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这就是个大秘密。你如果看到那个形象,你的内心就是在第一时间确认,那就是观音菩萨,你再仔细观察她,她就是你心目中最应该有的形象。”
&nb
第四百四十七章 炼神还虚空
“当你观察到自身的莲花已经盛开,而观音菩萨就在你头顶之时,你已经具备了某种神的境界了。也就标志着,炼气化神,已经初步成功。”
“为什么把它叫做神呢”我必须搞清楚概念。
根据我对刘大哥所描述的东西来看,越到后面,越接近理论,因为离我现在的实践越来越远。如果我对理论的概念没有搞清楚,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巨大偏差,也有可能导致我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时,方向上的偏移。
“如果从实践上,我还不太好细讲。因为我目前也只在这一步的修行这中,没有成功。但你对神这个概念的注意,的确是很有意义的。”
刘大哥继续说到:“炼神还虚,其实是道家的说法。他们追求神仙之道嘛,认为,神这个东西,已经接近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了,所以就以此命名。这基本上,也是道家修行的最后一步,这一步成功了,就可以说超凡入圣了。”
“那么,佛家叫这一步是什么呢”
“我不好按四禅八定的理论来跟你说,因为你今后自然会接触到。而且宗喀巴大师的经典:《菩提道次第广论》,也对这个层次的修行,有专门的划分。你要知道,佛教对修行的次第,分得很细的,非常专业。你没有真正入门,学这些也没什么对应物,所以,不好跟你解释。我之所以用道家的术语来给你形容,把身体与心理修行分为三个层次,当然是粗略地分,也是为了你好理解。毕竟,你也看过一些道家经典。”
“好吧,道家用神这个字,在佛家对应的是什么字”
“佛家用心,心外无法。佛陀临终前反复嘱托,三法印,其中最重要的法印,就是判别佛教与外道的区别,就是心。心外求法的,就是外道。而佛家最重要的,修道,归根结底,其实是在修心。”
“那按这个说法,你用神来形容第三步,岂不是外道”
他笑了笑,看出了我的机敏。
“其实,在共法里,外道与佛道有相通的成分。比如佛家很多用语,与当时的印度原始宗教分不开,或者说就直接借用了。比如说瑜珈这个词,佛教经典中有一个叫《瑜珈师地论》,是玄奘法师翻译过来的。那么,瑜珈,也是当时印度婆罗门中的一个术语。如果你看过《吠陀论》,你就会发现,许多佛教术语,都来源于它。但是,它们与佛教又有本质区别。”
这个区别是什么,关系到哲学宗教的分野,是一个相当专业的领域,但我并不是很感兴趣。我的兴趣在实践,并不在于谈玄论道。当时在家读魏晋文章时,就不太喜欢那所谓的竹林七贤谈玄论道的风气。
“这个话题说来就很大了,我也不是专门学哲学的,我只有一些粗浅的实践。其实,你只要记住,佛教中,对心的解释,有很丰富的内容,光这一个字的解释,就够一名法师讲解几年的。我们不必走到那个复杂的地步,我们只要知道,妄心与真心都是心,当这两个心统一时,你就成就了。真妄不二,万法唯心,那究竟是个什么境界,我也没体验过。”
这就是不给答案的意思,尽管我知道,刘大哥这种思维层次高的人,肯定能够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不说,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实际验证过,这是老实的做法,很高尚。
我见过许多谈论理论的人,包括很多学者或者教授。他们最大的毛病,就是从理论到理论,自己没有验证过的东西,空谈一通,四处引用别人的话来证明自己,没有自己的体验。这种风气,让今天的文科,变得越来越不科学。
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最需要孔子那样的治学态度。老实做学问,首先得自己证实和相信,才能够教别人。这种态度,是一种高尚。
“在此种境界,用神这个字,也是有些道理的。”他侧了侧身子,喝了一品茶。“炼气化神,其实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转换,炼精化气,我们可以设想为液态蒸腾为汽态的过程,汽态的能量进入脑部,转化为精神,这就是人体将物质转换为能量的过程。”
“差不多吧,你所说的能量过程,差不多是道家追求的东西了。”
“道家也有精神上的追求,神游于天地之外,也是道家追求的目标。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注意到精神的力量了,并且在造字时,把这两个字组成一个词,就很有意思。”
莫非他又变成了语文老师不专业啊
“精是物质,神是意识,意识与物质可以相互转换,从精神这个词上就可以看出来。”
我不需要这种理论,我这三十来年,在所谓理论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了。
“你直接说炼神还虚就行。”
“好吧,但我还是要把这个神在实践中的对应物说清楚。比如前面我说到,你观想时,就是精神的概念。但如果要观想成功,必须要利用能量。如果没有能量,你头顶那朵莲花就不会开放。你也就无法看到观音菩萨。这个能量,是从物质转化而来的。这是你自身的能量,属于先天之力被唤醒的状态。”
“还有先天之力”
“对,中医认为,先天之力,储藏在肾里,因为这种力量的存在,让你有了生殖的能力,这种力量,一般用来人类生命的传递和延续。中医讲肾精,特别重视先天的因素。从西医的说法,这就是遗传来的因素。所有生命,其遗传的顽固性,皆因先天之力的预先储藏。”
我看《黄帝内经》时,也有这类说法,就是先天精华埋藏于肾。
“肾精储存的先天的能量,主要表达为皮肤头发,但功能上主要体现在生育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性功能的强大,多因肾精能量多少而定。但是,因为病态和精神原因造成的滥情,不在此列。”
那倒是,有的家伙,他对这方面要求太多,只是因为贪欲而造成
的。身体越来越差,**却很强。这叫虚火,是一种病。
“古代面相术中,就通过观察一个人肾精的外部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精力,一个精力充沛的人,身体好、头脑灵,那么事业也就容易成功。”
这怎么又改相面预测之学呢这可是我的专业啊我会一些预测术,周易之理也知道一些,中医书籍也读过一些,但就是没有把它们结合起来。
“一个肾精不旺的人,就难以聪明健康,也就难以成就大事,这是肯定的。因为,能力不够。但是,一个肾精充沛的人,如果不知道节制**,那么,他的力量过多消耗后,其健康与聪明程度也会受影响。”
“这是收支不平衡的缘故吗”
他摇摇头:“哪有什么收,都是支出啊。在**望上不节约,开支过大,那么,在头脑上,就开支缩减了。所以,我们看到的伟大的人物,总有两个极端。”
这个论点我第一次听说,倒想知道是什么高论。
“对于先天能量本身就非常强大的人来说,他身体健康、头脑聪明。如果他意志力强的时候,把这种能量用在做事上,一定会成为伟大的人。如果他意志力懈怠时,就会将这能量用在性方面。这就可以解释,如唐玄宗、汉武帝,原来功绩那么大,后来懈怠了,就耽于女色。但是,耽于女色,也是需要能量条件的,一般人,那样搞,活不了好长。但他们,却基本做到了长寿,可见,他们先天能量的总量,的确是非常大的。”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许多伟大的人物,早年节制爱好和**,专心搞事业,成就伟大的功绩。晚年意志力下降,不节制了,就以超出常人的频率满足**望,并且还得到了长寿。这种人,能量是惊人的。
“还有一种人,先天的能量也好。但早年因为性泛滥,而没有在事业上发挥出来。但后来因为变故,性受到压抑或者剥夺,头脑忽然变得聪明起来,也成了一代伟人。比如司马迁、郑和。”
以前倒没注意到这个关节,他这一说,好像还有点道理。
“当然,大部分能量大的人,两者都是并行的。做人做事都比较成功。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要想成就事业,总是节制自己的**,就像诸葛亮那样,用娶一个丑妻来克制自己。并且告诫自己的孩子,要淡泊宁静,就是这个道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我们读过几天书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原来总把它当道德说教来理解,其实,这里面还有深奥的实践性基础,生理性原因。
“虽然人的能量各有不同,但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先天储存的能量,总数是固定的,并且随着你的用度,在日渐减少。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取得非凡的成绩,就得压抑或者克制你其它方面的用度和浪费,这就是自我克制对成功的重要意义。道家佛家甚至印度教,都在反复说这个道理。苦行,也是这个理论基础。”
我问到:“除了性的**,还有哪些能量耗散的途径呢”
“我们的六根,都是能量耗散的途径。眼耳鼻舌声意,都在耗散我们的先天能量。总之,声色情志,都需要能量的。所以,清心寡欲、沉默寡言、不动声色、心情平静,是所有修行者的状态。”
这就太宽泛了,人如果这六根都不起作用了,那跟死人,还有什么区别
“是要把六根都关闭吗”
“不一定,分阶段不同。在接通宇宙能量之前,如果你都关闭了,那就是死人。当然,所有修行人在悟得大道之前,都是要死一回的。但至少可以关闭五根,只留下意根的存在,至少你是活的,你自己还有意识,在医学上,有脑电波的存在,你就没死。”
原来死亡是以心脏跳动或者呼吸停止为标志的,今天以脑电波的消失为标志。
“这在实践上是很起作用的,六根对应的六识,是色声香味触法。比如一个瞎子,对色不起作用了。但他的触觉就会变得特别发达,嗅觉也变得非常灵敏。”
这个说法,大量存在于实践中,比如电视中,有个纪录片,就说一个盲人调音师,
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从哪里来
“按传说和经典,我们人类,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指我们的精神能力,来源于光音天。顾名思义,光音天,就是声音与光芒的世界。”
这是真的吗人不是从猿人进化而来吗但是,许多宗教和圣人表示怀疑过。因为,人类有些特征,是超越物质和自然的。
比如,人的思想,广度可以抵达宇宙的深处。深度可以完全进行形而上的思维。而思想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思想没有质量,依附于我们这个身体表现出来。当没有身体来表现它时,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
有唯物主义者,试图用这样一个实例来证明,意识是不具备独立性的。比如说,死人是没有意识的。这个可以推出,意识从属于身体。
但在这里有一个前提,唯物主义者无法证实。那就是,人死后,即使有意识,它表现出来的状态,人也看不见。假如有呢只不过活人看不见而已
古人就不相信,就有了鬼神的传说,我们很多人把它叫做迷信。但是庄子就在一个寓言里提出,这不一定是迷信。那个故事里,他鞭打过的骷髅给他托梦。问:你凭什么说我到阴间的那个世界,就一定是悲惨的你又没去过
对啊,我们又没死过,怎么知道那个世界不存在呢
“你所指的精神能力,是指意识,或者是灵魂吗”
我想得到肯定的答复,结果刘大哥却表示出否定。“都不是,佛教认为,意识只是短暂的,精神也是易变的。但那种初始力量,是永恒的。”
“怎么理解呢”
“不好直接描述,言语道断嘛。但是,可以从侧面对这个概念的边界进行描述。比如中庸里说: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就是永恒性,是它的一个特征。在佛教中,有许多描述,也是采用这个办法。”
“都有哪些”
“我并不通达,所以也是照本宣科。比如平等性,众生都平等地拥有这个特点,既然众生的共同特点是生命,所以,可以叫它生命原始动力。还有光明性,光明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和传递途径,你想想太阳的光就行了。比如普遍性,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等等。”
“那你认为,从感受上讲,最容易理解的是哪个特性”
“光明性吧。比如,当你进行到第二步时,你所看到的观音菩萨,就是放光的。我们到寺庙看到的菩萨,都会看到头顶背后有一个光圈,也是暗示这种光明性。而达到第三步,进入即将开悟层次的人,最开始的境界,也是大放光明。”
“但是,这个光明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呢”
“也许正如经典所说,我们的生命来自于光音天。也许是一个比喻。我们无明,也就是不明白事物的真理时,我们面对的世界是黑暗的,与之相对,就是光明。但单纯的光芒,也不是究竟的,因为光明是与黑暗相对的概念。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应该说,这背离了唯一纯粹的终极之道的性质。”
我知道,连光明都无法形容那最终的境界,那么就找不出更好的词了。
我决定不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它。或许,我们从另外的猜想中,来围猎这个概念。
所谓围猎,就是从边界出发,四处罗织它,最后找到它的圆心。比如,有人提出这个假设,人体只不过是个载体,它只是意识寄居的地方,意识是我们身体的寄生虫。
比如电脑,有部分意识的特征,我们思考的能量是化学能,是糖的氧化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而电脑运算,需要的是电能。那么电脑运算的能力,是人类赋予在机器上的,或者说是芯片上的。芯片的主要物质成分是硅,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智能,叫做硅基。
而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所以,人类的智能,可以算做碳基。
以上的,我们对意识来源的探讨,都可以叫做寄生理论。
还有一种理论,是外来理论,比如刘大哥所说的光音天,光的能量传到地球时,那智能也就进入了地球。比如说,我们都是外星文明的产物,是他们制造出来的。就像上帝造人一样。我们国家,也有女娲造人的传说。也就是某种高智慧神仙,创造了我们,我们身上也留有他们智能的痕迹。
在道家的一本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那本书我记得,叫《元命苞》,说人类在六万年前就存在了,当然是非常聪明非常长寿,本来就是神仙,可以活几万岁,死后都会升到天上去。
这成了道家修炼的依据,想重新回到那个状态,最后飞升回天际原来的故乡。
《黄帝内经》中有一章叫《素问》,里面提到上古真人,这种人,大概就属于那个活几万岁的仙人吧。
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说考古上没有发现啊我也曾被这个反问所迷惑,认为足以否定天人的存在。但是,转念一想,这种人死了,连尸骨都上天了,哪里还有什么考古但是,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盖的,这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同样没有证据。
那么人类是怎么堕落的呢按《元命苞》的说法,人类的短命,是从吃盐开始的。吃越来越多的盐,命就越来越短。这就很令人费解,医学上虽然也让我们少吃盐,但是并没有说得这样严重啊
后来我查了许多资料,大概有一个思路了。说是盐,不仅人类爱吃,而且哺乳动物们都爱吃。我们放羊时,会看到羊故意跑到山石边去舔石头,刚开始不懂,结果大人们说,那是石头上有盐分,它们喜欢。后来学了化学,知道,岩石上主要是硝酸盐,但也是有点咸味的。
这有什么作用呢一般来说,所有爱好都隐藏着某种需求。后来发现一个理论,据说盐,能够促进**的成熟,是**使然。
我家养猪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小,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