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史上最强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直接攻打京师,刘芳亮明白,崇祯这个狗皇帝将整个京畿的明军拧成一股绳,或许就在前方磨刀霍霍,而自己又是偏师深入,此战必然没有从前那么容易。

    可说起退回陕西,他又觉得很不甘心,都打到京畿来了,怎么能如此轻易就放过那狗皇帝一马

    刘芳亮最后还是决定继续北上,在凌晨时分,十几万大顺军在他的一声令下驰出逐州城,直奔下一个目的地——良乡。

    逐州又称京畿南大门,崇祯皇帝将此地拱手相让,便相当于将整个京畿暴露在大顺军的眼前,而良乡在逐州的东北面,是刘芳亮北上的最后一个城镇。

    刘芳亮既然有心北上,那逐州便需派兵镇守,良乡也是必取之地,这样才能给大顺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良乡不过是个县城,距黄村很近,急行军之下半天的功夫就到了,按寻常县城来说,留驻官兵规模不大,也就是在千人左右。

    良乡如果没有官军镇守,那便说明各地官军全都奉旨扯进了北京城,刘芳亮准备取下良乡之后,再看情况再做最后的决定。

    京畿一带比起中原实际上根本好不到哪里去,白骨露野随处可见,有些是饿死在路边的百姓,有些则是被商队和乱兵随地杀死充饥的牛羊马匹。

    刘芳亮以前是个种地的,妻子就是被官差祸害,此时在他脚下这些地头都曾是再好不过的良田,因为官府与地方豪强互相勾结,这才导致民不聊生。

    他深信不疑,那个高高在上,整天大鱼大肉的皇帝正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每当想到这里,刘芳亮便会在心中升起无限的动力。

    “将军你看,良乡到了!”

    刘芳亮点点头,看着地平线上升起的角楼,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下令继续前进,大约一炷香的功夫,大批顺军总算是来到城下。

    实际上,刘芳亮早早就在留意城上的动静,并且神情紧绷,随时准备下令迎战,长时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城楼上没有站着人并不代表城中没有守军。

    崇祯皇帝除非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子,否则不会不知道良乡、逐州两地的重要性,刘芳亮也不相信崇祯皇帝调回京畿守军,就单单只是为了守住一个北京城




第八十九章:瓮里有洞
    看见这个情况,城上巡逻的顺军兵士就算再傻也明白是发生了什么事,胆子小点的那是撒丫子就往回跑,还有人已经开始仓皇的到处乱窜。

    大部分人都是面色震惊,但毕竟安排守城的都是些老兵,这么久过来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夜里虽然四面都是火光,但从前又不是没见过这个场面,经过最初的惊恐之后,很多人开始稳定下来,一面组织抵抗,一面将此事驰报正在县衙中休息的刘芳亮。

    “官兵夜袭了!”

    “快去通禀刘制将军!”

    方才那个巡哨的流贼便是黄得功用三石力弓射下来的,他在战前好喝满坛黄酒来给自己加气,而在战斗时独特的提振士气方法正是以射贼开始。

    明军见主将如此神勇,自然也不会给流贼任何喘息的机会,从暗处跑出来之后,便是将一架架简单的云梯架在良乡县城城墙的垛口边。

    前排的官兵用牙咬着刀,在他们爬云梯的同时立即又有一队步弓手来到城下,这些弓箭手张弓搭箭,瞄准城头那些流贼便是突放冷箭。

    “嗖嗖嗖——”

    明军的步弓手显然没有关外鞑子那么强力,就算这些人已经是精挑细选出来,射出的箭簇还是稀稀落落,多是各自瞄准一人随意开火,互相也没什么交流,根本称不上箭雨二字。

    事先崇祯皇帝已经命人统计,带出来的火器真正能用的只有三千杆。

    有可能在战时出现电影里演的那些炸膛、哑弹之类的都已经带回兵仗司和军器司回炉重制,崇祯皇帝起初一听还挺开心,有三千杆能用还真出乎自己的意料。

    可后来才被浇了一头冷水,正能用的这三千多杆火铳不全是想象中的鸟铳,有一大部分都是土铳和三眼铳。

    三眼铳威力是有一些,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骑兵多是装备此器,不过三眼铳和三眼铳之间也有区别,吴三桂那个是他自己出钱让辽东匠户打造,全是最新款。

    就是没用朝廷一分钱,实际上朝廷也没钱可以给。

    现在崇祯皇帝在附近卫所搜刮出来的这些,后面多是刻着天启、万历的字号,甚至有以少部分是嘉靖年遗留下来的。

    莫说战斗力几何,这玩意崇祯皇帝自己都不敢用,生怕一摸就散架子了,怎么能给兵士发下去

    土铳就别提了,一般都是农家用来吓唬山贼的,稍微穿戴副像样点儿的盔甲就很难破防,压根没什么战斗力。

    换句话来说,起码在这场战斗中,鸟铳和各种火器应当是派不上什么用处的,还是挑选步弓手用处更大一些,至于火器的事儿,等打完了再说。

    所幸黄得功的部下久经善战,神武军也是久经操练,能拉弓远射人不在少数。

    明军有很多优势,熟悉城内外环境是其中一方面,军中便有良乡的把总和千总,甚至还有些本地兵士,他们都在战前详细说说明了城垛和城墙的高度情况。

    这个年代培养一个合格的步弓手非常困难,即便黄得功的麾下中,擅长拉弓射箭也不算很多,加上神武军,能达到远射要求的步弓手也只有一千多个。

    崇祯皇帝将这一千多名还算合格的步弓手全部加派给黄得功,不是什么偏心,本来素质就不怎么样,当然攥成一股绳才能发挥战斗力。

    这个道理很多军将都明白,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崇祯皇帝是个现代人,所以在战前肯定是要和各总兵、指挥使详细制定计划。

    其余各门的明军主要是佯攻,黄得功这里才是关键的破局点。

    黄得功打起仗来不管不顾,往往都是冲在第一线,但现在这次他并没有,只是在城门口密切听着里面的动静。

    随着明军涌上城头,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就此展开,起初似乎是官军占了出其不意的优势,但好景不长,似乎又有流贼赶来支援,伤亡的官兵开始增多。

    过得一炷香的功夫,黄得功面对部下伤亡,终于是等不下去,正要亲自登城强攻的时候,城门却忽然被人开了一个小缝。

    这小缝越来越大,一群手持马刀的流贼出现在众官军眼前,为首那个头领正是前些日入黄村大营投诚的虎子。

    &n



第九十章:千里奔袭
    “饶命啊刘将军!”

    周员外穿着绿色绸袍瑟瑟发抖,不断求饶,身旁一起被押过来的除了几个小妾和家仆以外,大部分都是家中子嗣。

    “老不死的,玩拖延时间这一套”

    刘芳亮没有二话,直接走上前几步将周家长子刺死,紧跟着将刀横在周员外最喜欢的小妾脖颈之间,恶狠狠吼道:

    “快说!不然老子一定把你全家都杀了!”

    周员外惨呼一声,软倒在地上,最后还是老营兵拉着他找到了出城的密道,刘芳亮赶紧下令让老营兵们逃走,并没有什么抵抗的心思。

    说是密道,实际上就是良乡城内大户们用来向城外运输物资的通道,这周家和张家口范家有些瓜葛,也是在和关外做生意,给鞑子运送关内物资。

    现在这个年头,但凡商户中有头有脸的角色,没有谁不和关外鞑子做生意的,毕竟朝廷眼看着要完了,流贼要瓜分自己的家产,自然也要留条退路。

    因为要向鞑清输送各种物资,这通道也就修建的特别大,平日里周员外买通了官府,所以这密道在城内商户之中算是公开的秘密。

    当然了,这种事情没必要让武夫知道,知道的文官基本都受了周员外的银子,日前在城内投了流贼,眼下这个大乱的时候,却不知都跑到哪里去了。

    刘芳亮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跑,便是忍痛留下三成营兵,那些醉成一塌糊涂的头领也放在那不管,只是带着其余人头也不回的钻进密道。

    在最后一个老营兵进入密道后的半柱香之后,黄得功总算是带着官兵杀到,经过一阵短暂的厮杀之后,留在城内的八成流贼都是肝胆俱裂,纷纷扔下兵器投降。

    半个时辰的功夫,刘芳亮带着一万多名老营兵在城东三里左右的一个破落村子出现,这村子有些奇怪,看起来前不久有大批的兵马驻扎过。

    不过刘芳亮也没多想,官军想要围攻良乡,之前自然要有个集合的地方,这很正常。

    “狗官兵,待我回涿州召集兵马,再来新仇旧恨一起算!”

    刘芳亮最后朝良乡方向看了一眼,正要下令老营退回逐州修整,可是忽然间,大地却是颤抖起来。

    “腾腾腾——”

    黑夜中,蔓延着流贼们看不见的烟尘,一不知人数的骑兵赫然出现在万余大顺老营兵的面前,刘芳亮大惊失色,难道是被那姓周的老家伙算计了不成。

    可仔细一听,这马蹄的声音铺天盖地,好像是上万骑兵在朝自己这边奔腾过来。

    朝廷的中原官军甚至有骑着骡子上阵打仗的,刘芳亮不敢相信,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的骑兵,难道是关宁军亲王了!

    这支骑兵为首者脑后梳着金钱鼠尾,手提重马刀,喊起话来如同惊雷,屁股下竟然坐着三匹坐骑,此情此景,使得刘芳亮脸色极度难看起来。

    “啊哈哈哈,杀明狗,杀明狗!”

    忽然间,一阵夹杂着汉语和满语的双重语言被人喊出来,刘芳亮看清这支骑兵的装束和阵容,心中再无侥幸,这喊话刚好验证了方才自己心中所想。

    “是鞑子来了!”

    “鞑子来了,大家快跑啊!”

    纵然是流贼的老营兵,也只是听过鞑子满万不可敌的凶悍之名而已,这种战斗在他们印象中还离自己很远,根本从未和清军交过手。

    对方全是看不清人数的骑兵,冲锋起来就连脚下的土地都在战栗,而自己则是刚从明军手下狼狈逃出来的步军,一心只在逃回逐州,早就是没了什么战意。

    自古以来,步军和骑兵遭遇,若非人数在对方数倍以上,几乎都只是场屠杀而已。

    但此时,刘芳亮一不知道清军的具体人数,二还是从未和清军交过手,对鞑子



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运
    阿巴泰率领的清军骑兵忽然出现在京郊一带,这种事不仅刘芳亮没想到,就连身为皇帝的崇祯都是毫无准备。

    多尔衮在盛京誓师之后便是杳无音讯,吴三桂在山海关紧张的够呛,又是布防又是告急,但最后甚至都没发现鞑子的半个影子。

    本以为多尔衮还在关外蹲着,谁成想居然带着大军忽然跑到京城附近来了。

    此时,明军还和大顺军残余在良乡内外做最后的战斗,刘芳亮却是先行和正蓝旗的鞑子骑兵交上了手。

    对于阿巴泰来说,这场战斗打的实在有些乱,刚开始他一直都坚信对方正是在黄村大营的明军,打了一会才发现,这装束根本不是明军。

    至于对方到底是谁,阿巴泰虽然不知道,但这并不能对他有什么影响,无论是谁,反正都不是他们鞑清勇士,打就完了,管那许多做什么。

    “制将军,俺夺来一匹鞑子马,你快上马跑,再晚就来不及了!”

    刘芳亮看着身受重伤却还要自己跑的亲兵,毫不犹豫地翻身上马,紧跟着摇头喊道:

    “这种时候要是跑了,那我和官兵有什么区别杀鞑子便是!”

    本来亲兵们觉得刘芳亮是要直接跑,但后来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刘芳亮骑上马之后仿佛换了个人,一刀砍死一个人高马大的鞑子,奋勇向前,丝毫没有要逃跑的意思。

    见此情景,其余的大顺老营兵也是信心大增,刘芳亮就像是茫茫人海中的标杆,在他身边慢慢聚拢一批死战的大顺老营兵,居然开始向清军反攻过去。

    好景不长,老营兵虽然奋勇,但毕竟全都是步兵,而在黑夜中突然袭击的清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很快又将残余的老营兵包围在最里面。

    这场稀里糊涂的战斗直从夜半子时打到黎明时分,随着阳光撒在地面上,清军和顺军才看清眼前敌人的模样,甚至许多清军还不知道和自己激战半夜的人是谁。

    清兵只有三千多人,阿巴泰此次出来就是多尔衮让他来侦查敌情,根本没说直接开打,然而阿巴泰这个人,甚至比豪格还有勇无谋。

    阿巴泰到黄村发现半个明军的影子都没有,气急不已,觉得回去之后会被多尔衮、豪格他们看不起,正是进退两难之际。

    此时从良乡逃出来的刘芳亮对他而言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前程,阿巴泰想都不想,立即下令开始一顿猛打。

    任凭刘芳亮如何的奋勇当先,溃逃的老营兵还是占据了大多数,实际上跟着他死战的只有不到三成,其余人面对人数相差不多的清军,很快就是溃不成军。

    在良乡城内,发现刘芳亮不见的黄得功怒杀周员外,紧跟着唐通便是主动请缨,带着兵马进入密道追击流贼。

    实际上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唐通就已经听着喊杀声赶到,不过他看着激战正酣的战场却并未直接插进一脚,反而是不动声色的带着部下蹲在这里,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大帅,上不上”

    此时,家丁看见大顺军已经全面溃败,顿时有些焦急的提醒出来,唐通闻言却是不以为然,呵呵一声冷笑,看着四散的流贼,反问道:

    “这种时候咱们上去干什么,你小子是不是脑筋缺根弦就让鞑子和流寇狗咬狗,最好是能把刘芳亮直接宰了,省得本帅麻烦!”

    唐通实际上也明白,就连刘芳亮的一万多老营兵在清军面前都已经崩溃,自己这些临时凑起来的部下人数虽然多,但就这么冲上去绝对是找死的行为,可能比流贼崩溃的还要更快。

    想到这里,唐通面色一变,正色道:

    “家丁压阵,没有本帅的命令,都不许妄动!”

    ......

    “哈哈哈,南蛮子要不行了!”

    策马在远远山坡之上的阿巴泰压根不知道就在身后不远处趴着几万明军,正在哈哈大笑,他远远指了指被围攻在最里面苦战的刘芳亮,豪气万千的道:

    “这个狗蛮子交给本郡王,你们去




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谁的天赐良机?
    历史上,多尔衮是在四月十三日率清军主力前往山海关,然而实际上,多尔衮一直都没想过要直攻山海关。
1...2526272829...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