎上前说道:

    “原来是尚膳监的李公公到了,老头子我能找回这份差事,全赖公公提携,是什么风儿把您给吹来了”

    这李公公又是一笑,回身拍了拍手,说道:

    “来呀,把东西都抬进来吧。”

    老邢看着被尚膳监小太监们抬进来的麻袋,一时说不出话来,蹲下打开麻袋查看一番,却是又惊又喜,乐的都合不拢嘴。

    “这这这,这些东西是从哪来的”

    看老邢夸张的样子,伙房的伙夫们纷纷抱着好奇的心思打开麻袋,见到里面的东西也是吃了一惊。

    麻袋里全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除了砂糖、胡椒这些稀缺材料以外,甚至还有不少枣子和腊味儿,这些在平日里可是见都见不到的。

    “瞅瞅你们这副大惊小怪的样子



第八十八章:请贼入瓮
    “他娘的又是空城!”

    刘芳亮怒骂一句,将眼前趴着的县官踹倒在地。

    “人呢,人都哪去了!”

    现在的大顺军,早已没了当初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那种兴奋感了,正相反,每当攻克一个地方,见到依然空无一人的城楼后,他们的疑虑便会增加一分。

    由于闯王的令旨,刘芳亮虽然明知朝廷有阴谋诡计在等着自己,却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向前,分出一些头领前往已经占领的地区安排官员。

    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些地方投降的全都是让流贼们觉得无用的文官们,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张嘴吃饭,对如今的大顺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些官吏是一点用处都没有,而且没了原本朝廷官军的补充,不愿放弃已占领城镇的刘芳亮就只能不断分出兵马前往各地驻防。

    这样一来,在几天几内,大顺军的数量便是锐减了几万人不止。

    朝廷这一招是谁也没想到的,崇祯皇帝在十七年干了无数件有违祖制的事情,那脸皮厚的跟京师的城墙一样,根本不像个正常的皇帝。

    直接向军中发布罪己诏,废除军户屯守制,相比这些,从前那些诛九族、夷十族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了,如今居然又在京畿一带搞起坚壁清野这一套。

    官军撤离还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他们带走了大部分顺军赖以生存的府库钱粮,仅剩的一小部分,完全不足以刘芳亮稳定日渐暴躁的人心。

    顺军用来补充新鲜血液的百姓和流民也都是随官军四散,难以补充兵员和难以维持军饷的窘境没有去寻崇祯皇帝,反倒先找到了刘芳亮的头上。

    官军在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之下士气如虹,大顺军却是日渐式微。

    在这种情况下,刘芳亮不得不去思考退路,自己到底要按照原定计划攻打京城还是直接退回陕西,因为很显然,李自成已经不可能来了。
1...2425262728...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