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罪报与福报跟随着人,就像影子跟着人一样。我们培福就像下种一样,收获的果实犹如尼俱类树那么多。尼俱类树的本来种子,有几个核呢”
阿难跪着合掌回答佛说:“种子只有一枚的核粒,渐渐长大之后,却收成数不尽的种子。”
佛告诉阿难说:“只布施一个,却获得万倍的报酬,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佛告诉阿难说:“世人愚蠢无知,只能用有生死的肉眼来观看一切,而不能透彻了知罪业及福报的根本。我用道眼观看无数劫以来,一直到今天的众生罪福报应,清楚得犹如观看手掌中的珍宝琉璃,内外都透明清澈,没有任何疑惑不明之处。”
阿难整理了一下衣襟之后,为佛作礼然后向佛说:“您说的这些法,应该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比较适当”
佛告诉阿难说:“这部经叫做五道轮转罪福报应。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读诵这部经,而且广为宣传的话,功德无量。他们能够见到贤劫中的一千尊佛,并能追随供养贤劫千佛。他们不会堕落三恶道,也不会生在八难处,能够得到正定。”
佛说完这部经时,有五百位比丘证了罗汉果。诸天龙神及一万二千名清净信士,六千名清净信女,都对佛法生起了绝对的信心。他们都向佛陀顶礼之后,各自散去。
接下来,法师从劝善的角度,讲解了《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前面是一个手打,下面是一个手摸了。
阿难问佛说:有人因为侍奉佛陀道而得安乐吉祥;有的人因侍奉佛陀道而家财衰耗。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希望佛世尊能广泛的说一下。佛告诉阿难,有的人修学佛道是跟随高明的师傅,受戒律以后能
第四百六十四章 药王大誓愿
有许多人,对生老病死四者的体会不一定都很深刻,但对病,这个体会是人人都有并且很具体深刻的,于是,药王菩萨在中国佛教信众中,就占有很高的地位。
法露师开讲《药师经》前,就提醒,这个表面医身的如来,以琉璃般清净的庄严好像示现,但如果有慧根的人,要注意,这本经本质上是说医心的事情。
我一听,果然有这个味道。难道,我也有慧根吗
佛祖曾在许多国度游化宣教。他来到了广严城,止步安住于清凉的树林中,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美妙声音。佛的四周簇拥着八千位大比丘,又有三万六千位大菩萨,还有诸多的国王、大臣、婆罗门以及在家的佛教居士,此外还有天龙等不属于人类的有情之类。无量多的大众,全都恭敬地围绕在佛的周围。佛正准备为他们说法呢。
这时候,文殊师利作为佛法的继承人,因感受到佛祖的神圣威力,便离座而起,来到佛祖跟前,他褊袒着右肩,单腿跪下,以右膝着地,伏身且合十向薄伽梵致敬,说道:世尊,希望您能够为我们演说诸如净土经中所说的不同佛的名号,他们的宏大誓愿及其功德。以便一切听闻您说法的人,能够得以消除业障罪报,使一切众生在佛法衰替的时代仍然能够得到您的恩泽,享受利乐。
于是,世尊便称赞文殊师利童子说;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啊!难得你有如此的大悲之心,向我劝请,让我演说诸佛名号,他们所具有的本愿功德,为的是拔除那些纠缠众生,使其不得安乐的业障。使一切生活在未来末法时代的众生得到大利益。现在你们就好好听着吧,仔细地思索吧,我就来为你们敷设讲演正法。
文殊师利说:我等听命,唯愿世尊为我们演说开示,我们乐于听闻领受。
佛祖于是对文殊师利说:由此而往东方,经过十个恒河那么多的沙粒数一样多的世界,便会到达一个叫净琉璃的世界。那个佛国的教主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应供、正等觉、明行圆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天人师、调御丈夫、佛、薄伽梵等等。
文殊师利啊!那位药师琉璃光如来世尊,在当初发心修菩萨行的时候,就许下了十二个宏大誓愿,一定要使一切众生的祈愿都得到满足。
他的第一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自己的身体成为光明火炬,熊熊燃烧,照耀无量无边的世界,使一切众生都像佛陀一样,具有美好庄严的身形像貌,也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和八十种随形好。
他的第二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我的身体如同净琉璃一般,通体透明,内外清澈,纯洁无瑕,光明炽盛,以无边的功德装饰自身。此身善于安住不动,如同巍巍的须弥山;此身为光焰交织笼罩,其光明胜过日月。切置身于幽冥之中的众生,都因为这光明而使自己痴暗的心境得以开晓启蒙,随顺他们的心愿而实现一切所求,他们的一切事业也都因之无不成功。
他的第三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我能够以无量无边的智慧方便,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让世间一切众生得以充分受用,而且永远没有匮乏。
他的第四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世间尚有奉行邪门外道的有情众生,则一定让他们安然进入觉悟之菩萨道;而那些奉行声闻和独觉解脱道法的人,都一定要使他们依傍大乘而得安立。
他的第五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那怕是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如果他们在我的正法中修习清净行,我一定让他们的戒行尽得囱满,一无残缺,通通具有大乘菩萨所必须的三聚戒,亦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者。假设有人毁犯禁戒,只要听闻我的名号,!便可以恢复清净,免除罪障,不会因之再堕入恶趣三途。
他的第六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一切众生之中。若有什么人身体下劣,种种器官若有所缺陷,比如形容丑陋、愚蠢顽固、眼瞎耳聋、声音嘶哑、哑巴、瘸手、驼背、麻疯、颠狂;又若有什么人受到任何疾病韵折磨,但只要他们听到我的名号,使会立即获得端正的形貌和清明的智慧,所有器官也都完美无缺,一切病痛霍然而除。
他的第七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一切有情众生当中,如果有什么人受到疾病的煎熬,无人解救,无所依托,无医无药,无亲戚朋友家眷照料,贫困无告,孤苦伶仃,但他只要耳中听见我的名号,则众病尽皆消除;且得身心安乐;一切资生所需用具,以至家庭眷属,无不丰足无缺,以至于因此而得证无上正等正觉。
他的第八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有女人因为女子才有某种缺陷所折磨苦恼,从而生出厌离女身的意念,希望舍弃女性特征,转为男身,她们只要听见我的名号,就可以立转女为男,并具有大乘菩萨的大丈夫相,以至因此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他的第九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让一切有情众生都能挣脱所有恶魔的绢索罗网,不受一切外道邪说的纠缠,他们中间若真有什么人曾堕于邪恶见解的榛荆葛藤的密林,就应当因我的方便力,而引导他们,摄持护卫他们,使他们得以安立于正见之中,然后再逐渐地使他们修习四摄六度的诸种菩萨行,以求尽快地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他的第十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一切有情众生中间,有什么人受到王法的追究,遭受捆绑鞭挞,系闭于牢狱之中,或将遭受刑罚乃至杀戮,或者面临种种无量灾难,欺凌侮辱,身心正处于悲愁痛苦的煎熬逼迫之中,但只要他们听闻我的名号,凭我的福德威力,便可以使之解脱一切忧愁悲苦。
他的第十一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切有情众生中,有什么人生活困苦,为饥渴所逼恼,为求饮食而造恶业,则他只要听闻我的名号,专心忆念我的名,受持奉行我的法,我便会把上好美味的食物供给他,使其身体饱足,然后又施与正法的美味,使其得以建立其中,得享毕竟安乐。
他的第十二大誓愿是:惟愿在未来世,当我得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一切有情众生之中,若有什么人生活困苦,衣不蔽体,或为蚊虻困扰,或昼夜冬夏被寒热逼恼,则他只要听闻我的名号,专心忆念我的名字,受持奉行我的正法,那么随应他的需要,便可以得到种种上等妙好的衣服,还可以得到一切众宝装饰的用具,享受鲜花和香料,?音乐和歌舞,一切玩乐,随心所欲,都得实现。
文殊师利啊!以上所说便是世尊药师佛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觉在修习菩萨道行时,所立下的十二个无上微妙的誓愿。
再者,文殊师利啊!那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在行菩萨道时,许下的广大悲愿以及他国土所具有的殊胜功德、清净庄严,是我在一劫之中,以至不止一劫,都不能够说尽的啊!在他的佛国之中,从无始以来,永远清净,那里没有女人的形态存在,也没有恶趣三途;没有人们因痛苦而发出的呻吟;那里的土地铺满琉璃,道路以金绳为界,而城阙、宫阁、轩窗、织物,全都是用七宝做成。
其国土具有的功德庄严,与那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两样,实在可说是等无差别。在那国土之中,有两大菩萨辅助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位叫日光遍照菩萨,另一位叫月光遍照菩萨。在无量无数的菩萨之中,他们居于上首。他们都处在一生候补成佛的地位,完全能够受持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一切正法宝藏。正因为如此,文殊师利啊!所有一切怀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都应当立誓往生那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佛国净土。
这时候,世尊又对文殊师利童子说:文殊师利啊!有这么一些众生,他们不识善恶,满心贪吝。一点不知道布施及布施所能得到的果报。愚昧而一无所知,缺少正信的根基,一味集聚财富,费尽心机加以守护。一旦遇见有人来求施舍,心中的难受简直非同一般;万不得以而作施舍,那情形有如以刀割心,痛惜得不得了。此外还有许多贪鄙悭吝的有情众生,他们囤集了大量的财宝,但他们自己尚且不肯享用,何况要让他们把财富给予自己的父母、妻子、奴婢、雇工以及前来乞讨的人?像这样的有情众生,从此世间命终之后,将会转生于饿鬼界,或者转生在畜生界。
但仅仅由于他们往昔在人世听说过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所以今天在恶趣之中,因遭遇痛苦而忆起药师如来的名号。就在他作此忆念的时候,使结束了三恶道的生存状态,迅速地转生于人世,生于人世之后,依据对宿世的忆念,又怀着对恶趣的恐惧,不以五欲之乐为乐,且欢喜多行施舍,利益他人;又能赞叹那些肯作施舍的人;对自己所有的世间资财悉地贪惜,进一步还能够以自己的头颅、眼目、手脚、血肉和身体的任何部分,毫不吝惜地施舍给乞求者,至于说到一般的钱财,就更不会舍不得放弃了。
再者,文殊师利!如果有情众生当中,有的人虽然接受了佛祖的种种
第四百六十五章 佛入中原楔
佛法进入中原地区,大约是三国魏晋时期的事情。闪舞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如此发达的地区,流行一种外来宗教,如果没有结合点,或者说,没有一根坚实的楔子,是不可能的。
伽利略说:给我一根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但是,我非常怀疑,不光是,那根杠杆要够长够结实。更主要的是,杠杆的支点,在哪里呢
没有支点,再大的力量也使不如来,杠杆的技巧也无地发挥。这个支点,如同一个楔子,必须坚实地扎在当地的泥土中。必须得到上层的共识,必须成为百姓的常识。而宣扬孝道,就成了佛法与中原道德,最为共同的理念。
汉代是以孝治国的,孝几乎是一种宗教。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时,也以因果的力量和充满情感的故事,拉近了,与中国普通人的情感。
而在这里白天听法的信众,也容易从这个经典中,理会因果及众生或者菩提有情的道理。于是,《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就成了最容易拉近感情,利于传播的楔子了。
当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二千五百人及大菩萨三万八千在一起时。有一天,佛陀引领着弟子们向南直行而来,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堆枯骨,身为世尊的佛陀立刻俯身,五体投地向着这堆枯骨恭恭敬敬地礼拜。
世尊的这番举动,使得众弟子都狐疑不解,为何世尊要如此做呢阿难尊者就合十作礼请问世尊:“世尊啊!您是三大界的导师,一切众生的慈父,为世人所诚服推崇,我们一直都深深地敬爱着您,请您告诉我们:究竟是因为那一种因缘,什么道理,竟向这堆枯骨礼拜呢”
佛陀就以慈悲的口气答道:“阿难,你问得很好,你们大家虽然都是我的高足,而且出家修行也很久了,可是有些事情你们还是不知道哩!这一堆枯骨,可能是我们前世的祖先,或是多生以来的父母,哪有为人者不拜父母之理呢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恭恭敬敬地向其礼拜。”接着又说:“阿难!现在你把这堆枯骨分为两堆,如果是男人的骨骸,它的颜色较白,份量较重;倘若是女人的骨骼,其颜色较黑,份量也较轻些。”
阿难尊者又问道:“世尊!这我就不懂了,男女在世,衣着各有不同,男人头戴风帽,身着长衫,又束着腰带,穿着长鞋,衣饰整齐,一看就知道是男子汉;女人在世喜爱涂脂粉,在身上洒香水,这一身打扮,可以看出是女人身。但是,不论男女死后都成了枯骨,没有什么差别,又如何分辨呢”
佛陀以沉重的口吻告诉阿难:“要是男人的话,在世的时候,经常出入佛寺,听人讲解佛经戒律,恭敬礼佛、法、僧三宝,又勤念佛号,以这种善缘,死了以后,其骨骸洁白如玉,且份量甚重。若是女人在世的时候,沉溺于情爱,不知听经礼佛,以生儿育女为职事,而养育小孩,都以奶水来哺养,奶乳是由她们的血所变成,养一个小孩就要吮食八石以上的奶水,母体怎么不消瘦憔悴呢因此女人死后,其骨骸颜色较黑,而份量上也轻得多了!”
阿难尊者听了佛陀的话,内心痛苦如刀割,忍不住落泪,悲伤饮泣地说:“世尊啊!慈母的恩德,应当如何报答才是啊!”
佛陀对阿难说了母亲十月怀胎的孕育经过。听到这里,我感觉,以两千多年前的医学水平,对人体孕育的过程如此了解,那时的医学不应该如此发达。难道佛,真有神通吗现代医学的孕育知识,也不过如此。
佛继续说到“经过十个月怀胎,母亲也受足了苦楚!为了使孩儿生产顺利,母体血流成河,使胎儿能够顺血河而下,若安产时,孩儿卷手卷腿,非常顺利地产下,少有伤及母体,减少母亲不少的痛苦;若是难产的话,小手小脚乱踢乱抓,使母亲感到痛苦不堪,如干刀搅割,如万箭穿心死去活来,惨不忍睹,为人子女,莫忘母亲生你育你所受的苦楚,否则,真是禽兽不如!
经过重重的痛苦,慈母才生得爱儿,若进一步来分析,慈母至少有十大深恩。闪舞以下佛陀逐条赞颂亲恩的伟大:
第一赞扬“怀胎守护”的恩德:“人身难得,经过了轮回劫数才得人身,同时又与此生的父母有缘,得以藉着母胎托生到人间来;五个月左右,胎儿在母腹中渐渐生出五脏六腑,六个月前段,六精眼、耳、鼻、口、舌、意的窍门也都开了,胎儿的重量天天增加,母亲觉得有山嶽般的沉重胎儿在母腹中乱踢乱动,使慈母觉得如同地震风灾,心惊胆颤心上一直惦念腹中的胎儿,加上身心的疲乏,也懒得打扮自己,漂亮的衣服收起来了,也很少对镜梳妆。
第二颂扬“临产受苦”的深恩:经过十月怀胎日满月足,即将分娩,每天一早母亲像是得了重病,四肢无力,每天昏昏沉沉的,尤其心里更是充满了恐惧焦急,难以描述,为了担心孩儿的平安,经常泪满襟,以悲愁的语调告诉亲友:“我最怕的并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担心无情的死神,夺走了我宝贝儿子的小生命!”
第三颂扬“生子忘忧”的恩惠:母亲生产时由于用力的缘故,五脏六腑像被撕裂一般,痛苦挣扎,混过去了好几回,为子女所流的血,就如宰羊,泉涌而出,经过这场大难不死的母亲,苏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垂询自己的爱子,知道爱儿确已平安无事,内心欢喜若狂,抱在怀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阵欢喜过后,难忍的痛楚又如排山倒海般的涌来,刚才全然为得子而忘了伤疼,现在又得忍受上痛彻心肠的苦楚。
第四颂扬父母“咽苦吐甘”的恩惠:父母对子女的恩惠比海深,对子女的关怀与爱护不分昼夜,也不曾皱一下眉头,父母对子女的爱重情深,确是无法形容,只要子女能得温饱,自己挨饿受冻也心甘情愿,只要儿女欢喜快乐,父母就感到安慰。
第五颂扬慈母“迴干就湿”的恩德:慈母爱儿无微不至,夜晚孩儿尿床,弄湿被褥,赶快把孩子转到干燥的地方,自己睡在又湿又冷的地方丝毫没有怨言,只要孩儿睡得好,自己受冷受冻并不介意。母亲的,是孩儿的圣殿,带给孩儿温暖与健康;母亲的两袖,更为孩儿遮挡了风寒,父母为照顾幼儿,吃没吃好,睡没睡好,想设法博取孩儿的欢心,只要儿女睡得安稳,快快长大,母亲也就心满意足了,别无所求。
第六颂扬“哺乳养育”的深恩:慈母的恩德如大地持载,滋生万物,严父的恩德如天之覆盖广被,滋润众生,父母爱子之心都一样,父母的深恩亦皆相同,只要你是父母的儿女,无论长得多丑,他们永远不会嫌你丑,更不会怒目相对,就是你手脚卷曲不灵,他们也不会厌恶你,相反地更加爱怜照顾你,就因为你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儿子,父母的真情何其感人,父母的恩情何其伟大啊!
第七颂扬“洗涤不净”的亲恩:母亲原是金枝玉叶之身,芙蓉花般的美貌,精神健旺而丰盛的,眉如柳丝一般的新绿,红润的脸色,显出了青春焕发的姿色,可是,曾几何时,为子女操劳过度,如花似玉的美貌变得苍老不堪,一双玉手,也为儿女洗涤过多的不净变得粗糙,伤痕斑斑,可怜又可敬的慈母心,为儿女无条件的牺牲了自己宝贵青春,换得来一脸的憔悴倦容!
猜你喜欢