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这也属于生理学的常识,刘大哥所讲的理论,恐怕不止于此。
“你前面所说的中医,包括后来说的武术,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实真理总是相通的,传统上,我们把人的能量的表现形式,分为三个类型,那就是精、气、神。”
果然,他开始讲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了。
“也许,你已经对精、气、神的描述,有所了解。这是中医的基础。但是,道教中,对精气神的重视,却整理出一套修行的方法,你听说过吗”
“我听说过,叫什么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只是,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我也只是文字上听说过。”
刘大哥笑到:“果然是青年才俊,所闻可以算得上广博了。”他一表扬,我倒有点不好意思。
但是,他没接着解释这种道教的修为方式,而是给了一段评论:“人类的宗教,尤其是佛教与道教,相通的地方太多。道教被称为黄老之学,推崇黄帝与老子,而中医的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也算是道教的经典。所以,道教中有很多医学的大师,当然也有许多化学大师,这点与西医相似,医学也算一种化学。比如晋代的葛洪,既是道教大师,也是医学大师,还是化学大师,因为他练外丹。”
葛洪我就太熟悉了,在北京,虽然是受骗,但也学了几天《抱朴子》原文。
“道教与佛教原来并不相融。说来也奇怪,西藏的密教中,许多修为方式,却与中原的道教相似,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类追求真理的办法和人种各异,但得出的结论,却在一个方向上。它们并没有互相参考过,但方法与效果却是殊途同归,这不得不让以赞叹真理的力量。”
我知道,他很久都不给我说的西藏密教,现在恐怕是要透露一些消息了。
“道家强调的精气神,在密教中所说的,相对应,就是热力光。而佛教经典中所描述的,是暖顶忍。大概,这都是说的一类事情。不仅性质相似,而且阶段和发展方向,都是相似的,这真是表明了人类智慧的伟大。正如孔子所言,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
这更让我觉得,这基本上快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质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可用儒释道来概括,而刘大哥这一段话,几乎把三者都贯通了起来。
过去我看过的经典也算有几部,听过的概论课,也有一些。所谓北大清华的教授以及民间的高手们,都是从理论到理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从实践中,来讲述文化真理的统一性。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讲得对不对,他自己都不知道。
“以道家的思想来说,人体就是一个化工厂,就是一个炼丹炉。那么,既是炉子,就得有热。火代表着热。所有物质的精华,如果没有热量来促进它的反应,都是无法完成分解与化合的。而所有分解与化合过程中,又产生和消耗热。你学过化学,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当然理解,不要说化学世界的反应有热量的变化,就是物理世界的蒸发与凝结,也有热量的变化。
“所以,道家的精,就差不多等于密教的热。这是能量的初始形式,是能量转换时的表现和条件。热这个字的本身,最开始是产生于人体感受的。所以,能量在人身上的反应,就是热。打坐时,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存在,它是你打坐上路的第一个反应。”
终于说到实践,并与我目前练习的打坐结合起来,让我兴趣大增。
“我们坐着的时候,海底穴的位置,就像是我们精气所存的仓库,这个仓库开始发动之时,最开始的热量,就会传递到脚上,我们打坐时,如果方法正确,只用几天,你就会感受到,脚底板是热的。这是生命能量开始激发的表现。当然,人的死亡,也是从脚冷开始的。我是说大部分人,是这样。你发现你脚的温度变化吗”
我点点头,是这样的,还是刚打坐的阶段,几天内我就感觉,脚底板是热的。
“你设想一下,当你下半身是热的时候,上半才开始有热量来源,那么,人体,像不像一个炉子”
对啊,原来炼内丹的,把身体设想为一个炼丹炉,是有实践依据的。发现这个大秘密,我简直不能再兴奋。
但刘大哥的神态,非常平静自然,仿佛,还有更大的秘密将要揭示。
“暖,从脚底开始感受,但这点暖,是远远不够的。暖的感觉,会伴随你整个静坐的始终。暖到很高层次,会让你身体变得柔软,就像红苕没熟的时候是硬的,而烤熟后,就是软的。软是暖的功夫到家的一种表现,在身体上,就已经彻底被改造了,你还没达到这个程度,因为你连腿都没有软,还感受到酥麻胀痛,还很生硬。”
我承认,这是我功夫不到家的表现。按他的说法,其实功夫到没到,除了心理状态上的指标,其实是有生理上的硬指标的,是可以外化表现出来,甚至是可以直接考核的。
“暖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软,除了腿软,然后是身体,最后是脑袋,整个人有多么软呢大概像婴儿一样柔软。这是很极致的状态,这个状态的人,是阳气最为充足的时候。这与道家的某种形容是一致的。”
我想到老子有句话:能婴儿乎对,就是那个状态。老子对婴儿的状态是非常推崇的。说婴儿整天哭却嗓子不哑,没穿多少却不怕冻,是阳气最旺盛的阶段。并且,他说过,阳气最旺盛的人,是没有淫欲的,这叫精满不思淫。从这个角度,我理解了和尚和道士,那些苦修的人,到了一定程度,不是他禁止自己好色,其实他那时候,连色心都没有,不需要禁止,就能够自动守戒,因为精满,所以,根本不思淫。
“道家所谓的精,与密教的热以及显教的暖,都是能量充沛的表现。打坐,就是让自己能量充沛的手段。当能量充沛到最高处,有些表现形势是惊人的。在密教中,有一种定叫拙火定,就是身体内像是有一团火,根本不怕冷。显教中那些苦行僧,能够不管天气变化,总三件单衣,冷热根本影响不了他的定境,也是一种功夫,叫热量的功夫。比如密勒日巴,白教尊者,他光着身子在雪山之上的石洞内,生存好些年,没有这种热的、暖的,或者如他自己所说的拙火,早就冻死了。”
这是一种非常难以理解的状态,他在山上,也没吃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无非是些野草和根茎,没有防寒的东西,却能够长久的生存,从能量转换平衡的角度来说,是极度不平衡的,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你也读过道家的东西,知道小周天,也就是叫宇宙这个概念。人体这个小宇宙与世界的大宇宙,其实不仅是相通的,而且是相似的。”
相通与相似是两个概念,他越说越玄,而我不知其所指。
“我先说相似。如同你有一点天文学知识,在大尺度条件下,我们看整个宇宙的空
第四百四十六章 力与气升腾
他停顿了好久,说出了一段令我吃惊的话。“我也经历过那个可怕的经历,你文大姐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我出那个状态中出来了。”
我也算是成年人了,知道他所说,大姐的痛苦是什么。但是,这种状态,怎么出来的呢
仅是出现这种状态,就已经超出我所听说过了生理常识了。毕竟,我所见识过的医生,也没说过有这种现象。一个人出现这个现象,基本上都不算是个正常人了。但医生见的都是病人,也没听说有这个病啊
“那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状态,也很好理解。当一个人精力旺盛的时候,比如你年轻的时候,就经常遇到精满则溢的情况。而人们解决它的办法,往往出于习惯性的生理本能,想到性。但如果仅仅是这种办法,是无法进行能量提升的,也就是说,修行到此,会面临一个重大考验。”
我问到:“如此情况,会有多严重,会有多厉害呢”
“超出你的想象,你会从性的想象中无法出来,并且强烈需要发泄它。并且,精液会如流水一样整天往外冒,整个人,都出现不由自主的幻觉和情绪焦躁之中,如同一只困兽,四处撞墙。”
这简直就是**逼近的极端板,我可以想象,因为有过一些正常的经历,而且,我知道,我好长时间没有这种生活,其实也会在梦中出现那种场面,并且打湿裤头。但是,像他所说,一段时间,一整天,始终不断地流,真是可怕。
“这其实就是海底发动,就身体与宇宙原始能量开始结合的表现,也就是说,你本体的能量已经被接通或者唤醒了。但如果不制止,你的身体或者说生命,会被这种能量压垮。”
这当然可以理解,如同被巨大力气吹爆的气球。或者被重量压垮的箱子。
“那就得引导这种力量,不让它摧残身体,并且让它有利于修行。我的上师告诉我,可以通过修气脉的方式,利用这种能量,把自身的气脉打通。即使暂时没有打通,也可以给这个能量找到正确的出口。”
我问到:“这个能量,不可以储存下来吗”
“不可以,因为储存是一个静态的,而能量是运动的原因和结果,运动和变化是能量的本质。一个固定的东西是无法束缚住一个变化的东西的。况且,这宇宙的能量无边无际、无限延展,如何固定呢但是可以引导,如果不引导,任凭它从下面漏掉,是无论如何也成就不了的。”
我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漏掉。把它引导到上面,然后放跑,不也是一种漏掉吗
刘大哥看出了我的疑惑:“水被加热后充满了能量,正确的方法,是让蒸汽散发出去,如同你不知道如何利用蒸汽,那就让它从上面散发。但如果你采取错误的办法,把水壶搞个洞,让它从下面漏掉,不仅不能够保持沸腾的热度,反正会把炉火熄灭,从此变得完全没有热量来源。”
这个比喻当然好理解了。只要火炉还在,蒸汽走了热量,但水仍然在沸腾,保持了温度。但熄火,却是最致命的。
“这种能量,当你不知道用它时,就把锅盖打开,让它从最高处出去。但如果从下面漏掉,修行就如同煮沙,佛陀说过,如不戒淫,如同煮沙,永远不会成饭。这就是佛教,甚至说道教,关于戒淫的原因。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你能够有所控制,不过度使用这个力量,也行,虽然慢点,但毕竟你有进步。还是那个比喻,收入大于支出,就行。”
这个解释比较全面了。戒淫,如果能够完全不做,当然是最好的。少量地在身体上有支出,倒也并不是多么错误的事情。但是,一般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本能,那毕竟是生命原始的动力,是人类繁衍的习惯,大概已经存在上亿年了。
在古代,除了严格遵守戒律的出家人以外,有的在家人虽然结婚生子,却也有大成就者。不说那传说中的圣人维摩居士,就说那有史可考的鸠摩罗什,也是大成就者。
我听说,西藏有些活佛,也有明妃的说法。当然,那是密教的事,我不好打听。
最好的例证,是我面前的刘大哥和文大姐,他们夫妻和睦,不是照样修道的我甚至有一个想法,如果我真正入道了,恐怕与妍子生活在一起,也没什么影响吧
“你不要乱想”刘大哥仿佛已经猜透了我的心思:“我那是走弯路,那过程的痛苦,足以逼退我的道心,只不过我运气好,遇到一位过来人指点。所以,我今天给你预先强调一下,根本戒律中有戒淫,是绝对有道理的。”
“那么,如何引导这股力量呢”
“问得好。道家叫炼精化气,此时正是时候。汉传佛教中,说顶的功夫,此时正好用上。而密教中有个比喻,气的阶段,表现为力,只有利用这个力,才能够将精转换为气,将气的通道向上引,叫炼气还神。”
他又把显密道三家功夫结合起来讲了,估计是让我多侧面理解,得到一个立体的印象。当一个概念,描述它时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小,定位就越精确。反复说明一个概念,是为了它的精确。当然,绝对精确是不可能的,他尽量做到描述全面,为了我的理解更为细微。
“方法,还是用呼吸来引导。我们所接触的所谓气的形象,与空气最为接近,用呼吸来模拟是最合适的。你练习过所谓的周天循环法,就是气的循环,是合理的。密教一般把气脉分为几个轮的旋转,比如顶轮喉轮胸轮脐轮,都是旋转的方式,这与宇宙中星系的旋转,形式差不多。而中医理论的旋转,是任督二脉,也是在画圈,也差不多。真理,在逼近处,总是相似的。”
他又用了相似这个概念,形式上的相似,往往意味着本质上的相类,从力量与运行轨迹上来说,是想得通的。
画圈这种力量,很有意思,有点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味道。比如我们用一根线绑一个石头,然后将它旋转起来。那么力量的来源,就只是我的手为圆心,力量的来源没有变。但力的矛盾却产生了两个,向心的张力和向外的离心力,在圆圈中保持平衡的话,这个石头就永远地这样旋转下去,而不会掉下来。
想到这,我说:“这是自己搞自己嘛。”
“对,意识对力的引导,外人是看不出来任何力量表现的,但只有自己知道,经历了多大的压力。所以,先师们,总是对求法者,有一步说一步,有问题才解释。因为,弟子没答到那一步,不用说解释,就是先师们做了示范,他也根本体会不到那个境界。”
他继续解释:“我今天给你说这些,是因为我预感到,你进入状态会非常快,我怕你误入歧途,所以预告警告。当然,我虽然是这里的过来人,但我并不是明师,我只针对自己的情况,给你提个醒。而且,我只能说共法,不能说不共法,这是我们密教的戒律。你只有得到自己的明师后,才能够找出完整的个性化的答案。”
“你的意思,人与人不同”
“对,大道的方向都是唯一的。但如何走向它,却因各自的因缘而异。也许你在此生就可以成就,也许我在此生只能积累一些福报,各人累世的因缘有别,当然方法上就有区别。只有登高望远的圣者,才能通达所有路径,那就是你的善知识,就是你的明师。也许,师父正在等你,你也在找他,只要有缘分,你们终有一天会碰面。”
说得这么玄乎,我的好奇心几乎掩藏不住了。
“当然,你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第一步都没达到。”
“那如果我也到了你所说的第一步,怎么办呢”
“没遇到明师之前,把它升上去,自然蒸发掉,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如何进行”
“各门派有各门派的办法,各人有各人的特点。我说说我们的办法,就是用意识引导它,如同你练习周天循环法一样,你可以试试。人体本来是阴阳同在的统一体,根本不需要异性就可以发泄。你吸气时从腹部下来进入丹田,腹部属阴,呼气时,从背后上去,背部属阳。”
“怎么出去呢”
“直接从头顶冲出去,直到把你想象中的莲花冲开。我不是教你,观想头顶的莲花吗此时,它一定只是一个未开的花苞,如果你有力量,把这个花苞冲开,莲花盛开了,你就会见到你的观音菩萨。”
这么神,难道观音菩萨真的存在并且我可以亲眼见到它我疑惑的眼光,让刘大哥说了下面这一段话。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菩萨,即使都是观想的观音菩萨,我所观想的,与你所观想的,形象也不一样。但是,她总是你所能够想象的最美好的形象。因为菩萨有八万四千化身,因为对象不同,显示出不同的形象。”
此时,他转身,走向他的柜子,从柜子中拿出一幅唐卡,展开来,恭敬地放在佛台上,让我过去看。
我看到,一个多手多脚的坐像,脸上是稍微有点威严的绿色,并且有一种张牙舞爪的阵势,看得我有点害怕。
“这也是观音菩萨,在西藏,她叫绿度母,这是应西藏众生而显现出力量与法力的结合、威严与慈悲的共体,与你在内地看到的纯美女性形象,是不是区别很大”
“对,区别太大了,总觉得神秘感太强,而亲近感不足。”
“不管是压服你还是亲近你,都是度你的方式之一。这就是观音菩萨。如果你到了这一步,你所看到的菩萨形象,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到时就明白了。”
我问到:“我都不知道她的确切形象,怎么知道她是观音菩萨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